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

合集下载

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及对策

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及对策

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及对策探究□文/付长江摘要: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科尔沁区1990—2010年的统计资料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的线性相关显著性检验,分析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研究表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对科尔沁区居民消费需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针对科尔沁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优化消费需求。

关键词: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需求恩格尔系数消费作为社会生产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消费决定理论,在供给充分的情况下,主要由需求决定消费额。

而需求的决定因素又主要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及消费价格,在消费价格变动不大的情况下,收入就成为消费者需求和消费行为的主导因素。

换句话说,收入是制约消费的决定因素。

收入不仅影响居民的总体生活消费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另一方面,消费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正因为如此,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即消费理论,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出现了各种消费理论,也产生了各种消费函数模型。

本文以消费函数理论、相对收入理论、持久收入理论、预期收入理论、恩格尔系数理论和回归分析的线性相关显著性检验理论为基础,分析科尔沁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一、收入与消费需求理论概述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他的绝对收入理论还认为,消费是由收入惟一决定的。

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例趋于递减。

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等学说也都认为,收入对消费具有重要影响。

卢和宇和赵海荣(2006)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以及“ 格兰杰因果” 检验, 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ECM模型,得出内蒙古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增加收入可以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的结论。

人均社会消费能力计算公式

人均社会消费能力计算公式

人均社会消费能力计算公式人均社会消费能力(Per Capita Social Consumption Capacity)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可支配的消费能力。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人均社会消费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人均社会消费能力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进行衡量:人均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人均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除以总人口数,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

在计算人均社会消费能力时,人均GDP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指标。

人均可支配收入(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收入来源获得的总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和非强制性的社会保险费用后的剩余收入。

这个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出居民的消费能力。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CPI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变动的指数,它可以反映出居民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

通过CPI可以计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从而间接反映出人均社会消费能力。

居民消费支出比例(Consumer Expenditure Ratio),居民消费支出比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消费支出的总金额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这个比例可以直接反映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

根据以上指标,人均社会消费能力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人均社会消费能力 = 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比例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社会消费能力,从而了解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

人均社会消费能力的计算公式对于政府制定经济政策、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以及个人规划消费预算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关系(计量经济学模型)

研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关系(计量经济学模型)

研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关系一、研究的目的本案例分析根据1985年~2014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基本数据,应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并在预测2016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发展趋势。

从理论上说,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应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提高。

随着消费更新换代的节奏加快,消费日益多样化,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

因此,政府在制定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时,考虑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鼓励消费,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模型设定表1 1985—2014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为分析1985—2014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人均消费性支出(Y)的关系,作下图所示的散点图。

图1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散点图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人均消费性支出(Y)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为分析中国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的数量规律性,可以建立如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Y=β+βX+ui12i三、估计参数一.T检验Eviews的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表2 回归结果① 参数估计和检验的结果写为:^184.59590.780645i i Y X =+(41.10880)(0.004281) t =(4.490423) (182.3403)2R =0.999159 2R (修正值)=0.999129 F =33247.99 n=30② 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α=5% 2t α(n-2)=2.048 ]^^2222222ˆˆˆˆ[()()]1P t SE t SE ααβββββα-≤≤+=- =P (0.780645—2.048*0.004281 2β≤≤0.780645+2.048*0.004281)=P (0.7719 2β≤≤0.7894)=95%二异方差检验三序列相关性检验四、模型检验1、 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参数β1= 184.5959,β2=0.780645,说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元,可导致人均消费性支出提高0.780645元。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分析——基于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李丹吴伊刘覃莹国贸5104班摘要:为了考察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关系,运用统计检验、协整检验等检验分析方法采用Eviews6.0软件分析了1994-2010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变化的99.8764%可由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来解释。

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2=13的临界值(13)=2.160,且该斜率值满足t0.0250<0.666754<1,符合经济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在0与1之间的绝对收入假说,表明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增加0.666754元。

关键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分析统计检验协整检验一、引言二、时间序列数据的来源表一收集了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时间序列数据,其中Y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X代表消费支出。

下面给出Eviews 进行相关分析。

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1993年至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如下所示:表一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Y 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X 1994 3496.2 3125.32 1995 4293 3537.56 1996 4838.9 3919.46 1997 5160.3 4158.62 1998 5425.1 4331.61 1999 5854 4998 2000 6280 5090.1 2001 6859.6 5308.99 2002 7702.8 5834.31 2003 8472.2 6510.94 2004 9421.6 7182.1 2005 10493 7942.88 2006 11759.5 8696.55 2007 13785.8 9994.47 2008 15780.8 11242.85 2009 17174.7 12264.55 2010 19109.4 13471.45 三、建立模型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Y=+X+ ,,,01下表给出了采用Eviews软件对表一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关系协整分析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关系协整分析

借助 误差修正模型检验 , 是因为误 差修 正模 型能够消除传统消 表 2 我国人均i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格兰杰 因果检验 r
费存在 的“ 虚假回归” 问题。
二 、 证 分 析 实
l 零假设
△L DI NP 和△L P N DE
滞后期 F统计量 伴随概率 检验 结果
2 1 37 . 8 2 02 3 .2 l 03 4 .16 O8 2 .O 4 接受 接受
断提 高 , 民收 入 持续 稳 定增 长 , 费水 平 不 断 提 高 。 济 学 消 L DIL P E表示 自然对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 居 消 经 NP 、 N C
费理论认 为, 收入是决 定消费的最基本 的因素之 一 , 收入增长 支 出, 并对其将进行 严格 的协 整检 验其相应 的一Hale Waihona Puke 差 分序 列记 政经视点
城镇 居 民可 支配收入 消费性 支 出关 系协 整 分析
苗 伟
保定 0 10 ) 700 (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 河北 【 摘
要】 随着经济危机 的深入 , 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 式受到极 大的冲击 , 我 急需通过拉 动我 国居 民消费需求来维持经济 的平
稳发展。本文利用 中国城镇居 民 18  ̄2 0 年 的数据 , 95 0 8 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 型对城镇居 民的人均 收入和 消费之 间的关系进行
表 1 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 出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 量 A DF 统 l 临 界 % 临 界 1% 临 界 结 论 % 5 0 计 量
PI D L D NP I
△L P E和 △L DI 2 NC NP


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相关性浅析

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相关性浅析

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相关性浅析
纪雨101090061
一、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人均消费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消费水平主要受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消费预期等的影响。

下面是1990年以来我国城镇家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没人全年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

表1:
将表中的收入设为X,消费设为Y,我们可以大致发现Y与X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建立一元回归线性模型。

表2:
由表2可知,相关系数R[2]均在0.95之上,表明城镇家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再用回归方程进一步说明:
Y=542.2375+0.683665*X
(8.107)(104.284)
R[2]=0.998
括号内为t-检验值,从方程中我们可以看出,1990-2011年间我国城镇家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收人全年消费支出关系密切,收入每增加100元,可能导致支出增加68.37元。

三丶结论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因为收入是影响消费需求的最根本的的因素。

当收入变化时,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需求乃至消费结构都会发生变化。

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消费结构的变化取决于多方面因素 , 而起决定作用
的 因素 是 人 均 收 入 水平 。恩 格 尔 定 律 揭示 了两 者 的关 系, 恩 格 尔 系数 =食物 支 出金 额 / 总支 出金额 X 1 0 0 %,
乃至一个国家 关系 。 运 用计 量经 济 学 的观 点 , 并用 E V i e w s软件 进行 实 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个家庭消费结构 , 也成 为衡量富国、 穷国的 验。本文对 2 0 0 9 年全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 的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指标 , 年生活费支 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指 出收入对各项支 出 标准。 一般随着收入 的增加 , 恩格尔系数趋于下降, 故发
比例 关 系 。
1 .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
对于 c = C( Y ) , A P C= C( Y ) / Y , MP C = C‘ ( y ) , 其 中 A P C是 平 均 消 费倾 向 。 即 为 消费 在 收入 中所 占的 比例 ;
C是边际消费倾 向,即为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 1 . 西方 经济学家对 消费 支出的分 类 , ~ 般 有 以下 MP
( 2 ) 在商品性消费结构 中, 吃为主的消费结构 向穿
最终 目的” 。 消费作为国家内需的重要构成部分 , 与国计 用 为主 的消 费结 构转 化 ;
民生 息息 相 关 。 近 几十 年 , 随着 中国经 济 的发展 , 居民的
( 3 ) 由物质性消费为主 向精神和劳务性消费为主的
的相关 性分 析 , 探 讨 城镇 居 民可 支 配收 入 与消 费 之 间数
增量小于收入增量。
【 2) c・ ( Y) <
l y
, 即 MP C< AP C
量关系的基本规律 , 揭示可支配性收入在居民消费性支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和现状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和现状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和现状分析吴 旭(华东政法大学 商学院,上海 201620)摘 要:2020年我国投资、出口、房地产和货币放水量都创了新高,只有一个指标负增长——消费,也就是说消费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最大短板,保障消费、刺激消费是未来几年经济的主旋律。

因此,研究并分析影响消费支出的相关因素则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先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例,对相关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找到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

然后再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的现状,找出我国居民消费现存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通过研究发现:(1)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最大,人均GDP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次之。

(2)在1991-2019年,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都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且上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3)我国31个省市区的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4.在国际中,瑞士是居民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而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断崖式的少于消费水平高的国家。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计量模型;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7X(2021)10.0004-07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研究背景消费拉动的经济发展才是良性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渐渐向以扩大消费拉动转变。

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水平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居民生活水平,进而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沿海企业出口困难,多数企业把视线转向国内;自从提出内循环开始,把消费拉起来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的重中之重,所有影响消费因素都会被持续打压,保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

其中,居民消费支出作为社会消费需求的主体,消费的增加可以直接引起经济的增加,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显著。

新时代,居民消费的途径多种多样且越来越便捷,去商场购物、在网上购物还有如今鼓励的地摊经济也为居民的消费提供了便利;居民消费的对象也不在局限于有形商品,越来越多的居民倾向于消费服务等无形商品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满足精神享受;居民消费的支付方式也由之前的现金支付转变为现在的电子化支付,越来越便捷的支付方式也使得居民消费意愿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
关键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摘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前言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

居民消费支出:城乡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费以及集体用于个人消费的全部支出。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到来,我们大家回首这三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全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各代党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把中国领上了繁荣复兴的发展大道上。

国家领导人对民生问题很重视,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改善国民的生活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对于把握区域经济的宏观平衡和动态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理论模型
1.基本假设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每单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的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
2.数学模型推倒
Y=C+BX
(Y-居民消费支出X-人均可支配收入)
3.假说
人均可支配收入X的高低对居民消费支出Y有影响
假想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居民消费支出Y正相关
四、结果与检验
1.介绍所使用数据来源
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散点图: 0.00
5000.00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25000.00
30000.00
35000.00
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16000
.00系列1
通过E-VIEWS 做回归得出结论:
2.介绍对象假说的统计检验结果
显著性检验
P值越低,拒绝零假设的证据越充分,表明参数通过统计检验
3.介绍和分析最后选择的模型结果
方程及回归解释
1、方程为:
Y=1503.229+0.371067X
2、回归解释:
符合预期,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正相关。

斜率系数0.371067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美元,居民消费支出增加0.371067。

回归解释
Y=1503.229+0.371067X
t= (1.656900) (9.515547)
P value =(0.0000)(0.0000)
P接近于0,说明变量X显著,几乎100%解释了Y的变异。

F值为90.54563,P(F)=0.0000说明方程整体显著。

R-squared为0.783635,拟合度较高。

五、结论
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向影响居民消费支出,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从一个国家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这个方面了解到该国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继而国家的发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国的居民消费支出水平。

小组分工及成员:
▪资料收集:刘嘉城数据处理:闫家腾
▪资料整理:张雪王夺
▪ppt制作:李飞ppt展示:闫家腾
▪论文制作:刘汉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