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山大学数学分析试题
2004年广东中山大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2004年广东中山大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微观经济学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按顺序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注明题号)1.某人的偏好可以由效用函数u(x,y)=8x+4y来表示。
他消费12单位的商品x和3单位的商品y。
如果他消费的商品x降低到10单位,那么为使他原先的效用保持不变,他应该消费多少单位的商品y。
(a)7单位(b)10单位(c)12单位(d)5单位2.某人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是x=30—10p,O<P<3。
这里P是X的价格。
如果商品X 的价格是0.5元,那么他对商品x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多少。
(a)-l0(b)-1/5(e)-1/10(d)-1/33.商品x和y的价格都是1元。
某人有20元钱,正考虑挑选l0单位的x和l0单位的y。
如果他有较好的凸性偏好,两种商品对他而言都是多多益善。
在图上,把他消费的x的数量画在横轴(x轴)上。
y的数量画在纵轴(y轴)上。
当通过商品束(10,10)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2时。
我们可以推断:(a)(10,10)是他买得起的最优选择。
(b)他不大喜欢其中之一。
(c)他的效用会更大一些,如果他多消费一些y。
少消费一些x。
(d)他的效用会更大一些,如果他多消费—些x,少消费一些y。
4.鸡蛋的反需求函数是P=84-9q,反供给函数是P=7+2q,这里,q是鸡蛋的箱数。
过去,不对鸡蛋征税。
假定现在对每箱鸡蛋征33元的税,问征税对鸡蛋供给的影响有多大?(a)减少2箱(b)减少3箱(c)减少6箱(d)减少4箱5.一个竞争性企业的长期总成本函数是c(y)=3y2+243,y>0,c(0)=0它的长期供给函数是(a)y=p/6如果p>54;y=0,如果p<54(b)y=p/3如果P>52;y=0,如果p<52(c)y=P/3如果P>57;y=0,如果p<63(d)y=p/6如果p>57;y=0,如果p<s7二、计算与证明1.一厂商面临如下平均收益曲线:其中是产量,是价格,以元计算,成本函数为(1)该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价格是多少?并求其总利润?(3分)(2)如果政府对生产者生产的每单位产品征税10元,该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价格以及利润水平是多少?(3分)(3)如果政府对消费者购买的每单位商品征税10元,结果又将怎样?(4分)2.假设张三对两种商品的偏好呈典型的平滑的凸向原点的无差异曲线,而李四的无差异曲线呈L型(两种商品是完全互补)。
中山大学历年考试试题总结

4.(20分)设 的线性变换在标准基下的矩阵A= .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2).求 的一组标准正交基,使在此基下的矩阵为对角矩阵.
5.(20分)设 为n维欧氏空间V中一个单位向量,定义V的线性变换如下:
证明:
(1).为第二类的正交变换(称为镜面反射).
3.(16分)设 在[0,1]连续, 求 。
4.(16分)求极限 。
5.(16分)(1)证明级数 在 一致收敛;
(2)令 , ,证明 在 一致连续。
2009.1.11数据库(871)
2008.1.20数据库(879)
(2).V的正交变换是镜面反射的充要条件为1是的特征值,且对应的特征子空间的维数为n-1.
2009.1.15数学分析(650)
2008.1.20数学分析(636)
2007.1.21数学分析(752)
2006.1.15数学分析
2003年数学分析试题
1.(16分)求 在 上的极值;求方程 有两个正实根的条件。2.(16分)计算 ,S为V: 的表面外侧。
中山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2009.11.1线性代数(651)
2009.1.11 高等代数(870)
2008.1.20线性代数(651)
2008.1.20高等代数(851)
2007.1.21高等代数(441)
2006.1.25高等代数
2004年高等代数试题(70分)
1.(10分)计算下列n阶行列式:
2.(10分)设 是数域P上线性空间V中一线性无关向量组,讨论向量组 的线性相关性。
2004-2005 学年第二学期大学数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20 分)
1、函数 f (x) = e x 的带有拉格朗日型余项的麦克劳林公式为
。
2、设 f(x)为区间 I 上的可导函数,则 f 为 I 上的凸函数的充要条件为 f (x)
f (x1) + f (x1)(x2 − x1)
n+1
,
n
=
(4
1,2,
分)
n
所以当 x (0,2) 时,
f (x) = x = 4 (−1)n+1 sin nx = 4 sin x − 1 sin 2x + 1 sin 3x + (6 分)
n
2 2 2 2 3 2
5、因 an
=
n(n
1 + 1)(n
+
2)
=
1 2
1
n(n
+
1)
−
(n
由罗尔定理存在 (,1) (0,1) 使得 F ( ) = 0 ,即 f ( ) = − f ( ) (4 分)
23
n
,当 x = −1时
二:判断(16 分)
1、实轴上的任一有界点集 S 至少有一个聚点。( )
2、设 H = { ( 1 , 1 ) n+2 n
n = 1, 2, } ,则 H 能覆盖区间 (0,1)。( )
3、黎曼函数
f
(x)
=
1 , q
x = p , p, q互素, q p q
在 区 间 [0 , 1] 上 可 积 , 且
连续及连续函数的局部保号性,存在 x0 的某领域 (x0 − , x0 + ) (当 x0 = a 或
2004年数学二试题分析、详解和评注 数一至数四真题+详解

2004年考硕数学(二)真题评注一. 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设2(1)()lim1n n xf x nx →∞-=+, 则()f x 的间断点为x = 0 .【分析】本题属于确定由极限定义的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对不同的x ,先用求极限的方法得出()f x 的表达式, 再讨论()f x 的间断点.【详解】显然当0x =时,()0f x =;当0x ≠时, 2221(1)(1)1()lim lim 11n n xn x x n f x nx x x x n →∞→∞--====++, 所以 ()f x 0,01,0x x x =⎧⎪=⎨≠⎪⎩,因为 001lim ()lim(0)x x f x f x→→==∞≠ 故 0x =为()f x 的间断点.【评注】本题为常规题型,类似例题见《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P21【例1.36】(2)设函数()y x 由参数方程 333131x t t y t t ⎧=++⎪⎨=-+⎪⎩ 确定, 则曲线()y y x =向上凸的x 取值范围为1-∞∞(,)(或(-,1]).【分析】判别由参数方程定义的曲线的凹凸性,先用由 ()()x x t y y t =⎧⎨=⎩定义的 223()()()()(())d y y t x t x t y t dx x t ''''''-=' 求出二阶导数,再由 220d ydx< 确定x 的取值范围. 【详解】 22222331213311dydy t t dt dx dx t t t dt--====-+++,222223214113(1)3(1)d y d dy dt tdt dx dx dx t t t '⎛⎫⎛⎫==-⋅= ⎪ ⎪+++⎝⎭⎝⎭, 令220d ydx < ⇒ 0t <.又 331x t t =++ 单调增, 在 0t <时, (,1)x ∈-∞。
2004年高考数学试题(广东)及标准答案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广东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 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计60分)1.已知平面向量a =(3,1),b =(x,–3),且a b ⊥,则x = ( )A.-3 B.-1 ﻩC .1 ﻩD .3 2.已知{}{}2||1|3,|6,A x x B x xx =+>=+≤则A B =( ) ﻩA.[)(]3,21,2-- B.(]()3,21,--+∞ C. (][)3,21,2-- D .(](],31,2-∞-3.设函数2322,(2)()42(2)x x f x x x a x +⎧->⎪=--⎨⎪≤⎩在x=2处连续,则a=( )ﻩA .12-B.14-ﻩC.14 D .134.123212lim 12311n n nn n n n n →∞--+-+-+++++()的值为 ﻩ( ) ﻩA.-1 ﻩB.0 ﻩC. 12ﻩD .15.函数f (x )22sin sin 44f x x x ππ=+--()()()是 ﻩ( )图(2)图(1)ﻩA.周期为π的偶函数 B.周期为π的奇函数 C. 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D ..周期为2π的奇函数6.一台X型号自动机床在一小时内不需要工人照看的概率为0.8000,有四台这中型号的自动机床各自独立工作,则在一小时内至多2台机床需要工人照看的概率是 ﻩ( ) ﻩA .0.1536 B . 0.1808 C . 0.5632ﻩD . 0.97287.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体,则截去8个三棱锥后,剩下的凸多面体的体积是 ( ) ﻩA.23 ﻩB. 76C.45 ﻩD . 568.若双曲线2220)x y kk -=>(的焦点到它相对应的准线的距离是2,则k = ﻩ( ) ﻩA. 6 ﻩB . 8C . 1D . 49.当04x π<<时,函数22cos ()cos sin sin xf x x x x =-的最小值是 ( ) ﻩA. 4 ﻩB.12C.2 D.1410.变量x 、y 满足下列条件:212,2936,2324,0,0.x y x y x y x y +≥⎧⎪+≥⎪⎨+=⎪⎪≥≥⎩ 则使z=3x +2y的值最小的(x,y )是ﻩ( )ﻩA. ( 4.5 ,3 )B. ( 3,6 ) ﻩC . ( 9, 2 )D . ( 6, 4 )11.若tan 4f x x π=+()(),则ﻩﻩﻩ( ) A.1f -()>f (0)>f (1)B.f (0)>f (1)>f (-1) C . 1f ()>f (0)>f (-1)D . f (0)>f(-1)>f (1) 12.如右下图,定圆半径为 ( b ,c ), 则直线ax+b y+c=0与直线 x –y+1=0的交点在( )ﻩA . 第四象限 B. 第三象限 C .第二象限 D . 第一象限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4分,计16分)13.某班委会由4名男生与3名女生组成,现从中选出2人担任正副班长,其中至少有1名女生当选的概率是(用分数作答)14.已知复数z 与 (z +2)2-8i 均是纯虚数,则 z = . 15.由图(1)有面积关系: PA B PAB S PA PB S PA PB ''∆∆''⋅=⋅,则由(2) 有体积关系: P A B C P ABC V V '''--=16. 函数10)f x In x =>())(的反函数f 三、解答题(共6小题,74分)。
(NEW)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数学分析(A)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2008年中山大学636数学分析考研 真题
2009年中山大学650数学分析考研 真题
2010年中山大学651数学分析考研 真题
2011年中山大学657数学分析考研 真题
2012年中山大学657数学分析考研 真题
2013年中山大学662数学分析考研 真题
2014年中山大学668数学分析考研 真题
2015年中山大学668数学分析考研 真题
2016年中山大学663数学分析考研 真题
2017年中山大学681数学分析 (A)考研真题
2018年中山大学680数学分析 (A)考研真题
2019年中山大学682数学分析 (A)考研真题
目 录
2008年中山大学636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2009年中山大学650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2010年中山大学651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2011年中山大学657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2012年中山大学657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2013年中山大学662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2014年中山大学668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2015年中山大学668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2016年中山大学663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2017年中山大学681数学分析(A)考研真题 2018年中山大学680数学分析(A)考研真题 2019年中山大学682数学分析(A)考研真题
(整理)2004考研数学二试题详细解析-4.

2004年数学四试题分析、详解和评注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 若5)(cos sin lim0=--→b x ae xx x ,则a =1,b =4-.【分析】本题属于已知极限求参数的反问题. 【详解】因为5)(cos sin lim0=--→b x a e xx x ,且0)(cos sin lim 0=-⋅→b x x x ,所以 0)(lim 0=-→a e x x ,得a = 1. 极限化为51)(cos lim )(cos sin lim00=-=-=--→→b b x x xb x a e x x x x ,得b = -4.因此,a = 1,b = -4. 【评注】一般地,已知)()(limx g x f = A , (1) 若g (x ) → 0,则f (x ) → 0;(2) 若f (x ) → 0,且A ≠ 0,则g (x ) → 0.完全类似的例题见《数学复习指南》P36例1.60,P43第1(3)题,P44第2(10)题、 第6题,《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P19例1.34,《数学四临考演习》P79第7题, 《考研数学大串讲》P12例17、19.(2) 设1ln arctan 22+-=x xxe e e y ,则1121+-==e e dx dy x .【分析】本题为基础题型,先求导函数即可.【详解】因为)1ln(21arctan 2++-=xxe x e y ,111222++-+='x x xx e e e e y , 所以,1121+-==e e dx dy x . 【评注】 本题属基本题型,主要考查复合函数求导.类似例题在一般教科书上均可找到.(3) 设⎪⎩⎪⎨⎧≥-<≤-=21,12121,)(2x x xe x f x ,则21)1(221-=-⎰dx x f .【分析】本题属于求分段函数的定积分,先换元:x - 1 = t ,再利用对称区间上奇偶函数的积分性质即可. 【详解】令x - 1 = t , ⎰⎰⎰--==-121121221)()()1(dt x f dt t f dx x f=21)21(0)1(12121212-=-+=-+⎰⎰-dx dx xe x .【评注】一般地,对于分段函数的定积分,按分界点划分积分区间进行求解.完全类似的例题见《数学复习指南》P96例4.17,《数学四临考演习》P61第2题, P68第15题,《考研数学大串讲》P41例14.(4) 设⎪⎪⎪⎭⎫⎝⎛--=100001010A ,AP P B 1-=,其中P 为三阶可逆矩阵, 则 =-220042A B ⎪⎪⎪⎭⎫⎝⎛-100030003 .【分析】 将B 的幂次转化为A 的幂次, 并注意到2A 为对角矩阵即得答案. 【详解】因为⎪⎪⎪⎭⎫ ⎝⎛--=1000100012A , P A PB 200412004-=.故E EP P P A P B===--11002212004)(,=-220042A B ⎪⎪⎪⎭⎫⎝⎛-100030003.【评注】本题是对矩阵高次幂运算的考查.完全类似的例题可见《数学复习指南》P.291例2.13. (5) 设()33⨯=ija A 是实正交矩阵,且111=a ,Tb )0,0,1(=,则线性方程组b Ax =的解是T)0,0,1(.【分析】利用正交矩阵的性质即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 b A x 1-=, 而且()33⨯=ij a A 是实正交矩阵, 于是 1-=A A T , A 的每一个行(列)向量均为单位向量, 所以⎪⎪⎪⎭⎫ ⎝⎛=⎪⎪⎪⎭⎫ ⎝⎛===-0011312111a a a b A b A x T.【评注】本题主要考查正交矩阵的性质和矩阵的运算.类似的例题可见《考研数学大串讲》(2002版,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P.174例33.(6) 设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 则=>}{DX X Pe1. 【分析】 根据指数分布的分布函数和方差立即得正确答案. 【详解】 由于21λDX =, X 的分布函数为 ⎩⎨⎧≤>-=-.0,0,0,1)(x x e x F x λ 故=>}{DX X P =≤-}{1DX X P =≤-}1{1λX P )1(1λF -e1=.【评注】本题是对重要分布, 即指数分布的考查, 属基本题型.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7) 函数2)2)(1()2sin(||)(---=x x x x x x f 在下列哪个区间内有界. (A) (-1 , 0). (B) (0 , 1).(C) (1 , 2).(D) (2 , 3). [ A ]【分析】如f (x )在(a , b )内连续,且极限)(lim x f a x +→与)(lim x f b x -→存在,则函数f (x )在(a , b )内有界.【详解】当x ≠ 0 , 1 , 2时,f (x )连续,而183sin )(lim1-=+-→x f x ,42sin )(lim 0-=-→x f x ,42sin )(lim 0=+→x f x ,∞=→)(lim 1x f x ,∞=→)(lim 2x f x , 所以,函数f (x )在(-1 , 0)内有界,故选(A).【评注】一般地,如函数f (x )在闭区间[a , b ]上连续,则f (x )在闭区间[a , b ]上有界; 如函数f (x )在开区间(a , b )内连续,且极限)(lim x f a x +→与)(lim x f b x -→存在,则函数f (x )在开区间(a , b )内有界.完全类似的例题见《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P4例1.10,《数学四临考演习》P51 第15题.(8) 设f (x )在(-∞ , +∞)内有定义,且a x f x =∞→)(lim ,⎪⎩⎪⎨⎧=≠=0,00,)1()(x x xf xg ,则 (A) x = 0必是g (x )的第一类间断点. (B) x = 0必是g (x )的第二类间断点.(C) x = 0必是g (x )的连续点.(D) g (x )在点x = 0处的连续性与a 的取值有关. [ D ]【分析】考查极限)(lim 0x g x →是否存在,如存在,是否等于g (0)即可,通过换元xu 1=, 可将极限)(lim 0x g x →转化为)(lim x f x ∞→.【详解】因为)(lim )1(lim )(lim 0u f x f x g u x x ∞→→→=== a (令xu 1=),又g (0) = 0,所以,当a = 0时,)0()(lim 0g x g x =→,即g (x )在点x = 0处连续,当a ≠ 0时,)0()(lim 0g x g x ≠→,即x = 0是g (x )的第一类间断点,因此,g (x )在点x = 0处的连续性与a 的取值有关,故选(D).【评注】本题属于基本题型,主要考查分段函数在分界点处的连续性. 完全类似的例题见《数学复习指南》P41例1.70,《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P20例1.35. (9) 设f (x ) = |x (1 - x )|,则(A) x = 0是f (x )的极值点,但(0 , 0)不是曲线y = f (x )的拐点. (B) x = 0不是f (x )的极值点,但(0 , 0)是曲线y = f (x )的拐点. (C) x = 0是f (x )的极值点,且(0 , 0)是曲线y = f (x )的拐点.(D) x = 0不是f (x )的极值点,(0 , 0)也不是曲线y = f (x )的拐点. [ C ] 【分析】由于f (x )在x = 0处的一、二阶导数不存在,可利用定义判断极值情况,考查f (x )在x = 0的左、右两侧的二阶导数的符号,判断拐点情况.【详解】设0 < δ < 1,当x ∈ (-δ , 0) ⋃ (0 , δ)时,f (x ) > 0,而f (0) = 0,所以x = 0是f (x )的极小值点. 显然,x = 0是f (x )的不可导点. 当x ∈ (-δ , 0)时,f (x ) = -x (1 - x ),02)(>=''x f ,当x ∈ (0 , δ)时,f (x ) = x (1 - x ),02)(<-=''x f ,所以(0 , 0)是曲线y = f (x )的拐点.故选(C).【评注】对于极值情况,也可考查f (x )在x = 0的某空心邻域内的一阶导数的符号来判断. 完全类似的例题见《数学复习指南》P141例6.9,《考研数学大串讲》P96例5.(10) 设⎪⎩⎪⎨⎧<-=>=0,10,00,1)(x x x x f ,⎰=x dt t f x F 0)()(,则(A) F (x )在x = 0点不连续.(B) F (x )在(-∞ , +∞)内连续,但在x = 0点不可导. (C) F (x )在(-∞ , +∞)内可导,且满足)()(x f x F ='.(D) F (x )在(-∞ , +∞)内可导,但不一定满足)()(x f x F ='.[ B ]【分析】先求分段函数f (x )的变限积分⎰=xdt t f x F 0)()(,再讨论函数F (x )的连续性与可导性即可.【详解】当x < 0时,x dt x F x-=-=⎰0)1()(;当x > 0时,x dt x F x==⎰01)(,当x = 0时,F (0) = 0. 即F (x ) = |x |,显然,F (x )在(-∞ , +∞)内连续,但在x = 0点不可导. 故选(B).【评注】本题主要考查求分段函数的变限积分. 对于绝对值函数:||0x x -在0x x =处 不可导;f (x ) =||0x x x n -在0x x =处有n 阶导数,则||)!1()(0)(x x n x f n -+=. 完全类似的例题见《数学复习指南》P95例4.15,《考研数学大串讲》P42例15. (11) 设)(x f '在[a , b]上连续,且0)(,0)(<'>'b f a f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至少存在一点),(0b a x ∈,使得)(0x f > f (a ). (B) 至少存在一点),(0b a x ∈,使得)(0x f > f (b ). (C) 至少存在一点),(0b a x ∈,使得0)(0='x f .(D) 至少存在一点),(0b a x ∈,使得)(0x f = 0.[ D ]【分析】利用介值定理与极限的保号性可得到三个正确的选项,由排除法可选出错误选项. 【详解】首先,由已知)(x f '在[a , b]上连续,且0)(,0)(<'>'b f a f ,则由介值定理,至少存在一点),(0b a x ∈,使得0)(0='x f ;另外,0)()(lim)(>--='+→ax a f x f a f a x ,由极限的保号性,至少存在一点),(0b a x ∈使得0)()(00>--ax a f x f ,即)()(0a f x f >. 同理,至少存在一点),(0b a x ∈使得)()(0b f x f >. 所以,(A) (B) (C)都正确,故选(D).【评注】 本题综合考查了介值定理与极限的保号性,有一定的难度. 完全类似的例题见《数学复习指南》P130例5.8,《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P70例5.4. (12) 设n 阶矩阵A 与B 等价, 则必须(A) 当)0(||≠=a a A 时, a B =||. (B) 当)0(||≠=a a A 时, a B -=||. (C) 当0||≠A 时, 0||=B . (D) 当0||=A 时, 0||=B . [ D ] 【分析】 利用矩阵A 与B 等价的充要条件: )()(B r A r =立即可得.【详解】因为当0||=A 时, n A r <)(, 又A 与B 等价, 故n B r <)(, 即0||=B , 从而选 (D).【评注】本题是对矩阵等价、行列式的考查, 属基本题型.相关知识要点见《数学复习指南》P.284-286.(13) 设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1,0(N , 对给定的)1,0(∈α, 数αu 满足αu X P α=>}{, 若αx X P =<}|{|, 则x 等于(A) 2αu . (B) 21αu - . (C) 21αu-. (D) αu -1. [ B ]【分析】 利用标准正态分布密度曲线的对称性和几何意义即得. 【详解】 由αx X P =<}|{|, 以及标准正态分布密度曲线的对称性可得21}{αx X P -=>. 故正确答案为(B).【评注】本题是对标准正态分布的性质, 严格地说它的上分位数概念的考查. 见《数学复习指南》P.489分位数概念的注释.(14) 设随机变量n X X X ,,,21 )1(>n 独立同分布,且方差02>σ.令随机变量∑==ni i X n Y 11, 则(A) 212)(σn n Y X D +=+. (B) 212)(σnn Y X D +=-. (C) nσY X Cov 21),(=. (D) 21),(σY X Cov =. [ C ]【分析】 利用协方差的性质立即得正确答案..【详解】 由于随机变量n X X X ,,,21 )1(>n 独立同分布, 于是可得),(1)1,(),(11111∑∑====ni i n i i X X Cov n X n X Cov Y X Cov),(1),(11111X X Cov nX X Cov n n i i ==∑=211)(1σnX D n ==. 故正确答案为(C).【评注】本题是对协方差性质的考查, 属于基本题.相关知识点见《数学复习指南》P.454, 类似的例题可见《2004文登模拟试题》数三的第一套第23题.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满分94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本题满分8分)求)cos sin 1(lim 2220xxx x -→. 【分析】先通分化为“”型极限,再利用等价无穷小与罗必达法则求解即可. 【详解】xx xx x x x x x x 2222202220sin cos sin lim )cos sin 1(lim -=-→→ =30422044sin 212lim 2sin 41lim xxx x x x x x -=-→→. 346)4(21lim 64cos 1lim 22020==-=→→x x x x x x . 【评注】本题属于求未定式极限的基本题型,对于“0”型极限,应充分利用等价无穷小替换来简化计算.完全类似的例题见《数学复习指南》P28例1.45. (16) (本题满分8分)求⎰⎰++Dd y y x σ)(22,其中D 是由圆422=+y x 和1)1(22=++y x 所围成的 平面区域(如图).【分析】首先,将积分区域D 分为大圆}4|),{(221≤+=y x y x D 减去小圆}1)1(|),{(222≤++=y x y x D ,再利用对称性与极坐标计算即可.【详解】令}1)1(|),{(},4|),{(222221≤++=≤+=y x y x D y x y x D ,由对称性,0=⎰⎰Dyd σ.⎰⎰⎰⎰⎰⎰+-+=+21222222D D Dd y x d y x d y x σσσ⎰⎰⎰⎰--=θπππθθcos 20223220220dr r d dr r d .)23(916932316-=-=ππ所以,)23(916)(22-=++⎰⎰πσDd y y x . 【评注】本题属于在极坐标系下计算二重积分的基本题型,对于二重积分,经常利用对称性及将一个复杂区域划分为两个或三个简单区域来简化计算.完全类似的例题见《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P101例8.12(1),《数学四临考演习》P16 第17题,《考研数学大串讲》P79例2. (17) (本题满分8分)设f (u , v )具有连续偏导数,且满足uv v u f v u f v u='+'),(),(. 求),()(2x x f e x y x -=所满足的一阶微分方程,并求其通解.【分析】先求y ',利用已知关系uv v u f v u f v u='+'),(),(,可得到关于y 的一阶微分方程. 【详解】x v x ux x e x y x x f e x x f e x x f e y 222222),(),(),(2----+-='+'+-=', 因此,所求的一阶微分方程为x e x y y 222-=+'.解得 x dxx dx e C x C dx e e x e y 232222)31()(---+=+⎰⎰=⎰(C 为任意常数).【评注】 本题综合了复合函数求偏导数与微分方程,但是,求偏导数与解微分方程都是 基本题型. 完全类似的例题见《数学复习指南》P243例11.11,《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P95例7.13、 例7.14,《数学四临考演习》P3第16题,《考研数学大串讲》P76例14. (18) (本题满分9分) 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 100 - 5P ,其中价格P ∈ (0 , 20),Q 为需求量. (I) 求需求量对价格的弹性d E (d E > 0);(II) 推导)1(d E Q dPdR-=(其中R 为收益),并用弹性d E 说明价格在何范围内变化时, 降低价格反而使收益增加. 【分析】由于d E > 0,所以dP dQ Q P E d =;由Q = PQ 及dPdQQ P E d =可推导 )1(d E Q dPdR-=. 【详解】(I) PPdP dQ Q P E d -==20. (II) 由R = PQ ,得)1()1(d E Q dPdQ Q P Q dP dQ P Q dP dR -=+=+=. 又由120=-=PPE d ,得P = 10.当10 < P < 20时,d E > 1,于是0<dPdR,故当10 < P < 20时,降低价格反而使收益增加.【评注】当d E > 0时,需求量对价格的弹性公式为dPdQQ P dP dQ Q P E d -==. 利用需求弹性分析收益的变化情况有以下四个常用的公式:Qdp E dR d )1(-=,Q E dpdRd )1(-=,p E dQ dR d )11(-=, d E EpER-=1(收益对价格的弹性). 这些公式在文登学校辅导材料系列之五《数学应用专题(经济类)》有详细的总结. 完全类似的例题见《数学复习指南》P255例12.4,《数学应用专题(经济类)》P2. (19) (本题满分9分)设⎪⎩⎪⎨⎧>≤=-0,0,)(22x ex e x F x x ,S 表示夹在x 轴与曲线y = F (x )之间的面积. 对任何t > 0,)(1t S 表示矩形-t ≤ x ≤ t ,0 ≤ y ≤ F (t )的面积. 求(I) S (t ) = S -)(1t S 的表达式;(II) S (t )的最小值.【分析】曲线y = F (x )关于y 轴对称,x 轴与曲线y = F (x )围成一无界区域,所以, 面积S 可用广义积分表示. 【详解】(I) 120202=-==+∞-∞+-⎰xxe dx e S ,t te t S 212)(-=,因此t te t S 221)(--=,t ∈ (0 , +∞). (II) 由于t e t t S 2)21(2)(---=',故S (t )的唯一驻点为21=t , 又t e t t S 2)1(8)(--='',04)21(>=''eS ,所以,eS 11)21(-=为极小值,它也是最小值.【评注】本题综合了面积问题与极值问题,但这两问题本身并不难,属于基本题型.完全类似的例题见《数学复习指南》P143例6.13,《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P80例6.11.(20) (本题满分13分)设线性方程组⎪⎩⎪⎨⎧=+++++=+++=+++,14)4()2(3,022,0432143214321x x μx λx x x x x x x μx λx 已知T)1,1,1,1(--是该方程组的一个解,试求(Ⅰ) 方程组的全部解,并用对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表示全部解; (Ⅱ) 该方程组满足32x x =的全部解.【分析】 含未知参数的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当系数矩阵为非方阵时一般用初等行变换法化增广矩阵为阶梯形, 然后对参数进行讨论. 由于本题已知了方程组的一个解, 于是可先由它来(部分)确定未知参数.【详解】 将T)1,1,1,1(--代入方程组,得μλ=.对方程组的增广矩阵A 施以初等行变换, 得⎪⎪⎪⎭⎫ ⎝⎛------→⎪⎪⎪⎭⎫ ⎝⎛++=1212)12(2001131012011422302112011λλλλλλλλλλA ,(Ⅰ) 当21≠λ时,有 ⎪⎪⎪⎪⎪⎪⎭⎫⎝⎛--→2121100212101001001A , 43)()(<==A r A r ,故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T ξ)0,21,21,0(0-=为其一个特解,对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为 Tη)2,1,1,2(--=,故方程组的全部解为T Tk ηk ξξ)2,1,1,2()0,21,21,0(0--+-=+= (k 为任意常数).当21=λ时,有⎪⎪⎪⎪⎪⎭⎫⎝⎛--→00000113102121101A , 42)()(<==A r A r ,故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T ξ)0,0,1,21(0-=为其一个特解,对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为 Tη)0,1,3,1(1-=,Tη)2,0,2,1(2--=,故方程组的全部解为T T T k k ηk ηk ξξ)2,0,2,1()0,1,3,1()0,0,1,21(2122110--+-+-=++=(21,k k 为任意常数).(Ⅱ) 当21≠λ时,由于32x x =,即 k k -=+-2121,解得 21=k , 故方程组的解为T T T ξ)1,0,0,1()2,1,1,2(21)0,21,21,1(-=--+-= .当21=λ时, 由于32x x =,即121231k k k =--, 解得 212141k k -=,故方程组的全部解为 T T T k k ξ)2,0,2,1()0,1,3,1)(2141()0,0,1,21(22--+--+-=T T k )2,21,21,23()0,41,41,41(2---+-=, (2k 为任意常数).【评注】:(1) 含未知参数的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是历年考试的重点, 几乎年年考, 务必很好掌握.完全类似的例题可见《数学复习指南》P.341例4.9, 《考研数学大串讲》(2002版,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P.161例10, 以及文登数学辅导班上讲授的例子.(2) 对于题(Ⅱ), 实际上就是在原来方程组中增加一个方程, 此时新的方程组当21≠λ时有惟一解, 当21=λ时有无穷多解. (3) 在题(Ⅱ)中,当21=λ时,解得12221k k -=,方程组的全部解也可以表示为T T k ξ)4,1,1,3()1,0,0,1(1-+-=, (1k 为任意常数).(21) (本题满分13分)设三阶实对称矩阵A 的秩为2,621==λλ是A 的二重特征值.若T α)0,1,1(1=, T α)1,1,2(2=, T α)3,2,1(3--=, 都是A 的属于特征值6的特征向量.(Ⅰ) 求A 的另一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Ⅱ) 求矩阵A . 【分析】 由矩阵A 的秩为2, 立即可得A 的另一特征值为0. 再由实对称矩阵不同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正交可得相应的特征向量, 此时矩阵A 也立即可得.【详解】 (Ⅰ) 因为621==λλ是A 的二重特征值,故A 的属于特征值6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有2个.由题设知T α)0,1,1(1=,Tα)1,1,2(2=为A 的属于特征值6的线性无关特征向量.又A 的秩为2,于是0||=A ,所以A 的另一特征值03=λ.设03=λ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为Tx x x α),,(321=,则有 01=ααT,02=ααT,即⎩⎨⎧=++=+,02,032121x x x x x 得基础解系为Tα)1,1,1(-=,故A 的属于特征值03=λ全部特征向量为T k αk )1,1,1(-= (k 为任意不为零的常数).(Ⅱ) 令矩阵),,(21αααP =,则⎪⎪⎪⎭⎫ ⎝⎛=-0661AP P ,所以1066-⎪⎪⎪⎭⎫ ⎝⎛=P P A ⎪⎪⎪⎪⎪⎪⎭⎫⎝⎛---⎪⎪⎪⎭⎫ ⎝⎛⎪⎪⎪⎭⎫ ⎝⎛-=3131313231311100661******** ⎪⎪⎪⎭⎫ ⎝⎛--=422242224. 【评注】 这是一个有关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逆问题, 即已知矩阵的部分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要求另一部分特征值, 特征向量和矩阵. 这在历年考研题中还是首次出现.但几乎原题可见《数学复习指南》P.362例5.8, 《考研数学大串讲》(2002版,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P.186例15和例16, 以及文登数学辅导班上讲授的例子. (22) (本题满分13分)设A ,B 为两个随机事件,且41)(=A P , 31)|(=AB P , 21)|(=B A P , 令 ⎩⎨⎧=不发生,,发生,A A X 0,1 ⎩⎨⎧=.0,1不发生,发生,B B Y求(Ⅰ) 二维随机变量),(Y X 的概率分布; (Ⅱ) X 与Y 的相关系数 XY ρ; (Ⅲ) 22Y X Z +=的概率分布.【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求出),(Y X 的概率分布,于是只要将二维随机变量),(Y X 的各取值对转化为随机事件A 和B 表示即可.【详解】 (Ⅰ) 因为 121)|()()(==A B P A P AB P , 于是 61)|()()(==B A P AB P B P , 则有 121)(}1,1{====AB P Y X P , 61)()()(}0,1{=-====AB P A P B A P Y X P , 121)()()(}1,0{=-====AB P B P B A P Y X P , 32)]()()([1)(1)(}0,0{=-+-=⋃-=⋅===AB P B P A P B A P B A P Y X P , ( 或 32121611211}0,0{=---===Y X P ), 即),(Y X 的概率分布为:(Ⅱ) 方法一:因为 41)(==A P EX ,61)(==B P EY ,121)(=XY E , 41)(2==A P EX ,61)(2==B P EY ,163)(22=-=EX EX DX ,165)(22=-=EY EY DY ,241)(),(=-=EXEY XY E Y X Cov ,所以X 与Y 的相关系数 1515151),(==⋅=DYDX Y X Cov ρXY . 方法二: X, Y 的概率分布分别为X 0 1 Y 0 1P 43 41 P 65 61 则61,41==EY EX ,163=DX ,DY=365, E(XY)=121,故 241)(),(=⋅-=EY EX XY E Y X Cov ,从而.1515),(=⋅=DYDX Y X Cov XY ρ (Ⅲ) Z 的可能取值为:0,1,2 .32}0,0{}0{=====Y X P Z P , 41}1,0{}0,1{}1{===+====Y X P Y X P Z P , 121}1,1{}2{=====Y X P Z P , 即Z 的概率分布为:【评注】本题考查了二维离散随机变量联合概率分布,数字特征和二维离散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等计算问题,属于综合性题型.原题可见《数学复习指南》P.434例 2.36, 《考研数学大串讲》(2002版,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P.240例3, 以及文登数学辅导班上讲授的例子. (23) (本题满分13分)设随机变量X 在区间)1,0(上服从均匀分布,在)10(<<=x x X 的条件下,随机变量Y 在区间),0(x 上服从均匀分布,求(Ⅰ) 随机变量X 和Y 的联合概率密度;(Ⅱ) Y 的概率密度; (Ⅲ) 概率}1{>+Y X P .【分析】正确理解已知条件, 即条件密度是求解本题的关键. 【详解】 (Ⅰ) X 的概率密度为 ⎩⎨⎧<<=其他,,,010,1)(x x f X在)10(<<=x x X 的条件下,Y 的条件概率密度为⎪⎩⎪⎨⎧<<=其他,,,00,1)|(|x y x x y f X Y当10<<<x y 时,随机变量X 和Y 的联合概率密度为xx y f x f y x f X Y X 1)|()(),(|==在其它点),(y x 处,有0),(=y x f ,即⎪⎩⎪⎨⎧<<<=.x y x y x f 其他,,010,1),((Ⅱ) 当10<<y 时,Y 的概率密度为⎰⎰-===+∞∞-1ln 1),()(y Y y dx xdx y x f y f ; 当0≤y 或1≥y 时,0)(=y f Y .因此 ⎩⎨⎧<<-=.y y y f Y 其他,,010,ln )((Ⅲ) ⎰⎰⎰⎰->+==>+xx Y X dy xdx dxdy y x f Y X P 112111),(}1{ 2ln 1)12(121-=-=⎰dx x .【评注】本题考查了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边缘概率密度, 条件概率密度, 联合概率密度的相互关系,以及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取值于一个区域的概率的计算,属于综合性题型. 原题可见《考研数学大串讲》(2002版,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P.242例5, 以及文登数学辅导班上讲授的例子.。
最新中山大学高等代数试题

2004中山大学高等代
数试题
2004年 高等代数试题(70分)
1.(10分)计算下列n 阶行列式:
210 (00)
121 (00)
012...00000 (12)
n D =........
2.(10分)设12,,...,n ααα是数域P 上线性空间V 中一线性无关向量组,讨论向量组12231,,...,n αααααα+++的线性相关性。
3.(10分)设A =100101010⎛⎫
⎪
⎪ ⎪⎝⎭
.
(1).证明:22n n A A A I -=+-.
(2).求100A .
4.(20分)设3R 的线性变换 在标准基下的矩阵A =211121112⎛⎫ ⎪ ⎪ ⎪⎝⎭
.
(1).求A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求3R 的一组标准正交基,使 在此基下的矩阵为对角矩阵.
5.(20分)设β为n 维欧氏空间V 中一个单位向量,定义V 的线性变换 如下:
2(,),V ααβαβα=-∀∈
证明:
(1). 为第二类的正交变换(称为镜面反射).
(2).V 的正交变换是镜面反射 的充要条件为1是 的特征值,且对
应的特征子空间的维数为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