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精)

合集下载

阿德勒与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与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与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是由阿德勒创立的。

阿德勒注重个体的主观选择和创造性,注重人对目标理想的追求,并对人持乐观态度。

这一点对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阿德勒虽然承认潜意识的作用,但更看重意识自我对个性的影响。

从而推动了自我心理学的研究。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既注重探索人的主观世界,又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明显的社会学倾向。

作为弗洛伊德的对立面,阿德勒的理论具有进不和积极的意义。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把人从古典精神分析独断的泛性论中解放出来,不仅强调了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双重作用,而且重视意识自我的作用。

个体心理学降低了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性欲在人格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主导位置,对人格的发展持主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

个体心理学也有其理论的局限性。

阿德勒虽然有别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但并没有超出多少。

首先弗洛伊德把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当作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这是他的理论涂上了主观唯心理论色彩;其次,阿德勒虽然重视人格的同意整体性,但他忽视了人格结构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把人简单的看成是追求优越的单一动机驱使的个体,最后,阿德勒虽然重视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但他所说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环境,根本没有触及社会本质,因而未能完全说明心理疾病的社会根源。

(完整word版)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完整word版)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心理学名称。

所谓“个体”,并不是指个人主义或自我中心,而是强调人的社会情感和一体性,强调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体,只有通过对人与其他社会成员的联系才能理解个体。

他侧重从社会因素的角度探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神经症的成因与防治的心理学体系。

是精神分析内部向弗洛伊德开战的第一个理论体系,对精神分析由生物还原论的本我心理学转向社会文化取向的自我心理学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从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过渡的中介。

阿德勒是最早与弗洛伊德决裂另创自己理论的精神分析学家。

他的个体心理学对后来的新精神分析和儿童教育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一)阿德勒的生平阿德勒的一生,可以说是不断地超越自卑,走向成功的一生!他在弟兄中排行第二,从小驼背,行动不便,这使他在蹦跳活跃的哥哥面前总感到自惭形秽,老觉得自己又小有丑,样样不如别人;5岁那年,一场大病几乎使他丢掉小命,痊愈以后,他便决心要当一名医生。

在后来的回忆中,他曾说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进学校读书以后,开始他的成绩很差,以至老师觉得他明显不具备从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因而向他的父母建议及早训练他做个鞋匠才是明智之举.但阿德勒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努力改变了别人对他的看法而成了优等生。

阿德勒(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1888年阿德勒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9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02年弗洛伊德邀请他帮助组建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

1907年,阿德勒发表《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明确揭示了他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分歧。

1911年,他辞去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主席一职,退出精神分析协会,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 不久,阿德勒组建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协会",1912年改名为“个体心理学"。

他致力于把自己的理论与儿童抚养和教育的实际相结合。

1920年,他与他的学生一起在维也纳30多所中学开办了儿童指导诊所,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思想阿德勒认为,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体,有自己的独特目的,寻求人生意义和追求理想,并且是一个与社会和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引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 lf re dA dl er)是20世纪早期的一位重要心理学家,他以他的个体心理学理论而闻名。

个体心理学旨在解释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方式,并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目标导向性。

本文将介绍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1.主体性与目标导向性阿德勒认为人类是独立思考、自我决定和自我实现的主体。

他强调每个个体都追求目标,并通过自我超越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个体心理学将目标导向性视为人类行为的核心动力,个体通过追求目标来获得满足和成就感。

2.力量与弱点的统一个体心理学强调人类行为中力量和弱点的统一性。

阿德勒认为人类常常通过超越个人的弱点和挑战来获取力量和成长。

他强调每个个体都有能力克服困难,发展自己,并在社会中取得成功。

3.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与社会的紧密关联。

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受到他们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影响。

他认为个体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常常源于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的问题。

4.力量和权力的平衡阿德勒主张社会中的平等和民主。

他认为个体不能仅仅追求个人利益,而是应该考虑社会整体的利益。

他提倡建立平衡的权力结构,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5.具体目标的重要性个体心理学认为具体目标对个体的发展和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阿德勒认为个体往往以达到某个特定目标为导向,这个目标通常与个体的幸福和满足感密切相关。

个体通过设定具体目标来驱动自己行动,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结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体性、目标导向性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他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克服困难和实现自身潜力的能力。

个体心理学提供了一种综合和细致的心理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发展和行为。

了解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观点对于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人格心理学之阿德勒

人格心理学之阿德勒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一、人性观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就是受到社会驱力的激励,而非性驱力,行为就是有目标导引的,以及人格的核心就是意识而非潜意识。

阿德勒重视选择、责任、生命的意义,以及追求成功与完美。

阿德勒持自由意志人性论,强调个人的行为能够根据其目标自主表现。

她认为,人性不就是盲目的,人类行为并非受制于本我与潜意识内的盲目的本能冲动。

人就是理性动物,具有相当的自主倾向,富有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感,会选择目标与理想,并接受自己选择的目标与理想。

人在自主意识的支配下,具有改变生活的能力,因而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人类会在行为上遵循目标进行,从而获得需要的满足。

阿德勒持一种行为目的论的观点,即所有人的行为都有其目的。

人们为自己定目标,有了这些目标以后,其行为变得统一。

阿德勒以这种解释取代决定论的解释。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假设就是,我们往何处去及追求什么就是相当重要的,因此,阿德勒学派重视未来,但一方面并未低估过去经验的影响力。

人们做决定时仍根据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状况,以及对未来所规划的方向,因此过去、现在与未来具有连续性,均应予以重视。

二、人格界定阿德勒将人格定义为一个人为了尝试去适应她所居住的环境而显现出的特殊风格。

她对人格的瞧法就是广泛而开放的,不仅把个体瞧作就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而且还强调个体与社会其她部分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阿德勒强调人就是社会的动物,人基本上就是受社会驱力激励的。

个体就是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应以不可分割的整体来了解人格。

脱离了对个人有意义的背景关系,就无法完全了解这个人。

所以,阿德勒认为应该更重视来访者的人际关系,而非内在心理动力层面。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突出强调人格的整体性、统一性与社会性。

她认为人的思想、价值、动机、行为都就是由她的生活目标决定的,都带有生活目标的印记,她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三、人格动力她的早期理论里认为,对器官缺陷与生理自卑的补偿,就是人格的原初动力。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3.追求优越的两重性
追求优越如同自卑感一样,具有两重性。
• (1)一方面它可以激励人去追求更大的成就,使 人的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
• (2) 另一方面有的人会因为追求自己个人的优 越而忽视社会与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优越 情结”。
一个具有优越情结的人狂妄自大、自负自夸、 轻视别人、支配别人。这样的人难以与他人相 处,最终因缺乏社会支持而导致失败。
• 1. 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
“生活风格”(Life style)。这是一种标识个
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 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从对职 业、社会和爱情等问题的处理判断
• 2.类型:人们的生活风格各式各样,但根据社
会兴趣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正确的和健康的 生活风格,一种是错误的和病态的生活风格。
• ③回避型:这种人总是回避生活中的各种 问题,企图以碌碌无为而避免失败;
• ④社会利益型:这种人能正视问题,试图 以某种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4、生活风格的形成
• 1. 错误的生活风格形成原因:
• 阿德勒认为是由童年期的三种状态引起的:
• ①器官缺陷。它会引起儿童的生理自卑,有可 能导致不健康的自卑情结;
一、阿德勒的生平
• 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 纳近郊一个犹太谷商家庭。 他从小体弱多病,身患佝 偻病而身材矮小,5岁得 了肺炎几乎丧命,在街上 玩时还两次被车撞。儿时 的创伤经历,死亡的恐惧 仍然促使阿德勒早年立志 要成为一名医生。阿德勒 在家里六个孩子中排行老 三,从小羡慕其兄长英俊 的相貌。
• 18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维也纳医学院
(二)局限性
1.阿德勒把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当作人行为的根本动力, 这使他的理论涂上了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第二章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第二章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第二章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一)Alfred Adler的生平(略)(二)人格动力器官缺陷→补偿{集中发展功能不足的器官(超补偿)发展其他的功能来补偿自卑感→{克服自卑感自卑情结,产生神经症追求优越{→导致积极的发展优越情结超补偿:是指个人通过极大的努力使原先的缺陷成为优势的过程。

自卑情结:沉重的自卑感可能使人束手无策,心灰意懒,甚至导致万念俱灰、万事皆休的结果。

优越情结:是指一个人一心一意只追求自己的优越而忽视其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表现出专横、骄傲自大、言过其实等。

(三)生活风格1、含义是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独特方式。

2、分类健全的生活风格错误的生活风格三种状况造成错误的生活风格个体生理器官的缺陷。

身体器官的缺陷和长期的疾病会削弱或夺走儿童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和竞争的能力,这会使儿童断绝与外界的联系而退缩到自我的小天地里;家庭过分地溺爱和姑息。

由于父母和家人的娇惯、纵容,并包办了儿童应学应做的事情,导致儿童不但在遇到问题时不知如何处理、毫无自信,而且还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被冷落和忽视。

一个在家庭中得不到关怀,得不到爱的孩子会认为别人不需要自己,会感到自己毫无价值,并且常会用不信任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人,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划一条界限。

可见,尽管上述三种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对个体的影响是一样的,那就是:专注于自我,缺乏社会性的情感和兴趣。

3、形成形成时间:大约在四、五岁形成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家庭及其社会环境4、理解生活风格的途径(2)最初记忆揭露个人生活型态的最佳引导。

Adler发现我们对于自己在4、5岁时的回忆会显示出我们在成人时持续的生活型态。

Adler也发现:个案的早期回忆是真实事件或虚构,其差异不大。

Adler认为Ers是人们投射他们的生活风格的型版,它是个人人格的一部份。

Ers不需要正确的解释早期生活事件。

它们具有心理上的重要性,因为Ers反映出个人目前的世界观。

(3)梦的分析不相信梦是愿望的达成或隐藏的冲突。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主要观点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主要观点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主要观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是20世纪初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内心驱动力的影响,这些驱动力源于人们的主观感受、目标和欲望,而非基于本能的冲动。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人的行为是为了实现个体的目标和欲望,即人的行为是意义性的。

每个人都追求与他人的平等和尊重,并渴望与社会有更好的互动。

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位置对其行为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影响。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也强调了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整体性。

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分割开来研究。

心理障碍的出现往往是由于个体内部的冲突和对外部环境的无法适应引起的。

此外,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也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个体在追求目标和满足欲望过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改变自己的情感和现实状况。

因此,个体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可以通过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于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醒我们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本能的驱动力。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要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和行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总之,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以其关注个体目标、强调整体性和积极性、注重社会互动等观点而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更要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尊重个体的主观感受和需求,积极引导个体去追求目标和满足欲望,从而达到心理健康和幸福的状态。

《阿德勒与个体心理》课件

《阿德勒与个体心理》课件

02
集体心理对个体心理产生影响,个体在集体中 会受到集体情绪、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03
个体心理与集体心理相互影响,个体在集体中 的行为和决策也会对集体心理产生影响。
03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追求优越性
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性的过程是个人不断克服自卑 感、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这种自卑感可 能来源于个人的生理缺陷、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方 面。
实证研究的缺乏
相较于其他心理学派系, 阿德勒的理论缺乏足够的 实证研究支持,这使得其 理论的有效性受到质疑。
对遗传因素的忽视
阿德勒的理论过于强调环 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而 忽视了遗传因素的作用。
对阿德勒理论的批评与反驳
过于强调社会因素
批评者认为阿德勒过于强 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的 影响,而忽略了个人内在 心理过程的作用。
补偿是指个体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或缺陷时所采取的行动和策略,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和自信 心。例如,一些人可能会在学习、工作、社交等方面加倍努力,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04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应用
教育领域的应用
促进个体发展
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成长,提倡通过合作和鼓励来培养个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
自卑感,追求更高的目标。
阿德勒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和作用,认为个体的社会关系和 人际关系对其心理发展有着重要
影响。
阿德勒的学术贡献
阿德勒的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个体心 理学领域,他提出了许多具有影响力 的理论,如“自卑感”、“社会利益 ”、“自我超越”等。
阿德勒的学术思想至今仍被广泛研究 和应用,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 重要影响。
《阿德勒与个体心理》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趣,作为团体的一分子,并对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
一份力量。


二、个体心理学研究内容——个人的生活样式
阿德勒所指的生活样式即一个人所选择的对于生活意义 的理解。

了解生活样式差异的最好方法就是检视其合作能力的高
低,即看其生——人类对于自卑感的超越和对于优越 感的追求
阿德勒指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人们发现 他们所处的地位是他们希望加以改进的。 对于自卑感的超越和对于优越感的追求,是人类活动所遵
循的规律。而每个人在追求过程中,是否能形成良好的生
活样式,则取决于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方法来超越自卑感, 追求优越感。


所谓正确的方法就是通过发展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来改进希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三章 精神分析与幼儿行为的指导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二节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


一、理论公理——生活的意义和社会兴趣
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三个问题:职业、社会、爱情与婚姻。 从人类生活所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出发,以社会兴趣为 衡量的标准,他指出了生活的真正意义是:对同伴发生
望改变的环境。 “自卑情结”和 “优越情结”

四、影响儿童生活样式形成的两个外部因素— —家庭和学校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 • •
五、易被赋予错误生活意义的三种情境
1.身体有缺陷或内分泌异常儿童 2.被娇纵坏的儿童 3.被忽视的儿童

六、运用个体心理学观点于实践的最好方法—— 设立顾问会议
通过设立顾问会议来组织教师和心理学家共同研讨造 成孩子问题的原因,然后通过父母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来
达到有效纠正孩子所选择的生活样式的错误之处。顾问会
议应由一位训练有素、对教师、双亲和儿童的困难经验丰 富的心理学家和儿童的老师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