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科院校开展美育教育的研究和探索

合集下载

深化新工科建设践行新时代美育

深化新工科建设践行新时代美育

深化新工科建设践行新时代美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新工科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而在新时代下,美育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

那么深化新工科建设如何能够践行新时代美育呢?一、理念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新工科教育注重工程实践和技术创新,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而美育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将新工科教育与美育相结合,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将美学、艺术、设计等相关课程纳入新工科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也能够接触到美育的内容,获得全面的培养。

二、实践交融,促进学科间的联动新工科建设注重专业实践,倡导跨学科融合。

而美育内容涉及艺术、设计、人文等多个领域。

将新工科领域中的实践要求与美育领域的实践内容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科间的联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视野。

在工科专业的实践项目中,引入美育的概念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仅注重工程技术的实现,还要考虑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使学生在实践中既能够锻炼技能,又能够提升审美情感和设计能力。

三、创新思维,培养综合素质四、社会需求,促进产学融合新工科教育致力于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而美育内容也涉及到社会文化和人文精神,具有较高的社会需求。

将新工科建设与美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产学融合。

通过引入美育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的作品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更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化追求。

也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推动学生的实践项目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深化新工科建设践行新时代美育,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设计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时代下,新工科建设与美育的融合将成为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渗透美育的策略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渗透美育的策略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渗透美育的策略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渗透美育的策略至关重要。

传统上,高校工科专业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却较少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工科专业也亟需与美育相结合,以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下面将探讨一些策略,以促进高校工科专业与美育的渗透。

高校工科专业可以引入美育模块或课程。

让学生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美育知识,如设计原理、图形学、色彩学等,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和审美能力。

可以为工科专业的学生开设艺术与设计课程,让他们学习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和艺术表达的方式,并鼓励他们将这些技能应用于工科项目中。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创造的能力。

高校工科专业可以与艺术院校或专业人才合作,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或项目开发。

通过与艺术专业的学生或专业人才的合作,可以将工科专业的技术与艺术的创造力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具艺术性和创新性的作品。

可以组织工科专业的学生和艺术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设计或创造性项目,如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

这样可以促进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工科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高校工科专业还可以组织一些美育活动或比赛,激发学生对美育的兴趣和热情。

可以组织工科专业学生参加艺术展览、设计比赛等,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才能。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欲望,增强他们对美育的认识和理解。

高校工科专业还可以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合作,让学生将美育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可以与企业或机构合作,开展工程项目或创新设计项目,让学生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美育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美育素养和创新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渗透美育的策略有引入美育模块或课程、与艺术院校或专业人才合作、组织美育活动或比赛,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等。

高校美育调研报告

高校美育调研报告

高校美育调研报告调研对象:高校美育相关教师和学生一、调研背景美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高校中,美育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美育的发展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高校美育教师和学生对于美育教育的认知、需求与期望,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而为进一步推进高校美育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5份。

同时,对10名美育教师进行个别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教学经验和看法。

调研时间为XX年XX月至XX年XX月。

三、调研结果1. 高校美育教师对于美育意义的认识大部分美育教师认为,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生活品味。

2. 高校学生对美育教育的需求和期望大部分学生希望美育教育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艺术活动参与,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技能。

3. 高校美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美育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充实以及美育教育内容单一化等问题是高校美育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四、调研建议1. 加强高校美育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其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2. 增加美育教学资源投入,丰富美育教育内容,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 加强学校与艺术机构的合作,完善美育教育的外部资源支持。

4. 提高学生对美育教育的重视度,增加学生参与美育活动的机会。

五、结论高校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美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美育教育资源的投入,可以进一步提升高校美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满足学生对美育的需求和期望。

工科院校舞蹈美育的育人模式与思考——以舞蹈美育课程为例

工科院校舞蹈美育的育人模式与思考——以舞蹈美育课程为例

464957917@ 人文绿地基金项目: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 工科院校舞蹈美誉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0YB 1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美育育人机制研究 (2021SJA 0455)㊂通讯作者:王亚会(1990-),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南京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美育教育㊂工科院校舞蹈美育的育人模式与思考 以舞蹈美育课程为例ʏ㊀南京工程学院㊀王亚会㊀㊀摘要:美育教育在工科院校的发展仍是薄弱环节,舞蹈美育课程作为美育的重要抓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㊂本文的核心主要围绕工科院校舞蹈美育教育的发展,通过对现阶段工科院校开展舞蹈美育的必要性㊁舞蹈美育的育人功能的深入分析,探寻工科院校中实际可提高舞蹈育人模式的具体方法㊂关键词:舞蹈美育;工科院校美育;育人模式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美育工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㊂目前工科院校的舞蹈作品质量还有待提高,这与其美育教育的开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㊂工科院校对舞蹈美育教学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开展的课程参差不齐,缺乏体系,时效性较低,只是简单表层的学习,没有真正传达出美育的本质㊂改进高校美育,需要进一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育理念,通过课程改革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舞蹈美育课程作为美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对工科院校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认知教育㊁综合水平,培养创新创造力,需要我们深入思考㊂1㊀工科院校开展舞蹈美育课程的必要性1.1㊀工科学生全面发展的自我需要当前大学生处在自媒体流行的时代,各种信息爆发式涌现,学生的成长经验不足以让其判断是非对错,导致盲目跟风,造成审美低俗㊁精神空虚㊁人际关系紧张,社交恐惧症等情感偏差,更严重者出现心理问题㊂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就开始划分文理科,工科院校的学生多数是理科背景,以自然科学为学习内容和研究方向,其思维特点更加严谨,解决问题遵循方程式的推断规律,但同时又存在刻板㊁教条式的思维局限,缺少人文教育和滋养,文化素质滞后于专业教育,造成 高分低能 的情况,影响学生创新创造的发展能力㊂启蒙运动时期的美学家席勒认为,美育的作用是构建感性与理性㊁自然与人文㊁知识与道德的中介,他说: 美育是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 ㊂通过舞蹈美育课程,充分发挥美的艺术作用,在学生还未完善内在人格的构建产生熏陶作用,进而落实 立德树人 的工作实效,使学生自愿接受美的感染,获得科学知识,抵制不良思想和精神污染,完善人格的塑造,促进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双重提升㊂1.2㊀工科院校建设发展的自我需求由于受限时代要求和自身特点,工科院校注重应用型㊁实践型的教育目标,其资源和条件不及综合类大学,自身更多处于发展阶段,对美育教育的认识不全面,教学评价单一,缺乏体系和制度㊂工科院校一直以来担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重任,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科院校需要培养出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转型做出贡献㊂加强美育教育,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工科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成为 一流大学 的必然途径㊂放眼全球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可以说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互惠互动,相互促进㊂舞蹈美育课程是美育教育的必修课程,它涵盖了艺术学㊁美学㊁人文学㊁运动学㊁人体学,是一种多元化性质结构的课程,工科院校应充分发挥舞蹈美育的形式特点,提倡舞蹈美育与各学科相互渗透㊁相辅相成,舞蹈美育完善专业学科研究与建设,专业教育为舞蹈美育提供了科学基础和保障,两者共同提升,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高质量人才需求和高校自身的发展建设㊂2㊀舞蹈美育课程的功能舞蹈美育课程是指高校开设的公共舞蹈通识教育,是面向全校学生的普及性教育,主要分为理论㊁鉴赏和舞蹈技能㊂其中,理论鉴赏主要学习艺术概论㊁中外舞蹈史㊁舞蹈作品赏析等,通过学习的过程,产生个体感受㊁体验,打开学生思想的禁锢大门㊂在教学中,教师用专业化㊁通俗化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基本常识,知晓什么是美,美的规律㊁美的创造,如何欣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人文绿地464957917@赏,学生通过赏析美的形象,拓展视野,丰富想象力,引发创造力,获得情感共鸣,学习压力有效释放,从形成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摒弃低俗错误的审美观㊂舞蹈技能主要以形体基础训练㊁舞蹈组合或舞蹈编创等思维启发为主,对象往往是零基础的学生,以塑造学生健康体魄,培养高雅气质,提升创新创造(美)的能力为目标,相较于理论鉴赏课程是更加强烈的情感体验教育㊂在学习舞蹈组合㊁作品编创(汇报表演)过程中,感受音乐美㊁感受动作美㊁感受线条美,收获科学的运动方法,健康的审美能力,至高的审美体验,感受 美 的同时分辨 美和丑 是与非 的关系,塑造美好心灵㊂学生对舞蹈的基本逻辑有了简单认知,从中激发学生学习能力㊁总结能力㊁思维能力,发散性地思维可以 辐射 到其他学科知识当中㊂这种切身实地体验,身心的巨大变化,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自我肯定,自我满足㊁自我成长,从而实塑造完美的人格,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㊂3㊀工科院校舞蹈美育的实现路径与思考3.1㊀提高舞蹈美育认知高度2003年12月,教育部召开了 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 ,在充分肯定艺术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存在 三个不到位 问题,即领导认识㊁课程设置与教育管理不到位㊂舞蹈美育在工科院校的教育中仍是薄弱环节,时效性低,笔者针对工科院校的学生和老师做了一份调查问卷,80%的学生认为舞蹈是属于 不接地气 的高雅艺术,85%的学生表示不知道什么是美育,也感受不到学校美育氛围㊂80%以上的教师肯定了美育是工科院校教育的薄弱环节㊂面对一直欠缺认知的教育环境,需要投入对舞蹈美育教育更多的关注和精力㊂在高校层面需要加强学校领导的认知和美育的顶层化制度设计,充分利用舞蹈美育课程作为美育的常规途径和育人手段,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扶持和配备教师团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建立考核和评价体系,提供专业的舞蹈活动场地和实践平台,引进专业的艺术团体交流学习㊂3.2㊀推进舞蹈美育教学模式面对工科院校的普通学生,舞蹈美育课程要贯穿人文精神,立足审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课程坚持 理论+鉴赏+实践 的教学模式㊂学生学习舞蹈艺术理论,掌握舞蹈的特征规律,为舞蹈鉴赏和艺术技能实践打下科学基础㊂通过舞蹈鉴赏,了解舞蹈艺术的优秀作品,在拓展知识面和开阔眼界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㊂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学生才愿意接受并探索舞蹈,舞蹈实践课程讲究的是学生的主观性㊁自主性,让学生能亲身体验而非被动地㊁机械式学习接受舞蹈训练㊂教师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一个简单的步伐到手眼协调再到全身配合,教学过程中还要增强学生对美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不断加深学生对舞蹈美的感悟和体验,引发学生的内心愉悦感与成就感,形成内在的自我肯定,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㊂设置舞蹈美育课程绝不是要求学生某个学期选修一次就能完成美育教育,要想真正实现育人功能,必须制定全面有效的㊁长期的系统性舞蹈美育课程体系㊂例如,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特色㊁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兴趣,常年开设多种类的舞蹈美育课程㊂大学一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修舞蹈理论鉴赏课程,二㊁三㊁四年级开始系统深入学习某一类舞蹈实践课程,最后达到一定程度上的艺术修养㊂在选课机制上,分为必修和选修课程,具体实施可根据学校情况开设,只有完成这些课程才能拿到相应学分㊂3.3㊀搭建 系统性 舞蹈实践平台工科院校开展舞蹈美育课程多为舞蹈鉴赏,对学生的舞蹈实践㊁素养形成关注不足,难以建设 系统性 舞蹈美育体系,造成学生全面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㊂而 舞蹈美育课程 大学生艺术团 实践平台 三者相辅相成,构成协同发展的理念,对工科院校美育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思考和借鉴方式㊂我国高等院校基本都设立大学生艺术团,它是对自发形成的学生文艺团体的有效整合和管理,是承担着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代表学校形象的窗口㊂舞蹈实践平台是指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㊁校内外演出活动㊁艺术比赛等,而大学生艺术团在舞蹈实践平台上承担了大部分的活动任务,有专业的教师负责指导排练,在艺术专业上具有绝对优势和实践平台㊂舞蹈美育课程可以帮助教师筛选和吸纳校内优秀的舞蹈爱好者加入大学生艺术团,经过更加专业性㊁系统性㊁强化性的舞蹈训练,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和舞蹈表现力㊂同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加各种校内外演出实践,一方面检验了教学成果,一方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㊂4㊀结语从舞蹈美育课程的角度观察得知,美育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意义重大,完善的制度建设是美育育人的保障,教授学生富于审美内涵的思考方式必须通过有效的制度手段才能发挥育人的价值和功能㊂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工科院校和美育工作者,美育教育任重而道远,要想培养 高素质㊁全方位 的优质人才,应当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坚持不懈地逐步改变美育教育的薄弱态势,在教育改革的浪潮里将我国美育教育事业推向新的历史高度㊂参考文献[1]王登峰.让高校美育 曲高而和众 [J].中国高等教育, 2017,(07).[2]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3]庞岚.论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互动[J].高等教育研究, 2004,(04):86-89.[4]郭峥,周奕含.高校美育理论与实践路径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9.[5]曾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责任编辑㊀陈思颖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理工科高校的美育探析

理工科高校的美育探析
a s h tc e c to s e e t d t n l de n n y e c to fc cnniy,bu l o e uc ton o o t— e t e i du a i n i xp c e o i c u oto l du a i n o on i t ta s d a i fl fi he S e o l S ;s c nd y,c le e fs inc n n n e i g s ou d d v l p t e r u qu t l fa s h tce — o l g s o ce e a d e gi e rn h l e e o h i ni e s y e o e t e i du
c t n;t id y h e t e i d c to h u d b o ai o h r l ,t e a s h tc e u a i n s o l e c mb n d wi t d n s a u ie i e t s u e t ’c mp sl . h f Ke r s s i n e a d e g n e i g;c l g s e t e i d c to y wo d : ce c n n i e rn o l e ;a s h t e u a i n e c
与社 会 的和谐 。理工 科院校 的美育 必须走 向规 范 化 、 系统 化 阶段 , 此 , 述 了理 工 科 院校 实 为 论
施美 育 的现 实 意义 , 工科 院校美 育 的灵魂 须是 崇高 以及理 工 科 院校 应 该建 立 自己的美 育 风 理 格 和理 工科 学校 的美 育应该 同大 学校 园生 活相结 合。
GA0 eja Yu —u n
( ma c o l hj z u n al yI si t ,S iah a g0 0 4 , hn ) Hu ns h o ,S ia h a g R i i wa n t u e hj z u n 5 0 3 C ia t i

理工科大学生的美育教育

理工科大学生的美育教育
收 稿 日期 :0 80 .0 2 0 .51 。
作者简介 : 姚瑶(9 7 , , 1 6 一) 女 贵州贞丰人 , 副教授。

60. 7
辽 宁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3 卷 1
何去欣赏美, 在美的熏陶 、 感染下 ,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 的价值观念, 进而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 、 人生观和价值观。美 的事物还能 陶冶情操 , 使人愉快, 让人的精神得到净化 , 对于人格 的完 善、 人生境界的提升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化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自然 科学 注重抽 象思维 , 而艺 术范 畴则侧 重形 象思维 。从古 至今 , 大多 卓有成 就 的科学 家不仅 精通 自然科学 , 而且 在人文 科学 、 艺术 方面也 都具 有 良好 的修养 。如 爱 因斯 坦读 大 学 时学 的是 物 理 专业 , 但 他 酷爱音 乐 , 一名 出色 的小提 琴手 。著名地 质学 家李 四光 是 我 国第 一 首小 提琴 独 奏 曲 的撰 写者 。著 是 名科 学家 钱学森 喜爱音 乐 , 与从事 音 乐 的夫 人 合 作 , 写有 关 音 乐 欣 赏方 面 的论 文 。爱 因斯 坦有 句 名 撰 言 :想象 力比知识更 重要 , “ 因为 知识是有 限的 , 而想 象力概 括着 世界 上 的一 切 , 动着进 步 , 且是 知识 推 并 进 化的 源泉 。[审美 的过程需 要想 象力 和创造 力 , 审美 的过程 中 , 断提 高 人们 的想象 力 和创 造 力 , ”2 在 不 活跃 思维 , 拓展 分析 问题 、 决 问题 的思 路 , 而促 使智育 水平 的提 升 。 解 从 马 克思说 过 :有 意识 的生命 活动 直接把 人跟 动物 区别 开来 。正 是 仅仅 由于 这个 缘故 , “ 人是 类 的存 在 物 。_审美就 是“ 是类 的存 在 物” ” 2 人 的最生 动的意识 活动 , 审美 活 动与人 的本体 、 与人 之所 以为人 的本 质 有关 。所 以说 , 育是 一种人 格教育 。 美 对 于理工 科 院校 来说 , 加快 审美文 化建设 , 展先进 审 美文 化 , 足广 大 师生 日益增 长 的精 神 文化 发 满 需求 , 是社 会 主义高等 教育 事业全 面发 展 、 面进 步 的必然 要求 。大 学 生 和大 学 生 的审美 文 化 风 尚 , 全 反 映着一 个时代 的社会 形态 和人 口素质 。在一 定程 度上 可 以说 , 民族 以文化 论输 赢 , 国家 以人 才论 存 亡 。

新时代高校美育育人的实践与探索

新时代高校美育育人的实践与探索

新时代高校美育育人的实践与探索高等教育在新时代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如何进行美育育人的实践与探索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美育育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美育育人的意义、实践与探索的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美育育人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艺术修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美育育人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美育育人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情感素质,提高其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

美育育人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通过美育育人,学生能够培养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其次,美育育人需要进行实践与探索。

美育育人的实践与探索应该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该注重开设与美育相关的课程,包括艺术欣赏、美学原理等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入理解和体验美。

在教学活动方面,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艺术实践和艺术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艺术创作水平。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应该建设具有艺术氛围和艺术特色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艺术展览、演出等机会,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热爱。

同时,美育育人在实践与探索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美育育人的实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美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次,美育育人的实施需要充足的资源和支持。

包括教学设备、教材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此外,美育育人的实施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代高校美育育人的实践与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美育育人,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美育育人需要进行实践与探索,在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工作。

工科院校美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

工科院校美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

fo t e p r p c ieo e ua in ,me h ns ,t a c n tu t n n e o in t h i n i ce t b i me to u f u r m h e s e t frg lt s v o c a im e m o s r c i ,a d d v t o t e sc t sa l h n fc r c — o o e f i s i lm n e c ig c n e t n h r v me to h e c i g q ai h e t ei e u ain u a d ta hn o tn s a d t ei mp o e n ft et a h n u l y i t ea sh t d c t . t n c o
i gn e i gColg sa d Un v r ii n En i e rn l e n ie ste e s S EⅪll Z A G L H l , H N e g
( .S h o fM e h nc lE gn e i g AHUT,M a a s a 4 0 2 1 c o l c a ia n i e r , o n ’ n h n 2 3 0 ,An u ,C ia h i hn ; 2 Ar c o l . tS h o ,An u i e st fAr ht cu e h iUn v riy o c i t r ,Hee 2 0 2 e f i 3 0 2,An u ,Chn ) hi ia
Ke l s en n ern olg s a d u ie st s;a tet du a in;ta ig r o m y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wo d : gie ig c l e n nv r ii e e esh i e c to c e chn ef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科 院校专业特点 以及严峻 的就业压 力 ,学生将有限的精力
改进 学校 美育工作 的意见 》 ,明确 加强和 改进学校 美育 _ T作 的指 更 多的投入到专业技术学 习和专业素质 的提升 ,忽视 了人文素质 导思 想 、基本原则 、总体 目标和政策措施 。然 而 ,对于不同类型 的提升 ,严重影响学生 的全面成 长成 才。同时 ,大多数学生 为考 的学 校和人才培养 的不 同阶段 ,实施美育教育具有 不同的特点和 大 学竞 争拼搏 ,从 中学时代起就基本放弃 了音乐 、美术等美 育课
学生 的接 受能力形成渐进式 的教学氛围 ,验 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 2 . 2 依 据校区学生和办学地方特点 。组建管理和师资团队 情 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 中 ,实践环节很少 ,甚至没有 。另外 ,在
统筹规划 和稳定性 。部分院校对美育 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成 生 自愿选择 的模式 , 开设 了 《 初 级音乐鉴赏 》 、 《 国学经典教 育入
立专 门的机构 ,没有建立完善 的美 育教育管理体制 ,缺乏对美 育 门》 、 《 视觉与 审美 》 、 《 经典国学 》 、 《 初级书法 》 、《 健美操 》等必 T作 的指导和决策 。
1 工科 院校 开展 美育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1 . 1 体 系不健全 ,缺 乏统筹规划
合 起来 ,致使学 生学习积极 l 生不高。
由于T科 院校专业 设置的特点 ,学校 注重 学生专业素质 的培 2 开展 美育教 育研 究、思 考和举措 . 1 将美育教育纳入通识教育统筹规划 ,融入到学生培养体 系中 养 ,对美育教育认识 不足。而且美育 、艺术 教育课程及实践环节 2 设 置较为薄弱 ,多数课 程均为选修课 ,没有 纳入到学生培养体 系 根据教育部对该项 工作 的要 求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 主渠道 的 中,进而没有形 成健全的培养体 系。同时和师范类 、综合性大学 作 用 ,科学设置课程并作为通识 教育的一部分 以必修 的选修课形 不同 ,缺少相关 的专业教师 ,教 师变化 时课 程即发生变化 ,缺 乏 式列入到培养计划 中。中北 大学朔州校区一改 以单一选修课 供学
模式 。本文 以中北 大学 朔州校区为例 ,对工科 院校中如何开展美 程 的学习 ,全部精力投入 到了中高考考试 科 目的学 习中。进 人大 育进行 了研 究和探索。 学 后 ,由于以前 的艺术 基础 薄弱 ,对美育课 程兴趣 与热情 不高 。 同时 ,由于缺少统一 的规划 ,课 程没有与学生的实际接 收能力 结
人生 活 的 一 部 分 ,而 且 是 政 治 教 化 的 重 要 手 段 。可 以 发 现 ,从 古 音 乐 、美术等 形式上 ,需 要挖潜 更深的 内涵 ,开辟更 大的 阵地。
至今美 育在人才 的成长 和形 成过程 中,具体不 可忽 视的作用。针 北京航 空航 天大学在此T作上进行 了非 常有 意义的探索 ,通过成 对 当前 我 国教育 出现 的问题 ,国家更加重视并不 断长大美育教育 立 知行 学院以及通识教育在线课程 等方式 ,内容涵盖面广 ,形式
在人才培养 巾的作用 。2 0 1 0年公布的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灵 活 ,效 果 良好 。 展规 划纲要 》中明确指 ,加强美育 ,培养学生 良好 的审美情趣 1 . 4 学生积极性不高 。学 习兴趣亟需提升
和人 文素 养。2 0 1 5年 9月同务院办公厅印发 了 《 关于全面加强和
《 音乐鉴 赏 》 、《 美 术鉴赏 》等类似类 课程 。由于缺少 统筹规划 和 不 同的课程按 照性 质确定学时数 ,同时设定 了不 少于总学时数三
管理 ,都 是以授课教师 的兴趣爱 好或特长来确定课程 ,并 且有重 分之一 的实践 学时 ,促进学生在亲身实践 中提 升综 合素质 ,将美 复交叉现 象。部分课程 内容专业 性较强或者流于形式 ,没有根 据 育教育融人并贯穿到学生培养过程 中。
百 家 争 鸣
农 村 经 济 与 科 技2 0 1 6 年 第2 7 卷 第2 4 期( 总 第4 0 4 期)
关 于工科 院校 开展 美育教育 的研究和探索
马绮 蔚 刘 涛
( 中北大学 ,山西 朔 州
0 3 6 0 0 0 )
[ 摘 要 ]工科 院校人 才培 养模 式 大多以专业教 育为主 ,难以适应新 时期创新人 才培养 的形势和 需求。 因此 ,国家越 来越重视 发挥 美育教 育在人 才培养过程 中的重要作 用 。本 文对在 工科 院校开展 美育教育 的现状了有利 于学生综合 素质提升 的几点措施 ,并在 朔 中北 大学州校 区进行 了实践和应 用 ,学 生参 与率 高,
1 . 2 实 施 形 式 较 为 单 一 。课 程 内容 层 次 - 眭不 足
修课程 ,以保证每位学 生都 能接受基础的美育教育 ,使 学生达到
初步入 门并能后续 主动学习 的能力 。另外 , 开设 以 《 中级音乐鉴
目前 工科院校实施美育 教育 的形式一般 以选修课 为主 ,包 括 赏 》 、《 中级书法 》等选 修课 程 ,以供 有特长 或兴趣 的学生学 习。
效 果 良好 。
[ 关键词 ]工科院校 ;美育教育 ;培养体 系;研 究;探 索 [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 文献标识码 ]A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 的历史长河 中,音乐塑造着 我们的精 风 盛行 ,知道 “ 圣诞节 ”却不知 道 “ 寒食节 ” 。充 分反映 出 了国 神气质 。以大教育 家孔 子的 “ 兴 于诗 , 立于礼 , 成 于乐”思想为源 , 学教育 的缺 失 ,特别是青年大学生 中进行 国学教育有着 非常重要 形成 了儒 家有 “ 礼乐兴邦 ”的文化传统 。孔子认 为音乐不仅是个 的意义 。当前不仅仅是工科 院校 ,很多学校 的美育教育还停 留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