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千人糕 - 课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千人糕》优质课件

农民种植甘蔗、甜菜,收获后卖给加工 厂,工人将甘蔗、甜菜榨成汁,再将汁水熬 成糖。米粉和糖和在一起做成米糕后,工人 对其进行包装,司机再将包装好的米糕运输 到各大食品市场,销售人员进行销售。人们 吃到的米糕就是这样得来的。
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 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
示例:农民种植棉花,棉花收获后卖给棉花加工 厂。工人们对棉花进行轧花去籽,得到原棉后将其送 至纺纱厂,纺成细纱后染上各种颜色。然后织布机会 将染好色的细纱织成各种面料。面料织好后,服装厂 购买面料,经过设计、剪裁、缝纫,制成市场上销售 的各类衣服。所以衣服也可以叫“千人衣”。
✎一天省下一两粮,十年要用仓来装。 ✎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
一、联系上下文,看拼音写词语。 1.奶奶一大早就出门 mǎi cài( 买菜 )去了。
2.只有付出 láo dònɡ( 劳动 ), cái nénɡ( 才能 )有所收获。
3.西瓜这 ɡān tián( 甘甜 )的 wèi dào( 味道 )让人久久回味。
千 人
糖
甘蔗汁、甜菜汁、工
糕
具、火
珍惜劳 动成果
包装、送货、销售
看图说话:一件普通的衣服要经过哪些人的劳 动才能做成?
本文主要通过爸爸和孩子之间的3组 对话来展开叙述,在对话中介绍了“千人 糕”的制作过程,让人体会到“千人糕” 的来之不易,明白要尊重他人劳动、珍惜 他人的劳动成果。
关于珍惜粮食的俗语
读一读,记一记。
dàn
蛋糕 雪糕 糕点
甘蔗 蔗糖 蔗农
面粉 粉丝 粉笔
qín pí
劳动 勤劳 疲劳
点拨:这是四组关于“糕、粉、蔗、劳” 的扩词练习。强化生字的认读,扩充词汇量。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千人糕》笔记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千人糕》笔记知识点一、课文分析这篇课文一共有十一段,通过父子俩的对话展开。
要把课文先读通顺,遇到难读的长难句子要多读几遍,读通顺为止,注意,要学会默读哦!课文读通顺之后,咱们深入课文进行学习。
二、父子对话可分为三部分一至五自然段是第一组对话;六至九自然段是第二组对话;十至十一自然段是第三组对话。
咱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首先爸爸的话引起了孩子好奇,联系上文,你就能明白“好奇”的意思(奇怪、不明白),然后带着理解,读一读孩子的问话,想一想,你遇到问题最想干什么?是呀!肯定想弄明白!把这样的心情也放入朗读中,你就能读好!听了爸爸说千人糕是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之后,孩子心中又出现两个疑问“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那么,你有什么样的疑问呢?你想象中的“千人糕”什么样子呢?带着你心中的疑问,读读这句话吧!当爸爸端上千人糕,出现了一个问句“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是孩子心中的疑问,因为看到的糕和平时的一样,所以,对它的味道充满了期待!接下来“急忙”这个词用的特别好,要是这样一块“千人糕”摆在你面前,你是不是也想急忙咬上一大口呀?不过味道怎么样呢?“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原来不是想象中的味道啊!那如果是你,你会说什么呢?为什么想这么说呢?带着体会读读这句话,再想想孩子“笑了”,你觉得他为什么笑了?模仿一下吧!第二组对话,展现了千人糕制作的劳动过程,大家一定要看课本插图哦!爸爸向孩子解释千人糕的制作过程时,着重于“大米制成”,在第八、第九自然段详细描述了大米是如何从一粒种子变成大米,又是如何从大米来到劳动人民手中,又告诉咱们糖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又是怎么把大米和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千人糕”,在第九自然段出现的省略号,省略的就是一部分制作过程。
现在,你如果是书上的小孩,你在想什么呢?分享给家人听一听吧!再结合两幅插图,完成课后第一题,说说“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试试用上“先......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
2018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6《千人糕》图文版PPT课件

dí(
的确
)
shén( 什 shí (
) 什么 什锦
)
4.选词填空,我最棒。 好奇 惊奇
(1)我的( 好奇 )心终于控制不住了。 (2)看到这幅杰作,我( 惊奇 )得瞪大了眼睛。 特别 特殊
(3)难道它的味道很( 特别 )吗? (4)如果没有( 特殊 )情况,明天八点必须准时到校集合。
5.课文学得怎么样,把空填上才算棒!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课文
6 千人糕
R ·二年级下册
说
明
本PPT中的生字学习部分含有生字笔画顺序动 画演示教学,欢迎大家下载,希望能帮助到您!
学习目标
1.认识‚糕、特‛等13个生字。会写‚能、味‛等9个
字。 (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
3.初步了解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 (难点)
第二部分名字由来。写孩子明白了“千人糕”得名的原因。
课文详解
思考: 2、再读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我们每一件物 品的制成都包含着很多人的劳动。
1.把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āo g____ 糕点 . è zh____ 蔗糖 . ____ áo 熬夜 . què ____ 的确 .
千人糕 吧。‛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_________
千人糕 ?‛孩子好奇地问。 ‚爸爸,什么是________ 很多很多 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需要____________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吃千人糕吧。‛ 文章的开头在文中的作用? 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好奇”说明了什么?
的确 好的
造句:他的(dí )确是一个好的(de)学生。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千人糕》课件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千人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千人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千人糕》的故事情节,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语法结构,培养朗读和表达能力。
课文章节内容:1. 第一自然段:描述了千人糕的由来和意义。
2. 第二至四自然段:讲述了制作千人糕的过程。
3. 第五至六自然段:描绘了分享千人糕的场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千人糕的由来和意义。
2. 掌握本课生字词,如“糕”、“揉”、“蒸”等,并能正确书写。
3.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表达,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制作过程,学会运用重点句子进行表达。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朗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导学生了解千人糕的由来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分析重点句子,学习生字词。
3.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表达。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朗读和表达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千人糕》2. 生字词:糕、揉、蒸、分享等。
3. 重点句子:描述制作过程、分享场景的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编写一篇关于《千人糕》的短文。
《千人糕》的故事很有趣。
它是一种特殊的糕点,需要很多人一起合作才能完成。
制作过程包括揉面、蒸糕等步骤。
大家一起分享千人糕,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理解,生字词掌握情况较好,朗读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其他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千人糕》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6课《千人糕》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我会写:能(可能)(能力)(能干)(本能)桌(桌子)(书桌)(圆桌)(课桌)味(味道)(香味)(味精)(回味)买(买卖)(买书)(买菜)(收买)具(工具)(文具)(玩具)(家具)甘(甘甜)(甘草)(甘心)(甘愿)甜(甜菜)(甜美)(甜瓜)(甜品)菜(种菜)(青菜)(白菜)(炒菜)劳(劳动)(辛劳)(劳工)(疲劳)读一读,记一记一定也许桌子平时难道味道就是加工农具甜菜工具劳动平平常常多音字:好hǎo (好人)hào (好奇)应yìng(答应)yīng(应该)的de (好的)dí(的确)dì(目的)dī(的士)近义词:好奇—奇怪特别—特殊平时—平常味道—滋味的确—确实反义词:特别—一般平平常常—不同寻常理解词语: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特别:与众不同;不普通。
的确:完全确实,实在。
句子解析:1、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这里的“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意思。
这是孩子对千人糕的另一种理解。
“笑了”说明孩子的不以为然的心理。
千人糕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论从样子还是味道都很普通。
2、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的确应该”说明孩子觉得千人糕的名字名副其实,赞同爸爸的话。
因为一块看似普通的糕,需要很多人付出劳动。
课文分析:《千人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课文讲了千人糕名字的来历,通过爸爸和孩子的对话,讲述了千人糕是由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才做成的,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千人糕”中的“千人”是泛指,不是恰好一千个人,而是许许多多的人,这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千万”一样的,是虚指,意思是很多很多。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6课《千人糕》优质课件

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 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
示例:农民种植棉花,棉花收获后卖给棉花加工 厂。工人们对棉花进行轧花去籽,得到原棉后将其送 至纺纱厂,纺成细纱后染上各种颜色。然后织布机会 将染好色的细纱织成各种面料。面料织好后,服装厂 购买面料,经过设计、剪裁、缝纫,制成市场上销售 的各类衣服。所以衣服也可以叫“千人衣”。
的
dí ( 的确 ) shén( 什么 )
什
shí ( 什锦 )
4.选词填空,我最棒。
好奇
惊奇
(1)我的( 好奇)心终于控制不住了。
(2)看到这幅杰作,我( 惊奇 )得瞪大了眼睛。
特别
特殊
(3)难道它的味道很( 特别)吗?
(4)如果没有( 特殊)情况,明天八点必须准时到校集合。
5.课文学得怎么样,把空填上才算棒!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__千__人__糕___吧。”
课文结构
样子和平常的糕一样 稻米 —— 大米
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
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省略了熬糖需要哪些工具,除了工具还需要什 么,以及怎么熬糖等等。
这是课后第1题哦!
3.想一想米糕经过哪些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串珠 问题3) 农民种稻子、铁匠打制农具、工人制造化肥、 农民种甘蔗、甜菜、烧火,工人包装米糕、送货、 销售。
“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读了孩子的话,你想到了什么?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做起来都如此不易,都需要千千万万道工 序,许多人的辛勤付出,才能摆到人们面前。看来,世界上任 何东西都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我们应该珍惜 别人的劳动成果。
部编版小学语文《千人糕》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千人糕》课文原文及赏析
《千人糕》课文原文:
爸爸端来一盘糕,说:“这叫千人糕。
”
“千人糕?”我奇怪地问,“这糕是怎么做成的?”
爸爸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
“到底需要哪些人呢?”我追着问。
“要农民种稻子,要工人磨面,要做成糕,还要经过很多人的手。
”
爸爸接着说:“这块糕里,有农民种稻子的辛苦,有工人磨面的劳动,有做糕人的智慧和技巧。
你想想,一块糕需要多少人的劳动啊!”
我明白了,爸爸为什么说这糕是‘千人糕’了。
赏析:
《千人糕》这篇课文通过父子之间的对话,生动地揭示了生活中常见食品——糕点的制作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众多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课文以“千人糕”为引子,引导孩子们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课文中的“千人糕”并非真的由一千人制作,而是以此形象地表达了糕点制作过程中涉及的众多劳动者。
从种植稻米的农民,到磨面粉的工人,再到制作糕点的师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们的辛勤劳动和智慧。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深刻理解到每一份食物都来之不易,都应该珍惜。
此外,课文也强调了团队合作和互相依赖的重要性。
没有农民的稻米,就没有面粉;没有面粉,就没有糕点。
每个人的工作都是整个生产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感激他人的劳动。
总的来说,《千人糕》这篇课文以生活中的小事为例,深入浅出地教育孩子们尊重劳动、珍惜食物,同时也传递了团队合作和互相依赖的价值观,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二年级下册第六课千人糕课文

二年级下册第六课千人糕课文
二年级下册第六课《千人糕》课文内容如下: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爸爸回答。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
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
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
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的。
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
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课文解析:
本文通过爸爸给孩子讲述“千人糕”,让孩子明白了“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道理,通过简单的对话向我
们揭示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主题。
告诉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爸爸说:“是啊,大米 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 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 农具、肥料、水……”
从种稻子需要的物资 写出了稻子的来之不易。
种稻子还 需要什么?
省略号表明,参与到劳动中来的 人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6 千人糕
想一想:种植水稻需要哪些劳动过程呢?
耕地
播种
育苗
移栽
灌溉
施肥
防虫
收割
6 千人糕
你能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边 想象一边说说农民在种植水稻过程中 辛勤劳动的情景吗?
6 千人糕
种稻子所需要的种子、农具、肥料、 农药等,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 又需要许多人的劳动?
6 千人糕
观察图片,这个人 在做什么?
熬糖
长时间地煮
6 千人糕
生产糖需要哪些劳动呢?齐读 第九自然段,看看爸爸是怎么说的, 想一想爸爸还有哪些话没有说出来。
(课后第二题)
6 千人糕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勤俭节约
珍惜他人 劳动成果
6 千人糕
结构梳理 样子、味道和平常米糕一样
千 人 糕
制作 过程
稻米→大米 甘蔗、甜菜→糖 包装、送货、销售
需要很多 人的劳动
勤俭 节约 来之 不易
的确应该叫“千人糕”
6 千人糕
主题概括 本文是一篇哲理小故事,从爸爸和孩子
6 千人糕
三、回家后,和大人一起说说制作衣服 的劳动过程。
第1组对话:第1-5自然段 第2组对话:第6-9自然段 第3组对话:第10、11自然段
6 千人糕
第1组对话 找出1-5自然段中孩子有疑问的句子,读一读。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也许比这桌糕子要还很大多吧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
6 千人糕
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 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千人”是说 很多很多人。
6 千人糕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
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的确”是什 么意思?换一 个词说一说。
孩子明白了。
这糕 确实 应该叫“千人糕”啊!
6 千人糕
带着恍然大悟、心服口服的语气,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 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6 千人糕
词语辨析
的确
只能做副词用。
确实
有形容词和副词两种用法。 作副词时,与“的确”同义。
他今天 确实/的确 病了。 确实 的消息
6 千人糕
小组交流:生活中还有 哪些物品需要经过许多人的 劳动?
6 千人糕
一件普通衣服的由来
种棉花
收棉花
纺纱
织布
服装加工 服装销售
6 千人糕
衣服首先需要农民播种棉籽、浇水、施肥、去虫、 摘棉花,然后纺纱,最后才能裁缝制成衣服。化肥、 织布机、缝纫机也需要很多人来完成制造。所以一件 衣服也需要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农民种稻子需要___ 种 子_、__农_ 具 _、 __ 肥 料 __、水…… 2.糖是用__甘__蔗_汁 __、__甜_菜汁____熬出 来的。
6 千人糕
二、文中爸爸为什么把米糕叫“千人糕”呢?
它虽然是一块平平常常的糕,但 经过很多很多的人的劳动,所以把它 叫做“千人糕”。
6 千人糕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 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 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
此处省略号的作用是熬糖的过程复杂,还要有很 多的工具和很多道工序。
6 千人糕
小组交流:甘蔗、甜菜 是怎么来的?甘蔗汁、甜菜 汁又是怎么来的?
6 千人糕
米和糖是制作米糕的主要 原材料,从它们的生产、加工 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6 千人糕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读读画画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 一边圈画出课后的生字。
6 千人糕
我会认
ɡāo tè mɑ mǎi fěn tánɡ zhè zhī
糕特嘛买粉糖蔗汁
cài áo suàn xiāo láo què yīnɡ
菜熬算销劳确应
6 千人糕
多音字
dí
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不出声, 不动唇,不 指读。
6 千人糕
6 千人糕
6 千人糕
米糕是由米和糖制成的。先生产、加 工米和糖制作成米糕,再经过包装、送货、 销售,最后我们经过购买,米糕才会到我 们手里。
(课后第一题)
6 千人糕
生产米需要哪些劳动呢?齐读 第八自然段爸爸说的话,想一想爸 爸还有哪些话没有说出来。
6 千人糕
不以为然
这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呢? 我们下节课再学习第2组对话。
6 千人糕
二、连一连。
味道 需要
拿起
摆在
面前 米糕
特别
种子
字词听写
6 千人糕
第二课时
你知道米糕是 怎么制作的吗?今 天就让我们跟随作 者一起走进课文, 去看看到底是怎么 制作的。
6 千人糕
互动课堂 第2组对话
默读第6-9自然段,观察课文 插图,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的 de
dì
好的 目的
6 千人糕
词语解释
加工:把原材料、半成品等制 成成品,或使达到规定的要求。 本课指大米是以稻子为原材料 制作成的。
销售:卖出(商品)。本 文指把做好的米糕卖出。
6 千人糕
包装:在商品外面用纸包裹或把商品装进纸盒、 瓶子等。课文中指将做好的米糕装进盒子。
6 千人糕
整体感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吃 “千人糕” 的对话,阐述了一个大道理,
告诉我们每一件物品的制成都包含着很多人 的劳动,我们要 勤俭节约 ,珍惜别人 的 劳动成果 。
6 千人糕
拓展延伸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锄禾》李绅
6 千人糕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6 千人糕
课堂演练
稳重 平静
6 千人糕
第3组对话
听老师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
1.你明白为什么它叫千人糕了吗? 2.“千人”是不是指一千个人? 3.文中的孩子明白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6 千人糕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 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的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 面前。”
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一块看似普通的糕,需 要很多人付出劳动。所以说它叫千人糕。
6 千人糕
你吃过米糕吗?看似普通的米 糕为什么被父亲称为“千人糕”呢? 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6 语千文人糕二年级 下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6 千人糕
第一课时
千人糕指的就是我们平常所吃的米糕,是中国特 色小吃之一。通常被人们称为年糕或者粘糕。米糕是 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米糕历史悠久,在汉朝对 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
6 千人糕
突出劳动的繁杂
“就算米糕做好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米糕 做好后还需要许多劳动?
对6 照千人糕插图,说一说米糕包装、送货、销售的情景。
6 千人糕
米糕做好了,糕点师傅将它们打包、装盒, 送货员将包装好的米糕装入货车运送到销售点 的仓库,售货员将它们一一放入柜台进行销售。
(课后第一题)
6 千人糕
结合整幅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米糕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才能做成?(课后第一题)
农民伯伯 种子厂家 化肥厂家
农具厂家 农药厂家 制糖的人
糕点厨师 送货员 打包人员 销售员 包装用品厂家 ……
6 千人糕
思考:一块普普通通的米糕,需要经 过那么多人、那么多复杂的劳动才能做成, 第八、九自然段应该怎么读呢?
什么是千人糕? 为什么叫它千人糕? 千人糕是一千个人做的吗?
6 千人糕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先写 爸爸告诉孩子什么是千人糕 ; 然后写 爸爸和孩子探讨千人糕制作的劳动过程 ; 最后写 孩子理解了什么是千人糕 。
6 千人糕
课文共 11 自然段,主要通过爸爸和孩子 之间的 3 组对话来展开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