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吸声材料的发展论文

合集下载

非织造多孔吸声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非织造多孔吸声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i ng me c h a n i s m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e x o f po r o us s o un d— a bs o r b i ng ma t e r i a l we r e i n t r o du c e d .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c a t e g o r y o f
统纺织 品加工 相 比, 非 织造 材 料 加 工方 法 复 杂 多
变, 不 同的成 网和 固结 方法 组 合 会 加工出结 构 和 透 射
性能各 异 的非织 造 多孔 材 料 , 如 针 刺非 织 造 材料
是 以单 根纤 维 为 原料 , 经梳 理 、 铺 网、 针刺 加 固而
- b .


Co  ̄ o n T e x t i l e Te c h n ol o g y
第4 1 卷 第l O期 2 0 1 3年 1 0月
非 织 造 多 孔 吸 声 材料 的 发展 与 研 究 现 状
刘永 胜 张 恒 钱 晓 明
胡保 安 范 文 雪
( 天 津工 业 大 学 ) ( 中交 天 津 港 航 勘 察 设 计 研 究 院 有 限公 司 )
孔 吸声 材料 具有重 要 的现 实意义 及社 会意义 。
和 心理健 康 , 而且也加 速 了建筑 物 、 机械 设备 等设
施 的老 化 速 度 ¨ 。在 倡 导 绿 色 、 无污染 、 高 品 质 生 活 的今 天 , 噪声 污染 已经 成 为 了人 们 普通 关 注 的焦 点 问题 , 也 是众 多学者 研究 的热点 。 因此 , 为 了预 防和减少 噪声 污染对 人类 造成 的危 害及 不 良 影响, 研究 新 型高效 吸声材 料是很 有必 要 的。 吸声 材料 对声音 的过 滤形 式多是将 声能 转化

吸声材料的结构及其发展

吸声材料的结构及其发展

吸声材料的结构及其发展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噪音问题愈加突出,吸声材料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

在各种噪音环境中,如机房、电力设备房、音乐会厅、广播室、录音室、办公室等,吸声材料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吸声材料不仅要有较高的吸音性能,还要在多方面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对吸声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也越来越高。

吸声材料的结构开孔式开孔式吸声材料在材料表面或材料深处形成了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孔洞,材料的吸声作用是通过声波作用于孔洞内部来实现的。

孔的尺寸和孔的形状对吸声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柔性多孔吸声材料此种材料结构通常都具有柔性,即能够在吸声作用的同时具备减小机械振动的效果。

常见的材料有海绵、泡沫合成材料等,这些材料常常用于各类隔音、隔热、隔震、减震等方面。

薄膜式薄膜式吸声材料是一种功能性薄膜材料,它通过在多孔介质、金属或晶体结构表面覆盖或加工出一定规则的几何图形,在某种声波频率下使声波发生反射或干涉相消而导致吸声的效果。

吸声材料的发展纳米吸声材料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吸声材料提供了更好的性能和更多的选择。

纳米材料由于其材料尺寸小,表面积大,对声波的散射和吸收作用显著,使之成为吸声材料领域的一种重要发展方向。

生物基材料传统吸声材料多为人造材料,但随着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生物技术的进步,利用生物材料代替传统吸声材料逐渐成为趋势。

生物基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自我修复等特性,在城市生活噪音治理、生态建筑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吸声材料的结构和发展都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

吸声材料从传统的开孔式、泡沫型、布贴型演变到更为复杂的薄膜型,从纳米技术的应用到生物基材料的开发都为吸声材料的近期和远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新机遇。

多孔吸声材料

多孔吸声材料

多孔吸声材料多孔吸声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它可以有效地降低空间中的噪音,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这种材料通常由一种或多种材料组成,具有特殊的孔隙结构,能够吸收和分散声波的能量。

多孔吸声材料的主要成分包括多孔材料和填料。

多孔材料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材料,如泡沫塑料、纤维素、矿物纤维等。

而填料可以是空气、玻璃纤维、橡胶颗粒等。

这些材料的选择取决于需要达到的吸声效果和使用环境的要求。

多孔吸声材料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声波的能量,降低空间中的噪音。

其次,它能够提高室内声音的质量,减少回声和混响。

再次,它能够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效果取决于其结构和工艺。

一般来说,孔隙率和孔隙结构越多,吸声效果越好。

同时,材料的密度和厚度也会影响吸声效果。

因此,在选择多孔吸声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

多孔吸声材料的应用范围广泛。

它可以用于建筑物内部的隔音墙、隔音门、隔音窗等,用于工厂、办公室、学校、影院等吸声处理。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隔音处理,提供一个安静的乘坐环境。

在使用多孔吸声材料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结构,确保达到预期的吸声效果。

其次,安装和使用时要注意避免材料的损坏和变形,以保证长期的使用效果。

最后,定期清洁和维护材料,保持其吸声效果。

总之,多孔吸声材料是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材料,它具有很多优点并且应用范围广泛。

在选择和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并注意一些使用和维护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使用和管理,多孔吸声材料将会有效地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多孔吸声材料在高速船舱室噪声控制中的应用

多孔吸声材料在高速船舱室噪声控制中的应用

多孔吸声材料在高速船舱室噪声控制中的应用随着现代高速船的发展,高速船舱室噪声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高速船设计及运行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噪声污染不仅会影响船员的生产和生活,还会影响船舶的操作安全。

解决高速船舱室噪声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维持操作安全的关键。

目前,在高速船舱室噪声控制中,多孔吸声材料被广泛应用。

多孔吸声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噪声的材料,通过将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或机械能而实现吸声的目的。

多孔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隔声、防振、吸热和耐磨等性能,适用于舱室外墙、内墙、天花板和地板等部位。

多孔吸声材料的应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在舱室内墙表面涂覆多孔吸声涂料,另一种是安装多孔吸声板材。

这两种方式在噪声控制效果上有所区别。

涂覆多孔吸声涂料的解铃还须系铃人。

其优点是在不影响船舶结构及布置的情况下增加了吸声性能,缺点是涂料容易磨损、老化,需定期更换。

而安装多孔吸声板材的好处是其能与船壳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承载系统,能够适应长期使用。

吸声板材选择的关键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吸声孔径和孔径形状、厚度和密度等指标,以达到最佳吸音效果。

多孔吸声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高速船舱室内的噪声水平。

通过使用多孔吸声材料,可以将噪声吸收到较低的水平,从而避免船员与设备受到噪声的干扰。

对于高速船来说,降低噪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速船舱室内的噪声会严重干扰船员的听觉和感觉,从而降低船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

总的来说,多孔吸声材料在高速船舱室噪声控制中应用广泛,能够有效降低舱室噪声,提高船员的工作效率,增加工作安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多孔吸声材料在高速船舶领域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多孔吸声材料在高速船舱室噪声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以下列举一些相关数据,并进行简要分析。

1.控制前后噪声差异通过对上海某高速客轮船舱室进行噪声测试,测得在控制前车厢区域平均噪声级为78.2dB(A),而在使用多孔吸声材料后,噪声级平均下降至73.5dB(A),差异达到了4.7dB(A)。

多孔吸声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多孔吸声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1期
段翠云等 : 多孔吸声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61
20 世纪六十年代开发的新型吸声体, 孔径处于丝米 级( 0 1 mm 级) , 在小于 1 mm 厚的薄板上, 穿孔率 约在 1% ~ 5% , 微穿孔板和后背空腔组成了微穿孔 吸声体。早期的研究, 已经形成一套关于微穿孔板 的准确理论和设计以及声阻的测量理论体系 [ 7] 。图 1 为穿孔板的共振吸声结构 , 即为许多并联的亥姆 霍兹共振器[ 8] 。
2 1 3 开孔泡沫材料
开孔泡沫铝, 以前主要是通
[ 17]
过高压渗流法制备[ 16] , 现在有人提出了把旋转发泡 法和颗粒浸出法结合起来的方法 , 可以通过控制 颗粒的形状尺寸 , 来控制孔隙率和孔形状, 能够制得 孔隙率为 0 9 的高孔率材料, 由于开孔泡沫材料具 有复杂的渠道结构以及表面粗糙的内部空隙, 导致 其具有较高流阻 , 所以开孔泡沫铝的整体吸声性能 要比闭孔的好的多。 除了上述泡沫铝材料, 还有其他 的几种泡沫材料, 例如加了 SiC 颗粒的铝基复合材 料泡沫, 阻尼和吸声效果比相应的铝泡沫要好 [ 18] 。 最近有文献报导用四麦克风转移矩阵的方法测得网 状玻璃碳的吸声性能 , 网状玻璃碳具有高孔隙率, 高 强度和硬度等性能 , 熔点高 , 化学稳定性好, 可用于 高温和苛刻的化学环境中 。三聚氰胺泡 沫材料 等, 也都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 由于其本身具有良好
第 18 卷 第 1 期 2 0 1 1 年 2 月
金属功能材料 M etalli c Fun ct ional M at erials
V ol. 18, N o. 1 February, 2011
多孔吸声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段翠云, 崔 光, 刘培生

高硅氧棉材料中多孔结构的声学性能研究

高硅氧棉材料中多孔结构的声学性能研究

高硅氧棉材料中多孔结构的声学性能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声学性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高硅氧棉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具有较好的绝热和隔音性能。

本文将围绕高硅氧棉材料中多孔结构的声学性能展开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硅氧棉材料的基本特性。

高硅氧棉材料是由硅酸盐纤维聚结而成的的多孔材料,具有轻质、柔软、耐高温和耐腐蚀等特点。

它的多孔结构可以有效地吸收声波,降低噪声传播。

在研究高硅氧棉材料的声学性能时,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材料的孔隙率,孔隙率越高,材料的声学性能越好。

因为孔隙可以提高材料的吸声能力,使得声波能够更好地在材料内部传播和散射。

此外,孔隙的形状和分布也会对声学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具有高度连通的孔隙结构可以提高声波的传播效率,而分布较为均匀的孔隙可以增加材料的吸声面积。

其次,材料的密度也是影响声学性能的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密度较低的材料对低频声波的吸收效果更好,而密度较高的材料对高频声波的隔音效果更好。

这是因为低频声波的波长较长,容易在多孔结构中散射和吸收,而高频声波的波长较短,容易被多孔材料的表面反射和减弱。

此外,高硅氧棉材料的厚度也会对声学性能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材料的厚度越大,对声波的衰减效果越好。

这是因为声波需要在材料中进行多次的散射和吸收才能被有效地衰减。

因此,通过增加高硅氧棉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其声学性能。

除了上述因素外,环境温度和湿度也会对高硅氧棉材料的声学性能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和湿度的升高会使材料的声学性能下降。

因为高温和高湿度会使材料的孔隙失去活性,从而降低材料的吸声能力。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高硅氧棉材料的表面形态来提高其声学性能。

例如,增加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增加声波的散射,从而增加吸声效果。

此外,可以在材料表面涂覆吸声薄膜,进一步提高其吸声能力。

综上所述,高硅氧棉材料中多孔结构的声学性能研究对于改善材料的吸声和隔音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材料的孔隙率、孔隙形状和分布、密度、厚度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对声学性能的影响,可以为高硅氧棉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多孔泡沫吸声材料的研究

多孔泡沫吸声材料的研究

多孔泡沫吸声材料的研究多孔泡沫吸声材料除了按泡沫孔的形式分为开孔型和闭孔型两种之外, 还可以依据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分为:泡沫金属、泡沫塑料、泡沫玻璃、聚合物基复合泡沫等吸声材料[17〜19 ]。

3. 1 泡沫金属吸声材料泡沫金属是一种新型多孔材料, 经过发泡处理在其内部形成大量的气泡, 这些气泡分布在连续的金属相中构成孔隙结构, 使泡沫金属把连续相金属的特性如强度大、导热性好、耐高温等与分散相气孔的特性如阻尼性、隔离性、绝缘性、消声减震性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泡沫金属还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和抗腐蚀性能。

泡沫金属的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40 年代末期,起初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制约了它的发展。

我国对泡沫金属的研制始于80 年代。

目前泡沫金属研究得到很大发展,已经涉及到的金属包括Al 、Ni 、Cu、Mg 等, 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泡沫铝及其合金。

3. 1. 1 泡沫金属的制备工艺泡沫金属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大体上可分为直接法(发泡法) 和间接法两种。

所谓直接法, 就是利用发泡剂直接在熔融金属中发泡或者利用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在制品凝固时减压发泡。

间接法是以高分子发泡材料为基材, 采用沉积法或喷溅法使之金属化, 然后加热脱出基材并烧结。

除以上方法外,制备泡沫金属的方法还有渗流铸造法、粉末冶金法、电沉积法等。

下面以泡沫铝为例, 介绍三种典型的制备工艺: 加拿大Cymat 铝业公司用Alcan 工艺制备泡沫铝, 如图 2 所示。

把空气通入熔融金属中, 搅拌使气泡均匀化, 气泡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气流速度、喷嘴的数量和尺寸、叶轮的旋转速度来控制。

金属发泡后被输送到传送带上冷却固化, 经切割得到所需要的产品。

熔融金属中需要加入细小的陶瓷颗粒增加其粘度, 以保证空气在金属内部发泡而不逃逸。

Alcan泡沫铝的气孔直径为3〜25mm,孔隙率为80 %〜98 %。

(a)空气,(b) 回转炉,(c) 叶轮,(d) 气泡,(e)熔融铝, (f) 隔板, (g) 固化的泡沫铝, (h) 传送带图 2 制备泡沫铝的Alcan 工艺示意图日本ShinkoWire 公司生产Alporas泡沫铝的过程大体为:首先把Ca( w = 1. 5 %)加入680 C下的熔融铝中,在此温度下Ca被氧化成颗粒状的CaO和CaAI2O4 ,它们分散到熔融金属中,可以增加金属的粘度和气泡的稳定性。

多孔材料吸声性能仿真分析与优化

多孔材料吸声性能仿真分析与优化

中文摘要摘要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汽车噪声在城市噪声中占有很大比例,在汽车的减振降噪措施中,吸声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而多孔材料是应用得最多的吸声材料。

因此研究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特点,吸声性能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玻璃纤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多孔吸声材料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影响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因素,研究了多孔材料在穿孔管消声器中的应用并进行了优化设计。

论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多孔吸声材料的理论模型、多孔吸声材料的五个声学特征参数的定义以及测试方法。

开发了测量多孔材料流阻率的实验设备,并对几种多孔材料的流阻率进行了测量;选用质量-体积法对多孔材料的孔隙率进行了测量;基于吸声系数测量中的传递函数法对多孔材料的吸声系数进行了测量。

其次,基于Johnson-Champoux-Allard模型以及五个声学特征参数,利用声学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多孔材料的物理参数(材料厚度、材料背后空腔厚度等)、声学参数(流阻率、孔隙率等)的变化对其吸声性能的影响;基于传递矩阵以及声学有限元法,对多层复合多孔吸声材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最后,将多孔吸声材料应用于穿孔管阻性消声器中,使用声学有限元方法计算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变化。

以声学特征参数为设计变量,消声器传递损失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设计。

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选取样本点,生成设计矩阵;根据设计矩阵中的样本点利用声学有限元法仿真计算消声器传递损失;基于样本点以及响应值,利用Kriging近似模型拟合方法建立消声器传递损失的近似模型;最后用多岛遗传算法对消声器传递损失进行优化。

优化后,消声器传递损失增加了4.32dB,多孔材料的吸声系数在对应频率段也有所增加。

关键词:多孔吸声材料,仿真分析,传递矩阵法,目标优化I英文摘要ABSTRACTNoise pollu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world. Automobile noise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of urban noise.Absorp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method in car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measures, and porous material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sound absorption material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sound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rous sound-absorbing material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und absorption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takes glass fiber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porous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analyzes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sound-absorbing performance of porous material,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porous material in perforated plate muffler and optimizes it. The main work of this article is as follows: First,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porous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the definition of the fiv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porous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and there test method are introduced. The experimental equipment for measuring the flow resistance of porous materials was developed, and the flow resistance of several porous materials was measured; the porosity of porous materials was measured by the mass-volume method; based on the transfer function measurement. The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the porous material was measured.Secondly, based on the Johnson-Champoux-Allard model and five acoustic parameters, the acou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ound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porous materials, and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porous materials (material thickness, cavity thickness behind the material, etc.) were mainly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acoustic parameters (flow resistance, porosity, etc.) on the sound absorption performance were also studied ;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multi-layer composite porous sound-absorbing material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ransfer matrix and acou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Finally, the porous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was applied to a perforated plate muffler, and the transmission loss of the muffler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acou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Tak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s design variables, the transmission loss of the muffler as objective function, and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is performed. The optimal Latin hypercube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used to select sample points and generate a design matrix. The acoustic finiteIII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transmission loss of the muffler according to the sample points in the design matrix. Based on the sample points and response values, an approximation model of muffler was built using the Kriging fitting method. An approximate model of the transmission loss; then, a multi-island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transmission loss of the muffler. After optimization, the transmission loss of the muffler increased by 4.32 dB, and the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the porous material also increased in the corresponding frequency band.Keywords: Porous Sound-absorbing Materials, Simulation Analysis, Transfer Matrix Method; Goal OptimizationIV目录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I)1 绪论 (1)1.1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多孔吸声材料研究现状 (1)1.2.1 多孔材料特征参数的研究 (2)1.2.2 多孔材料吸声理论的研究 (4)1.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5)2 多孔吸声材料及其声学模型简介 (7)2.1多孔吸声材料简介 (7)2.1.1 多孔材料基本特征及分类 (7)2.1.2 多孔材料吸声机理与吸声性能评价指标 (8)2.1.3 多孔材料吸声特性 (9)2.2多孔吸声材料声学模型简介 (12)2.2.1 多孔材料声学特征参数定义 (12)2.2.2 多孔材料声学模型 (15)2.3本章小结 (19)3 多孔材料声学参数的表征 (21)3.1多孔材料流阻率的测量 (21)3.1.1 多孔材料流阻率的测量方法 (21)3.1.2 多孔材料流阻率测量设备开发 (22)3.1.3 多孔材料流阻率的测量 (23)3.1.4 多孔材料流阻率测量装置的误差分析 (25)3.2多孔材料孔隙率的测量 (27)3.2.1 多孔材料孔隙率测量方法简介 (27)3.2.2 多孔材料孔隙率的测量 (28)3.3多孔材料吸声系数的测量 (28)3.3.1多孔材料吸声系数测量方法简介 (28)3.3.2 多孔材料吸声系数测量 (31)3.4多孔材料其他声学特征参数的测量 (34)3.4.1 多孔吸声材料曲折因子的测量 (34)V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4.2 多孔吸声材料粘性特征长度与热效特征长度的测量 (34)3.5本章小结 (35)4 多孔材料吸声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7)4.1阻抗管有限元模型 (37)4.2仿真方法可行性验证 (39)4.3物理参数对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 (40)4.3.1 厚度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 (40)4.3.2 背后空腔厚度对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 (42)4.4声学特征参数对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 (44)4.4.1 流阻率对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 (44)4.4.2 孔隙率对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 (45)4.4.3 曲折因子对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 (46)4.4.4 粘性特征长度对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 (47)4.4.5 热效特征长度对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 (49)4.5多层复合多孔材料吸声系数理论计算 (51)4.5.1 多层复合多孔材料传递矩阵的建立 (51)4.5.2 多层复合多孔材料吸声系数计算 (52)4.5.3 理论仿真验证 (54)4.6声学特征参数对多层复合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 (55)4.6.1 流阻率对多层复合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 (55)4.6.2 孔隙率对多层复合多孔吸声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 (57)4.6.3 曲折因子对多层复合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 (58)4.7本章小结 (59)5 多孔吸声材料的应用与优化 (61)5.1穿孔管消声器有限元模型 (61)5.2传递导纳理论 (62)5.3穿孔管消声器仿真分析 (63)5.3.1 消声器有限元模型验证 (63)5.3.2 消声器有限元仿真分析 (64)5.3.3 考虑吸声材料的消声器声学有限元仿真分析 (65)5.4考虑吸声材料的消声器性能优化 (66)5.4.1 试验设计 (66)5.4.2 建立近似模型 (68)5.4.3 目标优化 (70)VI目录5.5本章小结 (73)6 总结与展望 (75)6.1全文总结 (75)6.2工作展望 (76)致谢 (77)参考文献 (79)VII1 绪论1 绪论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现代化工业、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噪声污染已经变得日益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孔吸声材料的发展
姓名:班级:学号:
摘要: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 噪声污染是当今世界污染的三大问题之一, 噪声不仅危害人的听觉系统, 使人疲倦、耳聋, 而且还会加速建筑物和机械结构的老化, 影响设备及仪表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因此吸声降噪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有关高科技、环境以及人类协调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而吸声降噪新材料的结构、声学特性及其应用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吸声材料; 多孔材料; 吸声结构
1 吸声材料的历史
人类在很早就意识到织物可以有效地阻挡声音,因此从史前到埃及甚至到罗马时期人们一直使用织物和芦苇杆,干草等作为吸声材料来消除回音和抵挡噪音,使人感到更加舒适。

这些材料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有机纤维材料,它们之间的微小缝隙使它们成为了天然的吸声材料,直到如今有机纤维吸声材料仍在发挥着它们的作用。

在古代许多国家和民族对声学的研究颇有建树,也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对吸声材料的研究始终有限。

对吸声材料的科学研究是与室内声学设计理论紧密相联系的。

终于1898年W.C.赛宾创立了混响理论,并指出了吸声对于房间混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吸声材料的发展进入了新的纪元。

1910年到1915年,他与公司合作,先是开发了一种多孔的陶制品,后来是一种多孔的砖,使用于纽约的圣托马斯教堂和河畔教堂。

为了“最大限度地使风琴的声音柔软和丰富”,他建议在音乐室中用1寸厚的毡子和隔开1/4寸距离的丝板;为吸收低频,他建议用极薄的木板内包1寸厚的空间。

可以说他为现代的室内声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国的声学在1929年起步,马大猷教授在1957年创立声学研究室后我国的声学研究有了实质性的发展。

在马大猷教授带领下我国提出了微穿孔吸声体理论,研制了小孔消声器,有效地降低气流噪声。

并建立了气流噪声的压力定律。

为我国声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声音心理学。

从1951的哈斯效应,60年代末的双耳听闻
效应到70年代提出的明晰度、双耳关联系数IACC等概念与指标,这些理论为精确布置吸声材料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

这个时期吸声材料的研究开始深入细致。

吸声材料的研究还涉及到除声性能外的其它性质。

如材料的力学、热学和光学性质,材料的防潮、耐火、维护、施工和艺术效果等因素,对吸声材料的选择与安装位置也逐渐精确化。

在剧院设计中,观众也被作为一个大吸声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根据疏松多孔的材料对声音的这种特性,人们制造出了吸声材料,即多孔吸声材料,多孔材料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吸声材料,它的类型包括无机与有机纤维状多孔吸声材料、泡沫状多孔吸声材料、颗粒状多孔吸声材料等。

随着声学、技术的发展、创新,声学工作者的潜心研究以及市场的开发,还会有新的多孔吸声材料问世。

目前,多孔吸声材料在会议厅、音乐厅、大礼堂、等对声音要求较高的建筑上,应用的很广泛。

2 多孔吸声材料原理
所谓多孔吸声材料,就是这类材料是由固体筋络和微孔或间隙所组成。

多孔吸声材料内部具有大量互相连通的微孔或间隙, 而且孔隙细小且在材料内部均匀分布,向外开敞病深入材料的内部。

其吸声机理是当声波入射到材料表面时, 一部分在材料表面反射,另一部分则透人到材料内部向前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孔隙中的空气运动,与形成孔壁的固体孔筋或孔壁发生摩擦,由于粘滞性和热传导效应,将声能转变为热能耗散掉。

声波在刚性壁面反射后,经过材料回到表面时,一部分声波透射到空气中, 一部分又反射回材料内部, 声波通过这种反复传播,使能量不断转换耗散,如此反复,直到平衡,由此使材料吸收部分声能。

高频声波可使空隙间空气质点的振动速度加快,空气与孔壁的热交换也加快。

这就使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高频吸声性能。

3 多孔吸声材料的分类
多孔吸声材料的的吸声效果较好,是应用最普遍的吸声材料,最初这类材料以麻、棉等有机材料为主,现在则以玻璃棉、岩棉为主。

3.1 纤维材料
纤维材料按其选材的物理特性和外观主要分为有机纤维吸声材料、无机纤维吸声材料
3. 1.1 有机纤维材料
传统的有机纤维吸声材料在中、高频范围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大概分为动物纤维和植物纤维。

动物纤维材料主要有毛毡和纯毛地毯,其特点的吸声性能好,装修效果华丽,但价格较贵,很少使用。

植物纤维材料, 如甘蔗纤维板、木质纤维板、水泥木丝板等有机天然纤维材料, 以及丙烯腈纤维、聚酯纤维、三聚氰胺等化学纤维材料, 但这类材料的防火、防腐、防潮等性能较差, 应用时受环境条件的制约。

3.1.2 无机纤维材料
无机纤维材料主要有岩棉、玻璃棉、矿渣棉以及硅酸铝纤维棉等, 由于具有吸声性能好、质轻、不蛀、不腐、不燃、不老化等特点,从而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天然纤维吸声材料, 在声学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纤维性脆, 易于折断, 产生的纤维粉末会在空中飞扬, 形成的粉尘会刺痒皮肤, 污染环境, 影响呼吸, 这是它在应用中的缺点。

过去的玻璃纤维和天然纤维与合成有机纤维相比不易老化的特性曾经是玻纤材料性能的一个优点, 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 材料的不易降解使其最终会成为固体废弃物, 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2 泡沫材料
泡沫材料主要有泡米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泡沫玻璃和加气混凝土等。

根据泡沫材料孔形式的不同, 可分为闭孔、开孔和半开孔。

微孔间互相封闭的称为闭孔型泡沫材料, 互相连通的称为开孔型泡沫材料, 既有连通又有封闭的为半开孔型泡沫材料。

3.2.1 闭孔泡沫材料
闭孔结构的泡沫金属材料,以闭孔泡沫铝为代表, 闭孔泡沫铝的吸声系数比较低, 是由于声波很难到达孔隙内部, 与其内部相互作用, 仅有一些裂缝和微孔, 本身并不能作良好的吸声材料。

3.2.2 半开孔泡沫材料
半开孔泡沫铝, 可以通过高压渗流制备, 在其制备过程中, 通过控制制备参数, 来达到预计的孔连接性。

3.2.3 开孔泡沫材料
可以通过控制颗粒的形状尺寸, 来控制孔隙率和孔形状, 能够制高孔率材料, 由于开孔泡沫材料具有复杂的渠道结构以及表面粗糙的内部空隙, 导致其具有较高流阻, 所以开孔泡沫铝的整体吸声性能要比闭孔的好的多。

3.3 颗粒材料
颗粒材料主要分为砌块和板材。

砌块主要有矿渣吸声砖、膨胀珍珠岩吸声砖、陶土吸声砖,多用于砌筑截面较大的消声器。

板材主要有膨胀珍珠岩吸声装饰板,其质轻、不燃、保温、隔热、强度偏低。

但颗粒材料吸声效果相对较差,所以一般用于对防潮防火要求较高的场合。

3.4 金属材料
以金属粉末为原材料生产的多孔性吸声材料是近年出现的新型吸声材料,比如日本生产的卡罗姆金属吸声板。

它的优点是具有金属的强度,用简单的工具就可以进行折弯、切割等,同时,还有防火、耐腐蚀、不易损坏、便于安装施工等。

但是这类材料大多较薄,需要借助于背后的空腔。

4 未来展望
如今在研究了吸声材料的表面形状与吸声系数的关系后,人们发明了楔形的多孔吸声材料,它可以改善一定波段的声吸收和透射损失。

而纤维吸声材料因为廉价又开始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颗粒型的吸声材料也开始在特殊环境下发挥着他的耐用优势。

为了代替危害健康的矿物纤维吸声材料,德国首先研制出了微穿孔板,一种绿色高效的共振吸声结构,微穿孔板及结构作为无纤维粉尘污染的一种有效吸声材料在室内建筑与工业界的噪声控制中,特别是在高温、高声强极端恶劣环境或高度清洁要求的特殊环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所以也将是今后会得到继续发展的研究方向,特别是扩展吸声频宽及低频噪声的研究、利用不同材质或微穿孔的衍生结构-柔性管束穿孔板吸声结构、以及发展微穿孔板及结构在不同环境比
如高温、高声强等环境下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声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吸声材料已经不能满足环保及高效吸声等要求,吸声材料的应用将愈加广泛,使用量也将逐年增加,在工业固体废弃物中,应当加强高炉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制备吸声材料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以钢渣、尾矿粉、建筑垃圾等为原料制备吸声材料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吸声材料的低成本制备和工业化应用。

在未来“环保”型和“安全”型声学材料将会是发展重点。

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建筑更新换代的侧重点,更是21世纪全球研究的主课题。

生产对人体无害、能循环利用、高效的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同时,也应注重产品的美学设计,使吸声材料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观赏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