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高中2011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
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资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到第8页,第Ⅱ卷第9页到第10页。
全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和第Ⅱ卷中的单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早期的文学很多记叙奇异荒诞的故事。
上古神话、巫女神汉事、《楚辞》、《山海经》、六朝志怪小说等,它们在表情达意的时候,常常流露出对上天的敬畏、对鬼神的好奇、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对灾异怪象的恐惧,这些都有着天人关系的深深烙印。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
在人类对天(自然)的探索中,人们创造了盘古开天辟地、始祖感孕于天、夸父追日的神话。
屈原思考人的本性与自然界事物的共同性,创造了香草美人这一圣洁的文学形象;思考天人关系,写出《天问》。
记载鬼魅妖怪、神仙方术、佛法灵异事,则有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幽冥录》等。
所有这些无不是在思考人与天(自然)的关系时有所感触有所思考的产物,它一方面受天人感应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自觉不自觉地宣扬人与天、人与自然的奇异关系。
这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荒诞的事却被古人当作真实的情况来看待,这与先民的思维方式有关。
首先,先民在思维中未将自己同自然界截然分开。
其次,先民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在最初的发展阶段,思维还不能脱离具体物象,不能脱离那些具体的感性材料,一定的时间、空间往往和一定的神明相对应,而时间、空间位置等观念是无法从具体内容中抽象出来的。
先民在同自然界(上天)作斗争的实践中,与大自然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认为自己的一切来自上天(自然),自然中的风吹草动会引起身心的潜移默化,自己的活动又会牵动着自然(上天)的起伏变化。
资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资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一下·界首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性”是李健吾戏剧批评的基础。
李健吾在对《雷雨》的批评中说:“什么推动全剧情节发展呢?一个旁边的力量,便是鲁大海的报复观念;一个主要的力量,便是繁漪的报复观念。
”他认为繁漪的性格是这部剧刻画最成功的地方,(),她将所有外来的__________咽下去并转换成内在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是_________ ,也不是____________ ,而是一种“热情”,一种可怕到极致的报复热情。
她恫吓周萍:“小心,小心!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然而,周萍心有所爱,______。
于是她说:“好,你去吧!小心,现在风暴就要起来了!”此时,暴风雨不仅是物质上的,她心中酝酿着更大的暴风雨。
《雷雨》的结局是李健吾感到遗憾,正是因为戏的结局不全是她的过失和报复。
李健吾认为人物个性塑造要丰满独特,人物个性是剧情发展的动力,一切都是人物性格的必然产物,而不是作者强加的。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繁漪是一个生活在黑暗角落的旧式女子B . 一个生活在黑暗角落的旧式女子,她就是繁漪C . 作为旧式女子的繁漪,生活在黑暗的角落D . 繁漪代表旧式女子,她生活在黑暗的角落(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逼迫朝气蓬勃坚韧不拔漠不关心B . 压迫春意盎然坚忍不拔视而不见C . 压迫朝气蓬勃坚忍不拔漠不关心D . 逼迫春意盎然坚韧不拔视而不见(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雷雨》的结局是李健吾感到遗憾,正是因为戏的结局是由于她的报复和过失。
B . 《雷雨》的结局是使李健吾感到遗憾的,正是因为戏的结局是她的过失和报复。
四川省资阳市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答案

资阳市高中2021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分)D。
(A理解不当。
原文“在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原有的城市空间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则需通过城市更新等方式盘活低效利用的土地,提升土地效益”。
B范围扩大。
原文为“城市村落空间的局部改造”。
C曲解文意。
原文“改造方案与城中村的经济社会变迁,尤其是人口状况的变化关系尤为密切。
空间与社会的互构是城市社会变迁的动力随着城市的整体发展,城中村成为容纳大量外来人口的空间,人口结构也越发复杂”。
应为“城中村变迁的动力是因为城市的整体发展,城中村成为容纳大量外来人口的空间,人口结构也越发复杂”。
)2.(3分)B。
(文章没有详细论述“治理措施”。
)3.(3分)C。
(理解错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3分)D。
(A“世界上最先进”过于绝对;B“中国牵头、多国合作完成”无中生有;C“作为‘华龙一号’首个示范工程”有误,原文为“首个从示范工程走向批量化建设的项目”。
)5.(3分)A。
(B“华龙一号”中引号表示“特定称谓”,但“核电站之肺”中引号表示“特殊含义”;C“技术创新是关键,安全管理是基础”无中生有;D文中有些数据不能表现“中国在核电自主创新之路上的卓越成就与艰辛努力”,例如“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华龙机型核电机组”等。
)6.(6分)①为世界提供中国理念、标准与智慧;②为世界提供“中国造”优质产品;③为世界提供合作共赢的机遇与平台。
(每点2分;意思接近即可,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3分)C。
(没有对他们脱离土地而感到惋惜。
)8.(6分)①自嘲的笑。
作者嘲笑自己常年行走在不同山村,竟然对山村调研不够认真细致。
由于疏于观察,对本地地貌不甚了解。
②恍然大悟的笑。
通过主人指点,作者突然明白了当地用犁犁石头的原因;狭窄的田地原本是多石的山地,是用犁开垦出来的。
四川省资阳市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

四川省资阳市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2.第I卷和第II卷中的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先生说过,他的小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说过的缘由,但绝不全用这事实,只是实行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
所谓“改造”“生发”就是演义。
一般小说的“缘由”在现实生活中;而历史演义小说所实行的“一端”会干脆来源于历史载籍,受到的制约不免要多一点。
历史演义小说总要兼顾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两方面,不断找寻最佳平衡点。
《三国演义》就是这种努力的典型。
凡演义总是虚实相生,以虚带实。
关于《三国演义》书中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权威分析是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所谓的“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其实这一估计与原书实际严峻不合,乃是历史学家的一偏之见——史家对“实”部分的价值很敏感很重视,认为这些作品史学意义不够,而对“虚”的成分较为忽视。
《三国演义》以情节丰富生动取胜,其中好看的故事几乎都是书中虚构的部分。
例如从开头到第七回大抵按史料叙述了汉末黄巾起义之后的纷争,这些纷争头绪纷繁,故事碎乱,作为后续内容的背景铺垫,就小说而言并不怎么好看;当然这也没有方法,此后故事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生的,不得不先作番介绍。
直到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才有了比较具体的情节和好玩的故事。
《三国志·董卓传》和《后汉书·董卓列传》比较具体地写到这一事务,但都没说起王允支配美女间谍实施“连环计”,所谓貂蝉其人,史书中更没提到。
四川省资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11月)语文卷--人教版高三

四川省资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11月)语文卷人教版高三资阳市高中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条形码准确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I卷和第II卷中的选择题选出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 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 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在版本学领域里, 凡治经学, 穷究一字一句的涵义, 在版本上务求善本, 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正规读过几本古书的人都知道, 任何古代文籍, 因版本不同出现某些文字差别, 以至含义全非。
《红楼梦》也是这样。
曹雪芹是以毕生心血铸就《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书。
由构思创作修改, 直至成书, 经历了很不寻常的过程。
研究此书的版本, 也可从中了解和探索这部巨著构思创作和成书的复杂过程。
此书创作的初期, 即“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 期间, 可以想见当时形成了诸多稿本, 但其面貌如何, 已无直接的版本资料了。
今人只能于某些文字记述中, 间接推测某一种本子的状况。
研究者都已注意到, 清人富察明义《绿烟琐窗集》中的《题红楼梦》二十首诗, 涉及一些书中的情节。
与迄今尚在流传的任何一个本子相比, 差异都是很大的。
如其中第四首“扇纨遗却在苍苔”, 第五首“三尺玉罗为手帕, 无端掷去又抛来”, 第六首“错认猧儿为玉狸”等等, 都为今本所无。
而第八首“留得小红独坐在, 笑教开镜与梳头”, 今各本中, 有贾宝玉为麝月梳头的情节, 与此不同, 但又似有某种关系。
2011年四川资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资阳市2011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10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自己的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并将试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须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16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隽.逸(jùn)执拗.(ào)恫吓.(hè)鞠躬尽瘁.(cuì劳苦)B.濒.临(bīn)剽.悍(piāo)啜.泣(chuî)舐.犊情深(shì舔)C.岑.寂(chén)赡.养(shàn)蛰.伏(zhé)脍.炙人口(kuài细切的鱼、肉)D.绯.闻(fēi)提.防(tí)租赁.(lìn)悲天悯.人(mǐn怜悯)2.下面书写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脏款旁征博引金榜题名走投无路言简意赅B.脉搏礼贤下士自暴自弃一愁莫展眼花潦乱C.震憾迫不急待一如既往草管人命一诺千金D.膺品墨守陈规谈笑风声滥竽充数洁白无暇3.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B.“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
”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太不了解它们了。
”C.在这横跨中国南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寒、狂风、暴雨、沙尘等……越向西就越是人烟稀少。
东方不得不经常风餐露宿。
D.种菜是我在狱中少有的能自主管理的事情。
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
四川省资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资阳市高中2020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1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I卷和第I卷中的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劳动是文学表达和叙事的重要内容之一。
普通人的日常劳动生活及其经验本身有其自足的价值和意义,并成为文学叙事的中心。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具有也具备独立的审美特性,因此劳动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文学叙事的视野。
②古代的劳动与其说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不如说是自然分工的结果。
当时的劳动指的是身体劳动,其过程是身体与自然能量交换的过程,目的是换取所需要的生活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人与自然几乎融为一体,人的大部分的遭遇都源于自然,艺术层面的表达即人对自然的模仿。
古代的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有明显的界限,农民没有时间观只有时令观(春耕、夏种、秋收、冬藏)。
人们遵循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规律。
劳动经验大部分是源自田间地头、山水田园的自然经验。
《诗经·芣首》中的“采采芣苜,薄言桔之。
采采芣苢,薄言撷之”,描写出了劳动的真实场景,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对古代劳动经验的文学表达是人企围融入自然的冲动,因而文学更多的依靠抒情主体的情感特结变动来提升整体的意义,带有浓郁的抒情性。
③社会发展使古代的劳动形态、劳动时间、劳动经验、劳动意义都发生了变化。
人不仅可以认识自然,还可以掌握理性从而抵达真理,实现对人精神内部的改造。
已编辑过资阳市高中2014届(2011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及答案

资阳市高中2011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满分,选不全的得一半分数,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C点后紧接着又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
在AC和CB两段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的路程s AC和s CB一定相等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1和a2大小一定相等C.物体所用的时间t AC和t CB一定相同D.物体的平均速度ACv一定相同v和CB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两个小球A、B(可视为质点)固定在细杆的两端,将其放入光滑的半球形碗中,杆的长度等于碗的半径,当杆与两球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杆对小球A的作用力为3.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进行了自动和手动两次对接。
图为对接前天宫一号、神舟九号飞船围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宫一号的周期大于神舟九号飞船的周期B.天宫一号的速率大于神舟九号飞船的速率C.天宫一号的加速度大于神舟九号飞船的加速度D.神舟九号飞船在轨道上向前喷气后可实现与天宫一号对接4.如图所示,A、B为两等量异种电荷,A带正电,B带负电,在A、B连线上有a、b、c三点,其中b为连线的中点,ab=b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点与c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点电荷q沿A、B连线的中垂线移动,电场力不做功C .a 、b 间电势差与b 、c 间电势差相等D .a 点与c 点的电势相同5.如图所示,一小球m 自空中自由下落,落到正下方的直立轻弹簧上与其A 端接触并连接在一起。
从小球与弹簧A 端接触到继续压缩弹簧直到小球降至最低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小球运动状态描述正确的是A .小球作减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最后等于零B .小球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为零C .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为零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D .小球加速度的最大值为g6.质量为m 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由静止匀加速启动,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 ,由图可知A .若v 1、t 1已知,则汽车作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11v a t = B .若v 1、t 1和v 2已知,则汽车的额定功率1021()v P m f v t =+ C .若v 1、t 1已知,则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1211(1)mv v v ft =+ D .在t l 到t 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122v v v +<7.如图所示,竖直圆环A 半径为r ,固定在木板B 上,木板B 放在水平地面上,B 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挡板固定在地面上,使B 不能左右移动,在环的最低点静止放置一个小球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资阳市高中2014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到第4页,第Ⅱ卷第5页到第8页。
全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答第Ⅱ卷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空白处,不得超出答题区域答题。
3.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造.福/噪.声模.样/模.范稽.首/滑稽.愤慨./气概.B.沸.腾/吹拂.整饬./炽.热提.防/堤.岸鸡肋./勒.索C.殉.职/徇.私切磋./蹉.跎贻.误/怠.慢摈.弃/屏.气D.羸.弱/赢.利字帖./体贴.蹊跷./骁.勇痉.挛/浸.染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蛰伏反修率食不果腹仗义执言B.旋律编者按出其不意珠光宝器C.沉湎连锁店炙手可热名门望族D.座镇抱不平涸辙之鲋文过饰非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人们常常用它向外看,欣赏外面的风景或者专盯别人的毛病,很少有人把它翻转过来向内看自己,用心之光向心中看,用智慧之光观照..自己的心灵。
B.军报文章称,中国直升机逐步形成从1吨级到13吨级多平台系列机型的产品构架,创造出中国以致..世界直升机发展史上多个第一。
C.几位海外留学生的加入,使我们的技术力量大为增强,我们正可以因人成事....,做一番大事业。
D.最近一篇名为“一位父亲给梦鸽女士的一封信”的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该文并没有谈耸人听闻....的“李某某案件”,而专门剖析了梦鸽女士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青年旅行社的导游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阿坝州的风景名胜,羌、藏民族的历史变迁,民风民俗,饮食习惯和服饰特点等。
B.为了杜绝交通拥堵不再发生,相关部门建议增收拥堵费。
对于“拥堵费”的作用,不该一味否定,也不能过分夸大,更不能有依赖心理。
C.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9月2日正式上线并接受举报后,受到广泛关注,截至9月底,网络举报量日均达到300件左右。
D.在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人人希望在拥有良好体魄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精神生活。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神奇的“脑控”技术一个人通过脑电波对另一人的大脑进行“控制”,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
近日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进行了一次人脑“意识融合”试验,让科幻成为现实。
美国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教授罗杰西·拉奥日前在该校进行了一次试验。
拉奥坐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头部通过电极与一台脑电图描记器相连。
此时,在校园另一侧,拉奥的同事安德里亚·斯托克头戴一顶装有经颅磁刺激线圈的紫色游泳帽,线圈正好对准控制他右手活动的头部左运动皮层。
拉奥注视着电脑屏幕,想象自己正在操纵一个电子游戏,并在游戏中用右手发射火炮,此时他的手并没有动。
脑电图描记器录取了拉奥“发射火炮”的脑电活动信号,并传输到斯托克头上的经颅磁刺激线圈,斯托克随即移动起右手食指,敲打了面前键盘的空格键。
按照斯托克的描述,感觉右手不由自主地活动,就像神经抽搐一样。
其实,拉奥试验中的“意识融合”概念已出现了40多年,这一学名为“脑机接口”的研究已取得诸多进展。
在“脑机接口”概念中,“脑”指的是有机生命形式的脑或神经系统,“机”指任何处理或计算设备,其形式可以是简单电路,也可以是复杂的硅芯片。
脑机接口研究,是指从大脑中捕捉电波信号,然后由计算机翻译成指令,从而可以完成移动计算机光标,乃至操纵一台机械臂等动作。
科研人员认为,随着脑机接口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迟早可以实现由一个大脑“影响”另一个大脑。
今年2月,美国的研究人员米格尔·尼古莱利斯采用电子传感器捕捉到巴西一间实验室里小老鼠的脑活动信号,并通过互联网将其传输到美国一只小老鼠的大脑,结果美国小老鼠获得信号后模仿出巴西小老鼠的动作。
最近,杜克大学实验室里一只猴子的脑电信号通过互联网传输到日本后,操纵了一台机械人的手臂。
大多数此类研究的目标在于帮助瘫痪病人重新获得某些活动能力,但生物伦理学家也对这种“脑控技术”可能会被应用在引起争议的领域表示不安。
一些人担心,脑机接口技术会被应用到军事领域,制造出“动物士兵”,或者行动受控于人的“脑控士兵”。
拉奥认为,斯托克大脑中读取的只是简单的脑信号,而不是思想,这种“意识融合”试验无法不知不觉地用在任何人身上,更谈不到对他人进行“操控”。
拉奥强调,这一研究在未来将产生巨大的应用价值。
不过,脑控技术最先可能在电子消费领域得到应用。
利用这一技术,人们通过意念便可操纵智能手机发送邮件,或者调节音量大小。
据悉,韩国三星公司正利用头戴式脑电图感应器,测试大脑与平板电脑的互动方式,而其他科技公司同样也在研发相似产品。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09月13日 22 版)5.下列对有关“脑控”技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美国科学家拉奥的“意识融合”实验实质是将意识转换成脑电波,通过脑电波的传导刺激,从而实现对另一人大脑的“控制”。
B.在拉奥的“意识融合”实验中,拉奥的头部左运动皮层电波信号让斯托克右手不由自主地活动起来。
C.“意识融合”又称之为“脑机接口”,就是说,智能的电脑可以通过简单电路或复杂芯片实现对生物神经系统的“控制”。
D.要实现“脑控”技术,简单电路或复杂芯片等中间媒介是必不可少的。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米格尔·尼古莱利的“老鼠实验”,是在两只老鼠之间实施“脑控”技术的一次成功实验。
B.神奇的“脑控”技术,其实就是拉奥试验中的“意识融合”,一个人通过脑电波对另一人的大脑进行“控制”。
C.韩国三星等公司拥有的“脑控”技术,已经居于世界“脑控”技术前列。
D.杜克大学的猴“脑控”技术实验表明,这只聪明的猴子具备了操控机械臂的能力。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由一个大脑的思想“影响”另一个大脑的思想,这个愿望人类迟早会实现。
B.尼古莱利斯的“老鼠脑控”实验技术,因其空间距离更远,比拉奥的“意识融合”实验技术显得更成熟、先进。
C.由于一些人的担心,致使“脑控”技术会首先应用于电子消费领域,而不是帮助瘫痪病人重新获得某些活动能力的医学临床实践。
D.一些人认为脑机接口技术会被应用到军事领域,制造出“动物士兵”,或者行动受控于人的“脑控士兵”,拉奥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徐晃传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
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
太祖讨奉于梁,晃遂归太祖。
太祖授晃兵,使击卷、原武贼,破之,拜裨将军。
太祖既围邺,破邯郸,易阳令韩范伪以城降而拒守,太祖遣晃攻之。
晃至,飞矢城中,为陈.成败。
范悔,晃辄降之。
太祖还邺,留晃与夏侯渊拒刘备于阳平。
备遣陈式等十余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
太祖闻,甚喜,假.晃节,令曰:“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
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
”太祖遂自至阳平,引出汉中诸军。
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
会汉水暴溢,于禁等没。
羽围仁于樊,又围将军吕常于襄阳。
晃所将多新卒,以难与羽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
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贼屯偃城。
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
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
未攻,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
贼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
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
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
太祖令曰:“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
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
”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
太祖举卮酒劝晃,且劳之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
”文帝即王位,以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
及践阼,进封杨侯。
与夏侯尚讨刘备于上庸,破之。
以晃镇阳平,徙封阳平侯。
明帝即位,拒吴将诸葛瑾于襄阳。
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户。
病笃,遗令敛以.时服。
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
常叹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终不广交援。
太和元年薨,谥曰壮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徐晃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晃至,飞矢城中,为陈.成败陈:陈述B.太祖闻,甚喜,假.晃节假:授,给予C.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
前:以前D.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效:效力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须兵马集至,乃.俱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C.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则或咎其.欲出者D.病笃,遗令敛以.时服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四川省资阳市高中2014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班级:姓名:成绩: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3分)四、(31分)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
(4分)(2)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
(5分)11.徐晃作战有勇有谋,备受曹操称赞。
文中哪些事能够体现出徐晃有勇有谋?请简要概括。
(4分)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划9处)(4分)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13.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8分)[正宫]小梁州·九日渡江①汤式秋风江上棹孤舟②,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③。
山容瘦,老树替人愁。
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
乐可酬,人非旧。
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注】①九日:重阳。
江:指长江。
②棹:划船。
③汉末王粲去荆州投奔刘表,未被重视,偶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抒写心志。
(1)本曲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4分)(2)“山容瘦,老树替人愁”这一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4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6小题,6分)(1),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2),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3)寄蜉蝣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