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硬笔书法名言警句
硬笔书法名言名句

硬笔书法名言名句1 横画之发笔仰,竖画之发笔俯,撇之发笔重,奈之发笔轻,折之发笔顿,裹之发笔圆,点之发笔挫,钩之发笔利,一呼之发笔露,一应之发笔藏,分布之发笔宽,结构之发笔紧。
清.笪重光《书筏》2 大抵用笔有缓有急,有有锋,有无锋,有承接上字,有牵引下自,咋徐还疾,忽往复收。
缓以仿古,急以出奇;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
横斜曲直,钩环盘行,皆以势为主。
然不欲相带,带则近于俗。
横画不欲太长,长则转换迟;直画不欲太多,多则神痴。
意尽则用悬针,意未尽须在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
宋.姜夔《续书谱》3 横不能平,竖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布终不能工;分布不工,规矩终不能圆备;规矩有亏,难云法书矣。
清.笪重光《书筏》4 作字如应对宾客。
一堂之上,宾客满座,左右照应,宾客不觉其寂,主不失之懈。
作书不能笔笔周到,笔笔有起讫,顿挫,滑过,如对宾客之失其照顾也。
所云笔笔有送到,亦即此事。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5 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
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
清.朱履贞《学书捷要》6 五.筋骨血肉相容互济7 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
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8 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
清.王淑《论书滕语》9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
北宋.苏轼《论书》10 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
唐.徐浩《论书》11 风神者,骨中带肉也。
老劲者,肉中带骨也。
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12 先仪骨体,复尽精神,有肤有血,有力有筋......。
丝来线去,脉络分明。
《书学详说》13 骨即存矣,而遒润加之。
唐.孙过庭《书谱》14 凡作书,无论何体,必须筋骨血肉备具,筋者锋之所为,骨者毫之所为,血者水之所为,肉者墨之所为,锋为笔之情,水为墨之髓。
清.包世臣《安吴论书》15 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
硬笔书法格言警句

硬笔书法格言警句1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2 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达尔文3 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
——布尔沃4 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伏尔泰5 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谟克利特6 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左拉7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吕凯特8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希腊9 不敢冒险的人既无骡子又无马;过分冒险的人既丢骡子又丢马。
——拉伯雷10 活着你就要积极面生活给你的一切,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死亡!11 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12 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13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14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15 “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16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
——莎士比亚17 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
——莎士比亚18 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
——赫尔普斯19 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20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1 热爱生活的人都爱美,爱美的人都热爱生活。
2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3 生前的赞扬往往虚假,死后的议论常常真实。
4 青年恋爱不一定一帆风顺,酸甜苦辣才有真情。
5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6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7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8 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9 伪装的善良比真实的凶残更可怕。
10 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适合写硬笔书法的句子

适合写硬笔书法的句子1. 鼓励人坚持练书法的经典语句有哪些1、练字,更练自己的心性,现在太难得静心了。
2、心浮气躁,干什么都不能让你静心,只有你心里有寄托,专心致志做某种让你觉得有希望的事情才会让你静心。
3、练字,任何能让你全身心投入的事都能让你平静安稳。
试着投入进去。
4、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5、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
他所画之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
陈容画龙往往不画整条,或画龙首,或画龙爪,忽隐忽现,似闻其声,如见其形,且泼墨成云,喷水化雾,神妙无比,人称“所翁龙”(陈容号所翁)。
6、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
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
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
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
6、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
7、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具有了最为生气灌注的特点。
8、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神童诗》9、平生懒著书,书阀亦快余。
惊风日夜吼,随处足安居。
——明·李贽《续焚书》10、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
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
——唐·耿湋《咏宣州笔》1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12、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
——宋·邵定《山中》13、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14、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15、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16、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 关于硬笔书法的作文,要有困难持之以恒书法——我的最爱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我经常到姥姥家玩,欣赏着外公生前笔走龙蛇的书法作品,真是羡慕不已,不由自主地也用手比划着,妈妈在一旁鼓励我说:“只要你有兴趣,回去把字写得端端正正,将来一定会成为书法家。
硬笔书法名言名句大全

硬笔书法名言名句大全1.硬笔书法励志名言1)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2)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元·李开先·宝剑记 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 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9)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1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战国·屈原《渔夫》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长征1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7)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1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 1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2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2.书法经典名言名句大全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朱文长父母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项穆父母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硬笔书法名言警句摘抄

硬笔书法名⾔警句摘抄 书法作为中国⼈⼈⽂素质的基础和精髓,历来为政府官员所重视,并已成为官员必备素质之⼀。
那么有哪些名⾔警句是硬笔书法常⽤的呢?以下是店铺为你分享的硬笔书法名⾔警句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硬笔书法名⾔警句推荐 1) 字为城池,⼤不虚,⼩不孤故也。
虞世南《笔髓论》 2) 凡写字欲其合⽽为⼀亦好,分⽽异体亦好,由其能各⾃成形故也⾄于疏密⼤⼩,长短阔狭亦然,要当消祥也。
唐.欧阳询《三⼗六法》 3) 作字之体,须遵正法。
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
不宜密,密则疴瘵缠⾝;不宜疏,疏则似溺⽔禽;不宜长,长则似死蛇挂树;不宜短,短则似踏死虾蟆,此乃⼤忌,不可不慎!晋.汪挺《书法粹⾔》 4) 结体不外分间布⽩,因体趁势,避让排叠,展促向背诸法。
清.梁献《学书论》 5) ⽤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习美。
清.冯班《钝吟书要》 6) 凡字⽆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之处,是为字之中宫。
然中宫有在实画,有在虚⽩,必审其字之精神所注,⽽安置于格内之中宫,然后以其字之头⽬⼿⾜,分布于旁之⼋宫,则随其长短虚实,⽽上下左右皆相得矣。
清.包世⾂《安吴论书》 7) 不知态度者,书法之余也;⾻骼者,书法之祖也,未正⾻骼先尚态度,⼏何不舍本逐末邪?赵⼦固《论书法》 8) 晋,唐⼈结字,须⼀⼀录出,时常参取,此最关要。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9)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上下⽅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
东晋.王羲之《题卫夫⼈笔阵图后》 10) 作字有主笔,则纪纲不紊。
写出⽔家,万壑千岩,经营满幅,其中要先⽴主峰,主峰⽴定,其馀层峦叠嶂,旁见侧出,皆⾎脉流通。
作书之法亦如之。
每字中⽴定主笔。
凡布局,势展,结构,操纵,侧泻,⼒撑,皆主笔左右之也。
有此主笔,四⾯呼吸相通。
清.朱和羹《临池⼼解》 11) 字贵平整安稳。
先须⽤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或⼤,或短或长。
晋.王羲之《书论》 12) ⽤笔不欲太肥,肥须形浊;⼜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藏则体不精神;不欲上⼤下⼩;不欲右⾼左低;不欲前多后少。
硬笔书法文案短句

1、提高精神内涵,陶冶高尚品质。
2、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3、失败得教训,成功获经验。
4、情丝指间绕
5、剑舞红颜笑
6、练好硬笔书法,传承汉子文化。
7、硬笔精雕细刻出精品,书法千锤百炼铁成金。
8、黄瓜在于拍,人生在于嗨。
9、情场图安稳
10、相忘于江湖
11、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
12、文房四宝之乡魅力无限,中国书法名城精彩有约。
13、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
14、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15、走在冷风中
16、等一个晴天
17、美术可以表现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18、字好一半文,文好显灵魂。
19、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20、假装无所谓。
硬笔书法励志名言名句硬笔书法励志名言

硬笔书法励志名言名句|硬笔书法励志名言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书法家们常用励志的名言来练习硬笔书法下面是小编为你分享的硬笔书法励志名言的内容,希望你喜欢!1)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2)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元·李开先·宝剑记3)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4)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5)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7)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9)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10)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战国·屈原《渔夫》11)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2)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1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14)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1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长征1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7)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18)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19)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20)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1) 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2) 平时和考试一样,考试方和平时一样。
3)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陶行知名言硬笔书法

陶行知名言硬笔书法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志存高远,笔锋齐奋。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勤学苦练,字字工整。
5.提笔扬名,举世钦佩。
6.用笔如有棱角,挥毫泼墨。
7.铁笔磨成针,字字入纸心。
8.一舞曲水,字里行间充满睿智。
9.读书练字,乃人生必修之道。
10.写字如行云流水,盈盈而不乏动力。
11.手中书剑,每划一笔皆带天地之气。
12.笔走龙蛇,尽显文人风骨。
13.书法堪为艺术之精华。
14.行之有道,字字传神。
15.雅致隽永,书法之美无可替代。
16.领略行书之韵味,顿觉心荡神怡。
17.刀刃所至,笔锋所指,皆铸就人文之气息。
18.含英咀华,尽显端庄之风姿。
19.笔法独到,字迹流畅无瑕疵。
20.笔如悬泉,落笔如雷击。
21.骨力有余,用笔自如,尽展大家风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硬笔书法名言警句1)凡书通既变。
王变白云体,欧变右军体,柳变欧阳体,永禅师,楮遂良,颜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得书中法,后皆自变其体,以传后世,俱得垂名。
唐.释亚栖《论书》2)学书画者,贵在仿佛大都,而细微曲折之间,正不妨增减出入。
若只为依样葫芦,则是以纸印纸,虽云一线不差,少天然生动之趣矣。
清.李渔《闲情偶记》3)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
唐.张怀灌《书仪》4)学书以沉着顿挫为体,以变化牵掣为用,二者不可缺一。
明.解缙《春雨杂述》5)活泼不呆者,其致豁;流通不滞着,其机圆。
机致相生,变化乃出。
6)使转圆劲而秀折,分布匀豁而工巧,方许入法家之门。
清.笪重光《书伐》7)废纸败笔,随意挥洒,往往得心应手。
一遇精纸佳笔,整襟危坐,公然作书,反不免思遏手蒙。
所以然者,一则破空横行,孤行已意,不期工而自工也;一则刻意求工,局于成见,不期拙而自拙也。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8)名手无笔笔凑泊之字,书家无字字叠成之行。
清.笪重光《书伐》9)作书点画钩磔,转折挑剔,须气贯神足,否则松懈。
清.梁献《学书论》10)若执法不变。
纵能入石三分,亦被号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
是书家之大要。
唐.释亚栖《论书》11)每自皆须骨气雄强,爽爽然有飞动之态。
屈折之状,如钢铁为钩,牵掣之踪,若劲针直下。
主客胜负皆须姑息,先作者主也,后为者客也。
每书一纸,或有重字,亦须字字意殊。
蔡希综《法书论》12)字形八面,迭递增换,一面变,形凡八变;两面变,形凡五十六变;三面以上,变化不可胜数矣。
元.陈译曾《翰林要诀》13)为一字,数体俱入,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晋.王羲之《书论》14)元章自叙云:古人书笔笔不同,各立面目,若一一相似,排如算子,则奴书也。
清.钱泳《书学》15)字须飞动,无凝滞之势,是得法。
唐.张怀灌《玉堂禁经》16)作法书多失体,布置匀直少势。
点不变谓之有棋,画不变谓之布算,最是大忌。
清.冯班《钝书吟要》17)体有疏密,意有倜傥,或有飞走流注之势,惊竦峭绝之气,淘淘闲雅之容,卓荦调宕之志,百体千形,巧媚争呈,岂可一概而论哉!南朝.萧衍《草书状》18)一字之体,率多由于变.有起.有应。
如此起者,如此应,各有义理。
姜夔《续书谱》19)用笔均极随意,绝无拘牵束缚之态,惟稍有霸悍之气,未能若烟客之冲和自在也,学者能得其意,一切尘俗蹊径,自扫除净尽矣。
秦祖永《桐阴画诀》20)任意所之,自然之理也。
南朝.萧衍《答陶隐居论书》1)用笔法,先急回,后疾下,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
如游鱼得水。
景山奥云:或卷或舒,乍轻扎重,善思之,此理可见。
李斯《用笔法》2)观其体势,得之自然,意不在乎笔墨。
唐.张怀灌《书断》3)魏伯子曰:古人作字,于楷细秀婉中,忽作一重大奇险者,盖其精神机势所发,无能自遏,不觉纵笔,览者亦遂怵然改观。
后人见此,学为怪异,而所书不足动人。
本无情兴,徒欲作怪故也。
人有哈欠喷嚏,又舒肆震动而泄之。
苟无是而学为张口伸腰,岂得快哉。
清.梁章钜《学字》4)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
晋.王羲之《书论》5)风行水石,自然成文;云出严间,无心有态;趣以触而生笔,笔以动而含趣,相生相触,辄合天妙。
能含天妙,不必言条理脉络,而条理脉络自无之而不在。
清.沈宗謇《芥舟学画编》6)结字须令整齐中有参差,方免字如算子之病,逐字排比,千体一同,便不成书。
7)作字不须豫立间架,长短大小,字各有体。
因其体势之自然与为消息,所以能尽百物之情状,而与天地之比相肖。
有意整齐与有意变化,皆是一方死法。
清.王澍《论书胜语》8)然欲自然,先须有意,始于方整,终于变化,积习久之,自有会通处。
清.王澍《论书胜语》9)何取于生且拙?生则无莽气,故文人所谓“文人之笔”也;拙则无作气,故雅人所谓“雅人深致”也。
明.顾凝远10)北魏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变态,唐人书无定势,而出之矜持,故形板刻。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11)书法要旨,有正与奇。
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
所谓奇者,参差起复,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
明.项穆《书法雅言》12)书亦须用圆转,顺其天理;若辄成棱角,是乃病也。
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13)一画之间,变欺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
唐.孙过庭《书谱》14)山谷云:凡作书之害,姿媚是其小弊,轻佻是其大病。
直须落笔,一一端正。
至于放笔,自成行草,最忌用意装缀,便不成书矣。
清.梁章钜《学字》15)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俗书非务为妍美,则故诧丑拙。
美丑不同,其为为人之见一也。
清.刘熙载《艺概》16)甜熟不是自然,佻巧不是工致,卤莽不是苍老,拙恶不是高古,丑怪不是神奇。
清.方薰《山静居论画》17)规矩入巧,乃明神化,出没不穷。
本领精熟,则心意自能变化。
清.冯班《钝书吟要》18)学书如穷径,先宜博涉,而后反约。
不博约于何反?清.梁献《学书论》19)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
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则王逸少。
今观二家之书,皆萧洒纵横,何拘平正?南宋.姜夔《续书谱》20)其正书,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面折廷诤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以尚也。
行书黝纠蟠屈,如龙蛇振动,弋戟森列,自成一家。
宋.朱长文《续书断》1)意须从本领中来。
本领精熟,则心意自能变化。
清.冯班《钝吟书要》2)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
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晋.卫夫人《笔阵图》3)学书之法,在乎一心,心能转腕,手能转笔。
手不主运而以腕运,腕虽主运而以心远。
清.宋曹《书法约言》4)意则应言而新,手随意运,笔与手会,故意得谐称。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5)意为笔蒙,则意阑;笔为意拘,则笔死。
要使我顺笔性,笔随我势,两相得,则两相融,而字之妙从此出矣。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6)书虽重法,然意乃法之所授命也。
清.刘熙载《艺概》7)意在笔先,实非易事。
穷微测奥,通乎神解,方到此高妙境地。
夫逐字临摹,先定位置,次玩承接,循其伸缩攒捉,细心体认,笔不妄下,胸有成竹,所谓意在笔先也。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8)凡书之时,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笔居心后,未作之使,结思成矣。
管是将军,故须持重;心是箭锋,箭不欲迟......。
唐.韦续《墨薮》9)用笔在乎虚掌而实指,缓衄而急送,意在笔前,字居笔后,其势如舞凤翔鸾,则其妙也。
李华《二字诀》10)徐公曰:夫欲书先当想,看所书一纸之中是何词句,言语多少,及纸色目,相称以何等书令与书体相合,或真或行或草,与纸相当。
然意在笔前,笔居心后,皆须存用笔法,想有难书之字,预于心中布置,然后下笔,自然容与徘徊,意态雄逸,不得临时无法任笔所成,则非谓能解也。
唐.韩方明《授笔要说》11)未书之前,定志以帅其气,将书之际,氧气以充其志。
明.项穆《书法雅言》12)凡作字,一笔才落,便当思第二三笔如何救应,如何结裹,“书法”所谓意在笔先,文向思后是也。
唐。
欧阳修《三十六法》13)敏思藏于胸中,巧态发于毫锬。
南朝.瘐肩吾《书品》14)身者,元帅也。
心者,军师也。
手者,副将也。
指者,士卒也。
明.项穆《书法雅言》15)凡作书要布置,要神采。
布置本乎运心,神采生于运笔。
清.宋曹《书法约言》16)以言发意,意则应言,而手随意运,笔与手会。
南朝.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17)故学书必先作气,立志高迈,勇猛精进。
清.朱履贞《书法捷要》18)夫欲书者,先于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19)设乃一向规矩,随其工拙,以追肥瘦之体,疏密齐平之状,过乃戒之于速,留乃畏之于迟,进退生疑,减否不决,运用迷于笔前,震动惑于手下,若此速造玄微,未之有也。
唐.张怀灌《玉堂禁经》20)澄心定志,博习专研,字之全形,宛尔在目,笔之妙用,悠焉忘思,自然腕能从臂,指能从心,潇洒神飞,徘徊翰逸。
明.项穆《书法雅言》看了学习硬笔书法名言警句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