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1.1.3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提升练 新人教版必修1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1.1.3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提升练 新人教版必修1

多彩的消费(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③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加④加快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D。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们的收入预期,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有利于促进消费,②正确;消费品更新换代,适合消费者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消费,④正确;提高银行存款利率会吸引人们存款而不是消费,①做法错误;③“同步增加”观点错误。

2.(2017·西安模拟)预计到2030年,我国居民出境旅游将突破2亿人次,我国出境游人数翻一番的总体目标或将加速实现。

与我国的情况相反,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人对经济的复苏并不看好,在此背景下,很多家庭都取消了出国度假的计划。

这充分说明( )A.我国居民的收入预期高于其他国家B.既定收入的多少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能力C.人们的消费会受到预期收入的影响D.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解析】选C。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此外,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材料中,中国和欧洲出境游的人数不一样,充分说明人们的消费受到预期收入的影响,C正确;A错误,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我国居民的收入预期高于其他国家的结论;B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预期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而不是既定收入;D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预期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而不是消费心理。

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的“大众旅游时代”有着某种契合。

下列措施有利于推进“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有( )①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②要加大国家对旅游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参与力度③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要把它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④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2018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经典通用课

2018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经典通用课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关注居民支出进步消费程度《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①程度大幅增长。

而要落实这一点,就必须大力添加居民支出,改变工资支出占GDP比例过低、支出差距过大等成绩②,还要不变物价,积极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

思想导图创新演练(1)进步居民消费程度,为甚么必须关注居民支出?该当关注哪些方面?(2)除支出外,进步居民旅游休闲消费程度还该当留意哪些事项?答案:(1)支出是影响消费程度的次要要素,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关注居民支出,既要增加居民当前可安排支出,又要加强居民将来支出预期,同时还要减少支出差距以进步社会全体消费程度。

(2)①从根本上说,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消费程度,决定人们的支出程度,因而,要从根本上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②不变物价,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居民生活消费。

③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一、选择题1.2017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 322元,扣除价格要素比上年理论增长7.1%。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 44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 955元。

构成城乡消费差异的最次要要素是( )A.预期支出的不同B.物价程度的差别C.支出程度的高低D.消费观念的差异解析:此题考查影响消费的要素。

解题时留意捉住设成绩眼“最次要缘由”。

2017年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存在差异的次要缘由是支出程度的高低,支出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故C项符合题意;将来支出预期、物价程度、消费观念等也会影响消费,但不是次要缘由,故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C2.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添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添加11%。

出现该变化是由于社会保障(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程度B.对消费具有导向作用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D.减少了城乡支出差距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要素。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限时训练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限时训练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选题明细表1.2016年5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 6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 )①我国经济发展平稳,居民收入增加②居民偏好储蓄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③居民消费信心倍增,消费水平提高④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增大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解析:我国居民偏好储蓄的观念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②说法错误;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D2.某家庭2015年总支出情况如下(单位:元):该家庭2015A.20% B.50% C.25% D.33.3%解析: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总支出,即20 000÷(20 000+20 000+25 000+5 000+10 000)=25%。

答案:C3.某市1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和恩格尔系数变动情况如下表:①收入差距逐渐拉大②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收入预期更趋乐观③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步增长④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逐年减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从表中数字变化可以看出,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这会导致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未来收入预期更趋乐观,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B4.2016年各地房价普遍上涨。

张某共有80万元积蓄,他想用来投资房产。

这80万元,在当地可买到一套房。

现在张某有些纠结:到底是到银行按揭,还是一次性付清?你认为他提供的建议中的主流意见是( ) A.付清,无债一身轻B.按揭,贷款消费是时尚C.付清,人民币贬值房价上涨D.按揭,余钱会让自己保持较强的机动性解析:将积蓄全部花光是不理智的行为,应当手中留有余钱以备不时之需,或用于提高生活质量,或用于投资其他理财产品,所以,应选按揭,A、C排除。

B中理由不妥,应提倡求实心理,反对盲目从众。

故选D。

答案:D5.下图是某网站对部分90后的消费行为调查,图中反映的90后的消费心理是( )购买商品时最看重的方面(5分制)A.颜值消费,注重外观 B.从众消费,看重广告C.求异消费,热衷新潮 D.求实消费,理性务实解析:图中数据显示,90后消费时对广告、名牌的关注度较低,对质量、价格等的关注度较高,这反映出90后的求实消费心理,理性务实,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限时训练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限时训练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选题明细表1.2016年5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 6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 )①我国经济发展平稳,居民收入增加②居民偏好储蓄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③居民消费信心倍增,消费水平提高④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增大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解析:我国居民偏好储蓄的观念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②说法错误;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D2.某家庭2015年总支出情况如下(单位:元):该家庭2015A.20% B.50% C.25% D.33.3%解析: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总支出,即20 000÷(20 000+20 000+25 000+5 000+10 000)=25%。

答案:C3.某市1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和恩格尔系数变动情况如下表:①收入差距逐渐拉大②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收入预期更趋乐观③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步增长④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逐年减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从表中数字变化可以看出,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这会导致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未来收入预期更趋乐观,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B4.2016年各地房价普遍上涨。

张某共有80万元积蓄,他想用来投资房产。

这80万元,在当地可买到一套房。

现在张某有些纠结:到底是到银行按揭,还是一次性付清?你认为他提供的建议中的主流意见是( ) A.付清,无债一身轻B.按揭,贷款消费是时尚C.付清,人民币贬值房价上涨D.按揭,余钱会让自己保持较强的机动性解析:将积蓄全部花光是不理智的行为,应当手中留有余钱以备不时之需,或用于提高生活质量,或用于投资其他理财产品,所以,应选按揭,A、C排除。

B中理由不妥,应提倡求实心理,反对盲目从众。

故选D。

答案:D5.下图是某网站对部分90后的消费行为调查,图中反映的90后的消费心理是( )购买商品时最看重的方面(5分制)A.颜值消费,注重外观 B.从众消费,看重广告C.求异消费,热衷新潮 D.求实消费,理性务实解析:图中数据显示,90后消费时对广告、名牌的关注度较低,对质量、价格等的关注度较高,这反映出90后的求实消费心理,理性务实,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课件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课件

答案: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国家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 保居民收入正常增长,改善居民未来收入预期。②物价水平是影响居民 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国家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稳定物价水平,创设 良好的消费环境。③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 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百姓的后顾之忧。④要引导居民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适度消费、理性消费,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 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
目录
CONTENTS
1 抓考点 分层探究 2 3 4
矫易错 失分警示
链热点 走进生活 课时练 跟踪检测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最新考纲] 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核心考点通关] 1.影响消费的因素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当前收入的影响: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 量就 越大 。 (3)未来收入的影响:对 就会加大。 (4)收入差距的影响: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 降低 。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增加居
增长较快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 民收入,促进居民消费, ①②正确, 故选 A; ③强调了物价上涨的影响, 与材料无关;④错误,收入差距越 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越低,二者 呈反向变动。
2.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 年二季度,消费者信 心指数为 104.0,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季下降 0.5 点和 3.8 点。构成消 费者信心指数的 5 项小类指数中,就业状况满意和预期指数比上季度分 别上升 1.2 点和 2.4 点,带动总指数上升 0.2 点和 0.7 点;家庭收入满意 和预期指数比上季度分别下降 1.6 点和 2.8 点,下拉总指数 0.2 点和 0.8 点;耐用消费品购买满意指数比上季度下降 2.8 点,下拉总指数 0.4 点。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3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课件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3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课件
①随着经济增长,旅游恩格尔系数会逐渐下降 ②伴 随着经济发展,旅游恩格尔系数与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呈反 相关关系 ③旅游恩格尔系数越高,表明人们生活水平越 高,消费结构改善 ④随着经济发展,恩格尔系数逐步降 低,人们的食品支出逐步减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八页,共36页。
解析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 比例。恩格尔系数越小,通常表明人们消费结构越完善、越 优越,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随着经济发展,旅游支出占个 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例提高,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 恩格尔系数越高,意味着消费结构的改善,①是错误的,②③ 符合题意;随着经济发展,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 例降低,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善,但 不代表人们的食品支出逐步减少,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 选 C。
第十七页,共36页。
9.[2018·宁夏银川模拟]在春节长假中,文化消费成为
“黑马”。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假日中饮食类商
品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而与文化消费、精神消
费有关的商品则日益畅销。由此可见( )
①我国正在进入享受型社会 ②居民家庭消费逐步向
高层次发展 ③生存资料消费将被发展资料消费所取代
遍认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第十四页,共36页。
解析 ①错误,一般地说,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 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例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 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消费质量, 导致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B。
第十五页,共36页。
8.[2016·江苏高考]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大学生借 助“校园网贷”进行消费的方式悄然“走红”。但一段时 间以来,“校园网贷”引发的借贷纠纷甚至债务悲剧也不 时见诸媒体。这警示我们( )

高考复习方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3课 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

高考复习方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3课 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

第3课多彩的消费一、选择题1.目前,中国经济正转向消费驱动增长模式,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下列措施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②拓宽居民投资渠道③推动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④提高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2.相比较于传统的实体店销售,电子商务是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大大减少了批发商、零售商等环节。

其发展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的传导路径是( )①商品价格下降②流通环节减少③经营成本下降④提高居民消费水平A.②→③→④→①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3.某优质大米在我国市场每千克售价近100元,约为普通大米价格的20倍,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其销售状况依然良好。

这体现了( )A.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B.求异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C.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D.攀比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4.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

要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下列措施中,与“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对应的是( )①增加有效供给②增加居民收入③改善消费环境④健全社保体系A.①-④-③B.②-①-③C.②-④-③D.④-②-①5.下表主要说明( )B.收入预期影响人们当前的消费C.消费能带动一个产业出现和成长D.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6.李先生最近升职为公司总经理,年薪25万,其妻子也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于是他们通过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商品房,现已拿到房子的钥匙,彻底改变了租房的历史。

今年春节期间,他们还随旅行社到上海参观了世博园。

对李先生家的消费类型可作以下认识( )A.从消费对象看,购房属于有形商品消费,旅游属于享受资料消费B.从消费目的看,旅游属于生存资料消费C.从交易方式看,租房属于生存资料消费,通过银行贷款购买商品房属于发展资料消费D.从交易方式看,租房属于租赁消费,通过银行贷款购买商品房属于贷款消费7.2015年中秋节,各地商家忙不迭地掀起一轮月饼促销战,不过“天价月饼”明显少了,“平民月饼”更受到消费者欢迎。

2018-2021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课时作业

2018-2021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课时作业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一、选择题1.定于2015年“五一”结婚的王某到超市购买了结婚用的物品,到婚纱影楼租了婚纱和礼车,并用按揭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住房。

下列正确反映王某消费过程的消费类型是( )A.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B.生存资料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C.钱货两清的消费、生存资料消费、租赁消费D.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答案:A2.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车贷款申请终于被批准了。

”乙说:“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可以买我喜欢的那辆车了。

”以下对这段对话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C.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D.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答案:C3.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居民的银行储蓄节节上升的趋势,许多专家呼吁国家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通过减少居民对医疗、养老的顾虑,刺激居民消费。

这个观点说明对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 )A.当前的收入水平B.经济发展水平C.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D.未来收入的预期答案:D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档次开始升级换代。

以下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说明恩格尔系数大幅度提高B.这表明家庭消费开始向享受型转变C.这说明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D.这意味着居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答案:C5.时下“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已成为都市一大时尚,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健康”。

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这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发生变化B.这将有助于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C.这说明享受资料消费已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D.这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答案:C6.右图反映的经济现象( )A.会导致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B.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很大C.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D.表明居民的收入不断下降答案:C7.下表为我国不同阶层的主要消费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收入(Y)和消费(C),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C0B线)。

不考虑其他因素,由该图可推断出( )
第1题图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越大
③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
④提高A点左边人群的收入,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我国近三年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城乡
收入比
2013年,8896元,9.3%,26955元,7.0%,3.03∶1
2014年,9892元,9.2%,28844元,6.8%,2.92∶1
2015年
上半年,5554元,8.3%,15699元,6.7%,2.83∶1 根据图表可以判断,我国近几年( )
①城乡居民食品支出额在减少
②城乡居民支付能力不断提高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得到提高
④城乡居民消费预期不断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下列对消费水平可能产生正面影响的是( )
①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③加强就业培训,促进劳动者就业
④加大银行信用卡发卡力度,鼓励消费者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某日,张阿姨上街购买了如下商品:
A.①发展资料消费②享受资料消费③生存资料消费④钱货两清消费
B.①生存资料消费②享受资料消费③发展资料消费
④钱货两清消费
C.①生存资料消费②发展资料消费③享受资料消费
④钱货两清消费
D.①钱货两消费②发展资科消费③享受资料消费
④发展资料消费
5.某市居民的收入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情况如下图所示。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①该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
②该市居民收入总量与消费总量呈反向变化
③该市居民收入变化是其消费变化的前提
④该市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具有一致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6年7月中旬,以网上社交工具为平台的进行产品展示的社交网站突然火爆起来,这种新的社交方式,以人际关系链为标准,销量并非是评判商品好坏的第一标准,口碑才是赢得信任的主要途径,对好友的信任会让商品更具有可靠性。

这一模式( )
①发掘了社会交往中的经济价值
②以口碑和信任塑造高质量的商业产品
③把增加产品的销量作为营销的目的
④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进行消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面漫画反映了有些人在消费过程中存在( )
第7题图
A.攀比心理中的“炫富”心理
B.盲目从众的消费心理
C.盲目追求时尚与流行
D.追求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
8.“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

这里的“租生活”( )
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
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时下,在许多大城市出现了“酷抠族”。

“酷抠族”是指拥有较高学历、较高收入的
人群,他们精打细算,摒弃奢侈消费;他们关注打折信息、购买特价商品、打包吃剩饭菜、与人拼车出行……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满足感。

“酷抠族”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 )
①适度消费的理念和主张②超前消费的理念和主张
③抑制消费的理念和主张④节俭消费的理念和主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5·苏州市期中统考)调查显示,股灾发生后,七成股民生活水平下降,大量被套股民更是忧心忡忡,不知何时解套,只好紧缩当前的生活。

这反映出(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经济的增长决定居民消费
③收入差距影响总体的消费
④收入预期影响当前的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改编)2016年11月11日18时55分36秒,阿里公布实时数据,2016天猫双11交易额超1000亿元,无线交易占比82%。

与此同时,许多消费者在狂欢之后,发现很多商品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而是因为优惠力度大而购买。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
①要践行“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消费原则
②情绪化的消费是难以避免的
③人们要树立“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④价格变动对商品的需求有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旨在建立一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应、能够衡量生态良好的统计与核算体系。

启动GEP核算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 )
①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②生产者转变经营理念,以生态保护为直接目的
③劳动者树立职业平等观,都努力进入环保行业
④国家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5·镇江市三校联考)材料一201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按收入
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6308,9.0
经营净收入,1848,6.4
财产净收入,882,9.7
转移净收入,1892,11.4 第13题表格
材料二《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中国扩大消费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

但目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仍然相对较低。

必须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和提高农民消费预
期。

(1)试概括图表中的信息,并揭示图表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挖掘农村消费的潜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