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语上《瑞恩的井》第一二课时观摩示范公开课优质赛教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最新精品优秀教案多篇
小学北师大版语文优秀教学课例及教学反思:瑞恩的井

小学北师大版语文优秀教学课例及教学反思:瑞恩的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簇拥、迫不及待、一声不吭”等词语。
过程和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读懂课文内容,理清瑞恩实现梦想的经过。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清瑞恩实现梦想的经过,体会其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2012-9-207:27编辑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文中的主人公瑞恩让我们的思想、灵魂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要强盛,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奋斗,同学们让我们以瑞恩那样的人为榜样,做一名有理想、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学生。
《瑞恩的井》叙述的是一位加拿大6岁男孩得知非洲儿童饱受苦难、面临死亡,而70美元可以帮助他们打一口井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到了这笔钱,后来他得知这笔钱只够买器材,打井却远远不够,因此他继续努力并寻求媒体的帮助,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人……两年后,他来到了非洲,看到了他的那口井。
至今,由他发起的募捐行动仍然在全加拿大进行着……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瑞恩的爱心、决心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个人。
课文弘扬了一种善良、博爱的精神,一种真挚的想以个人力量拯救世界的态度。
课文中有些语句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如:负责人对他说:“这个数目对你来说太大了”,这个数目是多少?我让学生对70美元进行人民币的兑换,合人民币约560元左右,这对一个只有6岁的孩子来说70美元是通过自己做额外的家务活挣得的,这个数目确实是太大了,领悟到瑞恩身上的那种善良、有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
再如:“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
”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光靠老师讲解是很难体会的,在教学时我播放了一个视频介绍了非洲的现状让学生观看,视频上非洲贫瘠的土地,一些骨瘦如柴的孩子引起了学生的动容,课堂上学生个个面容沉重,严肃,有的眼闪泪花。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瑞恩的井》第二课时优秀学案(精品)

《瑞恩的井》第一课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瑞恩是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瑞恩的敬佩之情。
3.拓展阅读,感受地球家庭互相帮助,让孩子学会爱他人。
4.独立识字学词,写摘录笔记。
二、学习过程1.继续搜集有关非洲贫困人民生活的资料,使用手机拍照或录像,分享给全班同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遍。
3.自读课文,思考:你觉得瑞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
例:我觉得瑞恩是个富有爱心的孩子,理由是:我觉得瑞恩是个的孩子,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觉得瑞恩是个的孩子,有一处是这样写的:4.小组内交流。
(1)瑞恩是个善良的孩子(如具有同情心、助人为乐、关心别人等)。
句子:①瑞恩回家对妈妈说:“我需要70美元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
”②瑞恩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又一次提出请求:“非洲的孩子们就要死了,他们没有干净的水喝!”③瑞恩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了。
④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2)瑞恩是个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孩子(如有毅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等)。
句子:①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板洗尘,瑞恩干了两个小时。
当朋友在外边玩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个2美元。
②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的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③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5.“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句话有什么意义?6.理解句子: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
7.从瑞恩的言行中,你懂得了什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瑞恩的井盖 北师大版

《瑞恩的井》教学设计陈欢教学目的:1.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
2.领会“有决心、有毅力,总能把事情做好”这个道理并有所启示。
3.知道瑞恩是一个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付出爱心的孩子。
4.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瑞恩的爱心、同情心、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并初读课文1.板书:井2.师提问:同学们见过井吗?在哪见过?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生1:见过,在乡村,在胜利路上……生2:井是用来打水喝的。
师问: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时刻离不开水,那我们现在还用井打水喝吗?生:家里都用上自来水了。
3.师小结:是啊,现在我们家里用水可方便了,拧开水龙头,水便哗哗地流出来了。
可是,在遥远的非洲由于地理条件等特殊的原因,那儿的人们正饱受没有水的折磨。
4. 课件出示资料图片,相机介绍非洲。
(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
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
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 1 度2 4 分,北纬1 0 度2 7 分),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 0 度0 2 分,南纬34 度5 1 分),西至佛得角(西经1 7 度3 3 分、北纬3 4 度4 5 分),北部至吉兰角(东经9 度5 0 分、北纬3 7 度2 1 分)。
面积3 0 2 0 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
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 0 . 2 %,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因赤道横贯非洲的中部,有3/4的土地受到太阳的垂直照射,所以,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区终年炎热,故称为“阿非利加”,简称非洲。
“阿非利加”是希腊文阳光灼热的意思。
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洲。
其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非洲东部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
当然,除了沙漠,非洲也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出示课文片断:……一些非洲的孩子住在条件很差的草棚里,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又缺医少药,许多儿童在饥饿、疾病中等待死亡……指名读。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瑞恩的井》第一、二课时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赛教课最新精品优秀课件PPT

爽快——干脆
联系——联络
反义词:
额外——分内 奖励——惩罚 羞怯——大方
痛苦——欢乐
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概括每部分大意。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8):瑞恩实现第一个梦想:捐70美元打一口井。
第二部分(9~10):瑞恩产生新理想:希望每个非洲人都喝上干净水。
第三部分(11):瑞恩到达乌干达,坚定理想。
初读感知
登载(dēnɡ zǎi):(新闻、文章等)在报刊上印出。
羞怯(xiū qiè):羞涩胆怯。
看到报纸上( 登载)的地震灾区新闻,社区居委会 开展了( 募捐 )活动,现场还有记者对这次活动进行报 道,当( 采访 )到一名小女孩时,面对镜头,小姑娘 ( 羞怯 )地躲到了妈妈身后。
近义词:
商量——商议
终如愿以偿的故事,颂扬了瑞恩真诚、无私 、没有国界的爱。
再读课文
1.问什么瑞恩这句话“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 喝上干净的水。”出现在文中两次?
心理描写“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既是瑞恩决定攒钱的原因,
也是瑞恩实现自己梦想的精神动力 ,是贯穿全文的一条
线索。这处心理活动进一步表现了瑞恩真诚、无私、没 有国界的爱。
瑞 恩 的 井
我们把视线投向非洲,就会发现那 里还有干旱、贫穷、饥饿、疾病和战争 。非洲人特别是儿童,多么需要人帮助 啊!本文写的就是一个加拿大男孩瑞恩 帮助非洲儿童的故事。
采访(cǎi fǎnɡ):搜集寻访;调查访问。
爽快(shuǎnɡ kuài):直爽;直截了当。
募捐(mù juān):募集捐款或物品。
语言积累
关于真诚的词语:诚心诚意 赤诚相待 肺腑之言
古道热肠 开诚布公 披肝沥胆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七 地球家庭 瑞恩的井》优质课教学设计_8

《瑞恩的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一声不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地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地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感受“爱的力量”的巨大。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情境导入新课师:老师和你们都互相认识了,今天我要带你们去认识一个加拿大的孩子,他只有6岁。
请同学们看到第17课《瑞恩的井》。
(示意同学看板书)想一想,什么叫做梦想?生1:梦想就是自己的理想。
师:梦想比理想还要……生2:梦想就是自己的志向。
生3:梦想是遥不可及的。
师:梦想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有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
6岁的小瑞恩有什么样的梦想呢?请同学们看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看课题旁有颗星号,编者老师为了便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给我们写了一些阅读提示。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快速阅读,看看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初读课文感知梦想之善(生读书思考,师巡视指导)师:有的同学非常好,还知道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这是一种好的读书习惯,有的还会画出有关的句子。
这篇课文比较长,读书要讲究一定速度,快速阅读是我们本单元的一个要求,读不顺畅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师:许多同学都读完了,好,请把小手放下。
课前都预习了吧,先来检查读书情况,先读生字词。
生:(对着大屏幕读)放弃下旬募捐水泵筹齐颠簸钻井机瑞恩的井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师:真了不起,这么多词语都非常准确地读出来。
这里有几个词语是容易读错的,“水泵”的“泵”是后鼻音(出示bèng),“颠簸”的“簸”第三声(出示diānbǒ),还有一个多音字“钻”,这儿读什么?生:读zuàn。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瑞恩的井_北师大版

瑞恩的井教材简析:课文讲述的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孩子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额外帮家里做家务来攒钱造井,他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很多人。
终于,瑞恩的井建成了。
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瑞恩的爱心、决心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个人。
知识与技能:1、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3、培养学生浏览、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能过“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有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2、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2、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b)整体感知●请一名同学介绍瑞恩,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快速浏览全文,简要概括瑞恩为实现自己的梦想都做了些什么?c)合作探究●文中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瑞恩这一形象的?●并结合自身谈一谈你从瑞恩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d)思维拓展●一个六岁的孩子,对自己的梦想为什么会如此执着?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感人的人和事?●谈自己的梦想,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你希望你的家人、朋友如何对待你的梦想。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分钟演讲。
e)课堂小结●学生小结●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文中的主人公瑞恩让我们的思想、灵魂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要强盛,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奋斗,同学们让我们以瑞恩那样的人为榜样,做一名有理想、有责任心、有爱心的新世纪的中学生。
、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
2、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能够感悟并有所启示。
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瑞恩的爱心、同情心、学会关心他人。
教法:互动参与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瑞恩的井》,这是生活在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普通男孩身上的故事,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募捐mùjuān 草棚péng 羞怯qiè水泵bèng登载zǎi 擦cā罐guàn三合作学习(一)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交流对课文整体感受(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根据文章的内容、写法设问,质疑解难(二)重点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学生点评。
《瑞恩的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瑞恩的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瑞恩的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
3、知道瑞恩是一个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付出爱心的孩子。
4、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资料。
一、导入新课。
谈话: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对非洲,对乌干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了解非洲的人很多,但有多少人能实实在在给予他们帮助呢,课文的主人公做到了。
他是谁?2、齐读课题。
面对课题有什么疑问吗?我们做了预习,听课老师还不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谁介绍一下课文内容?谈话:六岁一年级的小男孩做出这么件惊天动地的事,究竟有多大魅力吸引这么多人,跟他一起做?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瑞恩的魅力。
二、默读课文,感受瑞恩》1、出示阅读提示。
(课件)2、自由读文,做批注。
3、交流感受。
三、感受人物魅力。
预设:1、有爱心,坚持不懈。
师小结:2美元,70美元,干巴巴的数字放在语言文字中,文字赋予他丰富的内涵,就闪烁出更加明亮的光彩。
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
2、生相机质疑:渴望每个人喝干净的水“出现了2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有什么作用?3、“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
”(破折号作用是解释说明)4、人们募捐。
(25美元,7000美元,6万美元)提问:瑞恩是不是召集所有人帮助,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帮助?(联系单元主题)为什么说地球家庭?家—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什么?亲情----- 亲情实际上就是—爱。
这是怎样的爱?(真诚无私,无国界的爱),怎么读出这种感觉。
5、感受瑞恩的精神。
课件出示:负责人对说:“这个数目对你来说太大了,你能做到现在这样,我们已经很感激了。
”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他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跳舞、欢呼。
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瑞恩井》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多篇)

《瑞恩井》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多篇)第1篇:瑞恩的井教学设计《瑞恩的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有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4.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学情分析:六一班有学生41人,大多学生学习踏实,能主动预习,课堂上表现活跃,有部分学生胆小,不善表达,还需引导鼓励。
1.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2.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谈“井”,导入新课媒体出示:井的图片,请看到过井的学生说说井的作用。
) 2.出示课题——瑞恩的井,齐读。
3.根据课题提问归纳学生的问题:瑞恩是谁?瑞恩怎么会有一口井?这口井在哪里?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边读边思考上面的问题。
2.出示并检查正确朗读下列词语:募捐额外爽快奖励水泵登载羞怯设备3.再次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那些事?板书:学校募捐→瑞恩攒钱,捐助→瑞恩募集三、合作学习1.找出描写瑞恩言行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重点、难点:2.如何看待给瑞恩以极大支持的妈妈。
瑞恩:有爱心,有梦想,有超人的毅力,恒心。
(例子略)四、探究学习1、“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这句话有什么意义?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既是瑞恩决定攒钱的原因,也是瑞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精神动力,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进一步表现了瑞思的真诚,无私,没有国界的爱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上句子,并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瑞恩的善良和爱心。
过渡:让我们一起跟随瑞恩去乌干达看看那口井吧!。
五、再读课文,深入体会1.指名读课文11节。
出示句子:汽车驶进一所小学,道路两旁站着5000多名儿童,他们兴奋地叫着:“瑞恩!瑞恩!”并且有节奏地拍着手。
瑞恩羞怯(害羞、胆怯)地向他们挥手。
2.出示:“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说说乌干达人民为什么要在井上刻这句话?这句话有什么含义?(1)指导学生联系第2节先理解“这个痛苦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恩的井
课文讲述的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孩子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额外帮家里做家务来攒钱造井,他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很多人.终于,瑞恩的井建成了.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瑞恩的爱心,决心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个人.
1.会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能辨析“募集、募捐、捐助”这三个词语。
3.知道瑞恩是一个善良、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好孩子。
领会“有决心、有毅力,总能把事情做好。
”这个道理。
教学重点
1.会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领会“有决心、有毅力,总能把事情做好。
”这个道理。
教学难点
1.知道瑞恩是一个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好孩子。
2.理解“瑞恩的井一一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这句话的意思。
教案一
1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介绍“井”,导入新课。
(请看到过井的学生举举手,并请他们说说井的作用。
)
(井一一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
)
2.出示课题——瑞恩的井,齐读。
3.根据课题提问。
归纳学生的问题:
瑞恩是谁?
瑞恩怎么会有一口井的?(为什么这口井是瑞恩的?)
这口井在哪里?
……
(以上问题较为简单,当场可以解决。
)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
2、检查朗读的情况。
(1)文章共有几小节?(12小节)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3、出示:
瑞恩是。
从老师口中,他知道,(6 岁的加拿大一年级的小学生)(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募捐)还知道。
于是,他挣到了70美元。
可
是这钱不足以打(70美元可以打一口井)(帮长辈做家务)一口井。
在的帮助下,瑞恩开始了面向整个加拿大的,也加入(妈妈)(募捐活动)(他的同学)了捐助的行列。
他们还与非洲的孩子们。
两年后的,8岁的瑞(相互通信)(一个夏天的早晨)恩和妈妈来到,这里有一口,当地的孩子们(乌干达的一所小学附近)(瑞恩的井)(热烈欢迎瑞。
现在,瑞恩的募集活动,那些钱将被用来。
恩的到来)(还在继续)(在非洲打井和购买设备)
4、交流答案,齐读这段话。
5、辨析“捐助、募捐、募集”。
(1)这段话包括三层意思:
出示:
①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募捐。
②瑞恩靠做家务挣来了70美元,他的这笔钱将用来捐助乌干达北部一所小学的孩子们。
③瑞恩在妈妈的帮助下开始了面向整个加拿大的募集活动,这一活动至今还在继续。
指名分别读这三句句子。
(2)从课文中找到与这三句句子相对应的小节。
(1~2节)
(3~4节)
(9~12节)
全班齐读1~2节,男生读3~8节,女生读9~12节。
板书:学校在募捐→瑞恩的捐助→瑞恩在募集
(3)利用工具书,比较三个词语的异同。
相同:都有捐款、捐物的意思。
不同:募捐是募集捐助的意思。
募集是广泛征集的意思。
捐助是拿出财物来帮助的意思。
“募集、募捐”有号召大家来捐助的一层意思。
捐助则是指自己捐款捐物。
三、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可以用书中的句子来说。
2、交流:
瑞恩是个善良的孩子。
(有同情心、助人为乐、关心别人、心好等都行。
)
板书:善良
(1)瑞恩回家对妈妈说:“我需要70美元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
”
(2)瑞恩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又一次提出请求:“非洲的孩子们就要死了,他们没有干净的水喝!”
(3)瑞恩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了。
(4)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注意黑体字的读法。
)
瑞恩是个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孩子。
(有毅力、不怕困难、
坚持不懈等都行。
)
板书: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1)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板吸尘,瑞恩干了两个小时。
当朋友们在外边玩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个2美元。
(2)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的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
(3)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注意黑体字的读法。
)
四、三读课文,悟悟道理。
1、齐读课文,找找直接点题的一句话: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
(个别读)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生活在非洲这片平脊的土地,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没有食物,没有水,饥饿、疾病、死亡威胁着人们。
而瑞恩捐助的这口井给那里的人带来了希望。
2、我们从瑞恩身上学些什么?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事情都能做好!
这就是瑞恩的井带给我们的启示。
3、说话练习:
以《好样的!瑞恩!》为题,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受。
4、总结全文。
瑞恩的井
学校在募捐→瑞恩的捐助→瑞恩在募集
善良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事情都能做好!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清晰,目标明确,学生课前预习到位,导入为教学做了铺垫,教学内容饱满,板书能突出文章的主题,表格式的比较降低了难度,可操作性强。
但是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过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前面的环节中由于学生拘束,回答问题延迟,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一、二环节的内容,造成前松后紧,而后面的内容又是重点,所以本节课后半部分有点老师拽着学生跑的感觉。
如果再次上改进课的话,我想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字词放手让学生来做,把字词学习的时间用来感受课文中的句子,体会瑞恩真诚无私、没有国界的爱。
如果这样时间还不够的话,我会把这些内容分成两个课时来上,因为课文时间的比较这是第一次出现,有必要让学生弄得清楚些,甚至用一节课来教会他们怎样比较,那么以后学生掌握了比较的方法之后,他们能主动地对课文进行比较,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