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金计算

税金计算
税金计算

第一章:流转税计算与申报业务实训

实训一:增值税业务

1 编制分录:

1)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8000

贷:银行存款 38000

2)借:银行存款 140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0

3)借:原材料-玉米 1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80

贷:银行存款 18080

4)借:银行存款 29250

应收账款 877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5)借:管理费用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

贷:银行存款 468

6)借:管理费用 23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7)借:原材料-玉米 9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620

贷:银行存款 107620

8)借:低值易耗品 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0

贷:银行存款 7020

9)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10)借:固定资产 5850

贷:银行存款 5850

11)借:银行存款 12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341.8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58.12

2.列式计算

当月销项税额=20400+2080+17000+340+34000+1758.12=73498.12(元)当月进项税额=2080+68+11620+1020=14788(元)

应纳增值税额=73498.12-14788=58710.12(元)

3编制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详见后附件)

实训二:增值税、消费税业务

1 编制会计分录

1)借:原材料-煤炭 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80

贷:银行存款 6780

2)借:周转材料-包装物 4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0

贷:银行存款 500

3)借:银行存款 2808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08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58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800

4)借:原材料-粮食 1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60

贷:银行存款 13560

5)借:固定资产 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00

贷:银行存款 175500

6)借:原材料-辅助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银行存款 11700

7)借:银行存款 70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4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4500

8)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70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

贷:库存商品 4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7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700

9)借:其他应收款—包装物押金 1340 贷:营业外收入1145.3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184.7

10)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

累计折旧 38000

贷:固定资产 50000

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84.62

固定资产清理 19615.38

借:固定资产清理 7615.38

贷:营业外收入 7615.38

11)借:应交税费-未交税费 1500

贷:银行存款 1500

2列式计算

增值税本期销项税额为:

1.销售某商场瓶装白酒应提销项税=200*120*17%=4080(元)

2.销售某糖酒批发站瓶装白酒应提销项税=500*120*17%=10200(元)

3.将自产瓶装白酒分职工,应视同销售,计提销项税=1000*6*17%=1020(元)

4.处理逾期包装物押金,应计提销项税184.7元

5.固定资产处理应计提销项税384.6元

综上5项本期销项税合计=4080+10200+1020+184.7+384.6=15869.32(元)

本期进项税额:.

1.外购煤炭取得合法扣税凭证已验收入库故允许抵进项税=780(元)

2.从废旧物资回收站收旧瓶,取得合法扣税凭证,同时符合税法有关规定,可以计算进项税=500*10%=50

(元)

3.从农民收购粮食,取得合法扣税凭证,允许按规定计算进项税=12000*13%=1560(元)

4.外购生产设备属于外购固定资产业务,及时取得合法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25500

(元)

5.外购辅助材料,取得合法扣税凭证,允许低进项税=1700(元)

综上五项本期进项税额合计=780+50+1560+1700+25500=29590(元)

本月应纳增值税=15869.32-29590=-13720.68(元)

本月销售应税消费品销售额=200*120+500*120+1000*6=90000(元)

粮食白酒使用20%的消费税税率。

从价计税的应纳消费税额=90000*20%=18000(元)

粮食白酒按每斤0.5元定额消费税

从量计税的应纳消费税额=(700*10+1000)*0.5=4000(元)

综上所述本月应纳的消费税=22500+4000=26500(元)

3编制报表(详见后附件)

实训三:营业税业务

1.承建住宅工程款应纳营业税=(1000-150)*3%=25.5(万元)

2.支付乙施工企业分包工程款应代扣代缴营业税=150*3%=4.5(万元)

3.企业出租房屋取得租金收入应纳营业税=2*5%=0.1(万元)

4.该企业“以地换房”,应按“转让无形资产”缴纳营业税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的营业额,应确定为土地使

用权换来新建房屋的造价。

转让无形资产营业额=2000*40%=800(万元)

应纳营业税=800*5%=40(万元)

综上所述,该施工企业当月应纳营业税=25.5+0.1+40=65.6(万元)

应代扣代缴营业税=4.5(万元)

填报营业税纳税申报表扣缴申报表(详见后附件)

第二章:企业所得税代理业务

实训一:完成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

1 列式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营业收入:=68000+28*5=68140

营业成本=45800+20*5=45900

营业税金及附加=9250+(5*28*17%+5*8*9%)*(7%+3%)+5*28*9%=9266.24

营业利润=68140-45900-9266.24-3600-2900-870+550=6153.76

利润总额=6153.76+320-1050=5423.76

纳税调整:

业务招待费:280*60%=128 68000*0.005=340 280-340=112(调增)

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120*50%=60

公益性捐赠:5423.76*12%=650.85 800-650.82=149.15(调增)

职工福利费:3000*14%=420 481.95-420=61.95(调增)

职工工会经费:3000*2%=60 90-60=30 (调增)

安全生产设备:234*10%=23.4(抵免所得税额)

调增:112+149.15+61.95+30=353.1

调减=60

免税收入=550

应纳税所得额=5423.76+353.1-60-550=5166.86

应纳所得税额=5166.86*25%=1291.72

实际应纳税额=1291.72-23.4=1268.32

2填制报表(详见后附件)

实训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审查,完成企业纳税申报表(详见后附件)

第三章个人所得税代理业务

实训一:个人所得税代理审查业务

1、 10000*(1-20%)*20%=1600

2、(4000-800)*20%=640

企业应正确缴纳的个人所得税=31800+1600+640=34040元

实训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业务

填制《个人所得税纳税月份申报表》(详见后附件)

第四章其他合税代理业务

实训一:土地增值税代理纳税申报业务

1 计算应缴纳应交增值税

(一)转让收入8500万元

(二)1、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成本2300万元

2、房地产开发成本2950万元

3、开发费用200+(2300+2950)*5%=462.5万元

4、转让时缴纳的税金8500*5%+8500*5%*(7%+3%)=467.5万元,印花税已列入开发费

用中,不允许重复扣除

5、房地产开发企业可加计扣除费用(2300+2900)*20%=1050万元

6允许扣除成本合计2300+2950+462.5+4675+1050=7230万元

(三)转让增值税8500-7230=1270万元,增值率1270/7230=18%<50%,适用税率30%

(四)应缴纳土地增值税1270*30%=381万元

2填制报表(详见后附件)

实训二:印花税代理纳税申报业务

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额=(7800000+60000+2000000+1700000)*0.3‰=6468元

仓储合同应纳印花税=60000*1‰=60元

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额=(2180000-1700000)*0.5‰=240元

运费单据应纳印花税额=(59000-19000)*0.5‰=20元

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额

2001年:(1800-1500)万元*0.5‰=1500元

2002年:(2100-1800)万元*0.5‰=1500元

本期应纳印花税额合计=6468+60+240+20+1500+1500=9788元

填制报表(详见后附件)

实训三:城镇土地使用税业务

1 列式计算:

(一)应纳的城市建设税税额=(60+36+20)*7%=8.12万元

(二)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

(1)厂房占地应纳税额:8000*5=40000元

(2)仓库占地应纳税额:3600*7=25200元

(3)企业自办托儿所按税法规定免税

所以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40000+25200=65200元

2 相应会计分录: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812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81200

借:管理费用 652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 652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81200

应交税费-应交城建土地使用税 65200

贷:银行存款 146400

实训四:房产税业务

1列式计算

应纳仓库应纳房产税=(4000-200)*(1-20%)*1.2%+200*(1-20%)*1.2%/12*6=37.44万元建好的生产车间应纳房产税=500*(1-20%)*1.2%=1.6万元

应纳房产税=37.44+1.5=39.04万元

2 相应分录

借:管理费用——房产税 3904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390400

第五章:综合实训

实训三

1 列式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8000-3500)*10%-105=345元

劳务报酬所得:(2400-800)*20%+(2200-800)*20%=600元

财产租赁所得:(1000+900-800)*10=110元

利息收入所得:(5000-1500—500)*20%=600元

偶然所得:50000*20%=10000元

应交个人所得税=345+600+110+600+10000=11655元

2 填制报表(详见后附件)

税收计算公式

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商业: 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服务业: 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再投资退税: 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额×(1—综合税率)×税率×退税率 七、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稿酬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

各类税的计算公式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商业: 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服务业: 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再投资退税: 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额×(1—综合税率)×税率×退税率 七、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稿酬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 3、其他各项所得: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举例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举例 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1、主营业务收入=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建造合同 2、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收入+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包装物出租收入+其他 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其他视同销售收入 会计利润=所有收入项-所有支出项(不包括增值税)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某汽车制造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度发生以下业务: (1)从国内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50万元。另支付购货运输费200万元,装卸费20万元,保险费30万。

(2)销售X型小轿车1000辆,每辆含税(增值税)价17.55万元。另支付运输费300万元,保险费和装卸费共160万元。 (3)销售X型小轿车40辆给本公司职工,以成本价核算取得销售金额共计400万元。 (4)试生产新设计的B型小轿车5辆,每辆成本价12万元,转为自用。市场上无同类小轿车销售价格。 (5)对外出租仓库取得租金收入120万元,有关成本10万元。 (6)转让一项专利技术所有权取得收入1000万元,有关成本200万元。 (7)支出管理费用142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140万元,技术开发费280万元。 (8)支出的销售费用为:广告费700万元,业务宣传费140万元,展览费90万元。 (9)支出财务费用1200万元,其中包括以年利率6%向一非金融企业借款支付利息600万元(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为5%)。 (10)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实发工资总额为500万元,并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了福利经费105万元,工会经费1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20万元。 【注:(1)小轿车消费税税率为9%。(2)B型小轿车成本利润率为8%。(3)本题不考虑印花税。】 【答案】 ①【外销1000】17.55×1000÷(1+17%)×9%=1350 ②【内销40】17.55×40÷(1+17%)×9%=54 ③【自用B5】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 【12×5×(1+8%成本利润率)÷(1-9%)】×9%=6.4

各种税金的计算公式

各种税金的计算公式 ?、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一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X税率此处税率为仃%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 1 —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X (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

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二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二销售额X征收率 销售额二含税销售额一(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二销售额X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二含税销售额一(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二(成本+利润)2(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二成本X(1+成本利润率) 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 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X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X税率一 (1 —(1—消-(1—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X单位完税价X适 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X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X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X单位完税价格X适用税率 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一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一纳 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X 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X 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 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商业: 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税费计算公式

税费计算公式 海关征收的税费是以人民币征收,计算税款前要将审核的完税价格折算成人民币; 完税价格,税额计算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 税款的起征点为人民币50元。 1、应征出口货物关税税额出口货物关税=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出口关税税率 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离岸价格(FOB)÷(1+出口关税税率) 2、从价进口关税税额 进口关税科额=完税价格×适用的进口关税税率 完税价格=CIF 或完税价格=(FOB价+运费)/(1-保险费率) 或完税价格=CFR价/(1-保险费率) 3、从量进口关税税额 进口关税科额=商品进口数量×从量关税率 4、复合关税? 进口关税科额=从价部分关税+从量部分关税 =完税价格×适用的进口关税税率+商品进口数量×从量关税率 5、进口环节消费税 从价税: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1-消费税率) 从量税: 应纳税额=应征消费消费品数量×单位税额 6、进口环节增值税?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消费税额 7、船舶吨税?吨税=净吨位×吨税税率(元/净吨) 净吨位=船舶有效容积×吨/立方米(吨位数四舍五入取整数) 8、监管手续费?进口减税货物: 监管手续费金额=货物价格×(1-实征关税税率÷法定关税税率)×监管手续费费率 免税和保税货物: 监管手续费金额=货物价格×监管手续费费率 9、滞纳金(起征额为50元,不足50元免征) 关税滞纳金额=滞纳关税税额×0.5‰×滞纳天数 代征税滞纳金额=滞纳代征税税额×0.5‰×滞纳天数 监管手续费滞纳金额=滞纳监管手续费额×1‰×滞纳天数 10、滞报金(起征额为50元,不足50元免征) 进口货物滞报金额=进口货物成交价格×0.5‰×滞报天数 11、特定减免税货物完税价格 完税价格=海关审定该货物原进口价格×(1-申请补税实际已使用的时间(月)/监管年限×12)? 12、佣金?单位货物佣金额=含佣价×佣金率 净价=含佣价×(1-佣金率)?含佣价=净价÷(1-佣金率) 13、进出口货物保险费?保险费=CIF×110%×保险费率 14、FOB价换算成其他价(保险加成率一般按10%计算) CFR价=FOB+运费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起征点2000元)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起征点2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2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 (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 其中,收入总额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各项收入应当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 成本、费用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损失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年度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如下:

应税所得率应按下表规定的标准执行: 应税所得率表 行业应税所得率(%) 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5-20 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7-20 饮食服务业7-25 娱乐业20-40 其他行业10-30 企业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应根据其主营项目确定其适用的计税办法。 *外国人在中国纳税规定 外籍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居住时间不同的情况下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处理。(一)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工作不超过90日,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日的个人,由中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的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免予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前述个人应仅不其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由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或者由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申报纳税。凡是该中国境内企业、机构属于采取核定利润方法计征企业所得税,或没有营业收入而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在该中国境内企业、机构任职、受雇的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是否在该中国境内企业、机构的会计帐簿中有记载,均应视为该中国境内企业支付、或由该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 上述个人每月应纳的税款应按税法规定的期限申报缴纳。虽有所得来源地的判定原则,按国际惯例,在境内居住时间较短的非居民,其由境外支付且负担的境内所得一般予以免税优惠。 对在中国境内居住不超过90日或税收协定规定的183日的外籍人员,其取得的中国境内所得,依据支付和负担的不同情况,具体区分五种不同的纳税义务: 第一种:工资薪金所得的支付和负担均不是在中国境内,即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雇主设在境内的机构负担的;虽然按所得来源地判定标准和认定方法,其工资薪金所得是属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但是考虑其在华工作时间较短,按照国际通常作法,免予纳税。 第二种:工资薪金所得的支付在中国境内,而不管由谁负担,即由境内企业或雇主支付而不管是由境内还是境外企业或机构负担,均视为由境内企业、机构负担,是属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应在中国履行纳税义务。

附6《增值税预缴税款表》填写说明

附件6 《增值税预缴税款表》填写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纳税人发生以下情形按规定在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时填写。 (一)纳税人(不含其他个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 (三)纳税人(不含其他个人)出租与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的不动产。 二、基础信息填写说明: (一)“税款所属时间”: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预缴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二)“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纳税人为未办理过税务登记证的非企业性单位的,填写其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码。 (三)“纳税人名称”:填写纳税人名称全称。 (四)“是否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该项目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在该项目后的“□”中打“√”,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在该项目后的“□”中打“×”。 (五)“项目编号”:由异地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人和房

地产开发企业填写《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上的编号,根据相关规定不需要申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筑服务项目或不动产开发项目,不需要填写。出租不动产业务无需填写。 (六)“项目名称”:填写建筑服务或者房地产项目的名称。出租不动产业务不需要填写。 (七)“项目地址”:填写建筑服务项目、房地产项目或出租不动产的具体地址。 三、具体栏次填表说明: (一)纳税人异地提供建筑服务 纳税人在“预征项目和栏次”部分的第1栏“建筑服务”行次填写相关信息: 1.第1列“销售额”:填写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含税)。 2.第2列“扣除金额”:填写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项目按照规定准予从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的金额(含税)。 3.第3列“预征率”:填写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项目对应的预征率或者征收率。 4.第4列“预征税额”:填写按照规定计算的应预缴税额。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 1、一样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 2、进口物资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样情形: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物资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物资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物资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物资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商业: 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服务业: 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再投资退税: 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额×(1—综合税率)×税率×退税率 七、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稿酬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

企业增值税计算公式

企业增值税计算公式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售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但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因此,我国也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讲算出销项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现。 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举例: 销售A商品100件,不含增值税单价80元,不含增值税销售额就为100*80=8000元 设增值税税率为17%,那么A商品的销项税额为:8000*17%=1360元 购进A商品时,每件支付60元(含税),总金额为100*60=6000元(含税),应化成不含税为:6000/(1+17%)=5128.21元,税额为:5128.21*17%=871.79元. 以上100件A商品的新增价值为8000-5128.21(不能减6000,因为6000是含税,要化成不含税)=2871.79元,税率是17%,所以应纳增值税税额为:2871.79*17%=488.20元.但在税法当中是不采用这种算法的,在此是为了让你对增值部分有个更直观的理解,才这样举例的,税法上正确的算法如下: 应纳增值税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1360-871.79 =488.21元 备注:两种方法算出的结果相差0.01元(488.21-488.20)是购进时6000元为含税金额化为不含税时之差,为正常情况,实践中按防伪税票上的税额计算即可) 企业要自已开具增值税发票,企业必须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对符合什么条件的企业才可以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呢?具体如下: (1)从事货物生产式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纳增值税的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销售额/(1+税率)=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缴税额 上面说增值税是实行的“价外税”,什么是价外税?也就是价外征税,就是由消费者负担的。比如: 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甲货物100件,金额为10000元,但你公司实际上要付给对方的货款并不是10000元,而是10000+10000*17%(假设增值税率为17%)=11700元。 为什么只购进的货物价值才10000元,另外还要支付个1700元呢?因为这时,你公司作为消费者就要另外负担1700元的增值税,这就是增值税的价外征收。这1700元增值税对你公司来说就是“进项税”。a公司多收了这1700元的增值税款并不归a公司所有,a公司要把1700元增值税上交给国家。所以a公司只是代收代缴而已,并不负担这笔税款。 再比如: 你公司把购进的100件货物加工成乙产品80件,出售给b公司,取得销售额15000元,你公司要向b公司收取的乙产品货款也不只是15000元,而是15000+15000*17%=17550元,因为b公司这时作为消费者也应该向你公司另外支付2550元的增值税款,这就是你公司的“销项税”。你公司收了这2550元增值税额也并不归你公司所有,你公司也要上交给国家的,所以,2550元的增值税款也不是你公司负担的,你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缴而已。 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就可以在销项税中抵扣。 沿用上例,你公司购进货物的支付的进项增值税款是1700元,销售乙

产品收取的销项增值税是2550元。由于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增值税可以在销项增值税中抵扣,所以,你公司(在出售了乙产品获得b公司的货款后)上交给国家增值税款就不是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而是:2550-1700=850元(那1700元已在你公司购买甲货物时加入货款中,由a 公司代收代缴过了),所以这850元是b公司在向你公司购乙产品时付给你公司的,通过你公司交给国家。b公司买了你公司的乙产品,再卖给c 公司,c公司再卖给d公司……,这些过程都是要收取增值税的,直到卖 给最终的消费,也就把增值税转嫁到了最终消费者身上了,所以增值税也是流转税。 如果你是一名会计,从会计分录中也看得出来: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100件货物时,分录: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应付账款——a 公司 11700 分录中并没有把收取的1700元做为公司的费用,而是做为“应交税金”,因为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你公司向b公司销售80件甲产品时,分录: 借:应收账款——b公司 175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 应 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 分录中并没有把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增值税款做为公司的业务收入,而是挂“应交税金”,因为这并不归你公司所有,而是应交给国家的税收。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 2550 - 1700 = 850 元就是要交给国家的税收。

利润和税金的计算方式

利润和税金的构成及计算 1.利润 建筑工程的利润一般以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为基数按一定百分比计算。安装工程以直接费中的人工费为基数按一定百分比计算。在市场经济中,利润的取费是企业行为,其取费水平应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由企业自行决策。 2.税金 建筑安装工程税金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工程造价内的税金,是“转嫁税”。与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不同,税金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建筑工程造价包括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税金,并由承包人按规定及时足额交纳给工程所在地的税务部门。 (1)税收的范围和构成 建筑安装工程的税收范围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和其他工程作业,其中建筑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各种建筑物的工程作业,包括与建筑物相连的各种设备或支柱、操作平台的安装,以及各种窑炉和金属结构工程作业在内;安装是指生产设备、动力设备、起重设备、运输设备、传动设备、医疗实验设备及其他各种设备的装配、安置工程作业,包括与设备相连的工作台、扶梯、栏杆的工程和被安装设备的绝缘、防腐、保温、油漆等工程作业在内;修缮是指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修补、加固、养护、改善,使之恢复原来的使用价值或延长其使用期限的工程作业;装饰是指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修饰,使之美观或具有特定用途的工程作业;其他工程作业是指上列工程作业以外的各种工程作业,如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疏浚工程、仿古园林工程、拆除工程、爆破工程等。

按规定,建筑安装工程税收由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构成。 (2)税金的计算 1)营业税的税额为营业额的3%,其中营业额是指从事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收取的全部收入,包括工程所用材料、物资价值。当安装的设备的价值纳入建筑工程造价时,也包括所安装设备的价款。工程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给他人的,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者转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但仍以总承包人为代扣缴义务人。营业税的计税公式为: 计税价格=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2)城市维护建设税额。工程所在地为市区的,按营业税的7%征收;工程所在地为县镇的,按营业税的5%征收;所在地在农村的,按营业税的1%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缴营业税额×适用税率 3)教育费附加额为营业税的3%。其计税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缴营业税额×3% 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可将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通过简化计算合并在一起,以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和利润之和为基数计算税金.

a06735《增值税预缴税款表》

a06735《增值税预缴税款表》 A06735《增值税预缴税款表》 【分类索引】 业务类别 申报纳税 表单类型 纳税人填报 设置依据(表单来源) 政策规定表单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后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16〕13号) 【表单】 增值税预缴税款表 税款所属时间: 年月日至年月日 纳税人识别号 :???????????????????? 是否适用一般计税方法是 ? 否 ? 纳税人名称:(公章)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地址销售额扣除金额预征率预征税额预征项目和栏次 1 2 3 4 建筑服务 1 销售不动产 2 出租不动产 3 4 5 合计 6 如果你已委托代理人填报,请填写下列资 料: 授填

权表以上内容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声人为代理一切税务事宜,现授的。 明申权 (地址) 为本次明纳税人的代理填报人,任何与本表有关的往来文件,都可寄予此人。纳税人签字: 授权人签字: 【表单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纳税人发生以下情形按规定在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时填写。 (一)纳税人(不含其他个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 (三)纳税人(不含其他个人)出租与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的不动 产。 二、基础信息填写说明: (一)“税款所属时间”: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预缴税额的所属时间,应 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二)“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纳税人为未办 理过税务登记证的非企业性单位的,填写其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码。 (三)“纳税人名称”:填写纳税人名称全称。 (四)“是否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该项目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在该项目后的“?”中打“?”,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在该项目后的“?”中打“×”。 (五)“项目编号”: 由异地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人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填写《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上的编号,根据相关规定不需要申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筑服务项目或不动产开发项目,不需要填写。出租不动产业务无需填写。 (六)“项目名称”: 填写建筑服务或者房地产项目的名称。出租不动产业务不需要填写。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汇总 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

各种税得计算公式 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四、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五、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稿酬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 3、其她各项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

税务计算公式大全

税务会计公式大全 增值税计算方法 1、直接计税法 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 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 2、间接计税法 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 (1)、购进扣税法 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 (2)、实耗扣税法 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 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 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甲类卷烟 10%乙类卷烟 5% 雪茄烟 5% 护肤护发品 5% 烟丝 5% 鞭炮、焰火 5% 粮食白酒 10% 贵重首饰及珠宝宝石 6% 薯类白酒 5% 汽车轮胎 5%

其他酒 5% 小轿车 8% 酒精 5% 越野车 6% 化妆品 5% 小客车 5% 2、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 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 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营业税额 应纳营业税额=营业额×税率 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消费税额 1、从价定率的计算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 (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增值税预缴税款表及填表说明

增值税预缴税款表税款所属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是否适用一般计税方法是□否□:纳税人识别号 《增值税预缴税款表》填写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纳税人发生以下情形按规定在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时填写。 (一)纳税人(不含其他个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 (三)纳税人(不含其他个人)出租与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的不动产。 二、基础信息填写说明: (一)“税款所属时间”: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预缴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二)“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纳税人为未办理过税务登记证的非企业性单位的,填写其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码。 (三)“纳税人名称”:填写纳税人名称全称。 (四)“是否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该项目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在该项目后的“□”中打“√”,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在该项目后的“□”中打“×”。 (五)“项目编号”:由异地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人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填写《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上的编号,根据相关规定不需要申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筑服务项目或不动产开发项目,不需. 要填写。出租不动产业务无需填写。 (六)“项目名称”:填写建筑服务或者房地产项目的名称。出租不动产业务不需要填写。 (七)“项目地址”:填写建筑服务项目、房地产项目或出租不动产的具体地址。

三、具体栏次填表说明: (一)纳税人异地提供建筑服务 纳税人在“预征项目和栏次”部分的第1栏“建筑服务”行次填写相关信息: 1.第1列“销售额”:填写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含税)。 2.第2列“扣除金额”:填写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项目按照规定准予从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的金额(含税)。3.第3列“预征率”:填写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项目对应的预征率或者征收率。 4.第4列“预征税额”:填写按照规定计算的应预缴税额。(二)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 纳税人在“预征项目和栏次”部分的第2栏“销售不动产”行次填写相关信息: 1.第1列“销售额”:填写本期收取的预收款(含税),包括在取得预收款当月或主管国税机关确定的预缴期取得的 全部预收价款和价外费用。. 2.第2列“扣除金额”:房地产开发企业不需填写。 3.第3列“预征率”: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征率为3%。 4.第4列“预征税额”:填写按照规定计算的应预缴税额。(三)纳税人出租不动产 纳税人在“预征项目和栏次”部分的第3栏“出租不动产”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 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商业: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核定应税所得率片收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销售(营业)收的计算:一、营业收入1、主营业务收入=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建造合同 2、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收入+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包装物出租收入+其他 二、视同销售收入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其他视同销售收入 利润总额的计算: 会计利润=所有收入项-所有支出项(不包括增值税)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净利润的计算: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某汽车制造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XX年度发生以下业务: (1)从国内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50万元。另支付购货运输费200万元,装卸费20万元,保险费30万。 (2)销售X型小轿车1000辆,每辆含税(增值税)价17.55万元。另支付运输费300万元,保险费和装卸费共160万元。 (3)销售X型小轿车40辆给本公司职工,以成本价核算取得销售金额共计400万元。 (4)试生产新设计的B型小轿车5辆,每辆成本价12万元,转为自用。市场上无同类小轿车销售价格。 (5)对外出租仓库取得租金收入120万元,有关成本10万元。 (6)转让一项专利技术所有权取得收入1000万元,有关成本200万元。 (7)支出管理费用142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140万元,技术开发费280万元。 (8)支出的销售费用为:广告费700万元,业务宣传费140万元,展览费90万元。 (9)支出财务费用1200万元,其中包括以年利率6%向一非金融企业借款支付利息600万元(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为5%)。 (10)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实发工资总额为500万元,并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了福利经费105万元,工会经费1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20

税费计算法和例题解释

税费计算公式海关征收的税费是以人民币征收,计算税款前要将审核的完税价格折算成人民币;完税价格,税额计算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税款的起征点为人民币50元。 1、应征出口货物关税税额出口货物关税=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出口关税税率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离岸价格(FOB)÷(1+出口关税税率) 2、从价进口关税税额进口关税科额=完税价格×适用的进口关税税率完税价格=CIF 或完税价格=(FOB价+运费)/(1-保险费率)或完税价格=CFR价/(1-保险费率) 3、从量进口关税税额进口关税科额=商品进口数量×从量关税率 4、复合关税? 进口关税科额=从价部分关税+从量部分关税=完税价格×适用的进口关税税率+商品进口数量×从量关税率 5、进口环节消费税从价税: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1-消费税率)从量税:应纳税额=应征消费消费品数量×单位税额 6、进口环节增值税?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消费税额 7、船舶吨税?吨税=净吨位×吨税税率(元/净吨)净吨位=船舶有效容积×吨/立方米(吨位数四舍五入取整数) 8、监管手续费?进口减税货物:监管手续费金额=货物价格×(1-实征关税税率÷法定关税税率)×监管手续费费率免税和保税货物:监管手续费金额=货物价格×监管手续费费率 9、滞纳金(起征额为50元,不足50元免征)关税滞纳金额=滞纳关税税额×0.5‰×滞纳天数代征税滞纳金额=滞纳代征税税额×0.5‰×滞纳天数监管手续费滞纳金额=滞纳监管手续费额×1‰×滞纳天数 10、滞报金(起征额为50元,不足50元免征)进口货物滞报金额=进口货物成交价格×0.5‰×滞报天数 11、特定减免税货物完税价格完税价格=海关审定该货物原进口价格×(1-申请补税实际已使用的时间(月)/监管年限×12)? 12、佣金?单位货物佣金额=含佣价×佣金率净价=含佣价×(1-佣金率)?含佣价=净价÷(1-佣金率) 13、进出口货物保险费?保险费=CIF×110%×保险费率 14、FOB价换算成其他价(保险加成率一般按10%计算)CFR价=FOB+运费 CIF价=(FOB+运费)/ [1-保险费率×(1+保险加成率)] 15、CFR价换算成其他价FOB价=CFR-运费?CIF价=CFR / [1-保险费率×(1+保险加成率)] 16、CIF价换算成其他价FOB价=CIF价×[1-保险费率×(1+保险加成率)]-运费CFR 价=CIF价×[1-保险费率×(1+保险加成率)] 进出口税费的计算进出口税费的计算进出口税费的计算进出口税费的计算 例题一:某进出口公司进口某批不用征收进口消费税的货物,经海关审核其成交价格总值为CIF境内某口岸US$800。00。已知该批货物的关税税率为35%,增值税税率为17%,兑换率为:1美元=8.3元人民币。请计算应征增值税税额。 [计算方法] 首先计算关税税额,然后再计算增值税税额。 关税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征关税税额=完税价格X关税税率=800.00X8.3X35%=6,640X35%二2,324,00(元) 增值税税额计算公式为:应征增值税税额=(完税价格+关税税额)*增值税税率=(6,640+2,324)X17%=8,964X17%=1,523.88(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