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金锁记
《金锁记》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

《金锁记》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金锁记》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导语:通过《金锁记》的个案分析可以看出张爱玲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学,又利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佳作,并把五四以来就开始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以下是文学网小编整理的《金锁记》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欢迎大家阅读!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女性书写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
张爱玲对中国文学的最大贡献是将西方现代思想及写作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学做到了完美的融合,达到了古典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
张爱玲的创作能够在传统风韵中凸现现代个性,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渗透出现代气息,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立足于古典文化基座上的现代派作家。
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特征在她的小说《金锁记》中可见一斑。
被傅雷称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的《金锁记》是备受读者关注的一篇小说。
文章围绕姜公馆二奶奶曹七巧被金钱的贪欲打造的金锁围困的30年展开情节,七巧用自己的青春,用受尽大家庭的欺侮,最终换取了一副沉重的金锁,这金锁压制了她的情爱,泯灭了她的人性。
别人毁掉了她的一生,她又变本加厉地毁掉了儿女长白、长安的一生,最后在所有人的愤恨哀怨中孤单地死去。
作家所描写的是自己熟悉的没落贵族的家庭日常生活,无论是构造故事、运用语言还是设置人物都深受《红楼梦》的影响,极易为中国读者所接受,而其小说的现代性也体现在《金锁记》的主题人物、艺术结构、叙述技巧的各个方面。
张爱玲的小说可以说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其哀歌的主旨,不是对社会的批判,更谈不上对社会的改造,而只是在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都市背景中,展示人们精神的堕落与不安,展示人性的脆弱与悲哀。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就是产生于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反省、批判和仇视,对人的本性、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人类命运的'思考。
恰恰,张爱玲就是这样表述了自己对于现代人与现代生活的理解。
张爱玲笔下的日常生活是庸俗、琐屑、无聊的,是一种存在处境,人生的荒诞与荒凉在《金锁记》中被诠释演绎到了极点,不仅描写了一段苦涩的婚姻,也描述了一个女人的疯狂。
现代小说解析张爱玲的金锁记

现代小说解析张爱玲的金锁记现代小说解析张爱玲的《金锁记》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作家,她的作品以描写爱情和女性命运为主题,笔触细腻,情感丰富。
《金锁记》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将通过解析这部小说,探讨其中的主题、情节以及文学特点。
一、背景与主题《金锁记》是张爱玲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2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白小姐与相爱多年的男友张太太之间的错综情感纠葛。
小说的主题主要围绕着爱情、婚姻以及社会角色对女性的限制展开。
二、情节梳理《金锁记》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展开,情节主要围绕着白小姐与张太太的爱情展开。
白小姐从小生活在一个传统世家,她出生在上海贫寒的环境中,但因为才华出众和她对文学的热爱,使得她在上海文坛上逐渐崭露头角。
在一次文学讲座上,她邂逅了张太太并迅速陷入了爱情漩涡。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白小姐无法与张太太结合。
她被迫与一个富商结婚,并生下了一个孩子。
尽管如此,爱情的火苗依旧熊熊燃烧,她与张太太的感情仍然存在,尽管他们无法在一起。
三、人物塑造主要人物:1. 白小姐:聪明、独立、才华横溢的女性角色。
她在小说中代表了上海新女性的形象,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人生。
2. 张太太:有名有姓的新式上海女性,她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小说中。
她在家庭和社会压力下选择了婚姻和珠宝事业,但内心深处仍爱着白小姐。
4. 富商:白小姐的丈夫,虽然娶了白小姐,但无法满足她的情感需求。
五、文学特点1. 描写细腻:张爱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小姐复杂的内心世界,将读者带入她的情感纠葛与痛苦之中。
2. 对爱情的追求:小说中的主题之一是无法实现的爱情,它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屡见不鲜。
作者通过白小姐和张太太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不同爱情形式的追求和渴望。
3. 反映现实与社会角色:小说呈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社会的现实,女性面对家庭、职业和爱情之间的抉择以及社会角色对女性的限制。
6、结语《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白小姐和张太太的爱情叙事,展现了女性在婚姻与事业之间的挣扎,以及对传统观念的反叛。
第十六讲 张爱玲与《金锁记》

虐待狂与性变态
主要表现在对女儿和儿媳的虐待。对家庭里同 性的虐待,这种虐待又和金钱,和性变态联系 在一起。 她对女儿的虐待,完全是出于那种变态的金钱 危机症。她为了守住金钱,给女儿缠脚,破坏 女儿的爱情。 她怕长安不安分,到处乱走,和男人来往,家 里的财产被男人霸占,就给她缠脚,缠了一年 多,把脚缠成了残废脚。宁可让女儿在家里抽 大烟。
然后告诉女儿说: 表哥虽然不是外人,但是,天下的男人都是一 样混帐。都是为了女人的钱。男人永远碰不得。 后来,长安大了,凡是别人给介绍的男人,只 要家境一般,曹七巧就觉得对方是贪图她的家 产。所以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的。 她为了一条床单,可以到学校大闹校长,弄得 满学校都知道。结果长安不好意思上学了。她 还带着两个老妈子到学校索要学费。
姜季泽
•“那姜三爷姜季泽却 一路打着呵欠进来 了,季泽是个结实 小伙子,偏于胖的 一方面,脑后拖一 根三股油松大辫, 生得天圆地方,鲜 红的腮颊,往下坠 着一点,青湿眉毛, 水汪汪的黑眼睛里 永远透着三分不耐 烦……”
长白 芝寿 娟姑娘
长安
小说结尾
七巧过世以后,长安和长白分了家搬出 来住。七巧的女儿是不难解决他自己的 问题的,谣言说她和一个男子在街上一 同走,停在摊子跟前,他为她买了一双 吊袜带。也许她用的是她自己的钱,可 是无论如何是由男子的袋里掏出来 的。……当然这不过是谣言。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 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
女儿长安成了老姑娘,好不容易找到 一个从德国留学回来的童世舫。童世 舫不讲究旧式婚姻的排场,也不在乎 嫁妆问题,但是,曹七巧仍然认为是 看着她家的门第来,看着她的财产来 的,所以百般阻挠,最后她请童世舫 到家来作客。长安本来已经戒烟了, 但是她却故意说长安抽鸦片,把女儿 的婚姻破坏。
金锁记张爱玲读后感

金锁记张爱玲读后感《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写而著称。
小说以上海滩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女人在家庭和爱情中的挣扎和痛苦。
通过对主人公金锁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张爱玲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无奈和矛盾,以及她们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
金锁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女人,她的一生充满了磨难和挣扎。
她在家庭中扮演着妻子、母亲和女儿的角色,但却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她的丈夫是一个花花公子,对她不忠实,而她的女儿则是一个叛逆的少女,对她的教诲和关爱毫不领情。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金锁感到孤独和无助,她渴望得到爱情和尊重,却始终无法如愿以偿。
小说通过金锁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她对爱情和自由的渴望。
她对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却又无法摆脱传统的束缚和家庭的压力。
她渴望自由,却又无法摆脱社会的约束和责任。
在这样的矛盾和挣扎中,金锁变得越发脆弱和无助,最终陷入了绝望和苦痛之中。
张爱玲通过金锁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困境和痛苦。
她们被束缚在家庭和社会的角色中,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尊重。
她们渴望爱情和幸福,却又无法摆脱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的偏见。
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们变得越发无助和脆弱,最终失去了自我和尊严。
读完《金锁记》,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张爱玲对女性命运的关怀和思考。
她通过金锁的故事,揭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痛苦和挣扎,以及她们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
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写而著称,让人不禁为金锁的命运而感到心痛和唏嘘。
《金锁记》不仅是一部揭示女性命运的作品,更是一部深刻的社会写实小说。
通过金锁的故事,张爱玲展现了上海滩的繁华和变迁,以及传统社会的伦理和道德观念。
小说以其真实的背景和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上海滩的烟火气息中,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情和沧桑。
在读完《金锁记》之后,我对张爱玲的文学才华和人文关怀更加钦佩和敬重。
她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痛苦和挣扎,以及她们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一、本文概述1、简要介绍张爱玲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女作家。
她出生于上海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双重熏陶,这使得她的作品既有古典的韵味,又充满了现代的意识。
张爱玲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张爱玲的创作生涯虽然不算长,但她的作品却影响深远。
她的小说多以旧上海为背景,描绘了都市男女的爱情与生活,展现了他们面临的种种困境和内心的挣扎。
她的文字细腻而富有感染力,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张爱玲的笔下,无论是繁华的都市风景,还是琐碎的生活细节,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她的作品不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她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为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她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社会和人性的独特视角。
通过对张爱玲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也能更好地领略她的文学魅力。
2、简述《金锁记》的创作背景及作品概况。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
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张爱玲独特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深刻问题。
创作背景上,张爱玲身处乱世,亲历了家族的兴衰和个人的荣辱,这些经历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情感基础。
张爱玲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家族观念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这些背景因素共同构成了《金锁记》的创作土壤。
作品概况方面,《金锁记》以曹七巧为中心人物,通过她的命运变迁,展现了封建家族制度下的种种弊端。
曹七巧原是一个麻油店的女儿,却嫁给了一个大户人家的残疾二少爷,从此被金钱和家族锁链所束缚。
浅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主题

浅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主题浅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主题张爱玲,本名张煐,她的父亲张志沂为清朝末年著名大臣张佩纶的儿子,母亲黄逸梵是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黄翼升之女,继母孙用蕃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孙宝琦的女儿,祖母李菊藕是李鸿章长女。
上海沦陷时期,陆续发表《倾城之恋》、《心经》、《金锁记》等中、短篇小说,震动上海文坛。
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被视为天才,并且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试。
后来战乱逼使她放弃远赴伦敦的机会而选择了香港大学。
在那里她一直名列前茅,无奈毕业前夕香港却沦陷了。
关于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
此后张爱玲返回上海,因为经济关系,她以唯一的生存工具——写作,来渡过难关。
《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却成为她的成名作,替张爱玲向上海文坛宣布了一颗夺目的新星的来临。
继之而来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认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恋爱了。
偏偏令她神魂颠倒的是为大汉奸汪精卫政府文化部服务的胡兰成。
她为这段恋情拼命地付出。
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不管他汉奸的身份。
可是一段时间后,胡兰成背叛了她。
然而,凋谢的不只是张爱玲的心,她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亦随之而逝。
往后的日子纵然漫长,她始终没再写出像《金锁记》般凄美的文章。
目前研究界对于张爱玲小说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是局限于对张爱玲小说创作历程的单阶段,或几个阶段进行归纳,而缺乏对张爱玲小说创作历程的整体研究。
纵观张爱玲的小说,可以发现有几个主题始终持续于她的整个创作。
本论文按照张爱玲小说主题的分为三大类型,选取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依次进行分析。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三大主题涵盖了张爱玲的大部分小说创作,但并非全部,之所以划分为此三类,是因为它们在张爱玲小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和重要的位置,共同构成了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主要资源。
一、对婚姻悲剧的形象描述(一)金钱至上型张爱玲小说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充满了欲望,对金钱的渴望。
张爱玲与金锁记 PPT

• 但是,姜季泽虽然是个寻和问柳、风流倜傥的花花 公子,但是,却兔子不吃窝边草。在家里却还有一 定的道德底线,对她只是停留在一般的调情上,并 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意思。他对曹七巧说: “二嫂,我虽年纪小,并不是一味胡来的人。” • 这里曹七巧就有更多的令人同情的地方。她是对姜 季泽欲望,虽然只是一种单纯的性欲,但是毕竟是 对于自己悲剧的命运的反抗。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 悦……这些年了,他跟她捉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 来还有今天!可不是,这半辈子已经完了——花一半的年 纪已经过去了。人生就是这样的错综复杂,不讲理。当初 她为什么嫁到姜家来?为了钱么?为了要遇见季泽,为了 命中注定要和季泽相爱。她微微抬起脸来,季泽立在她跟 前,两手合在她扇子上,面颊贴在她扇子上。他也老了十 年了,然而人究竟还是那个人呵!他难道是哄她么?他想 她的钱——她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仅仅这一转念 便使她暴怒起来。就算她错怪了他,他为她吃的苦抵得过 她为他吃的苦么?好容易她死了心了,他又来撩拨她。她 恨他。他还在看她。他的眼睛——虽然隔了十年,人还是 那个人呵!就算他是骗她的,迟一点儿发现不好么?即使 明知是骗人的,他太会演戏了,也跟真的差不多罢?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但是,更重要的是,她具有饱满而旺盛的欲望,就是 爱欲与金钱欲。身体欲望与物质欲望。张爱玲笔下的 女性,几乎没有缺乏欲望,都有那种要争取到什么的
强烈冲动。曹七巧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人物。身体欲
望与金钱欲望及其矛盾是她性格的深层结构,决定了 她的命运。欲望分几个阶段: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原来是一个麻油店主的女儿,是一个小家碧玉。但 是,家里攀权附贵,把她嫁给了高公馆患骨痨的二少 爷,把她的青春象麻油一样出卖了。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一、本文概述《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心理描绘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金锁记》的主题、人物塑造、叙事技巧以及文学价值,旨在揭示张爱玲如何通过这部作品对封建社会的性别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本文将概述《金锁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分析作品所呈现出的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悲剧性。
接着,本文将从主题入手,探讨作品所揭示的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以及女性如何在这种压迫下挣扎、反抗和寻求自我救赎。
本文将对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主人公曹七巧的形象塑造。
通过对其性格、行为和命运的剖析,揭示出张爱玲如何通过对曹七巧的塑造,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与抗争。
本文还将关注《金锁记》的叙事技巧,分析张爱玲如何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如内心独白、时空跳跃等,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情感。
本文也将探讨作品的语言风格,分析张爱玲如何运用生动细腻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悲剧氛围的文学世界。
本文将总结《金锁记》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评价张爱玲在这部作品中的艺术成就和贡献。
通过对《金锁记》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张爱玲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也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以及女性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
二、张爱玲生平与创作背景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
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魅力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爱玲的生平经历与她的创作背景紧密相连。
她出生于一个封建大家庭,自幼便深受封建文化的熏陶。
然而,随着家庭的衰败和社会的变迁,她亲身经历了家族的没落和人生的无常,这些经历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情感基础。
在张爱玲的成长过程中,她接受了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
一方面,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古典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另一方面,她又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学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财产危机症
• 她总是觉得男人在觊觎她的财产。风声鹤唳,草木 皆兵。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
• 13、4岁的女儿长安与曹七巧的侄子曹春熹玩耍。 因为曹春熹抱了她的女儿长安,她就怒不可遏,暴 跳如雷,她认为曹春熹觊觎她的财产,破口大骂: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我把你这狼心狗肺的东西!我三茶六饭款待你这狼心 狗肺的东西,什么地方亏待了你,,你欺负我女儿? 你那狼心狗肺,你道我揣摩不出么?你别以为你教坏 了我女儿,我就不能不捏着鼻子把她许配给你,你好 霸占我们的财产!我看你这混蛋,也还想不出这等主 意来,敢情是你爹娘把着手儿教的!我把那两个狼心 狗肺忘恩负义的老混蛋!齐了心想我的钱,一计不成, 又生一记。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三少爷姜季泽主动找曹七巧,与她从叙旧情,想要利 用曹七巧对他的恋情,从曹七巧那里占便宜。他说自 己从前的放浪都是因为曹七巧。面对姜季泽,一瞬间, 曹七巧感情非常复杂,在灵魂深处,展开了情欲与金 钱的搏斗。 • 一方面,曹七巧她对姜季泽虽然旧情难忘。她的确是 爱姜季泽的。她甚至认为,她嫁到姜家,命中注定要 爱上姜季泽的。另一方面,她又感到她的钱是用青春 换来的。作品这样写: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先是写夜晚里两个丫鬟的对话,通过她们的对话,来 交代曹七巧出身、性格。然后,就写早晨到老太太那 里请安的前前后后的情景。人物一个一个出场。最后 是曹七巧和姜季泽。三奶奶兰仙,大奶奶玳珍,两个 对话,又是在写曹七巧,然后是二小姐姜云泽,最后, 是曹七巧出场。这里还有丫鬟,老妈子等。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二、《红楼梦》的笔法
• 张爱玲深受中国古典家族小说的影响的。这种影响起码有两个方 面不应该忽略: 1、对大家族生活及其人物的描写。张爱玲最擅长对没落的贵族大 家庭生活及其人物。《倾城之恋》、《琉璃瓦》、《茉莉香片》、 《花雕》等等。《金锁记》也是这样的作品。 2、叙述方式具有《红楼梦》风格。这就是《红楼梦》的笔法。这 种叙述方式,我觉得有三个特点:一是善于写大家族生活场景。 二是细节描写。三日常语言。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 悦……这些年了,他跟她捉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 来还有今天!可不是,这半辈子已经完了——花一半的年 纪已经过去了。人生就是这样的错综复杂,不讲理。当初 她为什么嫁到姜家来?为了钱么?为了要遇见季泽,为了 命中注定要和季泽相爱。她微微抬起脸来,季泽立在她跟 前,两手合在她扇子上,面颊贴在她扇子上。他也老了十 年了,然而人究竟还是那个人呵!他难道是哄她么?他想 她的钱——她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仅仅这一转念 便使她暴怒起来。就算她错怪了他,他为她吃的苦抵得过 她为他吃的苦么?好容易她死了心了,他又来撩拨她。她 恨他。他还在看她。他的眼睛——虽然隔了十年,人还是 那个人呵!就算他是骗她的,迟一点儿发现不好么?即使 明知是骗人的,他太会演戏了,也跟真的差不多罢?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但是,更重要的是,她具有饱满而旺盛的欲望,就是 爱欲与金钱欲。身体欲望与物质欲望。张爱玲笔下的 女性,几乎没有缺乏欲望,都有那种要争取到什么的
强烈冲动。曹七巧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人物。身体欲
望与金钱欲望及其矛盾是她性格的深层结构,决定了 她的命运。欲望分几个阶段: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尽管她内心仍然存在着沸腾的情欲,但是,在情欲与 金钱的冲突中,最终毕竟金钱占了绝对的优势。金钱 欲望压倒了情欲。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3、心理变态
• 曹七巧用金钱把自己的情欲狠狠地压制在心中的时 候,金钱,成为她心中唯一目标。由于这种金钱欲 望过于强烈,所以,她并不会象一般人那样是被动 防守,而是采取了更主动的攻击性的姿态去守住金 钱。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变态。三种变态性心理:财 产危机症、虐待狂、性变态。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张爱玲酷爱描写大家族日常生活场景。但是,不是用 宏观的叙述语言去写,她总是把宏观叙述压缩到最低 程度,她主要是用细节描写,语言都是比较平实的日 常生活语言。她是用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大的生活场 景。这和《红楼梦》是非常相似的。比如《倾城之恋》 开头那部分。 • 《金锁记》的这个第一部分,就几乎是大家族生活场 景。三个部分:丫鬟对话,给老太太请安前后,曹七 巧与姜季泽调情,曹七巧的哥哥、嫂子等来到姜公馆。 就是按照生活顺序去写的。全部是细节构成。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虐待狂与性变态
• 主要表现在对女儿和儿媳的虐待。对家庭里同性的虐 待,这种虐待又和金钱,和性变态联系在一起。 • 她对女儿的虐待,完全是出于那种变态的金钱危机症。 她为了守住金钱,给女儿缠脚,破坏女儿的爱情。
• 她怕长安不安分,到处乱走,和男人来往,家里的财 产被男人霸占,就给她缠脚,缠了一年多,把脚缠成 了残废脚。宁可让女儿在家里抽大烟。
• 她原来是一个麻油店主的女儿,是一个小家碧玉。但 是,家里攀权附贵,把她嫁给了高公馆患骨痨的二少 爷,把她的青春象麻油一样出卖了。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具有粗野刁钻的性格。她颇有王熙凤泼辣,但是另 一方面却没有王熙凤的贵族修养。她尖酸、刻薄,说 话总是含沙射影,粗俗不堪,拨弄是非。表现出一种 市井泼妇的刁钻、泼辣。甚至偷偷地抽鸦片。她一出 场,就抱怨在在家里被人欺负,分给她阴暗的房子。 并用黄色语言讽刺别人,发泄自己的不满。别人都躲 着她,她却总想和人搭讪。她就是靠着这种泼辣刁钻 的性格,在十年以后姜家衰败,分家的时候,连哭带 闹,胡搅蛮缠,为自己争了一大笔财产。这种粗野刁 钻个性,是她性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Hale Waihona Puke 一、心理深度• 张爱玲善于挖掘人物的 心理深度,她的人物几 乎都具有很强的心理深 度。对人物心理挖掘最 深刻,最触目惊心的应 该是《金锁记》。作品 描写性压抑和金钱欲望 对女性 的心灵扭曲。是 一部关于黄金和情欲的 心理传奇。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主人公曹七巧一生都被金钱、情欲所支配。在金钱与 情欲的双重压力之下,心理极度扭曲、变态。作品写 出了她心灵扭曲的整个过程。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2、金钱战胜情欲
• 分家以后,她获得了一大笔财产。但是,作为张爱玲 的人物,她们绝对不会平静的生活的,她们内心有更 强烈的欲望,她的欲望总是在支配着她,首先,她被 两种欲望所纠缠,就是金钱欲望和情欲。一方面是黄 金,另一方面是情欲,两者发生激烈的冲突。她面临 的抉择是:要么守住黄金,要么用黄金满足自己的情 欲。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要在楼上的窗户里再看他一眼。无论如何,她从前 爱过他。她的爱给她无穷的痛苦。单只这一点,就使 他值得留恋。多少回了,为了要按捺她自己,她迸得 全身的筋骨与牙根都酸楚了。今天完全是她的错。他 不是个好人,她也不是不知道。她要他,就得装糊涂, 就得容忍他的坏。他为什么要戳穿他?人生在世,还 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归根究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 假的?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对于儿媳妇的虐待,却是 性变态。她对儿媳妇芝寿开 始是语言侮辱,说些下流、 尖刻的话。比如说,嘴唇可 以切一大碟子,怕要了儿子 的命。看到她儿子,就要找 马桶。特别是,整夜地盘问 儿子与芝寿的性隐私,老妈 子,丫鬟在旁边笑。然后, 在打麻将的时候公布于众。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曹七巧出场是细节描写,而且和王熙凤出场是一样的: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众人低声说笑着,榴喜打起帘子,报道:“二奶奶来 了。”兰仙云泽起身让座,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 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 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香滚,雪青 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红细牙,三角眼, 小山眉,四下里一看,笑道:“人都齐了。今儿想必 我又晚了!怎怪我不迟到 —— 摸着梳头!谁叫我的窗 户冲着后院子呢?单单派了那么房间给我,横竖我们 那位眼看着活不长的,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妇了 —— 不欺负我们,欺负谁?”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傅雷认为: “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止目前为止的最 完满之作,颇有《猎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 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论张爱 玲的小说》,1944年5月《万象》第3年11期,杨义 《中国现代小说史》457页) 夏志清说: “《金锁记》长达五十页;据我看来,这是中国从古 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金锁记》的道德意义 和心理描写,却极尽深刻之能事”(杨义《中国现代 小说史》457页)。
吉林大学中国 现代文学教研室
张爱玲 与《金锁记》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主要目录:
一、心理深度
1、性压抑 2、金钱战胜情欲 3、心理变态 二、《红楼梦》的笔法
三、《金锁记》中的月亮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金锁记》( 1943)是张 爱玲最优秀的作品。张爱 玲自己也最喜欢这部作品, 把它排在《传奇》的首位。 《金锁记》写的是没落的 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女性生 活,是张爱玲最擅长的题 材,无论是语言,还是对 人物的刻画,都达到相当 高的艺术境界。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几乎就要被情欲所 征服了。 但是,她仍 然不想轻易放弃金钱:
• 不行!她不能有把柄 落在这厮手里 。姜家 的人是厉害的 ,她的 钱只怕保不住 。她得 先证明他是真心不是。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当姜季泽要她卖地,好买他的房子的时候,曹七巧发 现,姜季泽完全是事先策划好的,来算计她的,再也 压不住心中的怒气,暴跳如雷,一边大破口大骂,一 边大打出手。把手里扇子扔过去,还要动手打姜季泽, 被老妈子抱住。终于,她为了守住金钱,牺牲了自己 的情欲。 • 但是,曹七巧的这种愤怒,仍然还带有情欲的烙印。 她的愤怒,是由强烈的爱欲转化而来的恨,和绝对的 恨仍然不一样。所以,她感到, “她的一颗心直往下 坠 —— 她很明白她这举动太蠢 —— 太蠢 —— 她在这儿 丢人出丑。” 所以,姜季泽走了以后,她在窗户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