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欣赏教案-(1)
幼儿园影视欣赏教案

幼儿园影视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影视艺术,并感受影视艺术对生活的影响。
2. 通过观看片段,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情感意识,并提升幼儿对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增加幼儿自信心和自我表达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1. 教师: 电视机、电影碟、红外线遥控器、准备一些小礼品作为激励。
2. 学生: 带好密码小册子,做好听指令的心理准备。
三、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电影和电视剧的区别,如电影是在大银幕上观看的,可以看到整个故事的完整情节,而电视剧则需要分集观看。
2. 教师通过简单的互动引导幼儿回忆已经观看过的动画片,引出电视动画片的特点,如画面良好,节奏快,情节有趣等。
3. 教师让幼儿观看一段儿歌动画片,让幼儿感受动画片的节奏,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舞蹈动作。
4. 教师让幼儿观看一段绘本动画片,让幼儿感受动画片的色彩搭配、故事情节以及配乐效果,并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情感猜测。
5. 教师让幼儿观看一段历史故事动画片,让幼儿了解历史背景,感受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6. 教师让幼儿分组进行自编故事的创作,可以以动画片的故事情节为主线,根据幼儿自身想象加入自己喜欢的人物、景色、环境等,同时引导幼儿自主选择配乐和配音。
7. 教师组织比赛,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电视机前进行表演,全组观看并进行评选。
评选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表演、情感表达、创造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育活动,幼儿们感受到了影视艺术对生活带来的乐趣和影响。
在观看片段的过程中,幼儿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影视素养和欣赏技巧。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幼儿懂得了合作的必要性和自我表达的重要性,并在表达中体现出思维的活跃和情感表达的多元化。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取适当的影视片段,尽量避免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 教师应通过简单的互动和情感猜测等方式提升幼儿的情感意识和审美能力。
托班影视欣赏活动教案

托班影视欣赏活动教案一、活动目的。
1. 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2. 激发幼儿对影视作品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影视欣赏活动。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观看影视作品,学会分享和交流。
二、活动准备。
1. 选择适合幼儿观看的影视作品,包括动画片、故事片、纪录片等。
2. 准备播放影视作品的设备,如电视、投影仪等。
3. 准备相关的教具和道具,如海报、图片、玩具等,用于引导幼儿观看和讨论。
4. 确定观影的时间和地点,保证环境安静、舒适。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
让幼儿围坐在一起,引导他们讨论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或者是他们最近看过的影视作品的内容。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观影环节。
播放选定的影视作品,老师要在一旁引导幼儿观看,指导他们关注影视作品中的细节和情节发展。
在观影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停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3. 讨论环节。
观影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后感和感受。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你最喜欢影视作品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有哪些启发和教育意义?”等。
4. 创作环节。
鼓励幼儿根据所观看的影视作品,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进一步加深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5. 总结环节。
活动结束前,老师可以对本次影视欣赏活动进行总结,让幼儿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和收获。
可以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进行改进。
四、活动评估。
1. 观察幼儿在观影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注意力集中、情绪变化等。
2. 收集幼儿在讨论和创作环节的作品,了解他们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观察幼儿在活动结束后的反馈和总结,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满意度和建议。
五、活动延伸。
1. 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影视欣赏活动,让他们和幼儿一起观看影视作品,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影视欣赏欣赏教案

影视欣赏欣赏教案教案标题:影视欣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影视欣赏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的教育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影视作品的欣赏任务。
教学内容:1. 影视欣赏的定义与重要性。
2. 影视作品的类型与风格。
3. 影视作品的欣赏要素:剧情、表演、摄影、音乐等。
4. 影视作品的批判性思维与分析方法。
5. 影视作品的欣赏技巧与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影视欣赏的认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对影视欣赏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影视欣赏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对学生的教育价值。
同时,简要介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影视作品。
3. 影视作品欣赏(30分钟)选择一部适合学生年龄的影视作品进行欣赏,引导学生关注剧情、表演、摄影、音乐等欣赏要素,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欣赏体验和观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辩论。
5. 总结与展示(15分钟)请学生代表小组进行总结发言,分享他们的欣赏体验和观点。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影视欣赏对学生的价值和意义。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影视作品欣赏的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进行欣赏,并撰写一篇影评。
鼓励学生在影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影视作品的欣赏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影视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评估:观察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参与度、表现和思考能力。
2. 学生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完成的影评作业,包括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的展示。
小学美术《影视欣赏》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电影的基本制作流程,包括拍摄、剪辑等,强调这是影视艺术的基础知识。
-欣赏电影中的美术元素,如色彩运用、画面构图、角色设计等,并分析它们如何传达情感和故事。
-培养学生通过电影画面识读故事情节和文化背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电影画面,理解其中的象征意义和艺术表现手法。
3.增强学生文化理解,通过欣赏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作品,拓展国际视野,尊重多元文化。
4.发展学生创意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电影角色或场景,激发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美术表现力,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美术知识表达个人情感和想法。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孩子过于依赖同伴,自己的思考不够深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此外,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部分孩子对创作电影角色或场景感到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步增加绘画技巧的传授,让孩子们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意。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作,如简笔画创作电影角色或场景。
举例解释:例如,在分析《千与千寻》的色彩运用时,重点讲解色彩如何反映角色情绪和场景氛围,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教学难点
-电影中美术元素的识别与分析,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抽象的美术概念如何应用于动态的影视作品中。
-情感表达与故事情节的关联,学生可能难以把握美术元素如何具体推动故事发展和强化情感表达。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选修课:影视欣赏教案

选修课:影视欣赏教案第一课时:世界电影发展史(上)一、【电影的孕育和发明时期】(1832--1895)早在19世纪初,人们就开始了对电影发明的探索与研究,直到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正是将拍摄的胶片公开放映,电影才算是正是诞生。
19世纪初,随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胶片、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电影就越来越来接近诞生。
许多人开始进行电影放映的试验,有英国人、俄国人、美国人,有的在实验室,有的未作公开放映。
但都不能和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活动电影机”的成就所比拟。
所以,目前国际电影界根据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12月28日这天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用“活动电影机”将自己拍摄的胶片(《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墙》等几部短片)放映至银幕上这一史实,一致公认将1895年12月28日作为世界电影的发明日。
也就是说:活动影像的摄取和放映在技术上最终成为可能。
电影算是正式诞生了。
二、[电影艺术发展的初期阶段](1896-1912)(一)、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爱都是世界电影的先驱和开拓者。
但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影片以真实纪录生活为主,人们称为纪录性现实主义的创始人,而梅里爱则是运用了电影技术,把电影作为艺术品,从而创造了真正的戏剧电影。
(二)、百代时期当英国的影片生产还处于手工阶段时,法国的查尔·百代已把影片生产纳入工业化的轨道。
出身平平的查尔·百代在万森建起了电影企业。
在1903—1909年期间,在世界电影史上创作了一个“百代时期”。
领导百代公司影片制作和生产的是齐卡,他在模仿和继承梅里爱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技巧和艺术。
他第一部成功的影片是《一个犯罪的故事》(1901年)。
随着“镍币影院”的颇大赢利,美国电影已逐渐显示出压倒性优势。
鲍特从1896年起当摄影师,开始并不出名。
由于《火车大劫案》使他闻名于世,并成为美国早期电影的杰出代表。
影视鉴赏教案模板(共8篇)

影视鉴赏教案模板(共8篇)第1篇:影视鉴赏教案《肖申克的救赎》观看鉴赏-永不停息的自由之路知识目标1.了解影视作品中台词艺术和反讽艺术手法的运用。
2.感受和分辨象征艺术手法在影视艺术形式中的广泛应用。
能力目标学习多角度深层次解读作品及文本的涵义。
德育目标感受作品传递给观众的希望、自由、救赎、友情等情感价值。
硬件准备:《肖申克的救赎》DVD 教师推荐:1、鉴赏分析电影主旨思想。
2、《肖申克的救赎》带给我们的哪些感动?课时准备: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救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人心里都有一个需要解救的自我,这关乎信仰,关乎对生命的期许与责任。
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对自己生命的态度,那是一种永不放弃的执着,那是一种对自由和幸福真诚地渴望。
二、剧情简介《肖申克的救赎》所讲的故事是1947年,年轻的银行家安迪•杜沃伦以杀妻罪被判无期徒刑,关入肖申克监狱。
安迪开始适应监狱生活,并和犯人瑞德建立友情。
安迪由于精通财务知识,利用这些知识帮助狱警哈德利免税地继承兄长的遗产,狱警请犯人喝酒。
安迪也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变态囚犯的骚扰。
成为监狱长洗黑钱的重要工具。
但他同时坚持不懈地向州议会写信要款,为监狱建造了图书馆。
后来年轻犯人汤米证明安迪没有杀人。
典狱长为了留住安迪为其服务,杀死了汤米,安迪知道按正常的方式出狱无望,坚持不懈地挖掘隧道,最后越狱成功,重获自由。
并揭发典狱长诺顿受贿的罪行,令其身败名裂,在办公室内自杀。
瑞德获得假释后,找到安迪,老友重逢。
三、观赏正片:组织同学们观看电影四、影片分析1、执著的希望这是一部描写监狱生活的影片。
银行家安迪被诬陷进了监狱, 受尽狱警和犯人的折磨, 可是矢志不渝, 乐观对待人生, 充满希望地面对一切, 最终运用智慧逃出冤狱,并使恶人伏法。
影片告诉人们:无论什么, 都关不住希望, 一切皆因希望而起, 一切只要有了希望便变成可能。
2、渴求自由在监狱中, 什么是最大的希望?对, 就是自由, 自由是最大的最后的希望。
影视鉴赏课教案(用于中小学)

影视鉴赏课教案(用于中小学)第一章:影视鉴赏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影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使学生掌握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兴趣和热爱1.2 教学内容影视的定义与分类影视作品的构成要素影视鉴赏的方法与技巧1.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影视作品,引起学生对影视的兴趣讲解:讲解影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影视作品的构成要素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影视作品,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总结:总结影视鉴赏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影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第二章:剧情片的鉴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剧情片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剧情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剧情片的兴趣和热爱2.2 教学内容剧情片的定义与特点剧情片的故事结构与情节安排剧情片的角色塑造与演员表演2.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剧情片片段,引起学生对剧情片的兴趣讲解:讲解剧情片的基本特点和故事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剧情片的角色塑造和演员表演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剧情片,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总结:总结剧情片鉴赏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剧情片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第三章:documentaries的鉴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documentaries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documentaries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documentaries的兴趣和热爱3.2 教学内容documentaries的定义与特点documentaries的主题选择与叙事手法documentaries的视听语言与表达方式3.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documentaries片段,引起学生对documentaries的兴趣讲解:讲解documentaries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documentaries的主题选择和叙事手法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documentaries,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总结:总结documentaries鉴赏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documentaries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第四章:动画片的鉴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动画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和热爱4.2 教学内容动画片的定义与特点动画片的故事创意与画面表现动画片的音乐与声效运用4.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动画片片段,引起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讲解:讲解动画片的基本特点和故事创意,引导学生了解动画片的画面表现和音乐声效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动画片,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总结:总结动画片鉴赏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动画片作品的价值和意义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影视评论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5.2 教学内容影视评论的定义与目的影视评论的基本结构与写作要素5.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分享一篇优秀的影视评论文章,引起学生对影视评论的兴趣讲解:讲解影视评论的定义和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影视评论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素分享与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影视评论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第六章:科幻片的鉴赏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幻片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科幻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科幻片的兴趣和热爱6.2 教学内容科幻片的定义与特点科幻片的故事创意与科技元素科幻片的视觉效果与音效运用6.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科幻片片段,引起学生对科幻片的兴趣讲解:讲解科幻片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科幻片的故事创意和科技元素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科幻片,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总结:总结科幻片鉴赏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科幻片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第七章:动作片的鉴赏让学生了解动作片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动作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动作片的兴趣和热爱7.2 教学内容动作片的定义与特点动作片的故事情节与动作设计动作片的音效与视觉特效7.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动作片片段,引起学生对动作片的兴趣讲解:讲解动作片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动作片的故事情节和动作设计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动作片,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总结:总结动作片鉴赏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动作片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第八章:喜剧片的鉴赏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喜剧片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喜剧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喜剧片的兴趣和热爱8.2 教学内容喜剧片的定义与特点喜剧片的故事情节与幽默元素喜剧片的表演与视听效果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喜剧片片段,引起学生对喜剧片的兴趣讲解:讲解喜剧片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喜剧片的故事情节和幽默元素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喜剧片,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鉴赏总结:总结喜剧片鉴赏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喜剧片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第九章:影视作品的与文化背景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影视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系使学生掌握影视作品文化背景的解析方法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影视作品的兴趣和理解9.2 教学内容影视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系影视作品中文化元素的识别与分析不同文化背景对影视作品的影响9.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具有明显文化背景的影视作品片段,引起学生对影视作品文化背景的兴趣讲解:讲解影视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系,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实践:让学生欣赏一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影视作品,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鉴赏和分析总结:总结影视作品文化背景解析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背景对影视作品的影响和意义第十章:影视鉴赏的拓展与实践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影视鉴赏的拓展资源与途径使学生掌握影视鉴赏实践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深入探索和创造力10.2 教学内容影视鉴赏的拓展资源与途径影视鉴赏实践的方法和技巧影视创作的基本概念与流程10.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介绍一些影视鉴赏的拓展资源,如电影节、影评网站等,引起学生对影视鉴赏拓展的兴趣讲解:讲解影视鉴赏的拓展资源与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影视鉴赏实践的方法和技巧实践:让学生参与一次影视鉴赏活动,如观看一部经典影片或参加一个影视展览,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总结:总结影视鉴赏拓展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影视鉴赏的重要性和价值,并激发他们对影视艺术的创造力。
幼儿园影视欣赏教案

幼儿园影视欣赏教案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初次接触社会的重要场所,是他们开始学习和成长的地方。
在幼儿园教育中,影视欣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影视欣赏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影视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一、影视欣赏的意义影视作为一种视听媒介,能够通过形象、声音和情节等多种方式,直观地向孩子们传递信息。
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幼儿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
同时,影视作品也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情感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因此,影视欣赏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影视欣赏的教学方法1. 选择适合的影视作品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孩子们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影视作品。
这些作品应该具有教育意义,能够启发孩子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同时,影视作品的内容应该积极向上,能够传递正能量,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2. 制定教学目标在进行影视欣赏教学时,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例如,通过观看动画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观看纪录片,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和认知能力。
3. 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进行影视欣赏教学时,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可以通过引入故事情节、提出问题、展示有趣的片段等方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参与度。
4. 提供互动机会影视欣赏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应该是主动思考和参与的过程。
因此,教师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互动的机会,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5. 结合其他教学活动影视欣赏可以与其他教学活动相结合,形成有机的教学环境。
例如,在进行影视欣赏的同时,可以进行手工制作、绘画、剧场表演等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定义:影视鉴赏就是观众在观看电影电视的过程当中,对一部电影电视的体验、感悟、欣赏与评判的精神活动及其审美活动的全部过程。
2、影视鉴赏的特点(讨论电影与电视差异性)
(1)、声画传达的瞬间性与影视观赏的一次性
(2)、观赏对象的丰富性与内容选择的多元性
(3)、观赏目的的求真性与观赏感受的亲和性
二、为什么要学习影视欣赏
1、影视欣赏是进行影视评论的基础,同时也是推动影视创作的动力。
(实现求真目的)
2、影视欣赏是实现影视社会作用的前提。
(实现至善目的)
3、影视欣赏能使观众得到审美愉悦和知识教益。
(实现唯美目的)
三、怎样进行影视欣赏
1、以文学和影戏的方式欣赏影视作品(影视文学鉴赏)
2、以影像和试听的方式欣赏影视作品(影视艺术鉴赏)
3、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相结合的方式(欣赏影视作品)
欣赏儿童经典影视片《三毛流浪记》
【欣赏目的要求】
1、了解故事背景,明确故事主题,欣赏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三毛流浪记》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
理解在极度凄苦无依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
三毛的故事激起了一切善良人们的共鸣。
【欣赏前准备】
1、可以建议学生平日多观看一些儿童片,经典影视片,陶冶性情。
2、课堂要求:欣赏时要做到:肃静,不许嬉笑;相关资料要做好记录;不许睡觉或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剧情介绍
(根据张乐平连续漫画改编)
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
在解放前的上海,三毛是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
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
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但总是受人欺侮,但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
只有与他命运相同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
一天,他在路旁拾到一个钱夹,好心的三毛把它交还了失主,而失主反诬他是扒手,打了他一顿。
流氓爷叔见三毛年少不懂事,便利用他做坏事。
等三毛明白自己受了爷叔利用时,宁可饿肚子,也不再乾爷叔教他的坏事。
一个有钱的贵妇人收养了三毛,给他穿上皮鞋,对他进行管束,天性散漫的三毛不愿在富人家过寄生虫般的生活,在一次为他举行酒会的时候,他捣乱酒会,脱下华丽的衣服,披上麻袋片,又回到流浪儿队伍中来。
和往日一起讨饭的小伴一起,走向属于他们的流浪生活。
解放后,他结束了流浪,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教学后记】
1、其代表作《三毛流浪记》无情地鞭挞了旧社会人间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
颂扬了在极度凄苦无依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
三毛的故事激起了一切善良人们的共鸣。
张乐平和他的三毛活在几代中国人的心里。
张乐平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爷爷”。
在观看了本片后,学生深有感触。
2、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
3、鼓励学生多接触经典影视片,丰富情感,陶冶道德情操非常重要,今后应该经常关注并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