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NEDC_PMO_集成测试时间表_V1.00_20111021

合集下载

nedc续航测试标准

nedc续航测试标准

nedc续航测试标准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车辆的续航能力成为了用户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

续航测试标准的制定对于消费者和汽车制造商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国际上被广泛采用的标准之一就是欧洲新驾驶循环(NEDC)续航测试标准。

NEDC续航测试标准是由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于1970年代初期引入的,目的是对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进行评估。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NEDC续航测试标准也逐渐成为了电动汽车续航能力评估的依据。

NEDC续航测试标准的主要特点是以模拟市区和市区外的驾驶条件为基础进行测试,以评估电动汽车在不同行驶条件下的实际续航能力。

其测试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每小时速度不超过30km/h的起步阶段,测试市区驾驶条件下的续航能力;2)每小时速度不超过120km/h的阶段,测试市区外驾驶条件下的续航能力。

测试过程中,车辆将按照一定的速度和路况要求进行行驶,以模拟真实世界中的驾驶情况。

NEDC续航测试标准在评估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时,会考虑到一系列因素对续航能力的影响。

例如,标准会考虑到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轮胎的滚动阻力、辅助设备的能耗等因素。

此外,测试过程还会考虑到驾驶方式的影响,例如急加速、急刹车等行为对续航能力的影响。

NEDC续航测试标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电动汽车在特定行驶条件下的续航能力,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NEDC标准的测试过程相对比较简单,未能完全模拟真实世界中复杂的驾驶条件。

其次,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驾驶方式、车辆负载等,而NEDC标准未能考虑到这些因素对续航能力的影响。

此外,NEDC标准在测试中采用的驾驶循环和速度范围,与实际驾驶中的情况有一定的差距。

为了更准确评估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正在逐步改进NEDC标准,推出全新的WLTP(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 Test Procedure)续航测试标准。

汽车电子可靠性测试及相关标准

汽车电子可靠性测试及相关标准

电子设备可靠性测试标准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中,ISO/TC22/SC3 负责汽车电气和电子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环境包括电磁环境、电气环境、气候环境、机械环境、化学环境等。

目前ISO 制订的汽车电子标准环境条件和试验标准主要包含如下方面:ISO16750-1:道路车辆-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总则ISO16750-2:道路车辆-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供电环境ISO16750-3:道路车辆-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机械环境ISO16750-4:道路车辆-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气候环境ISO16750-5:道路车辆-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化学环境ISO20653 汽车电子设备防护外物、水、接触的等级ISO21848 道路车辆-供电电压42V 的电气和电子装备电源环境国内目前汽车电子产品的环境试验标准主要还是按照产品的技术条件来规定。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正在参照ISO 标准制订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ISO 的标准在欧美车系的车厂中得到了广泛采用,而日系车厂的要求相对ISO 标准来说偏离较大。

为了确保达到标准的限值,各汽车车厂的内控的环境条件标准一般比ISO 的要求要苛刻。

2、AEC 系列标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车为建立一套通用的零件资质及质量系统标准而设立了汽车电子委员会(AEC),AEC 建立了质量控制的标准。

AEC-Q-100 芯片应力测试的认证规范是AEC 的第一个标准。

AEC-Q-100 于1994 年首次发表,由于符合AEC 规范的零部件均可被上述三家车厂同时采用,促进了零部件制造商交换其产品特性数据的意愿,并推动了汽车零件通用性的实施,使得AEC 标准逐渐成为汽车电子零部件的通用测试规范。

经过10 多年的发展,AEC-Q-100 已经成为汽车电子系统的通用标准。

在AEC-Q-100 之后又陆续制定了针对离散组件的AEC-Q-101 和针对被动组件的AEC-Q-200 等规范,以及AEC-Q001/Q002/Q003/Q004 等指导性原则。

各大主机厂项目时间点详解

各大主机厂项目时间点详解
名称
一汽大众

1
OTS
2
VFF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M/PVS
4
0S
5
2TP
6
SOP
7
8
说明
由批量模具按照批量的生产工艺和工序制造出来的零件或总成,称为工装样件(OTS),Off Tool Sample,要求正式的工装模具件交样。
汽车试生产放行,即使用批量模具和批量设备进行首次生产,同时将状态现场文件经理以及 较早得识别风险
大众开始对整车做高低温度相关试验(整车试验前需要看到大众试验室开出合格试验报告)
。 此阶段audit打分和整车试验一般会经过光板件认可、皮纹件认可、直到0S阶段此阶段才
结束(因为试验项目多、试验周期时间长)。
小批量试生产 注:小批量试生产 (OS)是按照计划的批量和生产节拍,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一次总的演习。小批量试生产一 般在起步生产前几周进行。但是,小批量试生产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只有这样,对今后的批 量生产才有指导意义。主要的准备工作有如下几个方面: ·人员的培训必须圆满结束; ·在试生产和产品审核中所发现的问题和缺陷,有效的整改措施已经全面落到实处; ·所有的必须工程鉴定的零件,检验合格; ·所有零件的首批样件检验合格,检验结果的总评分为1分; ·在试生产阶段,质量保证的道路试验所发现的缺陷,都得到了分析,而且,有效地落 实了整改措施; ·生产过程的各环节,生产、工艺、物流和质保都处在最新的状态; ·生产过程的过程审核已经全面展开,不符合项已经落实了有效的措施。 小批量试生产的最终目标是指导今后的批量生产。在这个阶段中,要详细记载整个生产 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分两大类:生产过程的问题和产品的质量问题。 所以,在这个阶段中,主要进行如下工作: ·过程审核

CGNEDC_PMO_用户接受测试时间表_V1.00_20111102

CGNEDC_PMO_用户接受测试时间表_V1.00_20111102

测试时间
2011/11/3 2011-11-3至2011-112011/11/8 2011-11-4至2011-112011/11/8 2011/11/7 2011/11/8 2011/11/9 2011/11/10 2011/11/10 2011/11/10 2011/11/11 2011/11/11 2011/11/7 2011/11/8 2011/11/9 2011/11/10 2011/11/11
测试场景ID
CGNEDC_UAT_1_0001 CGNEDC_UAT_1_0002 CGNEDC_UAT_1_0003 CGNEDC_UAT_1_0004 CGNEDC_UAT_1_0005 CGNEDC_UAT_1_0006 CGNEDC_UAT_1_0007 CGNEDC_UAT_1_0008 CGNEDC_UAT_1_0009 CGNEDC_UAT_1_0010 CGNEDC_UAT_1_0011 CGNEDC_UAT_1_0012 CGNEDC_UAT_1_0013 CGNEDC_UAT_1_0014 CGNEDC_UAT_1_0015 CGNEDC_UAT_1_0016 CGNEDC_UAT_1_0017 CGNEDC_UAT_1_0018
测试场景名称
主数据维护 项目建设 预防性维修 技改 固定资产采购 行政办公用品采购 服务类采购 库存物资采购 采购退货 退库 库存转移 报废 盘点 总账应收应付 资产业务过账处理 管理会计核算 基金管理 财务管理月结、年结
测试人员
玄利鹏、魏家明、郑海强、陆森、唐良辉、彭少林、黄贤村、牟林 唐良辉、彭少林、黄贤村、牟林璠 魏家明、黄贤村、牟林璠 魏家明、黄贤村、牟林璠、郑海强、陆森 黄贤村、牟林璠、赵鸽燕、李亚兵、郑海强 黄贤村、牟林璠、赵鸽燕、李亚兵、郑海强 黄贤村、牟林璠、彭少林、郑海强 魏家明、郑海强、黄贤村、牟林璠、玄利鹏 黄贤村、牟林璠、魏家明 玄利鹏、黄贤村、牟林璠 玄利鹏 玄利鹏、黄贤村、牟林璠 玄利鹏、黄贤村、牟林璠 黄贤村、牟林璠 黄贤村、牟林璠 黄贤村、牟林璠 黄贤村、牟林璠 黄贤村、牟林璠

nedc综合油耗是什么意思

nedc综合油耗是什么意思

nedc综合油耗是什么意思NEDC综合油耗是什么意思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综合油耗是一种衡量机动车辆燃油效率的标准测试方法。

该测试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以评估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能,并提供比较不同车型燃油经济性能的依据。

NEDC测试周期包括两个部分:UDC(Urban Driving Cycle)和Extra-UDC(Extra-Urban Driving Cycle)。

测试从车辆静止状态开始,模拟一系列真实驾驶条件下的行驶情况。

UDC模拟城市道路行驶,包括启动、加速、减速和停车等操作。

Extra-UDC模拟高速公路和乡村道路行驶,包括高速行驶、中等行驶和低速行驶等操作。

整个测试过程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

在NEDC测试中,车辆被安装相关设备来测量燃油消耗和排放。

整个测试过程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由精确的控制条件下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测试过程中考虑了车辆的动力性能、驾驶模式和空调等附加装置的使用情况,以尽可能模拟真实驾驶条件下的燃油消耗情况。

NEDC综合油耗的结果以每100公里消耗燃油的升数来表示。

综合油耗包括城市行驶和高速行驶的平均燃油消耗量。

这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估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能,并进行不同车型之间的比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NEDC综合油耗测试是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的,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驾驶条件下的燃油消耗情况。

在实际驾驶中,驾驶习惯、道路条件、环境温度和交通状况等因素都会对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车辆的实际油耗可能会与NEDC测试结果存在差异。

为了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了WLTP(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Procedures)测试标准,该标准更加贴近实际驾驶条件,并且覆盖了更广泛的驾驶情况。

总的来说,NEDC综合油耗测试是一种常用的燃油经济性能评估方法,可以提供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能信息并进行不同车型之间的比较。

CE测试项目2014

CE测试项目2014

常见频段与制式:GSM 900/1800 ,WCDMA 2100/900LTE Band 1/3/7/8/20 and etc.BT:2.1+EDR+4.0WIFI: 802.11 A/B/G/N 2.4G 5G DFS 频段GPS 、NFC 等RF 测试项目:2G 部分 ETSI EN 301 511 / ETSI TS 151 010-1 参照标准 3GPP TS 51.010-1ETSI EN 301 511 / ETSI TS 151 010-112.1.1 Conducted spurious emissions – MS allocated a channel12.1.2 Conducted spurious emissions –MS in idle mode12.2.1 Radiated spurious emissions– MS allocated a channel12.2.2 Radiated spurious emissions –MS in idle mode13.1 Frequency error and phase error13.2 Frequency error under multipath and interference conditions13.3 Transmitter output power and burst timing13.4 Output RF spectrum13.16.1 Frequency error and phase error in GPRS multislot configuration13.16.2 Transmitter output power in GPRS multislot configuration13.16.3 Output RF spectrum in GPRS multislot configuration13.17.1 Frequency error and Modulation accuracy in EGPRS Configuration 13.17.2 Frequency error under multipath and interference conditions13.17.3 EGPRS Transmitter output power13.17.4 Output RF spectrum in EGPRS configuration14.7.1 Blocking and spurious response - speech channels14.18.5 Blocking and spurious response3G 部分 ETSI EN 301 908-1 / ETSI EN 301 908-2 参照标准 3GPP TS 34.121-1ETSI EN 301 908-14.2.2 Radiated emissions (UE) 参照 301 980-14.2.4 Control and monitoring functions (UE) 参照301 908-1ETSI EN 301 908-2 参照标准 3GPP TS 34.121-15.2 Maximum Output Power5.2A Maximum Output Power with HS-DPCCH (Release 5 only)5.2B Maximum Output Power with HS-DPCCH and E-DCH5.4.3 Minimum Output Power5.4.4 Out-of-synchronisation handling of output power5.9 Spectrum emission mask5.9A Spectrum Emission Mask with HS-DPCCHM O R L AB5.9B Spectrum Emission Mask with E-DCH5.10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Power Ratio (ACLR)5.10A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Power Ratio (ACLR) with HS-DPCCH5.10B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Power Ratio (ACLR) with E-DCH5.11 Spurious Emissions6.4 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 (ACS) (Rel-99 and Rel-4)6.4A 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 (ACS) (Rel-5 and later releases)6.5 Blocking Characteristics6.6 Spurious Response6.7 Intermodulation Characteristics6.8 Spurious Emissions4G 部分 ETSI EN 301 908-1 / ETSI EN 301 908-13 参照标准 3GPP TS 36.521-1ETSI EN 301 908-14.2.2 Radiated emissions (UE) 参照 301 980-14.2.4 Control and monitoring functions (UE) 参照301 908-1ETSI EN 301 908-13 参照标准 3GPP TS 36.521-16.2.2 UE Maximum Output Power6.3.2 Minimum Output Power6.6.2.1 Spectrum Emission Mask6.6.2.3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power Ratio6.6.3.1 Transmitter Spurious emissions7.5 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 (ACS)7.6.1 Blocking characteristics -In-band blocking7.6.2 Blocking characteristics -Out-of-band blocking7.6.3 Blocking characteristics -Narrow band blocking7.7 Spurious response 7.8 Intermodulation characteristics7.9 Spurious emissionsBT 部分 ETSI EN 300 328 1.8.1/ ETSI EN 300 328 1.7.1ETSI EN 300 328 1.8.14.3.1.1 RF output power4.3.1.2 Duty Cycle, Tx-sequence, Tx-gap4.3.1.3 Dwell time, Minimum Frequency Occupation and Hopping Sequence4.3.1.4 Hopping Frequency Separation4.3.1.5 Medium Utilisation (MU) factor4.3.1.6 Adaptivity (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4.3.1.7 Occupied Channel Bandwidth4.3.1.8 Transmitter unwanted emissions in the out-of-band domain M O R L A B4.3.1.9 Transmitter unwanted emissions in the spurious domain4.3.1.10 Receiver spurious emissions4.3.1.11 Receiver BlockingETSI EN 300 328 1.7.14.3.2 Maximum e.i.r.p. spectral density4.3.3 Frequency range4.3.4 Frequency hopping requirements4.3.5 Medium access protocol4.3.6 Transmitter spurious emissions4.3.7 Receiver spurious emissionsWIFI 2.4G 部分 ETSI EN 300 328 1.8.1/ ETSI EN 300 328 1.7.1ETSI EN 300 328 1.8.14.3.2.1 RF output power4.3.2.2 Power Spectral Density4.3.2.3 Duty Cycle, Tx-sequence, Tx-gap4.3.2.4 Medium Utilisation (MU) factor4.3.2.5 Adaptivity (adaptive equipment using modulations other than FHSS)4.3.2.6 Occupied Channel Bandwidth4.3.2.7 Transmitter unwanted emissions in the out-of-band domain4.3.2.8 Transmitter unwanted emissions in the spurious domain4.3.2.9 Receiver spurious emissions4.3.2.10 Receiver BlockingETSI EN 300 328 1.7.14.3.2 Maximum e.i.r.p. spectral density4.3.3 Frequency range4.3.4 Frequency hopping requirements4.3.5 Medium access protocol4.3.6 Transmitter spurious emissions4.3.7 Receiver spurious emissionsWIFI 5G 部分 ETSI EN 300 440-1 / ETSI EN 300 440-2 /针对频段 5.8GHz ISM Band 5725-5875 4.2.1.1 Equivalent isotropically radiated power4.2.1.2 Permitted range of operating frequencies4.2.1.3 Unwanted emissions in the spurious domain4.2.2.1 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4.2.2.2 Blocking or desensitization4.2.2.3 Spurious radiationsM O R L ABWIFI 5G 部分 ETSI EN 301 893针对频段 5GHz Band 5150-57254.2 Centre frequencies4.3 Nominal Channel Bandwidth4.4 RF output power4.5.1 Transmitter spurious emissions4.5.2 Transmitter unwanted emissions4.6 Receiver spurious emissions4.8 Medium Access ProtocolWIFI 5G 部分 ETSI EN 301 893针对频段 5GHz DFS Band 5250-5350, 5470-5725Channel Availability CheckOff-Channel CACIn-Service MonitoringChannel ShutdownNon-Occupancy PeriodUniform SpreadingGPS 部分 ETSI EN 300 440-1 / ETSI EN 300 440-2针对频段 1575.42MHz5.4.3 Receiver spurious emissionsNFC 部分 ETSI EN 300 330-1 / ETSI EN 300 330-2针对NFC 频段 13.56MHz5.2.1.1 Permitted range of operating frequencies5.2.1.2 Limits for the permitted range of modulation bandwidth5.2.1.3 Emission limits for transmitters in the range from 9kHz to 30MHz5.2.1.4 Transmitter spurious and out-of-band emissions 5.2.2.1 Adjacent channels selectivity – in band (receiver category 1 only)5.2.2.2 Blocking or desensizitation (receiver categories 1 or 2 only)5.2.2.3 Receiver spurious emissionsEMC 部分ETSI EN 301 489-1/ ETSI EN 301 489-3/ ETSI EN 301 489-7 ETSI EN 301 489-17/ ETSI EN 301 489-24测试方法参照 EN 55022 EN61000等Radiated emissionConducted emission, AC portsConducted emission, DC portsConducted emission, Telecom portsHarmonic current emissionsVoltage fluctuations & flicker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mmunity M O R L A BRadiated RF electromagnetic field immunity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immunitySurge immunity, AC ports, Telecom portsImmunity to conducted disturbances induced by RF fields Voltage dips and short interruptions immunitySAR 部分 EN50360:2001 /EN 50566:2013/EN 62209-1:2006EN62209-2:2010/EN62479:2010Left Head SARRight Head SARBody SARSAFTY 部分 EN60950-1:2006+A11:2009+A1:2010+A12:2011 Input TestHeating TestBattery Charger TestsBattery Discharger TestsBattery Abnormal TestsVarbration Motor BlockedTestSpeaker Short TestDurability of Marking TestMaximum sound 部分 EN 50332-1:2000 /EN 50332-2:2003Maximum sound pressure levelMaximum output voltage Vm Wideband characteristics voltage M O R L A B。

新能源续航测试标准

新能源续航测试标准

新能源续航测试标准
新能源续航测试标准是衡量电动汽车或其他新能源交通工具续航能力的测试方法和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能源续航测试标准:
1. NEDC(新欧洲驾驶循环):是欧洲国家车辆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测试方法。

该测试标准定制了一套包含不同驾驶工况(市区、郊区、高速公路)的测试循环,以测量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2. WLTP(全球统一轻型车辆试验程序):是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制定的全球统一的车辆排放和燃油经济性测试标准。

它采用更真实的驾驶情况和更高的平均速度来模拟现实行驶条件,因此被认为比NEDC更准确地测量续航里程。

3.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测试:是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电动汽车续航测试方法。

它包括城市和高速公路驾驶模拟,并考虑到空调和其他电力消耗设备的使用。

4. GB/T 1838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是中国制定的新能源汽车续航测试标准。

该标准根据中国实际驾驶状况,规定了不同工况下的驾驶速度和行驶距离,以验证车辆在真实道路条件下的续航能力。

这些测试标准在测量续航里程时考虑到了不同的驾驶模式和条件,并根据实际行驶情况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

这些标准的采用有助于消费者了解和比较不同新能源交通工具的续航能力。

混动汽车排放试验要求

混动汽车排放试验要求

混动汽车排放试验要求
混动汽车排放试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排放测试标准:混动汽车的排放测试需要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如欧洲的Euro 6d、美国的Tier 3等。

2. 测试设备:进行排放测试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包括尾气分析仪、底盘测功机等。

3. 测试流程:混动汽车的排放测试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包括车辆准备、测试前检查、测试过程控制和测试后处理等。

4. 测试项目:混动汽车的排放测试需要对不同的排放物进行测试,包括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颗粒物等。

5. 限值要求:混动汽车的排放测试结果需要符合国家或地区的限值要求,如欧盟对NOx的限值为每千米80毫克,美国对HC的限值为每英里0.02克等。

混动汽车的排放试验要求非常严格,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排放水平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和限值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场景ID
CGNEDC_INT_1_0001 CGNEDC_INT_1_0002 CGNEDC_INT_1_0003 CGNEDC_INT_1_0004 CGNEDC_INT_1_0005 CGNEDC_INT_1_0006 CGNEDC_INT_1_0007 CGNEDC_INT_1_0008 CGNEDC_INT_1_0009 CGNEDC_INT_1_0010 CGNEDC_INT_1_0011 CGNEDC_INT_1_0012 CGNEDC_INT_1_0013 CGNEDC_INT_1_0014 CGNEDC_INT_1_0015 CGNEDC_INT_1_0016 CGNEDC_INT_1_0017 CGNEDC_INT_1_0018
测试场景名称
主数据维护 项目建设 预防性维修 技改 固定资产采购 行政办公用品采购 服务类采购 库存物资采购 采购退货 退库 库存转移 报废 盘点 总账应收应付 资产业务过账处理 管理会计核算 基金管理 财务管理月结、年结
测试人员
玄利鹏、魏家明、赵群伟、陆森、唐良辉、彭少林、黄贤村、牟林 唐良辉、彭少林、黄贤村、牟林璠 魏家明、黄贤村、牟林璠 魏家明、黄贤村、牟林璠、赵群伟、陆森 黄贤村、牟林璠、赵鸽燕、李亚兵、赵群伟 黄贤村、牟林璠、赵鸽燕、李亚兵、赵群伟 黄贤村、牟林璠、彭少林、赵群伟 魏家明、赵群伟、黄贤村、牟林璠、玄利鹏 黄贤村、牟林璠、魏家明 玄利鹏、黄贤村、牟林璠 玄利鹏 玄利鹏、黄贤村、牟林璠 玄利鹏、黄贤村、牟林璠 黄贤村、牟林璠 黄贤村、牟林璠 黄贤村、牟林璠 黄贤村、牟林璠 黄贤村、牟林璠
Hale Waihona Puke 测试时间2011/10/24 2011-10-24至2011-10-27 2011-10-28、2011-10-31 2011-10-25至2011-10-27 2011-10-24、2011-10-25 2011/10/26 2011/10/26 2011/10/31 2011/11/1 2011/10/25 2011/10/25 2011/10/26 2011/10/26 2011/10/27 2011/10/31 2011/11/1 2011/11/2 2011/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