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练案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课标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1.7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课标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1.7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扫描 深化拓展
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含义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
对应形式
劳动要素
资本要素 土地要素 管理要素 技术要素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收入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
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生产要素参与收
益分配,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但也会
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3)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依法实施的,我国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并鼓 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对过大的收入差距进行 调节,如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等,这就有效 地防止了两极分化。由此可见,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近六年全国卷无 考查
命题视角
1.命题多以图表题等主观题的 形式进行考查
-5-
高考考纲要求
六年真题 统计
命题视角
2. 效 率 与
④收入分配 方式对效 率、公平的 影响
近六年 全国卷 无考查
2.命题可能会结合党的十九大关于收入 分配制度改革、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系列 新举措、新观点,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问题及我国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 必要性及意义。命题还可能结合党和国 家最新出台的缩小收入差距、实现“两个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2-
答案:①平衡或不平衡 ②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③促 进资源合理配置 ④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2022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22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选择题1.2020年5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骨干员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

这有利于( C )①保证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推动企业发展②实现企业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充分释放劳动、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活力④理顺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员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不属于按劳分配,①排除。

员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属于非劳动收入,不属于劳动报酬,④排除。

故选C。

2.“十三五”规划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中,强调平衡性、包容性。

平衡性包含了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差距,包容性则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成果要更多地让全体人民来分享。

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实现“平衡性”和“包容性”目标的是( D )①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②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③打破行业垄断,促进公平竞争④完善《个人所得税法》,调节过高收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①与题意不符,不利于实现“平衡性”和“包容性”目标。

②错误,应该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而非再分配。

打破行业垄断,促进公平竞争有利于实现“平衡性”,故③入选。

完善《个人所得税法》,调节过高收入有利于实现“包容性”,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D。

3.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

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说明这些成就取得的原因有( A )①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动了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③错误。

2020版高考政治人教版总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政治人教版总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8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强调,要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和完善基本分配制度。

下列对这两种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①都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②都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上③前者决定后者④相互决定,相互制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B 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范畴,都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都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①正确,②错误;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③正确,④表述错误。

2.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分置并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子。

“三权分置”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传导途径是( )①坚持农村土地全民所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共同富裕②承包农村集体土地→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性③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④“三权分置”→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 “三权分置”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维护农民对耕地的承包权,有利于坚持按劳分配、调动农民积极性,②符合题意;经营权流转,有利于促进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民获得土地要素收入,③符合题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排除①;材料没有直接涉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排除④。

3.(2019·湖北八校联考)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形成了“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错位“补偿”机制。

继北京之后,广东省从2017年7月1日起全面启动公立医院改革,明确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和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方式予以补偿。

对这一改革的合理预期是( )①药企的暴利将有所削减②医护人员知识技能的价值将得到更充分的实现③患者的就医体验将得到改善④公立医院将不再以营利为目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收入分配。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一个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2、一个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3、二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4、三条重要措施:实现社会公平的三条重要措施【方法指导】1、本课考点是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理解和记忆的任务较重,难度较大。

要重点关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社会公平的三个重要举措这些社会热点问题。

2、理解与巧记:(1)公平与效率的关系(2)工资收入不都属于按劳分配3、知识拓展:初次分配与再分配(1)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对收入要素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

(3)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

因此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

(4)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

当然,再分配也要注意促进效率。

如果把再分配调节力度搞得过大,吃“大锅饭”,就会损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从而也会损害效率,反过来影响再分配的调节能力和社会公平的功能。

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基础梳理案】一、问题导学1、填空(请按照达标要求和提示,掌握教材,在教材上标记)知识点基本内容及要求必然性(原因)意义按劳分配提示:分配范围是在公有制经济中提示:记住关键词(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提示:从生产力及生产关系两方面理解(最好缩短,便于记忆)达标要求了解能理解、记住能记住2、计算:小华父亲在国有铁路企业工作,月工资收入6000元,母亲在集体企业工作,月工资收入5000元,小华在外资企业工作,月工资收入4000元。

导与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导与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题扫角描度(s3ǎom维iát护oí))探(:w2究é01i4h年ù)大公纲全国文综,26, 选平;2的01措4年施广东,26,选;2013年重庆,13(3),非
选;2013年江苏,35,非选;2012年新课标全国文 综,16,选。
典例导引 (2014年大纲全国文综,26,4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深化收 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 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第十一页,共35页。
特别 (tèb走ié出) 按劳分配理解中的几个误区 (1提)公示有制经济中的分配都是按劳分配。(在 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 (shè huì bǎo zhànɡ)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
4.效率与公平(gōng píng)的关系
含义不同
矛盾性 一致性
如何协调 二者关系
效率
公平
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 效利用的程度
相对平等,收入差距不 能过大(不能出现两极 分化或者平均主义)的 程度
强调生产和财富的增加
强调产品的分配和使用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 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 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 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第七页,共35页。
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的济②又(①2二二效发)正提率者率展者确高具的社分处效别有会理一主强效先致 义调促平率。富性 市不;。进与另奉神保证(ohn帮b。 场同zgè公献公ǎ一)一 经的存盾精平方方 济方在的面面面,矛关初,,,公物(前系次效w平质提分率ù收殊是z配是h入提ì)和公悬高再平经分

【南方凤凰台】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南方凤凰台】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本课考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常考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

考查重点: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与公平原则。

关注热点: 1. 运用个人收入分配原则、制度等知识,分析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居民收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运用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理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意义,认识我国事业单位将全面推行绩效工资。

[知识要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生产决定分配(1)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 我国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的。

2.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必然性(1)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______________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________地位。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____________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____________,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____________决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生产要素包括:劳动、________、资本、________等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适用于任何经济形式。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________、知识、________、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____________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内容索引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课时训练
知识点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知识点梳理
考点1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 个人消费品 分配的基本原则。 (2)范围: 公有制经济 。 (3)对象: 社会总产品 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个人消费品)。 (4)尺度: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 (5)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提醒 (1)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 制(控股)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等。 (2)公有制经济中并非只有按劳分配的方式,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
6.4
6.1
√A.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B.劳动报酬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C.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D.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3.2018年,我国多个省市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在获得社会点赞的同时,
也有很多经济专家表示质疑。辩证地看,这一政策的影响有
①着重保护劳动所得促进社会公平 ②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
对点训练
1.2017年,浙江省再次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同时,城乡居民基础
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的120元提高到135元。这一措施有利于
①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②增加劳动报酬 ③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④改善人民
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 D.③④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劳动者按劳分配和劳动报酬的增加,①②排除;
提醒 合法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区别 (1)合法的劳动收入: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包 括按劳分配的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收入。 (2)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主要有要素收入(如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 与分配获得的收入)、政府转移支付和捐赠。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7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7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7 个人收入的分配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质量和数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据此可以判断,以下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C )A.某国有企业中秋节给每位职工发一盒月饼B.集体企业通过改革创新获取的更多的利润C.国有企业的职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工资、奖金D.贾某在私营企业因工作质量优异所获得的奖励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方式,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等,C项属于按劳分配方式所得到的分配;A属于福利性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集体企业的利润不属于按劳分配,B与题意不符;贾某在私营企业因工作质量优异所获得的奖励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D与题意不符。

2.某家庭有甲、乙两个劳动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 100元转包给一家私营农业公司经营。

当年甲在该公司打工,月工资1 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当年工资、薪金收入为30 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 000元。

则该家庭当年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分别为( B )A.4.44万元、0.96万元B.3万元、2.4万元C.3.66万元、1.74万元D.0.55万元、4.85万元解析:本题创设情境,以计算题形式考查分配方式的知识。

根据题意,该家庭承包的土地转包给私营农业公司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分配所得收入,即6×1 100=6 600(元),甲在该私营农业公司打工,收入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分配所得收入,即1 200×12=14 400(元),乙在国有企业上班的工资、薪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收入,乙当年的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 000元,是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分配所得收入,则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6 600+14 400+3 000=24 000(元),按劳分配所得收入为30 0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一分配制度考点二效率与公平基础题1、2、3 7、8、9拓展题4、5、6 10、11、12、13、141.伴随网络购物的兴起,网店竞争日益激烈,新兴职业“网店促销员”诞生了。

他们有着更专业的网络称呼“淘客”。

淘客们首先要与网络卖家达成协议,商量提成比例,然后通过网上论坛、博客、社区等各种渠道向网友推销该网店的商品,成功交易后便可从卖家处拿到佣金。

淘客算是现实世界中介行为在虚拟网络中的延伸。

淘客们获得的收入( D ) A.来源于产品质量的提高B.来源于流通服务带来的产品增值C.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D.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解析] 淘客们首先要与网络卖家达成协议,商量提成比例,然后通过网上论坛、博客、社区等各种渠道向网友推销该网店的商品,成功交易之后,便可从卖家处拿到佣金,这是按劳动要素分配,D正确;A、B观点均不符合题意;按劳分配适用的经济范围是公有制经济,很明显本题不是按劳分配,C不符合题意。

2.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

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年收入30 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0元。

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导学号( B )A.1.55万元B.2.4万元C.1.74万元D.4.85万元[解析] 土地流转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甲在私营农业公司打工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乙在国有企业工作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

因此,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1100×6+1200×12+3000=2.4万元。

3.在股市处于牛市期,王先生炒股,从100万元本金炒到了200多万元。

王先生炒股所得( D )①属于按劳分配②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③属于福利性分配④体现了资本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 王先生炒股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资本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②④符合题意;王先生炒股所得,并没有涉及按劳分配、福利性分配,①③排除。

4.小王在购买公寓时获赠了一个车位,因他没有车,便通过某网站把车位租了出去,每个月能为他带来200元的收入。

这种发轫于互联网平台、基于闲置资源使用权精准匹配与联结的共享经济模式导学号( C )①实现了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降低了交易成本②符合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消费原则③使资源配置方式最优化,避免了资源浪费④有利于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增加居民收入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 通过互联网平台、基于闲置资源使用权精准匹配与联结的共享经济模式,将供需双方对接,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增加居民收入,①④正确;材料不涉及适度消费问题,②排除;③中“避免资源浪费”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勾画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全会提出,要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这一举措( A )①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②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④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 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也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①③正确;大力发展经济才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②错误;此举并不一定能够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④排除。

6.“农民多而不富、农业大而不强、农村广而不美”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村的发展。

某农业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合作社,整合散户。

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方式,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采取存量折股、土地入股多种形式,将这些资源转换为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股权。

这种模式导学号( B )①推动以工促农,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②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③促进土地流转,重置农村土地所有权④实现土地增值,促进收入分配多元化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解析]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是以工促农,①不选;题意中“三变”方式,整合了资源,提高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②正确;土地所有权没有改变,③观点错误;④观点正确,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采取存量折股、土地入股多种形式体现了收入分配的多元化。

7.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讨论社会财富的分配时,把财富比喻成一锅粥,社会群体中的每人每天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者最后一个领粥,结果每次每个人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的一样,这一“分粥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 C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C.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合理的制度D.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共同富裕[解析] 该题要抓住该模式的特点并准确分析其原因。

“每次每个人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说明分粥时注重了公平,而要保证分配的公平,就需要制定和执行一套合理的制度,故C正确;A、B是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表述,没有抓住题目主旨,与题意不符;D强调的是收入分配注重公平的举措,与题意不符。

8.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巩固完善民生政策,兴办了一批惠民工程,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为了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更有尊严,从根本上应该( D )A.发挥政府在扩大就业中的决定性作用B.反对平均主义,鼓励创业致富C.实现降低房价的宏观调控目标D.大力发展经济,完善分配制度[解析] 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有尊严,从根本上要增加人民收入,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完善分配制度,D正确。

A观点错误,否定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B、C不属于根本措施,不选。

9.下列措施中,能够有效解决漫画所反映的问题的是( B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③健全以税收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④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 ①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漫画劳动者劳动报酬过低问题的解决,应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故入选。

②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漫画问题是劳动报酬问题,而不是居民收入问题,题中漫画事例强调初次分配的问题,而不是再分配调节机制的问题,故排除。

10.分配公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现代市场主体应该自觉利用市场规律把对公平的追求和自身效率的提高相结合,实现“利他”与“利己”结合。

为此现代企业导学号( D )①要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占比,激发劳动者积极性②既做大效率蛋糕,又增加员工所得蛋糕的份额③既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又平均分配员工的收入④要以增加居民收入为己任,着重保护劳动所得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①②[解析] 根据题意,要求“利他”与“利己”结合,①既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劳动者,正确;②既能搞好生产,又能搞好分配,有利于企业和劳动者,正确;平均分配员工的收入本身就不公平,排除③;④是政府有关部门该做的,不选。

11.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多是拥有行政级别的官员,一手拿大印,一手握钱袋,成为众人眼中的美差。

而如今,国企领导降薪,已是箭在弦上。

《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指出,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年薪不能超过60万元。

该方案一出,立刻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事件的高度关注。

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经济原因是导学号( D )①消除国有企业内部收入分配的差距②提升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③国企薪酬制度改革是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④改革涉及效率与公平,能否成功将影响到国企领导积极性和各方利益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 国企薪酬制度改革要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助于调动国企领导的积极性,协调各方利益。

由此,③④符合题意。

“消除收入差距”犯了平均主义错误,排除①;国企薪酬制度改革是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而不是提高劳动报酬,②不符合题意。

12.右图库兹涅茨曲线表明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

中国近几年经济发展状况处于( A )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大财富蛋糕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护公民合法财产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加强调节,力促公平④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少财政支出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解析] 由AB区间转向BC区间,表达的含义是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收入分配越来越公平。

①正确,做大财富蛋糕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②与题意无关,该措施不能促进公平问题的解决;③正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才能实现题中的目标;④属于分配政策的调整,减少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不利,区间转化的目标难以实现,不选。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民生保障相对滞后、收入差距拉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依然存在。

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这就要求增加民生保障投入,促进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增加民生保障投入的意义,并从分配的角度为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建议。

[答案]意义:扩大消费,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相关产业和业态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保障。

建议: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解析] 设问分两部分,第一小问首先要回到材料中找出关键信息,然后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其意义。

设问中“民生保障投入”——消费、生活水平;材料中“收入差距拉大”——缩小收入差距、社会公平;“优化产业结构”——转方式,调结构。

第二小问知识定位为“分配的角度”,内容限定为“缩小收入差距”,设问方式“怎样做”。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此问实际上就是考查怎样实现社会公平。

只要从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再分配等方面作答即可。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数据项目发达国家中国工资一般占企业运营成本50% 10%蛋糕”进行了激烈地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