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2020年(企业管理手册)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企业管理手册)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0.1 手册目录0.1手册目录 (01)0.2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颁布令 (03)0.3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说明 (04)0.4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发放页 (06)0.5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修改页 (07)0.6 任命书 (08)0.7 公司简介 (10)0.8 质量管理体系及食品安全体系职能分配图 (11)0.9 方针、目标 (13)0.10 ISO9000、ISO22000与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章节对照 (14)1 范围 (18)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8)3 术语与定义 (19)4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22)4.1 总要求 (22)4.2 文件要求 (22)5 管理职责 (26)5.1 管理承诺 (26)5.2 以顾客及其他相关方为关注焦点 (26)5.3 质量/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 (26)5.4 策划 (27)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27)5.6 管理评审 (33)6 资源管理 (36)6.1 资源的提供 (36)6.2 人力资源 (36)6.3 基础设施 (36)6.4 工作环境 (37)7 产品实现 (38)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38)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44)7.3 设计和开发 (44)7.4 采购 (44)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46)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48)7.7 应急准备和响应 (49)8 测量分析改进 (51)8.1 总则 (51)8.2 测量和监视 (41)8.3 不合格品控制 (53)8.4 数据分析及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 (54)8.5改进 (55)附录1 东莞市宏华饮食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图 (58)附录2 程序文件清单 (59)0.2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颁布令为了更好满足顾客要求,适应市场的竞争,不断提高公司的食品质量卫生安全管理水平。
东莞市宏华饮食有限公司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ISO9001:2008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组织的要求》GB/T22000—2006/ISO22000:2005及公司有关要求,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而成,阐述了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及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过程关系及其管理方法。
19001 22000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食品有限公司质量安全手册(DXSP/QHM01-2012 A/0)受控状态:分发号:持有人:2012 年06月01日发布2012 年06月01日实施中国·四川·成都目录序号章节号名称标准条款ISO9001 ISO220001 0.1 质量安全手册说明2 0.2 手册更改一览表3 0.3 颁布令4 0.4 公司概况5 0.5 质量方针、目标6 0.6 任命书7 1.0 目的和范围 1 18 2.0 引用标准 2 29 3.0 术语和定义 3 310 4.0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4.1~4.2 4.1~4.2 01 4.1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总要求 4.1 4.112 4.2 文件要求 4.2 4.213 4.2.1 总则 4.2.1 4.2.114 4.2.2 质量安全手册 4.2.215 4.2.3 文件控制 4.2.3 4.2.216 4.2.4 记录控制 4.2.4 4.2.317 5.0 管理职责 5.1~5.6 5.1~5.818 5.1 管理承诺 5.1 5.119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及应急准备和响应 5.2 5.720 5.3 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 5.3 5.221 5.4 策划 5.4 5.322 5.4.1 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 5.4.1 5.31ISO9001 ISO2200023 5.4.2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 5.4.2 5.324 5.5.1 职责和权限 5.5.1 5.425 5.5.2 管理者代表和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5.5.2 5.526 5.5.3 内部沟通 5.5.3 5.6.227 5.6 管理评审 5.6 5.828 6.0 资源管理 6.1~6.4 6.1~6.4、7.229 6.1 资源提供 6.1 6.130 6.2 人力资源 6.2 6.231 6.2.1 人力资源总则 6.2.1 6.2.132 6.2.2 能力、培训和意识 6.2.2 6.2.233 6.3 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 6.3 6.3、7.234 6.4 工作环境及前提方案 6.4 6.4、7.235 7.0 产品的策划和实现7.1~7.67.1、7.3~7.98.336 7.1.1 产品安全和实现的策划总则7.1 7.1/7.737 7.1.2 前提方案建立7.2/7.538 7.1.3 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7.339 7.1.4 危害分析7.440 7.1.5 HACCP计划建立7.641 7.1.6 食品安全验证策划7.842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43 7.2.1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7.2.144 7.2.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7.2.245 7.2.3 顾客及外部沟通7.2.3 5.6.146 7.3 设计和开发7.32ISO9001 ISO2200047 7.4 采购7.448 7.4.1 采购过程7.4.149 7.4.2 采购信息7.4.250 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7.4.351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7.552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153 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254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7.5.3 7.955 7.5.4 顾客财产7.5.456 7.5.5 产品防护7.5.557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7.6 8.358 8.0 测量、验证、分析和改进8.1~8.5 8.1~8.5 7.1059 8.1 测量、验证、分析和改进总则8.1 8.160 8.2 监视和测量的控制8.2 8.461 8.2.1 顾客满意8.2.162 8.2.2 内部审核8.2.2 8.4.163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验证结果的评价8.2.3 8.4.264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465 8.2.5 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8.4.366 8.3 不合格品控制及产品撤回8.3 7.10.1/3/467 8.4 数据分析及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8.4 8.268 8.5 改进8.5 8.569 8.5.1 持续改进8.5.1 8.5.170 8.5.2 纠正措施8.5.2 7.10.23ISO9001 ISO2200071 8.5.3 预防措施8.5.3 8.5.272 附录A 组织机构图73 附录B 部门职能分配表74 附录C 部门职责权限75 附录D 部门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76 附录E 法律法规及标准目录77 附录F 程序文件目录78 附录G 管理文件目录79 附录H 工艺技术文件目录80818283848540.1 质量安全手册说明《质量安全手册》是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的法规性文件。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制度手册

一、前言为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制度手册。
二、组织机构1. 成立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改进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 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三、食品原料采购与验收1. 采购原料时,应选择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
2. 采购肉类、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时,应索取检验检疫证明。
3. 采购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时,应索取农药残留检测报告。
4. 验收原料时,应检查原料的外观、气味、色泽等,确保原料新鲜、无变质、无污染。
四、食品加工与制作1. 食品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2. 食品加工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 食品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交叉污染。
4. 熟食品、半成品、生食品应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五、餐饮具清洗与消毒1. 餐饮具清洗应使用专用水池,荤、素清洗池应分开。
2. 餐饮具清洗后,应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卫生安全。
3. 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妥善存放,防止污染。
六、食品储存与销售1. 食品储存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
2. 食品应分类、分架存放,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放。
3. 食品储存温度应符合要求,防止食品变质。
4. 销售食品时,应确保食品新鲜、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七、食品安全事故处理1.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配合调查处理。
3. 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
2. 对员工进行考核,确保员工掌握食品安全知识。
3. 对违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手册

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手册第一章食品企业概述 (4)1.1 企业基本情况 (4)1.2 食品安全管理目标 (4)第二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 (5)2.1 法律法规概述 (5)2.2 食品安全标准 (5)2.3 食品企业合规性要求 (6)第三章食品原料采购与质量控制 (6)3.1 原料采购流程 (6)3.1.1 市场调研 (6)3.1.2 供应商筛选 (6)3.1.3 拟定采购计划 (6)3.1.4 签订采购合同 (6)3.1.5 原料验收与付款 (7)3.2 原料质量控制 (7)3.2.1 建立原料质量标准 (7)3.2.2 原料检验 (7)3.2.3 原料质量问题的处理 (7)3.2.4 原料质量改进 (7)3.3 供应商管理 (7)3.3.1 供应商评价 (7)3.3.2 供应商激励与约束 (7)3.3.3 供应商沟通与协作 (7)3.3.4 供应商关系维护 (7)第四章食品生产过程管理 (7)4.1 生产流程优化 (8)4.2 生产环境管理 (8)4.3 设备与设施管理 (8)第五章食品质量控制与检验 (9)5.1 质量控制体系 (9)5.1.1 概述 (9)5.1.2 人员培训与管理 (9)5.1.3 设备管理 (9)5.1.4 原料控制 (9)5.1.5 生产过程控制 (9)5.1.6 环境控制 (9)5.2 检验方法与标准 (10)5.2.1 检验方法 (10)5.2.2 检验标准 (10)5.3 质量问题处理 (10)5.3.1 质量问题分类 (10)5.3.2 质量问题调查与分析 (10)5.3.3 质量问题整改与跟踪 (10)第六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 (10)6.1 风险监测体系 (10)6.1.1 监测范围 (10)6.1.2 监测对象 (10)6.1.3 监测方法 (11)6.1.4 监测网络 (11)6.2 预警机制 (11)6.2.1 预警指标 (11)6.2.2 预警阈值 (11)6.2.3 预警发布 (11)6.2.4 预警响应 (11)6.3 应急预案 (11)6.3.1 应急预案制定 (11)6.3.2 应急资源储备 (11)6.3.3 应急演练 (12)6.3.4 应急信息发布 (12)6.3.5 应急评估 (12)第七章食品安全培训与教育 (12)7.1 培训计划 (12)7.1.1 培训对象:食品生产、经营、餐饮服务等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手册。
1.2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及售后服务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
1.3 质量方针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持续改进,追求卓越,为顾客提供安全、优质、健康的食品。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2.1 组织架构公司设立食品安全管理部,负责食品质量安全的全面管理工作。
各部门设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2.2 职责(1)食品安全管理部: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2)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确保生产环境、设备、人员符合要求。
(3)采购部门:负责供应商的评价、选择和管理,确保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4)销售部门:负责销售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确保产品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5)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3.1 原辅材料采购管理制度(1)采购部门应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价,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资质。
(2)采购部门应建立原辅材料验收制度,对原辅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2 生产过程管理制度(1)生产部门应制定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2)生产部门应建立生产设备、工器具的清洗、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污染。
3.3 产品检验管理制度(1)品质部门应制定产品检验规程,对产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品质部门应建立产品留样制度,对留样产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四、食品安全风险控制4.1 风险识别与评估公司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分析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简介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Quality and Food Safety Management Manual,QFSM)是一份由企业或组织制定的文件,旨在全面规范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一份完整的QFSM应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范围:说明文件适用对象和范围;2.参考文件:列出适用的标准、规程和法规等;3.术语和定义:定义文件中使用到的相关术语、缩略语和定义;4.管理要求:规定企业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总体要求;5.相关记录:包括各个管理要求的记录及其管理方式。
管理要求QFSM的管理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领导承诺和资源保障企业应该建立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同时,在性质和规模相应的情况下,必须提供足够的资源,保障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并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以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得到顺利推进。
2. 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企业应该对各个关键节点进行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以识别潜在污染源和风险因素,并判断其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影响,从而建立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可控性。
3. 总体规划和控制措施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规划与控制体系,包括制定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的目标、指标、标准和方法、制订相应的程序和规程、建立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档案、设立相关的检验和监控点等,确保食品生产全过程得到规范控制。
4. 过程控制和质量改进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全方位的过程控制,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确保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对食品安全和质量构成威胁的行为。
同时,企业也应该不断优化各种流程,从而不断提高食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水平。
5. 内部审核和不断改进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审核制度,并在规定时间内对整个体系进行周期性审核,以发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正。
同时,企业应该持续地进行质量改进,以保持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食品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手册

食品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手册第一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3)1.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定义与重要性 (3)1.1.1 定义 (3)1.1.2 重要性 (3)1.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4)1.2.1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4)1.2.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 (4)第二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 (4)2.1 国内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概述 (4)2.1.1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概述 (5)2.1.2 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概述 (5)2.2 食品安全标准与规范 (5)2.2.1 食品安全标准 (5)2.2.2 食品安全规范 (6)第三章食品原料采购与质量控制 (6)3.1 原料采购流程与要求 (6)3.1.1 采购计划制定 (6)3.1.2 供应商选择 (6)3.1.3 原料采购流程 (7)3.2 原料质量控制方法与措施 (7)3.2.1 原料质量控制方法 (7)3.2.2 原料质量控制措施 (7)第四章食品加工过程控制 (8)4.1 加工过程安全控制要点 (8)4.2 加工设备与设施管理 (8)4.3 加工过程环境控制 (8)第五章食品储存与运输管理 (9)5.1 食品储存条件与要求 (9)5.1.1 储存环境 (9)5.1.2 温湿度控制 (9)5.1.3 储存设施 (9)5.1.4 食品分类储存 (9)5.2 食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9)5.2.1 运输工具 (9)5.2.2 运输过程 (10)5.2.3 运输人员 (10)第六章食品包装与标识管理 (10)6.1 食品包装材料的选择与要求 (10)6.1.1 安全性原则 (10)6.1.2 保鲜性原则 (10)6.1.3 环保性原则 (10)6.2 食品标识规定与实施 (11)6.2.1 标识内容规定 (11)6.2.2 标识形式要求 (11)6.2.3 标识位置要求 (11)6.2.4 标识更新与维护 (11)6.2.5 标识管理与监督 (11)第七章食品检验与监测 (11)7.1 食品检验方法与标准 (11)7.2 食品安全监测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12)第八章食品安全处理与应急响应 (13)8.1 食品安全的报告与处理 (13)8.1.1 食品安全的定义与分类 (13)8.1.2 食品安全的报告 (13)8.1.3 食品安全的处理 (13)8.2 食品安全应急响应预案 (14)8.2.1 应急响应预案的制定 (14)8.2.2 应急响应预案的实施 (14)第九章食品安全培训与宣传教育 (14)9.1 员工食品安全培训 (14)9.1.1 培训目标 (14)9.1.2 培训内容 (15)9.1.3 培训方式 (15)9.2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15)9.2.1 活动主题 (15)9.2.2 活动形式 (15)9.2.3 活动组织 (16)第十章食品安全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16)10.1 食品安全内部审核流程 (16)10.1.1 内部审核的定义与目的 (16)10.1.2 内部审核的策划与准备 (16)10.1.3 内部审核的实施 (16)10.1.4 内部审核报告与整改 (16)10.2 管理评审的开展与改进 (17)10.2.1 管理评审的定义与目的 (17)10.2.2 管理评审的策划与准备 (17)10.2.3 管理评审的实施 (17)10.2.4 管理评审的输出与改进 (17)第十一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与监督 (18)11.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流程 (18)11.1.1 认证准备阶段 (18)11.1.2 预审阶段 (18)11.1.4 审核报告与认证决定 (18)11.1.5 认证后监督 (18)11.2.1 监督审核 (18)11.2.2 持续改进 (19)第十二章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 (19)12.1 食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19)12.1.1 需求分析 (19)12.1.2 系统设计 (19)12.1.3 系统开发与实施 (20)12.1.4 系统运维与优化 (20)12.2 信息化管理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20)12.2.1 信息采集 (20)12.2.2 信息处理 (20)12.2.3 信息发布 (20)12.2.4 信息反馈 (20)12.2.5 监管决策 (20)12.2.6 协同治理 (20)第一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概述1.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定义与重要性1.1.1 定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等环节的全程监控,保证食品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安全性,预防食品安全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
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食品安全管理手册一、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为了确保公众的健康,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的编制与实施必不可少。
本手册旨在介绍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帮助各类食品生产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 食品安全政策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的编制应明确企业食品安全的政策和目标,并确保其一致性和可见性。
2. 组织结构和责任企业应建立明确的食品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明确每个部门和个人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和权限。
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通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明确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4. 供应商管理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估与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控,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5. 工艺管理与控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每个环节的食品安全。
6. 食品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验收、中间产品检验、成品检验等环节,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7. 员工培训与教育通过定期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认识和理解,确保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8. 不符合品管理建立不符合品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不符合品,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9. 紧急事件管理制定应对食品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理各类食品安全事件。
1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监督与审核定期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三、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的组织和编写要求1. 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的组织结构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的组织结构应包括封面、目录、引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附件等内容,方便读者查阅。
2. 内容齐全准确手册应包含食品安全管理的全部要求和指引,确保内容准确完整,便于读者理解和操作。
3. 格式规范使用统一的字体和字号,排版整洁美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手册目录0.1手册目录 (01)0.2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颁布令 (03)0.3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说明 (04)0.4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发放页 (06)0.5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修改页 (07)0.6 任命书 (08)0.7 公司简介 (10)0.8 质量管理体系及食品安全体系职能分配图 (11)0.9 方针、目标 (13)0.10 ISO9000、ISO22000与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章节对照 (14)1 范围 (18)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8)3 术语与定义 (19)4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22)4.1 总要求 (22)4.2 文件要求 (22)5 管理职责 (26)5.1 管理承诺 (26)5.2 以顾客及其他相关方为关注焦点 (26)5.3 质量/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 (26)5.4 策划 (27)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27)5.6 管理评审 (33)6 资源管理 (36)6.1 资源的提供 (36)6.2 人力资源 (36)6.3 基础设施 (36)6.4 工作环境 (37)7 产品实现 (38)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38)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44)7.3 设计和开发 (44)7.4 采购 (44)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46)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48)7.7 应急准备和响应 (49)8 测量分析改进 (51)8.1 总则 (51)8.2 测量和监视 (41)8.3 不合格品控制 (53)8.4 数据分析及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 (54)8.5改进 (55)附录1 东莞市宏华饮食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图 (58)附录2 程序文件清单 (59)0.2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颁布令为了更好满足顾客要求,适应市场的竞争,不断提高公司的食品质量卫生安全管理水平。
东莞市宏华饮食有限公司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ISO9001:2008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组织的要求》GB/T22000—2006/ISO22000:2005及公司有关要求,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而成,阐述了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及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过程关系及其管理方法。
经认真审核,符合国际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标准的要求,适合公司的需要,现予颁布。
公司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对内是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规范公司持续改进和提供优质产品服务的纲领性文件,对外是证实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客户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服务的证实文件。
是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准则,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第A版)定于 2013 年5月8日发布并实施。
要求公司各部门、全体员工必须正确理解并严格执行,严格按照手册的要求落实责任,开展质量卫生安全管理活动。
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在实施后可能会修订,在使用手册时,应注意检查是否有修订记录。
总经理(签名):二0一三年五月八日0.3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说明公司《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第A版)依据GB/T19001-2008/ISO9001:2008, GB/T22000-2006/ISO22000:2005编写和修订,内容包含了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简称为《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该手册由公司质检部组织编制,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复审,总经理最终批准。
《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作为公司管理保证能力的证明文件及第三方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
它是贯彻实施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公司内全体员工行为规范的准则,也是本公司落实管理职能和开展管理活动的宗旨和指导。
本手册由质检部负责统一编号、造册、登记、分发及归口管理,其解释权、更改权归质检部,更改后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审批。
其它文件在制定时均不得超越手册中的原则和要求,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手册及相关的支撑性文件尚需不断修订完善,需按程序要求及时更改或修订。
1.公司总经理组织对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将策划结果形成《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它是本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的总方向,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2.《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的编制应符合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3.手册采用活页装订的方式,以便于更改换页。
4.手册的发放和管理∙手册的发放范围:总经理、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和各部门;∙持有者应妥善保管手册,不得在手册上随意涂改,不得外借,如发现遗失追究其责任;∙当组织机构发生变化时,文件控制部门应对手册收回;∙各版手册均应由综合部永久保存一份,并标识存档。
5.手册的修改5.1在执行过程中,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对手册进行修改:∙公司组织机构或管理职责有重大变化;∙编制手册所依据的有关标准、法规有较大变动;∙在实施中发现手册内容不适用于本公司实际情况;∙其他导致必须修改的情况。
5.2手册的修改由管理者代表和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经其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无权擅自对手册进行修改。
6. 手册的宣贯∙手册的解释权属综合部,并组织宣贯;∙手册的宣贯应做到经常性、持久性、形式多样性;∙管理者代表和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对各部门执行手册的情况实施监督。
本手册适用于本公司的各职能部门的管理。
当公司生产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必须遵守的法规有重大更改等情况发生时,则对本手册进行换版。
新版本颁发时旧版本即行废止。
0.4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发放页发放对象分发号份数版本受控状态总经理01 1 第A版受控管理者代表02 1 第A版受控副总经理03 1 第A版受控质检部04 2 第A版受控生技部05 1 第A版受控厨务部06 1 第A版受控综合部07 1 第A版受控认证机构08 1 第A版非受控0.5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修改页序号更改单号更改页码更改条款版/次标记更改日期发布日期0.6 任命书管理者代表任命书根据ISO9001/ISO22000管理体系标准的规定,为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经公司研究决定任命苏永辉为公司管理者代表,任期三年,其职责为:∙负责公司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公司的 ISO9001/ISO22000 管理体系;∙向公司总经理报告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要求;∙确保在公司内提高全体员工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要;∙代表公司就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有关事宜与外部联系;∙审核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批准程序文件;∙主持内审,任命审核组长;∙组织管理评审。
希望公司全体员工在管理者代表的率领下,全力以赴积极参与 ISO9001/ISO22000 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和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以确保公司的产品满足顾客要求并力争超越顾客期望,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使公司不断地发展壮大。
总经理:二O一三年五月八日食品安全小组任命书根据公司ISO9001/ISO22000管理体系标准的规定,为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经公司研究决定任命苏永辉为公司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副组长:质检部负责人;组员:生技部、厨务部、综合部(业务、采购、人事行政、物流)等负责人组成,任期自2013年5月8日至2014年5月8日,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的职责为:a)负责编制、验证前提方案;b)负责描述原辅料材料、成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过程步骤和控制措施;c)负责进行危害分析,并建立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d)负责进行预备信息、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文件的更新;e)负责进行控制措施及其组合的确认;f)负责推进和落实本部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相关工作;g)负责向食品安全组长和最高管理层汇报本部门的体系工作情况;h)负责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
希望食品安全小组履行其职责,持续的改进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大益产品及服务。
签发:东莞市宏华饮食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五月八日0.7 公司简介东莞市宏华饮食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位于东莞市长安镇锦厦石寨路8号;从一家蔬菜副食批发部发展成为专业从事团体伙食承包经营的公司,经过10多年来对饮食服务工作的不断探索,改革,进取中发展成为最具专业、最具规模的团膳公司。
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品质政策,先进的管理方式、运作模式和优质的服务。
能为各大、中、小型企业提供最为完善的膳食服务。
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本手册提供给用户和独立认证机构以证明东莞市宏华饮食有限公司有能力满足合同中的食品安全管理标准条款和要求。
本公司本着“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企业宗旨,对生产过程力求精益求精,把对客户的承诺作为员工的行动,热诚为客户服务,为客户排忧解难。
0.8 质量管理体系及食品安全体系职能分配图部门职责总经理副总经理管理代表小组组长食品安全综合部(业务)综合部(人事)综合部(物流)质检部厨务部综合部(采购)生技部4 管理体系要求●●●●○○○●○○○4.1 总要求●●●●○○○●○○○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4.2.2 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的控制○○●●○○○●○○○4.2.3 文件控制○○○●○○○4.2.4 记录控制○○○●○○○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5.2 以顾客其他相关方为关注焦点●●●●●●●●●●●5.3 质量/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5.4 策划●●●●○○○○○○○5.4.1 管理体系目标●●●●●●●●●●●5.4.2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5.5 职责、权限与沟通●●●●○○○○○○○5.5.1 职责和权限●●●●○○○○○○○5.5.2 管理者代表和食品安全小组组长●●●5.5.3 沟通与信息●●●●○○○○○○○5.6 管理评审●○●●○○○●○○○6 资源管理●●●●○○○○○○○6.1 资源提供●●●●○○○○○○○6.2 人力资源●●●●○●○○○○○6.3 基础设施●●●●○○○●○●●6.4 工作环境●●●●○●○○○○○7 产品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部门职责总经理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小组组长食品安全综合部(业务)综合部(人事)综合部(物流)质检部厨务部综合部(采购)生技部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3 设计和开发(删除)7.4 采购○○○●○●○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7.5.4 顾客财产○○○○●○○7.5.5 产品防护○●○●●●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8 测量、分析和改进●●●●○○○●○○○8.1 总则●●●●○○○●○○○8.2 监视和测量○○○○○○○●○○○8.2.1 顾客满意●○○○●○○8.2.2 内部审核○○○●○○○●○○○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0.9 方针、目标质量食品安全方针:健康安全、优质生产、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确保餐饮的制作及服务的安全合法生产和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实现资源循环,确保清洁生产,并通过全员参与,持续改进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满足要求并力争顾客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