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护理【医疗资料】
新生儿黄疸治疗护理知识

新生儿黄疸治疗护理知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在出生后48小时
内发生的黄疸。
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巩膜等组织呈黄色或黄绿色。
黄疸的原因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含量过高,肝功能未能及时把胆红素转化成无害的物质而导致。
如果黄疸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会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及时治疗。
以下是新生儿黄疸治疗护理的知识:
1. 饮食调理:新生儿黄疸后,需要控制饮食,减少脂肪和蛋白
质的摄入,以免影响肝功能。
2. 光疗:光疗是新生儿黄疸治疗的首选方法。
在光疗中,新生
儿裸露在特殊的蓝光下,通过光线的照射,可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转化,从而减轻黄疸。
3. 观察黄疸程度:护士需要不断地观察新生儿的黄疸程度,通
过检测血液胆红素含量来确定治疗的进展情况。
4. 防止感染:新生儿黄疸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防止感染,严格
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5. 保持温暖:新生儿黄疸治疗期间需要保持温暖,避免着凉,
以免影响身体的抵抗力。
6. 定期复查:新生儿黄疸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
时了解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 配合家属:护士需要向家属宣传新生儿黄疸相关的知识和护
理技巧,以便家属配合护理,促进治疗的效果。
总之,新生儿黄疸治疗护理需要全面、细致、科学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健康宣教

02
强调早期发现和治疗的 重要性
03
提供预防措施和建议
04
指导家长如何观察和识 别黄疸症状
05
介绍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和治疗方法
06
强调家长与医护人员的 沟通和合作
加强医患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
信任和尊重的关系, 有利于沟通和合作。
பைடு நூலகம்
1
鼓励患者参与决策:
4
医生需要鼓励患者参
与治疗决策,尊重患
配方奶粉:如果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可以选择适合新生儿的配方奶粉,注意 选择不含棕榈油的配方奶粉,以免加重黄疸。
营养补充:新生儿需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D、铁、钙等, 有助于预防黄疸的发生。
饮食禁忌:避免给新生儿食用含有大量色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等,以 免加重黄疸。
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开窗 通风
过程
04
建立家庭与医疗机构的沟通渠道,
及时反馈孩子的病情和需求
谢谢
免接触有害物质
定期产检: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及时
处理
产后护理
保持卫生:产后注意个人卫生,勤 01 换衣物,避免感染
合理饮食:产后饮食应以清淡、营 02 养丰富为主,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适当运动:产后适当进行运动,如 03 散步、瑜伽等,有助于身体恢复
保持心情愉悦:产后保持心情愉悦, 04 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勤洗手,保持手部卫生
定期进行家庭消毒,如使用消 毒液擦拭家具、地面等
定期进行新生儿健康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感染问题
避免接触感染源,如感冒、流 感等
避免接触不干净的物品,如玩 具、餐具等
家庭成员如有感染症状,应避 免接触新生儿,并及时就医
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护理查房

新生儿黄疸知识宣教
新生儿黄疸的定义和分类
1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护理
4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和症状
2
新生儿黄疸的常见问题和 误区
5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治疗
3
新生儿黄疸的紧急情况和 处理方法
6
喂养及护理指导
喂养方式:母乳喂养
1
或配方奶喂养,按需
喂养
喂养时间:新生儿每
2
2-3小时喂养一次,每
次15-20分钟
喂养姿势:采用正确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洗澡,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使用温和的护肤品:选择 温和的护肤品,避免刺激
皮肤。
避免阳光直射:避免阳光 直射,减少紫外线对皮肤
的伤害。
1
2
3
保持皮肤湿润:使用保湿 霜,保持皮肤湿润,防止
干燥。
观察皮肤变化:密切观察 皮肤变化,如有异常及时
就医。
4
5
针对生理功能紊乱的护理措施
0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
_
汇报人:刀客特 万
目录
定义及临床表现
定义:新生儿 ABO溶血性黄 疸是由于母婴 血型不合引起 的新生儿溶血
性疾病。
临床表现:新 生儿黄疸、贫 血、肝脾肿大、 胆红素脑病等。
发病机制:母 婴血型不合导 致胎儿红细胞 被母体免疫系 统破坏,产生 大量胆红素。
治疗方法:光 照疗法、换血 疗法、药物治
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
1 现异常情况。
0 保护肝脏功能:采取保肝措施,如使
用保肝药物、限制蛋白质摄入等,减
3 轻肝脏负担。
0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合理喂养,促进 5 胃肠功能恢复,减轻黄疸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皮肤黄染的程度、部位、胆红素值的结果。
2、评估黄疸的原因。
3、评估患儿精神反应、生命体征,观察神经系统症状。
二、护理措施(一)观察病情,做好相关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皮肤粘膜、巩膜的色泽,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喂养: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应耐心喂养保证奶量的摄入。
若实施光照治疗,应多喂水。
(二)针对病因进行护理,预防核黄疸的发生1、实施光照疗法,并做好相应护理。
2、遵医嘱给予白蛋白和酶诱导剂。
纠正酸中毒,以利于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3、合理安排补液计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速度,切勿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
三、健康指导要点1、向家长讲解相关知识,取得家长配合。
2、若为母乳性黄疸,嘱继续母乳喂养,若吃母乳后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
若黄疸严重、一般情况差的患儿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再恢复母乳喂养。
3、指导家长保持皮肤清洁。
四、注意事项1、注意观察胆红素脑病早期症状,及时干预。
2、及时明确黄疸原因,以便对症治疗。
3、合理安排补液计划,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
4、注意病理性黄疸的特点便于诊断:(1)黄疸在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2)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205.2-256.5umol/升(12-15 毫克/分升),或每日上升超过 85umol/升(5 毫克/分升);(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 周,早产儿>4 周);(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26umol/升(1.5 毫克/分升)。
新生儿ABO型溶血性黄疸整体护理病历模板

新生儿ABO型溶血性黄疸整体护理病历模板
1、频繁哺乳促进宝宝康复
对溶血病宝宝,应当坚持早期、足量母乳喂养,每日可哺乳8-12次。
频整有效的哺乳可减少宝宝体内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特别在宝宝出生后的最初3-4天,做到频繁有效的吸吮,可有效干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2、为宝宝营造温暖、清洁的环境
宝宝体温过低不利于血清胆红素的降低,因此,室温以22-24℃为宜,相对湿度以
50%-60%为宜。
为宝宝换衣服、换尿布、洗澡等操作应尽量集中进行,动作快速、轻柔,避免宝宝受凉。
要保持居室清洁,应用湿布擦灰,以防灰尘扬起。
室内每天可用紫外线灯消毒1次,用消毒液拖地1次。
室内严禁吸烟,尽量减少亲友探视,不要让宠物入内,以免宝宝发生感染。
此外,宝宝的各类用品可用水煮、日晒、消毒液浸泡等方法消毒。
3、宝宝需要三项基础护理
(1)脐部护理。
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红
肿、脓性分泌物等现象,如感染可用络合碘
不定时涂抹,并把尿裤敞开,避免磨擦。
(2)眼睛护理。
观察双眼是否有分泌物增多发炎等现象,如有威染,可涂红震素眼膏。
(3)皮肤护理。
做到四勒,勒翻身、勒换尿布、勤沐浴、勤换衣,保证宝宝的皮肤洁洁舒适。
此外,还应密切观察是否有潜在的并发症,有无发惊及抽搐,如双眼凝视、上翻、四肢抽动等现象。
4、宝宝需要爸爸、妈妈的笑脸
当宝宝串溶血病时,父母学表现出忧虑和恐慌、这种情绪会感染宝宝、不利于宝宝的康复。
爸爸妈妈应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用笑脸来面对宝宝,和宝宝一起积极地战胜疾病。
护士护理新生儿黄疸的方法

护士护理新生儿黄疸的方法
护士在护理新生儿黄疸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视觉观察:护士应经常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和黄疸的程度,特别注意黄疸的发展和变化。
2. 血清胆红素监测:护士可以通过测量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来评估黄疸的严重程度,并监测其血清胆红素的变化趋势。
3. 寻找原因:护士需要确定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如新生儿溶血病、乳房淤积、感染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鼓励频繁喂养:护士可以建议母亲频繁喂养新生儿,以帮助提高胆红素的排泄,促进肠道蠕动。
5. 光疗治疗:如果新生儿黄疸的程度较严重,护士可以配合医生的建议进行光疗治疗。
在照射时,护士需要保护新生儿的眼睛和生殖器官,并经常观察新生儿的情况。
6. 保持皮肤清洁:护士需要帮助新生儿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皮肤刺激和感染。
7. 与家庭沟通:护士需要与新生儿家庭进行有效沟通,向他们解释黄疸的原因、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程度的新生儿黄疸,护士需要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和指导,并及时报告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新生儿溶血症护理常规

理解家长的担忧和焦虑,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鼓 励。
鼓励积极参与
指导家长参与患儿的护理工作,增强其责任感和 信心。
患儿情绪安抚技巧
环境舒适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温馨,降低患儿紧张情绪。
疼痛管理
及时评估患儿疼痛程度,采取有效镇痛措施,减轻患儿痛苦。
亲子陪伴
鼓励母乳喂养,允许家长陪伴在患儿身边,给予患儿安全感。
贫血及时纠正。
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0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患儿皮肤、口腔等部位的护理,
如有感染征象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04
营养支持与喂养指导
母乳喂养优势及注意事项
母乳喂养优势
母乳可以提供新生儿所需养分和免疫物质,有助于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和增强抵抗 力。同时,母乳喂养还能促进宝宝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系。
注意事项
在母乳喂养前,母亲应保持乳房和双手的清洁卫生,以避免细菌感染。在喂奶过 程中,母亲应保持舒适的姿势,将乳头和乳晕完全放入宝宝口中,让宝宝自己吸 吮。喂奶后,应及时清洁宝宝的口腔和面部,避免奶渍对皮肤的刺激。
配方奶选择及喂养方法
配方奶选择
在无法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可以 选择适合新生儿的配方奶。应选择正规品牌 、质量有保证的配方奶,并根据宝宝的年龄 和体重选择合适的段位和量。
实行隔离措施
对患有溶血病的新生儿实行隔离治疗,避免交叉 感染。
3
加强手卫生管理
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要彻底洗手,防止病原体 传播。
医疗器械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医疗设备
对新生儿暖箱、监护仪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 设备正常运转。
及时更换耗材
对输液管、注射器等一次性耗材要及时更换,避免污染和 感染风险。
一例ABO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
原始反射
检查新生儿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等原始反射 是否存在。
意识状态
观察新生儿意识是否清晰,有无嗜睡、昏迷等 现象。
肌张力
检查新生儿肌张力是否正常,有无过高或过低现象。
喂养及营养状况评估
喂养方式
了解新生儿的喂养方式,如母儿体重增长情况,以评估其生长发 育状况。
发生。
消毒隔离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避免交叉感染。
口腔护理
每日进行口腔护理,观察 口腔黏膜有无破损、感染
迹象。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胆红素脑病预防策略
1 2
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
定期检测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高 胆红素血症,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光疗治疗
对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可采用光疗治疗, 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减少胆红素脑病的风险。
呼吸暂停现象。
体温
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避 免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
生理功能。
血压
监测血压变化,以评估循 环系统功能。
黄疸程度评估
皮肤黄染程度
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范围和 程度,以判断黄疸严重程度。
巩膜黄染
检查巩膜黄染情况,以辅助判 断黄疸程度。
血清胆红素水平
定期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以 量化评估黄疸程度。
喂养技巧
指导家长正确的哺乳姿势、乳房 按摩及挤奶方法,确保新生儿获 得充足的母乳。
新生儿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皮肤护理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破损及感染。
眼部护理
注意观察新生儿巩膜黄染情 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大小便观察
注意新生儿大小便次数、颜 色及性状,如有异常及时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课件
16
1)注意输液速度,避免加重心脏负荷, 减少患儿 哭闹,适时遵医嘱给予鲁米 那镇静。
优秀课件
17
2)预防继发感染: A.采取保护性隔离制度。 B.治疗护理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C.在换血术后,拔掉动留置针,用无
菌纱布加压压迫止血, 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 无出血及肢端循环情 况。 D. 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优秀课件
21
• 2)蓝光治疗时护理: A.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神志、皮肤、喂养、大小便。 B. 注意体温的变化:定时监测体温。 C. 防止脱水:除正常奶量及补液外,给予两次奶之间喂水。
优秀课件
22
• 3)蓝光治疗后的护理:
• 出箱前先将患者衣服预热,再给患者穿好,抱回 婴儿床,加盖棉被。
优秀课件
优秀课件
5
• 新生儿溶血病除了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以外, 血清胆红素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也是其 特点。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急性胆红素 脑病,进而形成核黄疸。表现为手足徐动、 智力及运动发育障碍、听力障碍和牙釉质发 育不良等。
优秀课件
6
二、临 床 资 料
优秀课件
7
患儿男,出生4天。因发现皮肤黄染4天于2015年5
优秀课件
31
优秀课件
32
优秀课件
28
四、讨 论
优秀课件
29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主要危害在于其神经 毒性,可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而常常由 于家长对黄疸知识缺乏了解,不能够给予及时 有效护理,容易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 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做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 症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优秀课件
30
关于治疗
光疗仍然是基层医院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 的首选方法,对于光疗疗效不佳或处在“潜 在危险胆红素值”范围内的患儿, 开始治疗 时间可输注白蛋白, 以及输注大剂量静脉丙 种球蛋白作为换血替代疗法, 或转上级医院 进行换血治疗。有换血指征时,有条件时须 立即进行换血疗法。
优秀课件
8
优秀课件
9
·5月20日凌晨吃奶较前差,胎粪至今未转黄, 结果回报:提示有ABO溶血,血红蛋白含量 176g/L,无贫血,血清胆红素为429umol/L,以 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达换血标准,患儿家 长暂不同意,继续给予蓝光,白蛋白及丙种 球蛋白综合退黄治疗。复查胆红素未见下降, 较前有升高,血清胆红素为498umol/L,光疗 下经皮胆红素为17mg/dl。经家长同意,给予 换血。5月28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血清胆 红素12.1umol/L,血红蛋白含量182g/L,家长要 求出院,2周后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优秀课件
1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准确记录出入量,合理安 排补液计划,用输液泵严格控制 输液速度,详细记录患儿的输液 量,进奶量,尿量及便量等。
优秀课件
14
3)配合医生定时监测经皮 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根据 医嘱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4)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 染灶,脐部是否有分泌物,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优秀课件
15
2、换 血 护 理
优秀课件
10
三、护
1、严密观察病 情变化,准确 记录出入量
理
2、换血护 理
3、蓝光治 疗的护理
4、丙种球蛋 白应用的护 理
5、皮肤 的护理
优秀课件
11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出入 量
优秀课件
12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监测患儿的心率、呼吸、 血氧饱和度,定时监测血糖及体温,尤其在蓝光照射 时,加强监测次数,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稳定。
新生儿溶血性 黄疸的护理
优秀课件
1
课堂目标
一、
新 生 儿 溶 血 病 概 述
二、
三、
临
溶
血
床
性
黄
资
疸
的
料
护
理
优秀课件
四、 讨
论
2
新生儿黄疸
优秀课件
3
一、新生儿溶血病概述
优秀课件
4
•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 born) 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 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 儿体内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见Rh血型系统和 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多数患儿表现为黄疸、 贫血,预后良好,其黄疸出现早,Rh血型不合的 溶血大多数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皮肤明显黄染, 并且迅速加重。
月19日入院。患儿母亲为O型,为第一胎第一产, 生后24小时经皮胆红素为7.0mg/dl,生后48小时 经皮胆红素为14.0mg/dl,未经治疗,生后72小时 经皮胆红素为26.7mg/dl,未做特殊处理,为控制 病情,给予心电监护,蓝光光疗,碱化液综合退 黄治疗,给予维生素B2片口服预防核黄素缺乏。 现患儿无发热抽搐及尖叫,无呕吐及腹胀腹泻, 奶量,二便尚可。
光疗时部分患者会出现暂时性充血性皮疹,可适当 补充B族维生素。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光疗停止后可 自行消退。
优秀课件
27
2)疗效观察:注意患儿皮肤、巩膜颜色,协助医生了 解黄疸消退时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2—3小时翻身 一次,使患儿皮肤得到充分光照。 3)脐部给予安尔碘消毒,给予脐粉护脐。 4)日常护理和操作时要注意避免损伤患儿皮肤。
23
4、丙种球蛋白应用的护理
优秀课件
24
使用留置针。
用注射泵或微量泵控制液速。(5ml/h)
前十分钟内,观察患儿是否存在皮疹、发热等变态 反应。
优秀课件
25
5、皮 肤 的 护 理
优秀课件
26
1)光疗过程中:
要观察皮肤黄染情况,要及时更换尿布,便后要用 湿纸巾擦净臀部,也可用鞣酸软膏护臀。
优秀课件
18
3)注意保暖:
换血时血液温度、室温、患儿的暴露均可使患儿体温 下降。
换血过程中及术后要保暖室温保持在24℃—26℃,尽 可能减少患儿暴露。
优秀课件
19
3、蓝光治疗的护理
优秀课件
20
1)蓝光前的护理 A. 将处于备用状态的蓝光箱温度预热到32—34℃。 B. 患儿的准备:眼睛、皮肤、臀部、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