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元纪念馆解说词
西行仓库纪念馆观后感

西行仓库纪念馆观后感前几天去了四行仓库纪念馆,那感觉就像一下子被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心里头满满当当的都是触动。
一走进纪念馆,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像一只大手,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
墙上满是枪眼和炮弹炸过的痕迹,就像历史老人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惨烈。
这些痕迹可不是什么简单的破损,那是四行守军顽强抵抗的见证啊,每一个弹孔里仿佛都藏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我在一幅幅老照片前停住了脚步,照片里的战士们,一个个眼神坚定得就像燃烧的火焰。
他们的装备和日军比起来那可差远了,但就是这样,他们还是死死地守住四行仓库。
谢晋元团长,那就是个大英雄啊!他带领着战士们,明知前面是数不清的敌人,背后是几乎没有退路的绝境,可硬是没退缩一步。
他们在屋顶上竖起国旗的时候,那面旗帜飘扬得不仅仅是一块布,那是中国人的骨气和尊严。
再看看那些战士们简陋的装备,破旧的枪支,打满补丁的军装,我心里就一阵发酸。
可就是靠着这些,他们挡住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疯狂的进攻。
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我就想啊,要是我在那个时候,能不能像他们一样勇敢呢?说实话,我有点心虚,可也正是这种心虚,让我更加敬佩这些英雄。
纪念馆里还有一些复原的场景,那逼真的程度就好像我能听到战士们的呐喊声、枪炮声。
我仿佛看到战士们在枪林弹雨里穿梭,脸上满是汗水和泥土,却一刻不停地向敌人反击。
他们可能前一秒还在并肩作战的兄弟,下一秒就倒在了血泊里,但他们没有时间悲伤,因为敌人还在进攻。
从纪念馆出来,我满脑子都是那些画面。
我就觉得,现在的生活和那时候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
我们在和平的环境里长大,不愁吃不愁穿,还能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可是这一切都是当年像四行仓库守军这样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
我们可不能把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给糟蹋了,得好好珍惜,更得像那些英雄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咬着牙坚持下去,不能丢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那股劲儿。
这次参观就像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敬意,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责任感。
纪念馆导游词优秀范文

纪念馆导游词优秀范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纪念馆导游词优秀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纪念馆导游词优秀范文》。
第一篇:纪念馆导游词大家看,我们现在来到了纪念馆的外面,那些竖立的石雕是根据当年大屠杀时中国人逃跑的样子雕刻成的,有的是爸爸背着孩子、拉着妈妈逃跑的,有的是年轻人背着老人或小孩逃跑的,有的是老人抱着小孩逃跑的,你们看他们脸上满是痛苦的表情。
大家继续往前走,我们现在进入了纪念馆内,看!对面墙上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遇难者300000’,这个数字有多大,大家可以自己想象一下,旁边的小字刻的是部分遇难者的名字。
大家看,这里有幅画,上面画的是日本人杀害中国人的情景,他们把中国人放进一个桶里,桶里全是钉子,然后把桶来回转动,把中国人活活给扎死了,这是多么残忍啊!大家再看这幅,上面画着日本人把中国人的尸体堆成了山。
”“我们进入下一个展厅,这个展厅里面是日本人杀害中国人所用的武器,有枪、刀、手榴弹等,还有上个展厅画上的桶,那个桶里面可是锋利的钉子,大家跟我来,这里是档案厅,墙上这些文件都是遇难者的档案,大家可以拿出来看看。
这个展厅还有一个体验室,叫做‘十二秒’,就是在大屠杀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日本人杀害了30万中国同胞,就相当于每隔十二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在日本的屠刀下,大家听这水滴的滴答声,每滴答一下,就有一人被杀害。
”“最后一个展厅是胜利厅,日本投降了,中国胜利了!大屏幕中放映的就是日本投降的画面,墙上满是胜利的旗帜,一片欢欣的场面,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强大!谢谢大家!”第二篇:篇二黄帝故里导游词我的家乡有一处风景区,那就是黄帝故里。
每年三月三时来自五湖四海的炎黄子孙都到这里来拜祖,今天我就带你们来看看吧。
黄帝故里门前有一个广场,广场中央有一个鼎。
鼎由四只熊的'头顶着,上面还刻着字,别提有多威武!广场四周有一圈树木,他们犹如绿色的卫兵,坚定地站在那儿。
谢晋元将军故乡纪念碑为何鲜为人知?!

谢晋元将军故乡纪念碑为何鲜为人知?!文/ 曾奕涵说到在淞沪会战中,保卫上海四行仓库的抗日英雄谢晋元将军的英名,国人也许并不陌生。
说到谢晋元故居和纪念馆,梅州人民特别是蕉岭县人民大都知道在哪里;可是,说到离故居和纪念馆不过几百米的谢晋元纪念碑,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这是为什么呢?!且说,蕉岭县新铺镇尖坑乡有个小地名叫方塘子,这就是尖坑谢氏十四世祖堂。
在两堂两横一回龙的祖堂建筑的两边,平行排列着一幢幢大门全部向东的平房瓦屋,祖堂门口有一口四方型的池塘(后来做纪念馆时被填平),池塘外便是一望无垠的田野。
祖堂南边的三幢屋,有两个大门:荆树居和儒林第。
1905年4月26日,谢晋元便诞生于此。
而我的外公谢晋元的堂弟谢晋逊,则于1925年诞生在祖堂北边的这栋。
离方塘子北边约300米,有个平地中突起的大圆墩,像倒覆的半球,垂直高度约有四五十米,当地人叫圆墩岌(客家话叫“圆墩印”)。
记得,小时候到外公家我总喜欢跟舅舅上这圆墩岌登高远望,这上面除了有些小松树外,还有板栗树和桉树;那时桉树还小,板栗树也并不高大,远远便能看见裸露的红色的圆墩岌。
圆墩岌的东南边被无垠的稻田包围,后来才有西线公路从边上切过。
站在这貌似小山的圆墩岌上,尖(坑)长(江)的秀丽风光尽收眼底。
2013年的春节,我们一行三人先到了舅舅家里,大舅忙于准备午餐,便跟我说:“你带他们到圆墩岌上去玩吧!”这时的圆墩岌绿树成荫,完全被树林所覆盖,当年的板栗树却所剩无几了,偶尔看见台阶下方有几棵,树干也都枯朽得厉害,台阶上落了一地的板栗壳。
沿途的桉树,有不少一人已经难于合抱,树干挺直俊朗,难怪有些地方叫它靓仔桉了。
沿着积满落叶的台阶上到岌顶,久违的近十米高的谢晋元纪念碑,赫然耸立在眼前,外公书写的“抗日民族英雄谢晋元将军纪念碑”碑文同时亲切地映入眼帘。
纪念碑基座的正面有:《追赠陆军少将谢公晋元纪念碑碑文》,碑文有当年陈毅的题词:“参加抗日,为国捐躯”及“将军英名传万古,正气彪炳壮千秋”等字样。
谢晋元谢晋元故居位于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由谢晋元将军的曾祖父建于清

谢晋元-谢晋元故居位于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由谢晋元将军的曾祖父建于清谢晋元故居。
谢晋元故居位于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
由谢晋元将军的曾祖父建于清代咸丰年间。
共计23间。
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
建筑面积675平方米。
故居座西朝东。
为沙灰瓦木结构。
三幢合面两门楼的平房。
两座大门分别为“儒林第”和“荆树居”。
1905年4月26日。
谢晋元出生在故居“儒林第”南幢。
并在这里渡过了童年时期。
这期间。
谢晋元将军接受了客家人勤劳勇敢。
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教育。
为日后成为民族英雄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1999年。
蕉岭政府按原貌对谢晋元故居进行了全面修葺。
同年10月开放。
供人们瞻仰。
2016年。
谢晋元故居被列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谢晋元故居。
文保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建时间,清朝咸丰年间。
故居名称,儒林第。
简介。
谢晋元是我国著名抗日民族英雄。
其故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园墩子下芳塘子。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点。
谢晋元故居由谢晋元曾祖父在清代咸丰年间建造。
房屋坐西向东。
为沙灰瓦木结构。
三幢合面两门楼平房。
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
建筑面积675平方米。
两座大门分别命名为“儒林第”和“荆树居”。
文物保护。
为弘扬将军的爱国精神。
蕉岭县政府于1998年拨专款赎回已散失的故居房屋。
整修后批准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又拨专款兴建了谢晋元纪念馆。
与故居原有建筑相连互映。
并珍藏了大量展现将军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
谢晋元故居每年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华裔子孙及国际友人前来参观。
2002年。
谢晋元故居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被命名为“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客家文化。
石寨土楼亦称方楼。
坐落在北礤村。
建于明末嘉靖年间。
为当地郭姓五世祖所建。
整座建筑为土木结构。
墙体用泥土夯筑而成。
呈平面四方形。
三层。
高米。
里面共有63个房间。
土楼布局独特。
具有通气。
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作文

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作文哇塞!前几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那可真是一次让我难以忘怀的经历!刚走到纪念馆门口,我的心就被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紧紧揪住了。
四行仓库那布满弹孔的墙壁,就好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默默地向我们诉说着过去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走进纪念馆,里面的陈列品琳琅满目。
有战士们用过的破旧的枪支,有泛黄的书信,还有那些记录着战斗瞬间的珍贵照片。
看着这些,我不禁在想,当年的战士们是怀着怎样的勇气和决心在这里战斗的呀?我仿佛看到了谢晋元团长在大声地指挥着战士们奋勇杀敌,他的眼神是那样的坚定,好像在说:“我们一定能守住!”我又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他们的身影是那样的无畏,难道他们不怕死吗?不!他们怕,但为了保卫祖国,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我还记得有一个展柜里放着一件血迹斑斑的军装,那上面的每一个补丁,每一处血迹,都好像在讲述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难道不就像一本活着的历史书吗?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位老爷爷。
他看着那些展品,眼里闪着泪光,跟我们讲起了他小时候听到的关于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故事。
他说:“孩子们啊,你们可一定要记住这段历史,不能忘啊!” 我们连连点头,心里也暗暗发誓,一定会铭记这段历史。
看着那些英勇的战士们的雕像,我忍不住问自己:“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我能像他们一样勇敢吗?” 我想,我应该也会的!因为他们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们。
四行仓库纪念馆,它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让我们记住了那段艰难的岁月,记住了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雄们。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难道不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吗?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吗?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心怀爱国之情,努力奋斗,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福州特色作文

福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它的特色,令我久久难以忘怀。
福州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城市。
福州有许多的名胜古迹,比如:“闽越王城”、“鼓山”、“三坊七巷”……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最古老的街区,也是保存较完整的一条古街,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了。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三坊七巷。
我们从东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牌坊,
上面刻着:“忠孝廉节”四个大字,这就是三坊七巷的牌坊。
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
了“胡雪岩故居”。
这个房子建于清道光年间,整个房子有四层,每层都有不同的装饰
和结构。
二楼三楼都有一个天井,天井里种着一棵桂树。
三楼最大,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古董和装饰品。
我们在这里面走来走去,欣赏着房子里各种各样的东西。
我们还去了“林则徐纪念馆”、“谢晋元纪念馆”、“郑成功纪念馆”……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林则徐纪念馆”。
因为林则徐曾经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努力学习。
梅州五县旅游景点

大埔县旅游景点张弼士故居: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埔客家民俗文化村张弼士故居位于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
距大埔县城17公里。
是集民俗与自然、观赏与游玩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中国葡萄酒之父、张裕酿酒公司创始人张弼士的故居——光禄第、云禄第。
花萼楼:位于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距县城有45公里,建于明万历36年(公元1608年),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萼楼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属土木结构的圆形建筑。
西岩山:西岩山是粤东名山,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内,山上奇石众多,而且形态各异,活灵活现,让人留连忘返。
西岩山特有灵气,登上西岩高峰,会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西岩茶乡景点别致,西岩大茶壶是把“宝壶”,盛装着人们丰收的喜悦。
西岩茶一次又一次摘取桂冠:西竺名牌、国家金奖。
三河坝:三河坝旅游区,位于大埔古镇三河镇。
三河镇,是大埔县境内的汀江、梅江、海潭河三水汇合成韩江的起点,故称为三河坝。
自古以来三河坝是粤东水路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一腹三翰院:通议大夫第位于大埔县百侯镇政府侧,距县城12公里,约建于清乾隆1750年,距今250多年,座南向北,砖土木结构,为标准三堂四横九厅十八井客家府第式建筑,屋内有9个厅,18个天井,建筑工艺精致,雕梁画栋,正门顶灰塑“通议大夫第”白底黑字“通议大夫第”,俗称“一腹三翰院”,是指该屋主人杨缵绪与其弟杨黼时、杨演时,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先后考取了进士,而且都成为翰林院大学士。
因为这是一件罕见的事,所以在民间传说里,就有“什么隔河两宰相,十里九状元,还不及我一腹三翰院”的故事。
双髻山:双髻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县城西郊12公里,海拔668米,因山顶双峰耸立,形似古代妇女发髻而得名,为省级森林公园。
水泥旅游公路直通山顶。
峰高林立、竹海幽径、蕉林松风、幽泉清澈、怪石遍布,天然生成许多石岩石洞,其中一处石室,宽容百人;另一处石窿长千米,从入口到出口,游人可直立行走;又有一处“响鼓石”,脚踩“鼓面”,巨石摇动,名曰“高山打鼓”。
暑 假 红 色 游 记

暑假红色游记
——记“四行仓库”抗日纪念馆一日行
8月23日,今天爸爸说要带我去参观一个有上海特色的历史纪念场馆。
我问爸爸什么地方,爸爸说:“暂时保密,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
”我和爸爸坐地铁出发了。
出了地铁站,我们来到了位于苏州河边的“四行仓库”抗日纪念馆。
我问爸爸这里是什么地方?爸爸说这里是当时我们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者战斗的旧址。
当年在这个地方有一位叫谢晋元的将军带领800勇士不畏日军的包围浴血奋战,“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光荣事迹被记入了史册。
这里就是当年战场的原址复建的纪念馆。
我和爸爸进入纪念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重温了当时四行勇士同日本侵略者战斗的情景,从站前准备动员,到战斗打响,从群众支援,到海内外声援。
我同过纪念馆里的图像、视频、蜡像场景,身如其境的了解那段让人荡气回肠的历史。
最后我在四行仓库满是弹孔的外墙下,带上红领巾郑重地向勇士们的光荣事迹经历,我也要铭记我们的历史教训,为富强祖国而努力。
观澜小学
二(6)班
王馨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晋元纪念馆解说词新编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欢迎前来参观谢晋元纪念馆。
谢晋元纪念馆建于2000年10月,2001年7月开馆。
占地面积3082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三层砖混框架结构。
为进一步弘扬谢晋元将军的抗日英雄事迹,馆内通过运用珍贵的音像、图片、实物、史料和纪念书画等资料,展示谢晋元将军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事迹。
一楼设有抗日影片放影厅;二楼为谢晋元将军生平事迹展厅,此展厅共分六部分:投笔从戎北伐建功;抗击日寇血洒淞沪;临危受命浴血四行;身陷孤营奋发自强;痛失英雄举国哀痛;缅怀先烈流芳千古。
2010年6月,谢晋元故居及纪念馆被命名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接下来请大家移步馆内参观:
第一部分投笔从戎北伐建功。
谢晋元1905年4月26日生于广东省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出身贫寒,但读书勤奋并深受晚清抗日保台爱国志士、诗人、教育家丘逢甲,爱国华侨、光复台湾的先驱罗福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修明等蕉岭近代民族英雄影响,培养了其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广东大学预科班尚未毕业时毅然投笔从戎,转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矢志要为祖国安危与富强奋斗一生。
谢晋元投笔从
戎,对谢氏家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谢晋通、谢晋荣、谢汉勋、谢汉忠相继考上黄埔军校并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事业。
第二部分抗击日寇血洒淞沪。
自1894年甲午战争到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日益加剧。
1930年,谢晋元调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以下简称十九路军)蔡廷锴部并参加了著名的“上海保卫战”。
此战歼敌1万余人,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最后因装备和兵力悬殊,中国军队退守二线。
5月5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
战后,谢晋元被派往庐山军官训练团学习,1934年调入张治中部第五军88师。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中国北平卢沟桥挑起军事冲突,史称“七〃七”事变。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上海发起进攻,至11月12日上海沦陷,史称“八〃一三”淞沪会战。
为抵御日军进攻,曾参加过“一〃二八”淞沪保卫战的第88师调防淞沪。
谢晋元因对上海地理环境十分熟悉,被派为第二批侦查队员,潜入上海侦查地形。
淞沪会战后期,为避免不必要的牺牲,蒋介石1937年10月26下令第88师留守上海,掩护主力撤退。
师长孙元良遂决定派谢晋元率领杨瑞符的加强营四百多人留守坚固的四行仓库。
为壮大声势,迷惑日军,故对外称“壮士八百”。
谢晋元率部经过四昼夜激战,以伤亡三十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两百余人,成功阻击日军,掩护大部队顺利西撤,完成任务后奉命撤入英租界,羁困胶州路孤军营。
四行仓库保卫战期间杨惠敏用生命护送国旗给四行仓库的爱国精神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守军的士气与隔岸观战的民众,成为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象征。
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成功,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士气,吸引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赢得了广泛的同情与支持,为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起了促进作用。
四行孤军于1937年10月底撤入英租界,羁困胶州路孤军营长达4年之久。
在谢晋元的领导指挥下,全体孤军仍然保持军事作风,严格训练,先后开展了“三自”教育;创办孤军学校,学习文化知识;自力更生生产自强等一系列活动,坚持爱国斗争与爱国教育,时刻准备为国效力,受到了上海各界民众的关心慰问与支持。
对于坚持抗日斗争的谢晋元,汪伪汉奸多次派人游说,利诱收买,均被谢晋元严词拒绝。
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在孤军营大操场门口,遭到郝鼎诚、张文清、尤耀亮、张国顺四个叛徒的突然袭击,以身殉国,时年36周岁。
1941年5月8日,国民政府追赠谢晋元陆军少将军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41年12月闯入孤军营,拘禁了全体孤军,4年的孤军营生活至此结束。
此后,日军对孤军进行了百般残害,后将他们拆分到南京、杭州、芜湖、巴布亚新几
内亚做苦役,直到抗战结束幸存孤军不足两百人。
抗战八年,中国军民伤亡共计约3500万人,财产损失约600亿美元。
这就是谢晋元将军所说的:“能奋斗,能牺牲,就能胜利。
”
谢晋元将军英勇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数十年来,全国各地举行了许多纪念、宣传谢晋元将军爱国精神的展览活动,同时也发行了大量的纪念书籍或文章、电影歌曲等,以此缅怀谢晋元将军的不朽功绩。
谢晋元纪念馆每年平均免费接待单位团体、社会各界人士、侨胞、港澳台同胞及大、中、小学生等参观,约计3万多人次。
目前,纪念馆日益成为我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以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窗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