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六盘水环境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六盘水环境调查报告篇一:贵州省情(六盘水市矿产资源)调查报告关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矿产资源的调查报告调查目的和对象: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矿产资源分布及开采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为六盘水市矿产开采和未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规划,以期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调查地点:六盘水市各矿场调查时间:20XX年5月4日—5月30日调查人员:所属课程:贵州省情教程一、地理及矿产资源慨况六盘水是国内著名的煤田,是贵州、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炼焦煤资源基地。
全市煤炭(:六盘水环境调查报告)分布广泛,煤类较为齐全,产出煤层多,厚度大,地勘工作程度较高,煤质良好,盘县与钟山区、水城是贵州低硫优质炼焦煤的集中产区。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目前我市共有国有大中型煤矿16对,地方小煤矿467对,新增煤矿地方小煤矿44对,铁矿矿山1对,锰矿矿山4对,铅锌矿矿山12对,金矿矿山12对,其他类矿山600余对。
三、开发与勘查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六盘水市矿产开发利用与勘查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有:1、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一矿多开,大矿小开普遍。
突出反映在全市优势矿产煤炭的开采上。
2、开采规模小、产量低:全市矿山众多,但以小型矿山占主导地位。
全市矿石总产量低,绝大多数矿山、尤其是小矿,难以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3、采富弃贫,采好丢差现象较为严重。
全市矿产开采普遍存在采富弃贫,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差的状况。
尤以煤炭显著,浪费资源状况较为严重。
4、采矿及其加工对生态环境破坏影响较为明显。
由于矿山不合理的采矿,诱发塌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日越严重,引发的工农纠纷也时常发生,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破坏和浪费了矿产资源。
四、工作思路。
六盘水地质报告

【标题】六盘水地质报告【摘要】本文为一份关于六盘水地区地质情况的报告。
通过对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地质历史、地质构造和地质资源等方面的分析和总结,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六盘水、地质、地质特征、地质历史、地质构造、地质资源一、引言六盘水地区位于中国贵州省南部,地处黔滇高原东南缘,北纬25°50′至26°51′,东经10°59′至104°53′之间,总面积5001.52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质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包括煤炭、金属矿、非金属矿等,因此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地质特征六盘水地区地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岩层组成、构造格局和地貌形态等方面。
该地区主要由下达属于晚古生代华南地块南部的泥盆系、二叠系和三叠系沉积物构成,沉积岩性质丰富多样,有利于煤及金属矿等资源的形成。
同时,地质构造上,六盘水地区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过程,形成了显著的褶皱、断裂和岩溶地貌等特征。
这些地质特征为地质资源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地质历史六盘水地区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的地质时代。
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早古生代至晚古生代,这一地区曾经是一个浅海环境,沉积了大量的有机物质,为今后煤炭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随着地壳的运动和地震活动,地层逐渐抬升,形成了目前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在中新世,气候变暖,形成了热带和亚热带的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大量的古植物和古动物化石,对研究地球生态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地质构造六盘水地区的地质构造主要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表现为褶皱、断裂和岩溶等特征。
褶皱主要分布在北盘六盘水和南盘六盘水,其中以北盘褶皱发育最为明显。
断裂主要呈走向走断状,对区域地质结构的形成和地质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六枝特区,发育了一大批溶洞、地下河和石林等地貌景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关于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关于矿产资源调研报告,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
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
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关于矿产资源调研报告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面我们给大家分享几篇,一起看一下吧!篇1一、我市主要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鞍山矿产资源占有比大,资源型城市特点突出。
我市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开发历史悠久。
目前,鞍山已发现矿产58种,占全省已知110种矿产的53%,占全国171种矿产的34%。
其中,铁、菱镁、滑石、玉石等主要四大矿种为优势矿种,储量大,质量优,位居全国或世界前列。
全市各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119亿吨,其中铁矿保有储量为74亿吨,居全国首位,主要分布于我市城郊地区,分别占全省、全国的77%和18%;菱镁矿保有储量为36亿吨,主要分布在海城、岫岩等地区,分别占全省和全国的88%、79%;滑石保有储量3900万吨,分别占全省和全国的95%、19%;玉石现有保有储量16万吨,以上矿种按城市比较均居全国首位。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成为重要支柱。
目前我市已开发利用了24种矿产,现有国有、集体和私营矿山企业431家。
按矿山开采规模统计,大型矿山企业9家,中型矿山企业1家,其他均为小型矿山企业。
全市矿产开发总生产能力4200万吨/年,20__年矿石总产量为3374万吨,占全省矿石总产量的20%。
矿产资源开采工业总产值27.6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矿业工业总产值为60.67亿元,职工总人数近11万人,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和职工总数的13.7%和7.3%,是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我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我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取得一定成绩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和优势,依托资源优势,明确振兴发展方略,把钢铁工业、矿产品加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方略,完全符合鞍山发展实际,为加强我市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不断推进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
六盘水煤炭矿产分布概况

六盘水煤炭矿产分布概况六盘水市(中国.凉都)辖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四个县级政区,位于贵州省西部,界于北纬25°19′44"-26°55′33"、东经104°18′20"-105°42′50"之间,市境东与安顺市相连,南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西与云南省曲靖市交界,北与毕节地区毗邻;钟山区的大湾镇、二塘乡、三合乡飞地嵌于毕节地区西南部。
六盘水市国土总面积9914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国土总面积的5.63%,其中六枝特区1792平方公里,盘县4057平方公里,水城县3589平方公里,钟山区476平方公里。
境内土地由耕地、圆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所构成。
据1998年土地变更调查统计,耕地375145.11公顷、园地1935.84公顷、林地300067.96公顷、牧草地975500.27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7833.53公顷、交通用地7363.52公顷、水域8197.88公顷、未利用地(含难利用地)178492.91公顷,分别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37.79%、0.20%、30.23%、9.82%、2.80%、74%、0.83%、17.98%。
耕地分灌溉水田(12095.87公顷)、望天田(29123.27公顷)、水浇地(4.53公顷)、旱地(333086.93公顷)、菜地(834.51公顷)5个二级类型;园地分果园(300.43公顷)、桑园(6.62公顷)、茶园(1220.09公顷)、其他园地(408.70公顷)4个二级类型;林地分有林地(67292.87公顷)、灌木林地(176363.67公顷)、疏林地(2989.56公顷)、未成林造林地(53247.14公顷)、迹地(41.73公顷)、苗圃(132.99公顷)6个二级类型;牧草地分天然草地(97007.94公顷)和人工草地(492.33公顷)2个二级类型;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分城镇用地(1701.47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20344.57公顷)、独立工矿用地(4818.72公顷)、特殊用地(968.77公顷)4个二级类型;交通用地分铁路用地(1120.15公顷)、公路用地(2473.74公顷)、农村道路占地(3769.63公顷)3个二级类型;水域分河流水面(6359.13公顷)、水库水面(361.92公顷)、坑塘水面(446.1公顷)、滩涂(405.59公顷)、沟渠(569.17公顷)、水工建筑物(55.97公顷)6个二级类型;未利用地分荒草地(20841.42公顷)、沼泽地(30.31公顷)、沙地(412.46公顷)、裸土地(514.52公顷)、裸岩及石砾地(84483.11公顷)、田坎(72211.09公顷)6个二级类型。
六盘水环境调查报告

六盘水环境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六盘水市煤炭开采对城市化的调查总结报告海口经济学院经贸学院假期社会调查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成绩:教师签名:年月日关于六盘水市煤炭开采对城市化的调查总结报告缺油富煤是我国客观存在的能源资源结构。
从资源储量分析,六盘水煤炭资源极为丰富,预测埋深XX米以内总储量为768.73亿吨,累计探明储量180.1亿吨,保有储量161.08亿吨,其中炼煤焦用煤的探明储量为104.1亿吨,占总储量的58%。
煤层赋存条件好,煤质优良、易开采煤种(焦煤、气煤、肥煤、瘦煤、贫煤、无烟煤)齐全,工业利用值高。
在油价高涨、国内能源紧张的形势下,发挥我市煤炭资源的优势,通过煤化工生产甲醇、二甲醚作为首选替代燃料,通过煤生产烯烃等石化下游产品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值此煤化工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探讨我市煤化工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确实是一件涉及煤化工发展全局的大事一、对目前我市发展煤化工产业的主客观条件分析首先是政策的高度支持。
从政策层面讲,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煤化工的重要性。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发展煤化工,开发煤基液体燃料,有序推进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并开发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煤炭液化和气化、煤制烯烃等设备。
相关各省在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把煤化工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这将促使煤化工产业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从政策层面讲,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煤化工的重要性。
其次是煤化工发展潜力巨大。
从技术角度讲,随着应用研究的深入,煤化工产品甲醇替代汽油和二甲醚,在替代柴油、液化气方面表现出的成本优势以及在应用性能的改善上得到广泛认同。
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甲醇替汽油作为燃料的呼声与日俱增。
因而大量企业开始投入到煤制的行业中来。
从需求看,甲醇汽油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的石油产量在1.7-2.0亿吨,相当于2.09-2.28亿吨甲醇,还不包括甲醇作为上述四种基础原料的其他消耗。
贵州省情(六盘水市矿产资源)调查报告

关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矿产资源的调查报告调查目的和对象: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矿产资源分布及开采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为六盘水市矿产开采和未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规划,以期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调查地点:六盘水市各矿场调查时间:2015年5月4日—5月30日调查人员:所属课程:贵州省情教程一、地理及矿产资源慨况六盘水是国内著名的煤田,是贵州、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炼焦煤资源基地。
全市煤炭分布广泛,煤类较为齐全,产出煤层多,厚度大,地勘工作程度较高,煤质良好,盘县与钟山区、水城是贵州低硫优质炼焦煤的集中产区。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目前我市共有国有大中型煤矿16对,地方小煤矿467对,新增煤矿地方小煤矿44对,铁矿矿山1对,锰矿矿山4对,铅锌矿矿山12对,金矿矿山12对,其他类矿山600余对。
三、开发与勘查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六盘水市矿产开发利用与勘查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有:1、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一矿多开,大矿小开普遍。
突出反映在全市优势矿产煤炭的开采上。
2、开采规模小、产量低:全市矿山众多,但以小型矿山占主导地位。
全市矿石总产量低,绝大多数矿山、尤其是小矿,难以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3、采富弃贫,采好丢差现象较为严重。
全市矿产开采普遍存在采富弃贫,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差的状况。
尤以煤炭显著,浪费资源状况较为严重。
4、采矿及其加工对生态环境破坏影响较为明显。
由于矿山不合理的采矿,诱发塌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日越严重,引发的工农纠纷也时常发生,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破坏和浪费了矿产资源。
四、工作思路1、我市煤矿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开采规模小、产量低等现状,市委提出整合现有合法煤矿的重组意见,同时对严重越界、资源枯竭的将请示省国土厅进行关停。
对新设的采矿权一律实行招拍挂。
2、要严肃查处一批浪费、破坏煤炭资源的典型案件,坚决遏制破坏、浪费煤炭资源的势头,同时树立一批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正面典型,强制淘汰一批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强化企业资源消耗的自我约束机制。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开发利用一直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对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 煤炭资源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河南、安徽和湖南五省。
其中,山西省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煤炭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开采地区。
近年来,我国煤炭产量稳步增长,但随着环保力度加大和国家政策的调整,煤炭企业的生存状况越来越艰难。
2. 金属矿产资源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铁、铜、铝、锌、铅、锡等多种重要金属。
其中,铁矿资源量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新疆等地。
而铜矿和铝矿等非铁金属矿产资源占比较小,但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可小觑。
3. 稀土矿产资源稀土矿是目前世界上蕴含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一,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经济价值。
我国是全球稀土矿供应的主要国家之一,稀土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以上。
然而,由于其开采和提炼过程中存在一些环境和资源损耗问题,我国的稀土开采利用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 开采模式存在单一性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大多采用传统的采掘手段,对于资源的开采方式和技术水平缺乏规范和创新。
这使得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模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产业的需求。
2. 顶层设计不足在矿产资源开采利用领域,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但当前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对于矿产资源的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导致各地政策的协调性不足,难以形成统一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3. 环保意识不够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保问题的引起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当然,现阶段我国也已经开始大力加强对于绿色开采的要求和力度。
但整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保意识不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存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工作总结报告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工作总结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工作总结报告摘要本报告对某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进行了调查评估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盘水市矿产资源调研报告六盘水市国土资源局〔内容摘要〕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勘查与研究证实,六盘水市矿产具有资源较为丰富,优势矿产突出,主要矿产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规模大,质量良好,资源潜力大等特点。
如何合理有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证矿业权市场的正常秩序,对推进我市矿产资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矿产资源现状发展思路一、六盘水市地理及矿产资源慨况六盘水市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支柱的重工业城市。
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脉南端,云贵高原结合部。
全市辖水城县、盘县和六枝特区及钟山区,介于东经104°18′—105°42′,北纬25°19′—26°55′之间。
因地处黔中高原向滇东高原和广西丘陵向黔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故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乌蒙山东南支脉斜贯全境,成为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境内海拔高度在1400—1900mm之间,最高海拔2900m,最低609m,喀斯特地貌发育,占全市总面积的63.2%。
六盘水市经长期地质矿产勘查,尤其是通过1964年以来,以煤为主大量而广泛的找矿与普查勘探,获得了丰硕成果。
勘查与研究证实,六盘水市矿产具有资源较为丰富,优势矿产突出,主要矿产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规模大,质量良好,资源潜力大等特点。
发现的矿产(含亚矿种)已达45种以上,其中不同程度探明资源储量的有26种,共有资源储量产地133处。
其中尤以能源矿产煤炭及煤层气最具优势,在全省乃至江南占有突出地位;铁、铅锌、水泥原料、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等亦是该市具有重要价值的矿产。
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六盘水市已建成我国南方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是贵州实施“西电东送”,加快火电发展的供煤基地,并建成为贵州重要的钢铁、水泥生产基地。
六盘水是国内著名的煤田,是贵州、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炼焦煤资源基地。
全市煤炭分布广泛,煤类较为齐全,产出煤层多,厚度大,地勘工作程度较高,煤质良好,盘县与钟山区、水城是贵州低硫优质炼焦煤的集中产区。
历年探明资源储量产地82处,累计探明155亿吨以上,经多年开采至2001年末,全市保有资源储量148.67亿吨(不含原表外资源量),约占全省总量的28%左右,仅少于毕节地区,排名全省第二。
在全市保有资源储量中,炼焦用煤高达90亿吨,占全省炼焦煤总量的85%,居江南之首,计占南方各省(区、市)炼焦煤总和的76%以上。
六盘水是全国著名的煤层气(瓦斯)分布区,也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地质调查与勘查的四大重点煤层气片区之一。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等省内外单位的勘查与研究,煤层中蕴藏有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煤层气,预测埋深2000m以浅的资源量1.42万亿m3,占全省总量的45%,成为贵州最大的煤层气资源分布区。
以富甲烷煤层气为主,占总量的93.7%。
按面积、资源丰度、含气量等多项指标进行定量评议排序,在全国63个重要煤层气目标区中列第12位。
埋深500m以内煤层甲烷含量一般为12—20ml/g,最高可达38.4ml/g。
以丰富资源为依托,六盘水市成为当今全省唯一抽取利用煤层气的地区。
六盘水市是贵州铅锌矿的主要产区之一,资源较为丰富,分布广泛。
集中产于钟山区与水城县,六枝与盘县亦有少量分布。
历年累计探明并正式编入储量表的铅锌资源储量为30.6万吨(铅8.6万吨,锌22万吨),约占全省总量的1/5。
经长期开采消耗,尤其是重要的杉树林矿区资源储量已基本采尽,至今全市保有资源储量仅9.1万吨,其中铅3.8万吨,锌5.3万吨。
六盘水市也是全省富铁矿的重要产区,尤以钟山区观音山铁矿产出最丰,该区探明资源储量2092万吨,经多年开采,现尚余保有资源储量1156万吨(不含原表外资源储量),是水城钢铁(集团)公司的主要矿山基地。
全市沉积岩分布广泛,符合水泥用的石灰岩脱离其配料、冶金用石灰岩与白云岩、砖瓦原料和建筑用砂石等资源丰富,遍及各县(特区、区)。
通过地质勘查,探明了丰富可供利用的资源储量。
其中经多年开采消耗,水泥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仍达2.31亿吨,约占全省总量的15%,列第三位;水泥配料(砂岩、页岩、粘土)共1720万吨;冶金用白云岩与熔剂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分别有6720万吨与11968万吨;砖瓦原料(页岩、砂岩)共1744万m3。
通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六盘水地区金矿的勘查,已在盘县等地发现了新型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找矿前景良好。
目前已探明盘县砂锅厂等产地的资源储量。
同时近年来,在水城立火、沙沟一带等地区新发现了找新前景较好的锰矿,目前正开展勘查工作。
六盘水还探明了伴生、共生的稀有分散元素镉、锗、镓、铟、硒和银、铀、镍、硫铁矿以及石膏、玻璃用砂岩、萤石、饰面用灰岩等10多种矿产的资源储量,但由于资源有限或产出分布零星、矿石质量与开发利用条件等多种原因所限,大多开发利用价值小。
其它已发现未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勘查工作程度低,据已有资料,目前难具规模型开发利用价值。
二、六盘水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目前我市共有国有大中型煤矿16对,地方小煤矿467对,新增煤矿地方小煤矿44对,铁矿矿山1对,锰矿矿山4对,铅锌矿矿山12对,金矿矿山12对,其他类矿山600余对。
其中以煤开采最为广泛,各县,区的大部分乡镇都有开采,并成为贵州煤炭生产规模和产量最多的地区。
在大量开采煤的同时,对煤层气进行了抽放利用,2002年达14404m3,成为贵州唯一开采利用煤层气的地区。
铁矿、锰矿、铅锌矿、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水泥用灰岩及水泥配料(砂岩、页岩、粘土)、建筑用砂岩、方解石、硅石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
六盘水市2002年矿石开采量达3667万吨(含万m3),煤占41.6%,达2078万吨,全市矿石总产值达23.62亿元,其中煤达19.95亿元, 占矿石总值93%。
三、开发与勘查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六盘水市矿产开发利用与勘查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有:1、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一矿多开,大矿小开普遍。
突出反映在全市优势矿产煤炭的开采上。
煤炭井田已是开采的最基本单元,但很多已勘探的井田,不是一矿开采,而是多个小矿采掘。
全市普查--勘探探明资源储量的煤炭井田或产地,浅部几乎都设置了小矿开采,使资源难以优质优用,达不到“大材大用、中材中用、小材小用”之目的。
2、开采规模小、产量低:全市矿山众多,但以小型矿山占主导地位。
其中,开采最盛的煤炭计有矿井483个,除盘江、水城、六枝三大国有矿业集团公司具有大中型矿井16处(其中大型矿井5处,中型11处)外,其余地方煤炭矿井,绝大部分为3—15万吨的小矿,并以3万吨矿井所占数量大。
全市矿石总产量低,绝大多数矿山、尤其是小矿,难以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3、采富弃贫,采好丢差现象较为严重。
全市矿产开采普遍存在采富弃贫,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差的状况。
尤以煤炭显著,全市多数地区可采煤层都在数层至10多层,很多矿井未能充分开采,采好丢差,回采率低,浪费资源状况较为严重。
4、开采方式粗放,经济效益差。
除大、中型开采的煤、铁、冶金用白云岩、熔剂用灰岩、水泥原料等少数矿山,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水平较好外,全市大多数开采矿山,以人工为主采矿,装备与技术落后,开采水平低,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5、采矿及其加工对生态环境破坏影响较为明显。
由于矿山不合理的采矿,诱发塌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日越严重,引发的工农纠纷也时常发生,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破坏和浪费了矿产资源。
6、地勘工作尚难满足矿山开发建设所需。
全市煤炭勘查程度总的较高,但尚有1/3以上的资源储量仅达详查、普查或预查,难以满足规模型矿山开发建设之需,而诸如新发现的锰矿、金矿等矿产工作程度低,只达预查或普查,有待进一步提高勘查程度。
7、非法转让、“炒矿”现象十分严重。
未经登记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私下买卖矿山现象十分严重,矿业权的二级市场非常混乱,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到私人“口袋”,同时也严重扰乱了矿业权市场的正常秩序。
对这类问题的治理将是国土资源部门下步工作的重点。
四、工作思路1、为了解决煤炭生产的供需矛盾,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2005年8月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煤炭局联合下发了黔国土资发[2005]89号、[2005]90号文件,提高对煤炭的准入条件,我市将根据以上文件精神,对我市煤矿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开采规模小、产量低等现状,提出整合现有合法煤矿的重组意见,同时对严重越界、资源枯竭的将请示省国土厅进行关停。
对新设的采矿权一律实行招拍挂。
2、针对采富弃贫、采好丢差、开采方式粗放的矿山,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今年4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61号),要严肃查处一批浪费、破坏煤炭资源的典型案件,坚决遏制破坏、浪费煤炭资源的势头,同时树立一批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正面典型,强制淘汰一批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强化企业资源消耗的自我约束机制。
为此,我市及各县都成立了相应的检查组,此项工作共分三个阶段,目前第二个阶段已结束,以后要把此项工作抓好、抓落实。
让矿山企业走集约发展之路,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3、针对采矿权非法转让,省国土厅已于2005年上半年对非法转让的性质的认定的讨论讨论稿进行了多次调研,将于近期和省高院一起出台相关文件,以保证国家资产不流失,杜绝非法转让和非法“炒矿”,以保证矿业权市场的正常秩序,规范矿业权的一、二级市场。
4、采矿及其加工对生态环境破坏影响方面。
我市已对部分矿山企业进行了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而近期省国土厅正准备材料,对矿山收取一定比例的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报省政府讨论后能否实施,以保证群众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有责任单位承担,同时也给矿山企业增强环境保证的意识,以保证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5、近期和中后期至(2010年)我市的矿产规划。
我市对探矿权和采矿权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贯彻实施公益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分开运行的新机制。
2005年前开展与完成11处金、铜为主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力争提供4—5处可供进一步勘查与开发利用的资源基地,同时启动与开展24处煤炭旨在提高工作程度的商业性勘查,并开展14处以铅锌、锰、金为主的商业性勘查。
至2005年完成其中52处煤炭的勘探,提交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备15亿吨以上,并完成10处以上的铅锌、锰、金为主的找矿普查,力争提供5—6处可利用后备资源产地。
2010年的五年中,继续完成2005年前启动尚未结束的10处煤炭的商业性勘查,提交可供利用的详查与勘探资源储量40亿吨以上。
同时规划2010年前动工兴建160对矿井,预计至2010年末新增设计生产能力4207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