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物理教学课件力和机械复习课PPT
合集下载
九年物理教学课件力和机械复习

惯性现象举例
汽车启动时,乘客会向后仰;汽车刹车时,乘客会 向前倾;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飞行;拍 打衣服可除去灰尘等。
牛顿第二定律及加速度概念
80%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 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 相同。
100%
加速度概念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 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加 速度。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 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也可以 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与表示方法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表示方法
用有向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 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性质与分类
力的性质
物质性、相互性和矢量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且力的 作用是相互的;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是矢量。
九年物理教学课件力和机械复 习
目
CONTENCT
录
• 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 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 • 机械运动与简单机械原理 • 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 • 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在力学中应用 •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培养
01
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力的定义及作用效果
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可以推导出天体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周期、线速度等公式。
05
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在力学中应用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条件判断
动量守恒定律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 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不影响系统总动量,系统 总动量保持守恒。
汽车启动时,乘客会向后仰;汽车刹车时,乘客会 向前倾;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飞行;拍 打衣服可除去灰尘等。
牛顿第二定律及加速度概念
80%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 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 相同。
100%
加速度概念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 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加 速度。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 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也可以 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与表示方法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表示方法
用有向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 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性质与分类
力的性质
物质性、相互性和矢量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且力的 作用是相互的;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是矢量。
九年物理教学课件力和机械复 习
目
CONTENCT
录
• 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 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 • 机械运动与简单机械原理 • 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 • 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在力学中应用 •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培养
01
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力的定义及作用效果
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可以推导出天体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周期、线速度等公式。
05
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在力学中应用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条件判断
动量守恒定律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 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不影响系统总动量,系统 总动量保持守恒。
九年级物理 13.01力和机械总复习课件

O
A
G
s
s
s
s
n A
n B
n C
n D
定 滑
定义 实质
轮 特点
固定在某处的滑轮----定滑轮 等臂杠杆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F=G s=h 实际:F>G
动 定义 随物体运动的滑轮----动滑轮
滑 滑 实质 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轮 轮 特点 不改变力的方向 F=G/2 s
作用 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阻碍杠杆转 动的力F2
F1
素
动力臂:
支点与动力作用 线之间的距离L1
A
L2
O
阻力臂:支 线点之与间阻的力距作离用L2
F2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 X LI = F2 X L2
o L1
L2
F1
F2
1.横梁两端的螺 母有何作用?
2.两边各加一 个钩码会怎样?
1.在实验前要通过调节杠 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 杠杆水平平衡
力 d. 方向: 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e. 作用点: 可认为在物体中心
f. 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压、光滑、隔离、滚动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是重点
1.测量滑动摩擦力,要保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 动,因为此时 摩擦力 与 拉力 是一对平衡力。
2.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时,必须保证 让物体在同一接触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此时 去改变 压力的大小才能确定摩擦力是随压力 而变的。
量不同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相等 的
D
A.酒瓶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B.酒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
相反 C.酒瓶所受握力逐渐增大 D.因为酒瓶是静止的,所以酒瓶受到
的摩擦力不变
概念: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OA
初三物理科课件总复习力与机械

OB
D、OF
F
请画出指导书中P100页第9题图中
各力的力臂
G
例8、已知人的质量为M,人的身高为L,给一块 与人的身高等长的轻质木板,一个滑轮,细线及 足量的砝码,一个横截面“▲”的木板。请你测 出人的重心所在的位置?
实验步骤: 1、按照右图组装实验器材,人躺在木 板上并在盘中放入足量的砝码使木板 平衡,记下砝码质量m。 2、人的重心距离人的 头顶的距离为: l=mL/M
4、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拉动一个地面上的
物体,使它作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的示数5N,
当测力计的 示数增大为6N时,此时物体受到的
摩擦力为( )
A.6N
B.5N C.1N D.11N
5、小明用50N的力推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
动,这是因为此时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
A.大于50N
B.小于50N
C.等于50N
F=4.9N
G=4.9N
例2:王芳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 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拉力的大小(N) 0 2 4 6 8 弹簧的长度(cm) 15 16 17 18 19
弹簧的伸长(cm) 0 1 2 3 4
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 弹簧的长度回复到15cm。
请你对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填 写对应的弹簧的伸长数据,并分析弹簧的伸长 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 _在__一_定__的__范__围_内__,__弹__簧_的__伸__长_跟__拉__力__的_大__小__成__正_比__。
三、摩擦力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 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 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接 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 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二部分)PPT课件

F2 O
F1
12
下列工具有何共同之处?
O
13
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
支点
L2 O 动力臂
F2
L1
阻力臂
动力
F1
14
标出下列杠杆工作时的五要素
F1
F2
L2
L1
15
标出下列杠杆工作时的五要素
F2
L1 LF21
16
标出下列杠杆工作时的五要素
L2
F2
L1
F1
17
标出下列杠杆工作时的五要素
杠杆
1
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 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
动地球!
2
3
4
1.有力的作用 2.绕固定点转动 3.硬棒
5
杠杆结构
动力用线
支点O
阻力臂L2
F1
动力臂L1
F2
阻力作用线
杠杆的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6
杠杆五要素
❖ 支点O:绕杠杆转动的点 ❖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 动力臂L1: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 阻力臂L2: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 费力杠杆:L1<L2 动力大于阻力
❖ 特点:费力,但省距离
❖ 应用:赛艇的船桨、用筷子吃饭、火钳、理发剪子、 镊子、钓鱼竿、人的上肢……
❖ 等臂杠杆:L1=L2 动力等于阻力
❖ 特点:不省力也不费力
❖ 应用:天平
❖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 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 即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
26
13-5其他简单机械
濂溪实验中学邓萍制作
F1
12
下列工具有何共同之处?
O
13
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
支点
L2 O 动力臂
F2
L1
阻力臂
动力
F1
14
标出下列杠杆工作时的五要素
F1
F2
L2
L1
15
标出下列杠杆工作时的五要素
F2
L1 LF21
16
标出下列杠杆工作时的五要素
L2
F2
L1
F1
17
标出下列杠杆工作时的五要素
杠杆
1
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 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
动地球!
2
3
4
1.有力的作用 2.绕固定点转动 3.硬棒
5
杠杆结构
动力用线
支点O
阻力臂L2
F1
动力臂L1
F2
阻力作用线
杠杆的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6
杠杆五要素
❖ 支点O:绕杠杆转动的点 ❖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 动力臂L1: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 阻力臂L2: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 费力杠杆:L1<L2 动力大于阻力
❖ 特点:费力,但省距离
❖ 应用:赛艇的船桨、用筷子吃饭、火钳、理发剪子、 镊子、钓鱼竿、人的上肢……
❖ 等臂杠杆:L1=L2 动力等于阻力
❖ 特点:不省力也不费力
❖ 应用:天平
❖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 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 即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
26
13-5其他简单机械
濂溪实验中学邓萍制作
人教物理_九年级_ppt课件_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课件

三、摩擦力
1)产生条件: ①两个物体互相接触。 ②要产生或已经产生相对运动时。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 2)方向:
摩 擦 力 3)摩擦力产生的位置-看作用点: 接触面上。 4)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①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大小有关。 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一找支点 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定距离(力臂的长)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 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力的作用线是指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 向所画的直线。 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若作用点不变,但作 用力的方向改变,力臂一般也改变,力的作 用效果也不同。 杠杆的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L1 O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物体间的压力。 ②变滚动为滑动 。 ③增加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 列举相关的事例: 1、自行车用越大力刹车,就停得越快。 2、拔河时用力握绳子。 3、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撒沙。 4、冬天路面打滑,在汽车轮上缠铁链。 5、鞋底或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6、上单杠,手上摸镁粉。
减小摩擦的方法:
F
例2,物体A相对斜面有没有运动?有没有摩擦力?
1: 分析举例
(1)汽车刹车后,前进一段距离,会停下来。 (2)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地停下来。 (3)飓风从海上到达陆地后,风力会慢慢地减弱。
路面 草坪 地 面 对 汽车 足球 飓风 产生摩 擦力
小结 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
2:练习: 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 B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静摩擦力 B.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可能产生静 摩擦力 C.产生静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间一定相对静止 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产生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汇总演示课件.ppt

法在教材中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gjuyk
4
教材分析
重点:
教学内容:
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
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gjuyk
5
学情分析
心理特点:
教学对象: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初三的学生心理上处于青
春期和叛逆期,学生好动而精力旺盛。思维正由形象
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虽然初三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
1.在课题引入上,可增加一些生活实例,也可自己创设情景引入,使学生 真正从生活走向物理。
2、《课标》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初步了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 经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弹性、塑性、弹力。
3、在学习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我认为只需做到定性而 不需定量,只为高中弹力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即可。
2、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3-5分钟)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所以设计演示实验:
让学生观察弹簧伸长长度与所受拉力的
关系的定性演示。
提出问题:
①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②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生活感受总
结出结论。
gjuyk
19
教学程序
探究新知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5-18分钟)
之后第一次认识具体类型的力——弹力。课标对本课的要求
是“利用学生的经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认识到弹力等概
念;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它是本章后续学习重力、摩
擦力的基础更是高中进一步学习弹力的基础。弹簧测力计是
力学中重要的测量仪器,是今后研究重力、摩擦力、浮力、
机械效率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这节课的知识内容和研究方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力和机械【优质PPT】

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
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
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
压强计等。
2021/10/10
4
二、重力
1、万有引力: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互相吸引 的力。
2021/10/10
5
二、重力
实验次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5
10
1
15
2021/10/10
2
1
20
2
10
30
3
1
20
1.5
10
五、其他简单机械
1、滑轮: 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特点?
2021/10/10
F F
31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 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 的距离SG(或速度vG)
7
二、重力
5、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2021/10/10
8
重力的示意图:
G=100N
2021/10/10
×
9
三、摩擦力
1、摩擦力定义: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
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 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021/10/10
10
三、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的 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 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 用。
中考物理复习力和简单机械PPT

5.斜面:是一种__费__距__离__但能__省__力__的简单机械;高度相 同,斜面越长越省力.
考点1 杠杆 【例1】( 年福州)下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 省力杠杆的是( )
思维点拨:杠杆类型的判断主要是要根据杠杆的使用情况, 找到支点、动力和阻力的位置,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 系.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为费力杠杆;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
(2)费力杠杆:动力臂比阻力臂短,费力但省距离. 如:剪刀、镊子、钓鱼竿、筷子.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如:天平.
①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 用点的距离.
②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
二、其他简单机械
1.定滑轮
直升机在执行救灾任务时,通过钢缆将一质量为9×103 kg的货
2.方向:与_相__对__运__动_或者_相__对__运__动__趋__势_方向相反.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__大__,摩擦力越__大__;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相同时,接_触__面__越_粗__糙__,__摩__擦__力_越__大__. 4.摩擦的分类 (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__动__时产生的摩 擦. (2)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_滚__动__时产生的 摩擦.
(4)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绳=nh 物.(h 是物体被移动的距 离,n 为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
(5)奇动偶定原理:使用滑轮组时,若_n__为__偶__数__时,则绳 子的固定端挂在__定__滑__轮___上;若__n_为__奇__数___时,则绳子的固定 端挂在__动__滑__轮__上.
考点1 杠杆 【例1】( 年福州)下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 省力杠杆的是( )
思维点拨:杠杆类型的判断主要是要根据杠杆的使用情况, 找到支点、动力和阻力的位置,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 系.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为费力杠杆;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
(2)费力杠杆:动力臂比阻力臂短,费力但省距离. 如:剪刀、镊子、钓鱼竿、筷子.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如:天平.
①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 用点的距离.
②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
二、其他简单机械
1.定滑轮
直升机在执行救灾任务时,通过钢缆将一质量为9×103 kg的货
2.方向:与_相__对__运__动_或者_相__对__运__动__趋__势_方向相反.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__大__,摩擦力越__大__;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相同时,接_触__面__越_粗__糙__,__摩__擦__力_越__大__. 4.摩擦的分类 (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__动__时产生的摩 擦. (2)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_滚__动__时产生的 摩擦.
(4)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绳=nh 物.(h 是物体被移动的距 离,n 为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
(5)奇动偶定原理:使用滑轮组时,若_n__为__偶__数__时,则绳 子的固定端挂在__定__滑__轮___上;若__n_为__奇__数___时,则绳子的固定 端挂在__动__滑__轮__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汽车的轮胎上和鞋底上都有花纹,这是为了_____,起到 _____的作用,机器的转动部分要加油,这是为了_____起到 _____的作用. 6.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 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 N,则物体受到的拉力是_____ N; 如果将该物体用绳悬挂起来,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 N,若 拉住绳子使物体匀速上升,则绳子对物体施加的拉力是_____ N. 7.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叫_____杠杆,使用这种杠杆必 定_____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叫______;使用这 种杠杆可以_____距离;等臂杠杆就是_____和_____相等的 杠杆.既_____又_____的杠杆是没有的. 8.如图12—1所示,物体G重60 N,挂在匀质杠杆的一端, 要使杠杆平衡可以在A点加一个方向为_____的_____ N的力; 也可以在B点加一个方向为_____的_____ N的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 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 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得多。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 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 费力杠杆。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 的距离SG(或速度vG)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 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 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4、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与拉力成 正比。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 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 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 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 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 产生压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 找支点O;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 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2)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3)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 F1 / F2=l2 / 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 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 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 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 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 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 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9.如图12—2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 N的物体A, 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10 N,则拉力 F的大小为_____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 N. 10.如图12—3所示,一个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甲、乙两 物体分别用细线悬挂在杠杆的A、B两端,若甲物体重10 N, 则乙物体重_____N时杠杆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11.一个弹簧长200 mm,下端挂5 N物体时长250 mm,挂2 N的物体时,弹簧伸长____ mm,当弹簧长245 mm时,弹簧 受到的拉力是_____ N. 12.把重为20 N和30 N的重物分别挂在轻质杠杆的两端,杠 杆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的力臂之比为_____,两个力和它们 各自的力臂乘积之比为_____.
F1
l1 l2
F2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 / 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 n (G物+G 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 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 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 组装滑轮。 4、轮轴和斜面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OF1l1l2F2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l2
l1
F2
F1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F= 1/ 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 1 / 2(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 vG)
13.在下列摩擦的事例中,属于滚动摩擦的是 ( ) A.拿在手中的瓶子不会滑落 B.滑冰时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 C.滑旱冰时旱冰鞋与地面间的摩擦 D.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的摩擦 14.无论是木锯还是钢锯,它们的锯齿都是东倒西歪,不在一 个平面上,这是因为 ( ) A.这样使锯齿更锋利 B.这样使锯更受撞击 C.锯用得太久,齿被撞歪 D.可以使锯口加宽,减小材料对锯的摩擦力
15、要使如图12—5的杠杆水平平衡,可采取的做法是( A.支点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 B.支点两端各增加一个钩码 C.支点左端增加一个钩码 D.支点左端减少一个钩码
)
16、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重500 N,一头着地,求抬 起另一端所需多大的力?
智慧的花朵,常常开放在苦苦思索的枝头上
1.物体的重力是由于_____而产生的,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叫做物体的_____. 2.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是因为水受_____的作用,推桌子很 难推动,是因为桌子受到_____的作用. 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_____,表达式为_____,一个 质量是30 kg的物体所受重力是_____ N.一只熊猫的体重是 490 N,它的质量是_____. 4.体重为400 N的某学生站在静止的电梯里受到______力 和______力,它们的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和______,该同 学受到电梯地板对他向上的作用力等于_____N.
4、应用:
名称 省力 杠杆 费力 杠杆 结构 特征 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 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 特点 省力、 费距离 费力、 省距离 应用举例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 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 刀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天平,定滑轮
等臂 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 力臂
不省力 不费力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 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 大小。 ⑶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 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 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 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 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 垫、磁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