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练6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四下数学周周练6(参考答案)

四下数学周周练6(参考答案)

四上数学周周练(6)2019.3.29班级_______姓名学号一、填空。

1. 4000709的最高位是(百万)位,读作(四百万零七百零九),其中7在(百)位上,表示(7个百)。

六十亿零三百万四千是(十)位数,写作(6003004000),它是由(60)个亿、(300)个万和(4000)个一组成的。

2. 由6、2、0、4、0、1、5这七个数字组成最小的七位数是(1002456),组成两个零都读的七位数是(1020456)。

(答案不唯一,写完后读一读,是不是读出两个零)3.用“万”为单位,写出10127000的近似数是(1013万);省略94560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写出的近似数是(90000)。

(绿色数字为四舍五入写近似数所需要判断的数)4.甲、乙两个数相乘等于90,如果甲数乘 2,乙数乘 3,那么积变成(540)。

(依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乘几,另一个乘数也乘几,积就是原来的积乘几乘几)5.小军把28×(□+2)错算成28×□+2,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54)。

(第一个算式是28×□+28×2,第二个算式是28×□+2,少27个2)7. 1000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 1米。

照这样,10000000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0)千米。

8.王老师去商场买足球,要知道付款多少,应该用数量关系式是(总价=单价×数量)。

(要规范书写数量关系式,尽量不要写成单价×数量=总价)9.无锡灵山大佛景区单日游客量大约16万,这一天的游客量最大可能是(164999)人。

10.用 1、3、5、0、6 这五个数字组成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数字不能重复使用),能列出一道积最大的乘法算式是:(61)×(530)=(32330),列出一道积最小的乘法算式是:(356)×(10)=(3560)。

(最大还可以写610×53)11.与最小的9位数相邻的两个数分别为(99999999)和(100000001)。

《练习6》优秀教案

《练习6》优秀教案

《练习6》优秀教案教案:《练习6》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6》。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与之相关的练习题。

具体章节为:1. 分数的加法运算:同分母分数相加、异分母分数相加。

2. 分数的减法运算:同分母分数相减、异分母分数相减。

3. 实际应用题: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运算规律。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及运算规律。

2.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分蛋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蛋糕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

2. 知识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例题,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跟随步骤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道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5. 实际应用题:教师给出几道实际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加法运算:同分母分数相加、异分母分数相加。

2. 分数的减法运算:同分母分数相减、异分母分数相减。

3. 实际应用题: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关分数加减法的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课后阅读,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教学内容中,我们发现了两个重要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周练第6单元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周练第6单元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法则进行简便计算。

3、学生通过“一看、二想、三算、四查”四步骤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等良好学习习惯。

4、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5、通过计算联系向学生渗透运算的逻辑性,相互影响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能进行简便计算。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能灵活运用法则进行简便计算。

2、能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课时:6课时第六单元百分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会解答有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探索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表达和交流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教学难点:会解答有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课时:17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2014.1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外阅读周周练第6周全国通用共27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外阅读周周练第6周全国通用共27张PPT

每当到了过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什么?
每当到了过年这一天,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鞭炮,点红蜡烛,穿红衣服,以“红”为吉利的象征。
①相传远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身子庞大,头上长着像牛角一般的触 角。眼睛圆滚滚的,活似两盏灯笼。一张血盆大嘴,一口可以吞食一个人。这种 怪兽的名字叫作“年”。
②年住在山洞里,它是山中霸王。老虎、狮子、黑熊一看到它,都吓得赶紧 逃命;山羊、猴子、野兔听到它的吼叫,都瘫倒在地。年在山上捕食动物,吃饱 后便呼噜噜地躺在洞里睡大觉。每当严寒将尽、新春到来的时候,年便跑下山, 进村吃人。因此,人类也非常害怕它,小孩子哭了,只要妈妈说一声“年来了”, 就吓得不敢哭出声了。
③却说那时候,有两个放牛的孩子,一个叫阿山,一个叫阿水,他俩是好伙伴,胆子都很大,常常赶 着牛群上山吃草。家里的人对他俩说:“孩子,山上有年,去不得呀!”
④“不怕!”阿山和阿水说,“我们背上弓和箭,年要是来了,就爬到树上射死它!” ⑤话虽这么说,他俩上山几次,好在都没有碰到年。转眼到了腊月三十这一天,天色昏黄。阿山和阿 水赶着牛群回家,真怪,牛儿惊慌得哞哞乱叫,挤成一团。这是怎么回事呢?
⑩两个小牧童真够胆大,他俩不断地挥动牛鞭催牛快走。牛鞭声噼里啪啦地响,年逃窜①得更快了。 “哦,是哩!”阿山猛然醒悟过来,“原来年害怕牛鞭声!”
阿山和阿水赶着牛群进村,远远看到年窜到吴公公家门跑去。
那边也有一个村子。此时,夜幕降临了,年一见家家户户的窗口明亮亮地闪着灯光,刺得它头昏眼 花,又扭转头跑了。这时,阿山和阿水已经把牛群赶进棚里,又追过去。他俩故意把鞭子甩得啪啪响,年 惊恐地怪叫着,跑上山了。
英台与山伯在碧鲜庵同窗三载,期间曾同往齐鲁拜谒②孔圣,又同到东吴游学。两人日则同食,夜 则同眠,诗文唱和,形影相随③。山伯不仅才高学富,而且为人忠厚正直,深得英台的爱慕。然而,三 年之中,英台始终衣不解带,山伯虽屡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过去。山伯始终不知英台为女子。

《练习六》教案

《练习六》教案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于分数读写和运算方面,我计划设计更多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此外,我还将加强课堂上的互动,鼓励学生们提问,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另外,我发现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有时会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打算在下次课堂上提供更明确的讨论指引,引导学生们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确保讨论内容与课程紧密相关。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分数的读写和运算上存在困难。在讲授分数的基本概念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学生们能够较为直观地感受到分数的实际意义,这有助于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分组讨论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们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在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分数运算的步骤不够熟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分数的读写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分数加减法的基本原理。
《练习六》教案
一、教学内容
《练习六》教案
本节课为五年级数学教学,依据人教版教材第五章《分数的初步认识》制定。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和分母的概念;
2.能够正确读写分数,并理解分数表示的含义;

2024年第六单元第7课时《练习六》教案

2024年第六单元第7课时《练习六》教案

2024年第六单元第7课时《练习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书第六单元《练习六》,主要涉及第三章“数的运算”中的7.1节“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及运算顺序,以及运用这些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及运算顺序,提高运算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及运算顺序。

难点: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问题。

2. 知识讲解讲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及运算顺序。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233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教材P33第5题,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5. 知识巩固让学生完成教材P34的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

六、板书设计1. 第六单元第7课时《练习六》2. 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例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教材P3234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P35第14题,练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P35第5题,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教师布置拓展性作业,如:研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引导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7. 课后反思的内容与方向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及运算顺序。

五年级上册数学周周练-第6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周周练-第6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数学科第6周练习课第1课时班级:学号:姓名:评分: .1、脱式计算。

(能简算的要简算)6.8×0.75÷0.5 3.75÷0.125-2.751.53+23.4÷7.2 0.68÷(5.2-3.5)×1.2540.5÷0.25÷0.4 8×(12.5÷2.5)2、7辆“黄河牌”卡车6趟运走336吨沙土,现有沙土560吨,要求5趟运完,求需要增加同样的卡车多少辆?选做题:小红打国内长途电话每分钟0.3元,花了8.4元,小华打国际长途每分钟7.2元,花了43.2元,谁打的时间长?五年级数学科第6周练习课第2课时班级:学号:姓名:评分: .1、填空。

(1)计算5.08÷3.9,当把商计算到百分位时,余数是()。

(2)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49.58,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2、在○里填上“>”“<”或“=”82.89÷0.45○82.89 64.25÷3.08○64.2542.48÷1○42.48 0÷39.09○39.09645.75×0.34○645.75÷0.34 1÷2.69○13、用竖式计算。

(带△的结果用循环小数表示,带*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0.396÷1.2= 验算:△ 10.1÷3.3=75.6÷0.36= 验算:* 2.5÷0.7≈选做题:某公司在黄金档播放一条广告15秒,每天一次,连续一周,共87.5万元,平均每秒多少万元?五年级数学科可能性第六周第4课时班级:学号:姓名:评分:必做题:选择。

1、我会选择。

A、一定B、可能C、不可能(1)今天是星期三,明天()是星期四。

(2)三天后()下雨。

(3)1.5÷3()等于0.5。

(4)小明的年龄()比他爸爸的年龄小。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六》的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六》的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六》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增强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尺子、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小明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和宽分别是4米和3米,菜地面积是多少?2. 新课讲解:(1)解答导入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知识解决。

(2)讲解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讲解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小明有一杯果汁,喝掉一半后,又喝掉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多少?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分数乘除法实际应用题和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分享解题思路,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练习六》教学设计2. 内容:(1)分数乘除法实际应用题解答步骤。

(2)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3)例题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有一块正方形地,边长为5米,求其对角线长度。

(2)小华买了一箱水果,共重20千克,已知苹果和香蕉的质量比为3:2,求苹果和香蕉的质量。

2. 答案:(1)对角线长度为5√2米。

(2)苹果质量为12千克,香蕉质量为8千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乘除法实际应用题解答和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掌握较好,但部分学生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时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布置一道综合性的实践题,如测量教室的长、宽、高,计算教室的体积,并思考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 是谓重惑。(4分)
译文:如今浪费钱财实施厚葬,阻留死者不得“归”, 设置障碍不得“至”,死去的人什么也不知道,活 着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这叫做双重的糊涂。
参考答案: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所获得的 土地,它的实际数目要多到百倍,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 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 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 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 发。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 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 物都能自觉排队。
D.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 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 长都喜出望外。
3、关注词类活用\通假\特殊句式\固定句式、 语气\省略补充
只要坚持,石头也会开花。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 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 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 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 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翻译关键
1、语法位置分析,合理切分句子成分
2、联系上下语境,合理推敲关键字词,字字落 实到位
形式:小组合作讨论 方法回顾: 分层、提取关键词、 能力提升: 学会如何提取关键词
剖析:
死记古书内容 、生搬硬套(简单模仿)作文 程式 、追求功名利
三、文言文
1、形式:学生自主展示 2、口才秀(5分钟) 小组合作讨论,选出代表上台演讲,先上
台者有点将权
第5题:
方法回顾: 研读文本-——联系语境——根据前的读音全都相 同的一组是(3分)( )
A.磋商 B.澄澈 C.停滞 D.腼腆
蹉跎 驰骋 对峙 恬然
搓手顿脚 惩前毖后 炙手可热 暴殄天物
嗟来之食 乘人之危 鳞次栉比 舐犊情深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 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 表性。
等量齐观:是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的意思。 应为“异彩纷呈”。
间不容发:是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 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凤毛麟角,是指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 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二、重点讲评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及词的语法意义分析
翻译题:
方法回顾: 找出得分点——联系语境——调对补、留删换
例题巩固: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⑴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3 分)
译文:况且人的死,是生命结束时的转化,像物体的 回归自然一样。
⑵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3分)
译文:死者的尸体孤独地停在那里,怎么会有知觉?
形式:由小组代表发言,抛绣球
例题巩固.根据下列文字提供的信息,概括出“旧 式 教 育 ” 的 三 种 弊 端 。 (5 分 ) 旧式教育是什么?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 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 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 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 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 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 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 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 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 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