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千人糕
小学语文_千人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千人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等9个生字,理解“特别、的确”等文中的词语。
3.了解米糕的生产过程,理解“千人糕”的真正含义。
4.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像千人糕一样来之不易,进而让学生明白: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1.识字与写字教学2.理解“千人糕”的真正含义,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上课!师生问好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片,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一个米糕)谁能告诉我图上的这个是什么?你吃过吗?指生说,板书:糕师:谁能用语言把它描述一下?这两位同学说的都很好,除了糕的形状,颜色,还有其他方面吗?(比如,它是用什么做的,味道如何……)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千人糕》,(板书:千人)请同学们抬起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来,齐读课题。
指导读题“千人/糕”千人糕,它和我们平时吃的糕有不同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你读了几遍?多读、多思考是预习课文的好习惯。
在预习的时候,我们还要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下面就请同学们捧起手中的课本,认真朗读课文,老师有两个要求(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请你来读:一是把语句读通顺,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第二,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听明白了么?好,开始你的阅读吧!从大家扬起的笑脸,老师知道你们肯定收获不少。
文中的字词大家都认识了么?那么老师可要考一考大家米糕特别买来磨粉熬糖甘蔗甜菜汁就算销售劳动的确应该农具味道指生读,纠正读音谁还想到前面来领着大家齐读一遍?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读得又准确又洪亮,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的非常认真。
6 千人糕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6 千人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千人糕》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千人糕"的名字由来。
2. 认识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理解“反复"的意思。
3. 了解劳动人民制作千人糕的辛苦,懂得好东西要付出劳动才能得来的道理,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千人糕”名字的由来。
三、教学难点:懂得好东西要付出劳动才能得来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1. 同学们,你们吃过水果吗?谁能告诉我你吃水果的经历?2. 今天,老师带来一则与众不同的水果,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千人糕")瞧,这就是千人糕,你有什么问题吗?(千人糕是什么?是怎么制成的?)3. 你们想不想知道答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千人糕)4.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 通过读文,你了解了些什么?6. 原来千人糕的由来是这样的,谁来读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看他读懂了什么?7. 你有什么补充或者质疑吗?8. 多么神奇的千人糕啊!为了制作这块糕,很多人花了整整一天时间,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群忙碌的人们吧!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述人们忙碌情景的句子。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你体会到什么?(劳动的辛苦)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读这些句子。
9.同学们,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你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或者又有了新的疑问?10.多么艰辛的制作过程啊!其实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了解了千人糕的来历、制作过程以及劳动人民的辛苦,还学习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真棒!11. 千人糕的名字是由什么得来的呢?(老师板书:米、糖、油、是米糕)你知道米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边说边板书:种田、插秧、收割、舂米、磨粉、蒸糕)在制作过程中,人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怎样克服的?12.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来谈一谈。
板书:蒸……放……拿……听……加……搅……讨论并交流:一块千人糕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6千人糕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6千人糕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6千人糕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千人糕》这篇文章,通过孩子经常吃到的糕点,揭示一个生活哲理: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的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教师主要抓住这个中心点展开教学。
首先重视朗读训练,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体会感情。
读的训练要有层次性,初读时要求学生勾画生字词;再读时要求理解内容,知道写什么;深入读时体会感情,读出情,读出味。
其次通过比较句子,理解句子的不同,让学生感受到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明白了课文蕴含的道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6千人糕教学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们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文本所承载的内容、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而是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观点和情感进行独立体验,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语文经验亲近并思考文本。
一、角色扮演,体验人物情感。
文章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了多次变化,每一次情感变化都建立在与父亲交流后的心理活动中。
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历,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设身处地地感知人物所处的情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受是真实的、深刻的。
二、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抓住文中的重点句,例如孩子的语言、爸爸的语言,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角色扮演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把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6千人糕教学反思第3篇】教学反思:(一)收获1. 学生、教师精神饱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教学过程流畅,一气呵成。
2. 注重朗读,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指导重点语句的朗读。
3. 学生的朗读、思维、自学、合作、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
4. 学生由读课文,到理解课文主题,再升华主题,由易到难,层层推进。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备3《6千人糕》课件

借米助糕插的制图作,要说经说过米种糕植是水经稻过、哪收些割劳水动稻才、磨 做成包成装米的粉、?、送(货种课植、后第甘销2题售蔗) 或等甜劳菜动、做熬成糖的、。烹饪成米糕、
对话朗读指导
语气稳重、平静,要重读“就算、还得、 又”,突出劳动的繁杂。
默读第10、11自然段, 思考:
为什么米糕叫“千人 糕”?文中的孩子明白了吗?
dí
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识字方法
图片识记
米糕 甘蔗 果汁 水果糖
熟字换偏旁 cài
削 -刂+钅=销
cài
份-亻+米= 粉
形近字比较
cài
cǎi
cǎi
cǎi
菜 采彩 踩
甜菜 白菜
开采 采花
彩色 彩云
踩住 踩水
形声字特点识记
áo
熬 表音 表意:由“火”演变而成。
把蔬菜等加水放在文火上久煮为“熬”。
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千人糕
ɡāo
糕
奶油蛋糕 绿豆糕 桂花糕
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生字,画出新词。 (2)标一标段落序号。
8
9
1
2
3 4 5
10 11
6 7
学认字
轻声
翘舌音
ɡāo tè mɑ mǎi fěn tánɡ zhè zhī
糕特嘛买粉糖蔗汁
平舌音
后鼻音
重读“的确”,读出恍然大悟、心服 口服的意思。
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 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 动,举个例子说一说。
(课后第2题)
千人衣
种棉花
收棉花
纺纱
织布
服装加工
6 千人糕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pptx

.学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 以下是《千人糕》一文中部分生字词的拼音与组词: 糕(gdo):蛋糕、糕点 具(j€i):工具、具备 甘(gαn):甘甜、甘心 劳(Iao):劳动、勤劳 味(wei):味道、美味 甜(tidn):甜蜜、甘甜 一菜(cai):白菜、蔬菜 买(mδi):买卖、购买 多音字: 的:de(好的)d1(的确)/di(目的) 应:ying(应该)ying(应答)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浪费,确保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培养责任感:让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传承勤劳美德:弘扬勤劳的传统美德,促进社 会的进步和发展。五、课后作业
.抄写生字词。
.向家人介绍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体现众多资源:制作所需的原材料来自不同的来源。 .寓意珍惜成果:强调人们应该珍惜劳动成果。 通过称其为千人糕,旨在让人们了解到一个看似简单的糕点背后所蕴含的众多劳动和资源,从而教育人们珍惜 食物、尊重劳动。 一一本文的交流分段情况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好奇名字。通过父子对话引出千人糕。 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来之不易。通过父子对话写出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பைடு நூலகம்)名字由来。写孩子明白了“千人糕”得名的原因。 .精读课文 —《千人糕》中描述的千人糕制作过程如下: 大米:需要农民先种植水稻,经过多道工序后加工成大米。 糖:由甘蔗汁或甜菜汁经过提炼制成。 加工制作:将大米磨成粉,加入糖等原料,进行制作。 包装、运输、销售:经过多个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这个过程涉及到众多人的劳动,包括农民、工人、运输人员等。
—《千人糕》一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通过讲述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让读者明白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以及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
具体来说,该文强调了以下几点:
6 千人糕-教案 部编版语文教案

《千人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借助工具书、借助ppt。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到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懂得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分析:《千人糕》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千人糕”是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米,从而使我们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的道理。
学情与学生分析:1、第一课时安排种植花草,目的是为“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的道理”做铺垫。
2、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认为必须要借助插图才能让学生认识米糕,因为在乡村偏远的学生没见过米糕,因此对这种食品还很陌生。
3、这篇课文还需借助视频来了解米高的制作过程再结合本民族特有的糌粑等特产来说明,劳动的不容易,因此产生情感,懂得互相的合作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的情感。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新词;了解米高的制作过程。
教具准备第一课时:塑料罐、土壤、种子、水第二课时:搜集糌粑制作过程的资料;ppt制作一、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语: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
”(学生回答)(复习前文,引起下文)是呀,同学们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万物都在生长,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的校园、教室以及我们自身也要展现出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因此我们这节课,先来种植一些花花草草,给我们的教室增添一些色彩吧。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6《千人糕》(课件)

团结合作 共同付出
具 甘甜 菜劳
独体字 甘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具 菜 劳
拓展延伸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 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 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 料、水……”
二年级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 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 要有工具,还得有火……
二年级
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 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米糕做好 包装 送货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好奇”说明了什么?
二年级
语言描写第1-3自然段
爸爸的回答让孩子更加“好奇”。爸爸和孩子的一 问一答,让我们也带着问题和困惑去读,起到了引 人入胜的作用。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 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道他味 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 “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 买过。”
6 千人糕
雪糕
蛋糕
温馨提示:
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 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 的地方多读几遍。
字词学习 雪糕 特殊 果汁 甜菜 劳动 的确 购买 工具
好嘛 煎熬 应该 粉红
糖果 算术 只能 桌子
甘蔗 销售 苦味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吃千人糕吧。”
文章的开头在文中的作用?
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看图说一说,千人糕是 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二年级
“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 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 前。”
二年级
因 为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很多 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2024年二年级语文下课文6《千人糕》课件

2024年二年级语文下课文6《千人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六课《千人糕》。
该文讲述了一块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的精神。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千人糕的由来和意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的句子;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懂得团结合作,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千人糕”所象征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地方的特色糕点,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细节: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块具有特色的“千人糕”。
细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千人糕”,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句话,让学生学会仿写。
细节:教师选取一句话进行讲解,学生仿写,教师点评。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描述自己设计的一款“千人糕”。
细节:学生练习,教师挑选部分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千人糕》2. 生字词:团结、合作、辛勤、制作等。
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4. 写作手法:象征、描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千人糕”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略。
2. 课后练习: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成的吗?”
7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1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2“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3“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4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 比桌子还大吧? 5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 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3、整理好农田, 当秧苗长到一定高度的 时候,就可以移栽到田 里,之后还要注意田间 防虫、除草、防旱以及 施肥的管理
4、一般7、8月份水 稻就会开花,此时主要管 理的是虫害和肥料
5、大约十月份,稻子成 熟之后,选择晴天,进行收割。 然后通过打稻机将水稻从秸秆 上脱下、晒干、储藏。
6、大米
课后巩固:
7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结合课文1~7自然段,运用学过的句 子,借助板书,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介 绍千人糕。
要求
1.运用学过的句子,通顺、连贯 地介绍千人糕。
2.运用学过的句子,能用不同的 句式,通顺、连贯地介绍千人 糕。
3.运用学过的句子,能用不同的 句式,联系生活实际,通顺、 连贯地介绍千人糕。
6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样
做成的吗?”
7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结合课文1~7自然段,运用学过的句子, 借助板书,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介绍千人糕。
1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2“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3“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4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5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6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样做成的吗?”
6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样
做成的吗?”
7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1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2“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3“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4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 比桌子还大吧? 5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 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6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样
做成的吗?”
7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1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2“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3“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4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 比桌子还大吧? 5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 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6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样
做成的吗?”
7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1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2“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3“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4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 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5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 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 “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1.读一读,记一记 蛋糕 雪糕 糕点
面粉 粉丝 粉笔
2.说说千人糕的制作原料之一“大米”的制作过程。
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什 么是千人糕”
9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 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 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1、选择好稻种, 用冷水发泡,然后 放入适量温度的保 温箱中,等待水稻 种子出芽。
2、水稻出芽之后, 将芽种播撒到苗床上, 盖上土,浇足水,铺上 地膜,等待其长苗。
6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样 做成的吗?”
7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1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2“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3“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4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 比桌子还大吧? 5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 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评价 ☆ ☆☆
☆☆☆
课后作业:
1.读一读,记一记 蛋糕 雪糕 糕点
面粉 粉丝 粉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1~7自然段。
3.运用学过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不同的句式介绍千人糕。
5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 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 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6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 是怎样做成的吗?”
7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1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2“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3“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4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 比桌子还大吧? 5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 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蛋糕
gāo
雪糕
6 千人糕
读课文,思考: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思考:什么是千人糕?
1.默读课文第1~7自然段 2.用“——”划出表现孩子心情的句子 3.说说孩子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2“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3“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4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 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5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 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 “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6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样做 成的吗?”
7孩子说:“知道这糕是怎样做成的吗?”
7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8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 子、农具、肥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