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西医综合难点解析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部分真题解析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部分真题解析作者:凯程陆老师,有问题找我今天我做几方面的事情,第一分析一下考试形势,今年更名为临床医学考察能力以后,在题型和考试方式有什么变化说一下。
另外一下分析一下今年考试形势和复试形势。
这也是2017年的同学最关注的内容,今年仍然是考试改革给大家带来许多困惑,最后花一点时间做一点真题解析。
希望通过解析给大家一点直观的感觉。
首先开始今天的课程。
第一部分,今年考试的形势,今年咱们知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硕,分很多分支,最大一派叫联考西医综合。
基础比较高,难度并没有非常大。
有些同学认为比较简单。
第二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叫做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这门课程,这门课程从今年整体学员反馈来看并没有说考试有多么变态、多么的特别的难。
目前多数的学员反应来看还是比较正常的。
说明我们考试的难度还是延续了下来。
并没有出现非常非常大的难度的提升。
当然这也是命题以后,包括命题人、命题中心都要兼顾的东西。
不可能出现特别大难度的变化。
所以我个人的感觉今年试题难度基本上延续了以前的难度,并没有很大的变化。
考前由180道题变成了165道题。
另外新增了一部分纯内容叫做医学人文精神。
从同学们目前反馈来看相对来说不是特别难,还是比较简单的。
考前老师给大家说的考人文占6%的分数,也比把6%给了内外科要幸福。
考试中情况是这样的,这部分有很多人之常情的道理,很多凭临床常识就可以做选择。
第三方面老师在考前给大家说过很多很多次了,病例题比例在上升。
另外一个是病例题出题形式有几道,包括后面会给大家解析,老师主要说外科病理,有一道题争议比较多,是典型的临床题,题干描述是非常临床的。
套路不是按书上的字写的,而是真正拿一个临床病例做出来这道题。
这道题出来以后对我们理解和判断产生了很大的挑战。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考试方式上的变化。
希望2018年考试的同学要注意。
后面我们会再说。
这个是对于考试形式的分析。
另外我们再说一下今年报考和复试情况。
历年西医综合考研难点及复习技巧

历年的西医综合考研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题量大、时间紧张:西医综合考试的试题数量较多,平均每年都会超过100道选择题和少量的非选择题,时间紧张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理解问题、思考答案,并作出准确的选择。
2.题目类型多样:西医综合考试包含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题目类型多样,考生需要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点,并且能够灵活应用知识解答题目。
3.知识面广泛:西医综合考试要求考生对西医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并且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应用,这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针对以上难点,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复习技巧:1.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可以将复习内容分为不同的模块,每天集中复习一个模块的内容,这样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复习效率。
2.重点突出、整体把握:根据往年考试题目和重要知识点的分析,确定重点内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同时,也不能把重点内容脱离整体,要保持对各个学科内容的整体把握。
3.关注历年真题:历年真题是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可以对考试的发展趋势和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把握。
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可以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点和题型。
可以多做一些历年真题,提高对考试要求的理解和把握。
4.多种复习方法结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
可以通过听课、看教材、做习题、讨论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5.合理安排时间:考试时间紧张,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时间管理能力。
可以通过模拟考试,掌握答题节奏和时间分配。
平时的学习也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拖延。
6.互动学习:和其他考生一起学习和讨论,可以互相启发和帮助。
可以通过参加学习小组、参加培训班、参与在线学习等方式进行互动学习。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次复习,并且坚持不懈。
只有在不断的复习和实践中,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西医综合知识,取得好的成绩。
医教园分享2017西医综合考研真题解析

医教园分享2017西医综合考研真题解析(血管生理)1992N54A 阻力血管主要指A. 大动脉B. 小动脉及微动脉C. 毛细血管D. 小静脉E. 大静脉1.1992N150X 一个器官的小动脉收缩的结果可能有A. 流经该器官的血流量减少B. 该器官血管床的毛细血管压增高C. 该器官动-静脉血氧分压差减小D. 该器官的淋巴流率减小2.1992N55A 关于静脉,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支配B. 管壁平滑肌在静脉被扩张时发生收缩C. 容纳全身血量的一半以上D. 回心血量不受体位变化的影响E. 静脉有较高的可扩张性,对血流阻力较小1.1992N54A 答案:B【考点还原】(P117)“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包括小动脉和微动脉,其管径较细,对血流的阻力较大”;(P121)“外周阻力主要是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B对)。
【答案解析】阻力血管包括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两种。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包括小动脉和微动脉,其管径较细,对血流的阻力较大,是人体内最主要的阻力血管(B对),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指微静脉,其管径较小,可以对血流产生一定的阻力,但与小动脉和微动脉相比,其阻力仅占血管系统总阻力的一小部分。
2.1992N150X 答案:AD【考点还原】(P117)“微动脉管壁血管平滑肌含量丰富,在生理状态下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它们的舒缩活动可明显改变血管口径,从而改变对血流的阻力及其所在器官、组织的血流量,对动脉血压的维持有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小动脉为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的一种(另一种为微动脉),当一个器官的小动脉收缩时,管径变小,血流阻力增加,致使血流量减少(A对)。
小动脉收缩,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毛细血管前、后阻力的比值增大,毛细血管血压降低(B错),组织液生成减少。
由于血流量减少,外周组织对单位体积血液的血氧利用率升高,使动-静脉血氧分压差增大(C错)。
组织液和毛细淋巴管内淋巴液之间的压力差是促进组织液进入淋巴管的动力,小动脉收缩,毛细血管血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减少,导致淋巴生成减少(D对)。
2017西医综合考研各重要知识点详细解读

2017西医综合考研各重要知识点详细解读参加西医综合统考的包括医学门类下面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基础医学包括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放射医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7个二级学科,临床医学包括18个二级学科: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护理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
下面凯程集训营对西医综合的一些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方向(注意不同的学校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会有不同,这里介绍的是一些主流的研究方向)进行一下介绍:基础医学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介绍&培养目标:本学科是研究人体各器官、组织正常形态结构、组织微细结构以及人体胚胎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属生物科学形态学范畴。
该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对医学各学科领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
培养掌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熟知本学科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能熟练阅读英文文献,能提出研究课题,并采用先进技术对课题进行研究,总结成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成为高等医药院校和医药卫生研究机构中从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和研究人才的后备力量。
主要研究方向01人体解剖学、02组织学与胚胎学免疫学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免疫学要任务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理解其对机体有益的防卫功能和有害的病理作用及其机制;以发展有效的免疫学措施,实现防病、治病的目的。
2017西医综合考研出题热点汇总及解析

2017西医综合考研出题热点汇总及解析(七)心血管系统疾病1.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
2.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和结局。
3.心瓣膜病的类型、病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4.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的分期及其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
5.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各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和后果。
6.心肌病的概念,克山病、充血性心肌病、肥厚阻塞性心肌病及闭塞性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
7.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八)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2.肺气肿的概念、分类。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4.各种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5.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6.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7.支气管扩张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8.硅沉着病的病因、常见类型、各期病变特点及并发症。
9.肺泡性损伤及肺间质性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10.鼻咽癌和肺癌的病因和常见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及它们的特点、转移途径及合并症。
(九)消化系统疾病1.慢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2.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其并发症。
3.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4.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
5.肝硬化的类型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6.早期食管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态特点、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7.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胃癌的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8.大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癌前病变、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分期与预后的关系,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医教园2017西医综合真题考点与答案解析

医教园2017西医综合真题考点与答案解析1.1994N98B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A. 动作电位B. 阈电位C. 局部电位D. 静息电位E. 后电位2.1996N3A 下列关于生物电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B. 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在产生部位较其周围大C. 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均可以总和D. 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比动作电位大E. 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都是局部电位1.1994N98B 答案:C(P42-P43)“生物体内的局部兴奋包括骨骼肌膜上的终板电位、突触后膜上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C对)和感觉神经末梢上的去极化感受器电位等”。
【答案解析】局部电位是动作电位之外的另一类重要的电信号,局部电位具有电紧张电位的电学特征,包括非“全或无”电位、衰减性传导、没有不应期等。
体内的局部电位有多种类型,包括骨骼肌膜上的终板电位、平滑肌细胞上的慢波电位、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C对)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感觉神经末梢上的去极化感受器(发生器)电位等等。
2.1996N3A 答案:D【考点还原】(P42-P43)“生物体内的局部兴奋包括骨骼肌膜上的终板电位、突触后膜上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感觉神经末梢上的去极化感受器电位等”(E对)。
(P42)“局部电位具有电紧张电位的电学特征:①等级性电位,即其幅度与刺激强度相关,而不具有“全或无”特点(A对);②衰减性传导,局部电位以电紧张的方式向周围扩布,扩布范围一般不超过1mm半径(B对);③没有不应期,反应可以叠加总和,其中相距较近的多个局部反应同时产生的叠加称为空间总和,多个局部反应先后产生的叠加称为时间总和(C对)。
较大的局部兴奋或小的局部兴奋经总和后可使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从而引发动作电位(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感受器电位及突触后电位(包括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均属于局部电位的范畴(E对),具有局部电位的电学特征:幅度与刺激强度相关,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A对);传导呈衰减式,从产生局部电位的部位开始,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局部电位的幅度下降,传播距离一般不超过1mm(B对);由于局部反应没有不应期,多个局部反应可以在空间或时间上发生叠加和总和(C对);局部电位去极化尚未达到阈电位水平,其幅度远远小于达到阈电位水平后继续去极化最终完成超射的动作电位(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2017西医综合真题答案与解析(医教园)

2017西医综合真题答案与解析(医教园)1.2013N5A 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A. 激活因子ⅩⅢB. 分解因子ⅠC. 活化血小板D. 激活因子Ⅷ2.1990N148X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A. 缺乏纤维蛋白原B. 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C. 缺乏某些凝血因子D. 含有大量的清蛋白3.1997N139X 正常机体血液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是A. 血液流动快B. 血管内膜光滑完整C.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D. 有抗凝物质存在1.2013N5A 答案:B【考点还原】(P75)“凝血酶具有多种功能:①使纤维蛋白原(四聚体)从N端脱下四段小肽,即两个A肽和两个B肽,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②激活FⅩⅢ,生成FⅩⅢa。
在Ca2+的作用下,FⅩⅢa使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合,形成不溶于水的交联纤维蛋白多聚体凝块;③激活FⅤ、FⅧ和FⅪ,形成凝血过程中的正反馈机制;④使血小板活化,为因子X酶复合物和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提供有效的磷脂表面,也可加速凝血”。
【答案解析】血液凝固是由凝血因子按照一定的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凝血酶,最终由凝血酶催化使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Ⅰ)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故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分解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Ⅰ)(B对)。
激活因子Ⅷ、XⅢ和活化血小板均为凝血酶的功能,但均不是主要功能。
2.1990N148X 答案:ABC【考点还原】(P76)“故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纤维蛋白原和FⅡ、FⅤ、FⅧ、FⅩⅢ等凝血因子,但也增添了少量凝血过程中由血小板释放的物质”(ABC对)。
【答案解析】血液凝固后1-2小时,因血凝块中的血小板激活,使血凝块回缩,释出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清,血清是血液发生凝血后的产物,清蛋白(白蛋白)并不参与凝血过程,二者的清蛋白含量没有差别(D错)。
3.1997N139X 答案:ABCD【考点还原】(P76)“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B对)。
(P77)“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A对)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2017年西医大纲外科学变化解析及特点分析

2017年西医大纲外科学变化解析及特点分析201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考试大纲是历年来变化最大的一次。
2016年8月16日,跨考唐子义北医考研辅导团队的冯若峰老师和杨鸣老师分别为2017年考生进行了今年临床型考试大纲的临床科目和基础科目的解读,详细分析了各学科的具体变化,希望大家能对大纲的变化细节做到详细的掌握,严格按照新大纲去学习,保证复习效果。
外科学作为临床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主讲外科的冯若峰老师给同学们做一解析。
临床科目内科和外科分别增加了9分左右,内外科均有增加章节,但同时也对有些内容根据第八版教材和临床最新进展作了修改和删减。
第一、外科总论部分。
1.多器官障碍功能这个章节在第八版教材删除,其中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彻底删除,但保留了肾脏衰竭和肝功能衰竭这两个章节,并进了重症监护这章,这个变化同时体现在大纲中。
2.疼痛治疗这一章作了删减,同学们结合大纲看一下。
3.新增一个章节也就是对外科微创技术的考察,这也是八版教材新增章节,这和临床是密切相关的,现在微创在临床是趋势。
在临床中,微创在外科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内镜。
各种胃肠镜在消化内科普遍应用。
而另一种是外科最特有的技术,即腔镜,在胸外科和普外科均有广泛应用,这部分需要大家掌握。
随着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创愈来愈成为常规治疗,所以大纲紧跟临床规定同学们掌握这部分内容。
第二、胸外科部分。
胸外科增加了一个疾病也就是贲门失弛缓综合症,是一个全新的疾病,大家以后在学习胸外科的时候注意学习。
第三、普外科部分1.新增对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考察,这也是紧跟临床做的更改。
实际同学们以后在普外科实习就会知道,目前对腹外疝的治疗无张力疝修补术几乎已经是常规,简单来说的贴补片,而不是缝缝补补。
同学们熟悉的教材中的那几种修补术式实际在临床中已经不用了,所以说教材有其经典性但是也相对滞后。
同学们需要全面深入掌握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及应用,以及其优缺点。
2.腹腔间隔室综合症,其实以前就考过,只是现在正式纳入了大纲中,本来是超纲的现在是大纲以内的内容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西医综合难点解析
西医综合是历届考研中的重中之重,但是西医综合考研得分一直以来都比较低,那么西医综合到底难在哪里?有没有方法解决呢?现在我们为大家讲解一下西医综合难点及复习技巧。
一、西医综合难考的原因
西医综合每年考试成绩如此糟糕,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西医综合考试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许多同学错误的认为:西医综合就是几个多选题,到时候花个把月的时间看看书,考试就能过关!因此为了考研,许多同学可以花两到三年时间准备英语,半年时间准备政治,就是不情愿花三个月的时间来复习西医综合!事实上,你要想在西医综合考试时取得好成绩,不花四到六个月时间、不花大力气是绝对不行的。
因全部考题都是多选题,因此考点广泛,让人防不胜防。
如果复习时仅仅记住书本上一些的梗概就想轻松过关,那是一种天真的想法!其实,只有那些作了充分准备,对基本概念、基本病理、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深刻认识的考生才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2、西医综合内容繁多
所考内容从前期的生理、生化、病理,到后期的内科、外科共五门课程。
学习这五门课程的时间跨度达四年之久,等到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绝大多数考生对前三门基础课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复习时只有从头再来。
而内外科由于受考研复习的影响,许多同学未能认真地进入临床实习,对许多疾病的认识只能从书本到书本,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对各种疾病都“似曾相识,似是而非”,即使当时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由于没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没过几天就忘得无影无踪了,更不用说能记住几个月,坚持到考研结束。
也没有弄清楚各病种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对一些关键性的考点更是不能准确把握,而这正是多选题考试的大忌。
3、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效果欠佳
4、没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二、西医综合复习技巧
怎样才能事半功倍的复习,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呢?根据跨考西医综合教研组老师多年来对西
医综合考题的深入研究,发现有许多共性的问题,提出来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1、了解考点
事实上,自1988年全国统考以来,在所有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中,西医综合是考试大纲范围变化最小的科目之一。
一个最好的例证就是1988年的考题,在十几年后的今天,绝大多数的答案仍可从第5版教材上找到。
换一句话说,就是十几年来,考试范围的变化并不大。
因此,当你对将要考什么一无所知时,就去认真的归纳总结过去的真题!所有的考点,就会跃然纸上。
通过总结我们发现,有许多试题,在不同的年份重复出现,甚至一字不差。
至于试题内容大致相同的题目,更是多得让你瞠目结舌!不信,你就看看本书后面的内容!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让考生明确考点,掌握重点!
2、掌握重点
复习时要掌握重点,做到胸有成竹。
对考题类型要熟练掌握多年来,各类考题数量基本稳定,其中A型题约92题(占61%左右,下同);B型题18-24题(12-16%);C型题16-22题(11-15%);X 型题22题(15%)。
了解各门课程所占的大致比例这样可以使同学们在复习时有所侧重,而不是平均用力。
如内科所占分值为30%、外科和生理各20%、生化及病理各15%。
前三门共占70%,勿容置疑,掌握内外生理的内容,实为获得高分的基石。
了解历年来各专业试题分布情况这样可以使同学们在复习时有的放矢,掌握考试重点。
通过对近6年来的试题分析我们发现:消化、呼吸和泌尿专业的试题占内科学的65%左右;普外及骨科专业占外科学的71%左右;物质代谢及大分子专业占生化的90%,这应该就是今后考生复习的重点。
而生理与病理学历年来试题分散,每个章节的试题一般不超过15%,甚至连生理学“绪论”中都多次出现考题,这些都提示考生在复习时,每个章节都要认真对待。
3、突破难点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水平测试,因此每年总有约15%~20%的试题,对于考生来说“很难”(这部分显然属于拔高题)。
只有那些掌握了相关前沿知识,具有扎实基本功的考生才能正确作答。
要想获得高分,必须对这类试题正确作答,否则,还没开始,你就丢掉了15%~20%的分数,你还有什么资本去和别的考生竞争?因为充其量,你只能得80%的分数了,你能保证你这80%就完全正确?为此,有些即使教材中没讲到,但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重点内容考生也要注意。
常常听同学们抱怨说:“书我都看了两、三遍,不知为什么就是做不对题目?”我只能遗憾的告诉你:“你目前的水平,只能做做问答题、简答题!还没有达到做多选题所要求的水平!”因为你还没有领会书本内容的精髓,还没有对所有有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西医综合不是难,而是大家没有没有抓到其中的精髓,希望大家在学习了我们为大家准备的西医综合难点及复习技巧后,会有所感悟,做好最后的冲刺复习。