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实验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概述: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实验学习,可以加深对计算机内部运行原理的理解,提高软硬件的开发和调试能力。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对微机原理实验的学习和思考。
实验一:二进制转换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首先了解了二进制数的概念以及其和十进制数的转换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加深了对计算机内部数据表示方式的理解。
这对于后续学习计算机系统结构和编程语言至关重要。
实验二:逻辑门电路实验逻辑门电路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学会了使用逻辑门芯片构建各种逻辑电路,并能够通过真值表分析和验证逻辑电路的正确性。
这对于理解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处理和控制逻辑有着直接的帮助。
实验三:运算器设计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通过学习和设计算术逻辑单元(ALU),了解了计算机的算术操作过程,并能够通过运算器实现基本算术运算。
这对于理解计算机内部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机指令的执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四:存储器与外设实验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存储器的类型、组织结构和访问方式,并通过外设与存储器的交互,实践了计算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过程。
实验五:微处理器实验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通过实验,我学习了微处理器的基本运行原理,能够通过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并通过微处理器执行程序实现特定的功能。
这个实验为我今后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总结:通过这几个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微机原理课程的实践内容和相关知识。
实验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使用仪器设备和工具,还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不断的实践,我对计算机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提高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未来展望:微机原理实验的学习只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小部分。
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加深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方面的学习,并不断深入钻研,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华电保定微机原理实验

华电保定微机原理实验华电保定微机原理实验是一门常见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实践性课程,本次我们进行的微机原理实验是在MCS-51单片机系统上完成的。
该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仪器:MCS-51单片机开发板、继电器模拟器、拨码开关、LED灯、数码管等。
实验内容:利用MCS-51单片机系统实现简单的IO控制、数码管显示和时钟延时等功能。
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根据实验要求,将MCS-51单片机开发板与实验仪器连接,并确认连接正确、稳定。
2. 编写程序:根据实验要求,利用Keil C51或其他编程工具编写程序,完成IO控制、数码管显示和时钟延时等功能的代码编写。
3.烧录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MCS-51单片机开发板中。
4.实验操作: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和测试,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5.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验要求进行结果分析,验证和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实验要求和实验现象:1.IO控制实验:利用拨码开关进行输入,根据输入的状态控制LED 灯的亮灭。
实验要求:当拨码开关向左拨动时,LED灯亮起;当拨码开关向右拨动时,LED灯熄灭。
实验现象:根据拨码开关的状态,控制LED灯的亮灭。
2.数码管显示实验:将数值输出到数码管进行显示。
实验要求:利用数码管显示0-9的数字,以0.5秒的间隔依次循环显示。
实验现象:数码管上依次显示0、1、2...9,然后再从0开始循环显示。
3.时钟延时实验:利用定时器进行延时操作。
实验要求:利用定时器延时1秒,然后将LED灯进行翻转。
实验现象:LED灯每隔1秒钟反转亮灭一次,周而复始。
实验结果:通过上述三个实验,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通过编写程序,控制IO口和外设,观察不同状态下的现象和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所编写的程序可以正确地实现IO控制、数码管显示和时钟延时等功能。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所编写的程序可以准确地控制外部设备,实现预期的功能。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2. 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3. 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1. 微机系统组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实验内容:观察并记录微机系统的各个部件,如CPU、内存、硬盘、主板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3)实验步骤:①观察微机系统各个部件的连接情况;②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③分析微机系统的整体结构。
2. 微机工作原理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观察并记录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如指令的取指、译码、执行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②了解各个阶段的功能和作用;③分析微机工作原理。
3. 指令系统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汇编语言指令系统。
(2)实验内容: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如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等。
(3)实验步骤:①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②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实现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等功能;③调试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提高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2)实验内容:编写一个汇编语言程序,实现以下功能:①计算两个数的和;②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③输出程序运行结果。
(3)实验步骤:①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实现上述功能;②调试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③分析程序运行过程,确保程序正确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微机系统组成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微机系统的各个部件,了解了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 微机工作原理实验:通过观察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掌握了微机的工作原理。
3. 指令系统实验:通过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熟悉了汇编语言指令系统。
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通过编写汇编语言程序,提高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四、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微机原理实验,我对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微机原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掌握微机系统的编程和调试方法,提高我们对微机原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1、计算机一台2、微机原理实验箱一套三、实验内容1、 8255 并行接口实验了解 8255 芯片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通过编程实现 8255 芯片的 A 口、B 口、C 口的输入输出控制。
2、 8253 定时/计数器实验掌握 8253 芯片的工作方式和编程要点。
利用 8253 芯片实现定时和计数功能。
3、 8259 中断控制器实验学习 8259 芯片的中断管理机制。
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实现中断响应和处理。
四、实验原理1、 8255 并行接口8255 是一种可编程的并行接口芯片,具有 A、B、C 三个 8 位端口。
通过对控制字的编程,可以设置各个端口的工作方式为输入或输出。
2、 8253 定时/计数器8253 包含三个独立的 16 位计数器,每个计数器可以工作在不同的方式下,如方式 0 到方式 5。
通过对计数器的初值设置和控制字编程,可以实现定时和计数功能。
3、 8259 中断控制器8259 用于管理外部中断请求,可实现中断优先级的判断和中断嵌套。
通过对 8259 的初始化编程,可以设置中断触发方式、中断向量等。
五、实验步骤1、 8255 并行接口实验连接实验电路,将 8255 芯片与实验箱上的相关引脚连接好。
编写程序,设置 8255 的控制字,使 A 口为输出,B 口为输入。
向 A 口输出数据,从 B 口读取数据,并观察实验结果。
2、 8253 定时/计数器实验连接实验电路,将 8253 芯片与实验箱上的相关引脚连接好。
编写程序,设置 8253 计数器 0 的工作方式为方式 2,初值为 1000。
启动计数器,观察输出引脚的波形变化。
3、 8259 中断控制器实验连接实验电路,将 8259 芯片与实验箱上的相关引脚连接好。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微机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二、实验内容1. 搭建微机实验系统:根据实验所需,搭建适当的微机实验系统,包括各种硬件设备的连接与设置。
2. 硬件接口的实验:通过连接不同的硬件接口,进行实验操作,学习硬件接口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3.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使用相应的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并进行调试,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
4. 中断实验:通过调用不同的中断服务例程,进行实验操作,学习中断的使用原理和应用场景。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实验步骤:(1) 搭建微机实验系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连接各种硬件设备,确保能够正常工作。
(2) 硬件接口的实验:选择一个硬件接口,例如并行口,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读取和输出数据的功能。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3)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相应的程序,并进行调试。
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并记录相关数据。
(4) 中断实验:选择一个中断服务例程,例如键盘中断,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对键盘输入的响应。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2. 实验结果:(1) 硬件接口的实验结果:通过编写程序并连接硬件接口,成功读取和输出数据,实现了相应的功能。
(2)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结果:编写的程序能够正确执行,并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3) 中断实验结果:编写的程序能够响应相应的中断信号,并实现了对键盘输入的处理。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1.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微机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2.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硬件接口的连接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等。
但通过彼此的合作与讨论,我们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成功完成了实验。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微机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微机原理综合实训报告

通过本次微机原理综合实训,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常用接口技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熟悉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了解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掌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基本知识,如总线、中断、DMA等。
3. 学会使用常用接口芯片,如8255、8259、8253等。
4. 能够进行简单的微机原理设计与实现。
二、实训内容1.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实验(1)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总线等。
(2)学习CPU的内部结构,了解指令系统、寻址方式等。
(3)了解存储器的分类、容量、速度等参数,学习存储器扩展技术。
(4)学习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接口芯片的使用方法。
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1)学习总线、中断、DMA等基本概念,了解其工作原理。
(2)学习8255并行接口芯片的应用,实现LED显示、按键输入等功能。
(3)学习8259中断控制器芯片的应用,实现中断处理。
(4)学习8253定时/计数器芯片的应用,实现定时功能。
3. 系统设计与实现(1)根据实训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微机系统。
(2)确定系统硬件组成,选择合适的接口芯片。
(3)编写系统软件,实现系统功能。
(4)进行系统调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1. 实验准备(1)了解实验目的、内容和方法。
(2)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实验所需知识和技能。
(3)准备实验仪器和设备,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
2. 实验操作(1)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2)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3)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查阅资料、请教老师,解决问题。
3. 系统设计与实现(1)根据实训要求,确定系统设计方案。
(2)进行硬件选型,设计电路图。
(3)编写系统软件,实现系统功能。
(4)进行系统调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四、实训成果1. 完成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实验,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微机原理实验一

微机原理实验一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微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微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
1. 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结构。
2. 了解微机的工作原理。
3. 学习微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仪器和设备:
1. 微机主机。
2. 显示器。
3. 键盘。
4. 鼠标。
实验步骤:
1. 打开微机主机电源,启动计算机。
2. 通过鼠标和键盘操作,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3. 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4. 学习并掌握微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操作微机时,要注意避免静电干扰,避免损坏微机设备。
2.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误操作导致系统崩溃。
3. 学习微机原理时,要认真听讲,理解每个步骤的操作原理。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微机电源,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微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微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学习微机原理的重要性,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结语:
微机原理实验一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微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也掌握了微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实验,加强对微机原理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微机原理实验总结

微机原理实验总结微机原理实验总结一、实验目的和背景:微机原理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通过该实验能够加深对微机原理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供了锻炼实验技能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本次实验主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CPU的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运行过程,并通过搭建系统、调试和测试,加深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的实验内容:1. 实验器材和器件的测试与调试;2. CPU运行状态及信号测试;3. 总线状态测试;4. 存储器的组织和访问方式测试;5. 输入输出接口测试。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 实验器材和器件的测试与调试在进行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对实验器材和器件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器材和器件的正常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a. 检查硬件连接是否正确,包括主板、显示器、键盘等部件;b. 检查排线是否插好,开关是否处于正确的位置;c. 将电源插上,开机检查电源是否工作正常;d. 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仪器设备的调试。
2. CPU运行状态及信号测试通过搭建CPU运行测试电路,观察和测试CPU的运行状态和输出信号。
具体步骤如下:a. 按照实验要求搭建电路,包括主板、CPU、存储器、时钟等;b. 打开电源,上电后等待系统启动,观察CPU的运行状态;c. 使用示波器进行信号测试,观察时钟信号、读写信号、控制信号等。
3. 总线状态测试通过搭建总线状态测试电路,观察和测试总线的状态。
具体步骤如下:a. 按照实验要求搭建电路,包括总线、存储器等;b. 在开关电源的同时观察总线上的信号变化;c. 使用示波器进行信号测试,观察总线控制信号、数据信号等。
4. 存储器的组织和访问方式测试通过搭建存储器组织和访问方式测试电路,观察和测试存储器的组织和访问方式。
具体步骤如下:a. 按照实验要求搭建电路,包括存储器、地址线、数据线等;b. 打开电源,上电后等待系统启动;c. 运行程序,观察存储器的读写操作;d. 使用示波器等设备进行信号测试,观察地址信号、数据信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机原理实验昆明理工大学微机原理及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段绍米编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2013年10月微机原理实验实验要求及运行环境1、实验要求与注意事项:交纸质版实验报告,实验要求:实提前预习,写好实验报告,标好注释,修改好程序; 10分验实验个人按要求独立完成,填好实验结果,对实验程序进行讲解,按时交实验报告 20分成过程不做与本实验无关的事(如玩游戏、聊天、打电话、听音乐等) 5分绩(50不得缺席,实验签名(两份),按要求填写设备号实验名称等,不带他人签名 5分百分) 带走自己的垃圾,保持实验室卫生,电脑设备桌椅摆设整齐,保管好个人物品 5分分按秩序进出实验室,不拥挤,注意安全,爱护设备,保证设备完好 5分制报告纸要统一,全部手写并填写好表头,包括:实验名称、姓名、学号、班级任2分 ( 实验课老师等总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内容 3分分(50程序框图 5分 10分) 程序清单 5分0读懂程序加注释(每句注释13+分段注释7) 20分分实验结果,实验中经老师检查过 5分 ) 程序修改,实验要求的完成及结果(可用蓝/黑在原程序上标明,并加注释) 10分交电子版实验报告,实验要求:实提前预习,标好程序注释,修改好程序; 10分验实验个人按要求独立完成,填好实验结果,对实验程序进行讲解,按时交实验报告 20分成过程不做与本实验无关的事(如玩游戏、聊天、打电话、听音乐等) 5分绩(50不得缺席,实验签名(两份),按要求填写设备号实验名称等,不带他人签名 5分百分) 带走自己的垃圾,保持实验室卫生,电脑设备桌椅摆设整齐,保管好个人物品 5分分按秩序进出实验室,不拥挤,注意安全,爱护设备,保证设备完好 5分制( 报告按统一格式要求填写,包括:课程名称、姓名、学号、班级任课老师等 10分总实验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程序框图、程序清单、实验要求 5分分报告读懂程序加注释(每句注释13+分段注释7) 20分 100(50实验结果,实验中经老师检查过 5分分) 分) 程序修改,实验要求的完成及结果(可用其他颜色标明添加的程序,与原程序10分不同,并加注释)2、实验运行环境在电脑中装ASM Masm for windows 集成实验环境2008。
双击图标打开ASM MasMfor windows 集成实验环境运行工作界面,输入实验程序代码,调试、改错、保存、运行、查看结果,进行记录。
运行结果显示:1实验一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的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数据传送和算术运算指令的用法。
2、熟悉在PC机上建立、汇编、链接、调试和运行8088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将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
要求被加数均以ASCII码形式各自顺序存放在以DATA1和DATA2为首的5个内存单元中(低位在前),结果送回DATA1处。
三、程序框图显示被加数和加数被加数和加数以ASCII码表示的数字串形式转化为由十六进制表示的数字串形式计数值5?CX清除最低位进位执行ADC带进位相加AAA调整结果送被加数区2调整偏移量NCX,1=0,Y十六进制的结果转化为ASCII码表示的数字串显示结果结束四、程序清单CRLF MACRO ;宏定义,宏名,CRLFMOV DL, 0DH ;把0DH给DLMOV AH, 02H ; 把02H给AHINT 21H ;系统功能调用——实现回车功能MOV DL, 0AH ;把0AH给DLMOV AH, 02H ; 把02H给AHINT 21H ;系统功能调用——实现换行功能ENDM ;宏定义结束——本段实现回车换行功能DATA SEGMENT;数据段定义,段名DATADATA1 DB 33H, 39H, 31H, 37H, 34H; 变量DATA1中装入加数DATA2 DB 36H, 35H, 30H, 38H, 32H; 变量DATA2中装入被加数DATA ENDS;数据段定义结束——本段实现了两个数据的定义STACK SEGMENTSTA DB 20 DUP(?)TOP EQU LENGTH STASTACK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 DS:DATA, SS:STACK, ES:DATA START: MOV AX, DATAMOV DS, AXMOV AX, STACKMOV SS, AXMOV AX, TOPMOV SP, AXMOV SI, OFFSET DATA2MOV BX, 05CALL DISPL3CRLFMOV SI, OFFSET DATA1MOV BX, 05CALL DISPLCRLFMOV DI, OFFSET DATA2CALL ADDAMOV SI, OFFSET DATA1MOV BX, 05CALL DISPLCRLFMOV AX, 4C00HINT 21HDISPL PROC NEARDS1: MOV AH, 02MOV DL, [SI+BX-1]INT 21HDEC BXJNZ DS1RETDISPL ENDPADDA PROC NEARMOV DX, SIMOV BP, DIMOV BX, 05AD1: SUB BYTE PTR [SI+BX-1] , 30H SUB BYTE PTR [DI+BX-1] , 30HDEC BXJNZ AD1MOV SI, DXMOV DI, BPMOV CX, 05CLCAD2: MOV AL, [SI]MOV BL, [DI]ADC AL, BLAAAMOV [SI] , ALINC SIINC DILOOP AD2MOV SI, DXMOV DI, BP4MOV BX, 05AD3: ADD BYTE PTR [SI+BX-1], 30HADD BYTE PTR [DI+BX-1], 30HDEC BXJNZ AD3RETADDA ENDPCODE ENDSEND START五、实验要求1( 读懂源程序,写出源程序注释。
2( 把源程序修改为任意两个六位十进制相加。
并思考如果最高位有进位怎么办,修改后程序清单,CRLF MACROMOV DL,0DHMOV AH,02HINT 21HMOV DL,0AHMOV AH,02HINT 21HENDMDATA SEGMENTDATA1 DB 6 DUP(?)DATA2 DB 6 DUP(?)DATA3 DB ?DATA ENDSSTACK SEGMENTSTA DB 20 DUP(?)TOP EQU LENGTH STASTACK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ES:DATA START:MOV AX,DATAMOV DS,AXMOV AX,STACKMOV SS,AXMOV AX,TOPMOV SP,AXMOV SI,OFFSET DATA2CALL ADDBCRLFMOV SI,OFFSET DATA1CALL ADDB5CRLFMOV DI,OFFSET DATA2CALL ADDAMOV AH,DATA3SAHFMOV DL,30HADC DL,0CMP DL,30HJZ JIEGUOMOV AH,02HINT 21HJIEGUO:MOV SI,OFFSET DATA1 MOV BX,06CALL DISPLCRLFMOV AX,4C00HINT 21HDISPL PROC NEARDS1: MOV AH,02MOV DL,[SI+BX-1]INT 21HDEC BXJNZ DS1RETDISPL ENDPADDA PROC NEARMOV DX,SIMOV BP,DIMOV BX,06AD1: SUB BYTE PTR [SI+BX-1],30H SUB BYTE PTR [DI+BX-1],30HDEC BXJNZ AD1MOV SI,DXMOV DI,BPMOV CX,06CLCAD2: MOV AL,[SI]MOV BL,[DI]ADC AL,BLAAAMOV [SI],ALINC SIINC DI6LOOP AD2LAHFMOV DATA3,AHMOV SI,DXMOV DI,BPMOV BX,06AD3: ADD BYTE PTR [SI+BX-1],30H ADD BYTE PTR [DI+BX-1],30HDEC BXJNZ AD3RETADDA ENDPADDB PROC NEARMOV BX,6SH1: MOV AH,01HINT 21HMOV [SI+BX-1],ALDEC BXCMP BX,0JNZ SH1RETADDB ENDPCODE ENDSEND START实验二两个数相乘的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乘法指令和循环指令的用法。
二、实验内容实现十进制数的乘法。
被乘数和乘数均以ASCII码形式存放在内存中,乘积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三、程序框图乘数?BLBL中数由ASCII码转化为十六进制SI指向被乘数计数值5?CX7取被乘数[SI]单元与BL相乘AAM调整结果低位与前次计算的进位[DI]相加AAA调整结果?[DI]DI+1指向下一单元本次计算的进位?[DI]NCX,1=0,Y显示结果结束四、程序清单DATA SEGMENTDATA1 DB 32H,39H,30H,35H,34HDATA2 DB 33HRESULT DB 6 DUP(00H) DATA ENDSSTACK SEGMENTSTA DB 20 DUP(?)TOP EQU LENGTH STA STACK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ES:DATA 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AX,STACKMOV SS,AXMOV AX,TOP8MOV SP,AXMOV SI,OFFSET DATA2MOV BL,[SI]AND BL,00001111BMOV SI,OFFSET DATA1MOV DI,OFFSET RESULTMOV CX,05LOOP1: MOV AL,[SI]AND AL,00001111BINC SIMUL BLAAMADD AL,[DI]AAAMOV [DI],ALINC DIMOV [DI],AHLOOP LOOP1MOV CX,06MOV SI,OFFSET RESULT DISPL: MOV AH,02 MOV DL,[SI+5]ADD DL,30HINT 21HDEC SILOOP DISPLMOV AX,4C00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五、实验要求1(读懂程序,写出程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