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大师——俞孔坚资料
俞孔坚_白话景观_思想初探

大 众 文 艺大96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
但在世界趋同的大环境下,尤其是美国快餐式景观模式的影响,很多景观设计仅仅是嫁接或照搬西方的景观形式,无法勾起人们的情感和共鸣,城市景观千篇一律。
俞孔坚作为当代杰出的景观设计师之一,在呼吁“白话”时代时提出“白话景观”这一理念。
现代景观设计必须重新回到土地,归还人与土地的本真,尊重人并注重人的行为,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本土文化,大众文化,区域文化,更渗透着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白话景观符合了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白话景观;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景观在中国,景观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出现的时间还很短,景观学科的成长主要受现代西方景观建筑学科教育的影响,以及我国自身悠久的园林传统在现代景观设计情境中的延伸。
因此,当代的景观设计者都曾在园林与景观之关系中思考过,也在学习西方景观设计理念中思索着中国当代景观的何去何从。
现今中国的景观设计面临着三个问题。
一是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城市美化运动始于1893年的美国芝加哥世博会,而在1909年的首届全美城市规划大会上,城市美化运动因作为只注重形式美的代名词遭到批评和抵制。
如今,却在我国大行其道,如宽至数十米的景观大道,满是硬质铺装的城市广场,为美化而建的公园等都是城市美化的表现。
实质上这些景观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还没有考虑设计的实用性和地域性。
二是人地关系的危机,人地关系包括人对土地的依赖性和人所具有的主动地位。
当代中国的人地关系危机主要表现为人口负重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
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能够开发的土地全都被重新规划设计,其过程中人们却没有善待土地,尊重土地而造成生存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三是民族身份的危机,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能作为民族身份的景观多不胜数,如长城,古典园林等。
但作为现代的中国人,属于这个时代的民族身份是什么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的地域文化正备受冲击。
俞孔坚的景观设计理念

俞孔坚的景观设计理念
俞孔坚是中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其创作理念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思维,强调“自然、人文、创新”的整合,注重产品化、市场化和文化内涵的结合。
首先,俞孔坚强调“自然性”,认为景观设计应以自然为基础,融入自然的元素与质感。
他坚持把自然优先,让自然成为景观设计的核心与灵魂。
在景观设计中,俞孔坚善于运用自然元素,享受自然的美好,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其次,俞孔坚注重“人文性”,认为景观设计必须以人为中心,通过设计与营造,创造人们居住的舒适空间,强调空间与人的互动。
他在景观设计中,注重人的感受,强调设计的人性化与人文化,使景观设计成为一个引领生活方式、传达文化内涵的载体。
最后,俞孔坚追求“创新性”,认为设计一定要有创意与创新,注重设计的表达性、艺术性与价值性。
他在景观设计中,不断创新,创造具有现代感的设计风格,尤其擅长在设计中融入多元文化,让景观设计成为多样性与和谐共生的代表。
景观设计大师作品分析

总结
设计师简介
俞孔坚,教授,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并主持创办了北京大学 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是北京土人景 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首席设计师,是中国最大、最早创立的 设计公司之一,他的设计实践遍布世界多个主要城市。俞孔坚教授 获得多项国际重要奖项,曾9度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年度 设计奖,其中2次获得年度杰出奖;3次蝉联世界建筑节全球最佳景 观奖;3个设计获国际建筑奖 ;还曾获得ULI全球杰出奖,2011美国 建筑奖和中国第十届美展金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
俞大师的设计理念
理念:具有现代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更富有生态和人文的精神;倡导
生态人文理念。他把城市与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倡导白话景观, “反规划”理论, 以及“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总得来说就是土 地生命系统设计。多么地和谐自然啊!
设计手法:和谐,天地人情物的统一。
俞大师的设计理念
场地中的另一个水塔则采用了减 法设计:剥去其水泥的外衣,展示 给人们的是曾经金属钢架的基本结 构--这一设计是对工业建筑的戏 剧化的再现,从而试图更强烈地传 达关于本场所的体验。
【天地】-【人】-【神】----中山岐江公园
绿房子
模数化的工业产品和设计,被用于户外绿篱 的设计,绿房子一些由树篱组成的5×5米模 数化的方格网。围合的树篱,加上头顶的蓝 天和脚下的绿茵,为一对对寻求私密空间的 人们提供了场所。
目录设计师简介设计师理念天地人神中山岐江公园总结专业资料设计师简介俞孔坚教授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并主持创办了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景观设计大师作品分析
------俞孔坚
12级建筑学(1)班 宋红根 20120110030126
景观设计大师介绍及作品分析

• 作为学者,俞孔坚明确定义景观设计学的核心和责任:土 地的设计,协调人跟土地的关系;应该放弃小农式园林的 包袱,承担起整个人类生态系统设计的重任。具体包括以 下领域:1.居住社区规划设计。2.城市设计。3.城乡与区 域景观与生态规划。4.自然与文化保护地规划设计。5.旅 游地规划。同时,俞孔坚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进行了反思: 景观设计源于我们的生存艺术,但却长期被上层文化忽略, 使人误以为造园就是景观设计的全部内涵,认为只有精雕 细琢的园林才是古典园林的精髓,忽视了平常人的体验。 于是俞孔坚提出“白话景观”和“大脚美学”的概念,让 景观回归到平常,尊重平常人的生活,重新认识土地。
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 群力湿地公园:将面临消失的湿地转化为雨洪公园,一 方面解决城市雨洪的排放和滞留,同时利用城市雨洪, 恢复湿地系统,营造出具有多种生态服务的城市生态基 础设施。该项目荣获2012ASLA杰出设计奖。
• 设计面临的难题:
• 此湿地系统处于城市中央,已被孤立,怎样才能让其可持 续发展? • 怎样设计才能为城市提供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 最经济可行的办法?
俞孔坚永宁公园案例分析

2.营建一个内河湿地
恢复后的堤外生态湿地
2.营建一个内河湿地
内河湿地,具有防洪功能, 同时是乡土物种的栖息地 和优美的游憩地。
2.营建一个内河湿地
内河湿地上的栈桥
3.乡土物种构成的景观基底
当地的乡土茅草作为景观材料, 成为颇受欢迎的自然游憩地
4.水杉方阵——平凡的纪念
水杉是一种非常普遍而不被当地人关注的树种。 在一个自然背景的乡土植被景观之上,将水杉排成 树阵种在一个方台上,给他们一个纪念性的场所, 彰显其高贵典雅。
设计战略
1.保护&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
2. 营建一个内河湿地
3.由大量乡土物种构成的景观基底
4.水杉方阵——平凡的纪念 5.景观盒——最少量的设计
6.延续城市的道路肌理,最便捷地实现公园服务功能
1.恢复自然形态
硬化江段&生态恢复江段的对比
洪水泛滥安全格局分析, 作为公园生态防洪设计的依据
1.恢复自然形态
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生态设计园林史课程作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研112班学号1108130211012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重建的案例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文化的栖息地作者设计时间2002年建设觃模213公顷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荣誉奖获中国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最经济的途径浙江黄岩永宁公园1995年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1998年创办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觃划设计研究院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幵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设计理念城市与景观设计生存的艺术倡导白话景观反觃划理论大脚革命和大脚美学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设计核心思想用现代生态设计理念来形成一个自然的野趣的基底在此基础上体现人文的图基底是大量的粗犷的它因为自然过程而存在图是少量的精致的它因为人的体验对自然服务的接受而存在设计战略1
俞孔坚和他的“土人景观”

1996年12月31日,已获得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担任美国SWA集团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的俞孔坚,突然对妻子宣布“决定回国”!
瞬间,妻子以为自己听错了,因为此时的俞孔坚已经拿到了绿卡,事业蒸蒸日上。然而,俞孔坚却说,“我的追求是,在中国大地上设计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而这一理想,只有回到祖国才能实现。”
回国后的俞孔坚,面对几乎还是空白的国内城市景观设计领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建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
当时,北京大学为其提供了10万元的经费。然而,在购买一部机器和几套软件之后就所剩无几了。俞孔坚清楚,缺乏资金,一切都无从谈起。于是,他决定创办一个提供景观设计服务的实体,为科研教学筹集资金。
在随后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关村软件园、丰台科技园的设计大赛和公开招标中,“土人”三次获得第一名,两次中标。
“土人”开始在业内扬名。直到2002年,“土人”终于凭实绩获得了甲级资质。
具有批判精神的理,不是为市长们设计的,不是为机器设计的,而是为生活在城市中普普通通的人设计的。场所或景观不是用来参观的,而是供人使用的。”俞孔坚非常反对建筑业中盛行的崇洋风气,他认为这不仅是设计思想平庸、设计灵感枯竭的表现,更是一种文化的沦丧。
有一次,在湖南,一个开发商找到俞孔坚,想让他设计成白宫似的气派和豪华。“我向他介绍国际上早不流行这种做法了,他听不进去。我说既然这样,那你另请高明吧,我是不能做白宫的!”
身为中国最早提出景观设计概念的人,在俞孔坚的心中,景观设计的最理想境界是“城市越来越走向艺术化”。而他的务实、坚定和自信,正在把中国人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和城市规划,一步一步地向着更加现代、科学的方向推进。
……
2003年,国内第一家专门培养城市景观设计师的学院——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宣布成立;2004年,景观设计职业正式被国家认可;2005年,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同意北京大学开设景观设计硕士;2006年,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教育基金成立……
大师作品分析-PPT课件

整体设计
2、建立连续的自 行车和步行系统: · 木栈道或穿越林中、 或跨越湿地,使得 公园成为慢步者的 天堂。
· 沿河两岸都有自行 车道和步行道,与 城市道路系统相联 系,使本区成为城 市居民安全可达性 都很好的场所;
整体设计
3、一条红飘带:
· 与木栈道结合,可以作
为座椅;
· 与灯光结合,而成为照
• 俞孔坚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自身设计语言的重复,这在 很多作品中有所体现。这是一种生态思想。
“土地,为万物之本,生命之征,意为土地之神。” ——俞孔坚 触目惊心的案例比比皆是荒漠化的侵吞,水土流失的 加剧,全球污染面源的加速扩张,干旱、洪灾肆虐周期的 “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形诘也”。否 缩减, 生物多样性的锐减,住房、交通的拥堵,多种疾病 则人类最终将会受到惩罚! 猖狂地迸发· · · · ·
景观大师作品分析——俞孔坚
秦皇岛汤河公园设计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来自 ——艾青一、大师简介
2019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 • 俞孔坚 俞孔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 研究院院长。 2019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 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 域规划教授 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 •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职业硕士。2019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 院长,首席设计师 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 • 196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 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 • 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 国际知名设计院。出版著作 15部,并 位,并留校任教5年; • 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 201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 位,主攻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 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 • 2019-2019 年任职于美国SWA集团。 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 • 2019 —至今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 的确立。 师。
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品赏析

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品赏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景观设计师的地位越来越受重视,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本文搜集2016年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师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供大家参考学习。
【俞孔坚】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
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主要成就:2013年主持设计的“迁安三里河绿道”获2013年ASLA荣誉设计奖;2012年主持设计的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荣获ASLA专业组,综合设计类杰出奖;这是俞教授的作品第9次获得ASLA年度奖,第二次获得杰出奖;俞孔坚设计的雨水公园获2012全美景观设计杰出奖。
……代表作品:飘浮的花园-黄岩永宁公园、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中山岐江公园、四川都江堰水文化广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
【杜昀】杜昀,1988年学成于清华,实践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国著名滨水景观设计师、国际室内设计协会会员、美国景观建筑协会会员、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专家库成员。
2001年与刘红蕾共同创办“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目前已达20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机构。
他成功的整合了规划、建筑、室内及景观各个团队的协调交流和联合设计,堪称设计行业的开拓性创举,在致力于创造一体性设计环境的同时,更保证了项目的完美品质。
主要成就:2015年10月,主持设计的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喜获2015“WAN Waterfront滨水设计大奖”;2015年3月,主持设计的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r荣获首届深圳创意设计七彩奖建筑/空间类优秀奖;2015年1月,主持设计的遂宁五彩滨江景观公园荣获中国“建筑新传媒奖”景观设计大奖;2015年4月,主持设计的宝能丹霞山旅游度假区荣获“美居奖”中国最美旅游度假区;2013年8月,主持设计的阆中市李家坝、杨家坝、林家坝地块城市设计荣获全国人居经典规划金奖;2013年7月,主持设计的南海意库荣获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代表作品:恒大海花岛商业街景观设计、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遂宁五彩缤纷路景观公园、长白山森林温泉项目景观设计、汉中天汉文化公园、阆中市李家坝、杨家坝、凌家坝地块概念规划设计、苍溪杜里坝滨水景观规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思想
根据总体规划的生命细胞 概念和总体景观规划提出了双 螺旋的概念中央水体是主体双 螺旋结构的区域。强调水生态 环境的营造。配置水生——沼 生——湿生——旱生的植物群 落景观。便捷的步行道网络穿 越其中,使人能够充分利用水 际景观从而实现了人与人人与 自然之间的充分配对和交流, 从而使科技人员具有最佳的创 新意境
-----俞孔坚
大师简介——生平
俞孔坚---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博士生导
师 ,美国哈佛大学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兼职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院长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 计师 。 196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 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5年; 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主攻景观规划和 城市设计; 1995-1997年任职于美国SWA集团。 1998—至今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景观设 计师。
道路系统设计
中央水体景观的道路系统设计主要考虑以步行道为主,兼顾临时机动车通行。水体 两侧从南到北用步行道连接,在这两条步行道之间布置两座钢桥加强横向联系。U型 路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和中央水体景观中的步行道通过集中绿地中的步行道连接。这样 中央水体景观的道路和全园道路连为一体,形成网状步行系统。主要步行道路宽为3m, 采用花岗岩铺面。
•
•
每一个功能体之间以及园区与外界都有用于通道,形成车流、人流、货流和 信息流网络
每个功能区之间以及园区与外界都有隔离的边界,它们既是内与外的界定, 又是联系与交流的界面
思考
• 尊重自然。俞孔坚的设计强调对原有自然生态和植被的尊重,哪怕是 最野的本地草木,也是值得保护和利用的。在爱心广场设计中,同样 有着原始保留的桃林和梨林,所以我认为完全有必要将其保留 • 要使我们系统能正常运行并且内部不发生矛盾,我们应当把握一个先 整体后局部,步步为营的设计步骤,这样我们的系统建立起来才科学 合理 • 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使我们的系统能正确建立我们应当充分理 解设计对象的归属性并且利用这个归属性让我们的设计具有特异性
• 生态设计。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纷 繁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体系, 是动态的平衡系统,有其自身的演 替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为无法 设计和模拟的。 景观美学和人本思想:力图突破传 统的园林美学观念,强调景观功能 ,为人的日常生活而设计,满足人 们室外活动和交流对空间和室外家 具的要求。并仔细推敲尺度,比例 和材料。Leabharlann 作品分析生命细胞概念
• 生态基质:一个可持 续的湿地系统
• 功能体:高效的创新 单元 • 流通网络 • 边界
中央水体景观规划设计
场地状况分析
• 气候条: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干燥。年平均降水量550-600mm且降水的季节性变化很大 ,主要的降水量集 中在6-9月,局部低洼地区容易积水。空气干燥,年蒸发量也比较大。
竖向设计
• 中央水体景观竖向设计主要考虑平 衡土方将水体开挖的土方尽量合理 地分配到道路两侧的地形中去,避 免土方外运所造成的庞大工程量水体开挖最深处2.3m,在处理完 湖底后回填到116m.平均水深1. 2m(为了避免由于水温上升和表面 扰动引起的沉淀物浮起);道路两 侧的地形以缓坡为主,平均高度在 0.4-2.0m之间。考虑到安全性的 问题,水体的周围设计了一个宽度 不等,水深不超过0.6m的安全台 阶。
•
•
地形地貌:该场地位于北京平原区上,西北部沙河,清河,温榆河的冲洪积 平原上。地形坡度很小,没有明显的起伏但存在数条1~2m深的水沟。
水文地质:场地以山前冲洪积物沉淀为主,沉淀物主要为颗粒较细的粘性土 层 和颗粒相对较粗的粉土层,砂卵石地层的交互沉积,在勘测深度30m范围 内主要存在3个含水层,即上层滞水层,第一承压含水层和第二承压含水层。
种植设计
根据生命园的具体地理条件并结合北京的气候特点,在水面及近水处选择 适生的水生植物,主要为芦苇、水葱、香蒲、大话萱草等;岸边选择耐水湿的 乔木,主要是水杉、立柳等,其它乔木有华山松、云杉、银杏、紫穗槐等。靠 水一侧乔木层下不设置灌木层,保持视线的通透。
关于理想与实现
• • 有个能自我更新,繁育和可持续的生态基质。它是各个功能体的营养和源泉 。本方案特别提出了湿在构成生命科学园生态基质中的重要意义 有一系列结构完整,高效运作富于创新能力的功能体,它们是高科技活动和 创新过程的场所
•
总体景观布局特征
• • 延续总体规划中的由园区东南角步行广场直 插中央水体的做法,并使其成为一个主要的 景观轴线 借鉴北京城市中央的北海一中海一南海布局 形式,中央水体的景观设计将整个大水体用 步行桥分成三个部分,便捷的步行道网络穿 越其间,使人能充分享用水际景观三是整个 水体由南向北逐步由规整向自然过渡,南水 体采用倒三角形式南侧和东北侧按8m模数布 置水际种植池,从入口广场出发的斜向轴线 在穿越这些种植池时形成很多锐角。中间水 体为过渡区域,北水体则以自然为主,水体 周围布置较宽的浅水区种植各种水体植物。 木质栈桥穿越其间再点缀以木建筑。总体风 格以简洁大方为主。
大师简介——主要作品
• • • • • • • •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 浙江台州黄岩永宁公园 秦皇岛汤河公园 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 台州“反规划”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都江堰水文化广场 西藏昌都中路步行街
设计思想
• 俞孔坚以现代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以生态和人文的精神,赢 得国际声誉; • 俞孔坚把城市与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倡导白话景观, “反规划”理论,以及“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赢得国际同 行的广泛认同; • 俞孔坚对破坏生态、缺乏人文的“城市化妆运动”的批判、他的 生态人文理念,挽救了大地母亲上的一条又条的河流、一处又 一处的文化遗产。 • 俞孔坚在材料选择上表现了节约的思想,以用尽量少的东西来 做尽可能好的景观的“4R”理念进行创作。 • 俞孔坚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自身设计语言的重复,这在 很多作品中有所体现。这是一种生态思想。
水源
• 中央水体水源水质要求为“景观娱 乐用水C类水质标准,主要水源以 园区东南角的持续的工程排水备用 的中水系统和地表径流。园区东南 角抽水泵站,水质为洁净地下水且 水量充足,可满足补水要求,从水 体东南侧注入水体。另在湖面北端 做两处中水预留,以备条件成熟时 利用中水补充水源。地表径流则通 过地形高程变化和水体周围的生态 绿地进入水体中。水体周围的绿地 浇灌则直接从水体中抽取,经离心 泵提升后再流经过滤处理设备进入 灌溉系统。
暴雨和防渗处理
•
既然有地表径流进入,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暴雨处理的问题。本设计中暴雨 水处理的措施是湿池法即设计一个永久水池的盆地当没有暴雨的时候,水体 内留存定的水量,满足美观的要求;当暴雨量比较大的时候雨水经湿地处理 后回灌地下水。由于地下水位比较低,且场地的水文地质比较差,需要做防 渗处理。在考察诸多防水材料和方式后,最终选择造价低廉、国内外广泛用 于垃圾填埋处理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具体做法是将水体多开挖O.8m机 械碾压达到一定强度后直接铺设HDPE材料,再回填0.6m的素土和0.2m的河 卵石(为了便于清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