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测评网高二物理会考万有引力C类卷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检测卷(含答案解析)(17)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检测卷(含答案解析)(17)

一、选择题1.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在我们所在星系中央隆起处,多数恒星形成于100亿多年前的一次恒星诞生爆发期。

若最新发现的某恒星自转周期为T ,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以周期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 A .23GT πB .24GT πC .26GTπD .28GTπ 2.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万有引力定开普勒在实验室发现的②对于相距很远、可以看成质点的两个物体,万有引力定律2MmF G r= 中的r 是两质点间的距离③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公式中的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④质量大的物体对质量小的物体的引力大于质量小的物体对质量大的物体的引力. 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3.对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的 B .轨道半径越大,卫星线速度越大 C .轨道半径越大,卫星线速度越小 D .同一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线速度大小相等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红光的传播速度比紫光的传播速度大B .蜻蜓的翅膀在阳光下呈现彩色是由于薄膜干涉C .应用多普勒效应可以计算出宇宙中某星球靠近或远离我们的速度D .狭义相对性原理指出,在不同的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5.据报道,我国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并开始运营,建成后空间站轨道距地面高度约h =4.0×102km 。

已知地球的半径R =6.4×103km ,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 。

则该空间站的运行速度约为( ) A .7.7km/sB .8.0km/sC .7.0km/sD .3.1km/s6.设两个行星A 和B 各有一个卫星a 和b ,且两卫星的圆轨道均很贴近行星表面。

若两行星的质量比M A :M B =p ,两行星的半径比R A :R B =q ,那么这两个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T a :T b 应为( ) A .12q p ⋅B .12q q p ⎛⎫⋅ ⎪⎝⎭C .12p p q ⎛⎫⋅ ⎪⎝⎭D .12()p q ⋅7.如图,a 、b 、c 三颗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 a >m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B.a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的向心加速度C.a的周期大于c的周期D.a的线速度大于c的线速度8.如图所示的三个人造地球卫星,则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b、cB.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cC.同步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cD.同步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b9.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黑洞研究。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试题(答案解析)(12)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试题(答案解析)(12)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卫星的运行速度—定大于7.9km/sB.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1:4C.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1:2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2.1789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G,因此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若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上一个昼夜的时间为1T(地球自转周期),一年的时间为2T(地球公转周期),地球中心到月球中心的距离为1L,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2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以上数据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B.由以上数据不能求出太阳的质量C.由以上数据不能求出月球的质量D.由题中数据可求月球的密度3.已知金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小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它们绕太阳的公转均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据此信息可判定()A.金星到太阳的距离大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B.金星公转的绕行速度小于地球公转的绕行速度C.金星的质量小于地球的质量D.金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4.2019年12月16日,我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一次完美发射两颗北斗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若北斗卫星A与B运行时都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之比为2:3,且两者动能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都大于7.9km/sB.A、B卫星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之比是3:2C.A、B两颗卫星环绕地球的周期之比是2:3D.A、B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大小之比是2:35.如图,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

则()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第二宇宙速度11.2km/sB.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C.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D.卫星在Q点通过减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6.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处于离地很近的近地圆轨道上正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

【精品】高考物理学业水平测试题:必修2 第15讲 万有引力定律 (含答案)

【精品】高考物理学业水平测试题:必修2 第15讲 万有引力定律 (含答案)

第十五讲万有引力定律1. (2018届苏州学业水平模拟)神舟十一号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是由于受到万有引力作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 )A. 开普勒B. 牛顿C. 伽利略D. 麦克斯韦2.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在天体运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 )A. 与它们间的距离成正比B. 与它们间的距离成反比C. 与它们间距离的二次方成正比D. 与它们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3.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G Mm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公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是人为规定的,可以取不同的值B. 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C. M、m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m的质量是否相等无关D. M、m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4. 2013年12月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探测器.如图所示,在探测器飞赴月球的过程中,随着它与月球距离的减小,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将( )A. 变小B. 变大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5. (2018届扬州学业水平模拟)科学家用燃料耗尽的探测器撞击月球来研究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在探测器靠近月球的过程中(探测器质量不变),月球对它的引力( )A. 变小B. 变大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6. 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2007年10月24日晚6点多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由地球飞向月球时,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探月卫星所受合力方向可能的是( )A B C D7. 某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F 1和F 2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行星在A 点的速率比在B 点的大,则太阳是位于( )A. F 2B. AC. F 1D. B8. (2018届南通学业水平模拟)如图所示,神舟十一号飞船在椭圆轨道上从远地点P 向近地点Q 运动的过程中,飞船受到地球万有引力的大小将( )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先变大后变小9. (2018届盐城学业水平模拟)2016年12月22日我国首颗二氧化碳探测卫星发射成功,卫星在离地面高h 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动.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卫星的质量为m.则卫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为( ) A. G mM R B. G mM R +h C. G mM R 2 D. G mM (R +h )2 10. (2018届无锡学业水平模拟)两个质点相距r 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若它们间的距离缩短为r 2,其中一个质点的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另一质点质量保持不变,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A. 2FB. 4FC. 8FD. 16F11. 我国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地球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图所示.飞船从A 点运动到远地点B 点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引力对飞船不做功B. 地球引力对飞船做负功C. 地球引力对飞船做正功D. 飞船受到的引力越来越大12. 对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v=rω,卫星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B. 由F=m v2r,卫星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C. 由F=G Mmr2,卫星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向心力减为原来的14D. 由F=m v2r,卫星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向心力减为原来的12。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万有引力定律专题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万有引力定律专题

万有引力定律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你认为以下对各学者的评价及观点不正确的是( )A .万有引力定律是卡文迪许总结提出的B .开普勒总结第谷大量观测资料,提出了开普勒三个定律C .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再一次证明牛顿“……站在了巨人的肩上”D .牛顿运用归纳方法将行星受到的引力推广到所有物体之间都有引力——万有引力2、关于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地四方,古往今来发生的一切现象都能够用经典力学来描述B .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的运动规律,不能用经典力学来描述C .经典力学对速率远小于真空中光速的宏观物体的运动仍然适用D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使经典力学逐渐失去存在的价值3、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及其表达式F =G m 1m 2r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于不同物体,G 取值不同 B .G 是万有引力常量,由实验测得C .两个物体彼此所受的万有引力方向相同D .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平衡力4、远程电视信号传播、通信信号传送等都通过借助同步卫星来实现.有同学认为:“在同步卫星围绕地球运转过程中,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所以地球对该卫星引力与同步卫星对地球引力相互平衡”.你认为针对该说法的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同步卫星相对地球静止,所以以上两个引力平衡B .地球对卫星的引力大于卫星对地球引力,所以两个引力不平衡C .只有地球对卫星产生引力,卫星对地球没有引力,所以不存在平衡D .地球对卫星引力与卫星对地球引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5、一群质量不同的小行星在同一轨道上绕太阳的旋转,则这些小行星的( )A .向心加速度大小和向心力大小都相同B .向心加速度大小和向心力大小都不同C .运行周期和运行速率都相同D .运行周期和运行速率都不同6、在19世纪末,科学家认识到人类要实现飞出大气层进入太空,就必须摆脱地球的引力束缚,首要条件是必须具有足够大的速度,也就是说要进入绕地球飞行的轨道成为人造卫星,最小速度为7.9 km/s ,此速度称为( )A .第一宇宙速度B .第二宇宙速度C .脱离速度D .逃逸速度7、地面上发射人造卫星,不同发射速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要使卫星绕地球运动,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11.2 km/sB .要使卫星飞出太阳系,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16.7 km/sC .发射速度介于7.9 km/s 和11.2 km/s 之间,卫星能绕太阳运动D .发射速度小于7.9 km/s ,卫星能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8、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若卫星在半径为r 的绕月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周期是T ,则其线速度大小是 ( )A.T rB.T2πr C.r T D.2πr T 9、地球的半径为R ,某同步卫星在地球表面所受万有引力为F ,则该卫星在离地面高度约6R 的轨道上受到的万有引力约为( )A .6FB .7F C.136F D.149F10、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B.质量不同的同步卫星轨道高度不同C.质量不同的同步卫星线速度大小不同 D.质量不同的同步卫星角速度不同11、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同步卫星的向心力相等B.同步卫星的运行角速度比地球自转角速度小C.所有同步卫星的速率都是同一个数值,且小于7.9 km/sD.同步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正上方,所以我国可以利用它进行电视转播二、多项选择题12、下列关于经典力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属于经典力学B.行星运动定律属于经典力学C.牛顿运动定律属于经典力学D.经典力学没有局限性,适用于所有领域13、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距离地面越高,环绕的( )A.速度越小 B.周期越大 C.向心加速度越大 D.角速度越大1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在赤道和纬度为45°的地面上,他们随地球一起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物理量相同的是( )A.线速度 B.角速度C.向心力大小 D.周期15、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与“神舟五号”飞船相比,它在更高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神舟六号”的速度较小B.“神舟六号”的速度与“神舟五号”的速度相同C.“神舟六号”的周期更长D.“神舟六号”的周期与“神舟五号”的周期相同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A CB DC A BD D A C12 13 14 15ABC AB BD AC。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测试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测试题、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A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B •经典力学只适用于高速运动和宏观世界C.海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D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给出了引力常量的值2•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的发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伽利略测定的B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C.万有引力定律是由伽利略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牛顿测定的D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3. 美国的大鸟”贞察卫星可以发现地面上边长仅为0.36 m的方形物体,它距离地面高度仅有16 km,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卫星离地面越近,它的分辨率就越高,那么分辨率越高的卫星()A .向心加速度一定越大B .角速度一定越小C.周期一定越大 D .线速度一定越大4. 2009年2月10日,美国一颗商用通信卫星与俄罗斯一颗已经报废的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产生大约12 000块太空碎片,假设这些太空碎片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 .质量越大的碎片速度越大B .质量越小的碎片速度越大C.离地球越远的碎片速度越大 D .离地球越近的碎片速度越大6.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 g ,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要使赤道上的物体 飘”起来,则地球的转速应为原来的( )A . g/a 倍B . ,'(g + a )/a 倍C . J (g -a )/a 倍D . ^/ga 倍«;7.如图1所示,实线圆表示地球,竖直虚线 a 表示地轴,虚线圆b 、c 、町]d 、e 表示地球卫星可能的轨道,对于此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小5.一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与航天检测题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与航天检测题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与航天检测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选错或不答得0分,选不全得4分。

)1、人造地球卫星在环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它的轨道半径、周期和环绕速度的关系是( B )A .半径越小,速度越小,周期越小B .半径越小,速度越大,周期越小C .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小D .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小2、环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其周期可能是: ( CD )A .60分钟B .80分钟C .180分钟D .25小时3、地球可近似看成球形,由于地球表面上物体都随地球自转,所以有: ( A )A .物体在赤道处受的地球引力等于两极处,而重力小于两极处B .赤道处的角速度比南纬300大C .地球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都指向地心,且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两极处大D .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提供向心力的是重力4、A 、B 两颗行星,各有一颗卫星,卫星轨道接近各自的行星表面,如果两行星的质量比为M A :M B =p ,两行星的半径比为R A :R B =q ,则两卫星的周期之比为: ( D )A .pqB .q pC .p q p /D .q p q /5、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C )A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速度B .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圆轨道上人造卫星运行速度C .第一宇宙速度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D .卫星环绕地球的角速度与地球半径R 成反比6、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内,其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 ( BD )A .不受地球引力作用B .所受引力全部用来产生向心加速度C .加速度为零D .物体可在飞行器悬浮7、宇宙飞船要与环绕地球运转的轨道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 ( B )A .只能从较高轨道上加速B .只能从较低轨道上加速C .只能从与空间站同一轨道上加速D .无论在什么轨道,只要加速即可8、已知引力常数G 与下列哪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密度: ( CD )A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B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绕地球转的轨道半径C .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运行周期D .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半径和重力加速度9、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尤如悬在高空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CD )A .同步卫星可能处于不同的轨道上B .同步卫星的速率是唯一的C .同步卫星加速度大小是唯一的D .各国的同步卫星都在同一圆周上运行10、2003年8月29日,火星、地球和太阳处于三点一线,上演“火星冲日”的天象奇观.这是6万年来火星距地球最近的一次,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只有5576万公里,为人类研究火星提供了最佳时机.图示为美国宇航局最新公布的“火星大冲”的虚拟图.则有 (BD )A .2003年8月29日,火星的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B .2003年8月29日,火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的线速度C .2004年8月29日,火星又回到了该位置D .2004年8月29日,火星还没有回到该位置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计40分。

100测评网高二物理直线运动复习题(C)

100测评网高二物理直线运动复习题(C)

直线运动C 题(06江苏理综)17.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A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 /sB .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 /sC .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 /sD .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 /s(06上海物理)4.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 表示测得的时 间,矩形OAED 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 的长度表示 .P 为DE 的中点,连接OP 且延长交AE 的延长线于B ,则AB 的长度表示 .(06上海物理)20、(l0分)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 V 1=40 m/s ,然后再减速到V 2=20 m/s ,t 1 = 11a v = …; t 2 = 2121a v v = …; t= t 1 + t 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06广东物理)2.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B .2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C .60秒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D .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06四川理综)14.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

高三物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测试题

高三物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测试题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测试题一、选择题(40分,每题5分漏选得3分,错选的0分)1.如图,斜面上a 、b 、c 三点等距,小球从a 点正上方O 点抛出,做初速为v 0的平抛运动,恰落在b 点。

若小球初速变为v ,其落点位于c ,则A .v 0<v <2v 0B .v =2v 0C .2v 0<v <3v 0D .v >3v 02.如图,x 轴在水平地面内,y 轴沿竖直方向。

图中画出了从y 轴上沿x 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 、b 和c 的运动轨迹,其中b 和c 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A.a 的飞行时间比b 的长B.b 和c 的飞行时间相同C.a 的水平速度比b 的小D.b 的初速度比c 的大3.关于环绕地球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B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C .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O v 0 a bc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4.2011年11月3日,“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施了首次交会对接。

任务完成后“天宫一号”经变轨升到更高的轨道,等待与“神州九号”交会对接。

变轨前和变轨完成后“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对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

则等于A. B. C. D.5.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A. B.C. D.6.今年4月3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中圆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为 2.8×l07m。

它与另一颗同质量的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半径为4.2×l07m)相比A.向心力较小B.动能较大C.发射速度都是第一宇宙速度D.角速度较小7.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有引力练习1.地球半径为R ,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 ,在高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其线速度的大小可能是:(BC )A 、gR 2;B 、gR 21;C 、;2gRD 、2gR2.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 ,线速度为V ,周期为T 。

若要使卫星的周期变为2T ,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C )A 、R 不变,使线速度变为V/2;B 、V 不变,使轨道半径变为2R ;C 、使轨道半径变为R 34;D 、使卫星的高度增加R 。

3.关于“亚洲一号”地球同步卫星,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 .已知该卫星的质量为1.24t ,若它的质量增加到2.48t ,则其同步轨道半径将变为原来的21。

B .它的运行速度一定小于7.9km/s 。

C .它可以经过北京的正上空,所以我国可以利用他进行电视转播。

D .它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5.6倍,所以它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其下方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加速度的26.5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 )A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速率可能等于8km/s 。

B .一航天飞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飞机内一机械手将物体相对航天飞机无初速地释放于机外,则此物体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C .由于人造地球卫星长期受微小阻力的作用,因此其运行的速度会逐渐变大。

D .我国2003年10月“神州”5号飞船在落向内蒙古地面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5.两个靠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某点O 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分别为m 1、m 2,如右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D )A . 它们的角速度相同.B . 线速度与质量成正比.C . 向心力与质量的乘积成正比.D . 轨道半径与质量成反比.6.已知万有引力恒量G ,则还已知下面哪一选项的数据,可以计算地球的质量( BCD )A . 已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B . 已知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C . 已知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的速度和运行周期.D . 已知地球自转的周期及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m7.地球半径为R ,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高度为h ,则此卫星线速度大小为:( AC )A 、h R g R +2B 、g h R )(+C 、T h R )(2+πD 、Th R 2)(2+π 8.地球的半径为R ,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某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也为R ,设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 )A .卫星的线速度为22gRB 。

卫星的角速度为Rg 8 C .卫星的加速度为2g D 。

卫星的周期为g R 22π 9.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经过21小时的太 空飞行,返回舱于次日安全着陆。

已知飞船在太空中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椭圆的一个焦点是地球的球心,如图4所示,飞船在飞行中是无动力飞行,只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在飞船从轨道的A 点沿箭头方向运行到B 点的过程中,有以下说法:①飞船的速度逐渐增大 ②飞船的速度逐渐减小 ③飞船的机械能守恒④飞船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0、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如图20所示。

则在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 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

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 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

11、如图21所示,a 、b 、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线速度;B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向心加速度;C .c 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 ,b 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D .a 卫星由于某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增大图4图20 图2112、根据观察,在土星外层有一个环,为了判断环是土星的连续物还是小卫星群。

可测出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 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 之间的关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D )A 、若V 与R 成正比,则环为连续物;B 、若V 2与R 成正比,则环为小卫星群;C 、若V 与R 成反比,则环为连续物;D 、若V 2与R 成反比,则环为小卫星群13.在地球大气层外有很多太空垃圾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每到太阳活动期,由于受太阳的影响,地球大气层的厚度开始增加,而使得部分垃圾进入大气层,开始做靠近地球的向心运动,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CD )A .由于太空垃圾受到地球引力减小而导致的向心运动B .由于太空垃圾受到地球引力增大而导致的向心运动C .地球的引力提供了太空垃圾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所以产生向心运动的结果与空气阻力无关D .由于太空垃圾受到空气阻力而导致的向心运14.为训练宇航员习惯失重,需要创造失重环境.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在飞行器的座舱内短时间地完成失重.设某一飞机可作多种模拟飞行,令飞机于速率500m/s 时进入试验状态,而速率为1000m/s 时退出试验,则可以实现试验目的且有效训练时间最长的飞行是( C )A .飞机在水平面内做变速圆周运动,速度由500m/s 增加到1000m/sB .飞机在坚直面内沿圆孤俯冲,速度由500m/s 增加到1000m/s( 在最低点)C .飞机以500m/s 作竖直上抛运动(关闭发动机),当它竖直下落速度增加到1000m/s 时,开动发动机退出实验状态D .飞机以500m/s 沿某一方向作斜抛或平抛运动(关闭发动机),当速度达到1000m/s 时开动发动机退出实验状态15.2002年四月下旬,天空中出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近乎直线排列的“五星连珠”的奇观,这种现象的概率大约是几百年一次。

假设火星和木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分别是T 1和T 2,而且火星离太阳较近,它们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基本上在同一平面内,若某一时刻火星和木星都在太阳的同一侧,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排列,那么再经过多长的时间将第二次出现这种现象?( D ) A .221T T + B .21T T C .22221T T + D .1221T T T T - 16.在绕地球作园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中,下列哪些仪器不能使用?( AD )A .天平B .弹簧秤C .水银温度计D .水银气压计17、若取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km/s ,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6倍,半径是地球的1.5倍,则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A )A 、16 km/sB 、32 km/sC 、4km/sD 、2km/s18、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C )A 、公式中的G 是引力常量,它是实验测得的,不是人为规定的B 、当r 等于零时,万有引力为无穷大C 、两物体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两物体是否相等无关D 、r 是两物体最近的距离19、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 、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B 、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大速度C 、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D 、它是卫星绕地球飞行轨道上近地点的速度20、两颗人造卫星A 、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A :T B =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 D )A .R A :RB = 4:1,υA : υB =1:2 B .R A :R B =4:1,υA : υB =2:1C .R A :R B =1:4,υA : υB =1:2D .R A :R B =1:4,υA : υB =2:121、已知地球半径约为R=6.4⨯106m,又知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可估算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 4⨯108m . m.(结果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2.假设地球自转速度达到使赤道上的物体“飘”起(完全失重),估计一下地球上一天等于多少h ?(地球赤道半径取6.4×106m )。

若要使地球的半面始终朝着太阳,另半面始终背着太阳,地球自转周期等于多少天。

(g 取10m/s 2答案:1.4h 36523.1990年3月,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将其看作为球形,直径约为32km ,密度和地球接近,地球半径为6400km ,若在该星球表面发射一颗卫星,则此速度为多大?答案.20m/s24.侦察卫星在通过地球两极上空的圆轨道上运动,它的运动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 ,要使卫星在一天的时间内将地面上赤道各处在日照条件下的情况全都拍摄下来,卫星在通过赤道上空时,卫星上的摄像机至少应拍摄地面上赤道圆周的弧长是多少?设地球的半径为R ,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答案:侦察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设为T 1,则:21224T r m r GMm π= 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 20R GMm =m 0g 由上述两式得到卫星的周期T 1=g r R32π 其中r =h+R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在卫星绕行一周时,地球自转转过的角度为: θ=2πTT 1 摄像机应拍摄赤道圆周的弧长为:s =Rθ得:s =gR h T 32)(4+π 25、一均匀球体以角速度ω绕自己的对称轴自转,若维持球体不被瓦解的唯一作用力是万有引力,则此球的最小密度是多少?分析与解:设球体质量为M ,半径为R ,设想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绕此球体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G 2RMm =m ω02R, 所以,ω02=34πG ρ。

由于ω≤ω0得ω2≤34πG ρ,则ρ≥G πω432,即此球的最小密度为Gπω432 26、行星的平均密度是ρ,靠近行星表面的卫星运转周期是T ,试证明:ρT 2是一个常量,即对任何行星都相同。

证明:因为行星的质量M=2324GT R π(R 是行星的半径),行星的体积 V=34πR 3,所以行星的平均密度ρ=V M =23GT π, 即ρT 2=G π3,是一个常量,对任何行星都相同。

27、(2004年广西物理试题)某颗地球同步卫星正下方的地球表面上有一观察者,他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被太阳光照射的此卫星,试问,春分那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在日落12小时内有多长时间该观察者看不见此卫星?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 ,不考虑大气对光的折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