描写中国古代人物的对联

合集下载

关于古代人物的对联

关于古代人物的对联
写屈原:
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写屈原)
衷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写屈原)
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董必武)
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清·李元度)
孟子
尊王言必称尧舜;
忧世心同切孔颜。
项羽
鹿野舟沉王业兆;
鸿门半碎霸图空。
项羽、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荆轲
督看图中不杀人;
咸阳殿上空流血。
司马迁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一代君权痛蚕室;
千秋史笔溯龙门。
苏武
云边雁断胡天月;
五陵孰年少,知交只陇右词臣,咸阳节度,京华在望,每因泪雨忆长安。
诗史堂。五陵:指汉代长陵、字陵、阳陵、茂陵、平陵。词臣:李白。节度:严武
荒江结屋公千古;
异代升堂宋两贤。
钱保塘题工部祠,内有清乾隆嘉庆年间所制“少陵草堂图”刻石
锦水春风公占却;
草堂人日我归来。
何绍基题工部祠。人日:正月初七
春日百花潭,淘尽郑公辙迹;
陈逢元题诗史堂
即今耆旧无新咏;
何处老翁来赋诗。
诗史堂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季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诗史堂
此间位置安排,居然广厦,拾梅花能得韵,抚修竹能得声,嘻,先生能耽咏否;
当时艰难险阻,久作寓公,望湘衡则无家,叩关陕则无国,噫,君子亦有穷乎。

历史知识对联大全最新

历史知识对联大全最新

历史知识对联大全最新文史占比逐年上升,内容多且杂,分布范围广泛,尤其是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法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改变,其中以复合式考题最为常见。

对联中的人物故事、历史背景、所处时代等都有可能成为考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历史知识对联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一、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这是位于陕西韩城司马迁祠的楹联。

作者是西汉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前句是赞扬他刚正不阿的品行和公平客观地对待史实的态度,比如他对刘邦和项羽的评价,不以成败论英雄。

后句写他由于为降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腐刑,后世尊称他为史迁、太史公。

二、力挽狂澜破釜沉舟枕天下之安危;霸王别姬楚河汉界失江山亦英豪这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撰写的读书联。

上联用的是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说明做事要有项羽那种拼搏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

下联用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典故,表示要学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毅力。

蒲松龄撰下此联,就是激励自己在读书和创作上,像这两位人物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

三、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这是成都杜甫草堂的一幅对联。

杜陵春就是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四、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是郭沫若赞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时写的。

大意为写鬼也好妖也好,都比别人要高一等水准,讽刺贪婪者、暴虐者都入骨三分。

蒲松龄写的虽然是虚幻鬼怪的一些事情,讽刺和揭露的却是丑恶的现实,在人世间甚至比鬼怪的世界还要阴险丑陋。

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这是位于漱玉泉边,李清照纪念堂正厅门前抱柱上,郭沫若题写的对联。

指李清照故乡在山东济南,《漱玉集》是她的词集,《金石录》是她和丈夫赵明诚以毕生心血而成的文集,文采有后主遗风指她文风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风格,这副对联是对女词人身世和作品的高度概括。

古代名人书房对联

古代名人书房对联

古代名人书房对联一、陆游: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自题“书巢”联。

以“巢”名书斋,足见耽书之甚。

万卷伴终生,是放翁的真实写照。

放翁嗜书,老而弥笃。

有“读书有味身忘老”之名句传世。

晴窗万卷,耽书如年,是真名土!二、左光斗: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题书斋联。

武能叱咤风云,持剑啸天。

文则花鸟怡性,嗜书晓理。

非光斗不能为之。

三、邓子龙: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自题书房联。

此联以意境取胜,上联通过视觉描绘梦境,下联以嗅觉传达书香。

充满诗情画意的书房,乃主人的理想世界。

四、袁枚(四则)<一>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自署“随园”联。

集晚唐诗句为联以署其园。

随园主人好客,骚人墨客,窈窕淑女,云集于此,放酒豪歌,及时享乐。

此联清空潇洒,且有“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之概。

<二>此地有丛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自题“随园”联。

据传曾有友人想寻他开心,故意向他借阅这坟、典、索、丘四部书,他只好收起这幅对联,因为这是失传了的书,他只是自吹而已。

<三>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题“所好轩”联。

有魏晋遗风,“懒“是愤世嫉俗的缘故,意为淡薄官场生活。

这是明清时代退隐政台、独善其身的文人士大夫人生态度的生动写照。

此公平生好味、好色、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古玩字画,尤好书籍。

其书斋故名为“所好轩”。

<四>朱藤花压读书堂分得桐阴半亩凉自题书斋逃避现实,与世无争,企图营造一个桃花源式的生活环境。

半耕半读,自娱自乐,是“性灵派”诗人理想生浩的真实反映。

五、郑板桥(四则)<一>富于笔墨穷于命老在须眉壮在心自题书斋联。

号称“三绝诗书画”,自然“富于笔墨”,老夫子到是不谦虚。

官仅七品,是穷于时而非穷于命。

下联扬起,老当益壮,杜甫诗云:白头虽老赤心存。

使人于安贫乐道之时,仍存奋进之志。

<二>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自题书屋联。

好一幅“月夜读书”图。

此联对仗工稳,词语别致。

撑、锁二字足见怪人笔下之功夫。

关公 四言 对联

关公  四言 对联

关公四言对联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关公,字云长,乃是历史上著名的忠义之士。

他的形象深入人心,被后人奉为忠勇之代表,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永恒符号。

对于关公,人们常常会想起他的英勇豪迈、忠诚信义,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关公四言对联,也正是对他这位英雄形象的一种赞美和致敬。

我们来看看关公四言对联的内容。

关公四言对联是由四句意义对衬的词语组成,通过对仗和联想,表达了人们对关公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这四句对联为:“义薄云长,忠诚仁礼;刀笔赠盗,骑贼围城。

”这四句话虽然简短,但却道出了关公一生的忠义之风,体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忠贞不渝的品格。

关公四言对联中的第一句“义薄云长,忠诚仁礼”表达了关公对忠义的坚守和对仁义道德的尊崇。

关公在三国时期,为了保卫主公刘备和大义,不惜与曹操等强敌搏斗,最终壮烈牺牲。

他的义薄云天,忠诚仁爱,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关公四言对联的第二句“刀笔赠盗,骑贼围城”则揭示了关公不仅是一位武将英雄,更是一位文武兼备的贤人。

他以武力压倒匪盗,以文笔感化对手,使得敌人心服口服。

而他又能以一敌百,围城斩贼,展现出了无所畏惧的勇猛风采。

关公四言对联的含义深刻而丰富,既体现了关公的忠义豪情,又抒发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仰慕。

关公在历史中留下了不朽的形象,成为了忠义之士的代表,被后人奉为圭臬,至今仍为世人所推崇。

在今天,我们同样可以从关公的故事中汲取一些宝贵的道义。

忠诚、仁爱、勇敢、正义等品质既是古代关公身上的标签,也是现代社会中我们所应该追求和坚守的准则。

关公四言对联虽然简短,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性的真谛,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领悟。

关公四言对联是对这位古代忠义之士的一种赞美和致敬,也是一种对忠义、仁礼等品质的崇高追求。

通过这四句简短而精辟的文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英雄的风采,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一些关于人生、道德和情感的启示。

让我们在追求过程中,不忘初心,勇敢坚持,像关公一样,永远保持着忠诚仁义的品格。

写李白的经典对联

写李白的经典对联

写李白的经典对联写李白的经典对联相传,对联起源于秦朝,古代的时候称作“桃符”,为避邪所用,有给“灶王爷”的,“土地爷”的……还有好多好多呢!下面是写李白的经典对联,欢迎参考阅读!李白对联戏秀才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初春,大诗人李白因安史之乱辅助永王李璘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县),途经南浦县(今重庆万州区)。

时值州县官为一友人赋诗送别,遂请李白作序,李白遂在万州作了短暂停留。

一日,李白在西山与诗友们饮酒赋诗,一名叫胡木的秀才自恃学识渊博,想难倒李白,遂走到李白面前说:“久闻先生才华横溢,在下有一上联,请先生玉成。

”说完,提笔在桌上写道:梁山栽大竹无须淋水。

胡木这句上联是三个当时的县名组成,并都是附近的几个县。

梁山即今重庆梁平县,大竹即今重庆大竹县,淋水即今四川邻水县。

李白看了看,提笔写下:南浦人长寿何惧丰都。

众人一看,拍案叫绝。

原来不但对仗工整,还夸奖、祝愿了南浦人一番。

长寿即今重庆长寿县,丰都即今重庆丰都县,丰都被称为鬼门关,迷信的说法,传说人死后都要到鬼门关丰都报到。

直到今天,不少当地的青年都拿李白这对联给自己提劲、吹牛:说李白都称赞咱们长寿,死算个球!胡木无话可说,眼睛贼溜溜直打转,看到墙上挂有一幅画,画上有一个鹤发童颜的老神仙,环抱一只打酒坛,睡在半山腰,酒顺着坛口往下流。

李白素好酒,时年又已59岁,眉头一皱,胡木写道:酉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环抱酒坛枕山偎,不知是醉还是睡。

李白看了看肥胖如猪的胡木,写道:月加半是个胖,月加长是个胀,胡秀才挺起大肚当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众人一看胡木那模样,不禁捧腹大笑。

胡木受了嘲笑,非常恼怒,但是自己先理亏于人,只好自认倒霉。

李白对联退敌兵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大唐经过“安史之乱”国力有所减弱。

唐朝周边小国想借此扩充地盘。

高丽国就是其中之一。

高丽王为了了解唐朝内有无文能定国、武能安邦的大臣,就请人写下一副对联到大唐下战表探虚实。

高丽使臣携战表对联来到都城长安,见到玄宗呈上对联。

古代名人书房对联

古代名人书房对联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自题“碧山书屋”联。上联写景,天下奇观,历历在目。下联论文,古今奇书,皆藏我胸。此联用词精到,玉缀珠联,浑然一体,不着一丝堆砌痕迹,气势磅礴,蔚然大观。确是传世之佳联。
十、佚名:
天下文官祖
古代帝王师
题曲阜孔府书室联。文武百官、帝王将相都尊孔夫子为祖师,孔子思想一统天下。此联以儒学观念,极力赞颂孔孟之道。
<三>
水隔笙簧,白日鸟啼花竹里
庭园锦绣,青春人在画图中
题“张氏书室”联。本联以绘声绘色的笔调,描绘了张氏书室的优美环境,水鸣鸟啼、花艳竹翠,尽收眼底。下联由景及人,缘景入情。大自然使生命重焕青春。
十九、王咨臣:
环壁列奇书,有史有文堪探讨
小楼多佳日,宜风宜雨足安居
题书屋联。王咨臣著名藏书家,家藏文、史、医、农、历法等一万五千余册。上联言明藏书之多,下联叙述书屋之佳。读此联能感受到大藏书家的风采。
自题俞楼联。此联描述俞楼的壮观,不免有点自吹自擂,五百年后又有谁在此作诗为文?
二十七、吕留良:
囊无半卷书,惟有虞廷十六字
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自题居室联。先生是晚明抗清志士,作此联以明已志。上言“虞廷十六字”,系指<书•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语;下云“目空天下士”者,乃不耻屈节者所为之谓也。口气虽大,气节却高。
古人书房佳联赏析.5
二十四、张廷济: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此联写得比较平淡通俗,自平淡中见真情,拣茶为友,筑室为书,反映了读书人的奇特心态。
二十五、李璧瑜:
伤心夜雨,蕉窗点半盏寒灯,替诸生改之乎者也
回首秋风,桂院剩一枝秃笔,为举家谋柴米油盐

题杜甫、苏轼、李白的对联

题杜甫、苏轼、李白的对联

题杜甫、苏轼、李白的对联杜甫、苏轼、李白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对联构思独特,艺术价值极高。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他们分别创作的对联作品。

杜甫是唐代文学家,被誉为“诗史圣人”,他的作品以深沉、悲壮、抒发士人情怀为主题,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杜甫创作的对联中最著名的一组是:“春日新晴复明朗,绿野荒芜仍雄壮。

”这组对联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以及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杜甫以细腻犀利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归来的明朗和大地的荒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苏轼是宋代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擘,他的作品以豪放、纵横、丰富多彩的风格著称。

苏轼创作的对联中最著名的一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组对联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变化以及人类的情感。

苏轼巧妙地运用风雨来表达即将到来的变化,同时通过牵牛织女这个寓意深远的传说来表达人们对爱情的思念和渴望。

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以豪情万丈、奔放豪迈为特色,给人以浪漫的艺术享受。

李白创作的对联中最著名的一组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组对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以及时光的流转。

李白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白日随山尽的壮丽景象,同时通过黄河入海来表达时间的无尽流转。

三位文学巨擘创作的对联以不同的艺术手法和题材表达了他们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的对联作品通过简练的文字、深刻的意境和富有表现力的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卓越成就。

作为文学艺术形式的一种,对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无论是对联的内容、字数还是形式,都需求遵循一定的规则。

对于杜甫、苏轼、李白创作的对联,他们都巧妙地运用了一定的技巧和手法,使得对联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诗意。

在对联的格式上,一般情况下是上下联平行排列,每一联的字数和平仄格律需求符合要求。

同时,对联的内容需求相互呼应、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整体的意境。

除此之外,在对联的创作中,还需要注意节奏的统一,让读者能够通过对联的韵律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在创作对联时,艺术家们通常会运用修辞手法、意象描写等技巧来丰富对联的内涵。

三苏祠对联

三苏祠对联

三苏祠对联篇一:三苏祠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

这里保存着大量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许多精美的对联。

以下是三苏祠中的一些著名对联:1. 父子双学士,兄弟三先生。

这是赞美三苏父子的对联。

苏轼和苏洵分别是北宋和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而苏辙则是苏轼的弟弟,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此联形象地描绘了三苏家族的书香门第和文学造诣。

2. 识途老马犹爱草,报国雄心欲碎珠。

这是描写苏轼晚年心境的对联。

苏轼在北宋中期经历了一系列政治迫害和贬谪,最终死于贬谪途中。

此联表达了苏轼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3. 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的一副对联。

舟和水是一个比喻,表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和力量。

唐太宗以此告诫官员们要时刻牢记百姓的利益,珍惜民力,以免国家灭亡。

4.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这是唐代文学家杜甫所作的一副对联。

文章是千古之事,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结晶。

杜甫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文学的崇敬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文学上的得失和独立思考。

5.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吃碗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这是元代文学家白朴所作的一副对联。

此联将人生概括为“忙”和“苦”,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忙碌和疲惫中要学会放松和享受生活。

以上是三苏祠中的一些著名对联,它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文学、哲学和道德内涵,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篇二:三苏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位于四川省眉山市。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许多精美的对联。

以下是三苏祠的一些对联:1. 父子一门三学士,兄弟叔侄五翰林。

这句对联描述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他们的兄弟和叔父们也都是翰林院士。

这种家族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传承和家族荣誉的观念。

2.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中国古代人物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青照古今”“诗里有画,画里有诗”“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 这四句对联分别说的是谁?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上联是指苏家三苏洵,,。

下联是指唐代的、和宋代的、。

歌颂古代名人对联门前桃李重欧苏,堂上葭莩推富范。

歌颂晏殊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另作:人间疾苦)歌颂杜甫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歌颂蒲松龄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歌颂诸葛亮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歌颂岳飞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

歌颂苏洵苏轼苏辙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歌颂司马迁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歌颂孔子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歌颂屈原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歌颂诸葛亮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威德咸孚足千秋。

歌颂诸葛亮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歌颂韩愈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

歌颂韩愈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歌颂范仲淹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歌颂文天祥宰相状元余事之,文章义节两兼之。

歌颂文天祥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歌颂辛弃疾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歌颂项羽、勾践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歌颂司马迁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篙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歌颂陶渊明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歌颂汤显祖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歌颂李清照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歌颂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歌颂李白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歌颂杜甫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歌颂杜甫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歌颂白居易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歌颂白居易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歌颂韩信。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歌颂王昭君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歌颂诸葛亮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歌颂陆游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歌颂岳飞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歌颂鲁迅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

〔五代吴越〕契盈题杭州碧波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五代后蜀〕孟昶木稼曾闻达官怕,山颓今见哲人萎。

〔宋〕王安石挽韩琦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宋〕楼钥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宋〕吴叔经贺友寿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宋〕李清照佩苇遵考训晦水谨师传〔宋〕朱嘉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宋〕朱熹赠友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元〕赵孟頫题扬州迎月楼光依东壁图书府心在西湖山水间〔元〕杨瑀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元双〔明〕朱元璋赠徐达海无波涛,海瑞之功不浅林有梁栋,林润之泽居多〔明〕高刚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明〕王守仁题于谦庙未必串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明〕徐渭题青藤书室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明〕左光斗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心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明〕杨慎题昆明华庭寺是何意态雄且杰不露文章世已惊〔明〕杨继盛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明〕王百谷每闻善事心先喜得见奇书手自抄〔明〕祝枝山天为补贫偏与健人因见懒识误称高〔明〕陈继儒塔顶葫芦,尖捏拳头捶白日城头箭垛,倒生牙齿咬青天〔明〕冯梦龙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

〔明〕王时敏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明〕普荷禅师题昆明筇竹寺鱼有化机参活泼人无俗虑悟清凉〔明〕董其昌题杭州灵隐寺小方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画、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少作书生,未见长堂入室老为庙祝,粗知扫地焚香〔明〕李贽斗酒纵观廿四史炉香静对十三经〔明〕史可法涧雪压多松偃蹇岩泉滴久石玲珑〔明〕史可法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明〕黄石斋回绝洪承畴劝降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明〕王夫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何处更着点尘茶烟乍起,鹤梦未醒,此中得少佳趣〔清〕朱彝尊题桂园老拳搏古道儿口嚼新书〔清〕金圣叹读生前浩气之歌,废书而叹结再世孤忠之局,过墓兴悲〔清〕蒋士铨题史可法祠前辈典型,秀才风味华嵩品格,江海文章〔清〕王梦楼赠蒋士铨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清〕梁书同天气乍晴花满树人家久住燕双飞〔清〕梁书同耽文艺如嗜欲经古人为明曹〔清〕石涛菊花潭里人同寿扬子江头海不波〔清〕阮元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清〕阮元题浙江贡院精神到处文章在学问深时意气平〔清〕石韫玉种树乐培佳子弟拥书权拜小诸侯〔清〕沈德潜澄江静如练长啸气若兰〔清〕李世卓人世难逢开口笑老夫聊发少年狂〔清〕王文治题戏台古迹虽陈犹在目春风相遇不知年〔清〕王文治慷慨谈世事卓荦观群书〔清〕齐彦槐月白风清其有意斗量车载已无名〔清〕许宗彦自挽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南华秋水北苑春山〔清〕刘熙载行而不舍若骥千里纳无所穷如海百川〔清〕冯煦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刘金门题济南大明湖九顶云霞披雾出三峨风雨过江来〔清〕袁之秘题乐山凌云寺舣舟碧山麓,月出山之颠夕曛犹在照,凉辉忽满前〔清〕金武祥金石长不朽丹青本无双〔清〕李瑞清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友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清〕顾复初题杜甫草堂红友忧分贤圣品绿卿看长子孙枝〔清〕邓石如旧书细谈犹多味佳客能来不费招〔清〕黄钺游者当知山所向静时犹有水能听〔清〕何绍基题鼓山星聚堂西山载酒云生屐南浦寻梅雪满舟〔清〕何绍基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清〕何绍基题成都望江楼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清〕张廷济碧露新滋三秀草紫云长护九如松〔清〕张廷济学术各门庭,与子平生无唱和高情同骨肉,俾予后死独称悲〔清〕纪昀挽朱笥河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清〕康熙挽郑成功奇松诡石天然净涧草山花自在芳〔清〕乾隆遗失慕庄周,睡去能为蝴蝶梦学诗类高适,老来始作凤凰鸣〔清〕吴步韩自寿常如作客,何问康宁。

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

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定欲成仙,空生烦恼。

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

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清〕郑燮六十自寿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清〕郑燮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清〕郑燮题焦山自然庵从来名士能评水自丁高僧近斗茶〔清〕郑燮题茶馆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意标新二月花〔清〕郑燮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手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

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壈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清〕孙髯题昆明滇池大观楼几层楼独撑东西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

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

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

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

楷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

对此茫茫,百感交集。

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

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

跃冈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

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

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些闲恨闲愁。

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

嗟予蹙蹙,四海无归。

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

且向危梯頫首:看看看,那一块云,是我的天〔清〕钟云舫题成都望江楼公园崇丽阁天命诛妖,杀尽群妖,万里河山归化日王赫斯怒,勃然一怒,六军介胄逞威风〔清〕洪秀全翼德威明,鄙阿瞒如小儿,能视豫州同骨肉王陵忠义,弃项羽如敝屣,独知刘季是英雄〔清〕石达开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愿豪杰,还我河山〔清〕石达开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及锋而试,看老子手段如何〔清〕石达开题理发店暂借荆山栖彩凤聊将紫水活蛟龙〔清〕冯云山南浦绿波,西山气爽春风落日,秋水长天〔清〕李棠阶题昆明西山马上得之,马上治之,造亿万年太平天国于弓刀锋镝之间,斯诚健者东面而征,西面而征,救廿一省无罪良民于水火倒悬之会,是曰良人〔清〕李秀成青山之高,绿水之深,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地不跌,无妨人自纵心游〔清〕钱泮题昆明华亭寺愿闻己过求通民情〔清〕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林则徐题书室朗月照人如鉴临水时雨润物自叶流根〔清〕林则徐长空有月明两岸秋水不波行一舟〔清〕林则徐题福州西湖宛在堂六载回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见面如生〔清〕林则徐挽关天培我已家风负梅鹤天教处士领湖山〔清〕林则徐题杭州西湖巢居阁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闲书〔清〕林则徐为政若作真书,锦密无间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清〕程恩泽赠林则徐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清〕左宗棠题兰州望河楼千载此楼,芳草晴川,曾见仙人骑鹤去卅年作客,黄沙远塞,又吟乡思落梅中〔清〕左宗棠题汉口湖南会馆秋风古道题诗瘦落日平原纵马豪〔清〕刘可毅赠某君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清〕梁章钜题苏州沧浪亭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清〕梁章钜赠余小霞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清〕赵藩题成都武侯祠隔秋水一湖,看岸花送客,樯燕留人,此境原非异土共明月千里,记夜醉长沙,晓浮湘水,相逢好话家山〔清〕陶澍题汉口长沙会馆时御天风跨鸾凤或入碧海掣鲸鱼〔清〕康有为灵石一千尺天花百亿年〔清〕康有为处题书室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廓犹是,人民已非〔清〕康有为题开封登龙亭一鹗忽翔万云怒群虬相奋孤剑鸣〔清〕谭嗣同赠黎贵逊此是盛游,同气仰为贤知列异时文集,相期长在天地间〔清〕谭嗣同赠吴筱山与我公别几许时,忽警电飞来,忍不携二十年刎头交,同赴泉台,漫引将去楚孤臣,箫声呜咽近至尊刚十余日,被群阴构死,甘永抛四百兆为奴种,长埋地狱,只留得扶桑三杰,剑气摩空〔清〕唐才常挽谭嗣同双桥两虹影万古一牛心〔清〕刘光第题峨眉清音阁骐骥思千里鹪鹩老一枝〔清〕翁同龢地亦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清〕沈葆桢题杜甫草堂壮志难磨,尚欲乘长风破万里浪闲情自遣,不妨处南海弄明月珠〔清〕黄遵宪题画艇第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清〕范池世题支云塔山门记故乡亦有仙潭,看一样湖光,添得石桥长九曲至此地宜邀明月,问谁家秋思,吹来玉笛到三更〔清〕俞樾题杭州三潭印月合名臣名士为我筑楼,不待五百年后,斯楼传矣傍山北山南循地选胜,适在六一泉侧,其胜如何〔清〕俞樾自题俞楼刊石惟余西汉文字行歌好约高旭酒徒吴昌硕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孙中山挽秋瑾从生平等一切有情孙中山题鼎湖山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孙中山赠黄兴七十二健儿酣战春去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黄兴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秋水为神玉为骨词源如海笔如椽黄兴赠汤增璧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宋教仁赠冯心侠乱世才难用先生老未归章炳麟挽刘人熙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章炳麟为慈禧太后戏作一寿联此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