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中国的地形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中国的地形 导学案设计 共3课时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中国的地形 导学案设计  共3课时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1课时山脉纵横交织【学习目标】1.记住中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分布。

2.了解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的位置及自然与文化特色。

重点:中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分布。

难点:中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自主学习】2.中华五岳:东岳泰山(山东省)、西岳华山(陕西省)、南岳衡山(湖南省)、北岳恒山(山西省)、中岳嵩山(河南省)。

【交流探究】不同走向的山脉与省区界线写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山脉名称、走向,这些山脉分别是哪两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分界线?答:①为太行山,东北—西南走向,是山西省与河北省的界山;②为巫山,东北—西南走向,是重庆市与湖北省的界山;③为武夷山,东北—西南走向,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界山;④为祁连山,西北—东南走向,其东段是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山;⑤为昆仑山,东西走向,其西段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西藏自治区的界山;⑥为南岭,东西走向,是湖南省与广东省的界山。

教师引导,归纳总结。

(1)歌诀记忆中国的主要山脉三撇三横一弧形,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夹在中,台湾山脉它在东;天山阴山北连横,昆仑秦岭横居中;南岭喜马南卧龙,珠峰傲立中尼境。

(2)口诀记忆中华五岳:东西南北中,泰华衡恒嵩。

(3)图解作为省区的界山【当堂达标】1.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分布特点是(C )A.横向分布B.纵向分布C.纵横交织D.弧形分布2.下列山脉中,属于东西走向的是(A )A.秦岭B.太行山C.武夷山D.横断山3.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山脉①是昆仑山B.山脉②是天山C.山脉③是阿尔泰山D.山脉②与山脉①、山脉③的走向相同4.中华五岳中,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是(A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5.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天然分界线。

对下列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①太行山脉②武夷山脉③昆仑山脉④祁连山脉B.①大兴安岭②台湾山脉③天山山脉④阿尔泰山脉C.①雪峰山脉②长白山脉③秦岭山脉④大别山脉D.①巫山山脉②武夷山脉③阴山山脉④横断山脉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地形复杂多样【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找出我国主要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学会分析总结我国的地形特征。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中国的地形导学案(2)(无答案)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中国的地形导学案(2)(无答案) 湘教版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学习目标】1.能说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特征,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能在中国地形图上准确指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并能说出其主要特征。

(重点)3.通过比较分析山区开发利用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的观念。

(难点)4.初步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等方面表述地形特点。

【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在中国地形图上准确指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并能说出其主要特征。

难点:通过比较分析山区开发利用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的观念。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1.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2.山区是指:,我国山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3.说明下列地形区的主要特征名称位置和省、区范围海拔主要特征青藏高原位于部,介于山与山之间;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省西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高寒、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位于部,岭以西,向西延伸到山麓;内蒙古大部、冀甘宁一部分1000米左右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黄土高原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山麓,北邻内蒙古高原,以长城为界,南到岭;山西省全部、陕甘宁一部分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大部分1000-2000米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多地貌,地表崎岖不平,有许多“坝子”。

例.下面是有关我国四大高原主要特征的‘‘顺口溜”,你能找到其对应的高原名称吗?A.巍巍苍苍,冰峰千丈;百里悬河,山川相间( )B.秃山荒丘,川梁相间;沟谷纵横·地表破残( )C.洼地罗列,山川相间;岩溶地表,结构奇巧( )D.地面坦荡,平沙无际,风吹草低,黄羊成群 ( ) 名称位置与范围海拔主要特征塔里木盆地山与山之间;新疆境内1000米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区)和最大内流河,封闭严密、干燥准噶尔盆地山、山之间;新疆境内500米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之间;青藏高原部,青海省境内3000米左右,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中国的地形学案1(无答案)湘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中国的地形学案1(无答案)湘教版(2021年整理)

湖南省耒阳市八年级地理上册2.1 中国的地形学案1(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耒阳市八年级地理上册2.1 中国的地形学案1(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耒阳市八年级地理上册2.1 中国的地形学案1(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2、知道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以及我国主要丘陵的分布【学习重难点】1、我国主要地形、地势的特点及主要地形单元的名称、分布2、我国主要地形单元空间位置的形成和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中国的山脉读图2—1,按要求将山脉名称写在横线上.1、东西走向山脉①②③2、南北走向山脉①②(3)3、东北——西南走向山脉①②③台湾山脉主峰是我国东部最高峰4、西北-—东南走向山脉①②5、弧形山脉:该山脉的主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二、合作探究1、说出下列山脉分别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交界处祁连山太行山武夷山南岭2、将中华五岳与其所在的省(区)正确连线东岳泰山陕西西岳华山湖南南岳衡山山西、河北北岳恒山河南中岳嵩山山东三、达标检测(见基础训练)。

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特征。

2.在中国地形分布图上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分布范围、平均海拔以及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

3.能读图指出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走向,体会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4.举例说明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重点、难点】1.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特征;能说出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走向。

2.举例说明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等方面的影响。

【情境导入】【学生自学】任务一.阅读教材21页和图2—1,完成1-3题。

1.我国地势的特征是,呈状分布。

2.读图2-1,填表。

3.阅读课本P24,写出三级阶梯分界线。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 ---- ---- 。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 ---- - ------ ------ 。

任务二.阅读教材21页和21页图2—1“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按走向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

(1)在地图中找出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

(2)在地图中找出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3)在地图中找出我国南北走向的山脉。

(4)在地图中找出我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5)弧形山脉【合作探究】地势总特点:高低,呈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地势呈分布第三级阶梯——一二级界限:阶梯界限二三级界限:【演练展示】各小组针对讨论结果发言【质疑拓展】学生问老师:自学时、讨论时存留的问题。

教师问学生:自学、讨论时学生的错误率和错误点;教师追问学生对核心问题的理解。

【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状分布2.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及相关地理事物示意图,有关四个省级行政区中的山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图中山脉是阴山,②图中间的一列是天山山脉B.②图中最北的一列是阿尔泰山,④图中最北一列是祁连山C.①图中山脉是巫山,③图中的山脉是阴山D.①图中的山脉被长江切开形成长江三峡,③图中的山脉是重要地理分界线3.小刚参加《三星智力快车》比赛时,选择了一道400分的地理知识题,题目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

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中国的地形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中国的地形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2.1中国的地形【学习目标】1.熟记我国地势、地形的特征,主要山脉的名称、位置、走向,能读析我国地形剖面图;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会从地势的起伏去分析对气候、河流、交通影响的方法;3.激情参与,阳光展示,享受学习快乐;热爱祖国的壮丽山川。

【重点难点】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主要山脉和地形的名称、位置及山脉的走向【自学导航】一、山脉纵横交错读课本P21有关内容和《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______________ 构成地形的骨架,把全国分成若干地形区。

2、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分布:东西走向的山脉:最北一列是_____________ 和_____ ;中间一列是_____________ 和 ______ ;最南一列是-__________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

东北---- 西南走向的山脉:最西一列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中间一列是、。

最东一列是____________ ,它的主峰 _________ 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

弧形山脉:________________ 山脉,其主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于________ 、_________两国交界处,海拔_____________ 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二、地形复杂多样(完成下列表格,将加粗重点知识划在课本上)1.四大高原【合作探究】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阶梯状的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河流有何影响?(1)气候:(2)河流:4.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表:代L1M觀西刚£'I:£ + 1:卵” +0£ '代山脉名和南側* A□+'*(2)写出各个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 __________ 咼原B . __________ 咼原C. __________ 盆地 D. ___________ 高原E . _________ 盆地F . __________ 丘陵5.完成课本P22、P27、P29、P31活动题【课堂检测】 1.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平原和高原B. 山地和高原C. 平原和丘陵D. 高原和盆地2.下列山脉中,既是东西走向,又是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的是()A.天山B. 祁连山C. 秦岭D. 昆仑山3.下列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面起伏最小的是青藏高原B. 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黄土高原C.喀斯特地形广布的是内蒙古咼原D. 雪山连绵是云贵高原的景观4.我国东北一西南走向山脉中,最东一列为:A.长白山一武夷山B.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C.昆仑山一秦岭D. 台湾山脉5、潍坊位于我国地势的()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6、下列山脉既是地形区分界线,又位于两省之间的是()A、天山 B 、太行山C、长白山D、八盘山7、属于东西走冋且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山脉是()A、阴山 B 、秦岭C、南岭D、长白山&下列山脉属于西北-东南走向的是()A阿尔泰山 B 、长白山C、贺兰山D、武夷山9、下列山脉中与其他三条走向不同的是()A、大兴安岭 B 、武夷山C、巫山D、天山10、中国的大江大河多由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A降水东多西少B、地形复杂多样C、季风气候显著D地势西高东低11.读“我国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1)山脉⑤________________ ;⑦ ________________ 。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中国的地形学案(一)(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中国的地形学案(一)(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中国的地形(一)【学习目标】1、能利用地图记住我国主要的山脉名称、走向。

2、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总结我国地势特征;掌握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并会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和河流产生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和河流产生的影响。

【自主学习】在右图中按走向找出我国主要的山脉,并把山脉的名称填到图上。

(1)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2)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4)南北走向的山脉:(5)弧形山脉:【学习过程】(一)山脉纵横交织1、阅读课本P21“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尝试将图中的山脉按走向分类。

2、合作探究:找出祁连山、太行山、武夷山、南岭、昆仑山、巫山,说一说它们分别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交界处。

3、找出我国五岳名山及所在的省区。

(东西南北中,泰华衡恒嵩)(二)地势西高东低1、对照课本P30图2-19,图2-20,总结:(1)我国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三级阶梯概况第一级阶梯(3)在右图中勾画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并标注界线上的主要山脉。

2、合作探究:思考: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会产生什么影响?【归纳总结】东西走向南北走向山脉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中国的地形弧形山脉气候地势特点河流【达标检测】1、读右图中甲乙丙丁四条路线所经过的地区,能经过我国三级阶梯的是()A.甲路线 B.乙路线 C.丙路线 D.丁路线2、水能蕴藏较大的地带一般为()A. 两级阶梯交界处B.某一级阶梯内部C.南方第三丘陵区D.平原河道江阔水深处3、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原因是()A.离太平洋近B.地势西高东低C.地形条件D.“百江汇大海”4、下列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的是()○1阴山○2太行山○3天山○4贺兰山○5南岭A. ○1○2○3B. ○3○4○5C.○1○3○5D. ○2○4○55、小燕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她在看地图时发现:在我国众多的山脉中,位于第三级阶梯的东西走向的山脉只有一列,它是()A. 天山B. 阴山C. 秦岭D. 南岭6、小刚参加《三星智力快车》比赛时,选择了一道400分的地理知识题,题目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中国的地形教学案1(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中国的地形教学案1(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靠北的一列是
和;中间的一列是和;靠南的一列是南岭。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位于中国中部的、。在横断山区也有一些山脉接近南北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部,自西向东分为三列:西侧的一列包括大兴安岭、、巫山、雪峰山等;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武夷山等;东侧的一列是台湾岛上的山脉。
A.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B.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C.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达标要求:
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巩固测试。
2.组内核对答案,解决有困惑的题目。
3.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归纳。
教师设计意图说明(分环节列出):
教师个性化修改(用红色标记):
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步:巩固拓展提能力
●知识目标:
1、通过对中国山脉分布基本格局的认知,了解山脉控制着中国地形分布的大势
2、知道山区面积广大这一基本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重难点:山脉是重要地理分界线,山脉与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关系。
【预习问题】
1、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纵横交织。
2、根据走向,中国山脉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交流提升
合理利用和开发山区:
地形复杂——发展多种经营;森林、矿产丰富——发展业和采矿业;植物资源丰富——发展中草药加工业、旅游业等;高山草地——发展业;地势落差处产生的急流——修建水电站。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疑惑?让我们一起解决。。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避免笼统,要问出精彩,问出实效。
二、探究引领共同进步(35分)
探究一:中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12分)

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案1(无答案) 湘教版

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案1(无答案) 湘教版
大兴安岭-祁连山-长城
祁连山-太行山-长城-秦岭
贵州全部、云南东部、广西西北部
特点
地高天寒、高原面起伏不大,冰川雪山广布,最大、最高
地势平坦,戈壁、沙漠广布,第二大
黄土深厚、沟壑纵横
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学生深入设置的情景,感受身边的事情。
自助
(10分钟)
(教师引导) 为什么各个高原又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课 题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主要山脉和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
2. 会分析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地形图及填绘地形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山区的困难情况,让学生了解山区人民生活的困难,培养学生的爱心。
组长下位检查1、2、3号三位同学掌握的情况。
师助
(10分钟)
(提问)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又是哪条河流呢?
学生回答:黄河,其次有淮河、海河。
(教师总结)黄河的含沙量为世界之冠,请同学们读课本第五章、第三节的“读一读”,“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可以知道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还有海河的支流永定河、潮北河,它们共同冲积成华北平原。平原大部分地区的沉积物的厚度可达上千米。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总结) 大部分高原、盆地地区,或高寒,或沙漠广布,或地面崎岖、沟壑纵横。总之,它们的自然条件恶劣。所以,这些地区目前仍是我国经济相对贫穷落后有待发展的地区;但由于其自然条件独特,在这些年也充分展示了发展潜力,如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柴达木盆地的钾盐、青藏地区的牦牛、内蒙古的畜牧业、四川盆地的农业以及新疆、内蒙、云南等边境地区的边境贸易、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若能加大这些地区的经济、人力投入及交通建设,昔日偏僻、落后的地区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热点地区。让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中国的地形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一、导学目标:
知识:
1、运用地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2、能在中国山脉分布图上找到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3、利用中国地形图,能在地图上填出中国主要山脉的名称。

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能力。

情感:
通过对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习过程:
(一)地势西高东低:
读大屏幕上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呈状分布。

2、地势的三级阶梯概况:
范围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
阶梯
西南部的青藏高原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以北
第三级
阶梯
我国东部
3、结合课本P21图2—2,找出阶梯分界线:
一、二阶梯分界线:、、
二、三阶梯分界线:、、、
4、分组共同探究: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对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
对气候:
对河流:
(二)山脉纵横交错:(友情提示:注意图文结合,让学习事半功倍)
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
中列:、
南列: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
中列:、
东列:主峰是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南北走向的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
弧形山脉:主峰是位于中尼边境上,海拔是世界第一高峰。

2、读课本第22页,结合21页图,找出五岳的名称及所在的省区
东岳:山,位于省
西岳: 山,位于省
北岳: 山,位于省
南岳:山,位于省
中岳:山,位于省
当堂检测:(态度决定一切,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有收获!)
一、选择
1、下列山脉位于第三阶梯的有:
A天山 B秦岭 C太行山 D长白山
2、第三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平原和高原 B山地和高原 C盆地和高原 D平原和丘陵
3、下列山脉,属于东西走向的有
A天山 B祁连山 C横断山 D太行山
4、位于二、三阶梯交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有
A天山 B大兴安岭 C阴山 D昆仑山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
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