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类考题
中考总复习化学6-题型六 实验探究题

稀硫酸或稀盐酸
【实验3】向【实验2】的A内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加________________,充
分反应后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以上实验可知,绿色固体受热分解可能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其成分
可能是碱式碳酸铜。
例1
1
题型六 实验探究题— 有关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
返回类型清单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绿色沉淀是碱式碳
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澄清滤液B。兴趣小组同学
为研究清楚其成分对白色沉淀A和无色澄清滤液B进行了相关探究
活动。
例1
1
题型六 实验探究题— 有关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
返回类型清单
(1)探究活动一
题型演练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A是什么?
[查阅资料]腌制皮蛋的原料配方是少量NaCl、CaO和过量Na2CO3的固体混
题型演练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B中的溶质有哪些?
[猜想假设]无色滤液B中的溶质有三种情况:
Ⅰ.NaOH、NaCl;
Ⅱ.Ca(OH)2、NaOH、NaCl;
NaOH、NaCl、Na2CO3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推理]根据以上信息判断猜想Ⅲ成立。
[实验验证]为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类型一
有关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
类型二
有关物质变质问题的探究
类型三 有关实验条件、影响因素、
反应规律
类型四
有关物质性质的探究
类型五
有关化学反应实质的探究
类型六
新情境下的实验探究
题型六 实验探究题— 有关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4情节类题概括故事情节

小说考题探究(4):情节类题(概括故事情节)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阅读全文,概括小说主要的故事情节。
②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
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③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④小说中多次写到主要人公X情节,简要概括。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概括故事情节指的是精简的文字对小说文本的故事进行概括。
从考题设计看,既包括整体故事情节概括,又包括部分故事情节概括。
从近年高考命题看,命题都要求考生对部分故事情节进行概括。
•整体故事情节概括:指小说文本全部的故事情节概括。
•部分故事情节概括:指小说文本中某个侧面或特定的情节概括。
主要包括:人物内心情感变化、特定情节的归纳概括。
★小说线索常见的小说线索以人物为线索如鲁迅的《孔乙己》,以“我”——咸亨酒店的一个“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以事物为线索即所谓的“物线法”。
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张之路的《羚羊木雕》等。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
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即以“我”(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以空间、时间为线索如鲁迅的《社戏》以“看戏前—看戏—看戏后”的时间为线索。
(2)答题方法或角度★整体故事情节概括:①传统结构模式概括法: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脉络梳理。
按照“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缺失,尤其是“何人”“何事”不能少。
“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故事情节:小说开端部分写林冲沧州遇旧识;发展部分写林冲买刀寻敌和接管草料场;高潮和结局融为一体,写林冲亲闻陆虞候的阴谋,奋起反抗,杀死陆虞候。
②线索连贯概括法:线索是串联小说人物、事件的人、事、物、感情、时间或地点等,勾画关联线索的词句,抓住线索,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内容。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5情节类题(分析情节作用)

2024届高三复习小说考题探究(5):情节类题(分析情节作用)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2021·全国乙卷《秦琼卖马》)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
②(2019全国III《到梨花屯去》)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③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小说中的情节,在小说中总有其相应的作用。
分析评价小说的情节作用,是小说常考的题型。
不同位置的情节,作用可能会有所不同。
具体如下:开头情节结尾情节反复出现的情节(2)答题角度情节作用的答题角度1.(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秦琼卖马谈歌民国二十二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
一辆人力三轮停在了古董店艺园斋门前。
一个身着灰布大褂的中年汉子下了三轮,提个柳条箱进了店门。
伙计杨三忙迎上来,给汉子让座沏茶。
“我找韩定宝先生。
”杨三怔了一下,低声答道:“韩老板已经去世三年了。
”汉子惊了脸,手里的茶碗险些跌落。
杨三又道:“现在的老板是杨成岳先生。
”汉子呆了片刻,缓声道:“我想见一见杨老板。
”说着取出一张名片。
杨三接过看了一眼,惊讶道:“您就是王超杰先生啊。
您稍等。
”王超杰,人称北方铁嗓,专攻老生。
平生喜好收藏官窑彩瓷。
几年前一场中风,愈后左腿不利落,便不再登台。
不一刻,一壮年男人出来,拱手道:“王先生,幸会。
我是杨成岳。
早年曾听过王先生的大戏,今日竟是有缘在此相见。
”王超杰笑笑:“这么说杨老板也是门里人了?”杨成岳笑道:“不瞒王先生,杨某也曾是票友,只是不敢与王先生坐论其道。
——不知王先生到保定有何贵干?”王超杰笑道:“有几件古瓷,想让杨先生鉴赏。
”便打开柳条箱,取出一摞盘子,放在桌案上,共是六件。
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
王超杰笑道:“这是我多年前从一个落魄商家手里收购而来。
地道上品,还请杨老板说个价钱。
”杨成岳问:“此乃王先生心爱之物,何故出手呢?”王超杰长叹一声:“生计所迫,还望杨老板成全。
八年级下册探究实验考题

1. 某中学生物学科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将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l、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选填“卵生”、“胎生”);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蛙→成蛙等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
请回答:(1)实验处理2中的孵化箱能提供孵化时所需的适宜______________、湿度和通风等环境条件。
(2)如果丙组与______组的孵化率基本相同,则说明创口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如果丙组与_______组的孵化率基本相同,则说明注入清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3)该课外活动小组要探究污染的河水对鸡卵孵化的影响,则甲组注入鸡卵钝端气室内的某物质是________。
如果统计的孵化率为:甲组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则证明污染的河水会______(填“降低”或“提高”或“不影响”)鸡卵的孵化率。
3. 某班学生用围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问题。
探究的方法是:甲袋中装入l00粒白色围棋子,乙袋混合装入白色、黑色围棋子各50粒。
每次从甲、乙两袋分别随机摸出l粒围棋子进行组合,l粒黑子1粒自子的组合用A表示,2粒白子的组合用B表示,每个小组组合20(1)黑色围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_______,其中有的性染色体的类型是______。
(2)用来装围棋子的袋子应该是透明的?还是不透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
(3)每完成1次组含后,是否需要将摸出的围棋子放回袋内?_________________。
押省考卷专题17 实验探究-备战2021年中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卷(原卷版)

押中考生物卷第17专题实验探究---真题回顾:1.(2020•鞍山)“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A.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B.降低天竺葵的蒸腾作用C.使植物对光照更敏感D.为制造淀粉储备原料【解析】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
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所以,“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要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使叶片内的有机物消耗掉,以排除原有有机物对实验的干扰。
故选:A。
2.(2020•鞍山)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应当设计的实验变量是()A.生长状况不同的蝌蚪B.水中是否添加甲状腺激素C.不同的温度D.不同的饵料【解析】实验的变量要针对要探究的问题来设置,本实验探究的是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实验变量。
故B正确。
故选:B。
3.(2020•鞍山)如图为“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及观察到的物像,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A.血管①是小动脉B.血管③是小静脉C.血管②是毛细血管D.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其乱跳【解析】A、图中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A正确;B、图中③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B正确;C、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因此,是毛细血管,C正确;D、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D错误。
故选:D。
4.(2019•葫芦岛)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1号试管内的实验材料是2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唾液,则2号试管内的实验材料应为()A.1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碘液B.2毫升唾液和2毫升碘液C.2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清水D.2毫升唾液和1毫升清水【解析】“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已知1号试管加入的是2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唾液,则2号试管中应加入2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清水。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9形象类题人物塑造方法

小说考题探究(9):形象类题(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小步舞》)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②(《理水》)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2)答题角度①第一步,定手法。
根据某种手法的特点,结合小说人物描写的具体情况,确定小说人物描写采用的手法。
②第二步,引内容。
引入小说人物描写的具体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
③第三步,析效果。
指出运用这种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二、真题实践手法作用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
突出人物特点,展现人物性格品质。
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推动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时代氛围、地方特色;表现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等等。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借助其他人物对比、衬托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
借助物象衬托借助环境烘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小步舞[法]莫泊桑大灾大难不会让我悲伤。
我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
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
我就跟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
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
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
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2叙述类题叙述人称作用

小说考题探究(2):叙述类题(叙述人称作用)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文章(或文章的某部分)运用第X人称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②文章的第X段为什么改用第X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③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④“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叙述人称即小说在叙事时所采用的人称,主要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小说的叙述人称会因为实际叙述需要进行转换。
(2)答题方法及角度二、真题实践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练习。
玻璃贾平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
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
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
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
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
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
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我谢绝了。
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
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
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
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生物探究考试题库及答案

生物探究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 叶2. 哪种物质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 蛋白质B. 糖类C. 脂质D. 核酸答案:C. 脂质3. 下列哪个是动物体内消化器官的最后一部分?A. 肠B. 胃C. 口D. 腺体答案:A. 肠4. 某种生物体表现出自我修复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归功于:A. 细胞分裂B. 细胞呼吸C. 细胞分化D. 细胞再生答案:D. 细胞再生5. 以下哪种物质是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元?A. 氨基酸B. 核苷酸C. 碳水化合物D. 脂肪酸答案:B. 核苷酸二、填空题1. 光合作用的反应产物是________。
答案:葡萄糖2. 植物的根系功能之一是吸收和储存________。
答案:水分和养分3. ________是生物体内用于能量转化和存储的化学物质。
答案:ATP(三磷酸腺苷)4. 动物体内消化酶主要由________产生。
答案:胰腺和肠道5. 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主要是________。
答案:DNA(脱氧核糖核酸)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答案: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阳光能量,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化学反应。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的能量来源,也是氧气的主要来源。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阳光能量转化为化学能,供自身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所需。
2. 请描述动物消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答案:动物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和消化腺等部分。
口腔中的牙齿和舌头帮助摄取和咀嚼食物,食管将食物送入胃中进行机械和化学消化。
胃会分泌消化液,将食物进一步分解和消化。
肠道是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其中的肠壁上有许多微绒毛,增加了表面积以提高吸收效率。
消化腺(如胰腺和肠道腺)会分泌胃液、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酶,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 解释细胞分裂的意义及其两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例子要具体,要与所 要表达的内容相吻合。举例子时要做到:①举例 要具体,泛泛而谈往往没有深度;②所举的例子 要与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吻合,能印证作者(或者你 的)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情感;③你的例子不能 是照抄原文的例子,应是原文之外的另一个事例 材料。 (4)写出你自己的评价、分析。你自己的评价、 分析要做到下面的三点: ①你的评价要紧扣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 和情感,笔墨集中,主旨明确。如果有问到是否 同意作者的看法,一般情况下应同意作者的看法,
考 查 角 度
真 题 再 现
1.从不同角度 (2007·广东)《泥泞》18题:最后一段,作者 和层面挖掘作 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 品的意蕴、民 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 族心理和人文 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精神
考 点 探 究
(2010·全国卷Ⅱ)17题:(1)韩三十八老汉 2.探讨作者的 “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 创作背景和创 么?(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谈谈你 作意图 的看法。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设问方式:①你怎样看待文中的某个观点或 某人的态度,联系自己的实际加以分析;②文中 某个观点或做法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 加以分析。③结合你的成长(阅读)经历,分析这 样写的好处。④你是否同意某个观点。 规范思路:观点+文本+现实+结论 (1)首先应题,要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 的”,或“我认为什么什么”,“我觉得如何如 何”等句式来表述。 (2)准确理解和把握原文的立场、观点、态度 和情感。
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人文精 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 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 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 人生活在世界上面临的基本矛盾有三个:人与自我 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和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 和人的自然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在于人格;人的社 会价值在于对社会作出贡献;人的自然价值在于促 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益于自然生态的平衡。
1.如何回答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挖掘作品的意蕴、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题。 设问方式 ①理解文中某个疑难观点;②质疑文中某种自相 矛盾的观点;③深层理解文中某个句子的含义或 手法的作用。 规范思路 ①依据原文思路,了解作者情感态度; ②紧扣文题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③结合具 体手法进行分析。 答案表述:观点+文本依据+自己的分析(内引 外联)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一是团结统一的传统, 二是 独立自主的传统,三是爱好和平的传统, 四是自 强不息的传统。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诚、信、礼、义、 廉、耻等八个字。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 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 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 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 的底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是:崇尚威武不 能屈的民族气节和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主张建 立和谐的社会人伦关系,倡导“仁爱”的人道主 义精神;提倡身体力行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 则。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类题 设问方式:①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②这样 写的目的是什么;③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规范思路:①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②分点 列出事实特点依据,陈述理由;③结合文本或文 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④总结自己的观点。 思考过程:(1)读懂原文,弄清作者写了一个 什么事,通过这个事体现了作品中人物的什么性 格,表现了什么主题。(2)知人论世。(3)尊重客 观现实和普遍的认知规律。(4)在整体感知文本的 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 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
中华民族心理: 民族心理个性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个精神面貌。 具体包括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以及民族心理倾向性, 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受一定历史时代、 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 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是:①富于凝聚力。 ②富于同化力。③爱好自然,追求光明。④主静, 爱好和平。⑤中庸、稳重。⑥一统性。⑦知足。
②评价要结合你举的例子。举例是为你的评价 服务的,把你的例子与原文作者的观点以及你的评 价联系起来,用这个例子说明你有着与原文作者相 类似的体验,因此你赞同原文作者的观点。 ③评价要有自己的看法。当试题问到“你的评 价”“你的理解”“对你的启发”等等时,需要阐 发属于你自己的看法,不能仅仅是抄袭拼凑原文的 语句。你自己的看法或者是联系例子阐发与原文作 者相类似的体验,或者是指出原文观点的意义(好 处)所在,或者是分析原文的观点包含了哪几个方 面并对此表示肯定,其次再按序号写出自己的几点 感受或理由。
(2010·北京)《海棠花》19题:第⑧段“故乡 3.对作品进行 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 个性化的阅读 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 和有创意的解 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 读 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 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