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溴异氰尿酸土壤消毒处理用法

合集下载

氯溴异氰尿酸土壤处理

氯溴异氰尿酸土壤处理

土壤消毒是防治土传病虫害为害作物的重要方法。

我们都知道农作物是以土壤为基础生长的,那么土壤如果污染了农作物的生产就会收到损害,而且土壤也是传播病虫害的有利介质,抓土壤污染就是从根源去治理农作物的病虫害。

这里为您简单分析了利用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进行土壤消毒的用法。

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20克,120克,500克,1000克,25kg 多种包装规格,可选性强,质优价美,证件齐全,1袋1码,1县1代理商。

以下几点供您参考。

一、合理选择土壤消毒剂随着菜农对土壤消毒重视程度的提高,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形态的土壤消毒剂,如气体剂型的溴甲烷,粉剂有氯溴异氰尿酸,颗粒剂型的棉隆、石灰氮,液体剂型的威百亩、氯化苦等。

1.拱棚与大棚选择消毒剂有区别。

拱棚面积较大,且单位面积的蔬菜种植效益较大棚低,可选择相对便宜的土壤消毒剂。

拱棚歇茬期相对较短,应考虑选择消毒时间短的消毒剂。

而大棚歇茬期较长,要根据病虫害防治重点、土质等条件来选择。

2.根据病虫害防治重点选择土壤消毒剂。

种植辣椒、茄子等的棚室及种植大姜的地块,土壤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土壤中引起辣椒根腐病、茄子黄萎病、姜瘟病等的土传病菌;种植丝瓜、苦瓜、黄瓜的棚室,土壤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土壤中的根结线虫。

氯溴异氰尿酸虽然对病菌杀灭效果优异,但对根结线虫杀灭效果较差;而1,3二氯丙烯则对根结线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两者可配合施用。

二、科学使用土壤消毒剂1.施用土壤消毒剂前精细整地。

在施用土壤消毒剂前,先进行深翻,再用旋耕机旋地,使土壤颗粒细小而均匀。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分发挥土壤消毒剂的效果。

建议每亩地用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1.5~2kg,拌细土均匀撒施。

2.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消毒时土壤湿度应保持在60%~70%。

3.正确覆盖塑料薄膜。

施用土壤消毒剂后覆盖的塑料薄膜不能太薄,最好用无透膜(不透气)或厚度在0.04毫米以上的塑料薄膜。

4.保持一定的覆膜时间。

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方法

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方法

熟悉农业生产的专业人士一定对于氯溴异氰尿酸很熟悉了,它是农作物常用的一种杀菌剂,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杀菌剂还是农药和化肥必须要合理地去使用才能起到合适的效果否则会物极必反。

那我们在使用这一种杀菌剂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这里为您详细分析一下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方式和方法,望您采纳:
1、喷雾: 一般预防及苗期,德民欣50%氨溴异氨尿酸可溶粉剂应稀释1000-1500倍液,病发期稀释800-1000倍液,防治青苔稀释200-500倍液,均匀喷雾,叶面有水滴为好。

2、灌根:稀释1000倍液,每病株按50m剂量灌根。

3、滴灌:首先要二次稀释,土传病害轻时,每亩按500g的量滴灌即可,土传病害扁重,按每亩1-1.5kg的量。

4、撒施:土壤消毒按每亩1.5-2kg拌细土均匀撒施。

5、涂抹:清除树干流胶后,德民欣50%氨溴异氰尿酸可溶粉稀释200倍液,用刷
子进行涂抹。

6、浸种:稀释1000-1200倍液,浸种4-6小时,捞出后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

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20克,120克,500克,1000克,25kg 多种包装规格,可选性强,质优价美,证件齐全,1袋1码,1县1代理商。

德民欣氯溴异氰尿酸在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在配药时, 不与碱性、有机磷农药、化肥混用;
2、将本品稀释后再混用,现配现用,并且要先试后用;
3.防治细菌性、病毒性病害,最好间隔一周连续使用两次。

对真菌性病害持效期较短,单纯防治真菌性病害时不建议单独使用,可搭配其他成分一起使用,即可保证持效期,更提升见效速度及可靠性。

想必您对于氯溴异氰尿酸的使用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土壤处理对作物土传病害防控效果研究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土壤处理对作物土传病害防控效果研究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土壤处理对作物土传病害防控效果研究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是一种广泛用于土壤处理的农药,其在作物土传病害防控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从病害的防控效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和安全性等方面展开综合性研究。

土传病害是作物生长中常见的病害类型,严重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寻找有效的土壤处理剂对土传病害进行防控显得十分重要。

而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就是一种有效的土壤处理剂,其能在土壤中迅速分解,释放出氯离子和溴离子,通过抑制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达到防控土传病害的目的。

研究显示,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处理土壤后,作物的土传病害发病率和病害指数均显著降低。

对玉米田地进行土壤处理后,玉米的叶部病害明显减轻,株高和产量得到显著提高。

这表明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在作物土传病害的防控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中的养分循环和植物健康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一种土壤处理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的研究显示,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处理土壤后,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这说明该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较小,不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较快,不会长期残留,因此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是可控的和暂时的。

这为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更可靠的支撑。

关于农药的安全性是大家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

目前的研究显示,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在规定的使用方法下对作物和土壤生态系统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该农药对作物本身没有明显的毒性和残留问题,不会对作物的品质和食用安全造成影响。

该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较快,残留量较低,因此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超量使用和频繁使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方式方法

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方式方法

氯溴异氰尿酸是一款即杀细菌、真菌又杀病毒的杀菌剂,灭菌机理主要是遇水形成次氯酸和次溴酸。

其使用方式、方法有一下几种:
1喷雾:一般预防及苗期,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应稀释1000-1500液,病发期稀释800-1000倍液,防治青苔稀释200-500倍液,均匀喷雾,叶面有水滴为好。

2灌根:稀释1000倍液,每病株按50ml剂量灌根。

3滴灌:首先要二次稀释,土传病害轻时,每亩按500g的量滴灌即可,土传病害偏重,按每亩1-1.5kg的量。

4撒施:土壤消毒按每亩1.5-2kg拌细土均匀撒施。

5涂抹:清除树干流胶后,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稀释200倍液,用刷子进行涂抹。

6浸种:稀释1000-1200倍液,浸种4-6小时,捞出后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

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新包装上市,
规格有20g,120g,500g,1000g,25kg.产品质量严格按标准执行,证件齐全,1物1追溯码,1县1代理商,签订正式合同,请认准德民欣商标。

什么时候使用氯溴异氰尿酸效果最好

什么时候使用氯溴异氰尿酸效果最好

氯溴异氰尿酸是一种环保型低毒农药,一个月内在土壤中有95%被分解,是目前绿色食品首选用药。

对细菌、真菌、病毒引起的疑难杂症有快速的杀灭作用,具有铲除,治疗,保护以及营养为一体的独特功效。

那么大家是否了解什么时候使用氯溴异氰尿酸效果最好呢?下面德民欣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关于氯溴异氰尿酸的使用时间简单做一下介绍:1、发病前保护性用药稀释本品3000-4000倍液喷雾,预防效果最佳。

2、发病期15-20克兑水15公斤均匀喷雾,对于发病严重地块要增加用药量,并视病情连续喷2-3次。

3、对于病毒病或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如枯萎、黄萎、茎枯病、根腐病等病害兑水800-1000倍液,涂抹加灌根双重施用效果更突出。

4、对细菌性软腐病特效。

接下来再给大家说下它的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稀释倍数作物防治对象使用方法1000-1500 黄瓜、西瓜、甜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枯萎病、软腐病炭疽病等喷雾或灌根1000-1500 辣椒、茄子、番茄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枯黄萎病灰霉病早疫病溃疡病斑枯病等喷雾1000-1500 棉花、花生枯黄萎病、根腐病、猝倒病、叶斑病喷雾1000-1500 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全蚀病、赤霉病喷雾1000-1500 水稻胡麻叶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恶苗病喷雾1000-1500 生姜葱窝笋姜温病、腐烂病、茎基腐病霜霉病灰霉病喷雾1000-1500 玉米矮缩病、叶斑病、黑穗病、青枯病、茎腐病、褐斑病喷雾1000-1500 大豆、芝麻根腐病、青枯病、茎腐病、叶斑亩用量50-60克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枯萎病、根腐病800-1200 花卉、草坪根腐病、基腐病、白粉病、枯萎病、霜霉病、炭疽病喷雾1500-2000 柑橘、橙子煤烟病、炭疽病、黑星病、溃疡病、蒂腐病疮茄病喷雾1000-1500 芒果黄斑病、蒂腐病、炭疽病、黑星病喷雾1000-1500 桃、杏树桃树流胶病、穿孔病、黑星病、腐烂病、软腐病喷雾1200-2000 苹果、梨树香蕉腐烂病、黑星病、斑点落叶病、轮纹病叶斑病喷雾1000-1500 葡萄枸杞黑痘病、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喷雾1000-1500 枣树锈病、软腐病、缩果病、三落病喷雾800-1200 芦笋茎枯病、根腐病、褐斑病喷雾800-1200 松树、苗圃青枯病、枯萎病、根腐病喷雾或灌根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有多种包装规格,证件齐全,质量严格按标准执行,1物1追溯码,请认准德民欣商标以上就是德民欣带给大家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德民欣的关注与支持!。

“杀菌王”-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时不懂这些应用技巧,等于浪费

“杀菌王”-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时不懂这些应用技巧,等于浪费

“杀菌王”-氯溴异氰尿酸,使⽤时不懂这些应⽤技巧,等于浪费氯溴异氰尿酸属于新型,防效⾼、杀菌⼴普、低毒、低残留、绿⾊环保、完全溶于⽔,喷施在作物表⾯能逐渐释放次溴酸(HBrO)和次氯酸(HClO),次溴酸的活性是次氯酸的8倍,⾼活性,强氧化剂,有极强的扩散、内吸、传导、穿透病原微⽣物细胞膜的能⼒,可在10--30秒内杀死病原微⽣物,称瞬间杀菌剂。

对真菌、细菌、病毒、疑难杂症,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重功效,对⼈畜低毒,对作物种⼦、幼苗安全、⽆残留、⽆⼆次污染、不产⽣抗性,是⽣产绿⾊⾷品,有机蔬菜和中药材的⾸选杀菌剂。

氯溴异氰尿酸功能强悍,但要注意:单独使⽤效果却不及与其他农药复配使⽤效果好。

那么如何能让氯溴异氰尿酸更好的体现其杀菌全能王的称号,关键还是在于懂得氯溴异氰尿酸与其他农药产品如何复配使⽤,否则将事倍功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下边根据冯⽼师30多年的实践经验,先为⼤家总结以下⼏点。

⼀、⼟壤及种⼦消毒1.长期重茬、连茬、连作、死苗烂根严重地块,⽤50%氯溴异氰尿酸2-3公⽄兑细⼟100公⽄(或细沙)混匀,再加⼊98%恶霉灵0.4-0.5公⽄或80%恶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0.5公⽄再与⼟混匀,撒施于地表。

翻耕、施耕于⼟、⼤⽥混匀,可有效防治青枯、⽴枯、枯萎、茎基腐、根腐病,对真菌细菌都有很好的防效;2.晒种后⽤50%氯溴异氰尿酸1克浸种1⽄,浸种20-60分钟。

可杀死种⼦表⽪和内部的真菌、细菌病毒。

⼆、育苗场消毒1.⼯⼚化育苗的⼚房、场地、⽳盘⽤50%氯溴异氰尿酸200-300倍消毒,可在1-3分钟内杀死真菌、细菌病毒。

50%氯溴异氰尿酸杀菌效果是⾼锰酸钾的10倍;2.育苗基质消毒,⽤50%氯溴异氰尿酸10克+10%苯醚甲环唑5克,拌基质10公⽄混匀,也可⽤50%氯溴异氰尿酸600倍+10%苯醚甲环唑1000倍,喷、拌基质50-75公⽄,堆闷5-10⼩时即可使⽤;3.苗床育苗可⽤50%氯溴异氰尿酸1000倍+丁⼦·⾹芹酚500-600倍,可防治细菌,灰霉、炭疽、猝倒病等多种病害。

土壤消毒使用流程

土壤消毒使用流程

土壤消毒使用流程
土壤消毒是一种常用的农业防病虫害的方法,使用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土壤准备:在进行土壤消毒之前,需要将田地或花坛等准备好。

清除残留的植物残余物、杂草,清除积水,使土壤表面平整。

2. 选择消毒剂:根据所需要消灭的病菌、害虫类型选择合适的土壤消毒剂。

常用的土壤消毒剂有甲基溴、三氯异氰尿酸、甲基异硫氰酸酯以及以草木灰煅烧灰等。

3. 水溶液制备: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将消毒剂与适量的水进行混合,制成溶液。

注意根据土壤面积和设备容量来确定消毒剂的用量。

4. 喷洒土壤:使用喷灌系统或喷洒设备,将制备好的土壤消毒剂溶液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土壤上。

确保溶液覆盖整个土壤表面。

5. 患者隔离:将消毒区域封闭或隔离,避免人员进入消毒区域。

6. 消毒处理:按照土壤消毒剂的说明书所示时间,保持土壤湿润,使消毒剂充分发挥消毒作用。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多次喷洒或持续一段时间的处理。

7. 清洗处理:消毒剂处理完成后,需要彻底清洗喷洒设备和相
关器械,并将残留的消毒剂处理妥当,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土壤消毒剂一般对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因此需要谨慎使用,并在消毒完成后,进行土壤调理和添加有机肥料等措施,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恢复和土壤的健康。

氯溴异氰尿酸强势出击,直击细菌性病害,高效防治

氯溴异氰尿酸强势出击,直击细菌性病害,高效防治

氯溴异氰尿酸强势出击,直击细菌性病害,高效防治近年来,土壤恶化、农作物复种指数及种植面积的增加、大棚蔬菜及反季节蔬菜业的发展,导致农作物细菌病害的发生呈加重趋势,主要表现为混发、多发、久发。

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种类、受害作物种类及危害程度,仅次于真菌性病害,而且危害逐年加重。

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氯溴异氰尿酸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危害!植物细菌性病害,知多少?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原侵染所致的病害,如软腐病、溃疡病、青枯病、斑点病等。

侵害植物的细菌,很多是杆状菌,大多数具有一到数根鞭毛,可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水孔等)和伤口侵入,侵入后,通常先将寄主细胞或组织杀死,再从死亡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以进一步扩展。

在田间,病原细菌借流水、雨水、昆虫及农事操作等传播。

由于暴风雨能大量增加作物伤口,有利于细菌侵入,促进病害的传播,创造有利于病害发展的环境,这些通常是细菌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病原细菌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

植物细菌侵染病状类型一、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部位,先出现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潮湿时,从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菌溢出黏状物—细菌脓。

如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的确诊。

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二、青枯型和叶枯型细菌病害的确诊依据,用刀切断病茎,观察茎部断面维管束有否变化,并用手挤压,即在导管上流出乳白色黏稠液—细菌脓。

观察细菌脓的有无,可与真菌引起的枯萎病相区别。

三、腐烂型细菌病害的共同特点是,病部软腐、黏滑,无残留纤维,并有硫化氢的臭气。

而真菌引起的腐烂则有纤维残体,无臭气。

如鉴别白菜软腐病和菌核病。

四、经病状观察及田间分布,初步诊断为细菌性病害后,要进一步确诊的,还需进行室内鉴定。

细菌性病害有溢菌现象即能看到大量的细菌从植物组织中有云雾状菌脓涌出。

黄瓜霜霉病黄瓜角斑病细菌性病害现状我国细菌性病害涉及到60类作物200多重细菌性病害,危害十分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瘟,又称生姜腐败病、软腐病,俗称姜瘟;是生姜生产中的一种严重病害。

姜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分为细菌性叶枯和青枯腐败两种。

姜瘟由姜腐烂黄极毛杆菌侵染所致,多在茎基部或地下茎的上半部先发病。

根茎上病斑初呈水渍状、黄褐色,以后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留外表皮。

病姜内部充满灰白色有恶臭的汁液。

茎部受害初呈暗紫色,渐为淡黄色,后变褐腐烂。

病姜叶片凋萎卷缩,由黄变褐,枯死早落。

病菌在土壤及根茎内越冬,在土中可存活2年以上,土温在28℃左右和低洼积水田,有利于病菌传播、危害。

德民欣氯溴异氰尿酸对姜瘟病药效实验:药剂为1.5kg/亩、2kg/亩,整地前、播种时各撒施一次,三枪期500倍液、800倍液叶面喷施3次,施药间隔期10天,第3次喷药后15天进行药效调查。

实验结果:50%氯溴异氰尿酸1.5kg/亩、500倍液,防效达到74.6%;2kg/亩、800倍液,防效达到79.2%。

实验表明在整地前、发病前,亩用1.5-2kg/亩进行土壤施药,生姜三枪期进行500-800倍液叶面喷施3次,茎基部也喷,防治姜瘟效果很好,同时也兼治姜茎基腐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