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工作明白卡及防灾避险明白卡

合集下载

防灾减灾明白卡模板

防灾减灾明白卡模板

防灾减灾明白卡模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防灾减灾明白卡模板防灾减灾是人们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应该具备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我们制作了以下的防灾减灾明白卡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灾害来临时做好准备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地震防灾减灾明白卡1. 地震前的预防措施- 安全守则:在发生地震时,首先要保持镇定,寻找安全避难所,迅速躲到桌椅底下或墙角,保护头部。

- 安全体验:定期参加地震演练,掌握正确的避难姿势和逃生路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地震中的应急措施- 安全逃生:在地震发生时,迅速逃离危险场所,避免滞留在易发生坍塌的区域。

- 紧急求助:尽量保持冷静,迅速向救援人员请求帮助,积极配合救援行动。

3. 地震后的处理方法- 安全检查:地震结束后及时检查建筑物损坏情况,切勿随意靠近裂缝或危险物品。

- 救援救治:及时向救援队伍报告受困情况,等待救援人员到来进行救援和医疗救治。

二、台风防灾减灾明白卡1. 台风前的防护措施- 信息关注: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预警信息,做好人员疏散和物资储备准备。

- 预防措施:清理屋外杂物、固定建筑物和设备,防止台风来临时被风吹倒或损坏。

2. 台风中的应急措施- 安全疏散:在台风来临时,及时疏散到安全地点,避免呆在危险区域。

- 应急救助:遇到险情时,保持镇静,迅速报警并向救援人员求助,尽量帮助他人脱险。

3. 台风后的处理方法- 安全清理:及时清理台风带来的杂物和残骸,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和交通拥堵。

- 人员疏散:台风过后可能会出现洪涝灾情,及时疏散受困人员,确保生命安全。

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掌握正确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希望以上的防灾减灾明白卡模板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防灾减灾知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第二篇示例:防灾减灾明白卡模板预防和减少灾害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制作一份防灾减灾明白卡模板,帮助大家了解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领导讲话稿之地质灾害会议讲话稿

领导讲话稿之地质灾害会议讲话稿

地质灾害会议讲话稿【篇一:地质灾害防治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强管理速出击保平安在全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会上的讲话稿(雷波县国土资源局杨解平)尊敬的许州长、张局长、各位领导、各兄弟县同志们:2010年以来,在州局,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雷波局在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新闻媒介、群众的日常监督下;在县级各部门和乡镇的大力支持下,以“强管理,速出击,保平安”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核心,立足于“抓隐患,防大灾”思路,积极防险避灾。

创新采取乡镇副科级领导包点制度,在群测群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全州成功避险35起灾害中,我县就有7起地质灾害成功避让(7.20兴达公司泥石流、7.23西宁镇泥石流、8.19谷米下坝泥石流等),避免了142户570名人员伤亡,地质灾害得到了有效的防控。

现将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汇报如下:一、创新“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包隐患点制度”。

在工作中,我局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

强化政府的管理和责任,特别是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的责任。

分管地质灾害的尼莫拉哈副县长与我们一道摸索出了“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包隐患点制度”,具体做法是:每个乡(镇)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包一个或几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负责灾害信息的上传下达,负责组织所包隐患点干部群众的“五到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地质灾害宣传培训;负责地质灾害避让演练;负责地质灾害来临时的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

同时包点干部必须确保信息传达迅速、及时;必须确保巡查排查到位;必须要有工作记录。

在地灾领导小组的明察暗访中如果存在弄虚作假,将实行全县通报,每通报一次扣目标考核5分,同时必须限期整改。

通报3次及以上将直接免职。

由于工作不踏实造成人员伤亡及经济重大损失,将直接对包点干部进行免职。

通过对该制度的探索和实践,强化了乡镇干部的领导和责任,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群测群防”优势,雷波地质灾害防治走出了一条新路,今年我局将继续开展这一创新做法。

永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城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永政办〔2016〕33号

永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城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永政办〔2016〕33号

永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城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正文:----------------------------------------------------------------------------------------------------------------------------------------------------永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城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永政办〔2016〕33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永城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5月4日永城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继续巩固我市高标准“十有县”建设成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按照“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以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以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搬迁避让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搬迁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坚持“谁诱发、谁治理”,对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相关单位或个人负责治理的原则;坚持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本形势永城市属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市(县、区)之一。

全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是采煤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及采石引发的崩塌、滑坡等。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1.28•【字号】云政发[2013]20号•【施行日期】2013.0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13〕20号)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近年来,受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我省重特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

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现将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强群测群防工作的重要性我省地质环境复杂、脆弱,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全省有人居住区域已排查出隐患点近2.14万处、占全国的近1/10,受威胁人口226万人、约占全国的1/6。

在现有财力和技术条件下难以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

充分发动并依靠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参与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全面系统加强动态监测并尽可能做到临灾前提前转移避让,是目前减少灾害损失最重要、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各地、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工作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全民防灾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动并依靠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参与群测群防工作,坚决把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严格落实群测群防工作责任(一)省直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研究制定全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年度工作方案,按照职能职责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安排、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等有关工作。

(二)州、市人民政府对本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要定期听取群测群防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群测群防工作存在问题,推动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三)县、市、区人民政府作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主体,负责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和组织实施工作,并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群测群防工作制度,制定临灾避险应急预案,认真组织做好日常应急演练,动态跟踪掌握灾害监测情况,组织做好分析研判和预报预警工作,牵头做好监测员的业务指导、技能培训和监督考核等工作。

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转发和田地区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转发和田地区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转发和田地区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2.13•【字号】和行办发〔2015〕8号•【施行日期】2015.0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关于转发和田地区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和行办发〔2015〕8号各县市人民政府,行署有关部门,驻和有关单位:《和田地区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行署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和田行署办公室2015年2月13日和田地区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和田地区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避免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以下简称《条例》)精神,结合和田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4年地质灾害概况及地质灾害预报评价(一)2014年地质灾害概况2014年2月12日在于田县和民丰县交界区域发生7.3级地震。

此次地震虽无人员伤亡报告,但地震共造成455573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85676人,因灾倒塌及严重损害房屋13757户、54982间。

其中:因灾倒塌房屋3799户、15268间,严重损坏房屋9958户、39714间,一般损坏房屋1.4万户、4.21万间。

经自治区地震灾害损失评定委员会评估,地震造成和田地区直接经济损失10.8亿元。

(二)2014年地质灾害预报评价2014年,通过加强地区国土资源部门与气象、地震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和信息往来,准确预报全地区的灾情,除2月12日于田地震以外,全年没有因其他灾害发生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区域性预报准确程度较高。

(三)2014年新发现隐患点情况2014年,和田地区境内未发现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2015年重要地质灾害区圈定及地质灾害趋势预报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地区昆仑山山区出现多次降雪天气,预计2015年夏季气温偏高。

防灾减灾明白卡

防灾减灾明白卡

防灾减灾明白卡责任人:责任人电话:防震减灾基本常识一、地震分为几种类型?哪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大?地震是一种大地震动的自然现象,包括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矿山冒顶、水库蓄水等引发的地震)和人工地震(爆破、核爆破、物体坠落等产生的地震),极大部分发生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

当它足够大并发生在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方时,就可能造成房屋倒塌,构筑物损坏,山崩地裂,人员伤亡。

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地震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都居对人类经济社会构成威胁的众多自然灾害之首。

二、地震时个人避险原则(1)保持镇定;(2)就地避险;(3)切断火源;(4)迅速撤离。

一般情况下,对只有轻微感觉的小地震不必大惊小怪。

若发生破坏性地震,在震前的瞬间会出现地光、地声、初期震动等现象,这些现象被称为预警现象,从开始出现预警现象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在12秒钟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

在教室:迅速的躲避在课桌下,等待震动过去再撤离到安全地方。

在平房:可根据情况充分利用12秒钟时间跑出室外,来不及跑的可迅速躲在坚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及紧挨墙根处,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使用座垫、被盖等什物保护头部等要害部位,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入的灰尘。

正在用火的应当立即熄灭炉火,随手关掉煤气或电源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在楼房:要保持头脑清醒,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在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主震后立即向桥头移动;正在行驶的车辆应当紧急停车。

在工作间:应迅速关掉电源和汽源闸门、开关,然后就近选择在机器、设备和办公家具下躲藏,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在公共场所:在车站、剧院、教室、商店、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生,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凳等)躲藏,伏而待定,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

泥石流等地质灾祸避险理解卡1 / 5附件 1户主家庭 姓名 人数家庭地址倒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祸避险理解卡编号:房子 灾祸基本状况类型灾祸种类灾祸规模姓名性别家庭 成员 状况监测人监测 预警 与 信号 预警预警信号 公布人本卡发放单位:(盖印 )年纪姓名性别年纪灾祸体与本住户的地点关系 灾祸引发要素 本住户注意事项联系电话撤退路线撤布置离单位与地址安联系电话置救护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户主署名:负责人联系电话负责人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日 期:(此卡发至受灾祸威迫的民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资源部印制附件 2倒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祸防灾工作理解卡编号:灾祸地点灾祸种类及其规模基本引发要素状况威迫对象监测负责人监测监测的主要迹象预告临灾预告的判断预约避灾地址分散命令公布人应急抢、排险单位、避险负责人治安捍卫撤退单位、负责人医疗救护单位、负责人本卡发放单位:(盖印 )联系电话:日期:联系电话监测的主要手段和方法预约疏预约报散路线警信号值班电话值班电话值班电话值班电话持卡单位或个人:联系电话:日期:(此卡发至地质灾祸防灾负责单位和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资源部印制附件 3县乡(镇)地质灾祸防治机构及防灾责任人邮编:防治机构防灾责任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人口数组织负责人乡防治机构分管负责人组织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组织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组织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组织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村组织负责人防分管负责人治组织负责人机分管负责人构组织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组织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组织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组织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附件 4县乡(镇)地质灾祸问卷状况检查表一、基本状况积1.乡镇处县城什么地点,距县城2.所辖村个,村民组个,共3.乡镇人口人,总面积,旱地面积,林地面积4.辖区内交通状况:国道km,省道5.主要经济作物6.辖区内矿产概略:矿山座,矿种km。

户。

km2。

此中水田面。

km,乡道km。

个,经营性质。

7.辖区内水库座,此中大型座,中型座,小型座。

In_【应急预案】(十一)——防灾预案及明白卡-第四章临灾处置和应急救灾

In_【应急预案】(十一)——防灾预案及明白卡-第四章临灾处置和应急救灾

第四章临灾处置和应急救灾第一节防灾预案及明白卡4.1 什么是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国土资源部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每年汛期前必须编制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这是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的一项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

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要求:一要明确组织指挥机构和抢险救灾队伍;二要摸清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划分易发区和危险区,逐一列出易发生地质灾害地段;三要制定不同量级降雨地质灾害应急措施,明确不同量级降雨地质灾害点监测、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地具体要求,临灾抢险救灾措施;四要是明确标注村地质灾害应急队伍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

4.2 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颁发了《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明确了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出现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需要由国务院负责处置的特大型地质灾害时,根据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议,国务院可以成立临时性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总指挥部,负责特大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指挥和部署。

4.3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防灾预案主要对省内重要城市、重点矿山、重要交通干线等灾害作出初步评价预测,对其防治提出原则建议;对影响特别大、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的隐患点,尽可能提出较为具体的预报意见,提出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建议;作出汛期突发灾害隐患巡回检查计划。

4.4 市(地)、县级防灾预案主要应参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防灾预案对本地区地质灾害的趋势预报和防灾要求,圈定重点防范区段;对重要灾害隐患点,作出中长期预报,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

逐点落实包括监测、报警、疏散、应急抢险等内容的预防措施,防灾责任要落实到具体的乡镇、单位,签订责任书。

明确具体负责人;作出群测人员培训计划和重要隐患点巡回检查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卡发至地质灾害防治负责单位和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制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单位或户主名称
单位或家庭人数
房屋类别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注意事项
灾害位置
灾害类型
灾害规模
诱发因素
灾情险情
位置关系
撤离与安置
撤离路线
安置单位
负责人
电 话
救护单位
负责人
电 话
监测与预警
监测人
电 话
预警员
电 话
预警信号
本卡发放单位
负 责 人
电 话
持卡人签名
电 话
日 期
(此卡发至受地质灾害威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制
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
基本情况
位置
类型规模
诱发因素
灾情险情
威胁对象
监测预报
临灾判据
监测方法
监测迹象
监测人
联系电话
应 急 避 险 撤 离
避灾地点
预警信号
命令发布
值班电话
疏散路线
抢排险单位
负责人
值班电话
治安保卫
负责人
值班电话
医疗救护
负责人
值班电话
本卡发放单位
联系电话
日 期持卡单位或个人联系话日 期备 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