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常规化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控制技术 张英琴

合集下载

探讨煤质化验中的误差原因及控制方法

探讨煤质化验中的误差原因及控制方法

探讨煤质化验中的误差原因及控制方法煤炭化验是煤炭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乎到煤炭的质量控制和使用价值的确定。

在进行煤质化验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差,这些误差可能来自于多方面的原因。

本文将探讨在煤质化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以期提高煤质化验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一、误差原因1.样品采集误差在煤炭矿井中,矿工所采集的样品可能存在着不均匀性和不代表性。

由于煤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样品的不均匀性可能导致化验结果的误差。

样品采集的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设备不合格也可能导致误差的产生。

2.化验方法误差化验方法的选择和操作也是影响化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如果化验方法不当、操作不规范、设备损坏或者维护不良,都有可能引起误差的产生。

不同的化验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误差,因此对于不同的煤质化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化验方法。

3.数据记录误差在化验过程中,数据记录的不精准也是导致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化验人员对数据没有及时、准确地记录,或者记录的数据存在错误,都会影响化验结果的可信度。

4.仪器设备误差化验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也是影响化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如果仪器设备的精度不够、校准不当或维护不良,都会导致化验结果的误差产生。

5.环境因素误差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也可能对煤质化验结果产生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化验,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对化验结果的影响,否则可能会引起误差的产生。

以上五点是在煤质化验中可能导致误差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下面将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

二、控制方法1.样品采集控制为了减小样品采集误差,应该在采集前确保操作人员受过专业培训、熟悉采集标准,并使用合格的样品采集设备。

在采集过程中,应该遵循标准采集程序,并且应该采集多个点的样品,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2.化验方法控制在选择化验方法时,应该结合煤种的特性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化验方法。

在进行化验操作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煤质化验误差分析及控制措施

煤质化验误差分析及控制措施
煤质化验误差分析及控制措 施
汇报人:
2023-12-07
• 煤质化验误差分析 • 煤质化验误差控制措施 • 提高煤质化验准确性的方法 • 煤质化验误差对能源利用的影响 • 减小煤质化验误差的实践与探索
01
煤质化验误差分析
采样误差
01
02
03
采样方案不合理
采样方案未充分考虑煤的 特性和机器的实际能力, 导致采样不具有代表性。
化验控制措施
01
校准仪器
在进行试验和分析前,应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校准内容包括仪器的灵敏度、精度和线性等。
02
控制环境
试验和分析时应控制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压力等,以避免环境因
素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03
重复试验
为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进行重复试验和分析。每次试验
果存在误差。
制样人员操作不当
03
制样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或操作不当,导致样品制备结
果不准确。
化验误差
化验设备误差
化验设备没有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导致化验结果存 在误差。
化验方法不规范
化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导 致化验结果不准确。
化验人员操作不当
化验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或操作不当,导致化验结果不 准确。
精细化制样设备
针对制样环节,选用高精度、低误差的制样设备,如精密破碎机、高效缩分器等 ,能够提高制样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制样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优化化验方法和流程
标准化操作
制定详细的化验操作规程,确保所有化验员都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减少操作中的误差。同时,对化验过程中 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关键因素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煤质常规化验操作化验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控制技术

煤质常规化验操作化验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控制技术

煤质常规化验操作化验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控制技术煤炭的作用是發展社会经济不可缺少的。

煤质检验是保证煤炭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关系到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

煤质通过精确分析可以有效识别煤质,进而对煤质进行更好的控制。

但是为了获得准确的煤质检验结果,就必须对控制煤质检验误差作出有效的规定,因此,本文主要对煤质检验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煤质检验误差的措施,使煤质检验的科学性得以进一步提高。

1.煤质常规化验内容(1)发热量。

发热量是煤炭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实际检验中,需要借助相应的仪器才能展开,其以焦耳为参数单位。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发热量进行分析的整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建立独立的发热量测定实验室;第二,对发热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好内部温度,最低温度不低于15℃,最高温度不超过30℃,同时要避免温度的剧烈变化,变化单位应控制在1℃左右。

第三,检测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空气对流,同时要远离热源,尽量减少使用风机。

第四,应选择门窗为南北朝方向的实验室,这样可以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第五,最大限度地保证绝对充足的氧气,使煤能充分燃烧。

全过程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展开操作,以避免错误的出现。

(2)挥发份。

挥发份在对煤质进行判别和分类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此过程中,必须确保取样的煤与空气之间处于绝对隔离的状态,然后加热煤,最后获得煤释放出的全部气体和液体。

运行时,需要在坩埚中放入1克煤,然后加热7分钟后取出,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若挥发份较高,则表示有较高的着火速率。

因此,煤炭企业应充分结合煤炭挥发份,科学合理地选择煤炭使用方式,从而保证煤炭的正常生产。

(3)水分。

煤中的水主要有内在水和表面水两大类,内在水是指存在于煤的毛细管中的内在水,表面水是指分布在煤层表面或空隙中的有利水。

水份对煤的易燃性有一定的影响,并降低发热。

不仅影响了煤粉的燃烧质量,而且造成了设备的运转不正常。

结果表明,煤含水量超过11%,对燃烧效果影响较大,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煤质化验工作中误差原因分析及有效控制方法

煤质化验工作中误差原因分析及有效控制方法

煤质化验工作中误差原因分析及有效控制方法摘要:煤炭质量化验是需要专业技术支撑,把连接作为导向的化验工作,化验过程有采样、准备、化验三个环节,都会因为煤炭质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实验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操水平也会影响化验数据结果,如果工作人员对实验相关标准或者操作细则不熟悉,就会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化验结果失效,所以解决煤质化验工作时遇到的问题才能保障化验数据结果具备准确性、有效性,只要保障煤质化验工作的准确有效,找出其化验误差原因与有效控制措施,就能够提升煤炭质量。

关键词:煤质;化验;误差;控制方法一、采样误差控制为确保抽样具有代表性,必须使用以下方法进行检查:(1)如果被检测物品质量、成分、外形等特点都相同,那就可以使用抽样检查的方法。

如果被检测物品质量、成分、外形等特征都存在差异,使用抽检方法就可以会由于样品差异而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

(2)如果被检测的煤炭质量不均匀,采样时数量太小会影响检测结果,样本太少不具备代表能力。

为了能够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可以按照被检测样品的外形尺寸来进一步处理。

在样本数量较少的情况下,需要对样品提前进行处理,在样品中添加介质让样品变均匀,使用的介质颗粒大小不超过25毫米。

如果介质太大,就难以让介质和样品做到均匀混合,介质只会均匀分布在被检测样品的各个部位,可以把样本放在一起组成总样本。

(3)采集样本时,样本的质量特别具备代表性。

如果被检测物品颗粒最大的尺寸超过了限制标准,代表样本的性质可能会不均匀,而且样本的质量必须要符合检测标准对样品的要求。

采集样本的位置应该安排在皮带、滑槽等位置煤流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位置。

采集样本时应该和煤流保持垂直,保证采集时和材料的成分具有一定比例。

二、控制样品制备一般检测工作过程中,检测时使用的样本量和需要的煤炭样本量不同,这是制作样本的主要因素,在制作样本时,最主要的要求是样本需要最大限度与被检测煤炭的工艺特点相同,而物理和化学性质,受被检测物品特质不均影响,所以并不能全部满足采集样本的要求,所以保障被检测物品和初始样品具有较高的相似程度很重要。

浅谈煤质化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控制(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

浅谈煤质化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控制(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

和 效 果。② 细 心研 究 , 精 心 诊断。校 长应 该 明 白, 凡 是教 育 堂 一节 课 怎么 能让 学 生 掌握 本 节 课 的知 识 ,不 让 学 生预 现 象都有 其 内在 规律 性。做 决 策 前 , 应 该 深刻 分析 教学 现 习、 课后 复 习。 而打 造 高效课 堂 , 必须 经过 大量 的研 究和 论
源。 ③ 正确 指 导 , 矫 正偏 差。 课 改将 使教 师多 年来 的教学 方 去 接受 , 从 行 动 中去 实践。要坚 持不 断地 更新教 育观 念 , 提 式发 生根 本性 的转变 , 许 多实验 教 师 由于缺 乏经 验 而 陷入 高业 务水 平 , 勇于 实践 , 敢于 创新 。 茫 然 。这 时 , 作 为“ 教练” 角色 的校 长 对实验 教 师 的实验 过 4 培养科学的习惯。 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象所 反 映 的 问题 , 全身 心 投入 课 改 实验 中 , 运 用 丰 富 的教 证 , 但 是 关键 还 在 于 课 堂教 学 的执 行 者—— 教 师 , 要 让 我 学 实 战经验 和 敏锐 的洞察 力细 心钻 研 , 力 求发现 问题 的根 们 的 老 师充 分 的理 解 高 效课 堂 , 从 思想 上 去 改 变 , 从 心里
分析 等 环 节 的误 差 控 制 , 进 而 提 高 煤 质 化验 的准 确 性 。 关键词 : 煤 质 常规 化 验 操 作 问题 误 差控 制
表原 始 物料 的组 成。因此 , 在采 集 煤样 的过程 中, 一定 要采
原 则。 在 采 准
煤质 常规 化验 操作 流 程主 要包 括煤 样 的采 取 、 煤样 的 制 备 以及煤 样 的工业 分析 。
1 . 3 煤样 的工 业分 析

煤质常规化验操作中存在问题与误差控制技术分析

煤质常规化验操作中存在问题与误差控制技术分析

煤质常规化验操作作为复杂的化验技术类型,每个化验操作环节都至关重要,必须确保采取的样品合理,化验准确到位。

加上煤炭作为混合物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常规化验操作中,必须进行多组分的研究。

煤质常规化验操作关系着煤矿开采与煤炭资源利用,因此必须将化验误差控制到最小,尽量避免影响因素的干扰。

及时解决化验存在的问题,合理控制化验误差。

1 煤质化验作用分析煤的化学成分复杂,包含多种微量元素,例如氢、硫、氮以及碳等,煤具备可燃性,属于固体形态。

煤的产生过程漫长,植物残骸经过生物作用与化学作用下形成煤。

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化学性质多元化。

煤炭作为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的主要能源动力,必须对煤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掌握不同煤的不同属性与特点,方便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

煤质的化验,详细掌握其形态结构与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

根据化学元素组分,认识到其物理与化学性质,记录煤质化学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根据煤质化验制定煤质检测的统一标准,为煤炭资源的应用与合理分配提供准确参考[1]。

2 煤质化验流程分析煤质化验流程的掌握是发现煤质化验问题以及制定有效控制方案的前提。

煤质化验主要包括3方面:第一是采样。

选择适当的煤炭样品非常关键,煤炭样品能够展现出煤炭的特点以及质量。

煤炭样品选择必须科学合理,若是随意选择样品,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化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煤炭采样必须按照GB/ T482—2008煤层煤样采取方法展开,计算煤样数据组,得出准确的采样数目,完成采样工作。

第二是制样。

煤质化验分析中必须将选取的煤炭样品制作成煤样,制作煤样过程中会进行粉碎、混合处理以及水分排除与干燥处理等操作,按照规定制样工序完成煤样的制作,确保煤质化验结果准确。

第三是化验。

化验主要是检测煤样的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对煤样中的粘结指数与胶质层指数进行测定,所有煤样的测定都必须检测2次,记录测定数值,得到最终的检测结果。

3 煤质常规化验操作问题与误差控制3.1 煤质常规化验操作问题剖析3.1.1 煤炭采样中的问题煤炭采样过程中,经常出现代表性不强的问题,样品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煤质化验的结果。

煤质常规化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差控制

煤质常规化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差控制

煤质常规化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差控制摘要: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是作为主要的热量供应能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对于煤炭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同时对于煤炭的质量也作出更高要求,而煤炭化验就是关系到煤炭质量的关键步骤。

由于煤炭化验涉及到的操作步骤十分复杂,因此要求操作人员具备极高的专业素质,从而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煤炭化验过程中误差是影响化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将化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为后续煤炭资源的生产利用提供保障。

关键词:煤质常规化验;存在问题;误差控制1煤质常规化验操作中存在问题在煤质常规化化验操作中通常会有诸多问题发生,这主要是由煤炭特殊的形成原因及地域差异导致的,这些问题均集中存在于采样、制样、化验这三个化验环节中。

在采样环节中,样品代表性较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样品的选择直接决定着最终的煤质化验结果,因此,在整个煤质常规化验操作中样品的选择至关重要。

该过程中样品的选择极其烦琐,在实际的采样过程中,部分采样人员为了更快速地完成工作,未严格遵照均匀布点规则进行采样,从而不仅导致样品本身的质量没有保障,也导致样品本身的代表性不足。

在制样环节中也常有问题出现,煤质制样本身的步骤就比较烦琐,煤质制样过程中,需要先将样品打碎,然后再进行混合处理,其混合处理还需按照不同的需求从而进行形状的混合。

但在实际的制样过程中,混合处理过度的状况极易发生,从而造成样品的结构特点发生变化,影响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化验环节中,化验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是引发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煤质常规化验操作过程复杂性较高,对操作要求性也较高,因此,整体来说煤质化验操作过程具有一定的困难性,而实际生活中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的,实际操作中误差的出现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2煤炭常规化验操作流程在我国对所有的煤炭企业统一要求,都必须进行煤炭常规化验。

由此可见,煤炭常规化验的重要性。

其主要的操作步骤分为采样、制样和化验三步,通过煤炭常规化验过程,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有效提高煤炭化验的准确性,避免诸多问题的产生。

煤质常规化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差控制

煤质常规化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差控制

煤质常规化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差控制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针对于煤矿企业自身而言,为了保证煤质的质量就需要加强对煤质常规化验工作的全面落实。

在具体的化验过程中由于整个操作具备一定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要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才能够保证整个常规化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并且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对于生产前后都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又会导致常规化验存在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整体的检验结果完整性和准确性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要加强对误差问题的全面控制,提高整个煤质常规化验工作的整体水平。

关键字:煤质常规化验;化验问题;误差控制引言煤质常规化验工作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化验技术。

每一个花样的操作步骤与整体的检验而言,都。

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

因此。

因此要采取多合理的样品。

提高化验高的水平。

另外,由于煤炭作为重要的混合物质,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常规化工作出现问题,不利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要合理的控制相关的误差,尽量避免对影响因素带来的问题,及时的解决化验的相关难题。

1煤质常规化验的作用随着现代化煤炭行业的发展,对于煤矿资源的开采又会涉及到很多的专业技术。

由于煤矿资源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的物质会对整个后续煤炭资源的利用带来一定的影响,不同的物质产生的化学反应也会存在相应的差别。

由于煤炭本身具有较高的易燃性,它是以固体形式存在的。

同时它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是经过漫长时间的时累积而形成的。

它主要是由动植物的尸体在光合作用下产生的化学反应,最终形成了煤炭物质。

煤炭资源作为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生活生产能源之一。

加强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以及综合利用是现代化煤炭资源所需要的重要措施。

为了保证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就需要在开采过程中注重对煤质化验工作,因为不同的环境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化验工作人员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对应的化学变化,记录整个变化的全过程,了解煤质的实际情况,提高整个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质常规化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控制技术张英琴
发表时间:2018-10-14T10:35:14.5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作者:张英琴
[导读] 摘要:在煤炭企业中煤质常规化化验是其最为重要的工作,对保证煤炭生产和经济效益有着明显作用,本文则论述了煤质常规化化验操作中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误差控制。

(神华亿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电厂内蒙古 014300)
摘要:在煤炭企业中煤质常规化化验是其最为重要的工作,对保证煤炭生产和经济效益有着明显作用,本文则论述了煤质常规化化验操作中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误差控制。

关键词;煤质;常规化化验;问题;误差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用于煤质化验的高科技设备和现代化技术也层出不穷,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但是因为煤炭自身化学成分极其复杂(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无机物,水),组成成分不均匀,给煤质化验的工作加大了难度,使得煤炭生产环节出现问题。

本文针对煤质化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针对现有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提供了解决方案。

1、煤质常规化验操作流程
1.1、制样
在实际的煤样采集活动中,采集而来的煤样数量是远远大于化验的实际需求的,因此需要对采集的煤样进行集选,具体而言需要对大颗粒煤样进行破碎处理,并采集其外部、内部、特殊状态位置的煤样,对于小颗粒煤样的选取要观察期颜色、形状、性质,综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煤样作为化验材料。

通常情况下比例为,大颗粒破碎块40%;小颗粒整块30%;小颗粒混合物30%,根据不同采样取的品质煤分布情况,具体数值还应该有所优化,对于出现大型、集中变异每层结构的采样区,还应该考虑将变异煤样纳入化验范围。

1.2、煤样的制备
与煤质化验实际所需要的煤样数量相比,由于煤样的采样数量比较大。

因此,在选择样品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应的设备,同时确保制备的煤样符合相应的化验要求。

在制备煤样时,需要对煤样进行破碎、缩分、混合、干燥等处理,然后从处理后的煤样中选择适量代表性的煤样。

1.3、煤样的工业分析
在对煤质进行常规化验时,对煤样进行工业分析是整个常规化验的最后一环,通常情况下,化验的主要对象包括:对煤样的灰分、水分、硫分、挥发分等进行测定,同时对煤样的粘结指数、胶质层指数等进行测定。

其中,对煤样进行工业分析,检测分析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是,对同一煤样利用相同的工业分析方法进行两次以上的重复性操作,同时将重复性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规定的数值范围进行对比,如果重复化验结果的数据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这时可以认为煤样分析结果是正确的。

1.4、发热量测定
在煤的燃烧过程中,外界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其燃烧效率、速率、发热量等关键数据,因此在化验过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精确控制,通常情况下发热量测量环境,室内温度的变化不应超过1K,而外简水温度与室温之间的差距也不宜过大,通常情况下控制在15K以下,在进行终点测试的时候,内简与外简之间的温度差应控制在1K以内。

煤燃烧过程中供氧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最终的测定结果,因此在化验过程中,需要对试验容器的气密性进行检查,以保证参与燃烧的煤能够在给定的标准氧气量下进行燃烧。

检查气密性的正确方法是:将完成充氧的氧弹完全浸没在水中检查水面是否有气泡。

四、挥发分测定挥发性是煤固有的特性,也是决定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煤质测量的环节较多,在不同容器内的挥发性需要进行分布计算,通常情况下检查可分为马弗炉检查、坩埚检查和焦渣检查。

在具体的化验活动中,化验员存在不对设备进行测定就进行试验的情况,也存在坩埚炉膛位置摆放不正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的正确做法是:化验开始化验员需要对相应设备进行测定,对仪器进行反复确认,在坩埚放入时,准确定位保证坩埚处在温度分布最为均匀的位置;坩埚检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坩埚的完好性2)坩埚的质量。

1.5、称样控制
称样主要涉及到天平使用、煤样混合、干燥剂使用和控制样量这些环节,其中干燥剂使用和煤样混合比较容易出现误操作,因此需要加强控制。

对于干燥剂的使用,其目的是保持天平和煤样的干燥。

在进行取样时,应该从天平中取出干燥剂,避免遗留对试样称量造成误差。

正确方法是称量之前,将干燥剂从天平中取出,再将其放入到干燥器内,并对其挥发分进行测定。

对坩埚称量之后,需将干燥剂放回天平内。

[2]对于煤样混合,由于煤炭具有不均匀性,不论是储存还是移动,都会出现粒度离析的情况,这对于煤质化验会形成较大影响。

一般,正确的操作方式是先将煤样通过转瓶法进行混合,然后再将其静置,直到煤粉飞扬的情况不在出现,之后才能对其进行称样操作。

2、煤质常规化验中的误操作
2.1、采样过程出现的误操作
煤质样本的采集是最容易出现误操作的环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煤质常规化验出现较大误差的原因80%是由煤质采样误操作引起的。

具体说来,煤质采样出现的误操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煤质样本选取的范围不合理。

由于煤层范围较大,不同区段的煤炭必定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在选择样本的时候应该对各个区段进行全面采样。

但是,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和采样人员专业水平、职业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采样不全面的问题,最终导致采集的煤质样本并不能真实反映。

其次,煤质样本选取不具代表性。

只有具有代表性的煤质样本才能真实反映煤炭性质,若是代表性缺乏,那么化验结果只能对煤层局部形成反映,并不能表现出煤层整体情况。

一般,在现场操作中,主要是在溜槽、胶带、矿浆出口等地方设置采样点,并且应该垂直煤流全断面进行采用。

若是在操作上不符合要求,也会导致误操作问题。

2.2、控制煤样制备过程中的误差
相比采样环节各种因素干扰下导致化验误差,制作样品工艺是比较容易操作的。

但是,在这一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成为导致煤质化验误差的最主要因素,而且,误差会更大。

在煤样制作过程中,有很多因素能造成误差,比如煤样粒度的粉碎程度是否符合要求,混合均匀与否,烘干温度的控制能否达到要求以及煤样进行缩分后的留弃。

①煤样制备的系统误差。

从实际操作角度来分析,煤样制备过程中无法规避的系统误差导致检测结果呈现偏高或偏低的现象。

其中主要有试样被污染,试样粒度不符合化验要求以及煤样物理性质不稳定造
成水分含量波动等原因。

系统误差是通过使用单一的制样工具以及同一套制样设备处理性质相近试样的方式来减小的。

②煤样制备的缩分误差。

煤样制备过程中缩分误差的把握力度很不好掌握。

在选择煤样数量的时候,选择数量较多的煤样虽然会降低缩分误差,但是会增加化验过程中的工作量和操作难度;若选择数量较小的煤样,又保证不了降低缩分误差。

其制备过程中误差大小没有规律,测试结果区别较大。

因此在进行煤样制备过程中,要平衡好试样数量和化验过程中操作难度系数的关系,尽可能减小缩分误差。

③煤样干燥过程中的误差。

通常情况下,通过采取干燥箱和风干两种来达到让煤样性质稳定的状态。

但在实际操作化验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会选择电炉进行煤样的干燥,此种方法虽然能高效完成工作,但是导致煤样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改变了试样的初始性质,化验结果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所以为了总体化验的准确性,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去执行。

2.3、煤样的工业分析过程中误差的控制
煤样的工业分析方法比较多,然而各种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是不相同的,由于分析方法选择的不得当,最终影响煤质的化验结果。

在对煤样进行工业分析时,由于选用设备仪器精密度不够、测量中存在计数误差,以及分析人员自身的问题(业务操作技能不熟练、掌握的分析知识不全面、操作不遵守相关标准等)等,都会对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构成影响。

在对煤样进行分析时,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需要对煤样进行平行分析,并且按照国家标准允许误差的数值判定两个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值。

在对煤样进行分析时,为了进一步降低误差,在选择误差控制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①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

在对煤样进行分析时,选择的分析方法需要通过实验进行对比验证,确保煤样工业分析结果在精度、准确度方面符合相应的要求,并且利用先进的分析仪器对煤样进行分析。

②针对基础知识、业务技能,对分析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在工作质量、化验结果质量方面,对分析人员进行控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

③在对煤样进行分析前,需要检查所用仪器设备性能参数,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3、结语
在对煤质进行化验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已,从点滴和细节入手,培养良好的习惯,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充分理解国标,做到灵活使用,通常情况下,这是一名优秀煤质化验员的基本素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检测值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姚晓兰.浅谈煤质化验中误差原因及控制方法[J].山东煤炭科技,2014(07):187-189.
[2]蔡艳雄.煤质常规化验中如何避免误操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1):323-324.
[3]赵玲玲.煤质常规化验中如何避免几项误操作探讨[J].科技传播,2013,5(11):111+96.
[4]马文红.煤质常规化验操作化验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控制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05):265.
[5]刘也.煤质化验中的误差的控制[J].价值工程,2011,30(12):2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