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
化学史

3关注社会与生活 生动的化学史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意识,学生 可以将化学知识与当代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
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面对生活。
推荐一些化学网站
1、 化学之门 2、 三味学堂 3、/index.html 余希成工作室(进入化学在线后找到化学家的故 事,化学趣文轶事) 4、/ jxyj/department%20web /like/index.htm (进入化学园地,点击趣味化学等) 5、/teacher/suh_edu/chemi/ K12化学栏目
现代化学时期---19世纪末至今。特点是从宏
观发展到微观,从描述发展到推理,从定性
发展到定量,从静态发展到动态,标志着化
学进入了现代化学时期。美国作为世界的头
号大国,也是世界化学研究的中心。
化学发展史
实用技术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物质结构理论)
(冶金、火药、造纸) (原子、分子)
1 材料科学
中国对化学发展的贡献
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总结并推广 了造纸技术,使世界历史科技信息得以交流与保存。 公元700---800年,唐朝《伏硫磺法》中最早记载了黑 火药的三组分。火药于13世纪传入阿拉伯,14世纪才 传入欧洲。 公元前200—400年中国炼丹术兴起,记录了汞,铅, 金,硫等元素和数十种药物的性状与配制,公元750 年中国炼丹术才传入阿拉伯。
2、金属冶炼 金—人类发现的第一种金属 银—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发现 铜 (1)红铜—人类最早加工成工具的金属 (2)青铜—青铜生产工具的出现,对生产力 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3)黄铜—锌铜合金 铁—最早从陨石中得到 汞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液态生铁冶炼技术,解决了 人类步入铁器时代之后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开 始用简便的方法把铁矿石源源不断地变成铁和铁 器。 《左传》中,有公元前513年人们在山西用铁铸鼎的 记载。 液态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全面更新了古代中国的 工具、农具和兵器,促进了众多领域技术的进步, 为人类制造机器准备了最重要的物质条件。 由于这种冶铁技术综合难度很高,关系国计民生, 故古代中国的当权者严格禁止外传。直到公元15 世纪,西方才出现液态生铁冶炼技术。
《化学史》托马斯.汤姆逊 内容概要

《化学史》托马斯.汤姆逊内容概要
摘要:
1.托马斯·汤姆逊的《化学史》概述
2.《化学史》的主要内容
3.《化学史》的价值和影响
正文:
《化学史》是托马斯·汤姆逊所著的一部描绘化学发展历程的巨著。
汤姆逊是19 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他的这部作品不仅详尽地介绍了化学的发展过程,而且对化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化学史》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的起源、古代化学、阿拉伯化学、欧洲化学、化学的现代化等。
书中详细地描绘了各个时期的化学发展状况,以及化学家们的重要贡献。
例如,阿拉伯化学家贾希姆的实验方法,欧洲化学家玻义耳的化学元素概念,以及道尔顿的原子理论等。
《化学史》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化学发展的历史背景,而且深入剖析了化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的发展过程,对于理解化学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通过学习《化学史》,读者还可以了解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对于培养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化学史上极为重要的著作

化学史上极为重要的著作
以下是化学史上极为重要的著作:
1、《化学原理》:由英国化学家阿瑟·戈登·戈尔顿所著,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化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2、《化学简史》:美国化学家奥斯丁·斯图尔特·穆勒著述,本书概括了化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对于了解化学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有机化学》:由德国化学家卡尔·考恩所著,该书详细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反应机制,是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教材。
4、《物理化学》:由瑞典化学家阿克·阿克曼所著,本书详细介绍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对于理解化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5、《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本书以图片形式讲述了目前已知的所有元素的故事。
6、《Modern 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Eric Anslyn所著,这本书对于理解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有很大帮助。
化学史资料库

/webcai/history/lecture /courseinstruction/howtoscore.html “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汪朝阳(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广州510631)一、化学史定义1、化学史是科学史的一个分支。
2、化学史是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
3、化学史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化学发展时期的划分1、古代化学时期:化学的萌芽至17世纪中期特点:无“化学”之名,以实用为主中心:中国、埃及2、近代化学时期:17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90年代中期特点: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建立起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分支,兴起了化学工业中心:欧洲3、现代化学时期:19世纪末至今特点:从宏观发展到微观,从描述发展到推理,从定性发展到定量,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中心:美国三、学习化学史的意义你希望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吗?1、智慧胜于知识“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中国化学家傅鹰(1902-1979)2、中学教学的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化学科研的意义四、主要内容以化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如葛洪、波义耳、拉瓦锡、道尔顿、阿佛加德罗、康尼查罗、戴维、法拉第、贝采尼乌斯、维勒、李比希、凯库勒、范特荷夫、门捷列夫、居里夫人、徐寿、侯德榜等为主线,从古到今简要阐述化学发展历史,并相对突出中国化学的过去与现在。
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十部分:1、中国古代化学:蔡伦、葛洪、李时珍2、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3、化学革命:拉瓦锡4、原子分子论:道尔顿、阿佛加德罗、康尼查罗5、触电的感觉:戴维、法拉第6、大师代代传:贝采尼乌斯→维勒;李比希→······7、化学建筑师:凯库勒?范特荷夫!鲍林······8、化学地图师:门捷列夫、莫斯莱9、女中豪杰:居里夫人10、中国近现代化学:徐寿、黄鸣龙、侯德榜、范旭东、吴蕴初五、主要化学史参考书1、化学史教程,张家治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92、化学史简明教程,郭保章、董德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化学重要史实,袁翰青、应礼文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化学史传,[日本]山冈望著,廖正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5、近代化学的奠基者,[日本]原光雄著,黄静译,科学出版社,19866、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杨根编,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六、主要有化学史方面的化学期刊1、大学化学2、化学通报3、化学教育七、化学史课程的考核方法1、总则:化学史成绩 = 课后思考题(平时成绩)+ 自由作业(考查成绩)+ 考试(笔试成绩)2、针对师范院校的特点,自由作业有三种形式供选择,即小论文形式、考试命题形式、教案形式。
化学史

20世纪以来, 化学发展的趋势可 以归纳为:由宏观向 微观、由定性向定量、 由稳定态向亚稳定态发 展,由经验逐渐上升到理 论,再用于指导设计和开创 新的研究。一方面,为生产和 技术部门提供尽可能多的新物质 、新材料;另一方面,在与其它自 然科学相互渗透的进程中不断产生新 学科,并向探索生命科学和宇宙起源的 方向发展。
19世纪下半叶, 热力学等物理学理论 引入化学之后,不仅澄 清了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 的概念,而且可以定量地判 断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方向 和条件。相继建立了溶液理论、 电离理论、电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的理论基础。物 理化学的诞生,把化学从理论上提高到一个新的 水平。
二十世纪的化学
•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实验与 理论一直是化学研究中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 两个方面。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受到自然科 学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并广泛地应用了当代 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化学在认识物质的 组成、结构、合成和测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 进展,而且在理论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 四大分支学科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化学分支学 科。
化学的萌芽
• 原始人类从用火之时开始,由野蛮进入文 明,同时也就开始了用化学方法认识和改 造天然物质。燃烧就是一种化学现象。掌 握了火以后,人类开始吃熟食;逐步学会 了制陶、冶炼;以后又懂得了酿造、染色 等等。这些有天然物质加工改造而成的制 品,成为古代文明的标志。在这些生产实 践的基础上,萌发了古代化学知识。
分析方法和手段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一方面,经典的成分和组成分析方法仍在不断改进, 分析灵敏度从常量发展到微量、超微量、痕量;另一 方面,发展初许多新的分析方法,可深入到进行结构 分析,构象测定,同位素测定,各种活泼中间体如自 由基、离子基、卡宾、氮宾、卡拜等的直接测定,以 及对短寿命亚稳态分子的检测等。分离技术也不断革 新,离子交换、膜技术、色谱法等等。 合成各种物质,是化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在无机 合成方面,首先合成的是氨。氨的合成不仅开创了无 机合成工业,而且带动了催化化学,发展了化学热力 学和反应动力学。后来相继合成的有红宝石、人造水 晶、硼氢化合物、金刚石、半导体、超导材料和二茂 铁等配位化合物。。。。。。。。
化学史

化学史1.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商代就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晚期就会炼铁;战国晚期就会炼钢。
2.西汉时期我国已发现了铁能从铜盐中置换出铜的反应,到宋代初用于生产,成为湿法冶金的先驱。
3.1965年我国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4.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先后发现和制得了氧气。
5.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较早运用天平作为化学研究的工具,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6.19世纪末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空气里除了氧气、氮气外还含有惰性气体(He、Ne、Ar、Kr、Xe)等。
7.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种微粒叫做原子。
8.19世纪前半世纪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9.19世纪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研究提出了原子--分子论,自从用原子--分子论研究化学反应后,化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10.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1911年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
11.荷兰化学家启普设计发明了启普发生器。
12.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设计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3.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首先研究了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后人称分子间力为范德华力。
14.法国化学家勒沙特列提出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15.我国是世界上开采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最早的国家之一.16.公元前二世纪我国掌握了由植物纤维造纸的技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17.我国在唐代以前就认识了火药,到宋代时火药已用于战争.黑火药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2KNO3+3C→K2S+N2↑+3CO2↑18.苯是在1825年由法拉第首先发现的,1865年德国的凯库勒提出了苯的环状结构学说。
19、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为人类揭开生命奥秘做出了贡献。
化学史

第二篇近代化学时期从17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开始。
到19世纪90年代末。
物理学的三大微观发现前的二百多年。
特点化学从一般的知识积累发展到系统整理阶段。
这一时期,化学工业在欧洲繁荣起来,进一步促进了化学上一系列的发现和发明,为元素周期律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工业生产的发展也为有机化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有机化学从实验上和理论上均获得空前的进展。
同时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化学家,影响着化学的进程。
十九世纪的后期,物理化学的发展显示出它的理论价值,渗透到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等方面。
初步显示出化学和物理学的密切的内在联系。
这一时期的化学为揭开自然之谜和为人类造福方面做出了值得记忆的贡献。
第一节化学科学的建立及氧化说的建立一、波义耳化学元素概念的建立二、化学燃素说的建立三、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发现氧气的制法四、拉瓦锡氧化学说的建立(一).波义耳简介波义耳(R.Boyle,1627—1691)英国人,是17世纪最有成就的化学家和近代化学的奠基人。
1627年1月25日生于爱尔兰,出身贵族。
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阅读过大量英文、法文、拉丁文的化学著作和其它科学书籍。
1644年建立了家庭实验室。
1661年波义耳写了一部不朽的名著《怀疑的化学家》。
波义耳还是一位善于演讲的哲学家。
他是英国皇家学会的栋梁,是一位多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1691年,这位被恩格斯誉为“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科学家。
1961年在伦敦因病逝世,终年64岁。
(二).波义耳的学术成就1.正确地指出了化学研究的目的17世纪以前的化学知识,一是炼金术的内容,目的在于变贱金属为黄金或白银;二是医药学的内容,目的在于发展医药,治病救人;三是化工生产的内容,目的在于增加产品的种类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①.化学研究的目的化学研究的目的不是醉心于炼金术和医药,而是在于认识物质的本性。
为此就需要进行专门的实验,收集所观察到的事实,使化学从炼金术和医药学中解放出来,发展成为一门专为探索自然界本质的科学。
对化学史的认识

对化学史的认识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史则是对这门学科发展演变的整体认识。
通过对化学史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学科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从古代化学、中世纪化学、近代化学以及现代化学四个方面来探讨对化学史的认识。
古代化学:揭示物质的基本原理古代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文明。
这个时期的化学主要集中在金属合金的制备、陶瓷和玻璃的生产等实践中。
古希腊化学家伊壁鸠鲁提出了“原子论”,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这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化学:炼金术士的探索中世纪时期的化学主要以炼金术为主,将炼金术与哲学、宗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炼金术士试图将金属转化为黄金,并追求长生不老的药物。
虽然炼金术大部分是迷信和错误的,但炼金术士却在实践中发展了实验方法和设备,为后来的化学实验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近代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近代化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
这个时期的化学家开始使用实验来验证理论,科学方法的使用使化学逐渐摆脱了迷信的束缚。
罗伯特·波义耳的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约瑟夫·普鲁斯特的化学计量法的提出,为元素和化合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外,安托万·拉瓦锡的无机化学研究和尤斯图斯·冯·李比希的有机化学研究,使化学进入了系统化的阶段。
现代化学: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现代化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化学发展。
在这个时期,化学研究不断深入,出现了量子力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等重要的理论成果。
物质结构的解析和制备方法的革新推动了化学的发展,化学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药物研发、新材料的发现等。
现代化学的研究方法也逐渐变得更加精细和先进,如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的广泛应用。
化学史的意义: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对化学史的认识不仅可以增进对化学学科的理解,还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地球形成至今有多少年的历史?人类最初在哪里出现?至今有多少年的历史?2、古代的“北京人”是怎么样学会用火的?考古发现什么相关的实证?为什么说“人类学会用火”是化学史发端的标志?3、古代人类利用化学变化的目的是什么?化学知识和技艺的积累对人类的思想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1、请说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其中哪些发明的原理属于化学工艺的?2、造纸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原理是化学工艺的?该工艺包括哪些步骤?3、蔡伦对造纸技术的改进作出了哪些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4、中国古代对纸的加工技术上使用了哪些化学工艺?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产生了什么重要的作用?1、为什么说陶瓷工艺是化学工艺?猜想一下古人是怎么样发明陶器的?2、中国制陶工艺的起源至今已有多少年历史?其发展过程经历过哪几个“文化”时期和朝代?其重要的代表文物是什么?3、从陶器过渡到瓷器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瓷器发展过程经历了哪些朝代?其重要的代表文物是什么?4、中国瓷器及造瓷术是怎样传播到世界各国的?中国陶瓷工艺的发明和传播对世界有什么影响?1、为什么说炼丹术是化学工艺?中国古人为什么会发明炼丹术的?2、中国古人在炼丹工艺中使用的药品按今天的标准可分成哪些类别?使用的方法按今天的标准可分成哪些类别?3、举例说明中国古人在炼丹术中利用了哪些化学反应?为什么说中国古人炼丹术对化学工艺的发展作出过积极的贡献?4、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炼丹家是谁?他写了哪些代表著作?世界四大宗教是什么?这些宗教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1、设想一下人类是怎么样发明酿酒的?中国古人最初在什么时代就掌握酿酒技术的?在酿酒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有什么重要的发明?2、中国古人在酿酒工艺中使用哪些原料?酿酒工艺包括了哪些阶段?你知道“曲蘖”分别用来酿什么酒?3、酒可以分成哪些类别?你使用过中药酒或补酒吗?你相信其疗效吗?4、你听说过“酒池肉林”的典故吗?你喝过名酒吗?你对中国酒文化的功过有何评价?1、中国古代黑火药的成份(配方)是什么?其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中国古代的黑火药是怎么样发明的?请写出“伏火硫磺法”和“伏火硝石法”的化学方程式。
3、陶天师发现的“烟火反应”的原理是什么?与现代化学的“焰色反应”是一样的吗?4、黑火药有什么用途?这一发明对中国和世界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你支持节日禁止燃放爆竹烟花吗?1、本草学的“本草”是什么意思?本草可以分成哪些类别?2、中国最早的本草学经典著作叫什么名?是何人何时所著?3、请简述《唐本草》的概要和《政和本草》的特点。
4、中国最重要的本草学巨著《本草纲目》是何人何时所著?请简述其概要,其中论述化学药物的有哪些部(卷)?1、《本草纲目》中论述炼制丹砂、轻粉、银朱的化学反应分别是什么类型?这些炼制要在什么装置中进行?2、《本草纲目》中论述炼制铅丹和黄铜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是什么?3、《本草纲目》中关于石碱的用途和提取所使用的是什么化学原理和工艺?08.10.284、《本草纲目》中记载试金和火镜使用的是什么原理和工艺?试金的工艺可靠吗?1、《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鬼火”和银汞齐的制法属于什么现象?2、请用现代的化学原理解释《本草纲目》中记载关于丹砂和砒黄的毒性。
3、写出中国本草学著作中关于硇砂、硝石、芒硝、光明盐、铜绿、绿矾、黄矾、铁华粉、黄丹的化学式。
4、中国本草学与炼丹术对化学工艺发展有什么贡献?两者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价值?1、在多少世纪前中国化学工艺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由什么朝代起,中国的化学工艺逐渐被西方国家抛在后面?2、成就辉煌的中国古代化学工艺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近代化学科学?这与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宗教等因素有什么关系?3、“科学”与“国学”对社会发展各有什么贡献?试谈当前中国一些教授学者热衷于搞“国学”教育有什么利与弊?第二章1、“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在何时何地?它对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和宗教产生了什么影响?2、近代化学是什么时候诞生的?随后200多年经过了哪些重要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什么重要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化学家是谁?3、近代化学诞生及其随后200多年的中国处于什么朝代?当时中国的化学工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处于什么状况?1、上海墨海书馆是何人何时创办的?最早传入中国,介绍近代化学知识的名著《博物新编》是哪年出版的?其编者和译者分别是谁?2、《博物新编》中是如何论述化学元素的?介绍了哪些重要的单质和化合物?3、“化学”一词最早哪年从哪里传入中国的?近代翻译家曾经把“Chemistry”译“化学”与“质学”,你认为哪个更为贴切?1、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发起人是谁?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2、洋务时期中国有哪些机构进行化学著作的翻译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3、傅兰雅是哪国人?他为何要来中国?他对近代化学著作传入中国作出什么贡献?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学教育作出了什么贡献?1、傅兰雅在中国参与翻译的科学著作有多少种?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类?2、《化学鉴原》的原作者和翻译者分别是谁?该译著是何年何地出版?该译著主要是讨论什么方面的化学知识?3、继《化学鉴原》之后又出版了哪些与之配套的化学译著?《化学鉴原》及整套译著分别相当于现在化学哪些化学教材?4、《化学鉴原》及整套译著对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1、格致是什么意思?《格致汇编》是何时何地创刊的?该刊物的前身是什么刊物?2、《格致汇编》的创办人、主编和管理者是谁?该刊物前后发行了多少年?发行量为多少?发行到哪些地区?3、《格致汇编》是什么性质期刊?该刊物刊登内容可分为成哪几类?各有什么特色?4、《格致汇编》的创办对中国近代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1、青少年时期徐寿的家庭状况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他会走上立志献身科技研究的道路?2、哪些人物和事件对徐寿成为一位科技家起了关键的作用?他在科技研究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3、徐寿为什么要从一位科技家转变为翻译家?他在翻译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4、从徐寿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吸取什么经验和动力?1、中国是何时何机构最早对学生进行近代化学科学教育?京师同文馆何年开始设置有关化学教育的课程?2、格致书院是何人何时开始筹建?何时何地正式开院?该院由哪些部分组成?3、格致书院的办学目的是什么?其教学有什么特色?哪些人对格致书院的管理和教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4、格致书院何时因何停办?该书院的创办对中国的化学科技教育产生什么影响?第三章1、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在哪年建立化学会?2、中国最早的化学团体是在何时何地建立的?该团体的领导人是谁?该团体进行了哪些重要的学术活动?3、中华化学会是何时何地成立的?主要领导人是谁?该会何时转移到国内?该会进行了哪些学术活动?4、中国早期的化学工作者还成立了哪些化学化工团体?中国早期的化学化工团体的成立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1、中国化学会是何时何地开始筹建?为什么要筹建新的化学团体?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化学学术研究环境是怎么样的?2、中国化学会是何时何地正式成立?首届主要领导人是谁?该会下设有哪些机构?发行了什么刊物?3、中国化学会诞生至今,其会址发生过哪些迁移?举行过多少届年会?会员数有哪些增长?4、中国化学会的英文名称是什么?1、解放后,中国化学会进行了哪些改革?中国化学前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分别在什么时候召开?选举出哪几位理事长?2、中国化学会到文化大革命前,在哪些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什么破坏?文化大革命后进行了哪些恢复和发展?3、中国化学会领导机构是怎样组成的?目前该会设置了哪些下属的学科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会员数为多少?1、陈裕光在何时何地接受化学科学专业教育?他为中国的化学教育及高等教育做出了什么特别的贡献?2、陈裕光何时何地担任中国化学会的首任会长?他为中国化学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什么重要的贡献?3 、从陈裕光的精神和贡献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育?1、吴承洛在何时何地接受化学科学专业教育?他为中国的化学教育做出了什么贡献?他主持制定的“一二三”市用制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吴承洛会被选为中国化学会的首任书记?他为中国化学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什么重要的贡献?3 、吴承洛为中国化学会创办了哪些重要的刊物?他如此重视刊物的创办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1、范旭东在何时何地接受化学科学专业教育?他为什么立志要开拓和振兴为中华民族化学工业?2、为什么范旭东被称为“中国化工之父”?他做出了哪些伟大的爱国举措?3、范旭东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做出了什么重要的贡献?他中国化学会在担任过哪些重要的职务?1、吴蕴初在何时何地接受化学科学专业教育?他事业成功之后采取什么措施培养中国的化学人才?2、为什么吴蕴初被称为“中国味精之父”?他为开拓和振兴为中华民族的电化学工业做出什么贡献?3、吴蕴初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做出了什么重要的贡献?担任了哪些重要的职务?1、中国化学会首届年会何时何地召开,进行了什么工作?该届年会具有什么特点?2、到解放前夕,中国化学会前后召开过多少届年会?召开年会的任务是什么?最有价值的年会是哪几届?3、解放后至文革前,中国化学会年会进行了哪些改革?文革中该会受到了什么样的摧残?1、文革后,中国化学会年会得到了怎样的发展?该会组织了哪些大型的国内的学术会议?2、中国化学会何时参加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会?此外还参加了哪些著名化学组织?哪些著名的中国化学家在这些组织中进行领导或学术研究工作?3、中国化学会采取什么措施参与国际化学学术会议的交流和研究?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化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中国化学的水平?1、《化学学报》是何时何地创办的?原来叫什么名字?曾昭抡为该刊物的编辑发行做出了什么贡献?2、曾昭抡在中国化学会中担任过什么重要的职务?他认为“学会的任务,最重要的要算发行刊物”具有什么重要意义?3、《化学通报》是何时何地创办的?原来叫什么名字?戴安邦为《化学通报》的编辑发行做出了什么贡献?4、戴安邦在中国化学会中担任过什么重要的职务?他对中国的化学事业做出什么贡献?1、《化学通讯》是何时何地创办的?原来叫什么名字?吴承洛、袁翰青、高济宇为该刊物创办、编辑和发行做出了什么贡献?2、袁翰青在中国化学会中担任过什么重要的职务?他对中国的化学事业做出什么贡献?3、中国化学会的刊物经历过怎样的发展?该会目前编辑、出版了哪些重要的刊物?§4化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4-1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化学①1、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处于怎样的状况?中国的化学工业家创办了哪些重要的民族化学企业?2、20世纪20年代,哪些中国化学家的研究取得了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3、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处于怎样的状况?中国化学研究涉及了多少个分支学科?其中取得了重要进步的有哪些?§4-1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化学②1、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是何时何地成立的?两院设立了哪些有关化学研究的机构?2、20世纪30年代,省立的有关化学的研究机构有哪些?私立的有关化学的研究机构有哪些?3、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哪些大学设置化学研究机构并招收研究生?其中研究成果最强的是谁?§4-1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化学③1、20世纪30年代,中国化学四大基础学科的研究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中国化学材料实验室为当时的研究起了什么作用?2、20世纪30年代,高崇熙为清华大学的化学研究做出哪些贡献?2、20世纪30年代,曾昭抡为北京大学的化学教学和研究做出哪些贡献?§4-1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化学④1、20世纪30年代,陈克恢取得了什么化学研究成果?2、20世纪30年代,庄长恭取得了什么化学研究成果?3、20世纪30年代,孙承谔取得了什么重要的化学研究成果?4、黄子卿何时何地测得水的三相点?这一数值为多少?§4-2 40年代战乱时期的中国化学1、1940年前后,中国社会处于怎样的状况?毛泽东为什么撰写挽联悼念化学家抗日英雄杨十三?2、抗日时期,哪些化学家为解放区的化学研究、生产和教学做出什么贡献?3、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何时创办的?首任院长是谁?进行过哪些化学研究和生产?4、20世纪40年代,中国一批著名的大学化学院系和研究和教学受到怎样的破坏?化学家如何研究和教学?取得了怎样的成果?§4-3 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1、古代人们使用的纯碱是怎样提取的?第一个工业制碱法是何时何地何人发明的?2、索尔维制碱法是何时何地发明的?其原理是什么?该法与路布兰法比有什么优点?3、范旭东、侯德榜是怎样研制出金奖红三角牌纯碱的?他们把生产纯碱方法写成专著公开,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4、侯氏制碱法是何时何地发明的?其原理是什么?该法与索尔维法比有什么优点?世界化学界对侯氏制碱法有什么评价?§4-4 新中国初期化学的学术繁荣①1、中国科学院是何时何地成立的?该院设置了哪些化学类的研究所?2、新中国在何时进行大学院校大调整?调整后,设置化学系的高校有多少所?设置化学类研究所的大学有哪些?3、高崇熙为新中国初期化学试剂和仪器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4、新中国初期,哪些化学家在天然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4-4 新中国初期化学的学术繁荣②1、新中国初期,柳大纲、杨承宗等化学家在盐湖资源、有机合成和核化学等应用化学研究方面做出了什么重要的贡献?2、唐敖庆对量子化学的研究做出了什么贡献?他对中国的化学研究和教育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3、新中国初期,国家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化学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傅鹰提出的“化学研究的三部曲”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4、新中国初期,化学研究在学习苏联的影响下,犯了什么错误?从中得到什么教训?§4-5 中国化学在十年动乱的挫折中前进①1、十年动乱是何时何原因发生的?他对中国的化学研究和教学产生什么破坏?2、“两弹一星” 指的是什么?什么时候成功爆炸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什么时候成功爆炸中国第一颗氢弹?3、中国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原子弹?中途遇到什么困难?杨承宗等化学家对两弹的成功爆炸做出了什么重大贡献?4、中国成功爆炸两弹在政治、国防乃至科学研究具有什么重大的意义?§4-5 中国化学在十年动乱的挫折中前进②1、牛胰岛素具有什么结构和功能?中国科学家在什么时候取得在世界最先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2、结晶牛胰岛素的A链是谁合成的?B链是谁合成的?是谁把A链和B链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合成?3、中国成功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在科学研究具有什么重大的意义?5、在十年动乱期间,徐光宪、卢嘉锡等中国化学家取得了哪些出色的研究成果?§5改革开放,迎来中国化学的飞速发展§5-1 中国化学论文总数位居世界第三1、举世瞩目的中国改革开放是从哪一年开始?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处于什么状2、《化学文摘》的英文及简称是什么?中国在何年达到化学论文总数位居世界第三?中国化学论文数量飞速增长的动力是什么?3、SCI的中文和英文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不是化学第三大国?根据表5.1中国前三名大学化学水平与境外的台大、港大、哈大的差距有多大?4、根据SCI的TC数据,化学论文的质量水平较高的中国化学家前三名是谁?如何正确用化学论文来评论化学家的研究?09.11.16§5-2 超常规发展的高等教育成为中国化学快速发展的坚强后盾1、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是怎样进行高等教育招生?当时的高校是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文化大革命的高等教育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产生什么影响?2、中国何时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的正常高等教育招生?当时招生的情况是怎样?3、中国在何年开始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中国在扩大招生规模后,高等教育采取什么措施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4、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后对中国化学发展产生什么作用?§5-3 纳米科技领域,中国争得一席之地1、什么叫纳米科技?纳米科技与化学有哪些相关?研究纳米科技具有什么重要价值?2、中国科学家在什么时候开始纳米科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纳米科技研究进行了哪些资助?3、在纳米科技研究领域中国科学家的水平如何?他们取得了哪些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4、国际化学工业学会在何年授予白春礼“国际奖章”?白春礼的主要研究成果是什么?§5-4 室温/近室温固-固化学反应,改变了传统的化学反应观念1、为什么室温/近室温固-固化学反应以前被视为传统的化学反应研究的禁区?其原因是什么?2、忻新泉在什么时候开始系统地研究室温/近室温固-固化学反应?总结出什么规律和模型?3、忻新泉对室温/近室温固-固化学反应领域研究的新突破会产生什么重要的影响?化学界对他的研究成果有何评价?4、忻新泉还在哪些领域为中国化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从忻新泉的成果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5-5 人类基因组研究走向世界1、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何时提出的?中国是何时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该计划的目标是什么?2、中国的各个五年计划(规划)分别在哪年实施?“九五”以来,中国采取什么措施资助人类基因组计划?3、中国何时启动水稻基因组计划?这一重要研究取得什么重大成果?4、中国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取得什么重大成就?中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走在世界前列具有什么很需要意义?§5-6 中国绿色化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1、什么叫绿色化学?开展绿色化学研究具有什么重要意义?2、“九五”以来,中国采取什么措施资助绿色化学的研究?取得什么重大成果?3、奚祖威在绿色化学研究中取得什么重要的研究成果?4、中国青年化学家李朝军何时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他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具有什么重要价值?§5-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化学的其他举世瞩目的成就1、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化学家在稀土化学、晶体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分别取得什么重要成果?2、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化学家在核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领域分别取得什么重要成果?3、20世纪90年代以来,张青莲取得哪些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杜雨苍取得什么重要的研究成果?4、如何认识中国化学与世界化学水平的差距?§6中国大学化学教学沿革1、成就辉煌的中国古代化学工艺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化学科学?近代化学科学是何时何地形成的?其标志是什么?2、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主要是什么教育制度?这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3、中国何时始接受西方科学教育?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文化、教育和科学处于什么状态?§6-1 早期化学教学(1865~1937年)①1、近代化学何时传入中国?最早开设化学课程的学堂是叫什么名?2、《癸卯学制》是何时何机构颁布?何时废止?它规定的教育体制分成多少阶段?其中哪些阶段开设化学课程?3、《癸卯学制》规定大学堂分成哪些科类?格致科和工科大学堂分别设置哪些门类?§6-1 早期化学教学(1865~1937年)②1、京师大学堂何时设立化学门?至1930年哪些著名的大学(堂)设立了化学系(门)?当时化学教学水平如何?其原因是什么?2、《癸卯学制》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变革产生什么作用?对化学教学起了什么作用?3、海外留学的做法对中国的化学教学有什么影响?哪些著名的留学化学家对中国高等化学教学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6-2 战乱时期的化学教学(1937~1949年)1、八年抗战对中国高等教育造成了怎样的摧残?大批中国著名的大学搬迁到什么地方?当时大后方如何开展化学教学?2、抗战结束到1949年,中国大学得到哪些恢复和发展?当时的化学教学具有什么特色?§6-3 建国初期17年的化学教学(1949~1966年)①1、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何时召开?所确定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是什么?第一次全国高教会议提出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新中国成立初,何年进行全国范围高校院系大调整?调整后开设化学系的综合大学和高师院校各有多少所类?3、全国范围高校院系大调整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对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什么影响?§6-3 建国初期17年的化学教学(1949~1966年)②1、1953-1956年高等院校化学教学工作取得了什么成绩?2、1957-1961年,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研和教育处于什么状态?高校的化学教学受到了怎样的影响?3、1961年中共中央制定的“八字方针”是什么?此后六年中国高校化学教学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和提高?§6-4 文化大革命和拨乱反正时期的化学教学(1966~1980年)①1、文化大革命是何时何目的开展的?它对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研和教育造成怎样的破坏?2、文化大革命中,中国的高等院校是怎样招生的?化学教学是如何进行的?§6-4 文化大革命和拨乱反正时期的化学教学②(1966~1980年)1、文化大革命何时何结束?何时恢复高考招生,此时的化学教学状况是怎样的?2、标志着“科学的春天”来临中国大地是什么会议?是何时召开?3、1976~1980年中国化学教学得到怎样的恢复和发展?08.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