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5、6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导学案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A.兼并战争,变法改革 B.王室衰微,诸侯崛起
C.社会动荡,经济凋敝 D.思想活跃,百家争鸣
5.西周礼制规定,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

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效仿。

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
A.王室衰微诸侯竞相争霸 B.制鼎技术提高,产量增加
C.郑庄公的社会地位提高 D.鼎演变为常用的饮食器具
6.如图所示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一时期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

这一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冶炼工艺的改进
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农业生产的发展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7.如图所示文物的出现,反映出这一时期( )
A.冶铁技术的成熟
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耕地面积的扩大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春秋时期铁制农具战国牛尊
8.春秋前期,被称作“三桓”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族世代把持鲁国朝政;春秋晚期,“三桓”的家臣们势力渐强,经常以下犯上,甚至越过“三桓”而干预鲁国朝政。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中央集权逐步削弱 B.诸侯争霸日渐频繁
C.分封制度逐渐瓦解 D.专制王权受到束缚
9.春秋史书《国语》中有“宗庙之牺,为畎田之勤”(原来在宗庙中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已经成为田里工作的主要力量)和“恶金(铁)以铸锄、夷斤((斧)、厮,试诸壤土”(制造铁农具来耕田)的记载。

这说明当时( )
A.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B.商业活动很活跃
C.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周王室地位下降
10.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下图生产工具中,最能代表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

七年级上册5——6课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5——6课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课题
一、情景导入:
主备:
审批:
审核:
班级:
组别:
姓名:教师评价:第 5 课烂的青铜文明课型 自学验收
五、导学内容:
预习案: (一)、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青铜制造业 (1)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 。 (2)夏朝:青铜器 逐渐增多。 (3)商朝: 。 ①特点: 大, 多, 精美。 ②代表:巨大的 和造型奇特的 。 (4)西周 ①特点: 更加丰富。 ②用途:大量用于 。 (5)“三星堆”文化 ①时间:与 同期。 ②地区: 平原。 ③代表: 、 、 等。 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的国家。 3、玉器制造业:玉器 水平很高. 4、夏、商、西周是以 为主的社会, 相当发达. 5、农业 {1}作物: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 时期已经齐备. {2}技术:已知道 、 和 . {3}农具: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 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6、畜牧业:品种齐全,建有 ,还有专门的 . 7、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 1、被迫在 劳动,没有人身 。 2、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 。 3、被杀死当作 祭祀. 4、被杀死或活埋做 。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六、小结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争霸: 战国七雄:
七、训练案:
(一)选择填空 1、春秋的霸主中,最先称霸的人是( ) A.秦穆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2、在齐桓公争霸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A.商鞅 B.孙膑 C.管仲
八、检查学案 九、教学反思:
D.齐桓公 ) D.孙武
)
六、小结
(一)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 “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 (二)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生活不如牛和马, 人祭人殉任屠杀。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5-6)单元导学案 2023年中考一轮复习英语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5-6)单元导学案 2023年中考一轮复习英语
Stay active and cool
Summer is a great season to enjoy outdoor activities and play. It's also a good time to lose weight.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be near a body of water ,try water sports sas swimming, surfing, water skiing. You'll have no problem beating the heat and keeping fit as well.
4.--Did you go out with anyone?
-No.No one was here. Everyone was on vacation.没有。
5.-食物怎么样?tasted really good!每样食物都非常好吃!
6.一切都很棒。
7.I felt like I was a bird.
7.太多的人8.玩得高兴9.给……的感觉
10.另外两个小时11,好像要做某事12.一碗米饭
13.和某人共度时光14.小山顶15,为某人买某物
16.学习重要的东西17.因为18.多久一次
19.到达十大地点/十小地点
20.在周末21.决定做某事22.几乎从不
23.一周三次或四次24.帮忙做家务25,不喜欢做某事__
With all those summertime activities you will be thirsty.Wto drink? Water. Water has zero calories(卡路里)and is the perfect drink to stop your thirst. Tnot to drink too many energy drinks,sports drinks and soda drinks which have lots of sugar and caffeine( 咖啡因)in them.

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二、学习任务:(一)【潜伏训练】1.大声朗读课文三遍,选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仔细读。

2.检查预习,根据拼音写词语。

①tān huàn()②chén jì()③shì nòng()④chuí dǎ()⑤qiáo cuì()⑥xù dāo()⑦jué bié()⑧dàn yǎn()⑨làn màn()⑩fān lái fù qù()⑪ xǐ chū wàng wài()(二)【分层操练】3.读出韵味,同学们齐读、分角色读,在朗读中揣摩合适的语气,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的变化。

(三)【小组讨论】4.以小组为单位研读课文,找找文中还有哪些细节体现母亲出对“我”的关怀的?(1)请同学们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说说从这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母亲怎样的内心活动?(提示:可从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处分析。

)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长带领小组同学讨论,分享并交流各自的观点!知识小卡片:1.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2)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3)动作描写:指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

(4)心理描写:指对人物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5)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2.人物描写的作用:通过运用……描写,表现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身体状态/心理品质。

(四)【精讲释疑】(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第五、六课时新目标七年级下导学案

第五、六课时新目标七年级下导学案

Unit 1 Where’s your pen pal from? 单元测试Period 5 、6学习目标:1.掌握本单元所学内。

2.单词学习及检测:like, dislike,课堂活动:词汇练习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用适当的单词填空。

1. English is a w___________ language, and we should (应该)learn it well.2. I have many pen p__________. Theyoften write to me.3. We all know China is a great c_________.4. —What l____________ does Jim speak?—French.5. —Where do your grandparents l________?—In Guangdong.句子练习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 She speaks French. (改为否定句)She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French.2. John comes from England. (改为一般疑问句)______ John _________ from England?3. Jodie wants a pen pal in China. (对画线部分提问)______ _______ Jodie _______?4. My brother speaks English. (对画线部分提问)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your brother ________?5. My pen pal is from Paris. (对画线部分提问)__________ ___________ your pen pal from?补全句子根据汉语意思,补全英语句子。

1. 你有兄弟或姐妹吗?_____ you have brothers ____ sisters?2. 我喜欢和我的朋友们一起打篮球。

人教版语文—学年七年级上册《第5课 童趣》生本课堂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学年七年级上册《第5课 童趣》生本课堂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学年七年级上册《第5课童趣》生本
课堂导学案
 第5课童趣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等成语。

2、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掌握基本的解词方法,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3、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品味作者在叙写中表现出的童年生活的乐趣。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结合注释和字词典,掌握字音:童稚()鹤唳()怡然称快()土砾()丘壑()癞虾蟆()藐小()项为()之强()2、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鞭数十,驱之别院()以虫蚊为兽()项为之强()兴正浓()果如鹤唳云端()以丛草为林()方出神()驱之别院()则或千或百()3、指出加粗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①必细察其纹理()②昂首观之()③使之冲烟而飞鸣()④蹲其身()⑤观之,兴正浓()⑥驱之别院()课堂探究1、小组合作完成(1)找出文中音同形不同的字。

(2)找出文中义同字不同的字。

(3)找出文中字同义不同的字。

(4)找出文中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

(5)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6)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7)找出文中的省略句。

2、“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幺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3、学生集体背诵全文,思考、交流:⑴文章首句叙写自己童稚时获得的“物外之趣”,依朗读时对句意层次的把握,分析第1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⑵课文第3段中,“林”“兽”“丘”“壑”俱全的美妙境界完全出于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什幺?⑶第4段中“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句中庞然大物指什幺?所拔之山,所倒之树又分别指什幺?⑷课文分叙部分描写了儿时哪些“物外之趣”?⑸文。

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感念慈母心矢志好好活——《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深沉含蓄的抒情特点,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2.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3.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重点难点】1.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2.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任务群】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闯关任务二:诵读·把握基调节奏任务三:研读·品析“好好儿活”任务四:悟读·理解“好好儿活”【学习过程】我校“春蕾”文学社准备把《秋天的怀念》拍成微电影,并进行演员遴选,请你参与,并积极完成相应的任务,获得演员遴选资格。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闯关由于名额有限,本次演员遴选采取“字词常识积累”闯关的形式领取门票,闯关成功的同学才能获得入场券。

请同学们闯关。

第一关:请给下列标红字注音,并大声朗读下列词语。

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仿膳.()豌.豆()第二关: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2)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3)颜色鲜艳而美丽。

()(4)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5)形容说话啰唆()第三关:请根据你课前查阅资料所得补全下列空缺。

史铁生(1951-2010),人,作家。

他的早期创作富有想象力、精致绵密,中后期创作偏重于精神探索。

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病隙碎笔》等。

本文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史铁生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

在精心照顾他的第六个年头,年仅四十九岁的母亲因肝病早逝。

他在许多作品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可以说,他的成长之路,是母亲以生命为代价铺就的。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公元纪年法导学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公元纪年法导学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公元纪年法导学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公元纪年法导学案历史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学案主人:班级:主备教师:审核人:课题:【第5课活动课公元纪年法】【活动目标】1、了解公元纪年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

2、培养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学习公元纪年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

学习难点:通过简单的年代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计算和区分世纪及年代的能力。

【预习案】自主预习:看了书,填一填1、公元纪年包括、和年代。

公元是的纪元,它是以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年作为公元年。

2、公元纪年中的一个世纪为年。

世纪又分、和。

年代是每世纪中以年为期的时段名称。

3、干支是和的名称,以与支来表示年代,通称为“ ”,60年后周而复始。

我国采用干支纪年是在时。

4、帝号指古代“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中的“隐公”、“哀公”都是诸侯的。

这种纪年方法就是纪年。

5、年号是封建帝王为记录在位的年代所定的。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使用年号“ ”。

以后历代帝王都仿效。

以前的皇帝在位期间多不止一个年号。

皇帝在位期间一般只用一个年号。

【探究案】1.探究点一:我们现在生活在哪一年?你能在时间轴上找到它的位置吗?这一年,是属于哪一个世纪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我问你,公元前20XX年,属于哪一个世纪?你会回答吗?2.探究点二:在你的时间轴上画出你的妈妈和设想中的你的孙子出生的日期,讲一讲他们的生活和你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你孙子的学校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你有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实你的预测?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公元纪年法导学案【检测案】1、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我国秦汉时期。

它在历史上共存在时间是()A 439年B 442年C 440年D 441年2、夏朝建立的时期较为确切的是()A 公元前21世纪前期B 公元前21世纪晚期C公元前20世纪中期D 公元前21世纪3、1989年应属于()A 19世纪80年代B 19世纪90年代C 20世纪80年代D 20世纪90年代4、公元前1年到公元元年,中间有多少年()A 0年B 1年C 2年D 3年5、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合同为一家”
【课前展示】复习学过的知识
【导课亮标】
1、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4、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

【自主学习】
1、_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______________。

2、吐蕃人是________的祖先,很早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一带。

有的以________为业,有的以________为生。

他们的纺织业和冶铸业水平也很高。

________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________________统一青藏高原,定都________。

3、年轻的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

________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意义:________________入吐蕃,密切了________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________之间的友好关系。

②金城公主嫁到吐蕃:________世纪初,唐接受了吐蕃________________的请求,把______________嫁到吐蕃。

4、回纥是________________的祖先,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逐渐向南发展。

他们崇尚勇敢,民风淳朴。

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后回纥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封其首领为________________。

政权瓦解后,部众大部分西迁到今_______、_______等地。

5、隋唐时期,我国东北的________、________流域,生活着________族。

________世纪末,靺鞨族的一支________统一各部,建立起政权。

________在粟末设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封___________。

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________”为号,有“________________”之称。

6、隋唐之际,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______。

六诏居民是______和_______的祖先。

在唐朝的支持下,最南边的_________统一了六诏。

________封其首领为_________。

【合作探究】
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回顾小学学过有关藏族人民生活的知识,想想与吐蕃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3、如果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
【展示汇报点拔精讲】
【能力拓展】
1.本课的课题是“和同为一家”,最能说明这一课题的是:()
A.唐朝统治者将两位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B.唐朝统治者在西域设置政府机构,加强联系。

C.回鹘政权瓦解后,大部分迁到我国西北地区。

D.东北的渤海国,与内地贸易往来
2.吐蕃的首领被称为:():
A 单于 B.可汗 C. 赞普 D.亲王
3.下列少数民族在唐朝时不存在的是()
A.匈奴
B.突厥
C.吐蕃
D. 回纥
4.下列属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
A.将皇室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加强汉藏的友好关系
B.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
C.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D.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5.学习过本课的你知道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吗?()
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
④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物,激化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6.“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唐朝对吐蕃的和亲政策
B、松赞干布时就与唐结亲
C、尺带珠丹感恩唐朝皇帝
D、汉藏关系密切
【叙谈收获】
【布置作业】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导学案
【课前展示】复习学过的知识
【导课亮标】
1.掌握唐文化对日本、新罗的影响、玄奘西游、对外交往的主要国家
2.通过探究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探究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唐朝的强盛,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主学习】
1、唐朝对外交往活跃,与_____以至_____、_____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对外交往的影响:____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_____”。

2、遣唐使的时间:唐朝从______开始。

目的:使团成员的素质很高,以便更好地__________。

遣唐使的影响和作用:①日本遣唐使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_____改革。

②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_______。

3、鉴真东渡的时间:________时,鉴真东渡的贡献:①传播唐朝的文化。

②精心设计的__________,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4、新罗和朝鲜来往频繁,派遣_____、_________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_______选拔官吏,引入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科技成就。

_________音乐传入中国。

5、唐朝时与天竺交往频繁 _______时,玄奘从_______出发,前往 _______ 。

贡献:①携带大量_____回到_____。

②写成《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成为研究_____、_______以及我国历史和 _______的重要典籍。

【合作探究】
1、看30页动脑筋:上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与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2、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亲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
【展示汇报点拔精讲】
【能力拓展】
1.唐朝时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是()
①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②中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④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居唐朝进口之首的是哪一国的物产?()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3.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①都是唐朝僧人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唐朝时天竺佛学最高的学府是()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大昭寺
D、千寻塔
5.“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不畏艰难的精神
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6.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 )
A.鉴真东渡日本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
C.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叙谈收获】
【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