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煜编【文学考研资料前言与说明】
煜编【文学考研资料前言与说明】

煜编【文学考研资料前言与说明】(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煜编]文学考研资料前言与说明前言我,落煜,河南新乡人,现就读于洛阳师范学院,以第三名的成绩考上南京大学的古代文学硕士(前两名是南大本校的)。
在2011年6月至8月,笔者历近百日,总结了这四百馀页的考研资料。
它们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四卷,[中国现当代文学]二卷,[古代汉语]一册,[语言学概论]一册,[文艺学概论]一册,[文艺学概论名词解释]一册,[外国文学名词解释]一册。
编完之后,又在去年最后的百馀日里,一边记诵,一边修改,时至今日,方修订完毕。
将这套粗陋芜鄙的资料公诸于世,我有些自己的想法。
考研,作为相对公平合理的选拔形式,要求我们系统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
作为备战文学硕士的我们,试卷以应试题的面目出现,我们不得不以“一二三四”诸答题模式应对;而真正能够提升我们功力的,却在文本..之中。
所以,笔者把略备的资料贡献出来,希望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去精读文本,博览群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硕士(而不是只背了一脑袋“一二三四”的学子)。
当然,这些资料亦能使大家事半功倍(这是无需赘言的)。
但是,诸位,这套资料在被你发现的同时,已有千千万万的对手拥有了它。
所以,你们最终拼的不是记忆力,而是,功底..。
说明1任何资料的编纂,虽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科学性,但也不可避免地渗入着者的个性。
这些资料在力求全面的同时,难免会有一些不平衡,还望诸研友见谅。
(比如,在[古代文学]中,由于笔者热心于先秦、古小说,资料里便出现了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
)2打印本资料时,建议用word2003或word2007,字库内有楷体_GB2312、黑体、宋体,这样可显示出资料中的重点、次重点、一般知识点等。
3一般情况下,标题用黑体,正文用小五宋体,并以加黑、楷体、六号小字等方式来区分重点与一般知识点。
南大洛煜学长的袁本教材笔记

南大洛煜学长的袁本教材笔记一、关于考研的基本问题(一)为什么考研,为什么考南大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谈,因为每个人的初衷不一样。
在我看来,不管出于怎样的理由,它一定要强大到支撑你从一开始走到最后。
如果问我为什么,我只能说喜欢就是喜欢了,没有理由。
如果能说出来,要么是说服自己要么是说服别人的。
为什么选南大,是因为想去南京。
在收集信息时南大的历史,人文精神吸引了我。
当然,中途也被一些道听途说差点放弃。
现在想来都是一些很小白的东西,比如我可不可以跨专业,可不可以跨地区,等等。
一句话——只要你有报考研究生的资格你就可以报南大。
关于歧视,很多学校多有,南大也并非十全十美,但他是我所能了解到的在公平方面做得最好的了。
如果有人说南大歧视,那么它“歧视”的不是你的出身而是你自身。
(二)考试科目公共课不必说了。
现在很多人对专业课考什么还不太清楚。
南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比较文学及世界文学,以上专业初试题目都是一样的。
专业一是文学卷,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和文艺学。
专业二是语言学卷,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纲要。
PS二级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面有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汉语国际教育是不同的,前者属于学硕,后者属于专硕(也称之为汉硕);前者没有指定教材,后者这几年在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上都有指定教材,以后不清楚。
因本人是考语言学所以啰嗦了一下。
(三)试卷结构专业一:十个名解(50分)——古代文学3个,现当代3个,世界文学2个,文艺学2个论述题六选四(100分)——古代文学2题,现当代各1题,世界文学1题,文艺学1题专业二:古代汉语(40分)——名解四个(20分),文选翻译(20分)现代汉语(40分)——貌似都是一些简答题,不好意思,记不太清楚了语言学纲要(20分)——两个简答各10分论文写作(50分)——语言学和文学理论二选一(四)复试进度及安排因本人二战,13年一月考过一次,二战时是14年九月开始复习。
文学类考研必备山西省考研文学复习资料推荐

文学类考研必备山西省考研文学复习资料推荐考研复习是每一个考生都要经历的阶段,而对于文学类的考研生来说,选择适合的复习资料是至关重要的。
在山西省考研文学复习中,以下是一些必备的资料推荐,希望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文学导论》作为文学类考研复习的基础教材,《文学导论》几乎是每一个考生必备的资料之一。
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文学的概念、内容、形式以及其主要流派等,对于考生打好基础、理清思路非常有帮助。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可以针对每一章节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并细致地总结笔记,以便于熟悉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
二、《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是一本全面介绍我国文学发展历程的教材,对于文学类考研生而言,它是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参考书。
该书内容包括了从古代文学到现代文学的各个时期,每个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均有详细介绍。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可结合教材内容,了解不同文学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对于后续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西方文学史》考研涉及西方文学的部分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配合学习《西方文学史》。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现代文学的各个阶段。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可对照教材进行学习,了解不同时期的主要作家、流派及其作品,对于西方文学的理解和应用有很大的帮助。
四、《文学作品导读》在考研复习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对于文学类考生来说,熟悉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文学作品导读》是一本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解读的资料,它提供了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个文学类型的经典作品导读。
复习过程中,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内涵、结构和艺术特点,为后续的文学创作和评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文学批评导论》《文学批评导论》是一本介绍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资料,对于文学类考研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涵盖了各个时期和流派的文学批评思想,对于考研生了解文学批评的发展和演变有很大的帮助。
文艺学名词解释考研资料

[煜編]考研資料彙編煜編【文藝學論綱】考研資料[煜编]文學考研資料前言與說明前言我,落煜,河南新乡人,现就读于洛阳师范学院,以第三名的成绩考上南京大学的古代文学硕士(前两名是南大本校的)。
在2011年6月至8月,笔者历近百日,总结了这四百馀页的考研资料。
它们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四卷,[中国现当代文学]二卷,[古代汉语]一册,[语言学概论]一册,[文艺学概论]一册,[文艺学概论名词解释]一册,[外国文学名词解释]一册。
编完之后,又在去年最后的百馀日里,一边记诵,一边修改,时至今日,方修订完毕。
将这套粗陋芜鄙的资料公诸于世,我有些自己的想法。
考研,作为相对公平合理的选拔形式,要求我们系统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
作为备战文学硕士的我们,试卷以应试题的面目出现,我们不得不以“一二三四”诸答题模式应对;而真正能够提升我们功力的,却在文本..之中。
所以,笔者把略备的资料贡献出来,希望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去精读文本,博览群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硕士(而不是只背了一脑袋“一二三四”的学子)。
当然,这些资料亦能使大家事半功倍(这是无需赘言的)。
但是,诸位,这套资料在被你发现的同时,已有千千万万的对手拥有了它。
所以,你们最终拼的不是记忆力,而是,功底..。
说明1任何资料的编纂,虽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科学性,但也不可避免地渗入著者的个性。
这些资料在力求全面的同时,难免会有一些不平衡,还望诸研友见谅。
(比如,在[古代文学]中,由于笔者热心于先秦、古小说,资料里便出现了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
)2打印本资料时,建议用word2003或word2007,字库内有楷体_GB2312、黑体、宋体,这样可显示出资料中的重点、次重点、一般知识点等。
3一般情况下,标题用黑体,正文用小五宋体,并以加黑、楷体、六号小字等方式来区分重点与一般知识点。
(字体在屏幕中显得虽小,但打印出来后十分清晰。
页数不至于太多,便于大家携带与记诵。
)4以愚拙见,大家最好在8月之后再开始背这些资料。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辅导—--讲义.教材

/chess956601《文学理论教程》考研辅导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考点综述:1、基本概念:文艺学 文学理论 文学哲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2、基本原理: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文学活动四要素互动 文学理论的品格 文学理论形态分类依据二、识记:1、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3个分支中的一种。
2、美国当代文论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活动四要素说: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3、19世纪法国文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
4、几个重要的文论家与其理论:亚里士多德-净化论、布洛-心理距离说、立普斯-移情说、克罗齐-直觉说、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说、荣格-原型说。
三、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发展过程、相关知识、文学的基本规律、文学活动中的个案的学科。
2、文学活动:由文学创作活动、文学接受活动组成的一个循环运动,它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要素。
3、文学理论:研究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范畴、文学研究的方法的一门学科。
4、文学批评: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对作家、作品、读者、文学思潮作理性的分析、研究的一门学科。
5、文学史:以历时方法,记载文学活动的过程,并对重要的现象作必要的阐释的一门学科。
6、文学哲学:用哲学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原理、认识论、方法论来指导研究文学活动与社会生活关系、作家的创作、读者的阅读性质、机制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
7、文学心理学:文学活动中的基本环节文学创作、作品、接受过程,是作者心理、读者心理不断转换过程,采用心理学的视角(精神分析学、投射理论)如研究文学活动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
8、文学符号学:运用语言学、符号学的研究原理,对文学文本进行信息译码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
9、文学社会学:把文学活动作为子系统放在社会大系统中研究,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道德、伦理、宗教等多重角度,研究作家、作品、读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点是作品与社会历史的对应关系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
考研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

一、本质论(一)文学是什么?答: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其中,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础和源泉;作家是文学活动的创作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中介;读者是文学活动的接受主体。
总之,文学活动既是世界社会现实的再现活动,又是作家心灵情感的表现活动,还是作品形式技巧的创造活动,也是读者阅读欣赏的接受活动。
此外,文学是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二)文学审美属性中的形象性。
答: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情思。
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这种形象是直接的、主导的;同时,文学又蕴含某种理性,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这种理性是间接的、深沉的。
总之,文学是形象的,但却又离不开理性,这是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的显现。
(三)话语蕴藉性。
答: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
从创作看,任何表达意图、任何社会权力关系的纠缠都必须蕴含到话语系统中,通过话语系统去显现;从阅读和批评看,读者对文学意义和属性的任何理解,都必须根据这种话语蕴藉。
文学活动作为话语蕴藉,主要是指文学的属性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与阐释可能性。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这就是说,文本是特定的,但文本的意义似乎是无限丰富的。
二、发展论(一)什么是游戏发生说?答:游戏发生说是关于文学如何起源,关于文学本质的一种学说。
其主要内容包括:a.文学起源于人类的游戏活动;b.文学的本质就是人类的一种自由游戏活动。
康德、席勒是其代表人物。
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
文学考研专业课资料

文学考研专业课资料考研文学专业课资料一、导言部分考研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文学专业是其中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介绍文学考研专业课的相关资料。
二、文学课程参考书1. 《中国文学史纲要》这本教材是考研文学专业课必备的参考书之一。
它对中国文学史的整体框架和发展脉络进行了详细梳理,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时期和流派,对于了解中国文学的历史演变和主要作品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 《西方文学史》《西方文学史》是考研文学专业课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它对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作品与流派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涵盖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现代的文学作品,对于了解西方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和思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 《文学基本概念与常识辞典》这本书是考研文学专业课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
它囊括了各种文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对于梳理相关概念的定义和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学专业课的相关知识。
三、文学研究资源1. 图书馆图书馆是考研文学专业课备考的重要资源之一。
在图书馆中,考生可以找到大量的文学著作、学术论文和研究资料,这些资料可以为考生提供深入研究和学习的素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是考研文学专业课备考的宝贵资源。
在学术期刊中,考生可以找到大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这些论文和成果可以为考生提供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的参考,帮助考生更好地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
3. 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是考研文学专业课备考的重要支持力量。
这些机构和组织通常会举办学术研讨会、讲座和培训班等活动,为考生提供学术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帮助考生与其他学者进行沟通和合作。
四、网络资源1. 学术搜索引擎学术搜索引擎是考研文学专业课备考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学术搜索引擎,考生可以快速找到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这些资源可以帮助考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
无论在中国或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都叫“诗学”、“诗论”,因为诗的起源最早。
19世纪以前,整个文学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笼统而未分化的状态。
19世纪以后,文艺学终于形成了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从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得以成立。
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习惯将文艺学分为三个组成部分:1、文学发展史,即按照历史的顺序研究一定范围内文学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规律,通过对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与评价,对一定时期的文学思潮和创作实践进行总结。
文学史可按国别、地域划分,如《欧洲文学史》、《英国文学史》;也可按历史时期为断代史,如《中国当代文学史》;也可按作品种类划分为专史,如《中国小说史》、《中国诗歌史》2、文学批评,即对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学现象(泛指一切与文学有关的事物和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评论的科学。
其主要对象是当代的作家、作品、文学潮流。
3、文学理论,即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
上述三分支之间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
文学理论为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武器,离开文学理论的指导,文学发展史就成了一笔糊涂账,文学批评也就失去了活的灵魂。
反过来,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的研究成果又可以丰富、补充和发展文学理论。
注:“三分法”影响很大,但本课程还是倾向于采用“五分法”,即在以上和分支的基础上,再加上文学理论史和文学批评史。
因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也有着历史的发展,理应同文学发展史一样,成为文学史的一部分。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文学理论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
具体地说,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对象。
比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作家的个性气质与风格的关系、文学鉴赏的条件、文学的社会作用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煜编]文學考研資料前言與說明
前言
我,落煜,河南新乡人,现就读于洛阳师范学院,以第三名的成绩考上南京大学的古
代文学硕士(前两名是南大本校的)。
在2011年6月至8月,笔者历近百日,总结了这四百馀页的考研资料。
它们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四卷,[中国现当代文学]二卷,[古代汉语]一册,[语言学概论]一册,[文艺学概论]一册,[文艺学概论名词解释]一册,[外国文学名词解释]一册。
编完之后,又在去年最后的百馀日里,一边记诵,一边修改,时至今日,方修订完毕。
将这套粗陋芜鄙的资料公诸于世,我有些自己的想法。
考研,作为相对公平合理的选拔形式,要求我们系统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
作为备战文学硕士的我们,试卷以应试题的面目出现,我们不得不以“一二三四”诸答题模式应对;而真正能够提升我们功力的,却在文本
..之中。
所以,笔者把略备的资料贡献出来,希望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去精读文本,博览群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硕士(而不是只背了一脑袋“一二三四”的学子)。
当然,这些资料亦能使大家事半功倍(这是无需赘言的)。
但是,诸位,这套资料在被你发现的同时,已有千千万万的对手拥有了它。
所以,你
们最终拼的不是记忆力,而是,功底
..。
说明
1任何资料的编纂,虽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科学性,但也不可避免地渗入著者的个性。
这些资料在力求全面的同时,难免会有一些不平衡,还望诸研友见谅。
(比如,在[古代文学]中,由于笔者热心于先秦、古小说,资料里便出现了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
)2打印本资料时,建议用word2003或word2007,字库内有楷体_GB2312、黑体、宋体,这样可显示出资料中的重点、次重点、一般知识点等。
3一般情况下,标题用黑体,正文用小五宋体,并以加黑、楷体、六号小字等方式来区分重点与一般知识点。
(字体在屏幕中显得虽小,但打印出来后十分清晰。
页数不至于太多,便于大家携带与记诵。
)
4以愚拙见,大家最好在8月之后再开始背这些资料。
在此之前,应细过教材
..
....,熟读
文学文本
....。
(这是重中之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这样,在背这套资料时,便能将框架与“血肉”紧密结合起来。
建议背第一轮用40天,第二轮用30天,(前两轮是硬功夫,必须努力背下来。
)第三轮结合教材与文学文本,过一遍资料,约25天。
最后一轮,边背边按自己的风格总结出提纲、符号。
(比如:苏轼词特色:1诗词一体,自是一家;2表现功能、词境:自我豪情,哲理,生活、自然;3以诗为词(标题、小序、用典);4清雄。
到考前,脑中只有符号与大量相关的诗词文。
)
5请灵活运用资料。
有些知识点既是名词解释,也是简答。
有些知识点详略不一。
(如“李清照”一节,先详列其艺术成就,其后所列的名解“易安体”就一笔而过,大家可从前面列的知识点将其充实。
)还有些大的版块,视考题而定。
(以“《史记》的文学成就”为例,如果考试出了论述,分值在25分以上,便可将相关的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知识点全部答上,并结合文本;如果只出了简答,便可只写以附有“一、二、三”的大标题;如果考了专题(如:简谈《史记》的叙事艺术),答上第二节内容即可。
)
6本资料在力求体系清晰简洁、知识点完整之外,颇具“太康”遗风,诸如稼轩词的艺术成就,其中有“雄深雅健,悲壮沉郁,俊爽流利,飘逸闲适,秾纤婉丽”之句,背之甚难。
但以愚拙见,如能在试卷上写出此等文字,定会取悦于阅卷老师。
下面是这些资料的概况。
【中国古代文学】四卷
这套资料,我主要参考了袁行霈版的《中国文学史》。
一百四十馀页的文档,我为其倾耗了大量的心血,评以“全面无误”四字,笔者认为是中肯的。
建议大家佐以袁世硕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储备
..
..300
...篇.以上
的诗文词
....,以积累功底。
【中国现当代文学】二卷
关于[现代文学],我主要参考了钱理群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关于[当代文学],我主要参考的是董健等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二者并参以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坦言之,笔者读过不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但总结资料并非写文学批评,加之许多作家作品至今仍在界内论争,是以利用价值与可背性没有【中国古代文学】高。
(倘若二者相比,[当代]部分会更好一些。
)这点请大家谅解。
笔者仍然建议
大家尽量多.读.些.文本
..,再参以教材,最后以本资料为框架来记诵。
【古代汉语】一册
编这份资料,我主要参考了王力的[中华书局版]和高小方的[江苏教育版],并以北师大版的《古代汉语教程》佐之。
评以“基础细致”,笔者颇堪承担。
但以愚拙见,必要的基
本功在应试考试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建议大家熟诵一些先秦的诗文,至少精读王力、
.....
高小方教材中的选文
.........。
【语言学概论】一册
由于在笔者所应付的试卷中,这门科目只考两道基础性很强的简答,所以只以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的《语言学纲要》为据,以名词解释、基础知识、大体框架为重,对于专门考语言学的朋友而言,价值并不高,还望海涵。
【文艺学概论】&【文艺学概论名词解释】二册
关于[文艺学],我只参考了胡有清的《文艺学论纲》,并根据他编写的《文艺学研习》,总结了一套资料。
由于这门科目笔者只需应付两个名词解释,因此又总结了一套[文艺学概论名词解释]。
这门学科在学术界有很大的争论,建议无意考南大的同学以自己报考学校的教材为据。
对于考南大的朋友,希望这些资料会对你们有用。
不得不说,由于笔者后来只把那套名解资料背了几遍,是以所编的[概论]质量没有[名解]高。
在[名解]中,加下划线的名词是往届考过的,楷体的名词不在出题范围内,但出于胡本教材,后面的“补录”部分只作一般了解。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一册
总结这些名解,我主要用郑克鲁等主编的高教版《外国文学史》,朱维之的“文革馀孽版”也略作参考。
也是因为笔者应付考试的只有名解,加之近十年来读了百来本外国小说,所以只总结了192个与术语和作品相关的名词。
它们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基础知识,希望多少对大家有用。
落煜洛师壬辰年三月初十
[1203316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