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机器人大赛规则

合集下载

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竞赛规则

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竞赛规则

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竞赛规则一、任务要求人型机器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多项机器人挑战动作。

每个动作都有相应的分数,动作的完成没有先后规定,完成动作越多,所得分数越高。

在比赛中,参赛队员除了要掌握机器人编程和对物理、力学平衡等知识的应用外,还要考虑如何面对一个多任务的项目,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成绩。

二、竞赛场地说明竞赛场地的外尺寸是235cm×113cm,上面有机器人跨栏、机器人钻障碍、机器人侧向行走、机器人上下楼梯和机器人滑雪的场地设施。

在场地中粗黑线是机器人做每项动作的起始线(或终止线)。

机器人在做每项动作前双脚不能越过起始线,在做每项动作时机器人必须从起始线进入,机器人的双脚完全越过终止线才可以视为机器人完成该动作。

竞赛场地环境为冷光源、低照度、无磁场干扰。

但由于一般赛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例如,场地表面可能有纹路和不平整,光照条件有变化等。

参赛队在设计机器人时应考虑各种应对措施。

三、任务说明和得分1.机器人跨栏(1)规则跨栏尺寸如图所示。

要求机器人以任意手段通过指定高度的栅栏。

机器人可以接触栏,但不得碰翻或移动栏(栏的任一部分的垂直投影不得超出起始线、终止线或在边界外),否则视为动作失败而不能得分。

(2)记分机器人成功跨过栏,可获得该项动作的100分,不成功则得0分。

2.机器人钻障碍(1)规则障碍物尺寸如图所示。

要求机器人以任何手段从一个具有固定高度的障碍物的底下钻过。

在障碍物的上面有一个平衡杆,杆的材质为塑胶,直径是1cm。

机器人可以接触障碍物,但不得碰翻或移动障碍物(即障碍物的任一部分的垂直投影不得超出起始线、终止线或边界外),否则视为动作失败而不能得分。

机器人若钻过障碍物,但碰落了上面的平衡杆,将按照规则罚分。

(2)记分机器人成功钻过障碍物,可获得该项动作的100分,不成功则得0分。

3.机器人侧向行走(1)规则跑道长度如图所示,中间有一条线。

要求机器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完全程。

机器人大赛活动方案

机器人大赛活动方案

机器人大赛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和背景机器人大赛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科技和工程领域的兴趣。

通过参与机器人大赛,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工程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团队精神。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1. 活动时间:本次机器人大赛定于2022年9月30日举行。

2. 活动地点:活动地点将根据参赛队伍数量确定,将提供足够的场地和设备供参赛队伍使用。

三、参赛条件和规则1. 参赛对象:本次机器人大赛面向中小学生,每支参赛队伍由3-5名队员组成,每位参赛选手只能加入一支队伍。

2. 报名要求:参赛队伍需提供队名、队长姓名、队员名单和指导教师信息,并提交报名表格及相关材料。

3. 机器人要求:参赛队伍需自行设计和组装机器人,并确保机器人符合比赛规定的尺寸和重量要求,并能完成比赛规定的任务。

4. 比赛规则:机器人大赛将分为多个环节,包括机器人展示、技术创新报告和实际操作等,参赛队伍需按照比赛规则进行准备并参与比赛。

四、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a. 各参赛队伍逐一报名,提交报名表格及相关材料。

b. 组织筛选参赛队伍,并公布参赛队伍名单。

2. 准备阶段:a. 参赛队伍自行设计和组装机器人,确保机器人功能正常运行。

b. 参赛队伍完成技术创新报告,并进行必要的演示。

3. 比赛阶段:a. 参赛队伍按照比赛规则进行实际操作,完成指定的任务。

b. 评委根据各项评分标准评判参赛队伍的表现。

4. 颁奖和总结阶段:a. 评委对参赛队伍进行综合评定,公布获奖名单。

b. 举行颁奖仪式,并对本次机器人大赛进行总结和回顾。

五、评分标准1. 机器人设计和功能:评估机器人的设计创意、功能完整度和性能稳定性。

2. 技术创新报告:评估参赛队伍对机器人技术的理解和创新应用能力。

3. 实际操作表现:评估参赛队伍在比赛中的操作技巧、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奖项设置1. 一等奖:1支队伍。

2. 二等奖:2支队伍。

智能机器人比赛规则

智能机器人比赛规则

智能机器人比赛规则智能机器人比赛是一项刺激、激烈且极具挑战性的竞赛活动。

参与者的机器人将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比较,以决出最出色的机器人团队。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正和规范性,下面将详细介绍智能机器人比赛的规则。

一、参赛机器人资格要求1. 参赛机器人应具备自主学习和智能判断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环境下自主决策。

2. 参赛机器人应当符合相关安全要求,不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3. 参赛机器人团队应当具备必要的技术能力和人员配备,能够进行机器人的设计、制作和调试。

4. 参赛机器人可以由单一团队或多个团队合作组成,但每个团队只能提交一台机器人。

二、比赛项目和要求1. 导航挑战:机器人需要在复杂迷宫中,通过自主识别和导航的方式,找到指定目标点。

机器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需要避开障碍物、迂回绕道,并快速准确地到达目标点。

2. 抓取挑战:机器人需要凭借自身的机械手臂或其他相应机构,完成指定形状物体的抓取和搬运任务。

机器人在任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物体形状和位置变化,调整抓取方式并成功完成任务。

3. 对话挑战:机器人需要具备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的能力,能够与操作员进行自然对话。

机器人需要能够正确理解操作员的指令,并给出明确准确的回应,以完成指定的任务。

4. 交互挑战:机器人需要通过视觉识别和动作规划,与人类进行实时的交互。

机器人需要跟随人类的指引,完成给定的任务,例如:握手、帮助人们搬运物体等。

三、比赛规则和评分方式1. 参赛机器人完成任务的时间将作为最终评分的重要指标,时间越短,得分越高。

2. 参赛机器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如发生失误或出现故障,将会扣除相应的分数。

3. 机器人中途或在任务完成后,需自主回到起点。

如果机器人不能自主完成回到起点的任务,将会扣除相应的分数。

4. 常规任务和高级任务将有不同的得分要求,高级任务难度更大,得分更高。

5. 评分标准包括任务完成度、时间效率、准确度和机器人的创新性。

四、比赛安全和纪律要求1. 比赛过程中,参赛机器人应当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如不能抛洒危险物品、不能对其他机器人或人员造成伤害等。

机器人大赛实施方案

机器人大赛实施方案

机器人大赛实施方案一、赛事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促进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高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我们决定举办一场机器人大赛,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舞台。

二、赛事目标。

本次机器人大赛的目标是激发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赛,希望能够发现和培养更多的机器人领域的人才,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三、赛事时间和地点。

本次机器人大赛计划于2022年9月在北京举行,具体的比赛时间和地点将在后续公布。

比赛地点将提供充足的场地和设施,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四、赛事组织。

1. 组委会。

本次机器人大赛的组织工作由一个专门的组委会负责,组委会将负责赛事的规划、组织、宣传等工作,并确保比赛的公正、公平、公开。

2. 参赛队伍。

参赛队伍将由学校或机构组成,每个队伍由3-5名队员组成,队员年龄不超过18岁。

参赛队伍需提前报名,并提交相关资料进行审核。

3. 裁判团。

裁判团将由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组成,他们将负责对比赛进行监督和评分,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五、赛事内容。

本次机器人大赛将设置多个赛项,包括机器人足球、机器人舞蹈、机器人编程等,每个赛项将设立不同的规则和要求,以考察参赛队伍的机器人设计和控制能力。

六、赛事奖励。

为了激励参赛队伍,我们将设置丰厚的奖励,包括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组织奖、创新奖、最佳设计奖等,希望能够鼓励参赛队伍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赛事宣传。

为了吸引更多的参赛队伍和观众,我们将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赛事宣传,包括学校、社区、媒体等,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本次机器人大赛,共同见证青少年的创新成果。

八、赛事安全。

比赛期间,我们将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参赛队伍和观众的安全。

比赛场地将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和设备,确保比赛的安全进行。

九、赛事总结。

比赛结束后,我们将对本次机器人大赛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为下一届机器人大赛的顺利举办做好准备。

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机器人移动方式的探讨

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机器人移动方式的探讨
A bs r t act h sa t l n r d c d i 出 eAs — a i c Ro o o ts o o Ss v r l :T i r cei t u e i o n i P cf b tC n e t b t e e a t n wa s a i r mo o y ,W h ee i el ,
Tr c a k, W he lTrc e— a k Com p e lx, Alo ha a he i r du to t e r om m o y us d drvetpe A n s s sm de t nto c n O sve a c i l nl e i y s, d ha
技术应用
Teh iu n p a in cn qeadAp lcto i
章 安 福 沈 文 华
( 原工业学院 ,太原 ,00 0) 太 30 8
摘 要 :本文介 绍了在亚 太大 学生机器 人大赛中机器 人移动 的几种 方式 ,轮式 、履带式、轮履复合 式 ,
还对几种常用的驱动方式作了介绍 ,并对它们 的优缺 点进 行了分 析 比较 。 关 键 词 : 轮 式 ,履 带 式 ,轮 履 复 合 式 ,驱 动 方 式
积 庞 大 ,重 量 增 加 。
从理论 上讲 ,三点决定一个平面 ,因此车轮式移动载体的平稳运动最少需要3 个轮子支 撑 。现在大多数机器人用的是3 或4 轮 轮移动方式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有用5 以上的 ,但 轮 这种情况下机器人的结构和控制会更加 的复杂 ,这对我 们技术有限的大学生机器人 队伍 来 数是不太适用的。因此我们会选择 3 轮或4 的移动方式 ,下面对此进行讨论 。 轮 ()3 1 轮移动配置和操舵方式 典型3 轮移动机器人 通常采用 1 中心前轮和2 个 个后轮 的车轮 布置 。3 个车轮配置与 功能 的不 同组合有可 以将3 轮机器人分为如 图1 所示的若干类型 图1( )所 示的组合是前轮 1 a 为万 向脚轮或球形轮 ,后轮 2 和后轮3 为独立驱 动轮 ,利 用 它们 的转速差 实现 转向。这种组 合的特点是机构组合容易 ,而且 当两个驱 动轮 以相 同速 度 、相反方 向转动 时车体 能绕两 个驱动轮 连线 的中点 自转 ,但 自传 中心 与车体 中 心不一

2013年亚太机器人大赛规则(中文版)

2013年亚太机器人大赛规则(中文版)

2013年亚太机器人大赛规则快速向导:☆每场比赛时间为3分钟☆每队2个机器人+1个自动机器人+1个手动机器人☆手动机器人从叶子区取叶子,并把它放置在规定的3个摆放区☆然后,手动机器人从叶子区取叶子并将其运到自动机器人处☆自动机器人在北半球至少放3个叶子(自己的区域至少放2个,公共区至少放1个),然后自动机器人被允许去取北极区的植物☆自动机器人到北极区取植物(由队伍自己制作)并把他运送给手动机器人。

☆手动机器人在第二条限制线后,将植物扔向月球。

如果队伍植物到达月球而且没掉下来,那么此队伍完成“绿色星球”并且获胜。

1.队伍成员1.1来自同一所大学的每个队伍由4名队员( 三名学生,一名指导员)。

但是只有三名学生允许进入比赛场地1.2国际赛上,队员必须是本校在校学生。

除非那些在国内赛时是在校学生的队员,后离校的。

1.3研究生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参与到机器人的制作中2、比赛场地和物品2.1比赛场地是13000mm X 13000mm的被铁围墙(100mm高50mm厚)包围的乳胶漆胶合板。

场地被沿着本初子午线的铁围墙平均分成两半。

2.2比赛场地被分成2部分如下:2.2.1地球区域(详见附录)2.2.1.1.地球区域是圆形,直径8500mm。

由30mm宽的马特贴纸(不反光)制作的白色引导线作为经线和纬线。

2.2.1.2.地球区域中画一个绿色大树2.2.1.3.在每个队伍的地球区域有7个钢制圈(在涂有深绿色的部位)用于放置叶子。

每个圈的规格是:50mm高,25mm厚,直径350mm。

在公共区域的圈内部分表面涂成黄色。

其它圈所在部分表涂成白色(详见图)2.2.1.4 北半球区域(详见图中)是地球区域上半部分。

北半球区域中间的四部分区域是公共区。

也有第一次平行在北极区域,在此区域每一队在比赛开始之前安放他们的植物幼苗。

(详见图中)。

2.2.1.5南极区域是地球区域下半区域。

2.2.2 宇宙区域在地球区域周围(详见附录)。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主题与规则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主题与规则

我国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主题与规则我国青少年机器人比赛是一项旨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兴趣的比赛。

本次比赛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参与比赛,青少年可以学到有关机器人制作和编程的知识,提升技术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协作和竞赛意识。

1.主题本次比赛将围绕“智能机器人应用于生活与产业”展开,参赛队伍可以自行设计和制作一个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智能机器人。

比赛主题涵盖了生活、健康、环保、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鼓励参赛队伍选择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参赛资格本次比赛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放,参赛者需组成3-5人的参赛队伍,队员芳龄必须在14岁至18岁之间,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均可组队参赛。

3.比赛规则(1)机器人要求:参赛队伍需要自行设计和制作一个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智能机器人,机器人尺寸不超过1m×1m×1m,外观美观,结构稳定,材料环保。

(2)比赛形式:每个队伍将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机器人操作演示,展示机器人的设计理念、制作工艺、功能特点和行为表现。

(3)评分标准:评委将按照机器人的设计创新、功能完整、性能稳定、操作灵活等标准进行评分,最终评出优胜队伍。

4.比赛流程(1)报名: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向比赛主办方报名,并提交参赛作品的设计方案及相关材料。

(2)初赛:初赛将通过视瓶展示的形式进行,参赛队伍需提交机器人操作演示视瓶,并经评委评审确定晋级队伍。

(3)复赛:复赛将会在指定地点举行,晋级队伍需携带机器人参加复赛现场操作演示。

(4)决赛:决赛将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由初赛和复赛晋级队伍组成,进行最后的角逐。

5.奖项设置本次比赛将设立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组织奖、特别奖等奖项,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以鼓励青少年参与并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6.总结我国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作为一个面向青少年开展的科技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促进科学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推动智能机器人技术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和应用。

中国机器人大赛规则

中国机器人大赛规则

中国机器人大赛规则中国机器人大赛是我国一年一度举行的盛大赛事,旨在推动机器人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本文将介绍中国机器人大赛的规则和参赛要求。

一、参赛资格1. 参赛者必须是中国公民或在中国合法居住,不限制参赛人数。

2. 参赛队伍需要有一个指导教师或导师,并具备相关科研背景或专业知识。

二、赛事组别中国机器人大赛包括多个赛事组别,旨在展示不同领域机器人的技术应用和创新成果。

1. 机器人舞蹈:参赛者需要设计和编程一个舞蹈表演机器人,展示其协调和灵活的舞蹈动作。

通过舞蹈演示评委会对机器人舞蹈技术进行打分。

2. 人机协作:参赛者需要开发具有人机协作能力的机器人系统,能够与人类完成特定任务。

评委会将根据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对参赛机器人进行评分。

3. 智能家居:参赛者需要设计和制造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能够远程监控和控制各种家居设备。

评委会将根据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4. 仿生机器人:参赛者需要设计和制造仿生机器人,并模仿人体的运动和功能。

评委会将根据仿真程度和机器人性能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分。

三、评委评分标准评委会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1. 技术创新:参赛作品是否具备创新性的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

2. 功能完善:参赛作品是否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相应任务。

3. 性能稳定:参赛作品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是否具有稳定的性能和可靠性。

4. 用户体验:参赛作品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使用便利性。

四、赛事安排中国机器人大赛通常会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1. 初赛阶段:参赛队伍需要提交相关项目资料和作品视频,由评委会进行初步评审。

通过初赛的队伍将进入决赛阶段。

2. 决赛阶段:参赛队伍需要将制作的机器人和相关设备带到决赛现场进行现场展示和演示。

评委会将根据现场表现对参赛作品进行最终评审。

五、奖项设置中国机器人大赛设有多个奖项,包括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

评选获奖作品时,将同时考虑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创新性、功能完善性以及用户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八届亚太机器人大赛主题及规则规则1 比赛概要机器法老修建金字塔是本届比赛的主题。

这个主题是想用虚拟的时间机器把古埃及大金字塔建设者带到仿照吉萨金字塔的实际位置(图2)搭建的比赛场地上。

目标是逐个建成三座金字塔。

参赛队员需要准确、快速和合作。

他们应该遵循积木之间不使用捆绑材料的基本要求。

最先建成三座金字塔指定部分的获胜队是“机器法老”。

在3分钟内,红队和蓝队的机器人角逐在修建辉煌金塔的场地上。

图2 吉萨金字塔的位置2 比赛场地结构及规格2.1 比赛场地示于图3。

2.2 比赛场地由两个自动区、一个手动区和三个金字塔(胡夫、海夫拉和门卡乌拉)组成。

#1自动区是环绕海夫拉金字塔的区域,#2自动区是环绕门卡乌拉金字塔的区域。

2.3 比赛场地的形状与尺寸示于图4。

为了看清尺寸,图4上没有画引导线。

#1自动区、#2自动区和手动区周围有100mm高、30mm厚的木质围栏。

但是,标有F和G的围栏厚度为140mm。

2.4 比赛场地地面画有白色引导线。

引导线的中心距是500 mm,分别从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的中心起算,如图3所示。

白色引导线的宽度是50mm。

2.5 自动区2.5.1 自动区分成两块特定的区域。

每区分割成供红队和蓝队使用的两部分。

100mm高、30mm厚的木质挡板隔开这两部分。

2.5.2 #1自动区(胡夫和海夫拉金字塔)有四个启动区和两个存放区,供红队的自动机器人RA1、RA2及蓝队的自动机器人BA1、BA2使用。

2.5.3 #2自动区(门卡乌拉金字塔)有两个启动区和两个存放区供红队的自动机器人RA3及蓝队的自动机器人BA3使用。

每支参赛队可以自由决定其存放区中的积木的排列。

2.5.4 启动区2.5.4.1 启动区的尺寸示于图4。

2.5.4.2 红队启动区的地面为红色(RGB:255, 0, 0),蓝队启动区的地面为蓝色(RGB: 0, 0, 255)。

2.5.4.3 启动区的地面是自动区的一部分。

2.5.5 存放区2.5.5.1 存放区的尺寸示于图4。

2.5.5.2 红队存放区的地面为红色(RGB:255, 0, 0),蓝队存放区的地面为蓝色(RGB: 0, 0, 255)。

2.5.5.3 存放区的地面是自动区的一部分。

2.5.5.4 对于每支参赛队,存放区分别有• 9块海夫拉金字塔用的积木,• 2块门卡乌拉金字塔用的积木,• 2块金顶积木,每座金字塔一块。

2.5.5.5 每支参赛队在机器人上预装了一些积木后,留在存放区的积木的排列由参赛队决定。

2.5.6 自动区的地面颜色为绿色(RGB:0, 255, 0),有50mm宽的白色引导线。

2.6 手动区2.6.1 红队手动区颜色的RGB为(255,192,192),蓝队手动区颜色的RGB为(192,192,255)2.6.2 启动区2.6.2.1 启动区及其尺寸示于图3及图4。

2.6.2.2 红队启动区颜色的RGB为(255,0,0),蓝队启动区颜色的RGB为(0,0,255)。

2.6.3 存放区2.6.3.1 有两个手动存放区,每队一个。

2.6.3.2 每个存放区有9块积木和2块金顶。

3 三座金字塔及其基座的规格图5是完全建成的胡夫、海夫拉和门卡乌拉三座金字塔。

所有积木颜色的RGB是(255, 210, 110)。

参赛队所用积木的顶面和底面的颜色是红或蓝。

每座金字塔顶部积木是金色的,RGB为(192, 192, 0)。

金字塔基座示于图6-a、b和c。

三个基座各边中间有一条宽度为50mm的色带,颜色为(RGB:186, 91, 6)。

3.1 胡夫金字塔3.1.1 这个金字塔由1个基座(图6-a)、3个中间层和1个顶部组成。

3.1.2 在它的第一中间层上有10块预置的积木(图7)。

3.1.3 在它的第二中间层上有3块预置的积木(图7)。

3.1.4 在它的第三中间层上有2块预置的积木(图7)。

3.1.5 每支参赛队用手动机器人• 在第一中间层上放3块积木,• 在第二中间层上放3块积木,• 在第三中间层上放1块积木,• 放置金顶积木。

3.2 海夫拉金字塔3.2.1 这个金字塔由1个基座(图6-b)、3个中间层和1个顶部组成。

3.2.2 在它的第一中间层上有10块预置的积木(图7)。

3.2.3 在它的第二中间层上有3块预置的积木(图7)。

3.2.4 在它的第三中间层上有2块预置的积木(图7)。

3.2.5 每支参赛队可以用1或2台自动机器人(A1, A2)• 在第一中间层上放3块积木,• 在第二中间层上放3块积木,• 在第三中间层上放1块积木,• 放置金顶积木。

3.3 门卡乌拉金字塔3.3.1 这个金字塔由1个基座(图6-c)、1个中间层和1个顶部组成。

3.3.2 在它的中间层上有2块预置的积木(图7)。

3.3.3 每支参赛队只能用1台自动机器人(A3)• 在中间层上放1块积木,• 放置金顶积木。

3.4 两支参赛队允许活动的区域用通过金字塔对角、30mm厚的木质隔板分开。

除放置金顶积木外,参赛队不能越过金字塔的对角线进入对方区域及其上方。

3.5 修建金字塔的比赛场地示于图8。

4 金字塔积木的规格4.1 金字塔预置积木的规格示于图9,各面的颜色为(RGB:255, 210, 110)。

4.2 直径18 mm的刚性导向杆固定在基座上(图6),高度约为300 mm、600 mm和900 mm)。

预置的积木通过小孔安装在这些导向杆上(图7)。

4.3 金顶积木托板的规格示于图10。

托板用2mm厚的钢板制成,粘在预置积木上。

4.4 机器人用的积木的规格如图11所示。

4.5 金顶积木的规格示于图11。

4.6 所有积木的尺寸和重量大致相同。

4.7 积木用发泡聚苯乙烯制成。

每块积木重约750g。

5 比赛过程5.1 每场比赛历时3分钟。

5.2 每场比赛分为三个阶段。

5.3 预装的积木5.3.1 比赛开始前,搭建胡夫金字塔的手动机器人最多可预装4块积木(包括金顶积木在内)。

5.3.2比赛开始前,搭建海夫拉金字塔的自动机器人可预装任意多块积木(包括金顶积木)。

5.4 比赛开始前,搭建门卡乌拉金字塔的自动机器人可预装任意多块中间层积木。

但不能预装金顶积木。

比赛的流程如下:1.首先,自动机器人必须把一块积木放到金字塔上。

2.其次,机器人必须到存放区取金顶积木。

3.然后,机器人让金顶积木在门卡乌拉金字塔上就位。

5.5 每一阶段用于修建一座金字塔。

5.6 只能使用一台手动机器人。

5.7 自动机器人的数量为1至3台。

5.8 第一阶段只用手动机器人修建胡夫金字塔。

第二阶段用1或2台自动机器人修建海夫拉金字塔。

第三阶段用1台自动机器人修建门卡乌拉金字塔。

下表说明了三个阶段和规定的时间。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金字塔胡夫海夫拉门卡乌拉时间(秒) 90 60 305.9 每个阶段在如下情况下结束。

5.9.1 某参赛队在建好下层后放置了金顶积木。

这时,另一队必须中止现阶段的任务。

两支参赛队转向下一阶段,所剩余的时间加到下一阶段。

5.9.2 如果两支参赛队均未在某一阶段结束时放置了金顶,则用正常哨音宣布该阶段结束。

5.9.3 如果某一阶段在规定时间之前结束,裁判员用特殊哨音和举旗宣布该阶段结束。

5.9.4 某一阶段结束后,开始下一阶段。

5.9.5 对于手动机器人,如果某参赛队码放了一整层,裁判员将举旗让该队构建下一层。

否则,不允许构建下一层。

5.10 哨音宣布某一阶段的结束和下一阶段的开始。

5.11 金字塔只能是建完一层再建另一层。

当下层的所有积木没有完全就位时(在25mm的允许误差范围内),不能在其上一层放置积木(见图12)。

5.11.1 不允许同时搭建两层积木。

5.11.2 如果机器人把积木放置得不正确或超差(大于25mm),裁判不会干预。

这时该队可要求重试。

但是,在下列两种情况下,裁判会移走无有效得分的金顶积木:• 如果某一层的所有积木放得不对或超差(大于25mm);• 如果以不能得分的方式放置了金顶积木。

这时,可以重试。

5.11.3 如果某一层的积木正确就位(在25mm的允许误差范围内),且该层建完,裁判会举旗示意。

5.11.4 未正确放置或超差(大于25mm)的积木不能得分。

其上的所有正确或不正确放置的积木均不能得分。

5.12 机器人的设置5.12.1 每场比赛开始前,有两分钟的机器人设置时间,包括预装积木和在存放区码放积木。

5.12.2 每支参赛队的三名队员均可参与设置。

5.12.3 在两分钟内没有完成设置的参赛队,在比赛开始后可以重新进行设置。

5.13 比赛期间5.13.1 一名队员负责启动和操作手动机器人。

5.13.2 建胡夫金字塔时,手动机器人的操作员手持控制盒在手动区自由运动。

5.13.3 第一阶段结束后,切断手动机器人电源把它停在手动区某处,手动机器人的操作员应离开比赛区。

5.13.4 如果用两台自动机器人建海夫拉金字塔(第二个金字塔),它们应该在指定的启动时间或其后人工启动。

5.13.5 如果用两台自动机器人建海夫拉金字塔,在结束哨音吹响或稍后,应人工切断它们的电源。

5.13.6 接通机器人的电源后,负责启动操作的队员应立即离开赛场。

5.13.7 构建门卡乌拉金字塔的自动机器人可以手动或自主装积木和启动。

5.14 积木在不同层的正确就位由裁判根据以下原则裁决:• 对于各层积木,在水平面的最大的允许误差为25mm,在其它平面,不允许有误差;• 对于中间层积木,超出此允许误差不能得分;• 对于金顶积木,超出此允许误差只能得到规定分数的50%;• 对于任何不水平的积木,将不给分。

6 机器人的重试6.1 自动机器人运动出错时,在裁判员的允许下,可以重新启动(重试)。

6.2 准备重试时,参赛队员可将机器人搬到自己的启动区。

6.3 这时,不允许在自动机器人上装新的积木。

6.4 重试时,参赛队员应接通机器人电源开关使之启动。

开关接通后,进行启动操作的队员应立即离开场地。

6.5 只要有必要,重试可以进行多次。

8.5.2 比赛开始时,在启动区内,自动机器人(包括预装的积木)的尺寸不得超过1000mm(长)X1,000mm(宽)X 1500mm(高)。

比赛开始后对尺寸没有限制。

8.6 手动机器人8.6.1 手动机器人可用电缆连接或使用红外、可见光、声波遥控。

不允许用射频控制。

操作手不能骑在机器人上。

8.6.2 在电缆操作的情况下,连接手动机器人和控制盒的电缆长度至少1000mm,但不超过3000mm。

电缆在机器人上的连接点应高出地面1000mm以上。

8.6.3 在启动区内,手动机器人的尺寸不得超过1000mm(长)、1000mm(宽)、1500mm(高)。

但是,机器人可在俯视为直径2000mm的圆限定的范围内伸展它的手臂和其它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