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龙坝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措施分析

合集下载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传承策略措施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传承策略措施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传承策略措施
哎呀呀,咱来说说这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传承策略措施。

你想想啊,那些古香古色的小镇,不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嘛!比如说平遥古城,那可是承载着多少历史和文化啊!要是不好好保护,岂不是太可惜啦!
首先呢,咱得重视起来呀!政府得加大力度投入,就像家长爱护孩子一样,给这些小镇足够的资源和关注。

然后啊,当地居民也得有保护意识呀!不能随便破坏那些老建筑、老传统。

比如说,咱不能看到一块好看的雕花就给掰下来带回家吧!这多不像话呀!
还有呢,得加强宣传教育。

让每个人都知道这些小镇的价值和重要性呀!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像文化节之类的。

就好比乌镇,每年的戏剧节多热闹呀,这就是很好的宣传方式呀!
另外,旅游开发也得合理,不能过度商业化。

不能把小镇弄得面目全非呀!要像保护宝贝一样保护着它们的原汁原味。

可以学学丽江古城,虽然游客很多,但依旧能保持那份独特的韵味。

咱每个人都得行动起来呀!你想想,要是以后我们的孩子看不到这些美丽的小镇,那该多遗憾呀!所以我们得一起努力,让这些历史文化名镇永远
绽放光彩呀!保护传承这些小镇,就是保护我们的根,我们的魂呀!不这样做,我们怎么对得起我们的祖先,怎么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呢!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呀,必须得做好呀!。

浅析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缺乏全面的保护意识。

一些地方仅仅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视为政府工作的一项任务,而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共识。

部分地方政府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视不够,甚至出现了对历史文化建筑拆除、改建的情况,对保护区域内的传统民居、文化遗址等未进行有效保护。

管理松散、监管不力。

由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不够,导致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执行能力不足。

监管部门对于违规建设、商业开发等现象处理不当,导致历史文化名城环境污染、建筑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

缺乏有效的经济保障机制。

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基础薄弱,无法通过自身发展继续保护和传承,而依赖于商业开发、旅游业等来支撑保护工作。

一些地方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商业化开发,导致原有的历史文化环境被破坏,破坏了历史文化名城的真实性和纯正性。

面临人才缺失挑战。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而目前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存在一定难度。

在一些地方,保护工作过于注重表面景观的恢复和修复,而忽视了对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深入挖掘和传承。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培训、座谈会等活动,增强社会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使公众能够了解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和保护意义,形成广泛的保护共识。

建立健全保护体制机制。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密切配合,形成有效的组织和领导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提高管理和监管的效能。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经济模式。

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产业和文化资源,培育新的文化创意产业,通过融资、投资等方式,为保护工作提供经济支持,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设立相关专业课程和研究机构,引进国内外专业人才,提升保护工作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只有提高保护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护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导则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导则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导则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导则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整治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我国传统村落的现状1.1 我国传统村落的特点我国传统村落是我国古代村落建筑风貌的代表,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在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村落通过建筑、规划、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展现了我国古代乡村社会的组织形式、聚落风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1.2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尽管我国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许多传统村落却面临着亟待保护的困境。

其中,一些传统村落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遭遇了严重的破坏和消失,这不仅损害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也影响了传统村落的传承和发展。

1.3 我国传统村落整治的现状为了解决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对于传统村落的整治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推进。

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整治导则以及实践中的一些困难,传统村落整治工作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二、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的问题2.1 缺乏规范的整治导则我国传统村落整治工作中存在着整治导则不够规范、统一、科学的问题,这导致了整治工作的不规范性和盲目性。

缺乏有效的整治导则也使得传统村落整治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2.2 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是一个重要问题。

这些机制不仅包括法律、政策等宏观层面的保护机制,也包括对传统村落的具体保护举措和措施。

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会使得整治工作难以开展和实施。

2.3 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支持传统村落整治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的支持,但是现实中,我国传统村落整治工作还存在着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支持的问题。

历史文化保护保障措施

历史文化保护保障措施

历史文化保护保障措施引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国的瑰宝,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

为了保护和保障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和持久性,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就历史文化保护的不同方面,探讨并阐述相关的安全措施。

一、物理保护措施1. 建筑维护修缮: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建筑的稳固和美观是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

通过定期巡视、修缮和定期维护等方式,确保建筑本身的完整和安全。

2. 防火安全:历史文化遗产中的许多建筑由于年代久远,防火设施薄弱,容易导致火灾。

因此,安装和定期检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器材等防火设施,进行火灾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是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3. 防震和抗灾设施:历史建筑往往在抗震和抗灾设施方面较为薄弱,容易受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加固建筑结构、改善土壤条件、修建涵洞和护堤等措施,有助于减少灾害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损害。

二、文物保护措施1. 文物保管与防盗措施: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文物,需要建立健全的文物保管制度。

这包括制定文物保管规章制度,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加强对文物的定期检查和修复,采取有效的防盗措施等。

2. 文物数字化保存: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3D扫描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对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文物进行数字化保存。

这样可以降低人为操作对文物的破坏风险,并且可以提供给更多人进行学术研究和欣赏。

3. 国际合作与信息交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全球性的任务,各国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分享保护经验和技术手段。

建立跨国合作机制,加强文物保护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对于提高历史文化保护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参与与教育宣传1. 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和推出相关的宣传材料等方式,加强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全社会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

2. 社会监督与参与:借助社会力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历史文化保护事务。

古村落的保护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古村落的保护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古村落的保护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古村落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古村落,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明的独特印记。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措施
嘿,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措施这个事儿!你想想啊,那些古镇古村,就像时光宝盒一样,装着满满的故事和记忆呢!比如说周庄,那石板路、那古建筑,多有韵味呀!
那怎么保护它们呢?首先啊,咱得重视规划呀!不能随随便便就搞建设,得根据它们的特色来,就像给一个宝贝量身定制保护方案一样。

比如说,不能在古镇里盖那些和整体风格不搭的高楼大厦吧,那不是煞风景嘛!
还有呀,要加强对古建筑的维护。

这些老房子就跟咱家里的老人似的,
得精心照料。

定期检查,有问题赶紧修缮,不能让它们破败下去。

看看平遥古城,为啥能保存得那么好,不就是因为一直重视维护嘛!
教育也很重要哇!让大家都知道这些历史文化的价值,从心底里珍惜它们。

可以在当地学校开展一些讲座、活动啥的,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保护意识。

就好比植树造林,得从娃娃抓起呀!
另外,游客管理也不能马虎。

不能让游客太多太乱,把古镇古村给挤坏了。

得合理控制流量,引导游客文明游玩。

这不就跟家里来客人一样嘛,咱得好好招待,但也不能让他们把家给弄乱了呀!
咱可得长点心啊,好好保护这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它们不只是一堆老房子、老街道,那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文化传承啊!要是不好好保护,以后我们拿什么给子孙后代看呢?所以,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为保护它们出份力吧!。

历史文化保护方法举措

历史文化保护方法举措

历史文化保护方法举措
历史文化保护是为了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历史文化保护方法举措:
1. 立法保护: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历史文化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

例如,制定文物保护法、古迹保护条例等。

2. 划定保护区域: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或建筑进行划定,设立保护区域,限制该区域内的建设活动,防止破坏文化遗产。

3. 修复与维护:对受损的历史建筑或遗址进行科学修复和定期维护,以保持其原有风貌和结构安全。

4. 文化传承: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鼓励传统手工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5. 利用现代科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3D扫描、数字建模等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复制,以便研究和展示。

6. 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合作,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获取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共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7.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历史文化保护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参与保护项目等,增强社会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关注和支持。

8. 经济激励: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经济手段,激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保护工作。

9. 监测与评估:建立文化遗产监测系统,定期对保护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保护策略和方法。

通过这些综合性的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使之成为后代的宝贵财富。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传统村落,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的情感。

然而,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却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问题。

这些困难不仅阻碍了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构成了严峻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一)经济发展与保护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村民们渴望改善生活条件,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往往倾向于拆除传统建筑,进行现代化的建设和开发,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另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建筑修缮、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而这些资金来源往往有限,难以满足保护的需求。

这种经济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使得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规划与管理的缺失在传统村落的保护过程中,规划与管理的缺失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许多传统村落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筑布局混乱,无序开发现象严重。

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乱搭乱建、破坏文物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一些地方政府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战略眼光,往往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传统村落的长远发展和文化价值。

(三)传统建筑的损毁与老化传统村落的建筑大多具有悠久的历史,历经岁月的洗礼,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损毁与老化的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修缮和维护,许多传统建筑面临着坍塌、倒塌的危险,建筑的风貌和特色也逐渐丧失。

一些传统建筑材料的稀缺性和难以获取性,也增加了修缮的难度和成本。

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使得传统建筑的功能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进一步加剧了传统建筑的损毁。

(四)人口流失与文化传承困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流失问题。

大量年轻人离开村落,前往城市谋求发展,导致村落中老年人和儿童居多,村落的活力和生机逐渐减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龙坝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措施分析摘要:滚龙坝村是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拥有恩施市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村落整体风貌保存也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基础数据分析,找出了滚龙坝村在生态、生产和生活性空间三方面的主要问题;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其本身特点的村落价值:最后,在充分利用滚龙坝村的自然、人文与农业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对滚龙坝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提出了具体措施,以通过旅游业来带动村落的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生活。

关键词:滚龙坝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可持续发展Gunlongba of Enshi, Hubei Province is the third installment of the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Gun Longba village has the greatest scale of architectures buil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in city of Enshi.The whole village of Gun Longba has preserved in a relatively sound state, which is of vital importance in value of research and preservation.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data analysis,this article is to identify some major problems. According to its natur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we proposes the values of the village;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Gunlongba’s natural, cultural and agricultural landscape to boos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ourism.Key words:The Chinese Historic and Cultural Village-Gun Longba; Conserv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项目背景1.1 我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进程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进一步完善了历史文化名村的概念,即“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

2008年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条例自2008年7月1号起施行。

这意味着,从国家层面明确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命名。

自2003到2014年,中国先后分六批将252个古镇、276个古村落纳入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滚龙坝村便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的一员。

1.2滚龙坝村现状概况1.2.1区位滚龙坝位于恩施州恩施市崔家坝镇东南部一个山间平地。

滚龙坝村过去为行政村,乡镇改制合村后为隶属于鸦鹊水村的自然村落。

距318国道2公里、鸦鹊水集市2公里、崔坝镇10公里。

村内公路已柏油化,进出十分便利。

依托恩施市的旅游发展状况,滚龙坝具有很强的旅游发展潜力。

1.2.2场地现状1.2.2.1自然环境滚龙坝村四面环山,林木葱茏,古树参天。

南北两条河水经流其间——尖龙河和洋鱼河。

两条河流如滚龙状汇入了天坑,便有了村落的称谓,即滚龙坝,村落内坪坝周围诸山拱卫。

1.2.2.2乡土景观(1)古建筑:滚龙坝村留存有相当规模的明清古建筑群,拥有恩施地区最大规模的明清古建群。

建筑的整体风格,除了马头墙和屋顶的起翘装饰体现了土家族和当地的建筑风格外,基本上都是按徽派建筑的样式来建造的。

其后建筑形式发生了改变,虽然有吊脚楼的向存道屋厢房已毁,但仍可以从现存的建筑和村民的介绍中发现土家族建筑文化与徽派建筑已在此有了充分地结合。

(2)古墓:滚龙坝村的墓葬主要分布在茅坎山、马鞍山、尖银山等地,以茅坎山墓地最大,称祖坟岭。

有些墓葬虽下葬于明代,但由后代族人在清代补立了墓碑。

(3)古树:滚龙坝村四面环山,林木葱茏,古树参天,风景秀美。

滚龙坝现存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7根,分别为青檀(俗称糖果树,果实味甜可食)与银杏。

1.2.3 历史文化背景滚龙坝原居住黄氏,据说于800年前迁来,另有向大元一族,即向述后、民间所传“八耳锅”向氏;后因今滚龙坝向氏先祖向大旺携家人家丁到滚龙坝落业发达后,陆续迁走。

滚龙坝不仅是向氏聚族而居的自然村落,还是封建时代基层军事组织“塘” 与国家粮库“社仓”所在地。

2、滚龙坝村典型问题分析滚龙坝作为恩施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现状往往难以适应人们对现代居住生活环境的要求,保护与使用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出来。

这些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2.1生态现在村落所根植的自然环境,破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山体的破坏,其二是水体的污染。

滚龙坝村的山体破坏主要是由资源开采所造成的,非法开采造成了山体的严重破坏。

长期以来,古村落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与水体的自净能力之间保持着平衡关系,有效避免了污染的发生。

但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排水设施的陈旧落后造成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古村落水体的严重污染。

2.2生产滚龙坝的历史悠久,但是其生产产业比较单一。

滚龙坝村耕地面积约500余亩,其中水田200余亩,基本没有经济作物,主要以打工、养殖、加工为经济来源。

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

旅游价值也没有开发出来,导致现在滚龙坝现在人均收入很低。

2.3生活2.3.1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包括公共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

滚龙坝村现在的公共建筑很混乱,没有完整的村委会,作为潜在的旅游景点,基本没有任何公共的旅游设施。

现在的公共活动场所,既不能满足当地村民的生活休憩,更不能满足游客的所需。

2.3.2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居民对于其居住环境有着求新求变的心理。

发展中的乡村大多向城市看齐,把城市的一切看成现代文明的标志,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风格,不顾古村落的空间格局、尺度和原有风貌,在村落内填河建路,拆古居民建新住宅,“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盲目追求“焕然一新”的城镇风貌,这些观念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是极为不利的。

3. 滚龙坝村落价值3.1历史文化价值传统建筑是遗产保护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而滚龙坝历史文化名村留存有相当规模的明清古建筑群,其建筑本身也极具特色。

传统建筑的存在方式是村落,村民的社会生活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

因而,滚龙坝村是地域民族文化的典型体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3.2旅游体验价值古村落作为充满历史底蕴的与城市不同的人类聚居形态,能为游客提供一种全新的精神体验。

其丰富的生态资源也是区别于城市旅游的优势条件,古村落旅游是村落历史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地推动村落发展,而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更强调古村落的文化和生活体验作用,不需要通过提高服务设施标准来吸引游客,因此可以减少对古村落的破坏,这样的旅游开发使得古村落文化通过游客得到了延续和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意义。

4.保护对策滚龙坝村的保护现状让人担忧。

针对滚龙坝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历史文化名村已有的成功做法,根据保护规划的原则,提出以下保护对策措施。

4.1加强制度和机构建设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制定适用于滚龙坝村实际的保护管理办法,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完善保护工作,使村落保护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2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和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调动村落居民的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和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全面开展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和普查工作,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制定严格的保护制度和保护规划,让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都能自觉地参与到保护历史文化村镇中来。

4.3积极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通过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保护方式,促进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以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保护理念,认真处理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拓宽保护资金的投入渠道。

对滚龙坝村的保护行动必须是一种动态的保护。

4.4寻求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最佳途径保护活动并不是静止不动地保护,健康适度的旅游开发等经济活动,在展示遗产风貌和筹集保护资金等方面,反而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要做到保护规划与旅游规划相衔接,共同指导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施,而在历史文化名村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时期,应未雨绸缪,及时对古村落的旅游容量进行合理预测,保护好历史建筑及其环境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以防止旅游过度保护对村落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

5、总结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与淳朴热情的民风民俗,更增加了这片土地的魅力。

村落的发展需要村民的热爱、政府的指导与游客的关注。

只有各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努力,才能将滚龙坝的发展带入一个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1]张斌少数民族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策略反思华中农业大学资助创新基金项目(2009JC014)2010-11-01[2]张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研究——以岳阳县张谷英村为例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5-09.[3]赵勇,崔建甫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研究2003-11-14[4]武静鄂西纳水溪古村落景观及其变迁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6[5]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3-6[6]《向氏族谱》编纂小组.恩施滚龙坝土家族向氏族谱,2002[7]张良皋.老房子·土家吊脚楼.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1-6[8]张良皋.武陵土家.上海:三联书店,2001,129-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