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交响曲》赏析

合集下载

e小调第九交响曲“From The New World”音乐鉴赏

e小调第九交响曲“From The New World”音乐鉴赏

充满力量的新大陆——e小调第九交响曲“From The New World”欣赏有感此次音乐鉴赏选择的是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From The New World)”第一乐章。

第一次把此交响乐完整听完时,并没有具体的感受,只能大概在整体上隐隐感受乐章所表现的宏大的气势,其中强弱对比更突显“强”时的震撼。

虽然都说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的确能传达一定的情绪,让聆听者和创作者能穿越时空而交流,但在我看来,当不甚了解一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对音乐所表达的客体没有概念时,很难切身体会到作者的所看所想,只能大致感受到情绪的轮廓。

因此,我对作者以及作者创作此交响曲时的背景作了些许了解。

此交响曲创作于19世纪,“The New World”,结合历史常识,大概也猜到应该是描述美国工业革命后一番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景象,的确,彼时德沃夏克受邀至美国,也正是感受到了新兴国家喷薄而出的力量,才谱下了如此乐章。

乐章弱起,弦乐带出,不吵不闹,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两个小停顿,半音出现,仿佛预示着将有不平凡的事情发生,宁静中又暗生力量。

接着,管乐进来,悠扬而带有力量,吹响的是时代进步的号角,不久,一个停顿后,鼓、弦乐、管乐全体起,震撼而感觉乐团都要从耳机里蹦出来了!这便是真正前进的号角,这代表的是新大陆的人民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准备建立新的强国。

然而,这段气势磅礴的乐曲里,却也总是有细腻而渐弱的部分相间其中。

在一个社会进行大变革的过程当中,总会有反对的声音存在,又或是对即将到来的巨变以及对未来的未知而感到的胆怯和恐惧,无论如何,变革总是社会进步的最直接力量,是历史进步的潮流,这一点点的胆怯只能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因此,乐章中每一次的渐弱后都会被更强的段落所否定,流露出的是坚定和力量,并且一段又一段的重复,不断加强,更显气势,更能让聆听者感受到变革的决心。

继续欣赏接下来的乐章,不断地矛盾冲突后悠扬的管乐传递出的是开创新生活的喜悦,或许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感觉那几段或许是当年五月花号开出普利茅斯港时最好的配乐,它承载的就是人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即将到来新世界的期待。

管弦乐十大经典曲子

管弦乐十大经典曲子

管弦乐十大经典曲子
管弦乐领域有许多经典曲目,下面是十首备受推崇的作品:
1.《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合唱):贝多芬的这部交响曲以其庞大的音乐结构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特别是第四乐章中运用合唱的壮丽气势。

2.《天鹅湖》:这部芭蕾舞剧的音乐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尤其是其中的“舞剧序曲”和“芭蕾舞曲”。

3.《命运交响曲》:这部交响曲以其富有激情和雄伟气势的开头而著称,象征着命运的不可抗拒和个体奋斗的主题。

4. 《多纳提和温蒂利亚》:这部作品是莫扎特的交响音乐杰作之一,充满了魅力和精致的音乐构思。

5.《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阿德亚哥):马勒的这部交响曲被认为是他最为睿智和感人的作品之一,尤其是其中的第四乐章。

6.《1812序曲》:这部交响乐作品以其雄伟的音响效果和庆祝俄国胜利的氛围而闻名。

7.《春天交响曲》:这部作品体现了贝多芬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他对生命力和美好的追求。

8.《新世界交响曲》:这部交响曲被视为美国音乐的代表作,其中的第二乐章“来自新大陆”的旋律广为人知。

9.《达芬奇的画像》:这部作品表现了拉威尔对达芬奇的崇拜,充满了色彩斑斓和富有现代感的音乐。

10.《匈牙利舞曲》:勃拉姆斯以匈牙利民间音乐为灵感,创作了一系列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舞曲。

这些管弦乐作品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代表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时代特征,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和内涵。

新世界交响曲

新世界交响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欣赏《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部分
欣赏注意: 1.要善于听主旋律,也要注意听其他音 响的作用。 2.注意每一样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什么 乐器发出? 3.听音乐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平静的听, 这样才能达到欣赏的作用。
思考与提问
1.视频中演奏主题主旋律的乐器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音色特点?带给 你什么样的感受? 2.主题主旋律很熟悉.有谁能够背诵出来?大家一起来回味那优美的旋 律? 3.在欣赏视频里,你认识那些乐器,或者对那种乐器感兴趣或特别记 得那个音色特点的?
双簧管
双簧管结构组成:哨子(双簧片), 管体(包括上下节和喇叭口)和音 键。 双簧管使用材质:管体用经 过特殊处理的硬木制成,双簧气鸣 乐器。 乐器特色:音色柔和软丽,有芦笛 声,适于表现田园风光和忧郁抒情 的情绪。
本课总结
1.要熟悉《新世界交响乐》的作者德沃夏克,还有这首作品的意义。 2.要知道基本的交响曲是由四个乐章组成的,还有每个乐章主要的曲式。 3.要知道主题是什么,还有熟悉双簧管的音色特点,外形结构。 4.最后要用心理解好这首作品,有条件可以全曲聆听。
《 新 世 界 交 响 曲 》
捷 克 作 曲 家 安 东 德 沃 夏 克 第 九 交 响 曲
· ·
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念故乡》
安东尼· 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ak, 1841-1904),捷克作 曲家,十六岁时进布拉格风琴 学校学习,后入布拉格国家剧 院乐队拉中提琴,并正式开始 创作。
1891年任布拉格音乐学院作 曲、配器和曲式教授。同年, 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荣誉音乐 博士学位。1892年被邀任纽约 国家音乐学院院长。此间,他 写了最著名的《新世界(第九) 交响曲》。

致新大陆赏析

致新大陆赏析

致新大陆赏析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

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

另外,由于他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而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力,而不像传统的古典交响乐那样单纯地发挥技法。

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

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法,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却显得十分朴实可爱。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当时某些乐评家的误解。

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分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而且在乐器的组合运用方面,更具有无穷的妙味。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则应邀赴美。

《致新大陆》既是德沃夏克创作的第九部交响曲,是他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世界交响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这部《第九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

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序奏,慢板,e小调,4/8拍子。

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

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而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片段1);乐章的主部主题(片段2)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与居住于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境内的马札儿民族固有的民俗音乐具有共通的性质。

这一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

简评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新世界交响曲)》

简评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新世界交响曲)》

简评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新世界交响曲)》波西米亚色调的美国大陆——简评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新世界交响曲)》(2011-03-13 20:00:00)著名捷克作曲家安东宁·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ák)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是一部出色的交响乐作品,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

这部作品中很多旋律都优美动听,朗朗上口,其中第二乐章的主题被后人改编成各种器乐独奏曲,甚至还填上歌词,在许多国家传唱,而歌词内容大多是怀念家乡怀念故土。

在中国,这段旋律被改编成乐曲《思故乡》,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已进入学堂乐歌,为人们所熟悉。

一、乐曲题目辨析此作品的标题为“e小调第九交响曲”,它还有一个副题:From the new world。

在中国,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人们对于西方作品的“某小调或某大调第几交响曲”、“作品某某号”这样的曲目命名方式非常不习惯,大家更加喜欢“高山流水”、“平沙落雁”这样充满人文气息的曲名。

所以此曲在中国往往更多地以其副题为正题,而其原本的标题“e小调第九交响曲”反倒没有其副题出名。

但有意思的是,这部作品在中国一直通行着两个副题,一个是根据原文译出的“自新世界”,有时就称为“新世界交响曲”,另一个则是翻译的并不准确的“自新大陆”,也被称作“新大陆交响曲”。

而后一个名字“新大陆”的流行程度要高于前者。

这是艺术史上很奇怪的事情,所以非常有必要进行一下分析。

其实,这个副题并不复杂,“自新世界”,就是最准确的翻译,由此将其称为“新世界交响曲”也完全是顺理成章的。

但是“自新大陆”翻译的出现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1954年是德沃夏克逝世五十周年。

在这一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德沃夏克确定为当年的世界文化名人予以纪念。

当时新中国急需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多国家的承认,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宗旨——争取和平,保卫和平,反对军备竞赛,反对核武器等也是中国的要求。

音乐作品赏析文章范文分享与评析

音乐作品赏析文章范文分享与评析

音乐作品赏析文章范文分享与评析音乐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组合和谐,传递情感和思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音乐作品的赏析范文,并对其进行评析,希望能够引起读者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

一、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它以钢琴为主要乐器,共包含24首赋有各个调式的前奏曲和赋格曲,展示了巴赫卓越的音乐才华和对和声的深刻理解。

在这个作品中,巴赫的音乐语言优雅流畅,富有情感。

每首曲目都有独特的主题和变奏,以及精妙的音乐结构。

例如,第一首前奏曲以简单的音阶和弦进行开篇,逐渐发展成复杂的旋律和和声。

而第一首赋格曲则通过不断重复主题,呈现了复调音乐的魅力和华丽。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兼具了美妙的旋律和精湛的技巧。

它是一部经典之作,不仅给听众带来愉悦的音乐享受,也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舒伯特《冬之旅》舒伯特的《冬之旅》是一部情感丰富的歌曲循环。

它由24首独立的歌曲组成,描绘了一个失去爱情的人的内心困惑和痛苦。

这部作品以其深情和壮观的音乐形式,成为了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一。

《冬之旅》的音乐风格较为简单,但充满了情感的力量。

舒伯特通过悲伤的旋律、富有画面感的歌词和巧妙的和声,刻画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渴望。

尤其是第4首歌曲《冰封的泪滴》,舒伯特运用了降B大调的音乐色彩,使得整个歌曲充满了哀伤和冰冷的感觉。

《冬之旅》展现了舒伯特敏感而又深邃的音乐天赋。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主题和激情四溢的音乐表达,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深深触动了听众的内心。

三、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是一部堪称经典的交响乐作品。

它展现了德沃夏克对祖国布尔诺的眷恋和对美国新大陆的向往,以及他对印第安文化的浓厚兴趣。

《新世界交响曲》的音乐主题富有情绪和变化。

第二乐章的著名旋律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情感而闻名。

第三乐章则通过充满活力的节奏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美国大草原的广阔和野性。

自新世界

自新世界

自新世界著名的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安东尼·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因为是在美国完成的,所以也被称作《新世界交响曲》。

提起这一部作品,首先令人想到的自然是其经典的第二乐章中的《念故乡》部分,由英国管独奏出那个经典的旋律,往往令人浓烈的乡愁之情溢满于怀,但是今天我们的主题却不是乡愁。

在《新世界》交响曲中,德沃夏克运用了大量的黑人音乐素材,又溶入了他的波希米亚情结和斯拉夫音韵。

纯朴的五声音阶、独特的切分节奏使《新世界》交响曲充溢着浓郁的异国情调,有着丰富、强烈、新奇的斑斓色彩。

所以毫无疑问,《新世界交响曲》正是由文化的融合和碰撞而诞生的杰作。

今天带给大家的是《新世界交响曲》的最终章——第四乐章Allegro con fuoco (如火般热烈的快板),如果您已经点开了上面的音乐,想必您也应该体验到一场耳朵的盛宴。

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个能像冬日之火一样温暖你的故事。

春天来到昙华林昙华林,武昌旧城一个汇聚了历史所有沧桑的地方,单是这个名字,就可以窥见光阴留下的烙痕。

作家方方,居武汉四十余载后,终于将目光渐渐聚集于此,2007年,方方笔下一个名为《春天来到昙华林》的一长串故事在这个让人无法不感怀的斑驳背景下上演:文章开始就是一个平常却打动人心的画面:春天,老墙上的一茎草芽,炉子的青烟,华林母亲熏出的泪,一个个镜头摇过,平静地掠夺着心底的震颤。

而结尾处,同一个场景再次出现,一岁翻过,物是人非,母亲的“泪流得更长”,心底的震撼更巨。

但于常人,没有切肤的伤痛,“人一走,记忆也走了,而且一去不返”,“只有春天年年记得来一趟”。

华林生于昙华林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正是昙华林可以让他用镜头代替着语言,用胶卷透视着心灵。

嘉诺撒教堂,唇齿间摩擦过,韵味悠长的一个名字,象昙华林一样有着某种异域风情的诱惑。

或许正是一个象征,从华丽到废弃,从绚烂到悄无声息,如风雨剥蚀后生死之光影定格。

然而,也是昙华林,这个如今“杂乱而肮脏,满目疮痍”的地方,让华林只能在逼仄的空间里成长,只能更为关注的是内心深层的东西。

传世名曲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美的震撼

传世名曲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美的震撼

传世名曲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美的震撼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与斯美塔那、雅纳切克并称为“捷克三杰”,他⼀⽣享誉海内外,在欧洲乃⾄世界都具有相当的影响⼒。

他的《e⼩调第九交响曲》⼜称《新世界交响曲From the New World》是其创作的最后⼀部交响曲,也是他全部创作中最有影响⼒的⼀部代表作。

德沃夏克还是第⼀位正确评价⼀直被美国⼈贬低的⿊⼈灵歌的作曲家。

德沃夏克于1892年9⽉到1895年4⽉6⽇应邀就任纽约国民⾳乐学院院长,在美国期间创,对于美国这块充满活⼒的⼟地,德沃夏克产⽣了极⼤的兴趣,对于美国⿊⼈和印第安⼈的悲惨境地,他⼜有着深深的同情,对⾃⼰家乡和亲⼈的怀念⼜时时在他的⼼头萦绕。

就在这些经济、⽂化、艺术的刺激下,德沃夏克酝酿并完成了他来美国后的第⼀部作品——《新世界第九交响曲》。

在《新世界》创作期间,正值哥伦布发现美洲⼤陆400周年、美国独⽴109周年,在经历了盛典⼤的欢迎仪式和来美国最初的激动后,难忘的旅美⽣活有两点使德沃夏克深为感动:⼀是新⼤陆正在迅猛发展的经济势头;⼆是淳朴的美国民谣和⿊⼈灵歌,其中《新世界》第⼆乐章的创作灵感,是来⾃于⼀位⿊⼈姑娘歌唱的民谣。

德沃夏克的作品具有典型的捷克民族⾳乐风格,同时他和勃拉姆斯的作品⼀样,除了具有浪漫主义⾳乐的特⾊之外,还保留着古典主义⾳乐的稳重和严谨,第九交响曲亦是如此——稳重、朴实⽽富有真情。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的确是“⼤俗”作品中的佳作。

⾳乐最打动⼈的时刻莫过于与每个⼈内⼼的情感产⽣了⾼度的共鸣。

德九作为德沃夏克写思乡主题的作品之⼀,它的艺术⾼度、思乡⼴度是不可否认的。

能给予那些远在他乡⼯作、求学的⼈,给⼈以抚慰,给⼈以期待,给⼈以温暖。

交响乐就像⼈⽣ - 有⾼潮亦有低⾕,有激昂亦有平静。

⽣命中的每分每秒仿佛都是⼀个⾳符,不论快乐与否,都是构成美好乐章不可或缺的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界交响曲》赏析
“念故乡,念故乡,故乡多可爱。

天甚清,风甚凉,乡愁阵阵来。

”一首《念故乡》将我带回到故乡那山清水秀的景色当中,勾起了许多回忆,让我这个在外求学的游子不禁潸然泪下。

这首歌曲出自初中音乐课本,介绍说曾经于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我国流行。

长大后才明白这首歌原来是改编自著名的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安东尼·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因为是在美国完成的,所以也被称作《新世界交响曲》。

我找到了著名指挥家卡拉扬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录制的一场演唱会的视频,于是带着一种缅怀过去的心情反复聆听,得到了非常多的感受。

《新世界交响曲》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慢板-非常快板(1st Movement, Adagio-Allegro molto),奏鸣曲式。

首先是一段引子,先由低音弦乐器和木管缓慢地揭开新世界的帷幕,然后突然弦乐器、定音鼓、圆号和木管争相演奏出强烈而且快速的节奏,表现出一幅大建设的景象。

然后进入呈示部快板主部主题。

首先由圆号和双簧管吹出,然后由全部弦乐器奏出,最后再由圆号和长号共同吹出。

这个主题使用了切分音和五声音阶,被认为与黑人灵歌有关,也有人认为与东欧民族音乐有关。

副部有两个主题,首先是长笛和双簧管吹出的带有捷克民间舞曲特色的主题,第二个主题由长笛和小提琴先后奏出,是一段具有黑人民歌特点的哀伤的曲调,带着浓浓的乡愁,也具有切分音。

展开部三个主题都发展,
增强了情绪。

再现部重现主题,最后由整个乐队演奏出一个欢庆的结尾。

第二乐章,广板(2nd Movement, Largo),三段式。

首先是铜管和低音木管吹出庄严的和弦,之后引出了英国管独奏出那个经典的旋律,浓烈的乡愁之情溢满于怀。

也正是因为这一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能成为经典,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然后小提琴、英国管、圆号依次陈述这段旋律结束。

第二段由木管乐器、弦乐器依次演奏出了一个哀婉忧伤的曲调,然后铜管强烈的吹出了“念故乡”旋律,并且隐含着第一乐章的曲调。

第三段又是英国管独奏出这个经典的旋律,然后弦乐器再演奏一遍,最后音乐在哀伤的气氛中结束。

第三乐章,非常活泼的诙谐曲(3rd Movement, Scherzo Molto vivace),三段式。

第一段有两个民间舞蹈风格的主题,第一个主题轻快活泼,第二个主题清亮明快,并且加入了三角铁,被认为是从印第安人的舞蹈得到启发。

两个主题彼此应和,展示出一幅欢乐的乡村景象。

第二段主题是具有捷克民族特色的圆舞曲,悠长婉转,这应该是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的往事。

然后再次演奏第一段的主题,从联想中拉回到现实。

最后由圆管再次吹出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其中夹杂着木管演奏的第一段主题,悲凉的气息再次袭来。

第四乐章,火热的快板(4th Movement, Allegro con fuoco),奏鸣曲式。

一开始弦乐器就奏出了强烈的暴风雨一般的引子,为最后乐章雄伟的气势做了铺垫。

然后圆号和小号在其他乐器强烈和弦下吹出了威武雄壮的呈示部主部主题,然后又在小提琴、木管上重复。

而这
个主题也被国际展览局用作国际展览局曲,并在世界博览会上播放。

在安静的背景下,单簧管奏出了柔美抒情的副部主题。

展开部重现了前三个乐章中出现的主题,经过发展变化,交织成威严雄伟的气氛,将乐曲推向高潮。

最后再现部将呈示部的主题发展,形成了辉煌的结尾。

《新世界交响曲》一直被认为是融合了很多美国音乐元素的交响曲,但作曲家认为是对家乡的回忆。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作品当中确实存在着德沃夏克以前作品中没有的新的音乐语言。

这些语言使这部交响曲显得激动,仿佛是被新鲜事物引起的兴奋,但它有时表现出的浓郁的忧伤,又像是沉浸在对故乡的思念之中,包含着多少乡愁。

我认为德沃夏克是想通过美国这个新世界中的音乐表现出自己的思乡之情,因为乐曲其中包含着许多捷克民族的旋律。

即使身在万里外,何曾忘了故乡曲。

这首曲子确实打动了我,也不知打动了多少游子的心。

想当初在家乡时,只是觉得旋律好听而已,此时才真正了解其中滋味。

以此段旋律,这首交响曲不愧名留青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