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遗传学与人类的可塑性

合集下载

遗传学与人类行为

遗传学与人类行为

遗传学与人类行为遗传学是研究基因在生物遗传中的传递和变异的科学。

人类行为则指的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行动和行为习惯。

遗传学与人类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基因对于人类行为的发展和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别从遗传学的角度和人类行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关系。

一、遗传学对人类行为的影响1. 遗传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人体内的基因决定了个体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特征,从而影响了其行为。

例如,某些基因可能会导致个体具有更高的智商,从而在学术领域表现出较好的成绩;而另一些基因可能会增加个体对风险的接受度,使其在冒险活动中更为积极。

2. 遗传因素对群体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简单叠加,还受到遗传因素在群体层面的影响。

群体内的基因差异可能会导致不同行为类型的分化。

例如,某些族群可能因为遗传的原因对于某种行为更加倾向,如某些地区的国家对音乐和舞蹈有着特别的热爱,这可能与其遗传背景有关。

二、人类行为对遗传的影响1. 行为对基因的选择作用人类行为对基因传递和变异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行为会导致选择性压力的出现,有助于某些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基因在种群中得到更高的频率。

例如,在环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个体通过竞争等行为来提高自身的生存和繁殖机会,从而促进了某些基因的延续。

2. 行为对基因的表达调控人类行为对基因的表达以及基因的活性也有着调控作用。

环境刺激和行为习惯可能会引起基因的启动或抑制,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对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个体的饮食习惯、运动行为等都可能会通过改变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其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

结论综上所述,遗传学与人类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遗传因素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人类行为又通过选择作用和基因表达调控作用影响着基因的变异和传递。

遗传学研究人类行为的发展和塑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和差异。

这对于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遗传学的重要性与应用前景

遗传学的重要性与应用前景

遗传学的重要性与应用前景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科学,它对于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遗传学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生物的遗传机制,还可以为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探讨遗传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医学、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遗传学的重要性1. 揭示生物的遗传机制遗传学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的遗传机制,包括基因的传递、表达和变异等过程。

通过对基因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基因是如何决定个体的性状和特征的,进而揭示生物的进化和发展规律。

2. 促进人类健康遗传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人类的遗传信息,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患病的遗传基础,预测和预防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同时,遗传学还可以为个体化医疗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个体基因组的分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促进农业发展遗传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通过对农作物和家畜的遗传信息的研究,我们可以培育出高产、抗病、抗逆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和家畜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发展。

同时,遗传学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4. 保护生物多样性遗传学的研究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的遗传信息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物种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遗传学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种的适应性和适应能力,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指导。

二、遗传学的应用前景1.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遗传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对患者基因的修复、替换或增强,可以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和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未来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为一些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2. 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是遗传学在农业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农作物和家畜的基因组,实现对性状的精准调控。

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可塑性实证评估

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可塑性实证评估

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可塑性实证评估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对人类基因组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人类基因组是由数十亿个碱基对组成的,它承载着个体的遗传信息。

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对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可塑性存在争议。

遗传可塑性指的是在基因水平上,在相同基因型条件下,个体表现出不同的性状或表达不同的基因功能。

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可塑性是实实在在的,它对我们理解一些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关于遗传可塑性的研究表明,在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中,基因的表达可以通过特定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例如,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饮食选择会对基因表达产生显著影响。

不同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一些基因的激活或抑制。

这意味着我们所选择的食物可能与我们个体的基因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为了解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外,研究还显示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通过对双胞胎进行研究发现,即使具有相同的基因型,双胞胎在生活环境不同的情况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基因表达模式。

这再次证明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具有重要的影响。

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可塑性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特别重要。

例如,癌症的发生往往与一系列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

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

进一步理解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可塑性可以帮助我们阐明癌症的发生机制,并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除了疾病,个体的表型特点也可能与基因的可塑性有关。

研究表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差异可能导致个体间的差异。

这为理解人类个体差异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解释。

例如,在人类的身高差异中,遗传因素占一定比例,但环境因素也对身高的发育有重要影响。

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可塑性为我们揭示个体差异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可塑性并不意味着基因可以随意改变或控制。

遗传可塑性是一种相对的现象,它依赖于基因型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个体的基因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环境因素只能对其进行调控,而不能完全改变。

遗传学研究在人口学中的应用与意义

遗传学研究在人口学中的应用与意义

遗传学研究在人口学中的应用与意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遗传学研究在人口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遗传学作为一门研究遗传规律的科学学科,通过探究个体遗传物质的传递与变异,为人类了解种群演化、疾病传播、人群间的亲缘关系等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遗传学研究在人口学中的应用与意义,并探讨其对人类社会和医学发展的启示。

1. 遗传学在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中的应用通过遗传学研究,科学家们可以分析人类原始群体的遗传信息,揭示人类起源和久远的演化历程。

比如,研究人类祖先的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DNA可以追溯我们共同的起源并确定人类遗传树的枝干。

同时,研究人群的遗传特征还可以推断古代人类的迁移路线和人口扩散模式,为人类历史、地理学和人类学领域提供宝贵的证据。

2. 遗传学在人群间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分析DNA序列的相似性,遗传学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确定人群间的亲缘关系。

例如,通过研究人类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科学家们可以推断不同人群之间的基因差异,进而揭示族群间的迁徙和混合历史。

此外,遗传学还可以帮助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缩小可疑人群范围,为犯罪侦查提供重要线索。

3. 遗传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遗传学的研究对于揭示疾病的遗传机制尤为关键。

疾病既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遗传学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分析疾病的遗传风险,推测患病的可能性。

比如,研究家族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突变,可以为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另外,遗传学在癌症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肿瘤基因的突变,可以揭示肿瘤的发生机制,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

4. 遗传学在人口健康管理中的应用遗传学的科学研究对人口健康管理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遗传学的研究,可以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方案。

例如,根据个体基因组的特征,可以预测其患某些疾病的风险,进而制定个性化的预防策略。

此外,遗传学还可以为人口健康管理提供资源配置和政策决策的依据。

基因工程的特点

基因工程的特点

基因工程的特点基因工程是一种现代生物技术,它利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修改、调控和重组,以达到改变其性状、增强其功能或者创造新的生物体等目的。

基因工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度精准:基因工程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对基因序列进行高度精确的编辑和调控,实现对目标基因的精准修饰。

2. 多样性:基因工程可以对不同种类、不同来源、不同性状的生物进行改造和创新,扩大了人类掌握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

3. 可塑性:基因工程可以通过改变单个或多个基因来调节整个生物体内部环境,从而实现对其外部表现形态、代谢方式等方面的可塑性。

4. 应用广泛:基因工程已经在医药、农业、环保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5. 风险与挑战:尽管基因工程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面临着很多风险和挑战,如遗传污染、生态失衡、伦理问题等。

基因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 基因克隆:通过分离和复制目标基因,实现对其进行精确的编辑和调控。

2. 基因重组:将不同来源的基因进行重组,创造出新的生物体或者增强已有生物体的功能。

3. 基因敲除:通过人为干预目标基因的表达,实现对其功能的抑制或者消除。

4. 基因编辑:利用CRISPR/Cas9等技术手段,对目标基因进行精准编辑和调控。

5. 基因治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出针对遗传性疾病、癌症等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

6. 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以改变其性状、增强其功能或者创造新的生物体。

7. 合成生物学: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手段,设计和构建全新的生物系统或者模块化组件。

总之,基因工程是一项高度复杂而又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技术,它可以为人类带来很多好处,但也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其中的风险和挑战。

遗传与环境因素在表型可塑性中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因素在表型可塑性中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因素在表型可塑性中的作用表型可塑性是指同一基因组和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的不同性状。

它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大致形态和色素,而环境因素则会影响个体的形态、行为和生理特征等方面。

本文将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向分别探讨表型可塑性的作用机制。

遗传因素在表型可塑性中的作用遗传因素是指它们可以通过父母遗传给子代的基因。

遗传的不同类型和频率决定了个体的表型的基本特征,例如身高和眼色等。

但是,事实上,每种基因对表型的影响并不是固定的,不同环境下的相同基因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表型,这就是基因的表型可塑性。

例如,基因对身高的影响取决于环境因素如营养条件的影响。

孪生研究表明,相同基因体系下,环境和遗传因素对身高的影响不是100%的。

子代的身高主要与父母身高相关,但当子代生活在不良的环境下时,他们的身高可能会相对较矮。

同时,如果一个人的遗传条件有利于身高增长,但他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这些基因也无法完全表现出来。

遗传因素在表型可塑性中的作用不能被低估,因为不同基因和不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表型的形态和功能,并可能导致适应性的改变。

环境因素在表型可塑性中的作用环境因素是指生物个体和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栖息地、气候、食物等等。

环境因素可以与遗传因素共同塑造表型。

同等遗传条件下,环境越恶劣,表现出的表型差异就越大。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同一个基因体系下,从人工哺育的动物与从母亲哺养的动物表现出的形态差别。

同样,幼童缺乏足够的营养和儿童期接受的教育也会影响智力和身体素质。

环境对表型的影响是通过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生理和行为表现出来的。

环境中的压力(生存环境恶劣、热、寒、水分蒸发量的变化、食物缺乏等)提示了一些基因的表达。

这些基因工作所产生的习惯性生理变化可以改变个体的表型。

例如,在低养分和不稳定的气候环境中成长的稻谷普遍矮小,但叶片茁壮,以便在土壤水分不稳定的环境中生长,以及节省大量的营养物质。

生物进化中的遗传变异与表型可塑性

生物进化中的遗传变异与表型可塑性

生物进化中的遗传变异与表型可塑性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数代中经过自然选择、变异和适应等过程,逐渐适应环境并改变其遗传特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遗传变异和表型可塑性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生物进化中的遗传变异与表型可塑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物种适应和生存的影响。

一、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个体之间基因型的差异。

这种差异来自于个体间遗传物质的不同组合,主要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混合等过程导致的。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提供了物种在不同环境下适应的可能性。

遗传变异导致了个体的表型特征存在差异,进而影响着它们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遗传变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无性变异和有性变异。

无性变异是指通过无性繁殖(如细菌的二分裂)产生的个体间的遗传差异。

有性变异则是指通过有性繁殖(如交配)产生的个体间的遗传差异。

有性变异可以更快地产生新的遗传组合,增加了群体的适应性。

在进化中,遗传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来决定哪些个体能够生存和繁殖下一代。

适应性较高的个体会更有可能留下后代,从而使有利的遗传特征在物种中逐渐普遍。

这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的核心。

二、表型可塑性表型可塑性是指个体在相同基因型下,由于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表型特征。

它反映了个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表型可塑性可通过生物的发育过程而发生,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反应。

表型可塑性对个体生存和繁殖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使得个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提高其生存能力。

换言之,表型可塑性提供了一种在环境变化时,个体能够快速适应的方式。

表型可塑性与遗传变异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一方面,表型可塑性可以改变个体的生存环境,进而导致遗传变异的积累。

另一方面,遗传变异可以决定个体的表型可塑性的潜力和范围。

因此,表型可塑性与遗传变异共同作用,塑造了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

三、遗传变异与表型可塑性的作用遗传变异和表型可塑性在生物进化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遗传变异提供了生物适应环境的原材料,它使得物种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存活和繁衍。

遗传与表型变异的可塑性研究

遗传与表型变异的可塑性研究

遗传与表型变异的可塑性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遗传和表型变异的可塑性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从单细胞到整个生物体,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最终呈现出独特的表型形态和功能表现。

而不同的环境因素可以促使同一医学锻炼的个体出现差异,甚至影响到遗传基因的表现。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探讨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在表型变异中的作用,力争做到深入浅出,让读者能够得到一定的启发。

一、细胞层面变异研究细胞层面的遗传变异主要涉及到染色体的复制和分裂过程中不同的细胞分化过程。

不同分化状态的细胞,其基因的表达和形态都各有不同,而染色体的复制和分裂是保证细胞分裂精确性的基础。

在这方面的研究上,特别是在遗传基因的表达方面,如同一细胞群体的衰老和癌变等,研究人员经常使用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单细胞RNA测序)技术获取细胞的分化状态和遗传基因的表达变化。

而在表型变异方面,有一些基因的组合是特别容易出现变异的,这就是同源染色体重组合。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染色体组合,尤其是性染色体,长期以来就是人类各个族群之间差异比较大的部位。

目前,通过DNA分析以及基因地图技术,人们已经掌握了不同种群之间的血统关系和迁移路线。

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一些基因型和表型变异的关系,尤其是在遗传基因中发现的突变,可能会导致某些表型上的差异和遗传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细胞层面的变异研究是遗传和表型变异的起源,需要细致入微的探究。

二、组织器官层面变异研究组织器官层面的变异研究主要是针对单个器官的研究,以了解器官的形态和功能特性。

在这个层面,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并不是那么直接,会经过一系列的调节和影响,最终影响到器官的发育和功能表现。

如人体的皮肤颜色就可以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通过一系列基因和信号通路的调节来实现的。

在组织器官层面的变异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病人样本、实验动物和细胞模型来进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2 遗传学与人类的可塑性我们能够利用遗传工程来改变人性吗,又应该改变到什么程度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以下三个问题的答案:(1)我们现在能做什么?或者更准确地讲,当前我们在人类遗传学领域正在做些什么?(2)以后我们又能怎么做,换句话说,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取得哪些技术上的进展呢?(3)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可以而且是应该划定一条界线,使基因转移只用于治疗一些严重的疾病,而不是用于任何其他的目的。

基因转移永远都不要用于进行所谓的提高或者是改良人类的尝试。

显然,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里,很有可能会实施对基因转移的几项运用。

许多由单个基因的缺陷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将能被治愈,例如腺苷酸脱氨酶缺乏症(一种严重的儿童免疫能力缺乏症),镰状细胞性贫血,血友病,和高歇氏症。

还有某些癌症,病毒病(例如艾滋病)和某些形式的心血管病都是基因治疗的对象。

除此之外,生殖细胞基因治疗,也就是把一个基因植入病人的再生性细胞里,不久的将来,在技术上也将成为可能。

然而成功的体细胞基因治疗也为遗传改良工程打开了大门,也就是说,提供个体自己所需的具体特征(体细胞工程)或是这些个体希望他们的后代所具有的特征(生殖细胞工程),这些都不涉及疾病的治疗。

当前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把一个生长激素基因植入一个正常儿童体内,以期望这个儿童能够长得高大一些。

如果科学有一天使之成为可能的话,那么应该允许父母任意选择他们所想要的孩子的某些有用的特征吗?拒绝遗传改良工程体细胞基因治疗和基因促进工程之间能够而且也应当划定一条界线。

我们的社会再三地表明有必要时在生物化学研究中可以划这样的界线。

1978年的贝尔蒙报告(一项由政府赞助的保护实验中的人类受试者的研究)阐明了如何制定一些指导方针来区别合乎道德和违背道德的临床研究,并且区分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

我们的职责是确定如何以及在何处来划出关于遗传工程的界线。

人们认为用体细胞基因治疗严重的疾病合乎道德,因为它符合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原则:行善,用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因此,基因治疗也将是一种德行。

在什么情况下,人类基因工程会违背道德呢?从最广义的角度上来讲,当它有损于而不是有助于促进人类的尊严时,那它就不能再被称之为一种德行了。

不管是从神学的还是世俗的角度上来讲,划出这样一条界线的理由应该建立在这一论点上:如果超越了这条线,那么社会所认为的对于人的尊严极为重要的人类价值标准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体细胞改良工程将会在两方面威胁到重要的人类价值标准:它在医学上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它所要冒的风险超出了所可能获得的益处,因此整个程序可能会带来危害。

另外,它在道德方面也是危险的,因为它要求我们的社会做出它还不能做的决定,因此会导致更多的不公平与歧视。

医学现在仍然是一项不很精确的科学。

我们只粗略地认识了单个基因的运作,还知道有成千上万的持家基因(使单个细胞运行的基因)。

我们预测有一些调节基因与这些持家基因的整体控制和调节有着密切的联系。

然而我们对于某个身体器官是如何发育成为现在的形状和大小却知之甚少。

我们确已十分了解整个中央神经系统的运行,例如,我们已经开始理解分子如何在电路,信息的储存和信号传送方面起作用。

但是我们还远远不能理解思维和意识,更不能理解人类的精神存在。

尽管我们不理解分子上如何形成思维,爱以及相互作用的器官,我们即将能够改变其中的一些分子了。

是否有一些特定的基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大脑的组织、结构、新陈代谢或是线路迂回,以产生抽象思维、对善恶的思考、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神的敬畏呢?如果我们无知地尝试改变一个或多个基因以改变整个基因组织,结果将会怎样呢?我们能尝试进行这种改变吗?目前当然不能。

如果实验带来的问题会影响到个人或是他们的后代,我们能弥补这些损害吗?目前当然不能。

每个父母都知道有些孩子相比同环境中的其他孩子而言更懂得爱别人也更招人爱。

这也是由基因控制的吗?如果这些基因突然改变了又会如何?我们又如何知道这样的基因是否改变了呢?鼓弄未知事物我所关注的是,在我们目前文化科学专门知识水平上,我们可能就像那些爱拆装东西的小男孩一样。

他很聪明,能拆开手表,他甚至能将手表重新装好使它重新运转。

然而,如果他试图去“改进“它,又会怎样呢?他可能会装上更大的指针以便更清楚地看时间,但是如果这个指针对于表的整个装置来说太重的话,那么表就会走慢,或者是走得无规律,甚至就停了。

那个男孩对那些可见的零件非常了解,但他不理解准确的工程学,正是这种计算决定每个发条的力度,决定齿轮相互作用的方式,等等。

他对手表所作的改进最终只会破坏它。

现在我们能提供一种新的基因来改变人类生活中的某种特征,例如,生长激素基因。

如果我们仅仅是因为我们有能力这样做而去做的话,那么我们就可能像那个改变手表指针的小男孩一样。

我们同样对我们正摆弄的家伙的工作原理不甚了解.除了医学上的风险外,体细胞改良工程在道德上也是危险的,因此应该禁止。

我们假设体细胞改良工程根本没有医学风险,那么仍然有理由来反对这项程序。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人类基因被克隆后产生一种能使记忆容量显著增加的化学物质,然后被转移到猴子身上,结果将会怎样呢?如果有人提出要接受这样的基因转移,应该允许吗?一个父母都是五英尺的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如果要求接受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应该为他提供吗?在他本人或他的雇主的要求下,一个长期暴露在工业毒素下的工人可以接受基因转移以使他对此种毒素产生抵抗力吗?这一系列的事件提出了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应该提供何种基因;谁应该获得这些基因;如何防止对那些获得或不能获得这些基因的人的歧视。

我们的社会赞成利用基因工程来治疗严重疾病。

但是,基于医学和道德的原因,我们应当划定一条界线严格区分基因治疗与基因改良,决不能跨越这条界线。

Vocabulary expansion:1.capacity2. enhancement3. makeup4. erratically5. taken apart6. discriminatory7. detractors8. respectable9. contemplative 10. perspectiveCloze:1. form2. cause3. indication4. frustration5. balanced6. excessive7. inadequate8. stale9. encountered 10. ignored 11. instead 12. genuinely 13. indignant 14. interpret 15. underlyingReading practice:Passage 1: 1. A 2. A 3. CPassage 2: 1. A 2. D 3. CPassage 3: 1. C 2. A 3. APassage 4: 1. B 2. D 3. C参考译文(一)1. 她们那一头令人魂牵梦萦的深棕色秀发一部分挽成髻子垂在脑后,还有一部分则散批在肩上,显然是由于匆忙的缘故。

2. 戴安娜是一个极富同情心和责任感,有个性和美丽的人3. 研究过那封信后,我们毫不怀疑此信是别有用心的。

4. 工程设计是为发展人类所需工程而决定的过程。

5. 由于夏季温暖,雨量适宜,山坡平缓,人们已经有可能在这个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定居和耕作。

6. 他疲惫不堪,天气也越来越热,于是他决定一找到舒适的阴凉处就坐下休息。

7. 这新发现的南北两大洲,幅员辽阔,处处可以看到种种奇异的文明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财富。

现在这两大洲投入文明人的怀抱,这就大大地开阔了人们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眼界。

8. 说来说去,外迁的人是有独立性、自力更生的农家。

他们先往西走,到达阿巴拉契亚山脉,然后顺着山谷往南走,再又进入中央大盆地,最后向西去,越过落矶山脉。

9. 有独立见解的观察家们对你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10. 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但不应妨碍彼此接近与相互合作。

1.They taught us the value of an opportunity.2.He has long been used to last-minute decisions.3.The paper said editorially that it is against the guideline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our Party to refus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usband and wife living in two separate places.4.What I say today is only an inadequate expression of what I carry in my heart.5.I am no drinker, nor smoker.6.He is an ardent lover of classic music.7.Vietnamese War is a drain on American resources.8.Independent observers have commented favorably on the achievements you have made in this direction.9.We have known a similar past of humiliation and exploitation.10.Even 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is a land of liberty in which each individual has rights, the mere availability of those rights does not guarantee an easy life.(二)1.她那两片灵动红艳的嘴唇,那对天真烂漫的大眼睛,给她的姿色平添了诱人的魅力。

2.他们奉承她也好,敌视她也罢,玛格丽特都采取同样的态度——不动声色,保持尊严。

3.她对他时而兴致勃勃,时而极力挑逗,时而恶意作弄,时而又无动于衷,时而还对他满脸的鄙视。

4.医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医学是需要学问的职业。

它深深地植根于许多学科之中。

医学的责任是要应用科学知识造福人类。

5.若想参加奥运会,运动员需要有天资、良好的训练,并且愿意付出汗水和作出牺牲。

6.我环顾四周,只见雨在下,风在刮,周围一片黑暗。

不过我隐约看到前面有一堵墙,墙上有一扇门。

7.她高兴时就对他招招手,不高兴时就对他打哈欠,再高兴时就再对他招手。

他呢,就常常含着辛酸,半闭着眼睛去应付。

8.这样一来,由于历史学家得以更多地知道这些收藏文档,他们就能向那些文档的所有者请求允许利用它们,虽然并非总是如愿以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