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9年7月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练习题及答案(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练习题及答案(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一)2010-05-31 15:2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 A )A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C )A 19世纪20年代B 19世纪30年代C 19世纪40年代D 19世纪50年代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D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B《资本论》的出版C《反杜林论》的出版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政治经济学理论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阶级斗争学说5、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B )A辛亥革命B十月革命C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成立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C )A大同思想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A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重要理论成果是(B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 )A理论联系实际B精读和泛读结合C早期著作和晚期著作结合D、马克思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结合10、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 )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C实现共产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B )A唯物史观B唯心史观C激变论D庸俗进化论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BD )A黑格尔B马克思C费尔巴哈D恩格斯E亚当·斯密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BD )A、实用性B阶级性C科学性D实践性E革命性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DE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E科学社会主义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CDE )A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B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C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D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E德国古典哲学5、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理论贡献是(AC )A创立唯物史观B创立阶级斗争学说C创立剩余价值学说D 创立社会主义学说E创立科学是生产力的学说6、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E马克思主义的表达方式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B )A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D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E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ADE )A、生物进化论B相对论C量子力学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E细胞学说三、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第3、13页)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全国07月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07月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0-27A.精读马列原著 B.把握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2.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形式的是( A )1-46A.物质生产活动B.处理社会关系活动C.科学实验活动D.艺术表演活动3.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是很荒谬的,因为它违背了( B )1-61 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原理B.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的原理C.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D.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理4.“白马非马”这一诡辩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C )1-61/62A.现象和本质的联系B.局部和整体的联系C.个别和一般的联系D.量变和质变的联系5.从小脱离社会、在狼群中生存的“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B )1-83 A.意识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6.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 D )1-86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7.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B )2-102A.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8.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

自学考试2009年10月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2009年10月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答案)章-节-页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D )0-22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1-40A.自然性B.可知性C.不可逆性D.客观实在性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B )1-36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B.世界是统一的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世界是不断发展的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B )1-55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B )1-76第 1 页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C )1-66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D.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C )1-56A.普遍联系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具体分析法8.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 )2-98A.能动性B.被动性C.消极性D.积极性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B )2-93A.唯心主义辩证法B.唯物主义辩证法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10.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A )2-122A.真理是有价值的B.有用即真理C.真理是永恒的D.真理是万能的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C )2-123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12.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 B )3-147A.意识形态划分法B.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C.文化形态划分法D.政治形态划分法1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A )3-150A.历史决定论B.历史被动论C.历史宿命论D.历史意志论14.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C )3-157第 2 页A.政治标准B.思想标准C.经济标准D.道德标准15.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 A )3-177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1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4-190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矛盾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17.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B )4-187A.增加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18.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B)4-201A.可变资本B.不变资本C.货币资本D.商品资本19.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A)4-206A.c∶vB.m∶vC.c+vD.m/(c+v)20.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分析( A )5-232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C.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D.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21.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C)5-239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两者相等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22.商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是(C)5-246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第 3 页B.生产出剩余价值C.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D.贷出货币,投入生产和流通中23.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这表明( D)5-255A.股票价格等于股票票面额B.股票这种商品是有价值的C.股票价格的变动唯一取决于股息收入D.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24.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 D)6-266A.社会分工的出现B.自然分工的发展C.商品经济的出现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25.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A )6-271A.“参与制”实现的B.“个人联合”实现的C.竞争机制实现的D.价格机制实现的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 A )6-279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27.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 B )7-308A.马克思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28.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指( D )7-322A.社会主义革命时期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社会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C )7-335A.普选制B.一人一票制C.民主集中制D.党委负责制30.共产主义的本质因素是( D )8-346A.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B.人民生活富裕C.实行按需分配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第 4 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B)0-6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1-37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1-35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D)1-48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B)1-51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1-56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D)1-86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C)2-93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B)2-94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D)2-117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3-134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C)3-137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D)3-157A.唯一动力B.最终动力C.根本动力D.直接动力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01马克思是时代的产物。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进化论三个成果的发觉。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供应了[ C ? ]。

直接来源阶级利益自然科学基础主观条件02在一元论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共同点是是承认世界的[ C ? ]。

同一性可知性统一性物质性03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人们[ D ? ]。

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04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观点属于[ A ? ]。

古代朴实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05"冲突无处不在,冲突无时不有。

"这句话说的是[ ? B ]。

冲突具有特殊性冲突具有普遍性冲突具有同一性冲突具有斗争性06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 B ? ]。

规律可以被熟识和利用规律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只在自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07熟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 ? B ? ]。

机械唯物主义熟识论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熟识论观点主观唯心主义熟识论观点客观唯心主义熟识论观点08感性熟识与理性熟识的区分在于[ D ? ]。

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前者源于实践,后者源于内省前者是抽象的思维,后者是生动的直观前者反映事物现象,后者揭示事物本质09在检验熟识真理性的问题上,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实践标准与规律证明关系的是[ C ? ]。

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无需规律证明补充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必需规律证明补充被规律证明白的熟识,最终还要靠实践来检验规律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10地理环境在社会进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B ? ]。

它准备社会制度的性质它影响和制约社会的进展它准备社会形态的更替它准备社会生产力的水平11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冲突当中[ ? A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参考答案练习本上习题参考答案: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P331-336答:1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3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4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5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2、简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P326-327答:1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必然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的种种挑战,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2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3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4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5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3、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P327答: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性.4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如果偏离了这一原理,就会导致失败;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脱离本国的实际,同样也会付出沉重代价.4、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P323-324答:1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2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5、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P318-319答1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2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它是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人民群众享有广泛而深入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是保护人民、为人民谋利益的新型国家政权.3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4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5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6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具体形式不是只有一种模式,而是具有多样性,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P359-360答:1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的和社会的条件,只能在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2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通过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大力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出一系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逐步创造条件的过程.7、简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P325-326答:1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2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3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同时,这些国家的革命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现实,有其深刻的内外原因,并没有违反历史发展的规律.8、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P305-306答: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 2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1、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产生的它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是什么P304-P305答: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在总结、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但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则正好相反,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3、列宁和斯大林有哪些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P311-P313答:1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是:首先,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再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最后,列宁还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一些新构思,主要包括:用合作化方式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发展工业,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电气化;学习资本主义一切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东西,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进行文化革命,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事业;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党的建设、维护党的团结.2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贡献是:在他领导下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4、社会主义从一国到数国的发展有何历史贡献和教训P315-P317答:1主要历史贡献: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的扩张.坚定地支持了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共产党的有效领导,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制度巨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5、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P318答: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1无产阶级专政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即由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实行国家领导.2无产阶级专政,也即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3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改造社会、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P320答: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4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有哪些重要论述P321-P322答: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归社会共有的公有制;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商品经济消亡;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2列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的论述和概括:在所有制上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并存;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10、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地位和作用P336答: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组织领导.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组织领导.。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10.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主要方式是【 】
A.直接调节与控制B.间接调节与控制
C.指令性计划D.经济手段与行政命令相结合
正确答案:B(1分)
教材出处:P279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种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间接地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
正确答案:D(1分)
教材出处:P82
解析:意识足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光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原材料和半成品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同外部客观世界相接触,感觉器官把事物、现象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再经过大脑的加工制作.才能产生意识。
教材出处:P198
解析: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雇佣劳动者的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要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风俗和习惯的制约。这一因素对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的各因素都有影响和渗透作用。
20.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在全世界范围建立资本主义
A.阶段理想B.最高理想
C.共同理想D.社会主义理想
正确答案:B(1分)
教材出处:P22
解析: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2.(09年10月真题)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
A.不可逆性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D.伸张性
正确答案:B(1分)
教材出处:P40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与答案整理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与答案整理版

全国2008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B )P19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P27A.精读马列原著 B.熟记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 )P35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P44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P51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D )P68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 )P102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C )P109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B )P116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全面性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 )P157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P154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P139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C )P173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B )P184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D )P190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B )P205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粗放型再生产 D.集约型再生产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C )P219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 C.利己主义 D.自由、平等与博爱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A )P228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 C.按同比例变化 D.无直接联系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C )P232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 D )P237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 D )P253A.高于平均利润 B.等于平均利润 C.与平均利润无关 D.相当于平均利润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C )P257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 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 A )P273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 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 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 B )P291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P298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 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 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C )P305A.布尔什维克 B.中国共产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A )P323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B.实行计划经济 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 D.实行产品经济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B )P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所有制基础不同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B )P352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A )P361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彻底消灭剥削 D.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BCD )P55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ABD )P65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33.真理具有客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
A理论性
B阶级性
C逻辑性
D实践性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C世界是物质的
D世界是统一的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变化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广延性
4唯物辩证的实质与核心
A内部决定的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5矛盾的基本属性有两个,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A同一性
B客观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
6白菜、韭菜、芹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个体与共性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7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工程设计图施工,建成大厦。

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在先,物质在后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
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A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
B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直理
11社会存在是指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B社会物质财富的总和
C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
D社会各种要素的总和
12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工业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A哲学
B逻辑学
C语言学
D物理学
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和矛盾
15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16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工人的
A具体劳动
B必要劳动
C个别劳动
D剩余劳动
17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D平均利润率规律
18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实用主义
B了主主义
C功利主义
D利已主义
19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形态的是A流通资本
B商品资本
C货币资本
D生产资本
20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国民收入的实现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D国民生产总值的实现问题
2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积累的结果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22商业资本的职能是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B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C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D补偿商品买卖的各种费用
23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在
A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
B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
C利润率和零之间
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
24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私有权和垄断
B土地优劣的差别
C土地数量有限
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
25垄断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
A自由竞争实现的
B市场调节实现的
C垄断价格实现的
D行政干预实现的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国际辛迪加
D国际托拉斯
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A柏拉图
B圣西门
C康德
D李嘉图
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C政治腐败蔓延
D杰出人物的产生
29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
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
C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改变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0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
D促使国家自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科学发现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的有
A细胞学说
B狭义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2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33下列表述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注意分寸
B掌握火候
C因地制宜
D适可而止
34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A唯物论的错误
B庸俗进化论的错误
C经验论的错误
D循环论的错误
3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表现在A它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
B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C它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
D它决定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36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有A产业利润
B商业利润
C利息
D地租
3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有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C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D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38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垄断与竞争关系的有
A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B垄断消除了竞争
C垄断与竞争并存
D垄断使竞争更加激烈和复杂
39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表现为
A它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B它是要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它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革命
D它是要解放全人类的革命
40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
A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
B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过程
C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要更长的实践过程
D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的过程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实践的含义和基本特点。

42简述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43简述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5如何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47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