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4年底中国城市GDP总量前100名排行榜

2004年底中国城市GDP总量前100名排行榜人均可支配收入才是代表当地本地人的真实收入,要看哪个地方富其实不是看GDP,要看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城市GDP总量(亿元) 增长率所在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 上海市:7450 +13.6% 沪166832 北京市:4283 +13.2% 京156383 广州市:4116 +15.0% 粤168844 苏州市:3450 +17.6% 苏144435 深圳市:3423 +17.3% 粤275966 天津市:2932 +15.7% 津114677 重庆市:2665 +12.2% 渝92218 杭州市:2515 +15.0% 浙145659 无锡市:2350 +17.4% 苏1358810 成都市:2186 +13.6% 川1039411 青岛市:2164 +16.8% 鲁1108912 宁波市:2158 +15.5% 浙1588213 大连市:1962 +16.2% 辽1037814 武汉市:1956 +14.5% 鄂956415 南京市:1910 +17.3% 苏1160216 沈阳市:1896 +15.5% 辽892417 哈尔滨:1681 +14.7% 黑894018 佛山市:1653 +16.3% 粤1604519 烟台市:1643 +18.5% 鲁942220 石家庄:1633 +14.1% 冀851521 济南市:1619 +15.3% 鲁1079822 唐山市:1606 +14.8% 冀890223 泉州市:1603 +14.2% 闽1269924 福州市:1548 +13.0% 闽1136025 长春市:1535 +13.5% 吉890026 温州市:1403 +14.1% 浙1772727 郑州市:1375 +15.5% 豫966728 绍兴市:1314 +15.3% 浙1567629 潍坊市:1246 +16.9% 鲁831730 大庆市:1240 +10.2% 黑1232431 淄博市:1231 +17.0% 鲁996032 南通市:1220 +15.6% 苏1093733 台州市:1174 +13.6% 浙1665134 东莞市:1155 +19.6% 粤2052635 长沙市:1108 +14.8% 湘1102136 保定市:1107 +14.0% 冀780337 济宁市:1102 鲁950238 常州市:1101 +15.5% 苏1286739 徐州市:1096 +14.0% 苏740140 西安市:1096 +13.5% 陕854441 嘉兴市:1051 +16.5% 浙1559042 临沂市:1012 +17.0% 鲁630043 威海市:1009 +17.1% 鲁1111244 鞍山市:1006 +15.8% 辽45 金华市:978 +16.2% 浙1244546 昆明市:930 +10.7% 云904647 洛阳市:908 +15.9% 豫903248 邯郸市:900 冀942249 南阳市:892 +14.5% 豫943250 厦门市:883 +16.0% 闽1444351 盐城市:871 +14.3% 苏936252 东营市:856 +17.5% 鲁1293553 江门市:830 +12.0% 粤1195854 扬州市:788 +14.7% 苏985155 镇江市:781 +14.7% 苏1085856 沧州市:774 冀738357 南昌市:770 赣869058 茂名市:750 +14.2% 粤752859 泰安市:732 鲁888360 泰州市:705 +14.7% 苏969561 吉林市:703 +17.1% 吉770062 漳州市:702 +11.6% 闽903363 惠州市:685 +15.1% 粤1382265 太原市:643 +15.7% 晋935066 邢台市:628 +13.5% 冀67 中山市:610 +18.7% 粤68 廊坊市:605 +12.5% 冀614569 汕头市:604 +11.1% 粤993070 湛江市:604 +10.8% 粤71 包头市:600 蒙1150872 呼和浩特: 600 蒙1016673 岳阳市:591 湘1013674 湖州市:591 +15.4% 浙1364475 合肥市:590 皖861076 南宁市:589 +13.2% 桂953177 宜昌市:589 +17.5% 鄂759278 常德市:588 湘887079 聊城市:570 鲁766580 襄樊市:558 +10.9% 鄂760081 肇庆市:549 +13.2% 粤926182 珠海市:546 +13.8% 粤1834783 衡阳市:542 湘83 揭阳市:541 + 7.2% 粤777884 周口市:531 +15.5% 豫493186 兰州市:504 甘768387 枣庄市:503 鲁847388 淮安市:501 +13.8% 苏779889 许昌市:500 豫694590 乌鲁木齐: 477 +13.1% 新894891 衡水市:474 +14.5% 冀687192 平顶山:474 +15.0% 豫762793 新乡市:463 豫714594 商丘市:460 +25.0% 豫627495 桂林市:456 桂824696 绵阳市:455 +11.0% 川770897 驻马店:454 豫617598 秦皇岛:453 +12.8% 冀826099 株州市:453 湘100 安阳市:450 豫7900(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2010年广州经济运行情况

历史性的跨越——2010年广州经济运行情况综述广州市统计局综合处2010年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全力“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大发展。
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实现历史性大跨越,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进入GDP“万亿元俱乐部”的城市,也是首个经济总量过万亿的省会城市,为“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总体概况2010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604.48亿元,同比增长13.0%。
三次产业结构为1.8:37.2:61.0。
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89.05亿元、3950.64亿元和6464.79亿元,分别增长3.2%、13.0%和13.2%。
注: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对2006—2008年广州市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了修订。
二、主要特点(一)生产稳定:农业生产平稳;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呈先快后慢态势;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涨工业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23.38亿元,同比增长3.5%,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与1—3季度累计持平。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2010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721.47亿元,同比增长17.6%,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累计降低5.5个、5.7个和3.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呈现先快后慢态势,二、三季度各月累计增速较高(20%以上),四季度开始增速逐渐回落。
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逐步增加,以及亚运会期间部分工业企业有限、停产和减排等亚运保障任务,对工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汽车和电子产品制造业增幅领先。
2010年,全市汽车制造业在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的拉动下,完成产值2878.44亿元,同比增长21.2%,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
广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广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近几年,广州市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广州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有着多种因素。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增长加快,这对于经济外向度高的广州非常有利。
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合作力度不断加大与落实CEPA 的不断加强,给广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Ⅰ〗2003年经济发展状况200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遭受“非典”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广州市坚持防治“非典”与经济建设“两手抓”,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内需,大力促进出口,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全年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增速创8年来新高。
2003年,广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非典”过后的下半年,经济增势强劲,增速不断加快,经济总体上呈现“速度快,动力强,结构优,质量好”的特点。
全年广州市生产总值达3466.63亿元,比上年增加465.15亿元,增长15.0%,增速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为近8年来最好水平,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增长,亏损总额下降。
2003年1-11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6.37%,比上年同期提高24.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9.93%。
二、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经济加快增长的主导力量。
近年来,广州重点加快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在国民经济中起重大影响的大工业项目的建设,带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增速持续高位运行。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36.48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2%,拉动GDP增长9个百分点。
实现工业总产值4705.91亿元,比上年增加917亿元,增长26.5%,增速比上年加快11.5个百分点,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94.31亿元,增长37.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3.3%。
中国大陆城市排行

2008年全国100个城市GDP排名1、上海市13698亿元增% (沪)感觉造假逆向造假2、北京市10488亿元增长9% (京)3、广州市8215亿元增% (广东1)4、深圳市7806亿元增% (广东2)5、苏州市6701亿元增长13% (江苏1)6、天津市6354亿元增% (津)7、重庆市5096亿元增% (渝)8、杭州市4781亿元增11% (浙江1)9、青岛市4409亿元(山东1)10、无锡市4400亿元(江苏2)11、佛山市4300亿元% (广东3)12、宁波市3964亿元% (浙江2)13、武汉市3960亿元% (湖北1)14、成都市3901亿元% (四川1)15、大连市亿元增%(辽宁1)16、沈阳市3855亿元(辽宁2)17、南京市3775亿元增% (江苏3)18、东莞市3710亿元(广东4)19、唐山市3560亿元增13% (河北1)21、济南市3017亿元同比增13%(山东3)22、郑州市3002亿同比增% (河南1)23、长沙市3000亿元同比增15%(湖南1)24、哈尔滨市2800亿元增长%(黑龙江1)25、石家庄市2770亿元同比增11%(河北2)26、泉州市2700 同比增14% (福建1)27、长春市2588亿元(吉林1)28、南通市2550亿元(江苏4)29、潍坊市2500亿元(山东4)30、温州市2430亿元8% (浙江3)31、淄博市2300亿元(山东5)32、福州市2296亿元同比增% (福建2)33、绍兴市2223亿元(浙江4)34、大庆市2220亿元(黑龙江2)35、常州市2200亿元(江苏5)36、西安市2190亿元同比增% (陕西1)37、东营市2065亿元(山东6)38、徐州市2000亿元(江苏6)39、济宁市2000亿元(山东7)41、台州市亿元10% (浙江5)42、临沂市1958亿元(山东8)43、洛阳市1919亿元% (河南2)44、嘉兴市亿元% (浙江6)45、威海市1795亿元(山东9)46、包头市1700亿元(内蒙古1)47、金华市亿元10% (浙江7)48、沧州市1678亿元13% (河北4)49、南昌市1650亿元% (江西1)50、合肥市亿元增% (安徽1)51、南阳市1620亿元% (河南3)52、鞍山市1608亿元(辽宁3)53、盐城市1600亿元(江苏7)54、昆明市1600亿元12% (云南1)55、扬州市1580亿元(江苏8)56、厦门市1560亿元(福建3)57、鄂尔多斯1560亿元% (内蒙古2)58、保定市1534亿元% (河北5)59、太原市1468亿元增% (山西1)61、中山市1409亿元(广东5)62、德州市1400亿元(山东10)63、泰安市1398亿元(山东11)64、泰州市1394亿元(江苏10)65、南宁市1300亿元同比增% (广西1)66、吉林市1300亿元(吉林2)67、呼和浩特1294亿元% (内蒙古3)68、惠州市1280亿元% (广东6)69、江门市1277亿元11% (广东7)70、滨州市1230亿元(山东12)71、茂名市1200亿元% (广东8)72、聊城市1200亿元(山东13)73、岳阳市亿元(湖南2)74、枣庄市1100亿元(山东14)75、湛江市1050亿元(广东9)76、许昌市1050亿元(河南4)77、常德市1050亿元13% (湖南3)78、廊坊市1050 12% (河北6)79、平顶山1050亿元(河南5)81、湖州市亿元(浙江8)82、焦作市1031亿元15% (河南7)83、宜昌市亿元(湖北2)84、乌鲁木齐1020亿元增长15% (新疆1)85、襄樊市1020亿元(湖北3)86、漳州市亿元(福建4)87、榆林市1010亿元24% (陕西2)88、衡阳市亿元(湖南4)89、珠海市亿元(广东10)90、邢台市989亿元10% (河北7)91、汕头市977亿元(广东11)92、周口市916亿元12% (河南8)93、淮安市910亿元(江苏11)94、株州市910亿元% (湖南5)95、桂林市亿元% (广西2)96、柳州市亿元% (广西3)97、商丘市900亿元12% (河南9)98、新乡市886亿元% (河南10)99、信阳市860亿元(河南11)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1、杭州2、宁波3、大连4、上海5、温州6、北京7、苏州8、无锡9、绍兴 10、深圳南方7个11、中山 12、常州 13、东莞 14、广州 15、南京 16、泉州 17、福州 18、沈阳 19、台州 20、珠海南方16个21、济南 22、威海 23、长沙 24、金华 2、5海口 26、成都 27、青岛28、湖州 29、厦门 30、佛山31、烟台 32、哈尔滨 33、包头 34、鞍山 35、天津 36、镇江 37、吉林 38、南昌 39、武汉 40、锦州41、昆明 42、秦皇岛 43、黄石 44、增城 45、柳州 46、南宁 47、重庆 48、扬州 49、郑州 50、嘉兴51、太原 52、西安 53、漳州 54、襄樊 55、湘潭 56、九江 57、长春 58、江门 59、株洲 60、乌鲁木齐61、岳阳62、汕头 63、大庆 64、瓦房店 65、上虞 66、合肥 67、咸阳 68、慈溪 69、昆山 70、义乌71、十堰 72、湛江 73、惠州 74、石狮 75、桂林 76、东营 77、温岭 78、张家港 79、太仓 80、洛阳81、芜湖 82、盘锦 83、常德 84、宜昌 85、晋江 86、南阳 87、莆田 88、舟山 89、徐州 90、衡阳91、茂名 92、连云港 93、富阳 94、库尔勒 95、海宁 96、淄博 97、济宁 98、吴江 99、呼和浩特 100贵阳最佳商业城市前十名及评价1.浙江省杭州市省会城市市区人口387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省份浙江省的首府,杭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亿元。
2023年度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高质量发展》学习系统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度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高质量发展》过程性习题及参考答案判断题1、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中共十四大。
(错误)2、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正确)3、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正确)4、总体的逻辑是从四个毫不动摇,两个发挥出发(错误)5、我国经济总量的全球排名第二名的是中国?(正确)6、产业结构理论的代表流派是:波特、格里菲、休弗瑞和斯密兹等?(错误)7、2023-2035GDP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10%(错误)8、《2022财年研发预算优先事项和全局行动备忘录》发布时间是2022年?(错误)9、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达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约为40%(错误)10、上游主要产业环节是伺服系统(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指令机构),精密减速器,控制系统(关节控制器、处理器)。
(正确)11、推行多元共治的大众议事团工作模式,让社区居民从“参与者”成为“旁观者”,成为阳江市社区治理中的特色品牌(错误)12、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无需实施绩效监控。
(错误)13、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平台布局有向内湾集聚的趋势(错误)14、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正确)15、“94税改”实现了国家总体税收收入和中央本级收入的高速增长,有效解决了当时突出存在的财税收入、中央收入“两个比重”过低问题,缓解了民生压力。
(错误)16、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与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有着本质的区别。
(正确)17、市场有效需要一些前提或者假设的成立(正确)18、社区居民自治体现的“五个民主”是民主协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正确)19、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无需实施绩效监控。
(错误)20、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深入推进以地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错误)21、采取更加市场化的区域合作模式更有利于调动合作双方的积极性。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广州2019政府报告 精品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广州2019政府报告——2019年2月21日在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市长万庆良各位代表:我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十一五时期和2019年工作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党、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克服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全力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办亚运、惠民生,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全面完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做到重大成就.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全市经济以年均13.5%的速度快速增长,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10604.48亿元,同比增长13%,比十一五预期目标增加1105亿元,比2019年翻了一番多.预计人均生产总值超10万元,比十一五预期目标增加1万元以上,比2019年增长74%.财政总收入3348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72.65亿元,同比增长24.2%,分别是2019年的2.23倍和2.35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3953.96亿元和16284.31亿元,均比2019年翻了一番多.过去的五年,是我市集中力量筹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五年.我们成功举办了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亚洲文化体育盛会,实现了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目标,谱写了亚运史上的辉煌篇章,有力促进了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市民素质明显提升,城市凝聚力和影响力极大增强.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的五年.《规划纲要》赋予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广州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空港、海港、铁路港、信息港等现代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2019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跻身世界前15名;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突破4亿吨和1200万标箱,均居世界前6名;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37公里,地铁运营总里程达236公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发展承载能力大幅增强.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环境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形象显著提升的五年.我们以敢想、会干、为人民的精神,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广州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获做到世界水资源论坛水环境治理奖第一名和国际可持续交通奖,实现了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目标,赢做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国内外来宾的广泛赞誉.过去的五年,是我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升的五年.通过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重组和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做到重大进展,社会管理、文化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做到新突破.2019年,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突破7000亿元,比2019年翻了一番多,民营经济占全市GDP比重达38.25%,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一千亿美元,广州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五年.五年来,全市共投入2539.3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是十五时期的2.35倍;新增就业人数341.6万人;城乡五险参保人数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均比2019年翻了一番多.建设保障性住房8.07万套,惠及24万多城镇居民.201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5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76元,分别比十一五预期目标增加5658元和2876元,比2019年分别增长67.6%和79%.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着力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出台关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三促进一保持,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期末的2.5︰39.7︰57.8调整为1.8︰37.2︰61.引进建设一大批高端产业项目,五年累计安排重大建设项目141个,投资总额达340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 2.8倍.加强与企业及国内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超3000亿元,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服务经济主体地位明显增强.2019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6464.79亿元,同比增长13.2%,是2019年的1.96倍,对经济的贡献率达61.2%.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取做到新进展,2019年全市新增金融机构15家,总数达191家,比2019年增加71家,金融业增加值达615.54亿元,同比增长8.2%,是2019年的3.09倍.现代商贸业快速发展,201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6.38亿元、商品销售总额21204.27亿元,分别比2019年增长1.3倍和1.9倍,获福布斯2019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一名.广交会、广博会等品牌会展影响力不断扩大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9年实现增加值843.45亿元,同比增长13.6%.旅游体系建设和产品开发成效明显,2019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1.2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分别为2019年的1.35倍和2.01倍.汽车、造船、石化、精品钢、核电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加速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转型升级.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4721.47亿元,同比增长17.6%,是2019年的2.13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970.25亿元,是2019年的2.4倍.汽车产量达135.84万辆,实现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2878.44亿元,分别比2019年增长2.3倍和2.2倍.特别是首款自主品牌乘用车传祺下线、30.8万吨超大型油轮下水和国内首台国产化百万千瓦级核电压力容器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市自主研发和工业制造能力实现新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预计2019年全市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4%,比2019年提高0.75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突破2万件和1.5万件,比2019年分别增长88.8%和163.6%.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8.5%,超过十一五预期目标8.5个百分点,比2019年提高10.1个百分点.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019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4056.05亿元,同比增长13.5%.产业退二进三和双转移步伐加快.2019年以来,全市关停、搬迁企业(项目)5699家(个),向市外转移企业175家,淘汰落后产能1425万吨,在全省双转移工作考核中并列第一.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十一五期间,预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4%,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9.3%,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从14.9万吨和13.7万吨下降到8.5万吨以下和11万吨以下,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减排目标.(二)举全市之力筹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自成功申办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和省的决策部署,精心筹划,严密组织,夜以继日,扎实工作.特别是2019年,筹办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我们以一流的组织指挥、一流的场馆设施、一流的城市环境、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安保措施、一流的社会风尚,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奋力冲刺,夺取了筹办工作的全面胜利.一是开闭幕式精彩绝伦.亚运会开闭幕式,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创意无限,气势恢宏;亚残运会开闭幕式,突出大爱感人、自强不息的主题,充分展现了广州包容和谐的城市精神.二是赛事运行圆满顺利.亚运指挥部和各工作团队运转高效,各项赛程转换有序,确保了赛事顺利进行.三是服务保障优质高效.在迎送宾客、交通住宿、信息通信、电力供应、饮食安全、医疗卫生、宗教礼仪等各个方面都作了周到细致的安排,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食品安全零事件、礼宾接待零失误、接待服务零投诉、运行保障零疏漏.四是安保维稳万无一失.5万多名部队官兵、3万多名干警、近万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和80多万干部群众参与亚运安保维稳.整个赛会期间,全市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实现了平安亚运的目标.五是社会氛围热烈祥和.充分发挥和省、市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营造了良好热烈的舆论氛围,宣传报道亮点突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亚运风采.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热情好客的良好风尚,特别是58.5万名亚运志愿者以一起来、更精彩的理念踊跃参与志愿服务,充分体现了广州人民空前高涨的主人翁精神.两个盛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进一步推进广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必将彪炳史册.(三)全面推进城市环境面貌实现大变.一是强化城市规划的引领控制.按照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和发展,优化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推进十区控规全覆盖,完善综合交通络,保护城乡生态环境,强化旧城保护与更新,推进珠江新城、亚运新城、白云新城、萝岗新城等新城区建设,多中心、组团式、络型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凸显.广州城市战略规划荣获国际杰出范例奖.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十一五时期共投入2133亿元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白云国际机场二期,南沙港区二、三期工程加快推进,广州南站建成投入使用;新建177公里地铁线路、210公里高速公路和609公里城市道路.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供水、供电、供气等市政公共设施不断完善.三是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以实现水环境、空气环境、人居环境、交通环境和无障碍环境大变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大规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新铺设1094公里截污管,建设污水处理厂3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36.58万吨/日,全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85%,中心城区近90%.对121条河涌进行综合整治,建设白云湖、海珠湖,主要河涌和珠江水质持续好转.整治水浸街227处,城市排水系统进一步完善.铁腕治污,落实空气整治50条和新31条,重点治理工业企业等七大类污染源,公交车、出租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中心城区全面禁行摩托车,对黄标车实行限行措施.2019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81%,比2019年提高6.85个百分点,连续5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升级改造177条共483.63公里市政道路;整饰建筑31190栋共3600多万平方米;对160个社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推进绿化美化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15%.三旧改造步伐加快.大力改善交通环境,2019年,优化和新开通165条公交线路,建成22.9公里快速公交(BRT)试验段,交通拥堵专项整治工作取做到初步成效.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盲道1129.34公里、坡道11827个;在500个红绿灯路口安装盲人过街音响信号装置;投放961台无障碍公交、出租车辆;对321座环卫公厕进行无障碍改造.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大变目标全面实现,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四是加强城市管理.理顺市、区两级城市管理体制,下放管理权限,完善以区街为管理主体、多部门综合治理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有效提高了管理水平.开展为期三年的城市管理年活动,尤其是结合迎亚运工作,严格执法,重拳治乱,依法拆除133万平方米违法建设,清理拆除户外违法广告招牌近5万块,有效遏制了六乱现象.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食品药品安全体系进一步完善,五年来没有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加强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治安形势明显好转,2019年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0.3%.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2019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比2019年分别下降47.29%和41.75%.(四)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一五期间,市本级财政教育支出累计达107.8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35.49%.100%的区(县级市)和镇成为省教育强区、强镇,普通高考连续21年处于全省龙头地位,中等职业教育保持全国领先,高等教育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先进行列.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广州塔等20多个重点文化设施建成投入使用.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率达到95%以上,98%以上行政村建有标准篮球场广州籍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做到好成绩.成功举办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建成我国内地首个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圆满完成汶川威州镇灾后重建等对口支援任务,援藏援疆工作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做到阶段性成果.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深入推进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连续六次荣获全国、连续七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青少年、助残、侨务、对台、统计、参事、文史、修志、档案、气象、民防等各项事业都取做到长足进步.五年来,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出台惠民66条措施和17条补充意见,让广大市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19年,市本级财政投入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资金达317.2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5%.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一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7万人,超额完成新增就业20万人的目标.二是新增社会.保险参保人数225万人次,超额完成年度扩面任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达到2229元,农转居人员养老金月人均达到567元.三是再次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和农村平均低保标准分别达到398元和303元.四是市第八人民医院第一期、市疾控中心、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免费为18万名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为18.1万名农村妇女开展两癌检查.五是如期完成西江引水工程,直接惠及600万市民,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六是基本完成新增100所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任务,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比例达79.3%.七是新开工建设4万套30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累计解决6.83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完成总目标的89%.八是新建和续建一批城市道路,新建6个公交枢纽站更新1907辆老旧公交车,翻新改造6673辆出租车和4312辆公交车。
广州市概况

广州市概况广州,简称穗,又称花城、羊城,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海滨城市,中国的南大门,著名的华侨城市,积淀了2200多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冬,雨量充沛,山清水秀,繁花似锦。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羊城新八景白云山、珠江、越秀山、陈家祠、黄花岗烈士陵园、莲花山以及中山纪念堂、南越王墓、黄埔军校、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华南植物园、番禺香江野生动物园、广东美术馆、九龙潭水上世界度假村、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上下九等景观最具盛名。
广州是一个时尚、前卫、现代、包容性强的城市,广州人具有务实、开放、自信、民主等特点,广州城素以浓厚的市民氛围和平民气息著称。
近年来,广州紧紧围绕“精心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总目标,努力营造“适宜创业发展、适宜生活居住”城市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步,现代化大都市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广州商业、金融业发达,国际化程度高,历来都是外商、外资青睐的口岸城市,“各区自昔称都会,沃野于今更蔓延”。
进入21世纪,随着CEPA和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广州更显勃勃生机;近年来,广州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年均增速保持在14%以上;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居全国前列;荣获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迪拜)奖”和“国际花园城市”的称号。
广州正以其强劲的经济增长、优越的城市环境、广阔的创业空间赢得各方人才的青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至今,广州科技创新、人才服务、资本运营、信息共享、现代物流等产业支撑效应逐步显现,自然生态环境、重大基础设施、对内对外开放、能源及社会保障等促进产业发展的条件不断改善,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市正在围绕推进城市功能向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教育中心、科技中心、交通中心等综合服务功能转变。
广州还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广州高新区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2023年全国城市gdp排名

2023年全国城市gdp排名2023全国城市gdp排名截至目前为止,绝大部分城市已经公布了自己2022年全年的经济运行数据!根据各地公开数据,2022年中国GDP十强城市正式出炉,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目前来看,这份GDP十强排名基本是可以确定的。
数据不仅来自于正式公开的数据,同时也有官方给出的预测数据。
上海大幅度领先,继续坐稳中国GDP第一城!2022年上半年度,上海的经济总量曾被北京反超,一度也是让不少学者兴奋。
但上海的实力确实强大,中国经济第一城的地位基本难以动摇。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最新数据,2022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52.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0.2%。
虽然上海的经济增速略有下降,但依然轻松领先了北京。
同期,北京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610.9亿元,同比增长0.7%。
其中,北京全年的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1.5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1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894.3亿元。
重庆正式确定第四,北上广深的地位会否动摇?2022年,重庆全年的GDP总量终于领先了广州,但这也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重庆全年实现GDP总量为29129.03亿元,同比增长2.6%。
同比增长1%。
大部分观点认为,重庆的GDP虽然暂时领先,但广州的综合地位依然难以动摇!近几年,广州的新兴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
2022年,广州全市的显示器、智能电视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9.4%、84%。
此外,广州在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领域同比分别增长25.7%、32.8%。
同期,广州全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49元,同比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92元,同比增长5.1%。
从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来看,广州明显领先于重庆。
成都坐稳第七,武汉还保留最后的悬念!短期来看,成都的GDP总量排在全国第七应该没多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