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仿真测试平台
RTDS仿真教程

RTDS仿真教程RTDS (Real-Time Digital Simulator) 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仿真平台,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实时仿真和测试。
它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能够模拟从小型分布式发电系统到大型电网系统的各种场景。
本文将介绍 RTDS 仿真平台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将介绍RTDS的基本原理。
RTDS由两部分组成:硬件和软件。
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和发送仿真模型中的数据。
软件部分由仿真模型和仿真控制程序组成。
仿真模型是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发电机、输电线路、负荷等。
仿真控制程序用于控制仿真模型的运行和数据的采集。
在RTDS中,首先需要创建仿真模型。
仿真模型使用一种专门的描述语言(例如,RSCAD),用于描述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设备参数和控制策略。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构建出电力系统的仿真模型。
创建好仿真模型后,需要编写仿真控制程序。
仿真控制程序是基于C语言开发的,用于控制仿真模型的运行和数据的采集。
通过对仿真控制程序的编写,可以实现电力系统不同场景下的仿真和测试。
在进行仿真之前,需要对仿真模型和仿真控制程序进行配置和编译。
首先,需要设置仿真模型的初始状态和仿真时间。
然后,需要将仿真模型和仿真控制程序进行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
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包含了仿真模型和仿真控制程序的运行逻辑,可以直接在RTDS平台上进行仿真。
在进行仿真时,可以选择不同的仿真模式。
RTDS支持多种仿真模式,包括正常仿真、脱机仿真和实时仿真。
正常仿真模式用于对系统进行长时间稳定性仿真。
脱机仿真模式用于对系统进行短时间稳定性仿真,可以通过调整仿真参数和控制策略,快速改进系统稳定性。
实时仿真模式用于对系统进行实时控制策略的验证和测试,可以模拟实际系统的运行状态。
进行仿真后,可以通过RTDS平台提供的各种工具和图形界面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可视化。
RTDS支持实时监测仿真结果、绘制曲线图、生成报表等功能。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1.概述2.功能要求2.1地理环境模拟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能准确模拟各类城市、乡村、高速公路以及特殊路况的地理环境,包括道路宽度、曲线半径、坡度、交通标志、信号灯等元素,以便对不同路况下的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充分测试。
2.2环境感知模块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具备环境感知模块,能够模拟传感器(如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获取的数据,并生成点云、图像数据等,以供自动驾驶系统处理和决策。
2.3自动驾驶控制模块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提供自动驾驶控制模块,能够模拟车辆的加速、刹车、转向等操作,并根据自动驾驶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输入指令,进行车辆控制。
2.4车辆动力学模型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具备精确的车辆动力学模型,能够准确模拟车辆的运动、加速度、制动过程等,以提供真实的车辆行驶感。
2.5性能评估与优化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提供丰富的性能评估指标,包括车辆的舒适性、安全性、燃油经济性等,同时,还应提供能够对控制算法进行优化的工具,以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
2.6精确的仿真时间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具备精确的仿真时间,能够准确模拟实际行驶过程中的时间变化,以保证仿真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技术要求3.1高性能计算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具备高性能的计算能力,能够处理大规模复杂场景的仿真计算,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2实时数据处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具备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和控制指令,并通过高效的算法,将处理结果反馈给自动驾驶系统。
3.3多模态数据模拟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支持多模态数据(如图像、点云、声音等)的模拟和处理,以更全面地评估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和决策能力。
3.4分布式计算架构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能够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并行计算和通信,以提高仿真效率和可扩展性。
3.5开放式接口与标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应具备开放式接口,能够与各类自动驾驶系统、传感器和控制器进行无缝对接,同时,还应符合行业标准,以提高平台的互通性和兼容性。
一维流体系统仿真平台Flowmaster简介

一维CFD仿真工具——Flowmaster
Flowmaster是面向工程的流体系统仿真平台,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航空航天 、汽车、船舶等行业的各类流体系统。
压力, 温度 & 流量等等参数的预测 稳态分析,瞬态分析,换热分析 不可压缩流体,可压缩流体 液体,气体,空调系统 部件的评估 任意规模及复杂度的系统
5
Flowmaster——背景简介
• 1984~2012
• 2012~
– FML成立,总部设在英国,在全球
– 与Mentor强强联手
21个国家和地区有办事处和研发机构 – 超过120技术工程师,近30年的软件
研发及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应用实践 – 专注于Flowmaster这一款软件的研发 – 通过ISO 9001认证,年营业额的1/4
作为研发投入 – 全球用户超过1500家,2000多个使用
许可
– 机械分析(Mechanical Analysis)
HVAC 电子冷却 流动、传热,通用CFD分析 热瞬态测试
– 电子产品设计
IC PCB
– 4500名员工,超过70家分公司与办
事处
– > $1B
Wilsonville, Oregon U.S.A.
自定义元件库
33
Flowmaster——便捷的操作
图层管理
34
Flowmaster——便捷的操作
35
生成计算报告
① 对不同方案的参数变 更,可自动追踪
② 对于仿真结果,能自 动生成计算报告,并存 贮为word、pdf等格式
Flowmaster——平台基本架构
36
Flowmaster——软件集成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

仿真测试系统系统概述FireBlade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基于用户实用角度,能够辅助进行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推进了半实物仿真的理论应用,并提出了虚拟设备这一具有优秀实践性的设计思想,在航电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由于仿真技术本身具备一定的验证功能,因此与现有的测试技术有相当的可交融性。
在航电设备的研制和测试过程中,都必须有仿真技术的支持:利用仿真技术,可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快速构建系统原型,进行设计方案的验证;利用仿真验证成果,可在系统开发阶段进行产品调试;通过仿真功能,还可对与系统开发进度不一致的子系统进行模拟测试等。
针对航电设备产品结构和研制周期的特殊性,需要建立可以兼顾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的系统仿真平台。
即以半实物仿真为基础,综合系统验证、系统测试、设备调试和快速原型等多种功能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
目前,众多研发单位都在思索着如何应对航电设备研制工作日益复杂的情况。
如何采取高效的工程技术手段,来保证系统验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FireBlad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在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定位设备可被认为是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终端输出,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目标能否实现。
在传统的系统验证过程中,地面综合测试是主要的验证手段,然而,它首先要求必须完成所有分系统的研制总装,才能进行综合测试。
如果能够结合面向设备的仿真手段,则可以解决因部分设备未赶上研发进度导致综合测试时间延长的问题。
在以往的开发周期中,面向设备的仿真技术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1)仿真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单个测试对象上,并且缺乏对对象共性的重用;(2)仿真技术缺乏对复杂环境与测试对象的模拟;(3)仿真技术的应用缺乏系统性,比如各个阶段中仿真应用成果没有实现共享,即系统设计阶段仿真验证的成果,往往没有应用在后期产品测试阶段对设备的验证上。
通用雷达数据处理系统仿真测试平台设计

度 上提 高雷 达 使 用 性 能 和价 值 , 而 反 过 来 推 动 从
雷达 技术 的发展 口 。 ]
随着 战机 技 术 的 不 断 发 展 , 机 的速 度 越 来 战
数 据处理 系统完 成特 定功能 。 态 势显 示 : 成 各 种 信 息 在 态 势 图 上 的 直 观 完
显示 。
图 1 仿 真 测 试 平 台 体 系 结 构
2 1 数 据 仿 真 处 理 系 统 .
数据 仿真 处理 系统 主要完 成 战 场 环境 的想 定 拟 制 , 据雷 达特性 形 成仿 真 场 景 , 根 向雷 达数 据 处 理输 出仿 真数 据 。此 系 统 主 要 包 含 数 据 收发 、 数 据库 管理 、 雷达 参数 管 理 、 录重 演 、 间 同步 、 记 时 人
人工干 预 : 供人 机交互 的接 口。 提
想定 拟制 是本 系统 的核心 模块 , 在制定 各种 空
战飞行轨迹 的同时 , 能仿真 出杂波 和虚警等信 息 , 还 并结合特定雷达参数信 息 , 控制数据 的处理 。
21 年第 4 00 期
李海 贵 : 用 雷达 数据 处理 系统仿 真 测试 平 台设 计 通
~一一 一 一~ 一 一一 ~
~一一~ 一~ ~ 一 一一一 。 ~ 一一 ~ 一 ~ 一
一 一 一 ~ 二 一 雪 ~ 一 ~
字 信号 替 代 , 量 的数 据 开 始 产 生 并 需 要 实 时 处 海
1 引 言
雷 达数 据处 理是 雷 达技 术 领 域 中 的一 个 重 要 方 面 。雷达 数 据 处 理 技 术 的发 展 , 将 在 很 大 程 必
基于SPARC V8虚拟仿真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1 0 0年 1 1月
计 算机 应 用与软 件
Co mpue p iai n n ot r trAp lc to sa d S fwae
V0 _ 7 No 1 l 2 .1
NO .2 0 V 0l
基 于 S A CV P R 8虚 拟 仿 真 测试 平 台 的设 计 与 实现
w r n e in s h me o e paf r we ep o i e n d ti. ii tt c i e w su e o b i y tm d l a d t e k y p o lms o k a d d s c e ft lt m r r vd d i e al F nt sae ma h n a s d t u l a s s g h o e d e mo e , n h e r b e o i lt g te f e h e ac y p p l e a d me r y tm r t de . P fs mu a i h v — i rr h i ei n moy s s n i n e we e s id S ARC mir p o e s r S c r i ltr a d t e smu ain d b g u c o r c so ’ o esmu a o n h i lt e u - o
件 和 硬 件 的整 个 嵌 入 式 系统 的 功 能 进 行 测 试 和 验 证 , 而 对 系 进
结构 的基础上 , 提出针对 该体 系结 构处理 器的全数字仿 真平 台
构建方法 、 系统 级有限状态机模 型 、 流水 线仿真框架 、 内存系统
机构建系统模 型, 并对五级流水线和 内存 系统仿真等关键问题进行研 究, 设计并实现 了S A C V P R 8微处理器 的 内核仿真器和 与之相 配套 的仿真调 试器。为 目标 软件 的运 行和调试提供 了灵活 的方法 , 解决 了基于特定平 台的实时嵌入 式软件测试难 以发 现和定位错
一维流体系统仿真平台Flowmaster简介

Flowmaster——系统压力分配(KPa)
15
Flowmaster——系统瞬态特性
16
Flowmaster——分析水锤现象,预测汽蚀
阀门瞬间关闭
气穴捕捉
17
Flowmaster——换热分析
换热发生在计算网络的流体之间 管道壁面的换热分析 热量在某一离散点输入或者输出 瞬态换热以及热量在元件中的蓄存 同种流体的混合 温度对流体物性的影响
1987,Flowmaster 正式投入市场,至今20多年的流体系统 仿真咨询的成功经验,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
7
Flowmaster——完备的数据库
建立完善的用户数据库
8
Flowmaster——便捷的自定义专有特性曲线
9
Flowmaster——常用元件示例
类型完备的管道、弯管、三通、阀门、泵、风机、换热器、空调系统元件、稳 压器、油箱、弹簧、质量套筒、热桥、控制元件……,共计400多个族类
24
Flowmaster——可压供气系统
PID控制阀
25
PID控制 压力波捕捉
Flowmaster——通风系统
26
Flowmaster具备丰富的 通风系统元件库,例如 通气槽道、风机、接头、 驻点风压等
对于多层建筑的大型 通风系统,Flowmaster能 够轻松的进行建模和模 拟,帮助设计人员确保 通风系统的合理配置
Flowmaster专业版
Flowmaster——专业版
通用版 汽车版 航空版 燃气涡轮机版 能源电力版
42
Flowmaster——汽车版
43
Flowmaster——发动机冷却系统
软件中提供了冷却系统的标准元件,如 水泵、节温器、软管、散热器、用户自 定义冷却液、换热器、冷却风扇等
机车TCMS网络控制系统自动化仿真测试平台

机车TCMS网络控制系统自动化仿真测试平台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客户对机车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不断提高,机车网络控制系统作为机车的信息通讯核心,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机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对其进行准确调试的难度很大,因此在进行完调试的基础之上,对机车网络进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为克服传统网络控制系统测试过程中的诸多困难,采用TCMS 网络控制系统自动化测试平台。
解决方案
TCMS 网络控制系统自动化测试平台结构如下图所示:
网络控制系统自动化测试平台可以分为机车仿真系统和测试总控系统两个部分。
机车仿真系统采用以太网TCP/IP 为其主干网络,包括:TCMS 网络;分布式实时仿真系统,模拟机车各子系统;虚拟驾驶与场景,实现虚拟驾驶。
测试总控系统采用以太网作为其主干网络,测试总控系统基于统一的通信协议管理,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了自动化测试技术、分布式监控技术、自动分析判读技术、仿真司控台、以及大规模数据存储技术。
机车仿真系统
机车仿真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列车的行为仿真和测试,通过机车仿真机柜和HiGale 仿真系统实现对列车行为的仿真模拟,虚拟驾驶和场景提供列车运行的外界环境模拟。
HiGale 采用了x86 架构的处理器及PXI 高速通信总线,而且配备了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到达甚至超过真实的嵌入式控制器实时性能,并支持各种I/O 板卡及通信板卡,能够完全取代真实控制器的外部接口。
其中HiGale 分布式仿真系统能够提供仿真实时要求较低的模型运行环境,以及无法在纯软件环境下的高速模型运行环境,包括FPGA 等方式,仿真系统之间通过反射内存网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仿真测试系统系统概述FireBlade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基于用户实用角度,能够辅助进行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推进了半实物仿真的理论应用,并提出了虚拟设备这一具有优秀实践性的设计思想,在航电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由于仿真技术本身具备一定的验证功能,因此与现有的测试技术有相当的可交融性。
在航电设备的研制和测试过程中,都必须有仿真技术的支持:利用仿真技术,可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快速构建系统原型,进行设计方案的验证;利用仿真验证成果,可在系统开发阶段进行产品调试;通过仿真功能,还可对与系统开发进度不一致的子系统进行模拟测试等。
针对航电设备产品结构和研制周期的特殊性,需要建立可以兼顾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的系统仿真平台。
即以半实物仿真为基础,综合系统验证、系统测试、设备调试和快速原型等多种功能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
目前,众多研发单位都在思索着如何应对航电设备研制工作日益复杂的情况。
如何采取高效的工程技术手段,来保证系统验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FireBlad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在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定位设备可被认为是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终端输出,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目标能否实现。
在传统的系统验证过程中,地面综合测试是主要的验证手段,然而,它首先要求必须完成所有分系统的研制总装,才能进行综合测试。
如果能够结合面向设备的仿真手段,则可以解决因部分设备未赶上研发进度导致综合测试时间延长的问题。
在以往的开发周期中,面向设备的仿真技术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1)仿真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单个测试对象上,并且缺乏对对象共性的重用;(2)仿真技术缺乏对复杂环境与测试对象的模拟;(3)仿真技术的应用缺乏系统性,比如各个阶段中仿真应用成果没有实现共享,即系统设计阶段仿真验证的成果,往往没有应用在后期产品测试阶段对设备的验证上。
F i r e B l a d 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从实际问题出发,基于面向设备的思想,提出了虚拟设备这一概念,用户可以根据任务的需求分解来设计设备的功能原型,实现用户自定义的界面设计、外部信号接口设计以及内部的数据处理流程,设计结果以虚拟设备描述文件的形式保存。
虚拟设备概的提出,弥补了综合测试中可能出现的不足,给出了测试依据,为设备研发后立即参与验证提供了可能。
FireBlade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就以下4 个开发阶段进行架构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仿真需求:(1)系统总体方案设计阶段。
利用FireBlade 对被测系统及各个子系统进行仿真模拟,为综合测试系统的研制提供虚拟的被测对象,辅助对系统设计中测试任务的合理性分析,以及对测试方案的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测试的针对性,准确地提炼了测试需求。
此外,通过对被测系统的仿真,可以对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进行观察和分析,初步模拟出接口的数据和信号特性,仿真数据和信息流程,从而验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2)开发调试阶段。
利用FireBlade 能够有效地在硬件接口层对系统中所有设备进行仿真和联调,在被测系统准备阶段对测试细则/ 测试脚本的编写提供验证,可以用来验证被测系统软件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将会极大地节省开发调试费用,加快开发速度,并能有效地保证开发质量。
(3)系统联试阶段。
利用FireBlade 的快速原型系统来保障可能因子系统研发未完成而延误的系统在线联试。
在联试过程中,快速定位复杂系统中的故障;快速建立在线工作的设备原型,并能够提供丰富的在线监视和测试功能,为现场故障归零提供技术保障。
(4)系统验证测试阶段。
利用FireBlade 构建被测设备的工作环境,实现现场故障状态的复现,以达到试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能够对被测设备的工作环境进行模拟,实现测试用例的输入和自动循环测试,并能将I c e B l a d e 故障注入系统(即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IceBlade 故障注入系统)加入测试环路,实现对子系统间信号的故障注入,在物理层、电气层、链路层、协议层以及应用层进行故障模拟,在信号接口上模拟设备内部的运行异常,以实现对被测设备的逆向测试和容错性测试,在试验阶段实现故障复现、故障诊断和故障定位分析。
FireBlade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应用结构针对于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应用,FireBlade 提出了分层的设计理念,使用户能够按照实际环境中的系统构建方式来搭建仿真系统。
FireBlade 的应用设计层可分为4 部分,如图1 所示。
图应用层设计单个仿真系统的应用包括以下设计资源:·实际的被测系统。
通过实时处理单元的外部接口与系统实现连接。
·仿真环境。
用来设计虚拟设备,其在系统内通过仿真实现,并可以通过外部接口与其他设备连接,也可以直接在内部实现虚拟连接。
·界面工具。
可以通过设计虚拟设备的面板实现人机界面,面板既可模拟仿真设备的人机接口,也可在运行时对系统进行控制与检测。
·仿真系统的总线和信号接口。
属于仿真环境与被测系统之间信号数据交互连接的接口设备层,用来设置与其他资源之间的信号连接与映射。
仿真系统应用构架仿真系统的应用结构如图2 所示,其中虚拟设备的构建为仿真系统设计的重点,分为以下5 部分:(1)设备接口设计。
根据设备的I C D 文件的定义,设计虚拟设备的外部接口及其特性。
设备的外部接口包括系统支持的各种通信总线、模拟和数字信号、变量及事件接口。
(2)变量定义及映射。
变量是设备的外部接口和设备内各个运行模块之间实现数据交换和存储的单元。
设置设备的接口可以与变量实现映射。
(3)事件定义及映射。
事件用来实现对运行模块和数据更新的触发,当设定的条件满足时事件有效,当事件有效时可以用来触发运行模块的运行、数据和设备接口的数据更新、内部计数等功能。
(4)运行模块。
运行模块是用来实现设备内部处理算法的可执行单元,可以由C代码设计、Matlab/Simulink 导入。
模块设计好以后可以实现重用。
(5)面板设计和应用。
面板作为人机交互的界面,既可以作为作为虚拟设备内部的一个模块也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虚拟设备,独立运行。
面板的设计采取所见即所得的控件设计方式,通过对控件的操作实现界面设计,设置控件和变量及事件的映射关系,实现显示和控制信息的自动更新。
虚拟设备设计的原理如图3 所示。
图虚拟设备设计的原理FireBlad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功能特性1 分布式仿真运算资源设计FireBlade 仿真测试平台采用“主控计算机+ 显控计算机+ 实时处理机+ 网络设备”的分布式仿真运算资源设计。
采用这种分布式的运算资源分配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实时性和系统仿真的灵活性。
2 面向设备的设计方案在仿真测试实施过程中,F i r e B l a d e 仿真测试平台(即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FireBlade 故障注入系统)用连接设置的方式实现虚拟设备和实际设备之间连接关系,这样就使系统的构建非常灵活。
对信号的录取过程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变量值记录,而可以实现对总线、串口、模拟和数字信号原始数据的真实记录,这可以为事后的分析工作提供更多更详细的实验素材。
和其他系统周期性查询处理不同,FireBlad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运行采取实时事件触发和定时功能结合的方式,更接近实际设备的运行设计,提供更高的实时性能;支持运行模块和虚拟设备的可重用性;支持第三方提供仿真资源的能力。
有些时候,建立虚拟设备需要合作单位的支持,而有些合作单位不愿意公开设计资料。
系统提供第三方设计的方案,即脱离系统进行虚拟设备设计和原理验证的工具。
第三方可以采用本工具实现运行模块的设计。
这就为合作单位参与仿真设计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3 支持多优先级多任务的设计方式仿真设备设计中支持多任务、多优先级的设计,可以设置不同的触发事件,如总线消息、接口信号变化等。
当事件被触发时,可以触发不同的运行模块,每个运行模块可以设定不同的优先级,可以更精确地实现对设备的仿真。
4 与IceBlade故障注入系统无缝集成仿真测试平台的实时处理机通过以太网与故障注入系统相连。
仿真系统和故障注入系统结合可以提供以下功能(见图4):图4仿真测试平台与故障注入系统的联合设计方案(1)故障注入过程的信号记录。
在试验过程中经常需要观察在故障注入前后系统的响应情况,故障注入系统在故障注入时可以向录取软件发送触发信号,用来触发一次录取操作,就可以根据预先设置把故障注入前后的选定信号的变化过程记录下来,用于事后分析或整理报告。
(2)故障注入类型和时机的控制。
多数情况下,故障注入的发生是要与仿真过程的进行相互配合实现的,即只有当仿真系统运行到特定的步骤时进行故障注入才有价值,这就需要仿真系统根据不同的运行情况向故障注入单元发送故障注入的设置、允许或触发信息,以保证故障注入能够和仿真进程有机配合。
(3)系统仿真和故障注入的自动运行。
有些情况下需要连续长时间对设备进行循环测试,这就需要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测试过程。
在此情况下,就需要系统能够按照设置自动运行提前设置的仿真和故障注入脚本,并根据测试的进展实现故障注入,并实现系统的响应记录。
应用分析F i r e B l a d 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含有多种总线接口以及扩展结构,并接受对扩展接口的定制。
在客户的具体应用中,可以实现系统测试方案中“先分后总”的要求。
如在某型号武器项目的需求定义中,接口方式包括S T D - M I L -1553B 总线、C A N 总线、串口总线、A D / D A 输入输出、隔离I O 等;需开发的模块包括:中央控制器、车长、火控计算机、敌我识别系统、G P S 等。
项目开始时,指定开发计划,各个模块由职能不同的厂家生产,然后依据开发计划,制定模块的测试计划和综合测试计划。
FireBlade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在某型号项目开发中的应用如图5 所示。
图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在某型号武器项目开发的应用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阶段,可以利用FireBlade 对各个开发模块在仿真环境中进行模拟,初步对子系统的接口进行观察分析,对接口数据传递流程进行系统验证,修正系统设计和测试方案中的不正确因素。
针对具体模块的测试,需要详细考虑系统环境中各个模块的协作,以及数据交换等等复杂情况。
中央控制器作为该武器项目的核心模块,功能是协调其他工作模块的任务调度,以及转发数据信息等等。
在测试开始时,通常只会测中央控制器一个模块,所以在其他模块不具备的条件下,利用FireBlade 丰富的硬件接口层资源,根据相关协议分别设计其他模块,来达到对中央控制器的测试目的。
当仿真系统搭建完成后,就构成了一整套虚拟的测试环境,这其中只有中央处理器是真实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