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 (4)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

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

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

“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

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

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

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

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

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

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

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追求的乐趣。

高一语文(必修二)质量检测-试卷(卷)

高一语文(必修二)质量检测-试卷(卷)

高一语文(必修二)质量检测试题(卷)命题人:马莉宁(区教研室)检测人:王小军(金台高中)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 (选择题)和第Ⅱ卷 (笔答题)两部分。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12×3=3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袅娜.(nuó) 泥淖.(nào) 茎.叶(jīn) 浅尝辄.止(zhé)B.瑰.丽(guī) 徘徊.(huái) 相勖.(xù) 骇.人听闻(hài)C.流觞.(shāng) 砥砺..逼人(duó)..(dǐ lì) 白鹄.(hú) 咄咄D.肄.业(sì) 訾詈..(zǐ lì) 潦.草(liáo) 梵.婀玲(f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阴庇葱茏山川相缪豁然开朗B. 污蔑自缢灼有成效惠风和畅C. 商榷荒谬没精打彩安之若素D. 磐石迤逦繁芜丛杂终南捷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B.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的那么透彻,解释的那么轻松。

C.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D.他的创作风格似乎很难言说,清丽、典雅、豪放、幽默都不足以概括。

在当今文坛上,他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B.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会聚福州。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

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

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

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

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

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

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

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

”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

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

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

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

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

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

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

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

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

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

高一期末必修二语文试卷

高一期末必修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yí)窃窃私语(yù)B. 雕梁画栋(diāo)妙笔生花(miào)C. 蹉跎岁月(cuō)振聋发聩(kùi)D. 毛遂自荐(xuàn)息息相关(x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文章虽然立意新颖,但结构较为松散。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C. 我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全体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D.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乃今病矣(于是)乃服其贤而用之(就)B. 而我独畏后生(只有)而青于蓝(比)C. 谨食之(只)谨以闻(只)D. 故为之说(所以)故舍其学而勤于农(因此)4.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 夫战,勇气也。

C.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D.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5.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 《楚辞》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

D.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爱)B.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C. 虽有嘉肴(美味的食物)D. 虽有至道(最高的道理)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其为物也(助词,的)其言兹(助词,这)B. 其为士者(助词,表反问)其为文者(助词,表强调)C. 其为文也(连词,表转折)其为用也(连词,表顺承)D. 其为士者(代词,他们)其为文者(代词,他)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而为之说(动词,写)B. 而为之说(动词,讲述)C. 而为之说(动词,说明)D. 而为之说(动词,解释)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语文高一必修二期末考试卷

语文高一必修二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iē è)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B. 腹背受敌(fù bèi shòu dí)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C. 真心实意(zhēn xīn shí yì)艳阳高照(yàn yáng gāo zhào)D.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纵横捭阖(zòng héng bǎi h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在周末举办一场趣味运动会。

B.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毅力和耐力,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 由于长时间的工作,他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不得不请假休息。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激情澎湃,引人入胜,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

B. 那个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他这个人性格豁达,从不斤斤计较,所以人缘很好。

D. 她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看小说、看电影、听音乐,这些活动都能让我放松心情。

B. 他一边走路,一边看着手中的书,突然发现前面有个坑。

C.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许多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D. 小明是一个热爱运动、乐于助人、成绩优异的好学生。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

变换后: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

B. 原句:这种植物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

高一二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高一二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气喘吁吁(xū)B. 恣意妄为(zì)C. 沉鱼落雁(yàn)D. 雕梁画栋(diā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通过自学,不仅掌握了英语,而且精通了法语。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

D. 他的成绩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勤奋好学,同时父母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3. 下列词语中,与“创新”词义相近的一项是:A. 改进B. 重复C. 保留D. 延续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匹黑马,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

D. 他的成绩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原名曹沾。

B.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代表作,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

C. 《水浒传》是施耐庵创作的,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的故事。

D.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以唐僧取经为线索,描绘了丰富的神话世界。

6. 下列关于古诗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

B.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C.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D.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寓意生命的无常。

7.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通过主人公祥子的悲惨遭遇,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

B.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道德沦丧。

C.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展示了智者的智慧和谋略。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4题,每题3分,第5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3分)
A.点缀(duō)掂(diān)量喝彩(cǎi)酣(hān)睡
B.袅娜(nuó)斑驳(bó)踱(duó)步参差(cī)
C.回溯(sù)璀璨(càn)萦(yíng)绕吐哺(bǔ)
D.暧暧(ài)阡(qiān)陌脉脉(mò)澄(chéng)江
2、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双节”长假首日,全国各地相当多的高速公路因免费通行成为中国式拥堵中的一道别样风景,专家认为中国高速公路全面取消收费必须循序渐进,不能企求一挥而就。

相关机构应该关心的是,免费之后该怎样治理拥堵?不能因噎废食,让拥堵成为继续收费的理由。

A.别样
B.循序渐进
C.一挥而就
D.因噎废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缓解企业用工燃眉之急,增加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吸引力,政府推出了面向优秀农民工、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和技术工人招调入户。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题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题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试卷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敕造(chì) 孽根(liē )懵懂(měng) 不治之症(zhēng)B.逞辩(chěng) 勾当(gòu )絮聒(guō )面面相觑(qù )C.偏裨(pí) 寨栅(zhà )长史(zhǎng) 便(pián)宜行事D.在庠(xiáng) 惬意(qià )垓心(gāi)胁肩谄笑(chǎn)2.下面几个句子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

②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B.迎春、探春、王熙凤、林黛玉C.迎春、林黛玉、王熙凤、李纨D.探春、李纨、林黛玉、王熙凤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C.镂金(lóu) 弩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áo) 参省乎己(xǐng)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君子生非异也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风雨兴焉(起)6.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D.人强马壮7.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9.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10.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② 善假于物也③ 寡人之于国也④屈原至于江滨⑤颁白不负于戴于道路矣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⑤⑥D.②④⑥二、阅读鉴赏(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7~10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必修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命题人:马莉宁(教研室)检测人:毛国兴(东风路高中)注意:本套试卷共六大题,请将客观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于答题卡上,将主观笔答题答案认真书写在答题卷上。

分值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12×3=3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瞥.(piē)见提.(dī)防形骸.(hái) 渐.(jiān)车帷裳B.吐哺.(bǔ) 颤.(chàn)动肖.(xiào)像望风披靡.(mí)C.迤.(yǐ)逦纤.(xiān)细管弦.(xuán) 载.(zài)笑载言D.低劣.(lüâ) 荫.(yìn)庇估量.(liáng) 义愤填膺.(yī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泥淖猗郁急不睱择蓊蓊郁郁B.杂糅袅娜横槊赋诗咄咄逼人C.缔造肄业夙兴夜寐乘彼垝塬D.涸辙枕籍心急如焚游目骋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领导干部一定要具有础润而雨的前瞻能力、一叶知秋....的洞察能力和防微杜渐的执行能力。

B.业内人士认为这样太过仓促,很多导演对春晚的构思没有完全成熟,这样急着招标有点“赶鸭子上架”,最终的结果会跟“揠.苗助长...”一样。

C.如今的“艺考”被不少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考生或家长视作了考大学或考一流大学的终南捷径....。

D.距离高考已不足三月,爸妈急得什么似的,可王磊倒安之若素....,一天到晚还那样乐呵呵,跟个没事人似的。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B. 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

C.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虽然大家都知道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曾宪梓先生对中国内地的总捐资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

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有钱快乐?曾宪梓先生这样回答:“。

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做钱财的主人。

”①我不算有钱②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苦恼③有钱不一定快乐④看你怎么用⑤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A.①③②④⑤B.①⑤②③④C.②③④①⑤D.③②④①⑤6.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②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③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④偭规矩而改错⑤悟言一室之内⑥总角之宴,言笑晏晏⑦蒲苇纫如丝⑧举酒属客A.①③④⑤⑧B.①⑥④⑦⑧C.①②③④⑧D.①③⑥⑦⑧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所以..所腓..游目骋怀君子所依,小人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乎此时也..之观吾独穷困C.羡长江之无穷..系之矣..情随事迁,感慨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凌万顷之茫然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贫贱有此女,始适.(出嫁)还家门女也不爽.(过错),士贰其行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搁)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C.正襟危.(端正)坐而问客曰知不可乎骤.(屡次)得D.何可胜.(尽)道也哉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帮助)之9.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可以.无悔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也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耳得之而.为声D.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良乃.入,具告沛公10.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而今安在哉A.客有吹洞箫者B.此非曹孟德之诗乎C.月出于东山之上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划分正确的一项是()①夙.兴夜.寐②长.余佩之陆离③卿当日.胜贵④死生亦大.矣⑤不知东方之既白.⑥泣.孤舟之嫠妇⑦火尚足以明.也⑧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⑨后世之谬.其传A.①③∕⑤⑦∕②④⑧∕⑥⑨B.①④∕②⑤⑨∕⑦⑧∕⑥∕③C.①③∕②⑤⑦∕④⑧∕⑥∕⑨D.①③④∕②⑤⑨∕⑦⑧∕⑥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名的爱国知识分子、民主战士。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其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我国文学史上所说的“风骚”,“风”指《国风》,“骚”指《离骚》;它们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

D.《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作者蔡元培,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本文是一篇演讲稿,也叫演讲辞,它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讲话的文稿。

第Ⅱ卷(笔答题共114分)二、文言文翻译及诗歌鉴赏(24分)13.翻译下列文言文句(15分)⑴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分)⑵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分)⑶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分)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

(9分)古歌(汉乐府)秋风萧萧愁杀人。

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⑴.这首是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⑵.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愁”的?请结合诗句分析一下。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5.⑴, 。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⑵亦余心之所善兮,。

⑶,。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⑷,,亦足以畅叙幽情。

⑸,羡长江之无穷。

⑹,可以无悔矣,?四、现代文阅读(共16分)16.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文后问题。

(16分)对一朵花微笑刘亮程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

一大片。

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

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

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

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

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

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

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

水漫过田埂,顺这条乾沟漫漶而下。

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

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

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

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

一小片。

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

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

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

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

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

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

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

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

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

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

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

我不懂它们。

1、文章开头写了草的笑和“我”的笑。

写草的笑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草会“笑”?“我”为什么笑?(6分)2、作者为什么认为“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4分)3、作者从草木身上得到哪些“人的道理”?(6分)五、语言文字运用(4分)17.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不超过60字)(4分)六、作文(60分)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老师的一个微笑像暖流进入你的心田……同学的一句轻柔的话语像春风般的温暖……见义勇为者的一个动作一直留给你难以磨灭的印象……朋友的一件寻常而珍贵的物品一直被你收藏……其中的一种经历给了你心灵的震撼或潜移默化的影响。

请以“让我心动的那一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