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奏鸣曲―献给舒伯特第一乐章快板;庞塞(Manuel Maria Ponce)古典吉他谱
舒伯特小夜曲 原版 吉他谱 六线谱 经典流行 吉他独奏谱

B
B
B
B
!
!
"
"
$
$
$
$
26
B
B DB
B
B
B
B B BB B BB B
"
"
"
"
#
#
#
$
B DBB B BB B B
B DBB B BB B B
B B DB B B B
B BB B BB B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B DB B B B
B B DB B B B
DB B B B B B B
舒伯特小夜曲
3
5
3
5
8
5
6
5
5
7
5
h = 72
1
:
34
BBBBBB
"
"
$
$
c
#
#
#
!
DB DB B B B B
"
"
$
$
$
$
$
"
DB BB B BB B B
$
$
$
$
$
$
$
$
DB BB B BB B B
&
&
&
&
'
'
'
&
解读舒伯特A大调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

他 的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一般从 抒情的独 自开始 ,采用
奏鸣曲的开头伴奏织体主要是 由八分音符的节奏型和分解 和弦 , 从第 2 0小节开始节奏型 由八分音符 变为八分音符 的 3 连音。 副部主题 的伴奏织体很少使用分解 和弦 , 主要是采用半
歌曲歌唱抒情 的中庸速 度 , 使得 主题旋律清 晰 、 和 、 满歌 柔 充 唱性 。 古典 主义时期的作品 , 歌唱性的旋律 大多在慢乐章里出 现 ,而舒伯特奏鸣曲的歌唱性和抒情性是贯穿在整个奏鸣曲 当中的,舒伯特通 过这 种方法 ,在音乐中表现 自己的内心感 受。( ( A大调钢琴奏鸣 曲} D 6 ) ( 64 作为舒伯特成熟期的代表作
上有具大的贡献之外 , 他还首创了浪漫主义抒 情钢琴小曲 、 音 音乐的色彩也由开始 的大调 明亮转入小 调的暗淡 ,这段音乐 调 音乐 的力 度 也 由弱 ( ) 入强 p进 乐瞬间和即兴 曲, 这些都堪称钢琴作品 中的艺术歌曲 , 同时他 除 了调 式 、 性 的变化 之外 , ( f, m )在第 l 0小节力度 由中强( f变为很 弱(P 的同时旋律 m) P) 还创作 了 2 0多首钢琴奏 鸣曲 ,并在创 作 中加进 了歌唱性 因 素, 有些奏鸣曲还把 自拟歌 曲的曲调作为某些乐章 的基础 。 由也 由右手转入左手 , 经行 了声部交换。第 2 0小节是 主部 主 连接部非常短 , 采用 了副部 主题 的节奏 舒伯特 的奏 鸣曲创作始 于 1 1 , 8 5年 直到他 去世 , 作奏 题与副部主题 的连接 , 创 型, 就其乐句语言而言简单明了 , 但将其本 身的过渡连接作用 鸣 曲的工作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在他初期 的创作 中, 他一方面 明白。 继承 了古典 主义 的传统 ,另一方 面他从歌德等浪漫主义诗人 表达的清晰 ,
舒伯特即兴曲

舒伯特即兴曲舒伯特的钢琴独奏作品中,最优美纯洁的,便是8首“即兴曲”(impromptus)了。
在我们听过的所有的钢琴独奏作品中,最为倾心的,除了肖邦的夜曲外,恐怕就是这些“即兴曲”了。
拿来给入门者欣赏最合适,能让他们在接触更复杂的作品前先充分领略钢琴独奏音乐之美。
舒伯特的即兴曲有两组,每组四首,共八首。
第一组作品90(D899),第二组作品142(D935),均作于1827年,即作曲家逝世的前一年。
富有悲剧意味的是,写于舒伯特30岁的这些东西已经是他的晚期作品了!和舒伯特同期创作的“音乐瞬间”(作品94)一样,它们都是为钢琴写的抒情性短曲,5-10分钟,即兴成分很强,而曲式简单,大都是三段体或变奏曲,不采用较为复杂的奏鸣曲式。
正因其旋律抒情、结构简单,也不企图表达什么复杂的内容,把它们当作浪漫小品就行了,不费心思,人人都能接受。
第一组“即兴曲”(作品90)第1首,c小调即兴曲D899,No.1很快的中庸快板。
这是一首由很短的主题导入,非常自由的变奏曲式乐曲。
乐曲由一个全奏和弦开始,马上便引入主题。
这个主题非常质朴优美,短小的旋律包含着离调成分。
第一变奏(01段02分15秒)以分解和弦的三连音奏出变化了的旋律,在舒缓的分解和弦伴奏下,主旋律变得轻盈剔透,充满了幻想色彩;第二变奏(01段04分13秒)乐曲回到c小调,似乎弥漫了一股黯淡的忧愁,旋律以及和声更加自由地变形,感情趋于强烈,旋律和伴奏的幅度都相应加大;第三变奏(01段06分00秒)为g小调,在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的伴奏声中,轻轻地奏出装饰过的轻快旋律;(01段06分35秒)音乐再度转入C大调,伴奏也改成三连音,就此进入第四变奏。
(01段07分54秒)音乐转入小调,仿佛忧伤突然浮现,最后以絮絮的低语结束全曲。
这是一首以舒伯特最得意的,如同泉水涌出不知停止的自由和声构成的即兴乐曲。
第2首,降E大调即兴曲D899,No.2快板,三部曲式。
开始的主题像微波般地流出,由高音部的三连音及低音部律动的音构成,这是最典型的即兴演奏形式。
舒曼、舒伯特PPT幻灯片课件

四全休止符
二全休止符
Whole / Semibreve rest
全休止符
Half / minim rest
二分休止符
Quarter / Crotchet rest
四分休止符
Quarter / Crotchet rest
八分休2止0 符
16th Semiquaver rest
十六分休止符
32th Semiquaver rest 64th Hemidemisemiquaver rest
11
• 其次,舒曼在音乐创作手法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与同时期的作 曲家舒伯特相比,舒曼开辟了浪漫主义和声手法的新天地。它采用 交替的大小凋及模糊调性的离调手法.在音乐中制造浪漫的气息和 飘渺、幻想的意境。他继舒伯特之后发展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风格 和歌曲创作传统,更进一步地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表现手法。
• 此外,舒曼在钢琴作品的曲式特点有: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套曲 曲式。在形式上,除少数采用传统的形式外,有许多创造性的革新。 这些曲集的标题也带有浪漫主义的特征,如:《幻想曲集》、《蝴 蝶》、《浪漫曲集》和《童年情景》等。
12
梦幻曲音乐分析
• 舒曼所作《童年情景》之梦幻曲,完成于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 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
Time signature
拍号
Crescendo
渐强
Diminuendo
渐弱23
Break
片段休止
Marcato
强音
Strong marcato
重音
Staccatissimo
顿音
Acciaccatura
短倚音
Appoggiatura
倚音
Trill
浅析《舒伯特E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NO1—D.157)》第一乐章

浅析《舒伯特E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NO1—D.157)》第一乐章龙源期刊网/doc/5df597d2fe4733687f21aa8d.html 浅析《舒伯特E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NO1—D.157)》第一乐章作者:吴梦霞来源:《大观》2015年第05期摘要:弗朗兹.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他的《E大调钢琴奏鸣曲》是他钢琴奏鸣曲创作与发展的第一步,也体现出他创作理念和追求,通过对该曲主题构思、调性布局、结构安排以及作品展开手法的分析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创作的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舒伯特;E大调钢琴奏鸣;奏鸣曲式一、前言舒伯特钢琴奏鸣曲较他的其他音乐体裁的创作较晚,第一钢琴奏鸣曲《E大调钢琴奏鸣曲》(D·157)创作与1815年2月。
第一乐章的结构为奏鸣曲式,全曲旋律优美,流畅,富有歌唱性的特点,调性布局有独特之处,主体材料的发展在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具有代表性。
二、结构分析图示如下:三、各部分详解呈示部(1-104)主部(1-15小节)可以划分为4+4+7的三句体乐段,前两小节为平行乐句,第一句主题在E大调主和弦上呈示,第二句在主调E大调的属和弦上重复主题,上行三连音琶音与下行八分音符音阶构成了两条拱形的大波浪旋律(如图一所示)。
第三乐句引入新材料(八度叠置柱式的音程和和弦并带有倚音装饰)。
这个材料后来成了副部的发展材料,它体现了舒伯特有意使主部与副部主题材料贯穿的意图。
连接部(16-44)调性仍在E大调上,可划分为4+4+4+4+4+4的六个乐句,第一句为连接的过度句,以四分音符和分音符为主组成的波浪状旋律线条,和声以主属交替为主,23—35小节为主部主题的再现,36—44小节先现副部主题,并运用了一系列的K46-D7的摸进,调性上从#C调经过两小节休止后,副部直接从B大调的T46-D7开始,这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中的特点;试图不用中介和弦,通过休止来淡化调性较大变化时带来音响上突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