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鱼类标本制作的探讨

合集下载

鱼类浸泡标本的制作初探

鱼类浸泡标本的制作初探

野外资源调查中标本的采集及标本制作1.制作标本材料1.1 福尔马林(甲醛溶液)、标本箱、解剖40%盘、解剖刀、解剖剪、量杯、量筒、—注510ml 射器、纱布、白标布、铅笔、白线等等。

标签的制作1.2 用解剖剪把白标布剪成条长厘米宽,5, 1.5厘米在布条的一头用剪刀剪一小洞用白线拴上,,即可。

浸泡溶液的配制1.3 甲醛(福尔马林)溶液分为两种浓度,1.3.1 一种浓度为,一种为。

的浸泡溶液10%5%10%鱼类浸泡标本的制作初探王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贵州铜仁 554300)摘要: 鱼类浸泡标本作为水产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的宝贵资源,有助于学生很好的鉴别鱼类的分类及形态特征。

鱼类浸泡标本的制作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野外资源调查中标本的采集及标本制作;二是标本的室内整理。

关键词: 鱼类;浸泡标本;制作中图分类号:Q95-3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2 B —()——()135200604002603The fish soaks the specimen at the beginning of manufacture searchesWANG Lu()Tongren Vocational Institute Biological Enginoening Department,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Abstract The fish soaks the specimen takes in the aquatic product teaching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ecious resources, is helpful to the student very good distinction fish classification and the shape characteristic. The fish soaks the specimen manufacture divides into two stages: One is in the open country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specimen gathering and the specimen manufacture; Two is in the specimen room trims.:Key words ;;Soaks the specimen Manufactures takes收稿日期:——20060510作者简介:王鲁(1978—,男,贵州铜仁市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的工程系助理实验师。

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新技术

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新技术

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新技术一、引言在过去的剥制标本制作过程中,鱼类的处理一直是一个繁琐且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技术的涌现,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过程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新技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提高标本制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传统剥制标本制作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在过去,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过程通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脱水处理、漂白和上蜡等步骤,而且每一步都需要十分细致的操作。

这种传统制作方法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操作步骤繁多,制作周期较长,效率低下;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例如标本颜色不均匀、变形等;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有必要引入新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标本制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新技术及其应用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和先进化学材料的发展,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新技术也应运而生。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3D扫描技术对鱼类进行全息扫描,得到高清晰度的数字模型,并利用3D打印技术将数字模型实体化。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完全摆脱传统的脱水、漂白和上蜡等繁琐的制作步骤,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能够减少制作周期,提高效率。

利用高分辨率的数字模型还可以制作出更加真实、完美的标本,避免了传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颜色不均匀、变形等问题。

这种技术还能够实现数字化存储和管理,便于长期保存和展示。

四、个人观点及理解在我看来,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新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制作方式。

通过数字化技术和3D打印技术,不仅能够大大缩短制作周期,降低成本,还能够减少人为操作对标本的影响,确保制作出高质量的标本。

数字化存储和管理也使得标本的保存和展示更加方便和可靠。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新技术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

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标本制作的效率和质量,还促进了标本制作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还将看到更多的新技术应用于标本制作领域,为生物学研究和教学带来更多的便利与创新。

鱼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

鱼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

鱼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叶建生王权熊良伟陈小江封琦王建国朱光来齐富刚(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泰州225300)摘要应用鱼类标本有助于学生学习鱼类的形态和分类知识。

本文总结了鱼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些技术帮助。

关键词鱼类浸制标本制作技术在教学中,标本是重要的直观教具。

运用标本进行教学演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标本是科学研究上一种必需的材料,科学地收藏、保护、利用现有的鱼类标本,也是科学研究和野生动物保护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1 3]。

本课程组在鱼类标本制作中,摸索出一套方法,现总结如下:1材料准备1.1鱼类选取鱼类的标本材料一般是从养殖场、水产市场或野外水体中采集而来的。

同时应选择没有任何创伤、鳍条完整、鳞片齐全和体形适中的新鲜鱼类作为浸制标本的材料。

在采集时,应注意分类需求,力求增加目、科、种的数目,一般不要追求标本的数量。

1.2材料准备福尔马林、标本箱、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量杯、量筒、5 10mL注射器、纱布、白标布、铅笔、白线等。

2制作方法2.1将鱼致死把收集的鱼置于解剖盘中,用纱布盖于之上,使鱼缺水缺氧而窒息死亡;也可用注射器将少许福尔马林浸泡溶液从鱼体的胸鳍基部注入胸腔,以固定内脏器官,使鱼受到刺激而死亡。

注射时要小心,最好不要扎住鱼体心脏,以免血液渗透出来,使胸鳍基部充血而影响标本质量。

2.2形态整理将背鳍、胸鳍、臀鳍和尾鳍适当展开,用塑料薄片或厚纸片等将其夹住,并用回形针夹紧,或者用大头针插入各鳍的基部,使其展开成类似生活时的形态。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要让鱼乱跳,防止鱼体受伤,影响标本质量。

2.3标签使用用解剖剪把白标布剪成条,长5cm,宽1.5cm,在布条的一头用剪刀剪一小洞,用白线拴上即可。

如果收集的标本不只局限于一个水域时,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应在主要参考文献[1]郑晓蕙.2008.生物学实验教学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崔允漷.2009.有效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每尾鱼上拴上标签,根据记录在标签上用标签上用铅笔写明编号、采集时间及地点。

鱼骨标本制作方法

鱼骨标本制作方法

鱼骨标本制作方法
步骤一:选择合适的鱼类标本。

首先需要选择一条完整的鱼类标本,
最好是尺寸较大的鱼类,因为较大的鱼类标本可以更好地展示鱼骨结构。

步骤二:鱼类标本的处理。

首先,将鱼类标本彻底清洗干净,去除表
面的污垢和腥味。

然后,在标本的体表横切2-3刀,以便更好地渗透保存液。

接下来,将标本浸泡在鱼类标本保存液中,通常需要浸泡24-48小时,以确保完全渗透。

步骤三:鱼类标本剥制。

开始鱼类标本剥制前,需要准备好剥制工具,如宽刀、细刀等。

首先,根据标本的特点确定切口位置,在鱼体的腹部进
行切口。

然后,用宽刀轻轻剥开鱼体皮肤,并沿着鱼骨一侧逐渐剥离鱼肉,直到完全剥离。

步骤四:鱼骨的处理和整理。

剥离鱼肉后,接下来需要将鱼骨进行清
洗和整理。

首先,将剥离下的鱼骨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去除表面的
污垢。

然后,用细刀小心地将鱼骨进行整理,去除多余的鱼肉和软骨,使
鱼骨清晰可见。

步骤五:标本制作和保存。

在整理完鱼骨后,需要将鱼骨进行干燥和
固定,以便长时间保存。

首先,将整理好的鱼骨放入标本制作剂中浸泡一
段时间,然后取出晾干。

接下来,将干燥的鱼骨放入鱼类标本残块处理液
中浸泡,以固定鱼骨的结构。

最后,将固定的鱼骨放入标本盒或标本瓶中,并添加适量的鱼类标本保存液,以确保鱼骨长时间保存。

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鱼浸制标本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标本制作方法,适用于各种大小鱼类。

下面将介绍其具体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将需要制作的鱼类洗净,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吸干水份,备用。

2. 制作溶液:将1%的福尔马林水溶液和10%的甲醛水溶液混合制成制作溶液。

3. 制作标本:将制作溶液倒入一个干净的玻璃瓶中,将准备好的鱼类放入其中,注意不要重叠,尽量平铺开来。

将瓶口用塑料膜封住,再用橡皮筋固定,避免气体泄漏。

4. 浸泡时间:根据鱼类的大小和硬度,浸泡时间不同,一般情况下,小鱼浸泡1-2天,中鱼浸泡2-3天,大鱼浸泡3-5天。

浸泡期间需定时更换制作溶液,以保持其浓度。

5. 清洗:浸泡完成后,将鱼类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制作溶液。

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吸干水份,备用。

6. 上漆:将鱼类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均匀地喷上一层透明醇溶树脂漆。

每喷一层后,需在漆干前用细砂纸轻轻打磨一下,以保持光滑度。

一般需要喷2-3层,让整个标本表面光滑均匀。

7. 标注:最后,在标本上标注鱼的种类、体长、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等信息,以便于科学家们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以上就是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希望能对需要制作鱼类标本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新技术

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新技术

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新技术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新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新技术也逐渐涌现。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鱼类剥制标本的质量和效率,而且更加注重保护和保存鱼类的完整性。

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探讨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新技术,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传统鱼类剥制标本制作技术及其局限性传统的鱼类剥制标本制作技术主要包括清洗、剥片、干燥和定型等步骤。

虽然这种技术在过去被广泛应用,但却存在一些局限性。

剥制过程中易造成鱼类的部分或完全损坏,丧失了标本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剥制时间长且耗费人力物力,效率低下。

再次,由于制作过程中使用化学物质或高温处理,标本的色泽和外观会受到影响,使得细节难以准确展示。

2.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鱼类剥制标本制作针对传统鱼类剥制标本制作技术的局限性,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鱼类剥制标本制作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数字化技术包括三维扫描、虚拟重建和3D打印等。

通过三维扫描技术,可以将鱼类的形态和结构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下来,避免了物理接触对鱼类造成的损伤。

通过虚拟重建技术,可以将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调整,使得标本在数字环境中呈现出完美的外观和细节。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将虚拟重建的标本以物理形式再现出来,实现真实的触感和观感。

3. 新技术的优势与应用范围新技术相较于传统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数字化技术能够保护和保存鱼类的完整性,避免了物理接触对鱼类的损伤,提高了标本的质量和真实性。

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制作效率,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再次,数字化技术使得标本的细节更加清晰可见,更加便于研究人员和爱好者的观察和研究。

鱼类剥制标本制作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教育、科研机构和博物馆等领域,还可以满足鱼类爱好者个性化需求。

4. 个人观点与展望鱼类剥制标本制作的新技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名鱼类爱好者,我非常赞赏这些新技术对于保护和保存鱼类的完整性所做的努力。

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鱼浸制标本是指将鱼类通过特殊方法制作成为保存和展示的标本,其制作过程需要精细而仔细的处理工作。

下面将详细阐述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一、材料准备制作鱼浸制标本的主要材料有:鱼类标本、75%酒精、甲醛、100%乙醇、双胍、福尔马林、滚水、煮清水、木板、鱼线、手套、四面活动的放大镜、放大镜台、尺子等。

这些材料在制作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必须按照要求预备。

二、处理鱼类标本1.选鱼:选择需要制作标本的鱼,注意鱼的尺寸应该适中。

2.去腮:用尖剪剪下鱼的腮,在水下打开,将内部的骨头用鱼钩拔出。

3.刮鳞片:在鱼身上刮鳞片时,应特别小心,以免压碎鱼肉和鱼骨。

刮鳞片的方向应是从尾巴到头部的方向。

4.开腹:用鱼剪从鱼肚的中央开始将鱼剖开,取出内脏。

要小心地使用鱼线将背骨在沥水篮内拉直,以便于将它的形状保存下来。

5.清洁鱼肉:用鱼刀划断鱼身的鳃、内脏等部位,将虫子等杂质全部清除干净,让鱼身整洁干净。

三、浸制鱼类标本1.预处理鱼标本:在75%酒精中洗净鱼身,让其干透。

2.鱼息处理:用甲醛将鱼身浸泡3天,让鱼整体发硬及防腐保鲜。

3.固定鱼身:将鱼身放入100%的乙醇中浸泡7天,将其中的甲醛溶解掉,防止鱼身自然分解。

4.染色:用双胍将鱼身浸泡2天,让鱼身染上深浅不一的颜色。

5.干燥:将鱼浸制标本放在福尔马林中浸泡1-2天,阻止其分解,使鱼身整体干透。

6.钉制:将鱼浸制标本钉在木板上,制作好标本标签进行标注。

以上就是鱼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制作鱼浸制标本需要精细和认真的处理,而且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制作标本时应该用手套,并且严格遵循处理鱼类标本的方法和必须使用防腐剂和安全材料等要素,来保证鱼浸制标本的质量和效果,保证标本更加长久持久有用。

鱼标本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鱼标本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鱼标本制作的方法和过程鱼标本制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工作。

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鱼类的外观和结构,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和分类学信息。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鱼标本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一、准备工作在制作鱼标本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这些包括:1.鱼类标本: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条鱼类标本。

这可以通过捕鱼或购买鱼类标本来获得。

鱼类标本应该是完整的,没有缺失或变形。

2.杀鱼工具:为了制作鱼标本,我们需要杀死鱼类标本。

这可以通过使用鱼钩或其他捕鱼工具来实现。

我们还需要一把锋利的刀来杀鱼。

3.杀鱼液:在杀死鱼类标本后,我们需要将它们放入杀鱼液中。

这可以帮助保持鱼类标本的形状和颜色。

4.针线和缝纫工具:在制作鱼标本时,我们需要使用针线和缝纫工具来缝合鱼类标本的肚子。

5.填充物:我们需要填充鱼类标本的肚子。

这可以使用填充物来实现。

6.其他工具:还有一些其他工具,如剪刀、镊子、刷子等,可以帮助我们制作鱼标本。

二、杀死鱼类标本在制作鱼标本之前,我们需要杀死鱼类标本。

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1.将鱼类标本放在平坦的表面上。

2.使用一把锋利的刀,将鱼类标本的头部切断。

这可以帮助我们杀死鱼类标本并减少疼痛。

3.将鱼类标本放入杀鱼液中。

这可以帮助保持鱼类标本的形状和颜色。

杀鱼液可以使用酒精、甲醛或其他杀菌剂。

三、制作鱼标本在完成准备工作后,我们可以开始制作鱼标本。

以下是鱼标本制作的详细过程:1.清洗鱼类标本:将鱼类标本从杀鱼液中取出,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这可以帮助去除杀鱼液的残留物和血液。

2.填充鱼类标本:用填充物填充鱼类标本的肚子。

填充物可以使用棉花、海绵或其他材料。

填充物应该填满整个肚子,但不要过于紧实。

3.缝合鱼类标本:使用针线和缝纫工具缝合鱼类标本的肚子。

缝合的线应该尽可能地与鱼类标本的颜色相似,以便不会显眼。

4.定型鱼类标本:将鱼类标本放在平坦的表面上,并用镊子将鱼类标本的鳞片、鳍和其他部位定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鱼类标本制作的探讨徐俐力(黑龙江省博物馆 哈尔滨 150001)为了新建黑龙江省博物馆的展览需要,除本馆原有的鱼类标本之外,还要更新新型的鱼类标本。

鱼类标本在生物科研、教学以及展览陈列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科研教学方面,它既是一件栩栩如生的标本,又是最好的教具。

它给观众留下的记忆是终生难忘的。

我省鱼类资源丰富,其中很多是特产种类,因此,有计划系统地进行科学采集和标本制作及馆藏,不仅能反映我省鱼类的现状,也能反映其在人类影响下的历史变迁,这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项基本建设。

鱼类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一门涉及多种知识的学科。

一个有着完善记录和测量并且制作精美的标本,其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是永存的。

反之,如果科学记录不全或制作低劣,则是白白浪费人力及财力的一种无效劳动,甚至是一种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根据多方面学习实践,做以下鱼类标本浸制与剥制的探讨。

一、鱼类的剥制标本技术(一)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一般只要选择鱼体新鲜、皮肤和鳞片完整无损者,就可以作为制作标本的材料。

特殊形态的鱼,其剖口线和制作步骤与一般鱼类略有不同。

体型大的鱼类不宜采用浸制的方法制作标本,一般常用剥制的方法来保存它的外形。

由于某些鱼类在剥皮时其鳞处极易脱落,而且脱落之后很难胶粘或修补。

尤其是鳞片较大的。

因此,在剥皮之前可按下列方法进行处理:用抹布将鱼体表面擦干,置于阴凉处约1-2小时(冬天可稍长些),等鳞片略为干燥后再行剥皮,只要稍加小心就可以避免鳞片脱落或少脱落。

另外,还可用胶水涂在身体表面,利用胶水的黏性,使鳞片不易脱落。

但在制作期间,要用湿布罩在躯体两侧,以防胶水干燥和皮肤脆裂。

(二)记录除详细记录上述各项测量指标外,还要把性别、采地、采期、体色等记录下来,由于鱼类体色容易变化,需要详细进行记录,以备标本干燥后作为涂色的参考。

和其他动物一样,鱼类大都为雌雄异体,从外表上不易区别,必须解剖其内脏观察。

但是有些鱼类在生殖期间,尤其是雄鱼,常显出一种特殊的颜色,即婚姻色,在生殖期比较容易识别,但生殖期一过,特殊的颜色又会消失。

有的种类雌雄鳍的形状和大小不同,总之应尽量利用体表构造的差异来确定性别。

(三)鱼类的皮肤剥离法鱼类躯体的大小和皮肤厚薄相关很大,另外,其外部的形态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剥皮的时候,应根据各种不同的形态,采用不同的剖口线,在不影响皮肤剥离的情况下,力求减少和缩短剖口线。

鱼类(以鲤鱼为例)剥皮时,先在工作台上铺一块湿毛巾或抹布,用来减少鱼体与工作台的磨擦,避免鳞片脱落。

将鱼体横卧于毛巾上,用解剖刀由躯干部腹面(腹鳍前端)向后直线剖开,绕过肛门直至尾柄基部。

继续用解剖刀沿剖口两侧腹面的皮肤与肌肉之间逐渐剖割分离,在剖割时刀口应稍偏向肌肉,宁可割坏肌肉,也要力求避免割破皮肤。

剥至腹鳍和臀鳍时,可于体内把腹鳍和臀鳍的鳍棘基部剪断,接着用解剖刀沿着躯体和尾柄的两侧剖割,直至尾的基部时,在尾椎的未端(尾鳍前端)切断。

这时尾部的皮肤与肌肉大部分已分离。

接着23由躯体两侧剖割至背鳍鳍棘基部,也就是至鱼体背脊部时,即用剪刀由尾部背脊向前逐渐把鳍棘剪断,直至头部后侧肩带位置时,再用解剖刀从头的后侧切断颈椎,并把已剥离的肌肉割下。

肩带的锁骨、乌喙骨等因与皮肤密切相连,不能切除,可将与皮肤不相连的部分骨骼以及附在上面的肌肉除去。

宁可让骨头多留一些于皮上,而不可强取其骨,否则极易造成皮肤破裂。

喉部的肌肉只能用刀或剪刀除去,不能往前剥离。

对于大型的鱼体,应在一部分皮肤与肌肉剥离之后,将肌肉分段切除,以减轻躯体重量,便利工作。

然后,尽量把鳃和附着于头部的骨肉,尤其是两颊部的肌肉,以及与体表无关的骨头设法尽量除净,并去除脑髓,挖去眼球。

最后把残留在驱体各部的肌肉、脂肪等除净。

(四)鱼类皮肤的防腐处理将剥离的皮肤浸于75%~80%的酒精中,隔几小时后需翻动一次,使酒精容易渗透到各部位的皮肤中去,避免产生浸渍不匀而使部分皮肤腐烂,造成鳞片脱落,大型鱼类更应注意。

一二天后取出(也可保存较长时间),此时皮肤因酒精的作用而发硬,这是因为皮肤中的一部分水分被酒精吸收所致,故可将皮肤浸于水中冲洗数小时,待皮肤柔软后取出。

在皮肤的内侧,用三氧化二砷等混合成的防腐粉涂擦,力求涂擦周到,然后就可进行充填。

二、鱼类制标本的装填法有充填和躯架两种方法,前者适用于体形小的鱼类,后者适用于体形大的鱼类。

(一)鱼类的填充先用铅丝和五夹板或木板(板的厚度按鱼体大小面定),做成类似鱼体中央纵剖面形态的骨架,作法有如下三种(支架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应根据鱼体的形态适当的修改)。

用薄木板锯成略似鱼体纵剖而的形态,充作主干板,取一段适当长度和粗细的铅丝,弯成钩状并用钉固定于主干板上,作为支柱。

支柱下端,以钣牙铰好螺纹,用作固定台板,它适合于躯体呈侧扁形的鱼类。

用长方形木块连接成主干板,前半段为木块,后半段用铅丝铰合在板上,在板面的适当位置钻两个孔,取两段铅丝约30~50cm(要根据鱼的大小而定),分别由孔中穿过而至中点处后,把两铅丝折向下方,并且把它铰合在木板中,铅丝的下端作为支柱。

此法适用于呈纺状,且躯体较长的鱼类,适用于将尾部做成摆时弯曲姿态鱼类。

单用铅丝弯曲成纵剖面的形状,它适于体小而短的鱼类,不能负担较大的重量。

必须注意,无论采用哪一种骨架,标本的支柱在体外部分必须留出20c m长,以便固定于台板上。

另外,只用一根铅丝支柱来支持躯体,观察时比较顺眼。

铅丝支柱应仅次于长点上,并需要用较粗的铅丝或圆铁,否则前后重量不平衡,会使标本产生前倾后倒的现象。

所以体形大的鱼类还是采用两根支柱比较稳固。

然后,把已制成的骨架装入体内,并将尾端的铅丝插入尾基的上下侧,而头端则插入头颅骨中,使铅丝与躯体互相连接,不致松动。

接着用木屑(或竹丝)由尾柄开始充填,每充填一段,随即用针线向前缝合,针口由鳞片之间插入,这样可以隐蔽线痕迹。

如果把标本做成尾向左侧弯曲,则在它的右侧可多填一些。

倘若做成静止时的形态,则必须将两侧充填均匀、对称。

头部和两侧的鳃裂用竹丝进行充填,避免木屑漏出。

或者加入适量的白胶水,使木屑粘连起来,直至全部充填饱满和缝合为止。

标本缝合之后,如果发现体表有凹凸不平或充填不足的现象,可用手稍加揿捏,或由口腔补充一些填充物入内,务必使其表面平滑、充实、饱满。

(二)鱼类姿态标本的整形先用刷或湿抹布把表面粘附着的木屑或竹丝等除净,如果体表涂有胶水,也应除净,接着将标本整理成某种生态姿势。

33然后量取两段(或一段)约10c m长,管径较铅丝支柱直径略粗的有色塑胶铝管或光滑的细竹管等,分别套在标本的支柱上,以遮蔽铅丝,避免日久之后铅丝生锈而影响标本的美观。

取一块标本台板,在两支柱相应的位置上钻两个孔,把支柱下端的铅丝由孔中插入,并固定在标本台板的底面,使标本借铅丝或圆铁支柱的支持而悬于空中。

对于体形大的鱼类,也可不用铅丝支柱。

最后把标本搁置于附有圆凹形(根据鱼类体形)托板的标本台板上。

为使鳍条展开,而且不致产生卷曲或凹凸不平现象。

可用马烘纸(鳍厚的需用三夹板)剪成略似各鳍条展开时的形状和大小,每鳍各两块,分别夹在鳍的上下或左右,用回形针将鳍一一夹住。

需将口部稍微张开,以使牙齿显现,最后将义眼嵌入,置于通风处晾干,切忌在阳光下晒,以防鳞片卷曲翘起。

待躯体干燥后,用稀清漆松香水液涂在体表面,以增加光泽,并显示其生活时湿润的自然形态,同时具有保护皮肤和鳞片的作用。

为了显示鱼类体表口腔和腮裂的原有光泽,应根据剥制的颜色记录或鱼类图谱,用油画颜料掺一些清漆和松香水进行着色,颜色由浅至深,逐步上色,使所着颜色不易擦掉。

对于鳞片花纹鲜艳、清晰的鱼类最好选用透明水色,以增加鳞片花纹的透明度。

最后将标签贴在标本台板上。

这是对新建鱼类展厅标本采集和制作过程中的认识,希望通过鱼类的展示陈列唤起人们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从养殖业现状看饲料产业的前景方光霞1 赵喜云2 杨志强2 齐宝鹏3 田玉霞3(1.林口县刁翎镇2.林口县莲花镇3.林口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黑龙江林口157600)养殖业离不开饲料,这是人所共知的,所有的养殖生物都是靠人工投喂饲料来维持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的。

所以说,饲料产业和养殖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饲料不仅关系到养殖业的产量、效益、生存与发展,还关系着养殖产品的质量。

近些年,养殖产品质量下降,许多人转而吃那些所谓“三笨产品”,即用原始方法饲养的禽、畜、水产品。

许多养殖单位或个体养殖户,放弃成品饲料转而重新使用传统饲料,还名之为返朴归真。

因此有的人就提出这样的疑问:饲料产业没有前途了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传统养殖方式虽然保证了养殖品的品质,但是,其产量、效益是十分低下的,而且饲料的浪费是显而易见的。

饲料产业正是为了满足日益发展壮大的养殖业的需要,弥补传统饲料的不足才产生发展起来的,我们不能因为其中存在着问题就彻底否定它的积极作用。

我们只有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饲料产业健康地发展起来。

才能让饲料产业和养殖业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下面就我们在二十多年水产工作中的体会,谈谈这个问题,欢迎同行朋友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切磋。

1、目前饲料产业中存在的缺陷1.1饲料产品和需要脱节各种动物、同种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甚至不同的季节对营养的需要都是有差异的。

营养成分如果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了,就会让养殖动物健康、迅速地生长,成为我们的食品。

否则,那些没有被吸收的成分,就会被排泄到养殖环境中,这些物质就会腐败、分解,产生有害物质,成为污染物;或者让养殖动物生病,或者增加我们的劳动量或资金投入。

动物对营养的吸收虽然有一定的选择能力,例如自然环境中的动物,它们会根据自身的需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