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涉河桥梁水利技术规定(暂行)
湖南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

湖南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申请书项目名称:申请单位名称:法人代表:湖南省水利厅制申请须知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干流,洞庭湖区河道湖泊(长江委管辖除外),省际边界河道,市(州)边界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的河道及航道整治工程和拦河、跨河、穿河、临河的闸坝、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排水等工程设施(简称建设项目);其他河段上兴建跨市(州)行政区的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在长江湖南段兴建的符合水利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定的由省审批的建设项目;应当向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
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要求,湖南省水利厅负责对在进行涉河管理事项的审批工作。
二、建设单位提出申请时,应当提交以下申请资料:1.湖南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申请书(4份);2.建设项目所依据的文件(4套);3.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20—30套);4.建设项目涉及河道与防洪部分的工程建设方案(4套);5.建设项目所处河段河道地形图(比例尺:1/500—1/5000)(4套);6.与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签订的有关协议。
表1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名称详细地址法人代表电话邮编主管单位设计单位工程建设方案主要内容工程规模工程投资(万元)河名项目地点岸别坐标(桩号)占用河道尺寸顺水流方向米; 垂直水流方向米建设项目涉河部分结构型式施工时间开工:年月日完工:年月日建设项目涉河部分永久占地(m²)平面临时占地(m²)平面断面断面表2一、申请缘由:二、工程建设内容:三、防洪影响及其补偿措施:四、施工度汛简要方案:盖章:年月日。
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湘水政[2008]14号
![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湘水政[2008]14号](https://img.taocdn.com/s3/m/3a008cd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3.png)
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正文:---------------------------------------------------------------------------------------------------------------------------------------------------- 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湘水政〔2008〕14号)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规范行政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省水利厅对现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
现将清理结果公布如下:一、省水利厅决定,宣布《进一步做好今年各项水利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等1件规范性文件失效(见附件1)。
二、省水利厅决定,确认《关于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等22件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见附件2)。
三、省水利厅决定,重新公布《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做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等2件规范性文件(见附件3)。
上述废止、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不再执行。
上述确认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与本公告发布前连续计算;重新公布的规范性文件,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重新计算有效期,但是,规范性文件规定了有效期的,按其规定的有效期执行。
省水利厅于2008年9月30日以前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未列入继续有效和重新公布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自2008年10月1日起不再执行。
附件:1.省水利厅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2.省水利厅确认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3.省水利厅重新公布的规范性文件目录二○○八年十月八日附件1:省水利厅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制定机关文号文件标题1湖南省水利厅湘水财〔2007〕70号进一步做好今年各项水利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附件2:省水利厅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序号制定机关文号文件标题1湖南省水利厅湘水财〔2004〕17号关于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2湘水财〔2004〕50号关于印发《日元贷款湖南城市防洪项目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3湖南省水利厅湘水财〔2008〕30号关于我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与管理的意见4湖南省水利厅湘水保〔2007〕1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5湖南省水利厅湘水保〔2007〕18号湖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6湖南省水利厅湘水保〔2008〕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7湘水政〔2005〕39号湖南省市(州)际水事纠纷预防和处理办法8湖南省水利厅湘水建管〔2006〕37号关于印发《湖南省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9湖南省水利厅湘水建管〔2007〕6号关于印发《湖南省小(二)型水库安全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10湖南省水利厅湘水建管〔2007〕7号关于印发《湖南省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报告编制导引》的通知11湖南省水利厅湘水建管〔2007〕20号关于印发《湖南省财政补助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12湘水建管〔2007〕44号关于印发《湖南省财政补助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省级补助项目竣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13湖南省水利厅湘水建管〔2008〕3号湖南省水利厅关于调整水利工程建设人工和材料价格意见的通知14湖南省水利厅湘水建管〔2008〕16号关于颁发《湖南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通知15湖南省水利厅湘水建管〔2008〕21号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导则》的通知16湖南省水利厅湘水建管〔2008〕25号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水利工程建设参建单位不良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7湘水建管〔2008〕27号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水利工程施工及材料设备招标投标细则》的通知18湖南省水利厅湘水建管〔2008〕53号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国家规划内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19湖南省水利厅湘水建管〔2008〕52号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国家规划内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与施工监理项目实行打捆招标和集中招标的通知20湖南省水利厅湘水建管〔2008〕79号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08年度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与施工监理集中招标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21湖南省水利厅湘水财〔2006〕40号关于印发《湖南省水利科学技术投入的筹集与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22湖南省水利厅湘水科教〔2006〕3号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湖南水利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附件3:省水利厅重新公布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制定机关文号文件标题1湖南省水利厅湘水保〔2003〕19号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做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2湖南省水利厅湘水保〔2003〕25号关于做好城镇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结束——。
关于涉河项目防洪评价的几个问题研究

关于涉河项目防洪评价的几个问题研究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涉河项目防洪评价的内容、方法、指标、精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涉河项目;防洪评价;指标;措施中图分类号: tv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问题的提出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凡涉河的建设项目,在立项之前应事先进行防洪评价,并获得许可。
防洪评价报告是发改部门审批(或核准)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前置条件,防洪评价报告通过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之后,建设项目才能获得审批。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对报告编制的内容和格式做了一般性的规定,但对防洪评价结论的可行与否没有规定具体的评判标准和明确的技术指标,比如壅水多少、减少多少流量可以接受等。
2防洪评价的内容《水法》、《防洪法》对围垦河滩、河道做了严格规定,除规划岸线调整外,不允许围垦和占用河道、河滩,南四湖流域主要涉河建筑物是桥梁、码头及跨河管道等。
防洪评价主要评价建设项目对河流的影响及项目自身防洪问题,主要有:(1)是否妨碍行洪、降低河湖泄洪能力;(2)对河势稳定、水流流态、冲淤变化有无不利影响;(3)对堤防、护岸和其他水工程安全的影响;(4)对防汛抢险的影响;(5)是否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及防洪规划、治导线规划、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等专业规划,对流域规划实施有何影响;(6)建设项目自身防御洪涝的标准与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7)是否影响第三方当事人的水事权益;(8)是否符合其他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
3防洪评价计算方法设计洪水(潮位)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进行。
水力计算主要根据《水力学计算手册》、《水工设计手册》及《水利动能设计手册》(排涝分册)进行。
3.1壅水高度计算桥墩壅水高度计算方法有两种:(1)(2)码头等阻水建筑物壅水高度计算公式如下:(3)3.2流态变化分析建筑物引起的流态变化应采用物模或数模进行分析。
《涉河建设项目河道管理技术规范》修订概要

第!期2018年8月广东水利水电GUANGDONG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No.8Aug.2018《涉河建设项目河道管理技术规范》修订概要叶海燕6,何书琴2(1.广州市河涌管理中心,广东广州510640;2.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5)摘要:为适应新时期行政审批和监管的要求,广州市水务局组织对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涉河建设项目河道管理技术规范》进行修订。
该文从审批管理要求、批后监管要求和项目验收要求等本次修订增加的要点对规范进行了重点解读。
《技术规范》的修订,将使涉河建设项目的行政审批及监管更高效、便民、规范和标准。
关键词:河道管理范围;涉河建设项目;技术规范;修订中图分类号:TV867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 -0112(2018)08 -0087 -03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涉河建设项目河道管理技术规范》DBJ440100/T135—2012 (以下简称《技术规范》)由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年8月14日批准发布,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实施[1]。
原《技术规范》发布实施至今已近6 a,为适应新时期行政审批及监管高效、便民、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广州市水务局组织对《技术规范》进行了修订,本文着重就《技术规范》的修订背景、修订过程和修订要点等进行解读。
1修订背景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许可是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的行业部门多,技术含量高,建设内容复杂;高效、规范、有序地实施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行政许可对保障河道防洪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012年9月1日起施行的《技术规范》对规范和加强广州市涉河建设项目的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对行政审批及监管高效、便民、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结合近年来广州市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实践及新出台的《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广州市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管理办法》和《广州市水务管理条例》,对《技术规范》进行修编是十分必要的。
涉河桥梁工程施工方案(有围堰)

涉河桥梁工程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施工计划安排 (4)四施工准备 (5)五、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10)六、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6)七、质量保证措施 (17)八、环境保护措施 (18)九、安全保障措施 (19)十、文明施工措施 (20)一编制依据1.1xx高速公路(xx段)工程施工图设计;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4现况调查资料。
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xx高速公路(xx段)工程第三标段(K6+400~K8+850),设计起点K6+400,位于主线收费站以南,新凤河以北,与二标终点相接;设计终点K8+850位于中郭路以北,全长2.45km。
标段内桥梁工程所涉河流主要有新风河、凉凤灌渠及北野场灌渠。
本工程设计主线桥、A线匝道桥、C线匝道桥、D线匝道桥、F线匝道桥均跨越现况新凤河及凉风灌渠,新建桥梁的部分下部结构位于新凤河及凉风灌渠河道范围内,结构施工需要在局部围堰或导流之后进行施工。
同样,北野场灌渠跨河桥需要部分拆除并新建帮宽,其结构施工也需要在河道围堰导流后方可进行。
河道范围内涉及的各轴及工程量详见下表。
位于河道范围内的工程项目统计表经现场调查,现况新凤河河道上口宽50m,下口宽30m,流水面宽8m,流速约0.3m/s,承台底高程22.26~23.37,河底高程26.78~26.92,现水深1m,河岸高程30.70,河道高度约3.8m,百年一遇洪水位30.45,河床底部为0.6m厚淤泥,河床渗水性较小。
凉凤灌渠位于新凤河北侧,与新凤河相通,渠内上口宽约15m,下口宽7m,承台底高程27.5;河底高程27.3,水深约0.5m,渠深4m。
北野场灌渠位于本工程东侧,南北向与六环路相交,其上的现况北野场灌渠跨河桥需要部分拆除并新建帮宽。
该灌渠上口宽10m;水面宽8m,承台底高程25.45;河底高程27.5,水深1.2m。
廊桥十大案例

廊桥十大案例官山廊桥项目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建于珠江流域北江一级支流武水河。
2017年5月,临武县与某企业签订官山廊桥项目招商合作协议,2018年9月项目动工建设。
官山廊桥长59.4米、宽30.4米。
该企业以廊桥名义大幅加宽桥面开发建设商业用房,设计商业用房共4层,高24.03米,总面积9992平方米,总投资近1亿元。
2019年5月,湖南省审计厅对临武县进行审计时指出,临武县在河道建设廊桥进行商业开发,影响河道行洪安全,且低价出让土地,造成国有资源流失。
省河长办、省水利厅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向省委、省政府报告了相关情况。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官山廊桥问题整改,时任省委书记、省长均作出批示,要求认真对待处理。
2020年,省河长办、省防汛办约谈了郴州市政府和临武县政府,在市、县两级共同努力下,官山廊桥项目全部拆除,武水河恢复了河道原貌和行洪能力。
【整治情况】联合调查组调查指出,该项目临武县虽经过了考察研究、专家论证、行政审批、集体决策等相关程序,但在立项、审批、建设过程中存在建设方擅自变更并违规施工、防洪影响评价报告有质量缺陷、职能部门工作有瑕疵等问题。
违规调整规划,将两岸堤防作为商业用地出让。
开发商无偿占用了河道上空空间,形成了非法占用土地的违法事实。
桥墩阻水率高达37.4%,严重超过《湖南省涉河桥梁水利技术规定(暂行)》6~7%的要求,项目建设对所在河段防洪安全构成了较大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四十二条“对河道、湖泊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由防汛指挥机构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的规定,联合调查组建议临武县政府依法依规限期拆除现有商业廊桥,恢复河道行洪能力。
2020年12月,临武县组织300余人、挖掘机10台次、装卸车20辆,投入300多万元开展拆除工作。
至2020年底,官山廊桥拆除工作全面完成,解决了河道行洪安全隐患。
怀邵衡铁路桥梁总体设计

怀邵衡铁路桥梁总体设计尹书军【摘要】主要介绍怀邵衡铁路全线桥梁的总体设计情况。
为了解决该线复杂的地理、地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造成全线的设计困难,桥梁设计除按一般简支梁设计外,还提出以大跨度桥梁为辅的解决方案。
在岩溶较为发育区域,提出桥梁基础安全持力层和基底位置,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人工造壁为主的钻孔成桩措施。
施工结果反映该线桥梁设计效果良好。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eneral design of the bridges on Huaihua-Shaoyang-Hengyang Railway. In order to solve the design difficulties caused by the complex geographical, 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 is normally proposed and large span bridge is additionally suggested. In the more developed Karst area, safe stress holding layer is recommended for bridge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position is defined. Furthermore, the artificial drilled pile is employed fundamentally as the actual situation requires. The construction results just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bridge design.【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6(060)011【总页数】5页(P53-57)【关键词】铁路桥梁;连续梁;岩溶处理;设计【作者】尹书军【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2.51.1 线路概述怀邵衡铁路位于湖南省中西部,起于怀化市怀化南编组站,止于衡阳市颜家垄站,沿途经过怀化市、邵阳市、衡阳市下辖的14个县(市、区)。
涉河桥梁壅水计算经验公式法优缺点分析

涉河桥梁壅水计算经验公式法优缺点分析摘要:桥梁建成后,桥孔对水流压缩,桥址上游水流流速变缓、桥下流速增大,上游水位壅高的同时,桥位河段的水沙运动及河床演变变得非常复杂。
本文旨对现行主流经验公式法的优缺点进行研究,实现壅水计算的规范、准确。
关键词:桥梁壅水;经验公式1、研究背景桥梁构筑物目前是人类克服自然水体阻隔、扩大人类活动范围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但桥梁建设后,桥孔对水流压缩,上游水位壅高。
同时由于桥孔约束水流,桥下流速增大,使原来水流与河床泥沙相对运动平衡状态遭受破坏,桥位河段的水沙运动及河床演变变得非常复杂,导致桥址断面发生一般冲刷和桥墩桥台附近的局部冲刷,影响两岸防洪安全及桥梁自身的设防安全。
因此,需加强涉河桥梁壅水计算方法的理论研究,制定更为规范的计算方法。
2、桥梁壅水经验公式法介绍现行的经验公式法主要分为能量公式、动量公式和试验公式三类。
能量公式是根据能量转化原理或能量守恒定律建立起来的壅水计算公式,是守恒缓变非均匀水流的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最初的壅水公式就是能量公式推导出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道不松(D’Aubuioson)公式。
动量公式是依据动量守恒原理建立起来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拉笛申科夫公式(1959年)。
试验公式是建立在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经验公式,其中最著名的是Yarnell公式,该式在美国工程界和HEC-2,HEC-RAS及MIKE11等行业软件中获得广泛应用。
3、经验公式法优缺点对比分析桥梁的壅水计算按照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求解方法可分为经验公式法、数值模拟法和物理模型试验法。
国内外,常用的经验公式主要如下:1、D’Aubuioson公式∆Z=ηVm2-V2式中,∆Z—桥前最大壅水高度,m;η—与河段特征及河滩路堤阻挡流量和设计流量的比值有关的系数;Vm2—桥下平均流速,m/s,为设计流量被全河过水断面除得之商。
公式形式简单,参数容易选择,考虑因素较多,适用于各类河流,阻力系数的η值的取值标准和桥下平均流速计算方法过于粗略,参数取值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大,会造成壅水计算结果的不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 岸坡冲刷...........................................................................................................................................12 8 涉河桥梁其它要求 ............................................................... 13 附录 A ........................................................................... 15 附录 B ........................................................................... 17 1 阻水率计算..........................................................................................................................................17 2 桥前壅水计算......................................................................................................................................18 3 冲刷计算...............................................................................................................................................22 编制说明......................................................................... 26 1 总则......................................................................................................................................................26 2 术语.......................................................................................................................................................26 5 涉河桥梁的防洪评价..........................................................................................................................31 6 涉河桥梁布置......................................................................................................................................31 7 涉河桥梁水利控制条件......................................................................................................................32 8 涉河桥梁其它要求..............................................................................................................................33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周柏林 周北达 朱诗好 钟艳红 石志游 田大作 罗正保 杨中笑 张贵金 李梦成 孟艳秋 何怀光
目 录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2.1 水系、干流.........................................................................................................................................2 2.2 支流.....................................................................................................................................................2 2.3 涉河桥梁.............................................................................................................................................2 2.4 河道管理范围.....................................................................................................................................2 2.5 主槽.....................................................................................................................................................3 2.6 防洪标准.............................................................................................................................................3 2.7 设计低水位..........................................................................................................................................3 2.8 河床一般冲刷.....................................................................................................................................3 2.9 河床局部冲刷.....................................................................................................................................3 2.10 岸坡冲刷...........................................................................................................................................3 2.11 桥位....................................................................................................................................................4 2.12 桥墩、承台........................................................................................................................................4 2.13 梁底标高...........................................................................................................................................4 2.14 壅水高度、最大壅水高度和影响范围 ...........................................................................................4 2.15 阻水率...............................................................................................................................................4 3 涉河桥梁等级划分................................................................. 5 4 防洪标准 ........................................................................ 6 4.1 涉河桥梁防洪标准.............................................................................................................................6 4.2 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6 4.3 防洪评价标准......................................................................................................................................6 5 涉河桥梁的防洪评价 .............................................................. 7 6 涉河桥梁布置要求 ................................................................ 8 6.1 桥位.....................................................................................................................................................8 6.2 梁底标高.............................................................................................................................................9 6.3 桥墩及承台布置..................................................................................................................................9 6.4 桥面集中排水...................................................................................................................................10 7 涉河桥梁水利控制条件 ........................................................... 11 7.1 桥梁阻水控制指标............................................................................................................................11 7.2 墩台壅水...........................................................................................................................................11 7.3 流态变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