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
重型颅脑创伤死亡病例分析

: 圣 ! !1
7 Yin RE.A h o BC C se e rb l rd ac Ji n rs e e , s d wn r sd ee el is hss d co sd o a a c rb la amp y orlt n f e e elr l h :c rea o o MR n ig ,ciia smpo i i f dn s l c l y tms n
维 3 4倒 重 型颅 脑创 伤患 者 中 2 9 时 机 而死 亡 。 重 型 颅脑 创 伤 后 脑水 肿 进 持 疗 法 以提 高 机 体 抵抗 力 , 持 体 内重 3 男 3 展 急 速 , 期应 用脱 水 剂 至 关 重 要 =本 要 脏 器 的正 常 代 谢 机 能 ,这 对 于降 低病 早 例 女 9 5倒 , 女 之 比 为 251 年 龄 最 男 :;
维普资讯
现代 神经疾病杂 2 2 月 2 志 0 年6 第 卷第3 Nd eoN ! : 竺 0 期 oJ u e ! N I f 堡
5 So ig l F ma d T Wa e  ̄ d gn rt n f te c a — twn e n o L v lf li e e e a o o h o i i t
a d s pae tf i s s i 6 p t ns A R A J R e t n 1 n u r no J d ̄ae n 2 a e t J m o ng o. l i i e
1 9 , 1 8 11 5 5 . 9 2 5 : 5 —1 9 1
i ta o e nc hee t n rv x l i o r n moi n t Ra I 。 o d 盯
c s i a ta t  ̄g o f t e r i  ̄e l d mo sr to b r - o pn I rc in o b a n tn : e n ta in y Co h n p l d Tc o r p y u e  ̄l ga h .Ra i lg 1 8 1 : 7 2 d o o  ̄ 9 3 4971 7 0 6 T r e R, L BI 皿 u r n e h D. Mae J e a E b - a ̄ i r , t l c opl t i g n o ma i g f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86例死亡原因分析

E] 许桂林 , 3 邵春法 , 急性结肠假性梗 阻 9例诊治分 析[] 浙 J.
江 临床 医学 ,0 3 5 5 7 2 0 ,:0
t nt s oi e tEnd c, 1 6, 4:1 os 99 4 44
想到该病 的可能 , 才能早期 诊断 、 早期 治疗 。本组病 例均保 守 治疗后缓解。治疗方法 常规有 禁食 、 胃肠减 压、 维持 水电解 质 平衡 、 营养支持治疗。并注意复查腹部平片 , 1 ~2 时重 每 2 4小 复 1次 , 并及时更改治疗方 案。近年来 , 用新斯 的明治疗 假 使
7 89
的水解 , 通过促进神肌肉接头神经冲动 的传递增强胆碱能活 性 ] 。使用新斯 的明治疗过程 中应注意其不 庭反应 , 如窦性心
・
经 验交 流 ・
重 型颅 脑 损伤 术 后 8 6例 死亡 原 因分 析
韩 占胜 , 孙 爽
( 南省 新野县 人 民 医院神 经 外科 河
430 ) 7 5 0
[ 3 EsnG , ao H , o ntJ e a 4 i M B rnT e D mii A, t 1 ue oo i z .Ac t clnc ped -btut n J. srits E d s,0 2 5 ( ) su oo srci []Gat net n oc 20 ,6 6 : o o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重 型颅 脑 损 伤 术 后 死 亡原 因 。方 法 对 8 例 重 型 颅 脑损 伤 术 后 患 者 的 临床 资料 进 行 分析 。结 果 术后 6
重型颅脑损伤73例死亡原因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73例死亡原因分析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原因,以便吸取经验教训。
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73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死亡时间:入院后1d内死亡29例,1~3d15例,超过3d 29例,最短1h,最长53d;死亡原因:脑挫裂伤伴脑肿胀35例,继发颅内血肿16例,原发脑干伤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2例,合并伤伴休克9例,肺部感染5例,肺栓塞1例。
结论:多发脑挫裂伤伴脑肿胀、颅内血肿所致的高颅压是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合并伤伴失血性休克、原发脑干损伤、肺部感染等也可造成患者死亡。
早期有效降低颅内压,处理合并伤和防治并发症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标签: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死亡率高达30%~50%[1],依据患者入院时GCS≤8分并结合CT和临床表现可明确诊断。
2009年1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8例,死亡73例,死亡率46.20%。
本文就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病例,其中在院死亡46例,自动出院死亡22例,转院死亡5例;男59例,女14例;年龄19~90岁,平均54.22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6例,坠落伤12例,摔伤8例,挤压伤1例,原因不详6例。
伤后就诊时间:0.5~1h61例,1~3h10例,4h1例,20h1例。
1.2GCS评分及瞳孔变化入院时GCS评分3~5分43例,6~8分20例;入院时GCS评分9~15分,6h内降低至3~8分8例,3d内降低至3~8分2例。
入院时双侧瞳孔散大32例;一侧瞳孔散大16例;双侧瞳孔稍大或无变者23例,双瞳缩小者2例。
1.3CT表现患者入院后均查头部CT,脑挫裂伤44例,其中多发脑挫裂伤3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42例,其中双侧硬膜下血肿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5例,弥漫性脑肿胀3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7例,弥漫性轴突损伤6例,急性硬膜外血肿9例,小脑出血1例,颅骨骨折49例。
严重颅脑损伤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1 资 料 与 方 法
要原 因是原发脑损 伤过重 及脑 受压 时间太长 。严 重 的原 发 脑损伤常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死亡 , 因为现有 的医疗水 平
还不 能 改 变原 发 性 脑 损 伤 。此 外 , 前 脑 疝 时 间 过 长 , 术 造
成脑 干长时 间受压 , 缺血缺氧 , 即使 已解除压迫 , 甚至作小 脑
幕切 开 , 脑干水 肿、 软化等病理过程继续存在 , 最终导致脑 干 功能衰竭死亡 。动物试验和临床实践表 明, 脑疝双侧 瞳孔 散 大时间超过 3h 自主呼吸则 不可恢复 。本组 晚期脑疝患者 , , 虽来 院后 1 3h内减压 , 由于院前时 间较长 , — 但 实际上双侧 瞳孔 散大到手术减压 的过程 己超过 了 3h 。此外 , 低血压 、 低 血氧 、 电解 质紊 乱 , 弥漫 性脑肿 胀导致 术 中脑 膨 出等 也是患
后 , 行 死 亡 讨 论 , 析死 亡原 因 , 进 分 总结 经 验 教 训 。
10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原因分析

其余 6例 虽无颅 内血肿 , 均 因弥漫 性轴 索损 伤 并 但
发弥漫性脑肿胀引起不可控制的颅内高压而死亡。 2 血糖 含 量 。本 组在 伤 后 1周 内血 糖 含 量小 ) 于 】m lL者 3 O mo / 6例 , 亡 1 死 0例 ; 血 糖 含 量 ≥ 而 l m o L者 7 中 , O ml / 0例 死亡 5 6例 , 亡率显著 增高 。 死 3 合 并 伤 与 死 亡 率。本 组 四肢 骨折 造 成 创 伤 )
处 )0例 , 4 不详 l 。10例 伤后 2 h内人 院 ; 4例 0 4 6例 分别于 伤后 3h 1d和 1d由外 院转 入 。 1 、0 7 12 诊 断及治 疗 .
均经 临床 检 查 及 头 颅 拍 片 与 C T扫 描 明确 诊 断。8 6例 行 开 颅 血 肿 清 除术 ,0例 未手 术 。2 0 2 05 年 以来 , 笔者在原 救治措施 的基 础上 , 对有 明显脑挫 裂伤及 硬膜 下或脑 内血 肿患 者 , 手术 时采 用大 骨 除 瓣 减压 术外 , 点 作 了 以下 改 进 : 1 早 期 气 管 切 重 ()
关 键 词 : 重 型 颅脑 损 伤 ; 疝 ; 亡原 因 特 脑 死 中 图分 类号 : 3 8 R 3
甘 肃省 白银 市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20 05年 1月 一 20 0 9年 l 收 治 特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 C 3~ 2月 G S 5分 )
16例 , 与 前期 ( 9 9年 1 一 0 4午 l 0 并 19 月 20 2月 ) 收
例, 死亡 2例 。10例颅 内血 肿 中, 纯 硬膜外 血 肿 0 单 6例 , 亡 2例 ; 死 硬膜下血 肿 3 , 亡 l 2例 死 5例 ; 内 脑 血肿 2 4例 , 亡 1 ; 血肿 3 死 4例 多发 8例 , 死亡 2 。 9例
重症颅脑损伤67例手术后死亡原因分析

岁7 ,2-0 1  ̄ 4 ̄0 2 ,6-0 例 ,7岁 以上5 例 1  ̄ 6 J 16 ̄3例 17岁7 4 f, 0 例。
1 . 2受伤原 因
车辆肇事3 例,高处坠落受伤1例,不慎摔伤9 4 7 例,被重物击伤4
例 ,不明原因外伤3 。 例
损伤很严重。重度颅脑损伤不但能够引起严重的原发性颅脑损伤,而 且还会继发形成脑水肿.脑内血肿 ,可快速导致严重的高颅压症状 ,
1 影像学检查 . 5 6例患 者手术前 均行头颅C 扫描 明确诊断 ,2 7 T 例术 前行头颅 磁共 振检查 。多发脑挫裂伤 合并外伤性蛛 网膜 下腔 出血 l例 ,急性硬 膜下 9
形成脑疝 ,出现脑细 胞死亡 ,导致 呼吸、循环 中枢失调而导致 患者 死 亡 。同时 ,因伤 后初期脑 内出血未 完全停 止 ,所 以 ,入 院时头 颅C T 检查 不能完全反映颅 内出血情 况,部分缺乏临床 经验 的医生不 能全 面 认识 到病 情的发展变化 ,延误病疗 。术中减压不 充分 ,术后高颅压症 状不 能得 到明显缓解 而导致患者死 亡因素之一 。术后不能有效地控 制 脑水肿 ,也是导致患者死亡 的因素之~ 。所 以不能依赖辅助检查 , 要根据患者 的发病时 间、意识 障碍程度 等 ,全面分析 ,综合各方面情 况 ,制定治疗方 案 本组患者 中术后复查 头颅c 发现术后合并缺血性 T 梗死者 5 。术后应 注意脑灌 注压 的维持 ,防止梗死 出现 。复 合伤在 例 颅脑损伤 患者当 中常见 ,可合并血气 胸 ,腹腔脏器破 裂、四肢骨骨折
20年 1B至2 1年 1 06 1 0 1 月我院 共收治 重症颅 脑损伤患者 18例 ,开 02 颅 手术3 7 6例 重症颅脑 损伤开 颅术后 死亡病例 6例 ,现对 该组患者 7 术后 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 1资料 与方 法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60例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60例临床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包括广泛性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及颅内血肿。
其病情重,救治困难,各文献报道死亡率各有不同。
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提高,使很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于非命。
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6例,其中死亡60例(44.12%),现将其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60例死亡患者中,男48例,女12例,男女之比4:1;年龄50岁23例。
受伤方式:交通事故40例,打击伤13例,坠落伤7例,伤后距手术时间<3小时9例,4~6小时22例,7~12小时9例,13~24小时7例,25~72小时4例,>72小時2例。
术前发生脑疝31例,根据Glasgow计分,结果均60天1例。
术后并发症44例。
其中肺水肿27例,肺内感染8例,静脉窦出血4例,肾功能衰竭4例,休克2例,胸腹联合伤5例,视丘下部损伤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
死因:脑水肿26例,脑疝继发脑干损伤19例,肺内感染5例,肾功能衰竭4例,胸腹联合伤4例,视丘下部损伤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
讨论重型颅脑损伤伤势重,病情进展快,救治困难。
有时来不及检查和治疗。
有些患者即使幸免于难,恢复也不甚理想,从本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死亡原因中,除与受伤机制复杂,脑的原发性损伤严重有关外,颅内血肿占位和严重的脑水肿形成脑疝占死亡例数的75%。
有些病例虽经手术清除血肿,但继发脑水肿在处理上也不无困难。
所以积极预护和治疗脑水肿是提高重型颅脑伤治愈率的关键所在。
在治疗和预防脑水肿的过程中,有时虽然限制液体量,应用大剂量脱水剂和激素效果都不明显。
因此,根据病情,适当的进行大骨瓣减压有时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本组有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院时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呼吸表浅节律不整,术中清除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外,行冠状切口,双侧额颞顶部大骨瓣减压。
术后较顺利的度过了脑水肿期。
恢复较为理想。
本组死亡的另一多见原因是肺部感染,多是伤后大量呕吐误吸。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原因和抢救治疗。
方法:总结我院52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并对116例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本组死亡116例,死亡率为20.5%。
脑损伤过重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96例,严重合并伤伴休克死亡8例,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死亡6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死亡3例,严重肺部感染死亡2例,长期消耗衰竭死亡1例。
有10例为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恰当所致。
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急性脑肿胀、脑干损伤、严重的复合伤以及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肺部感染等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标签: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创伤,近年来尽管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死亡率仍然很高,国内外资料显示为26%~50%[1-2]。
本组死亡116例,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病例(526例)的20.5% ,低于文献报道,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78例,女38例;年龄6~79岁,平均36岁。
致伤原因:车祸86例(74.1%) ,坠落伤22例(19.0%),摔伤5例(4.3%),砸击伤及砍伤3例(2.6%)。
开放性伤颅脑损伤32例。
伤后至入院时间:3 h内46例,4~24 h 62例,>24 h 8例,最短1小时,最长15 d。
1.2主要临床表现伤后持续昏迷108例(93.1%) ,仅有继发昏迷3例,有中间清醒期者5例,呕吐81例,口鼻外耳道出血36例。
GCS 评分3~5 分68例,6~8 分48例。
单侧瞳孔散大69例,双侧瞳孔散大23例。
1.3 损伤类型及治疗方式CT或MRI显示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62例(53.4%),弥漫性轴突损伤28例(24.2%,其中包括单纯原发性脑干损伤5例),急性脑肿胀9例(7.8%),单纯脑挫裂伤13例(11.2%) ,单纯颅内血肿4例(3.4%)。
开颅手术89例,非开颅手术治疗27例。
1.4 合并伤及并发症合并四肢骨折19例,胸部损伤11例,腹部损伤5例。
交通事故致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
t e po e t e ao e sn h t e t h d a o e sn n ov d a tr t e ev r h a ijr .S a t e u e o x l m jr r ao ta ld o t e e t f ro iv l e f h s e e e d nu y O s o r d c r h h p e m r l yMeh d o a ay e te d t 3 a e e d ijr l n s w o de fo o r hg wa s taf cie t ot i . t s T n lz a o 2 7 c ss o h a nu y c e t h i rm fu ih y rfi a c n at o h a f f i c d s i c m e 2 0 t e e b r 0 9 we a lan h t s v r h d nu i h i c u d t .e u s h n Dee b r 0 5 o D cm e 2 0 . cn e r t a e ee e ijr s e man a s o e h R s l T e a y t e f a t
a e s ro s e e r l o t so a d n r c a i l e t ma d l y c u e b v r o s e s n , nd e v r c mp i a i n . r a e i u c r b a c n u i n n i t a r n a h ma o , e a s a s d y a iu r a o s a s e e o lc to s O s r i g h h n e f h v c i S c n i o a ny t me i b te wa o r u e h mo t lt . b e v n t e c a g s o t e i tm’ o d t n t a i s a e t r i y t e c t e d r a iy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死因分析
具 有 一定 的 临 床 意义 。 1 临 床 资 料
部分老年患者受伤前 , 在隐匿性高血 压 、 存 冠心病 。这
者中男 2 9例 , 4例 , 女 年龄 6 8 岁 , O~ 1 平均 6 8岁。
血压正常, 也可能在高血压基础上出现低血压休克状态。此
时应积极采取抗休克治疗 , 心、 、 保证 脑 肾等重要器 官血流量。 同时输液又不能过多、 过快 , 防止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 22 重视合并伤的处理 : . 重度颅 脑损伤 易合 并胸 、 腹及 四肢 伤 。往往早期合并创 伤失血 性休克 。本组 合并 伤 占 5.% , 15 其 中休克 占 3,% 。休克致使脑血流量减少 , 织缺血 、 53 脑组 缺
[ 关键词 ] 老年 ; 重型颅 脑损伤 随着国 民经济和交通的迅速发展 , 颅脑损伤发生率 、 致残
及蛛 网膜下腔 出现缺氧 , 多种 因素共 同作用易 造成脑 梗 以上 死 以致死亡率 明显增高。本组 2 例手术后病 情逐渐恢 复 , 2周 后再次出现 昏 迷及脑疝形成 , 复查 C 及 二次手术均证实脑组 T
[ 收稿 日期 :0 l 0 2 1 一 8—1 编校 : 1 李晓飞/ 杨字 ]
损伤, 2例为开放 性 。顶 枕部 着力 1 9例 占 5 . % , 15 额顾 部 4 例 , 顶部 4例 , 颞 部位不详 6例 。
23 积极预 防肺部并发症 的发生 : 型颅脑损伤 患者易并发 . 重 肺部感染 , 其发病机制主要 是由于下丘脑 , 损伤 是交感神 脑干 经兴奋和大量神经介质的释放 , 引起肺血管 收缩 , 期出现神 早 经源性肺 淤』肺 水 肿 。对 于老 年人 来 说其 发 病率 相对 更 n l 高。这主要 是由于老年人 的生理特点 决定 的 , 年人肺 组织 老 萎缩 。 泡壁变薄 、 弹性差 , 易患慢性支气管炎及 肺气肿 , 同时呼 吸肌萎缩 , 肺活量减少 , 氧气交换能力减弱 。加之老 年人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马国峡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1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原因和抢救治疗。
方法:总结我院52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并对116例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本组死亡116例,死亡率为20.5%。
脑损伤过重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96例,严重合并伤伴休克死亡8例,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死亡6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死亡3例,严重肺部感染死亡2例,长期消耗衰竭死亡1例。
有10例为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恰当所致。
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急性脑肿胀、脑干损伤、严重的复合伤以及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肺部感染等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a)-218-02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创伤,近年来尽管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死亡率仍然很高,国内外资料显示为26%~50%[1-2]。
本组死亡116例,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病例(526例)的20.5% ,低于文献报道,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78例,女38例;年龄6~79岁,平均36岁。
致伤原因:车祸86例(74.1%) ,坠落伤22例(19.0%),摔伤5例(4.3%),砸击伤及砍伤3例(2.6%)。
开放性伤颅脑损伤32例。
伤后至入院时间:3 h内46例,4~24 h 62例,>24 h 8例,最短1小时,最长15 d。
1.2主要临床表现
伤后持续昏迷108例 (93.1%) ,仅有继发昏迷3例,有中间清醒期者5例,呕吐81例,口鼻外耳道出血36例。
GCS 评分3~5 分68例,6~8 分48例。
单侧瞳孔散大69例,双侧瞳孔散大23例。
1.3 损伤类型及治疗方式
CT或MRI显示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62例(53.4%),弥漫性轴突损伤28例(24.2%,其中包括单纯原发性脑干损伤5例),急性脑肿胀9例(7.8%),单纯脑挫裂伤13例(11.2%) ,单纯颅内血肿4例(3.4%)。
开颅手术89例,非开颅手术治疗27例。
1.4 合并伤及并发症
合并四肢骨折19例,胸部损伤11例,腹部损伤5例。
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18 例,多脏器功能衰竭5 例,并发肺部感染56例,消化道出血71例。
1.5 死亡时间及原因
入院后1 d内死亡36例, 1~3 d 32例, 4~7 d 35例,超过7 d 13例,最短30 min,最长121 d。
脑损伤过重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96例,严重合并伤伴休克死亡8例, 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死亡6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死亡3例,严重肺部感染死亡2例,长期消耗衰竭死亡1例。
有10例为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恰当所致。
2 讨论
2.1 原发伤过重颅脑损伤过重
早期致死的病因主要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脑干损伤[3]。
脑干是人体生命中枢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轻微损伤即可引起严重后果。
临床上单纯的原发性脑干损伤较少见(本组单纯原发性脑干损伤仅5例),但死亡率高达50%~70%[4],本组仅8例,5例死亡。
弥慢性轴突损伤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死亡、植物生存或严重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4]。
可能和脑干损伤导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有关。
本组弥漫性轴突损伤82例,死亡28例,死亡率达34.1%。
纵然抢救措施得力且及时也均难以救治,该类伤者多于伤后24 h内死亡。
2.2 继发性脑损伤
严重脑挫裂伤和(或)颅内血肿、继发性脑水肿、脑肿胀,使颅内压急剧升高、脑组织移位、脑疝形成,继发脑干损伤而导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4]。
急性脑肿胀也是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李向东[5]报道急性脑肿胀患者常于较短时间内颅内压急剧升高,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脑灌注下降,脑缺血缺氧加重,更进一步加重脑水肿形成,出现恶性循环,发生早期致命性的急性颅内高压而死亡。
脑肿胀除压迫脑干导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外,还压迫下丘脑和垂体等重要结构导致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本组3例。
不管是保守治疗, 还是手术治疗, 病死率高达87.2%[5]。
另外呼吸道阻塞、低血压休克引起脑缺血缺氧进而导致的脑梗死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也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容忽视。
2.3 严重的合并伤
车祸是造成颅脑损伤的首要因素,其次为建筑事故所致跌坠伤,车祸和跌坠伤往往导致合并伤多且伤势严重,特别是四肢骨折和胸部损伤,引起休克和低氧血症,加重脑缺血缺氧,加重脑水肿。
也是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之一。
本组严重合并伤伴休克死亡5例,其中,胸部损伤2例,四肢多发骨折3例。
2.4 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NPF)是早期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并发症是中晚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尤其是严重肺部感(本组2例)、反复消化道出血以及长期消耗衰竭(本组1例)。
少见的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和脑性盐耗损综合征等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本组发生6例均发生于弥漫性轴突损伤和急性脑肿胀。
2.5 延误病情
严重的原发性脑损伤常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死亡, 因为现有的医疗水平尚不能改变原发性脑损伤,常常使我们对此类患者束手无策[6]。
因此,及时诊断,积极实施抢救措施,减少继发性脑损害,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关键。
本组9例(其他医院转入)因早期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恰当,入我院时已脑疝大于12 h,继发性脑干损伤,呼吸循环功能衰竭,3 d内死亡,1例发现太晚(估计伤后10 h入院),入院时血压低、呼吸不规则、双侧瞳孔散大无反射,CT示硬膜外巨大血肿,虽经标准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术,使脑干充分减压,始终未清醒,存活121 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2.6 用药不当
过量应用甘露醇可致严重肾功能损害、水盐代谢紊乱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使消化道出血和高糖血症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均使伤情恶化,导致患者死亡,特别是两者合用时。
[参考文献]
[1]陶家骅.预测严重颅脑外伤转归的诸因素[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
册,1986,13(6):293.
[2]Long fitt TW. Gennaelli T A. Can the outcome from head injury by improved? [J].J Neurosurg,1982,56:19.
[3]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5:462-463.
[4]赵继宗.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45-347.
[5]李向东,惠国桢.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J].江苏医药,1999,26(5):342.
[6]易声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几个关键问题的处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1):3. (收稿日期:200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