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乙肝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doc

合集下载

乙肝母婴阻断策略

乙肝母婴阻断策略
32
母乳喂养
(3)以治疗乙型肝炎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 物的孕妇,分娩后继续用药,由于乳汁中 存在少量的抗病毒药物对婴儿的安全性尚 不清楚,目前不建议母乳喂养。但有研究 表明,TDF在乳汁中药物含量少、毒性有 限。
33
母亲产后随访
(1)产后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者,按慢性乙 型肝炎患者的随访方案进行随访,每3个月 复查肝功能、HBV DNA;每6个月复查乙 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上腹部超 声和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
29
(3)若婴儿第2针乙型肝炎疫苗延迟时间在3个 月以内,则尽快补打第2针,第3针仍在6月龄 时注射;若超过3个月,应尽快接种第2针疫 苗,至少间隔2个月后可接种第3针;
30
• (4)低体质量儿(<2000 g)或早产儿的免疫 接种:于出生12 h内接种HBIG 100 IU+乙肝疫苗 10 μg,并于1、2和7月龄各注射乙型肝炎疫苗10 μg;如母亲HBsAg不详,则按母亲HBsAg阳性 处理,即于出生12小时内接种HBIG 100 IU+乙肝 疫苗10 μg,同时尽快检测母亲HBsAg,如母亲 HBsAg阳性,婴儿于1、2和7月龄各注射乙型肝 炎疫苗10 μg;如母亲HBsAg阴性,出院时或1月 龄时接种乙肝疫苗10 μg,并在2和7月龄各注射 乙肝疫苗10 μg。
韩国荣等,慢性乙型肝炎育龄期妇女及孕妇的抗病毒治疗指征与时机,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年11月第23卷第11期,806-809
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妊娠患者:
• 应用干扰素治疗:建议终止妊娠; • 应用TDF、Ldt、LAM治疗:在充分沟通、权衡 利弊的情况,可继续治疗; • 应用ETV和ADV治疗: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 情况下,换用TDF或Ldt治疗,可以继续妊娠。

乙肝病毒母婴阻断技术与乙肝疫苗预防接种规范管理

乙肝病毒母婴阻断技术与乙肝疫苗预防接种规范管理

01
02
03
接种率监测
统计各年龄段乙肝疫苗接 种率,确保全面覆盖。
抗体水平监测
定期检测接种者体内乙肝 抗体水平,评估免疫效果。
不良反应监测
关注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 良反应,确保接种安全。
数据采集、分析和报告流程
数据采集
通过各级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收 集相关数据。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 分析和解读。
02 制定并,提高了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构建乙肝防控网络
03
建立了完善的乙肝防控网络,实现了从预防、诊断、
治疗到康复的全程管理。
经验教训分享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增强自我防护 意识。
强化培训指导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 技术指导,提高服务能力 和水平。
0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已广泛开展乙肝病毒母婴阻断技术研究,建立了完善的预防接种和
阻断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02
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对乙肝病毒母婴阻断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新型阻断技术和
疫苗不断涌现,为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提供了更多选择。
03
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乙肝病毒感染认识的深入,乙肝病
多部门联合督导检查
卫生、教育、财政等多部门应联合开展督导 检查,确保乙肝病毒母婴阻断和预防接种工 作的规范、有序进行。
06 总结与展望:构建全面有 效乙肝防控体系
项目成果总结
成功研发并推广乙肝病毒母婴阻断技术
01
通过高效、安全的抗病毒药物和免疫球蛋白的联合应
用,显著降低了母婴传播的风险。
乙肝疫苗预防接种规范管理

乙肝母婴阻断管理制度

乙肝母婴阻断管理制度

乙肝母婴阻断管理制度乙肝这玩意儿,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鬼,要是妈妈有乙肝,那肚子里的宝宝可就有点危险啦。

不过别担心,咱有办法对付它,这就是乙肝母婴阻断管理制度。

咱先来说说为啥要搞这个管理制度。

这就好比你家有个小宝贝,周围有个坏家伙总想捣乱,咱们能不防着点吗?乙肝病毒要是传给宝宝,那宝宝得多遭罪啊!所以这管理制度就是宝宝的保护盾。

那具体咋阻断呢?怀孕的时候就得重视起来。

妈妈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医生就像宝宝的守护天使,密切关注着妈妈和宝宝的情况。

这就好像是在给宝宝的成长道路上装了监控,稍有风吹草动,就能及时发现。

等到宝宝要出生的时候,可不能马虎。

如果妈妈乙肝病毒载量高,医生可能会建议剖宫产,这可不是随便决定的,就好比过一条危险的河,选择更安全的桥才能保证顺利通过。

宝宝出生后,那更是关键时候。

乙肝免疫球蛋白就像给宝宝穿上的一层防护服,马上给宝宝注射,让乙肝病毒没法轻易靠近。

还有乙肝疫苗,这就像是给宝宝派了一支防御部队,时刻准备着对抗病毒。

再说说妈妈喂奶的事儿。

很多妈妈会担心自己能不能喂奶,这得看具体情况。

要是妈妈病毒载量低,肝功能正常,那喂奶一般没问题,宝宝能享受妈妈温暖的乳汁。

可要是情况不太好,那就得暂时忍住了,这也是为了宝宝好啊,难道不是吗?这整个过程,妈妈可不容易,家人得多多支持和关心。

就像妈妈在战场上拼搏,家人得在后方做好补给和鼓励。

总之,乙肝母婴阻断管理制度就是为了给宝宝一个健康的开始,让妈妈不再担惊受怕。

只要咱们认真遵守,就能把乙肝这个小鬼挡在宝宝的世界之外,让宝宝茁壮成长,不是吗?。

乙肝母婴阻断应急预案

乙肝母婴阻断应急预案

一、背景乙型肝炎(HBV)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保障母婴健康,预防HBV母婴传播,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乙肝母婴阻断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宣传教育组:负责制定宣传教育方案,提高公众对HBV母婴传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预防控制组:负责制定HBV母婴阻断策略,组织实施预防措施,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3)医疗救治组:负责HBV母婴阻断工作中的医疗救治工作,确保母婴健康。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调配和供应。

三、应急响应程序1. 信息报告(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HBV母婴传播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2)接到报告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响应。

2. 预防控制措施(1)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开展HBV母婴传播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2)婚前检查:鼓励新婚夫妇进行HBV检测,及时了解自身感染状况。

(3)孕期管理:加强孕期HBV筛查,对HBV感染者进行孕期监测和干预。

(4)分娩阻断:对HBV感染者采取分娩阻断措施,包括:a. 产前:孕妇在孕晚期(24-28周)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毒载量。

b. 分娩时: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c. 产后:新生儿在出生后1个月内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

3. 医疗救治(1)对HBV感染者进行孕期监测,确保母婴健康。

(2)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全程接种,提高免疫力。

(3)对HBV感染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心理咨询。

四、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组织专业人员参与应急工作,确保应急响应及时、高效。

2.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抗病毒药物等应急物资。

3. 资金保障:确保应急工作所需资金及时到位。

五、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HBV母婴传播预防控制能力,保障母婴健康。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本预案,共同努力,降低HBV母婴传播风险,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母婴乙肝阻断实施方案

母婴乙肝阻断实施方案

母婴乙肝阻断实施方案母婴乙肝阻断是指通过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乙肝病毒的筛查和预防性干预措施,来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母婴乙肝阻断实施方案对于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孕妇乙肝筛查和管理。

1. 孕妇乙肝筛查。

所有孕妇在孕期首次产检时应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筛查。

对于HBsAg阳性的孕妇,应进一步进行乙肝病毒DNA检测,以确认病毒携带者的状态。

2. 孕妇乙肝管理。

对于已确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孕妇,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以降低病毒载量和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

同时,孕妇应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联合接种,以提高新生儿的 passively acquired immunity。

二、新生儿乙肝预防接种。

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应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的第一剂,并在接种完第一剂疫苗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接种完第一剂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接种后续的疫苗剂量,以建立起有效的主动免疫。

三、母婴乙肝阻断效果评估。

1. 孕妇和新生儿监测。

对于孕妇和新生儿进行乙肝病毒的定期监测,以了解孕妇和新生儿的感染状态和病毒载量情况。

对于有乙肝病毒感染迹象的孕妇和新生儿,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2. 效果评估。

定期对母婴乙肝阻断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乙肝病毒感染率、母婴传播率等指标的监测和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阻断措施,以提高阻断效果。

四、母婴乙肝阻断宣教和宣传。

加强对孕妇和新生儿乙肝阻断相关知识的宣教和宣传,提高孕妇和家庭对乙肝阻断的重视和参与度。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对母婴乙肝阻断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阻断合力。

母婴乙肝阻断实施方案的有效实施对于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和母婴传播率具有重要意义。

母婴阻断工作制度与流程

母婴阻断工作制度与流程

母婴阻断工作制度与流程一、引言为了降低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保障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母婴阻断工作制度与流程。

本文详细介绍了母婴阻断工作的制度要求和实施流程,以期为我国母婴阻断工作的推广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母婴阻断工作制度1.成立母婴阻断工作督导小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母婴阻断工作督导小组,负责对辖区内母婴阻断工作进行定期督导,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实施。

2.孕产妇健康管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病毒母婴传播的咨询和检测服务,确保孕产妇及时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为她们提供生育指导和干预措施。

3.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应配备专业人员,负责试剂管理和检测工作。

确保检测工作准确、高效,并对检测结果保密。

4.医务人员培训:定期对村级医务人员进行母婴阻断知识培训,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5.信息管理: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上报母婴阻断工作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完整,不得泄露侵犯他人隐私的信息。

三、母婴阻断工作流程1.宣传与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病毒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群的防范意识。

2.孕产妇筛查: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病毒筛查,及时发现感染者,为她们提供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措施。

3.阻断措施:对确认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病毒的孕产妇,根据病情实施阻断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剖宫产等。

4.随访与关怀:对实施阻断措施的孕产妇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和阻断效果,为她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5.资料整理与上报:将母婴阻断工作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按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四、总结母婴阻断工作是降低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病毒母婴传播风险的重要措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母婴阻断工作制度与流程,确保母婴阻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群的防范意识,为我国母婴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
1 2 1 4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 3 3卷第 7期 2 0 1 7年 7月㊀JC l i nH e p a t o l , V o l . 3 3N o . 7 , J u l . 2 0 1 7
'()*
EF*GHIJ:KLMNOP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关键词: 肝炎,乙型;母婴传播;临床管理;共识 中图分类号: R 5 1 2 . 6 2 ㊀㊀㊀文献标志码: B ㊀㊀㊀文章编号: 1 0 0 1- 5 2 5 6 ( 2 0 1 7 ) 0 7- 1 2 1 4- 0 4
1 - 2 ] 的联合免疫之后, 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 ; 如母乳喂
肝炎患者管理办法处理。 9 ㊀婴儿随访 婴儿完成乙型肝炎全程免疫接种 1个月后, 抽静 B s A g 和抗 - H B s , 如H B s A g 阳性, 加查 H B V 脉血查 H D N A和肝功能。 1 0 ㊀婴儿乙型肝炎免疫接种效果评价 婴儿完成乙型肝炎全程免疫接种 1个月后随访: ( 1 ) 免疫接种失败, 发生母婴传播: H B s A g 阳性, 伴或 B e A g 阳性, 以后按 H B V感染者进行随访; ( 2 ) 不伴 H H B s A g 和抗 -H B s 均为阴性, 无论 免疫接种无应答: 抗- H B e 及抗 - H B c 阳性与否, 建议检查 H B VD N A , B VD N A为阴性, 则使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 如果 H 苗1 0μ g / 0 . 5m l , 重复 0- 1- 6程序, 完成复种后 1个 B s A g 和抗 - H B s , 了解免疫应答和 H B V感染 月, 检测 H 情况; ( 3 ) 免疫接种成功: 如果 H B s A g 阴性, 同时抗 - 阳 性 表 明 免 疫 接 种 成 功。如 果 抗 -H B s <1 0 0 H B s m I U/ m l , 为低应答; 如果抗 -H B s 0 0m I U/ m l , 为中 ≥1 强应答。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如图 1 。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编写成员 主审: 庄㊀辉 顾问: 杨希忠㊀贾继东㊀魏 ㊀ 来 ㊀ 段钟平 ㊀ 崔富强 ㊀ P o - L i nC h a n 主编: 侯金林 编者( 按姓氏笔画排序) : 丁㊀洋㊀毛㊀青㊀刘志华㊀李㊀杰㊀李增德㊀ 张㊀华㊀谢㊀青㊀韩国荣㊀窦晓光

乙肝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

乙肝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
13
疫苗延迟注射的处理
婴儿第2针乙肝疫苗延迟接种: 3个月内:尽快补打第2针,第3针仍在6个月龄时注射 超过3个月:尽快 接种第2针,至少间隔2个月后可接种第3针
14
婴儿随访时间和内容
时间:完成乙肝全程免疫接种1个月后
抽静脉血查乙肝五项 如HBsAg阳性,加查HBVDNA定量和肝功能
15
婴儿CHB免疫接种效果评价
评估妊娠期管理分娩管理 Nhomakorabea停药时机
婴儿免疫 母乳喂养
母亲产后随访
婴儿随访 婴儿CHB免疫疫苗接种效果评 价
10
产后停药时机
治疗乙型肝炎为目的进行抗 病毒治疗,产后不建议停药
停药指南参考标准
2015年版中国指南 HBeAg阳性的患者:Nas总疗程建议至少4年,在达到 HBVDNA低于检测下限,ALT复常、HBeAg血清学转 换后在巩固治疗3年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 疗程可减少复发(B1) HBeAg阴性患者:NAs治疗建议达到HBsAg消失且 HBVDNA检测不到,再巩固治疗1年半仍保持不变时, 可考虑停药(B1)
免疫接种成功:中强应答 HBsAg阴性,HBsAb阳性且滴度大于等于100IU/L
免疫接种成功:低应答 HBsAg阴性,HBsAb阳性且滴度小于100IU/L
免疫接种失败:发生母婴传播 HBsAg阳性, 伴或不伴HBeAg阳性 ,以后按CHB病毒
感染管理者进行随访
免疫接种无应答:HBsAg和抗-HBs均阴性,无论HBeAb阳性或HBcAb阳 性或阴性,建议检查HBVDNA,如果HBVDNA为阴性,则使用CHB疫苗 10ug/0.5ml,重复0-1-6程序,完成补种后1个月,检测HBsAg和抗-HBs, 了解免疫应答和病毒感染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乙肝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 )的重要传播途径,加
强慢性 HBV 感染孕妇及其所分娩婴儿的规范化管理是切断母
婴传播的有效途径。

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感染
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织感染病学、肝病学、免疫
学与产科学专家参照国内外公认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
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专家共识——《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
理流程》。

1 筛查
所有在门诊初次产检的孕妇,按要求筛查乙型肝炎、梅毒和
艾滋病,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包括HBsAg 、抗 -HBs 、
HBeAg 、抗 -HBe 和抗 -HBc ;若果咨询,并指导常规孕期保健;若HBsAg 阴性,提供检测结HBsAg 阳性,需继续评
估乙型肝炎相关病情。

2 评估
对于 HBsAg 阳性的孕妇,需进一步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和上腹部超声。

( 1)若
HBV DNA
HBV DNA
水平、
阳性,排
除其他相关因素后,出现ALT 显著异常,≥5×正常值上限(ULN ),或诊断为肝硬化者,在充分沟通和知情同意的情
况下,经感染科医生或肝病科医生评估后,建议给予替诺福
韦酯( TDF )或替比夫定( LdT )进行抗病毒治疗;( 2)若
HBV DNA 阳性,ALT 在≥ 2× ULN~< 5× ULN时可继续观察,如果观察期间 ALT≥ 5× ULN,则按 2( 1)处理;如果 ALT <
2× ULN,则按 2( 3)处理;如果随访至妊娠 24 周 ALT 仍在≥2× ULN~< 5× ULN,在充分沟通和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给予TDF 或 LdT 进行抗病毒治疗;(3)若 HBV DNA阳性,ALT 正常或仅轻度异常(ALT < 2× ULN)、无肝硬化表现,建议
暂不处理,继续随访观察。

在随访期间,如果出现ALT 持续升高( ALT≥ 2× ULN),则根据ALT 水平按 2( 1)或 2( 2)处理,注意加查总胆红素( TBil )和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

3妊娠期管理
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未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在妊娠
中期检测 HBV DNA 水平(推荐用高灵敏试剂检测),根据HBV DNA水平,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阻断母
婴传播。

( 1)若孕妇HBV DNA≥ 2× 106 IU/ml,在充分沟通和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于妊娠24~28 周给予TDF 或LdT 进行抗病毒治疗。

分娩前应复查HBV DNA ,以了解抗病毒
治疗效果及母婴传播的风险;( 2)若孕妇 HBV DNA < 2× 106 IU/ml ,则不予干预,继续观察。

4分娩管理
(1)分娩方式:分娩方式与母婴传播风险没有确切关系,
根据产科指征决定分娩方式;( 2)新生儿处理:新生儿出生
后立即移至复苏台,离开母血污染的环境;彻底清除体表的
血液、黏液和羊水;处理脐带前,需再次清理、擦净脐带表
面血液等污染物,按操作规程安全断脐。

5停药时机
以阻断母婴传播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产后即可
停药;以治疗乙型肝炎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产
后不建议停药,停药标准及时机可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
指南( 2015 年更新版)》中相关内容。

( PS :微信对话框
内回复“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即可下载该指南)
6婴儿免疫
(1)出生 12 h 内,在大腿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三角肌内注射乙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 )100 IU ;( 2)同时在另一侧大腿
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三角肌内注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
疫苗 10 μ g/0.5 ml,在婴儿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注射第2
和第 3 针乙型肝炎疫苗(各10 μ g/0.5 ml ;()3)若婴儿第 2 针乙型肝炎疫苗延迟时间在 3 个月以内,则尽快补打第 2 针,
第 3 针仍在 6 月龄时注射;若超过 3 个月,应尽快接种第 2
针疫苗,至少间隔 2 个月后可接种第 3 针;(4)低体质量儿(<2000 g )或早产儿的免疫接种:低体质量儿(< 2000 g )或早
产儿于出生 12 h 内接种 HBIG 100 IU+ 重组酵母乙型肝
炎疫苗 10 μ g/0.5 ml 并,于 1、2 和 7 月龄各注射一针乙型肝炎疫苗 10 μ g/0.5 ml 如;母亲 HBsAg 不详,则按母亲 HBsAg 阳性处理,即于出生 12 小时内接种 HBIG 100 IU+ 乙型肝炎
疫苗 10 μ g/0.5 ml ,同时尽快检测母亲HBsAg ,如母亲HBsAg 阳性,婴儿于 1、2 和 7 月龄各注射一针乙型肝炎疫
苗10 μ g/0.5ml ;如母亲HBsAg 阴性,出院时或 1 月龄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10 μ g/0.5 ml ,并在2 和 7 月龄各注射一针乙型肝炎疫苗 10 μ g/0.5 ml 。

注意在完成三针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后 1 个月,检测 HBsAg 和抗 -HBs ,了解免疫应答和 HBV
母婴阻断情况。

7母乳喂养
(1)母亲未服用抗病毒药物者,新生儿接受规范的联合免
疫之后,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如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出现乙型
肝炎活动,可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年更新版)》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管理办法处理;(2)以阻断母婴传播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分娩后停药,可以母
乳喂养;( 3)以治疗乙型肝炎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
孕妇,分娩后继续用药,由于乳汁中存在少量的抗病毒药物
对婴儿的安全性尚不清楚,目前不建议母乳喂养。

但有研究
表明, TDF 在乳汁中药物含量少、毒性有限。

8母亲产后随访
(1)产后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者,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
随访方案进行随访,每 3 个月复查肝功能、 HBV DNA ;每 6 个月复查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上腹部超声和肝
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 2)产后停药者及未服用抗病毒药物
者,产后6~8 周复查肝功能、HBV DNA 。

如果肝功能正常,以后每 3~6 个月复查肝功能、 HBV DNA 。

如果肝功能异常,
可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年更新版)》中乙型肝炎患者管理办法处理。

9婴儿随访
婴儿完成乙型肝炎全程免疫接种 1 个月后,抽静脉血查HBsAg 和抗 -HBs ,如 HBsAg 阳性,加查HBV DNA和肝功能。

10婴儿乙型肝炎免疫接种效果评价
婴儿完成乙型肝炎全程免疫接种 1 个月后随访:( 1)免疫接种失败,发生母婴传播:HBsAg 阳性,伴或不伴HBeAg 阳性,以后按HBV 感染者进行随访;(2)免疫接种无应答:HBsAg 和抗 -HBs 均为阴性,无论抗-HBe 及抗 -HBc 阳性与否,建议检查HBV DNA ,如果 HBV DNA为阴性,则使用
程序,完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 μ g/0.5 ml ,重复0-1-
6
成复种后 1 个月,检测HBsAg 和抗-HBs ,了解免疫应答和HBV 感染情况;( 3)免疫接种成功:如果HBsAg 阴性,同时抗 -HBs 阳性表明免疫接种成功。

如果抗-HBs < 100
mIU/ml ,为低应答;如果抗 -HBs≥ 100 mIU/ml ,为中强应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