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化旅游——体现旅游业双重属性的一种旅游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经济#$%&’(&)$($#*)’&+&,’)-

一、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从上世纪./0!/年代开始,人类开始迎接第三代生产力。第三代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是文化与经济崭新关系的建立,其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以及由之产生的当代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

文化的经济化,就是指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文化中渗透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1/年前,有人提出以旅游业为地方经济的龙头产业或支柱产业,无异于天方夜谭。但在今天,文化经济已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践,旅游业已同汽车工业、石油工业一样,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性产业,而且,旅游业正以迅猛发展的势态成长为全球效益最大的行业之一。所谓经济的文化化,是指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的、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工业发达的国家,高科技、高文化大量进入文化,使当代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知识、科技、文化因素已日益居重要地位。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提高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极大增加。

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趋势,无论从国际范围看,还是从国内看,市场经济愈加明显地呈现出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推进的趋势,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新世纪“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其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已成定局。从旅游供给一隅来看,经营者的目的是经济盈利,但他必须提供文化享受才能实现盈利;从旅游需求一隅来看,旅游者希望得到文化享受。因此,旅游业不但包括经济中的文化含量,也包含文化中的经济因素;既需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更需要“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在当代旅游业中,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以一定文化方式进行的,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如生产、流通、交换、分配以及决策、管理等,都或多或少地蕴涵着各种文化因素,尤其是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更是牢牢地建立在文化基因之上。由此,旅游业的文化属性与经济属性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发展的过程。

二、当代市场条件下旅游业发展的

经济性与文化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性,是指旅游业所具有的经济性质、市场运作方式和产业管理规范等一系列特征。作为产业,旅游业自然要进入市场,在管理体制上、经营方式和经济效益上同市场经济接轨。它作为文化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文化产品的经营与销售、文化市场的开拓与培育、文化经济价值的估算与评定、文化消费的涵养与供给、文化广告的创意与运营都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

但旅游业毕竟具有文化的属性,它具有特定的观念性、精神性的特质,这就是旅游业的文化性。这种文化性只指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作为精神产品的自身发展规律,创作与接受的独特方式,实现精神功能的陶冶感染方式等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与哲学、历史、伦理、宗教、美学、法律等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精神形态,它背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与

文化旅游——

—体现旅游业双重属性的一种旅游形态

吴芙蓉丁敏

内容提要:文化旅游是体现旅游业双重属性的旅游形态。本文分析了文化旅游的内涵、特征和功能,指出文化旅游将是人类进入经济发达时期的一种高质量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是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和谐的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关键词:文化旅游文化属性经济属性

现代经济探讨#$$%年第&期

历史责任。它必须关注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弘扬时代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文品格,构建厚重完善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因此,作为文化,它又必须遵循文化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

当前市场条件下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性与文化性之间的矛盾,其实是对旅游业的文化属性的认识不清造成的。非经营性文化是国家最本质最重要的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民族进步的灵魂,必须依靠政府的投入,或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予以必要的扶持引导。因此,笔者以为:文化产业不等于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替代不了文化事业。对于旅游业而言,旅游业中所蕴涵的文化属性,我们既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也不能将两者割裂来,或者片面地只提经济开发不顾文化保护,或者只谈文化保护,不管经济开发。

三、文化旅游——

—体现旅游业

双重属性的旅游形态

’(文化旅游的内涵

从旅游动机、旅游活动形态角度出发,旅游可分为观光型、度假型和特种旅游等等。其中文化旅游是集文化、经济于一体的一种典型的特种旅游形态。从时间维度上讲,可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文化旅游;从活动形态上,则涵盖了教育、科学考察、访古、宗教等。

有关文化旅游的概念,学术界有不少提法:

文化旅游,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文化旅游,以旅游文化为消费产品,旅游者用自己的审美情趣,通过艺术的审美和历史的回顾,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上和文化上的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文化旅游,是依托旅游资源在文化旅游活动中所体现的一种高层次的旅游审美活动;文化旅游是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体验社会风俗,感悟历史痕迹,追寻文化时尚的深层次旅游态势——

—它不同于单一以自然风光为内容的观光旅游,而是内隐于民族之中的各种形态的文化,必须予以研究和开发;文化旅游,主要凭借旅游地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和自然人文景观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知识内涵,开辟寓文化、知识和教育于游乐活动中的特色项目,以满足各种旅游者学习文化、了解历史、宗教朝圣、探索知识的需要;文化旅游,是凭借旅游景点、旅游节目的安排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引导旅游者感受某种文化的一种旅游方式;文化类特殊专题旅游项目,主要凭借旅游地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和自然人文景观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知识内涵,开辟寓文化、知识和教育于游乐活动之中的特色项目,以满足各种旅游者学习文化、了解历史、宗教朝圣、探求知识的需要。综上所述,有关“文化旅游”的定义虽然说法不一,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立足文化资源,满足文化需求,都明确了“文化”这一主题。文化旅游,如果没有文化主题,充其量只能是史迹游览。

从旅游者需求角度讲,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旅游需求主要是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包括社会交往的需求、尊重需求、求知需求、审美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几种需求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文化的需求,也就决定了旅游的文化品位。从旅游心理学的角度讲,客观事物如果没有独特的形象、突出的属性,即缺乏刺激强度,就不会引起人的注意和知觉。知觉对象越清晰、刺激强度越大,越容易被游客深刻地感知。任何旅游产品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但是蕴涵其中的文化因素由于满足了人的某些精神需求而得以长存,维持了一种吸引力。因此在设计文化旅游产品和构建地方旅游的整体格局时,应有意识地将携带地方旅游文化特别是核心文化的因子以多种形式散布刻画于地方的每一个角落。而且单个景点的吸引力是有限度的,景点只有置于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充分显示它本来应有的意义与魅力。在同一旅游线路中的各景点,从不同的侧面表现共同的文化主题,它们所构成的整体效果会远远超过单个景点的数学总和。这也是文化的整体性特征的体现。文化旅游是旅游业文化与经济双重属性体现的一种典型形态。

#(文化旅游的特征

中国有句古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可见旅游能给人带来大量的知识财富。而其中传统的大众旅游方式,如观光、度假等主要通过感受意境、体会心态来满足人们休闲、放松的需求;文化旅游则是人们带有求知、求奇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旅游者渴望在旅游过程中得到实质性的收获。它能为旅游者提供大量丰富的文化知识,并使得游客接受艺术熏陶、提高文化修养,从中得到某些感悟与升华,经过大脑的理性加工与处理,成为新的知识财富。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的互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为结果的,它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互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