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管理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管理

Oct. 2019 CHINA FOOD SAFETY 55质量控制在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培养基的质量对于微生物的检验结果会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

加强对培养基的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需要加强对培养基的质量管理工作。

本文从培养基的采购验收、质量控制、培养基的制备质量控制以及培养基的灭菌和储存等环节简要分析了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工作。

培养基的采购验收质量控制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由于手工制作培养基效率偏低,同时不能有效保障培养基的制备质量,一般都会购买商业培养基,这样能够提升培养基的质量,使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更加 准确。

培养基的初步验收阶段在培养基到达实验室后,应当安排专业的人员对培养基进行验收,查看培养基的名称是否正确、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是否清晰、是否带有质量检测报告、同时清点培养基的实际数量、记录包装完整和破损的培养基数量。

在接收完毕后安排库存管理人员进行入库保存。

培养基的微生物性能指标检测培养基的生物性能对于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对培养基的微生物性能指标检测一般包括3个内容:培养基的生长率、培养基的选择性以及培养基的特异性。

培养基的生长率就是指微生物检验菌群在培养基中的最低生长率;培养基的选择性,指的是在培养基中对非微生物检验菌群的生长抑制能力;培养基的特异性,主要是为了检测培养基的指示效果。

一般情况下,在对培养基微生物性能指标进行检测时,会选择定性法和半定量法,同时检验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检验标准对培养基的微生物性能指标进行检测。

培养基的理化指标检测培养基的理化指标检测是检查培养基质量的重要内容。

一般需要对培养基的pH 值、颜色、澄清度以及凝胶稳定性等进行监测。

如果培养基的凝胶稳定性不好,容易造成培养基的实验结论出现偏差。

需要查看是否是因为pH 值过低、培养基加热温度过高等原因。

虽然这些指标在培养基生产过程中就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检验,但是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质量,需要实验人员对采购的培养基理化指标进行二次检验,并与培养基的质量检测报告进行对照,看是否与报告内容一致。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四)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四)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四)3.3.4 PH的测定和调节用PH计测pH,须要时在灭菌前举行调节,除特别解释外,培养基灭菌后冷却至25℃时,PH应在标准pH±0.2范围内。

普通用法浓度约为40g/L(约1mol/L)的溶液或浓度约为36.5g/L(约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培养基的pH。

如需灭菌后举行调节,则用法灭菌或除菌的溶液。

3.3.5 分装将配好的培养基分装到适当的容器中,容器的体积应比培养基体积最少大20%。

3.3.6 灭菌 3.3.6.1 普通要求培养基应采纳湿热灭菌法(3.3.6.2)或过滤除菌法(见3.3.6.3)。

某些培养基不能或不需要高压灭菌,可采纳煮沸灭菌,如SC肉汤等特定的培养基中含有对光和热敏感的物质,煮沸后应快速冷却,避光保存;有些试剂则不需灭菌,可挺直用法(参见相关标准或供给商用法解释)。

3.3.6.2 湿热灭菌湿热灭菌在高压锅或培养基制备器中举行,高压灭菌普通采纳121℃±3℃灭菌15min,详细培养基按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中的规定举行灭菌。

培养基体积不应超过1000mL,否则灭菌时可能会造成过度加热。

全部的操作应根据标准或用法解释的规定举行。

灭菌效果的控制是关键问题。

加热后采纳适当的方式冷却,以防加热过度。

这对于大容量和敏感培养基非常重要,例如含有煌绿的培养基。

3.3.6.3 过滤除菌过滤除菌可在真空或加压的条件下举行。

用法孔径为0.2um的无菌设备和滤膜。

消毒过滤设备的各个部分或用法预先消毒的设备。

一些滤膜上附着有蛋白质或其他物质(如抗生素),为了达到有效过滤,应事先将滤膜用无菌水润湿。

3.3.6.4 检查应对经湿热灭菌或过滤除菌的培养基举行捡查,尤其要对pH、色泽、灭菌效果和匀称度等指标举行检查。

3.3.7 添加成分的制备制备含有有毒物质的添加成分(尤其是抗生素)时应当心操作(须要时在通风柜中操作),避开因粉尘的蔓延造成试验人员过敏或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制备溶液时应按产品用法解释操作。

论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质量控制措施论文

论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质量控制措施论文

论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措施【摘要】食品质量安全是国民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之一,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问题日益凸显,只有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安全性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期望。

本文深入了解了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从配制、称量、溶解、灭菌四个环节入手,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工作,在提高检验人员水平素质的基础上严格实施实验室环境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培养基和试剂的高质量控制,执行标准菌株的保藏任务,真正意义上实现食品检验的高质量、高水准目标。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培养基;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18-02一、前言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食品,只有安全、可靠的食品才能保障食用者的健康,为社会和国家发展提供基础。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在食品未流向市场前的重要关卡,以严格的检验标准来保证食品的卫生质量安全,是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关键途径。

为了有效的发挥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的效能,要切实保证微生物检验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

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为民众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只有权威高、控制强的检验数据才能让民众信服,放心将食品安全检验任务交给专业人员。

为了不断控制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要保证实验环境、材料的安全度,加强对技术人员、管理队伍的素质培养,真正意义上做到检验和管理共提升。

二、培养基的制备(一)培养基的配制配置培养基要按照严格、科学的流程进行,依据处方进行谨慎操作,将操作流程记录下来。

考虑到培养基处方需要的生物制品种类繁多,而厂家、批次、日期的不同都会造成产品质量的差异,在配置过程中务必要注意原料成分的差异性,做好严格的质量控制工作,同时记录好不同成分的具体情况,方便查询和检验。

自制培养基过程中应该按照培养要求和顺序放入成分,确保灭菌有效及成分均匀,避免出现互斥、分布不均的情况。

食品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控制

食品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控制
在完成商品验收且确认合格的情况下,需要由专 业人员做好对培养基的技术性验收工作,在这一过程 当中,要重点做好对培养基的物理质量控制,如 pH 值、 颜色、透明度、可见杂质等,确保培养基质量满足微 生物检验需求。 2.3 培养基的制备
2.3.1 培养基成分的称量要点 在培养基成分的称量过程中,要注意佩戴口罩或
◎ 王 芳 (德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山东 德州 253015)
Wang Fang (Dezhou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Food and Drug Control, Dezhou 253015, China)
摘 要: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同时对食品 微生物检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较为复杂,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 的影响,其中培养基就是影响因素之一。如果培养基质量控制不到位,将会给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做好培养基质量控制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先概述了培养基的定义及分类;然后着重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用培 养基的质量控制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
质量,在购买培养基的过程当中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作者简介:王 芳(1988—),女,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微生物检验。 24 / 现代食品 XIANDAISHIPIN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Industry Review 行业综述
行业综述 Industry Review
doi:10.16736/41-1434/ts.2020.11.010
食品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of Culture Medium and Reagent for Food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食品卫生的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分析

食品卫生的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分析

食品卫生的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分析摘要:培养基是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培养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微生物检验工作的成败。

本文主要论述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控制培养基质量的主要措施和规范,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培养基控制措施近几年来我国频频发生食物中毒的事故,对我国的食品行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所以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

食品从原辅料、生产制造过程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受到各种微生物的影响,如果生产过程及工艺控制不当,并且没有对食物有科学进行有效的微生物残留检验,则很容易造成微生物的残留和繁殖,影响产品的品质甚至危及人体的身体健康。

所以食物材料企业已经对微生物检验工作产生了足够的重视,为了确保食物生产的安全清洁,及早地发现微生物污染。

尽管如此,目前的微生物检测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很多各种不同复杂的因素,要是缺乏足够的重视,微生物检测工作依旧没有办法很好地达到预定的工作目标,会给检测的结果带来偏差甚至错误,这样食品的安全没有有效的保障,没有对食品的安全生产形成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接下来就着重叙述一下食品卫生中微生物检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措施,希望建议有利于微生物检验工作更加到位,从而让食品卫生得到保障。

一、培养基的制备及水化1、培养基在自制时一定要按照处方,在制作过程中做好相应的记录。

培养基处方中成分大多为生物制品,各个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或者不同批次的生物制品会略有一点不同,所以一定要对配方中的各种原材料进行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培养基自制的过程中要注意酌量进行成分的添加,严格按照制备的工序和要求,对各个成分的特征和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分装灭菌之前各成分应互溶或完全均匀。

2、随着微生物检验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商业化干燥培养基,因为这种干燥培养基拥有便利实用和高效而得到了广大微生物检验行业的一致认可。

同时因为这种培养基的广泛使用,对培养基生产厂家也要更高的要求,专业的培养基生产厂家应有标准的生产工艺,对原材料及成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质量合格、稳定,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重复性。

研究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培养基质量控制要点

研究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培养基质量控制要点

研究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培养基质量控制要点摘要:食品安全一直近来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对食品中微生物检验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就成了人们所关注的一大重点。

而同时,培养基质量的好坏,对于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因此,对于培养基质量的控制,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培养基;质量控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饮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对食品安全性问题的关注度也在不断的加深。

在关于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面,虽然相关行业和部门对此已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或一些操作的疏忽往往会对实际的结果造成影响,从而在食品卫生及安全性方面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价,也就无法对食品安全产生有效的督导。

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环节中关于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1]。

一、关于培养基的制备方面1.培养基的基础选择要点在目前大多数的企业中,普遍应用的都是商业合成化培养基,这类培养基在制作方面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同时能有效的避免人工制备培养基时产生情况偏差的可能性,这也是该类培养基在市场上所具备的最大优势。

但由于每个企业及厂家对于培养基的生产情况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且培养基的具体处方会牵涉到各种生物类制品,对于同一厂家的不同批次、不同日期的培养基都有可能出现质量不等的情况,因此在对培养基的选择上,应以市场上信誉度和知名度较高的公司为准,能有效的确保培养基的质量。

2.培养基进行称量时注意点在对培养基进行称量操作时,要注意把控好对操作环境的要求,确保环境的干燥性,避免因潮湿对培养基造成受潮的情况,从而使得培养基的称量出现不良影响。

同时还要注意称量过程中对应用工具的选择,要选择使用专业的器具,一般采用专用角匙,并且要严格避免器具接触到各类粉末物质,对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产生影响。

减少培养基受较差污染的情况发生,得以确保称量环节的精准性。

3.培养基的配制及水化过程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控培养基的各成分配比,根据有关规定和处方严格进行配制,并实时详细的记录好配制的具体过程,对于配制过程中的各项信息要记录清楚,如名称、成分、重量、日期、PH指数、配制人员等信息要详细记录,在对各组成成分进行添加时要严格遵守操作顺序。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培养基是细菌、真菌、酵母等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基本载体。

作为科研实验室中使用最频繁、最基础的实验材料之一,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保证培养基质量需要多方面的控制手段,从原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的监控、到最终产品的检验,都需严格把关。

一、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培养基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培养基原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后续培养基的生长状态和细菌生长的质量。

为避免原材料所携带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对培养基质量的影响,应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供应商并严格执行相关要求和管理措施,如对原材料进行无菌处理等。

二、生产过程的控制培养基的生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和工序,以确保成品质量符合要求。

特别是在培养基制备和灌装环节,要进行无菌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细菌污染。

同时,对生产设备和环境的清洁与消毒也要特别注意。

三、成品的检验生产出的成品需要进行检验和合格才能投入使用。

不合格的培养基可能会导致微生物培养不良、生长不正常等后果。

成品检验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测细菌和酵母菌的沉淀对生产出的培养基进行无菌条件下开盖查看,观察有无细菌或酵母菌的沉淀。

如果存在沉淀,可能是由于原材料选择不当、生产过程中污染等原因导致,需要进行重新生产。

2. pH值检测培养基的pH值是生长状态和细菌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检测过程中需使用标准仪器,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细菌和酵母数量的检测检测培养基中细菌和酵母的数量,需使用标准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如平板计数法和膜过滤法等。

同时,要注意检测方法中用到的细菌和酵母菌株需要遵循相关标准。

4. 重金属离子检测在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中,可能会添加一些辅助物质,如氨基酸等。

这些物质含有微量重金属离子,可能会影响培养基的生长状态和微生物的生长。

因此需要对成品进行重金属离子含量的检测。

综上所述,培养基质量的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涉及原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最终成品的检验等多个环节。

在检查和检测过程中,需使用标准设备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微生物试验用培养基的质量保证

微生物试验用培养基的质量保证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使用容器 配制培养基所用容器不得影响培养基质量,一般为玻璃容器。 禁用金属容器如铁、铜、铝容器,避免金属离子与培养基成分结合,生成 有害物质,影响细菌生长。 实验室指南( WHO) 含代谢药物或抑制剂的培养基应使用专用的玻璃器皿,如不使用专用的玻璃 器皿必须对玻璃器皿的洗涤程序进行验证。
用于环境监控的培养基应特别小心防护,严密包装和终端灭菌。 如果不能采用终端灭菌的培养基,在使用前应进行100%的预培 养。 防止将外来的污染带到环境中及避免出现假阳性结果。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一般性状 1、 制成平板或分装于试管的培养基应检查;容器和盖子的 破裂,装量。 2、固体培养基因水分流失而造成表面产生裂缝或涟漪。 3、其他 如溶血,可能冷藏温度下形成的结晶,大量的 汽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配制的培养基监控项目 外观、性状、pH、适用性试验、定期的稳定性检查以及 培养基有效期的确定。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适用性检査 时间 1、采用已验证的配制和灭菌程序制备培养基且过程受控,那么同一批脱 水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査试验可只进行1次。 2、如果培养基制备的方法未经验证,那么,配制的每一批培养基必须进 行适用性试验。 方法 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附录无菌检查或微生物限度 检查项下有关规定进行。
微生物试验用培养基的质量保证
杜平华
培养基的质量保证
培养基是绝大多数微生物试验的基础。 培养基的质量是微生物试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适宜的培养基制备方法、贮藏条件和质量控制试验是 提供优质培养基的保证。
培养基的质量保证
优质培养基的保证
制备方法

贮藏条件 质量控制试验
主要影响因素

规范化管理 培养基的配置 培养基的储存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措施作者:贾月波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4期
【摘要】食品质量安全是国民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之一,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问题日益凸显,只有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安全性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期望。

本文深入了解了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从配制、称量、溶解、灭菌四个环节入手,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工作,在提高检验人员水平素质的基础上严格实施实验室环境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培养基和试剂的高质量控制,执行标准菌株的保藏任务,真正意义上实现食品检验的高质量、高水准目标。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培养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18-02
一、前言
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食品,只有安全、可靠的食品才能保障食用者的健康,为社会和国家发展提供基础。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在食品未流向市场前的重要关卡,以严格的检验标准来保证食品的卫生质量安全,是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关键途径。

为了有效的发挥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的效能,要切实保证微生物检验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

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为民众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只有权威高、控制强的检验数据才能让民众信服,放心将食品安全检验任务交给专业人员。

为了不断控制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要保证实验环境、材料的安全度,加强对技术人员、管理队伍的素质培养,真正意义上做到检验和管理共提升。

二、培养基的制备
(一)培养基的配制
配置培养基要按照严格、科学的流程进行,依据处方进行谨慎操作,将操作流程记录下来。

考虑到培养基处方需要的生物制品种类繁多,而厂家、批次、日期的不同都会造成产品质量的差异,在配置过程中务必要注意原料成分的差异性,做好严格的质量控制工作,同时记录好不同成分的具体情况,方便查询和检验。

自制培养基过程中应该按照培养要求和顺序放入成分,确保灭菌有效及成分均匀,避免出现互斥、分布不均的情况。

(二)培养基的称量
称量培养基时避免使用手或其他工具进行操作,要使用专门称量培养基的角匙,降低发生交叉污染的概率,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称量选择性培养基时要注意是否有粉末吸入现
象,还要考虑到实验环境的湿度问题,湿度高的空间会让培养基吸潮,导致酸化、PH升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干燥度高的房间称取。

对干粉培养基的配置要符合生产标准和要求。

(三)培养基的溶解
溶解培养基是分装灭菌前的重要步骤,要保证机内的不同成分能均匀溶解和分布,一般来说采取水浴加热溶解的方式,针对含有琼脂粉末状的培养基可以先进行浸泡处理再操作加热溶解环节,有助于加快溶解过程。

将培养基放入电炉内应用小火加热煮沸,利用搅拌作用来防止爆沸和焦化,培养基一旦烧糊极有可能产生有毒物质,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威胁,一旦发现焦化或爆沸培养基要安全处理掉。

(四)培养基的灭菌
针对培养基的灭菌工作一般采取高压蒸汽方式,在121℃下持续15min,如果厂家定制了特殊或含有糖分的培养基,则需要按照说明流程进行专门灭菌。

培养基配制完成后要马上操作灭菌事宜,考虑到培养基容器、水分、干粉中的微生物会继续繁殖,使得养分被消耗或破坏,所以在灭菌过程中要注意完整性、科学性,标注好时间和名称,避免出错。

三、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提高检验人员的水平素质
微生物检测是一项要求高、分化细的工作,只有综合素质强、专业技术硬的技术人员才能胜任和做好。

为了有效的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要严格筛选合格的操作人员,要求其拥有扎实的微生物检验基础,能良好的判断和处理各种检验情况,对工作抱有热忱和责任心。

为了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员工培养和学习,扩大员工知识面和技术,在更新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新技能,跟随检验科学的发展而进步。

为了有效的保证检验工作的完成,要定期考核员工能力和技术,采取奖惩制度,鼓励先进员工发挥带头榜样作用。

(二)严格实施实验室环境的质量控制
SARS病毒的出现加快了国家对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在朝一个更清晰、科学的方向发展。

严格实施实验室环境的质量控制还要注重对实验室区域和布局设计,避免区域折返路程,防止人员走动或空气流通对微生物培养基样本造成污染和危害。

要严格区分好不同的操作和办公区域,定期进行空气、湿度、干燥度检查,保证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

合理、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是指导和监督检验工作完成的重要标准,在有效机制的引导下完成无害化处理和操作,使得洗涤室、无菌室、培养室能单纯分开,降低病原微生物扩散和传播的概率,从环境因素确保检验的安全性。

(三)保证培养基和试剂的高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培养基和试剂的影响,三者密不可分。

试剂管理员在验收完试剂后要按照物品分类进行区域存储,记录下所有物品的详细名目,保证查询所需的保质期、型号、名称都在清单中。

放置培养基的环境应该干燥度适宜,按照培养基存放要求进行存放。

操作手册说明了配制培养基的流程,工作人员要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禁止私自改变和遗漏操作流程,造成培养基污染或成分分布不均等后果。

操作者在完成操作后应及时签署名字和记录时间、使用年限,方便开展质量检查工作。

(四)执行标准菌株的保藏任务
标准菌株保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培养基的使用等后续工作,只有按照保藏管理和操作制度进行执行才能真正确保菌种的安全性。

保藏菌株要经历申购、使用、储藏等环节,只有每个流程环环相扣才能保证最终使用的菌株符合实验标准。

实验室要对菌株的种类、来源、鉴定者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备份,标识好正确的培养要求和保存方法,方便下个环节的执行。

工作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核查菌种情况,保证高质量的菌种,一旦出现菌株污染或退化的情况就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使其保持最纯的状态,并对检查的操作和结果做好记录。

四、结语
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带动了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创新和提升,特别是针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情况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关注,只有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检验制度才能保持民众对食品的信任。

为了有效的发挥质量监督工作的效能,必须要严格筛选素质和技术过硬的检验人员,通过各方面努力来提高检验质量,确保培养基的准确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赵永群.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J].当代医学,2012(32).
[2] 朱衍军,李彦玲.浅谈微生物检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方法[J].中国保健,2009(18):810-8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